0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及原因【汇总13篇】

商务礼仪本身是建立在本身礼仪之上的。礼仪的意义本来就是表达尊重与欣赏的,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及原因有哪些?下面是问学吧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6252

文章

13

篇1:拉尼娜现象对天气有什么影响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尼娜是如何形成的,拉尼娜现象天气有什么影响?拉尼娜对哪些农作物有影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拉尼娜现象对天气有什么影响?小编总结如下:

拉尼娜对我国东北夏季气温有影响。在拉尼娜年份,沈阳、长春和哈尔滨夏季气温为偏高,而在厄尔尼诺年份,夏季气温往往偏低。东北是我国主要产粮地之一,气温变化对那里的粮食产量有一定影响。

拉尼娜对我国华北汛期降水也有影响。在拉尼娜期间,华北汛期降水量容易偏多,而厄尔尼诺年份华北降水量容易偏少,其原因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有关。拉尼娜年份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有利于形成华北汛期多雨的大气环流形势,而厄尔尼诺年份则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不利于建立华北汛期多雨的环流形势。

一般来说,由拉尼娜造成的大范围暖湿空气移动到北半球较高纬度后,遭遇北方冷空气,冷暖交换,形成降雨量增多。但到六月后,夏季到来,雨带北移,长江流域汛期应该结束。但这时拉尼娜出现了,南方空气变冷下沉,已经北移的暖湿流就退回填补真空。

拉尼娜它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度现象。这种水文特征将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还望大家采纳。这期的海洋灾害小知识我们就先学到这里吧,下期讲座再见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有什么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尼娜现象我国影响是:容易使我国出现“冷冬热夏”和“南旱北涝”现象。除此之外,还会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长时间持续低温天气以及多雨、雪天气。拉尼娜现象喜欢伴随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之后的一年里就会出现拉尼娜。有时候,拉尼娜现象持续的时间还特别长,会持续两、三年。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拉尼娜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象现在成为了预报全球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上80年代以来,先后在1984年至1985年、1988年至1989年和1995年至1996年出现过拉尼娜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拉尼娜现象对冬季气温有什么影响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尼娜事件会紧随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是一种厄尔尼诺年后对地球变暖的矫枉过正,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气候变暖的幅度。那么大家知道拉尼娜现象对冬季气温有什么影响吗?下面给大家详细总结一下吧。

拉尼娜现象对冬季气温有什么影响?小编总结如下:

拉尼娜事件形成机理:赤道西太平洋西风减弱,赤道中东太平洋偏东风,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信风增强,导致该地区次表层冷水上翻,由此出现冷水堆积,热带大气下沉运动加剧,热带纬圈(沃克)环流加强,从而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事件与厄尔尼诺事件一样,对区域或全球一半以上地区的气候有显著的影响拉尼娜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大致与厄尔尼诺相反,但其影响程度和威力较厄尔尼诺要小。

研究显示:拉尼娜将使得我国大部出现冷冬热夏,登陆的热带气旋个数增多,还会出现南旱北涝的现象。统计结果显示,百分之70的概率使得我国冬季偏冷。

拉尼娜途径的每一个地方,都会带来冷空气,很容易影响天气变冷。拉尼娜事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之一就是冬季气温可能偏低,易出现冷冬。统计显示,1954年以来,拉尼娜事件影响年份里,中国冬季偏冷的比例超过80%。譬如,拉尼娜影响年份里,1954年冬天是其中最冷的一个冬季,气温比常年偏低2.95℃。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它容易使我国出现“冷冬热夏”和“南旱北涝”现象。还会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长时间持续低温天气以及多雨、雪天气。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北方地区连续出现大风天气,土借风势,沙尘暴随即形成。

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渡现象,它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其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它与“厄尔尼诺”现象均会使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常。出现拉尼娜现象会导致全球东岸干旱、西岸潮湿,不仅容易引发洪涝,而且还会造成全球气候异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拉尼娜现象对气候有哪些影响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同时伴有全球性气候混乱的情况,通常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那么大家知道拉尼娜现象对气候有哪些影响吗?下面给大家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拉尼娜现象对气候有哪些影响?小编总结如下:

拉尼娜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变化的一种再现现象,其特征恰好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指的是洋流水温反常下降。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象已都成为预报全球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

拉尼娜对我国东北夏季气温有影响,在拉尼娜年份,沈阳、长春和哈尔滨夏季气温为偏高,而在厄尔尼诺年份,夏季气温往往偏低。东北是我国主要产粮地之一,气温变化对那里的粮食产量有一定影响。

拉尼娜对我国华北汛期降水也有影响。在拉尼娜期间,华北汛期降水量容易偏多,而厄尔尼诺年份华北降水量容易偏少,其原因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有关。拉尼娜年份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有利于形成华北汛期多雨的大气环流形势,而厄尔尼诺年份则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不利于建立华北汛期多雨的环流形势。

拉尼娜现象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异常,影响包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洲、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雨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异常寒冷。在西北太平洋区,热带气旋影响的区域会比正常偏南和偏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拉尼娜现象对台风有什么影响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那么拉尼娜现象对台风有什么影响呢?拉尼娜对哪些农作物有影响?下面来为你解答。

拉尼娜现象对台风有什么影响?小编总结如下:

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拉尼娜对我国东北夏季气温有影响,在拉尼娜年份,沈阳、长春和哈尔滨夏季气温为偏高,而在厄尔尼诺年份,夏季气温往往偏低。东北是我国主要产粮地之一,气温变化对那里的粮食产量有一定影响。

有关资料分析表明,在拉尼娜期间,西太平洋(包括南海)活动的台风和影响我国的台风都比较多,而在厄尔尼诺期间却出现相反的情况。在拉尼娜年份,西太平洋(包括南海)台风总数平均为26.2个,登陆我国大陆的台风数为7.4个,而厄尔尼诺年份平均为21.4个和5.2个。

拉尼娜现象会加剧台风的强度和频次,拉尼娜开始使秘鲁附近海域变得异常寒冷,从而加剧整个赤道环流,使不同海域冷的更冷,热的更热,西太平洋的海域变热后会加剧台风的强度和频次。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各位对我们海洋灾害小知识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的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拉尼娜现象对农业的影响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1、对大豆的影响:拉尼娜发生时,美国及阿根廷一般会出现异常干燥的天气,这会使得大豆结荚能力受限,结荚数量变少或是结荚颗粒瘪小,从而导致大豆亩产降低。但是由于美国及阿根廷面积较大,大豆种植范围较广,因此大豆产量的下降幅度还取决于拉尼娜的强度、发生时间及持续周期,由于巴西位于南美东部,拉尼娜对大豆单产的影响通常小于阿根廷。

2、对原糖的影响:拉尼娜会导致过多的温暖潮湿海洋空气,将给印度、泰国的甘蔗带来连绵的阴雨天气,有利于甘蔗拔节期的生长。但是后期糖分积累期光照不充足,也会令甘蔗的含糖量得不到保障。

3、对玉米的影响:拉尼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充满着许多不确定性,除却1998-2001的强拉尼娜外,对四大主要生产国的影响并无规律可循。从拉尼娜年份产量下降所发生的概率来看,美国发生拉尼娜时,有一半的概率会出现玉米产量下降的情况,与其他三国相比,其玉米生产相对交易受到拉尼娜影响。

4、对天然橡胶的影响:从天然橡胶的历年产量来分析,相较于厄尔尼诺,拉尼娜对橡胶产量的影响微乎其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拉尼娜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对我国的影响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它的出现将对全球气候造成一定影响。根据气象专家介绍,今年冬季将发展成一次弱的拉尼娜事件,那么拉尼娜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呢?

拉尼娜的形成原因

拉尼娜事件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信风增强时,赤道东太平洋表层的暖海水被推向太平洋西部,海洋深处的冷海水补充至海洋表面,因此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低。海温异常造成大气环流系统异常,因此这个“小女孩”的出现可能搅乱全球气候。澳大利亚东部、东南亚降雨偏多,易发洪涝;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部分地区则已发生干旱。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近日指出,赤道中东太平洋于7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可能发展成拉尼娜事件,拉尼娜的出现将搅乱全球气候,这对我国的影响之一就是易出现冷冬。拉尼娜年时中国南方冬季偏冷概率更是高于北方,所以,今年的冬天可能会冻哭!

拉尼娜一定会导致寒冬么

拉尼娜一定会导致寒冬么?气象专家表示,通常出现拉尼娜事件时,中国冬季会更冷,但也并不意味着会进入寒冬,只是进入寒冬的概率高一些,特别是南方地区。

“往年拉尼娜来了,会让冬天变得偏冷,但并不意味着会特别冷。可以看到,有一些年份进入寒冬,多与拉尼娜现象有关,但并不是拉尼娜来了,就一定会进入寒冬。”

如其所言,同样是超强厄尔尼诺转拉尼娜的1998/1999冬季,中国却经历了一个暖冬。因此,拉尼娜不一定会导致寒冬。

拉尼娜事件

统计显示,1954年以来,拉尼娜事件影响年份里,中国冬季偏冷的比例超过80%。譬如,拉尼娜影响年份里,1954年冬天是其中最冷的一个冬季,气温比常年偏低2.95℃。再如,2008年初,中国南方发生的50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拉尼娜事件是重要的幕后“推手”之一。从区域统计来看,拉尼娜年时,西藏冬季偏冷比例最低,为50%;西北、西南、华南、江南地区则高达80%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拉尼娜现象对天气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尼娜现象出现后会使得赤道太平洋水温偏低,东亚经向环流异常。中国北方地区高温少雨,强寒潮大风频繁出现,降雨量持续偏少。西北地区每年在3月—5月期间,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甚至持续少雨干旱。长江以南的局部地区则会出现频繁的暴雨天气,但范围的流域性来看,降水量属于正常范围。冬季时期,拉尼娜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促使北方的冷空气开始南下,严重时还会发生雪灾。

拉尼娜现象,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当拉尼娜现象出现后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会伴随着全球性气候的混乱。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出现,气候受到严重影响,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程度也渐渐变大。

除此之外,拉尼娜到来后,会造成西太平洋暖池区域对流活跃,容易造成夏季台风活动偏多,初夏生成台风和汛期影响我国的台风可能较为活跃,并有利于北上台风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尼娜现象我国影响主要有容易使我国出现冷冬热夏,并出现"南旱北涝"现象。除此之外,还会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长时间持续低温天气以及多雨、雪天气。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

所谓的拉尼娜现象,又叫做反厄尔尼诺,指的是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它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出现频率没有厄尔尼诺高。

厄尔尼诺现象主要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拉尼娜现象总是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其对我国乃至全世界有着很大的影响。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主要的影响就是天气上容易出现冷冬热夏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夏天变得更加炎热,而冬天变得更加寒冷。除此之外,还容易出现"南旱北涝"现象。

所谓的“冷冬热夏”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受到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这样就会造成中国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南方冬天就会异常寒冷。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冷冬”。

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我国北方地区会出现高温少雨,降水量减少就很容易出现干旱的现象;而长江以南地区却深受暴雨影响, 容易出现洪涝灾害。也就是所谓的“南旱北涝”。

拉尼娜现象喜欢伴随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之后的一年里就会出现拉尼娜。有时候,拉尼娜现象持续的时间还特别长,会持续两、三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拉尼娜现象对中国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日前,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称,中性偏弱拉尼娜现象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形成,预计会持续至明年一季度。拉尼娜的出现将严重影响全球气候。那么,你知道拉尼娜现象是什么?说到这个问题,可能很多朋友都并不知道,大家知道拉尼娜现象对中国造成哪些不利影响吗?

拉尼娜现象是什么

拉尼娜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小女孩”,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它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如果海温距平3个月滑动平均值低于-0.5摄氏度,且至少持续5个月,就判定为一次拉尼娜事件。在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一般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会持续两、三年。

拉尼娜现象对中国的影响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表示,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进入拉尼娜状态。根据近期海洋大气环流演变特征,并参考国内外数值模式预测结果,预计11月份赤道中东太平洋将仍然处于拉尼娜状态,并在冬季发展成为拉尼娜事件。

专家表示,拉尼娜的形成,会对我国近海海温、冬季海冰、台风及其引发的灾害性风暴潮、海浪,及其他海洋环境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据了解,受拉尼娜影响,2016年我国秋季台风生成及登陆个数较常年同期偏多,截至10月28日,今年10月已有4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3.6个)略偏多,其中2个已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预计2016年11月将有2个热带气旋影响我国南海海域。由此引发的灾害性海浪、风暴潮过程也将较常年略偏多。同时,预计11月,我国渤海、黄海南部、北部湾海温略偏低,黄海北部、东海和南海大部海温略偏高,但今年冬季我国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域冰情仍将达到常年平均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拉尼娜现象会影响降雪吗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给大家讲讲海洋拉尼娜,大家知道拉尼娜的来临会造成哪些影响吗?拉尼娜现象会影响降雪吗?下面为你解答。

拉尼娜现象会影响降雪吗?当然会了,小编总结如下:

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特点是使当地的气候走向更极端,如当地是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拉尼娜会使当地夏季更高温,冬季更寒冷。如使太平洋东岸更干旱,西岸更湿,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

数据显示2010-2011年度的超强拉尼娜现象导致了美国创纪录的冬季降雪、春季洪水和遍及全国的干旱,以及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比如澳大利亚的强降雨和赤道东非地区的极度干旱。

拉尼娜是热带太平洋地区的一种自然的气候现象,是由海洋表面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在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低于平均温度的太平洋温度会影响全球的天气。一般来说拉尼娜现象每3到5年出现一次,而连续出现的几率是50%。眼下的情景是2010年6月到2011年5月拉尼娜现象再现。

拉尼娜对我国东北夏季气温有影响。在拉尼娜年份,沈阳、长春和哈尔滨夏季气温为偏高,而在厄尔尼诺年份,夏季气温往往偏低。东北是我国主要产粮地之一,气温变化对那里的粮食产量有一定影响。

以上内容由提供给大家,还望采纳。关于拉尼娜对哪些农作物有影响,小编会在下期海洋灾害小知识讲座中给大家做详细总结,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拉尼娜现象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尼娜现象中国影响有哪些?接下来还是先给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拉尼娜吧,请各位认真阅读下文。

拉尼娜现象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小编分析如下:

拉尼娜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小女孩,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如果海温距平3个月滑动平均值低于-0.5摄氏度,且至少持续5个月,就判定为一次拉尼娜事件。在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一般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会持续两、三年。

拉尼娜事件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信风增强时,赤道东太平洋表层的暖海水被推向太平洋西部,海洋深处的冷海水补充至海洋表面,因此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低。海温异常造成大气环流系统异常,因此这个小女孩的出现可能搅乱全球气候。澳大利亚东部、东南亚降雨偏多,易发洪涝。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部分地区则已发生干旱。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近日指出,赤道中东太平洋于8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可能发展成拉尼娜事件,这对我国的影响之一就是易出现冷冬。数据显示,1950年以来,共发生14次拉尼娜事件,影响我国17个冬季。除1950年冬季无数据外,其余16个冬季中有13个比常年同期更冷,偏冷比例高达8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