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黄河壶口瀑布地质公园【推荐8篇】

游览黄果树瀑布需带好伞或雨衣,否则会被水淋得湿透,此外,去黄果树瀑布旅游还需要注意哪些事呢?以下是问学吧小编特地为您整理的黄果树瀑布旅游注意事项。

浏览

7904

文章

8

篇1:吉县黄河壶口瀑布

全文共 1080 字

+ 加入清单

吉县黄河壶口瀑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吉县黄河游览区,位于山西省吉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黄河游览区这一带,又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几千年来,有多少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发生在这里,有多少名胜古迹、文化遗址留存在这里:楚汉争雄的广武战场“汉霸二王城”,唐代有名的昭成寺所在地“桃花峪”、敖仓遗址、河阴输场,还有记录着五千多年前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大河村,有展示黄河流域从仰韶文化过渡到龙山文化的历史过程的广武清台遗址,有显示中国冶铁水平的汉代冶铁遗址,这里就象是黄河灿烂文化历史的缩影。

黄河浏览区的一切景观都是人文的,它不同于传统的旅游胜地,或拥有大自然的赏赐而以奇山秀水见长,或以拥有高庙古墓为特点,它是一座给人以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浏览区,它的建设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濒陕西省宜川县,吉县黄河游览区

东临山西省吉县,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瀑布宽达3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滚滚黄河水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中国古籍《书•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两大著名奇景“旱地行船”和“水里冒烟”,更是罕见。亚洲飞人柯受良和吉县飞人朱朝晖先后驾驶汽车和摩托车成功飞越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之间,在山西吉县城西南25公里黄河之中。壶口瀑布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为山西省著名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4A级景区。

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壶口。春秋季吉县黄河游览区

节水清之时,阳光直射,彩虹随波涛飞舞,景色奇丽。明陈维藩《壶口秋风》诗有“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句,可谓真实写照。

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到达吉县境内,水面一下子从400多米宽收缩为50余米,《书·禹贡》中只用八个字:“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壶口瀑布的形象跃然纸上。

景区地址临汾市吉县城西45公里

最佳旅游时间春季、秋季

开放时间08:00——18:00

景区门票门票:100元/人

交通信息从临汾市驾车沿临吉高速向吉县方向行驶约100公里至吉县县城,再行车45公里至壶口镇即到壶口瀑布景区,全程约1.5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陕西黄河壶口瀑布景点旅游攻略

全文共 4444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陕西黄河壶口瀑布景点旅游攻略,欢迎大家阅读!

霓虹通天

壶口瀑布反复冲击所形成的水雾,升腾空中,使阳光发生折射而形成彩虹。彩虹有时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似长龙吸水,有时呈通直的彩带横在水面,象彩桥飞架,有时在浓烟腾雾中出现花团锦簇,五光十色,飘忽 不定,扑朔迷离。霓虹戏水是“水底冒烟”与阳光共同作用的产物。春秋两季,水底冒烟、浓雾高悬,每遇晴天,阳光斜射,往往形成彩虹;夏日雨后天晴,有时也会出现彩虹。

壶口瀑布简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壶口瀑布是镶嵌在九曲黄河之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北方最富有特色的大型瀑布奇景,名列全国第二大瀑布。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河水流经此地,以其巨大的力量,泻入河谷,冲入深槽,顿时,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显示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宏伟气概。壶口瀑布呈现出“水底冒烟”、“霓虹戏水”、“晴空洒雨”、“旱天鸣雷”、“山飞海立”等奇特幻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诗人光末然,音乐家洗星海,就是在黄河壮丽情景的激励下,谱写出鼓舞人民斗志的《黄河大合唱》。1987年9月,黄河漂流队探险队员王来安乘坐由40个汽车轮胎缠结成的密封舱,顺瀑布而下,揭开了人类在壶口体育探险的序幕,人称“黄河第一漂”。其后,天津勇士张志强在黄河大桥跳悬索,人称“中华第一跳”。1996年8月,河南冯九山横跨壶口走钢缆,创下高空走钢缆最长的世界吉尼斯纪录,被誉为“华夏第一走”。1997年6月1日为迎接香港回归,“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壶口,创下世界跨度最大的飞车世界纪录,被称为“世界第一飞”,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冠名巨幅广告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同时创造了另一项新的世界之最。1999年6月20日,山西吉县青年农民朱朝辉骑摩托车飞越壶口,又创下了新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和壶口瀑布的惊世气魄相得益彰,使名景和名人的知名度急骤升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游客到此观光、考察。

冰瀑奇观

平日里“湍势吼千牛”的壶口瀑布,在冬日里呈现出别样风情:黄河水从两岸飞流直下,激起的水雾在阳光下映射出美丽的彩虹,瀑布下搭起美丽的冰桥,令人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走过宽阔的河滩,人可以与壶口瀑布近距离地接触。非汛期时节,稍有胆量的人可以沿着凹进石崖的一道被水冲刷的石槽绕到瀑布内,领略铺天盖地的洪流从头顶越过,那种惊涛骇浪的视觉体验,与《黄河大合唱》给人的精神洗礼一样荡气回肠。

旱地行船

壶口瀑布落差大,加之瀑布下的深槽狭长幽深,水流湍急,给水上船只通行带来很大的困难。过去从壶口上游顺水下行船只,不得不先在壶口上边至龙王庙处停靠,将货物全部御下船来,换用人担,畜驮的方法沿着河岸运到下游码头,同时,靠人力将空船拉出水面,船下铺设圆形木杠,托着空船在河岸上滚动前进,到壶口下游水流较缓处,再将船放入水中,装上货物,继续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费力气,常常需上百人拼命拉纤。尽管有一些圆形木杠,铺在船下滚动,但石质河岸上仍被船底的铁钉擦划得条痕累累。在当时的条件下,“旱地行船”可能是水上运输越过壶口瀑布的最佳选择,它与壶口瀑布上下比较平缓的石质河岸相适应,近来,由于公路、铁路的迅速延伸,以及壶口附近黄河大桥的修建,过壶口的水上航运已阻断多年,旱地行船现仅可看到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迹。

山飞海立

山飞海立是对壶口瀑布磅礴气势的形容,黄河穿千里长峡,滔滔激流直逼壶口,突然束流归槽,形成 壶口瀑布极为壮观的飞瀑,仰观水幕,滚滚黄水从天际倾泻而下,势如千山飞崩,四海倾倒,构成壶口瀑布的核心景观。 晴空洒雨。悬瀑飞流形成的水雾飘浮升空,虽然烈日当空,但在瀑布附近,犹如细雨,湿人衣衫,这也是水底冒烟所产生的又一有趣的景观,一般越接近河面水雾越浓密,因而,在水底冒烟时,岸边观瀑难免衣服湿漉漉,如在轻洗。

门票·开放时间:

91元/人08:00~18:00

古河名胜

粗犷、深厚、庄严、豪放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千姿百态,壮观无比的壶口瀑布则是黄河的代表。在这里,古今诗人和音乐家们奏出了一曲曲“黄河大合唱”,唱出了炎黄子孙的心声!从这里往南不远,是龙门上口——孟门。在那里有“孟门夜月”奇景和大禹治水的“镇河石牛”。游人先壶口、次孟门、后龙门,来一次“黄河三绝一线游”,领略大禹治水的遗迹,是非常有趣的。1991年,壶口瀑布被评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壶口瀑布景区开发大有可为,景区内景点星罗棋布,有孟门月夜、镇河神牛、旱地行船、清代长城、明清码头、梳妆台、古炮台、克难坡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从1994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壶口瀑布漂流月,亚洲飞人柯受良和吉县飞人朱朝晖先后驾驶汽车和摩托车成功飞越黄河,壶口景区已成为令人瞩目的旅游热点。

水底冒烟

黄河入“壶口”处,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恰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十数里外可望。壶口雾气的大小与季节、流量有关。冬季河面封冻,瀑布多成冰凌,地表来水减少,壶口流量降至150—500立方米/秒,激浪不大,飞出槽面水雾极少;夏季流量大增,水流溢出深槽,落差甚小,瀑布消失,不易形成升入高空的浓密水雾;春秋两季,流量适中,气温不高,瀑布落差在20米以上,急流飞溅,形成弥漫在空中的水雾,即“水底冒烟”一景。

交通概况:

从西安出发走G65包茂高速经富县转G22青兰高速,过宜川收费站后转入G309向北行15分钟即到售票处,买好票后向北开进入景区停车场,停车场收费5元。

壶口瀑布位于宜川县东48公里。从宜川县城可乘中巴前往,票价8元;沿途虽然是柏油路,但因为都是盘山道,比较难走。如果从南泥湾或其他地方去壶口,最好也能先到宜川再乘车,因为宜川去壶口的班车相对多一些。

延安火车站斜对面的汽车东站有车发往壶口,票价26元,每天只有7:30一班,中午左右到壶口。

从西安出发,可以乘火车到富县,再搭车到宜川。也可以在西安城东汽车站乘西安-壶口的专线车,早上6:30发车,下午3、4点钟壶口返回。

旱天惊雷

黄河在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数里外。只有在壶口瀑布附近,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

春秋风采

由于四季气候和水量的差异,壶口景色也时有所变。壶口瀑布最佳观赏期分为两段,一是春季4~5月份,正值农历三月间,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盛开,岸边冻结的冰崖消融,称为“三月桃花汛”;二是秋季9~11月份雨季刚过去时,河边众多山泉小溪,汇集大量清流,阵阵秋风吹过,常有彩虹出现,叫做“壶口秋风”。这两个时期,水大而稳,瀑布宽度可达千米左右。主瀑难以接近,但远远望去,烟波浩淼,威武雄壮。大浪卷着水泡,奔腾咆哮,以翻江倒海之势,飞流而下。真是“水底有龙掀巨浪,岸旁无雨挂彩虹。”此情此景,实非笔墨所能形容。数九寒冬,壶口瀑布又换上了一派银装玉砌的景象,在那瑰丽的冰瀑面上,涌下清凉的河水,瀑布周围的石壁上,挂满了长短粗细不一的冰滴溜,配上河中翻滚的碧浪,更显示出一幅北国特有的自然风光。

孟门山

在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这里,可以看到在右侧的黄河谷底河床中,有两块梭形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之中,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 ”的孟门山。河水至此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然后 孟门山[1]又合流为一。相传这两个小岛原为一山,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治水时,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此二岛,远眺如舟,近观似山,俯视若门。又传说古时,孟家兄弟的后代被河水冲走,曾在这里获救,故将此二岛称为孟门山。

孟门山之上,黄河在沉积岩河床上冲刷出一条深沟,现在的黄河就在这条嵌入石质河床中的深沟中流淌,这条深沟宽30多米,长5公里,所以叫“十里龙槽”。据考证,今天的孟门山,其地质时期可能是“十里龙槽”南延部分的残留河床,后来,槽谷的下游河段被河水毁坏,从而形成今天河道中的两块巨石。因此孟门山其实是一种被称为河心岛地貌的地质遗迹。

大孟门岛长约300米,宽约50米,高出水面约10米。岛上有一巨型神龟雕像,龟背上立有大禹雕像。其南面石崖上,有清雍正初年,金明郡守徐洹瀛题刻的“卧镇狂流”4个大字,匾幅长2.5米,宽1米,是对此处山水奇景的真实写照:孟门迎着汹涌奔腾的泥流,昂首挺立,任水滔天,终年不没。

孟门“南接龙门千古气,北牵壶口一丝天”,其雄伟姿与龙门、壶口组成黄河三绝,而又以自己独特的风貌著称,古诗有“四时雾雨迷壶口,两岸波涛撼孟门“的佳句。传说古代有位州官奉调人京,乘船沿黄河而下,船到孟门山下,天已黄昏,就靠岸停泊。晚上,他登上孟门山,观赏这黄河小岛上的夜景,只见明月高悬,映入河中,虚虚实实,分外好看。他踏月观景,情趣盎然,吟出“山随波影动,月照浪花浮”的佳句,“孟门夜月”由此成为壶口十大景之一。

13里龙槽

壶口至孟门约5公里,在这段400多米宽的箱形峡谷的底部,黄河水流下切,形成一条30—50米宽,10—20米的深槽。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以每秒数千立方米的巨大流量归于此槽。由于传说它为龙身穿凿,故取名“十里龙槽”,也称“十里龙壕”。是壶口瀑布溯源上移,瀑下深潭随之连续延伸所形成的,此深槽嵌在原谷底基岩河床中,槽旁原河床底的大部分,成为非洪水期的河岸,这种河岸比较宽、平,全由坚硬的砂岩构成,近水处,几乎没有一点砂石,平坦的可以在上面行车,“旱地行船”正是利用了这种地质地貌条件。

空中悬壶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临陕西省宜川县,东濒山西省吉县,距陕西省宜川县城40公里,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瀑布宽达5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滚滚黄河水至此,300余米宽的洪流 从陕西一侧观看壶口瀑布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两大著名奇景“旱地行船”和“水里冒烟”,更是罕见。亚洲飞人柯受良和黄河小子朱朝晖先后驾驶汽车和摩托车成功飞越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为陕西省和山西省共有著名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4A级景区。 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壶口。春秋季节水清之时,阳光直射,彩虹随波涛飞舞,景色奇丽。明陈维藩《壶口秋风》诗有“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句,可谓真实写照。

黄河流经秦晋峡谷到达宜川县和吉县境内,水面一下子从300多米宽收缩为50余米,《书·禹贡》中只用八个字:“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将壶口瀑布的形象跃然纸上。

冰峰倒挂

隆冬季节,龙槽冰封,两岸溢流形成的水柱如同大小不一的冰峰倒挂悬崖,彩虹时隐时现,游移其间,七彩与晶莹映衬,使游人无不叹喟造化之神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黄河蛇曲地质公园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蛇曲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在这里,黄河一改其奔腾咆哮之阳刚气概,蜿蜒在-交界的峡谷深处,彰显出伟大“母亲河”的阴柔之美。这就是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地质公园四个著名的地质遗迹景观区之一的“乾坤湾蛇曲地貌旅游区。

日前,“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地质公园”在北京通过了国家国土资源部的审查,被批准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至此,成为我省大国家级地质公园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翠华山、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宜川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

蛇曲,是被河流冲刷形成的像蛇一样蜿蜒的地质地貌。延川黄河蛇曲是我国干流河道上蛇曲发育规模最大、最完好、最密集的蛇曲群。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陕西和山西交界峡谷南部地段的黄河沿线,公园北起延川县延水关镇,南至清水湾,全长50余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总面积17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面积56.2平方公里,公园分四个地质遗迹景观区,包括延水关河谷阶地貌旅游区、苏亚湾高原生态旅游区、乾坤湾蛇曲地貌旅游区、清水湾蛇曲地貌旅游区;以及三个历史人文景观区,即小程村民俗文化村、碾畔原生态保护区、郭家崾民俗文化旅游区。

延川黄河蛇曲地质公园是丰富的地学类旅游资源,无论从宏观到微观景观遗迹,均弥足珍贵,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黄河中游河段的发育和演化,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黄河谷道的水力侵蚀模式具有较高的教学研究及旅游观赏价值。

地址:延川县延水关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壶口瀑布位于黄河的什么游地区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的上游地区。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南距陕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壶口一带出露的基岩主要是三叠系纸房组。上部为紫红色、紫灰色和灰绿色细砂岩与泥质岩类互层,下部为深层砂岩,砂岩以长石砂岩为主,比较坚硬;泥质岩类以页岩为主,松软破碎,易遭流水浸蚀。在险峻的峡谷中,奔腾的急流在垂直下切时遇到软硬岩石交替的地质条件,其坚硬岩石形成岩槛或造瀑层,软性岩石被侵蚀成陡峭的阶坎,急流飞越阶坎,当具有一定落差时,便形成瀑布。当然软硬相间的岩石层只是瀑布有形成的有利地层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壶口瀑布形成地质作用是怎样的

全文共 1685 字

+ 加入清单

陕西黄河的壶口瀑布是中国三大瀑布之一,相信大家对壶口瀑布形成很感兴趣。小编在此整理了壶口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供大家参阅!

壶口瀑布的流域概况

地理位置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西部南村坡下,地理位置为北纬36°8′10″,东经110°26′40″,海拔448.1米。以壶口瀑布为中心,北至马粪滩,南至小船窝,西至峡谷地域,东至人祖山,总面积100平方千米。东距吉县县城45千米,距尧都临汾市169千米;西距陕西宜川县城49千米,距革命圣地延安17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陕西西安449千米。

气候

壶口瀑布所处地区平均海拔高度958.6米,气候属高原大陆性中温带-暖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南北差异显著。

壶口瀑布年平均气温9.9℃,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时间最长,从10月17日入冬,4月4日才会入春,长达170天,最冷的1月,平均最高气温只有2.2℃,平均最低气温达到-11℃,历史上曾出现过最寒冷的一天气温低至-25.4℃。冬春雨雪少,易旱且有风沙、寒潮侵袭,气象灾害频繁,12月到2月各月平均降水总量只有3-5毫米。夏秋温凉多雨,常年6月26日入夏,8月14日入秋, 6-9月一年中降水最多时段,7、8月最多,降水总量达到100多毫米,也多暴雨、冰雹出现。一年中最热时期,平均最高气温在28.9℃,曾经出现的极端最高气温为39.7℃,年高温日数最多有18天,连续高温最长天数是8天。日照充足,年变化量不大,各月的每天日照时数都能达到6-8个小时。平均早霜始于十月中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152天。

壶口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

壶口瀑布处于秦晋峡谷的南段,南距龙门约65公里,孟门5公里。壶口一带,黄河西岸下陡上缓,狭谷谷底宽约400米,由谷底上坡到龙王坡坡高约150米,崖岸很陡,龙王坡以上谷形展宽,谷坡平缓,黄河的横剖面成谷中谷的形态,在龙王辿以北,河幅宽度和狭谷宽度一致,河水充满狭谷,常水位流量在每秒1000~3000立方米,水面宽400余米,龙王辿以下,水流到壶口,在平整的谷底冲成一道深槽。小河槽宽30~50米,深约30米。壶口以上,水在宽槽中流行,到了深槽上端,400米宽的水面一下子全部倾注到30~50米宽的深槽中,形成瀑布。

瀑布周围的岩石是灰绿色、浅红色的中细粒长石杂砂岩和砾岩夹粉砂质泥岩,地层层位属于二马营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三叠系中统,距今大约有2.2亿年左右的时间。这种长石杂砂岩杂基含量高,胶结差,和花岗岩类和灰岩类岩石比较,它可以算作软材质,易于风化剥蚀。砂岩中发育有两组节理,一组是南北走向的直立节理,正是这一组节理控制瀑布走向;另一组节理是近东西向的直立节理。这两组节理与近水平的地层层面构成三个互相垂直的三个面,将岩层切成小块,岩层面上出现纵横交错的各种裂纹,为岩石的破碎打下基础。这种由砂岩和泥岩组成的地层结构,达到一定的比例,就满足形成瀑布的必要条件。而河津龙门正好是中生代末形成的离石挠褶构造带的通过处,新生代又叠加了盆地边缘断层。造成了龙门北侧石质山体的高的台阶,黄河正是利用此高台阶形成瀑布。

瀑布的形成,特别是大峡谷河床瀑布的形成,应该是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下导致地形差异所表现出河流水作用的一种阶段性河床地貌的表现。其形成因子的作用应该是综合性的、复杂的。当然在分析其形成因子中,会有主要的或次要的分别,也可说是在一系列特定条件的综合因子作用下,在某一时间阶段上的一种必然表现。大峡谷河床瀑布,就是在这样短距离、高坡降、大水量的情况下,流水水动力作用选择一定的地质构造部位能量释放的一种必然表现形式,也是河流发育溯源侵蚀在现阶段时段内、在特定的地形部位一种必然表现形式。

瀑布的分类

依据瀑布的外观和地形的构造,瀑布有多种分类。

1) 据瀑布水流的高宽比例划分:垂帘型瀑布,细长型瀑布

2) 据瀑布岩壁的倾斜角度划分:悬空型瀑布,垂直型瀑布,倾斜型瀑布

3) 据瀑布有无跌水潭划分:有瀑潭型瀑布,无瀑潭型瀑布

4) 据瀑布的水流与地层倾斜方向划分:逆斜型瀑布,水平型瀑布,顺斜型瀑布,无理型瀑布

5) 据瀑布所在地形划分,名山瀑布,岩溶瀑布,火山瀑布,高原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怎么去山西黄河壶口瀑布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山西黄河壶口瀑布是非常著名的景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去这里的路线。

操作方法

1

山西黄河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在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附近,没有公交车直达,只能乘坐汽车。

2

如果你是自由行,需要先坐火车到达山西省临汾市火车站,然后从山西省临汾市火车站出发,坐车去壶口瀑布。

3

最快的线路是经过大运高速、青兰高速的这一条,只需要不到2个小时车程,最好在火车站报名壶口瀑布一日游,有大巴车送你去。

4

也可以自己租车、包车,坐汽车过去,但是最好找一个当地比较有经验的司机,因为第一次来这里,路线比较生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壶口瀑布冰融河开现彩虹 黄河壶口瀑布考略介绍

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在每个不同的地方都会有不同的景色,在不同的季节当中也会呈现不同的色彩,而据了解壶口瀑布冰融河开现彩虹,那么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黄河壶口瀑布吧!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壶口瀑布冰融河开现彩虹

随着气温回升,近日黄河壶口瀑布开始解冻开河,在阳光的映衬下,瀑布上方形成一道彩虹奇观,色彩斑斓。

壶口瀑布考略介绍

“壶口”一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中,如“既载壶口,治梁及歧”、“壶口、雷首,至于太岳”,都与大禹治水的路线与策略有关。这里提壶口而未言瀑布。

“孟门山”一名,始见于周、秦间的《山海经》著作,书中记“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

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对孟门及瀑布作了深刻的描述:“《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孟门九河之蹬,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黄河之巨阨,兼孟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有人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衡,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魂。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最怒,鼓山若腾,濬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这里所记,指出瀑布在孟门处,而未提黄河于流上的壶口。

《元和郡县志》也叙述壶口,把它称为石槽。一则说“河中有山,凿中如槽,束流悬注七十余尺。”再则说,“石槽长一千步,阔三十步”,这显然和郦道元所说的不同,说明壶口瀑布向上游推移了。《元和郡县志》撰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上距郦道元逝世的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为286年。说明在郦道元之后的286年间,壶口瀑布从孟门向上游推了一千步,在河床上冲出一条约长一千步,宽30步的深槽,现已上移到距孟门约5千米处的龙王辿附近,号称十里龙槽。以上为1500年来壶口演变的历史。

在今山西境内已知以壶口命名的地方有4处。《水经注·汾水注》记载的壶口,就不是黄河干流上的壶口。再加古代交通不便,能亲临壶口瀑布观光考察的文人学士不太多,因而在一些古代文献中,将他处壶口当作黄河壶口者有之;将壶口和龙门当作一处者有之;位置上差错,更是以讹传讹,难免出现一些谬误。

解放前,宜川县三部县志中最早的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宜川县志》的编纂者吴炳,指出黄河壶口“上流宽广,至此收束归槽,如壶之口然,故名”。并说孟门“属平佐里,在县东北100里黄河中,任水涨滔天,终不能没。”其所著《壶口考》一文,对前人文献中的一些不实之处,给以纠正,在壶口研究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黄河壶口瀑布桃花汛 形成原因 最佳旅行时间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吸引着人们,比如九寨沟,黄河,钱塘江,西湖等等风景,而黄河壶口瀑布的景色也是十分吸引人的,近日黄河壶口瀑布进入桃花汛,那么黄河壶口瀑布桃花汛形成原因是什么?黄河壶口瀑布最佳旅行时间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黄河壶口瀑布桃花汛

受气温回升和上游融冰开河影响,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黄河壶口瀑布迎来一年一度的 “桃花汛”。壶口瀑布水量骤增,形成壮美瀑布群,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看。“桃花汛”是指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黄河内蒙古段冰凌消融形成春汛。当其流至下游时,由于恰逢沿岸山桃花盛开,故被称为“桃花汛”。

黄河壶口瀑布桃花汛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桃花汛的形成原因是中国的黄河在宁夏、内蒙古河段二、三月春季因冰凌融化形成的洪水,因其流至下游陕西山西段时,正是桃花盛开季节,所以就有了桃花汛。

2、由于四季气候和水量的差异,壶口景色也时有所变。黄河壶口的春秋两季,景象也甚为奇特,有气为虹,横浮水上,形成了"岸旁无虹挂长雨"的景观。春回大地的时候,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盛开,黄河冰岸消融,水量适度平稳,主瀑、副瀑连成一片,看主瀑云雾迷蒙,望副瀑万壑千流,观“龙槽”如巨龙掀浪,称为“三月桃花汛”。

壶口瀑布介绍

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南距陕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壶口瀑布最佳旅行时间

春季(3-5月):4-5月见山桃野杏遍地开花。冬季的冰瀑开始融化,水量大增,形成了极为值得一看的“三月桃花汛”。

夏季(6-8月):夏季的壶口瀑布流量较之于春秋季小,瀑布如同长练飞流直下,水柱冲天。待到夏末雨季期间,壶口瀑布水量逐渐增大。

秋季(9-11月):壶口瀑布达到最大水量,特别是10月间,此时的壶口瀑布,洪波怒吼,气贯长空,激流飞溅,形成了“水底生烟”的壶口瀑布奇观。伴着两岸红叶,气势更显壮观。

冬季(12-2月):壶口瀑布化喧嚣为静穆、冰峰倒挂、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的冰雪梦幻奇观,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冰瀑玉壶”景观可是难得的采风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