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郑光祖故居【经典20篇】

丘逢甲的故居名为培远堂,位于蕉岭县城北面15公里处的文福镇淡定村,是一座典型的两堂客家围屋,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光祖故居,供大家参考!

浏览

4856

文章

1000

井勿幕故居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井勿幕故居为铜川市文物保护单位。

井勿幕故居位于印台区广阳镇井家塬村,年代为民国。

2017年4月24日,铜川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故居院墙内。

建设控制地带:故居院落四周外延30米。

广阳镇:铜川市郊区辖镇。1949年设广阳乡,1958年建上游公社,1961年改为广阳管理区,次年建广阳公社。1980年由蒲城县划归铜川市郊区,1984年改广阳乡,1986年设镇。位于区境东部,距区府22.6公里。面积71.2平方公里,人口2.7万。铜(川)白(水)铁路、铜(川)蒲(城)公路通过镇政府驻地。辖武五、四联、刘家沟、陶贤、广阳、井家堡、井家原、西固、上马、。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洪朝选故居

全文共 885 字

+ 加入清单

洪朝选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洪朝选故居在翔安区新店镇洪厝村中,为二进式砖石木混合建筑,燕尾式硬山瓦顶,面宽12米,进深20米。故居建于明嘉靖年间。20世纪50年代初前进圮塌,1976年依原基址修建。后进因木作蛀蝕,三合土墙体破裂,故又更换中梁,重砌山墙,但厅堂木作立柱以及石座、柱珠仍然保留。故居外墙、窗户和大门门框都用花岗岩条石精心砌成;外墙上方是一组花格式的矮栏杆,正对着大门上方的栏杆上有7个水泥浇灌的喜字;外墙窗户中间用三根短条石作隔,既通风又牢固,很有特色;左右窗户上方分别书有“百福千辉”、“福寿康宁”对联,对联上方各有一个有两个对称孔洞的通气孔;窗户和大门两侧均饰有山水、花鸟彩绘;大门由两扇铁门组成,门前是一条石铺砌的小场院,院里原有两株6米多高的铁树,相传为洪朝选自广东回乡时随轿运回栽种于故居庭前。至今故居厅堂有一副古楹联:“堂坐金钩呈瑞气,庭栽铁树蔼祥光”,是为铁树传说之佐证。可惜因保护不力,两株铁树于1986年枯萎,随后又于原址栽种一株铁树,并用石头砌筑围护起来。这种铁树树干乌褐浑圆,突兀挺拔;墨绿色的针状树叶,坚如钢刺,正是洪朝选“性刚介”、“不能容人过失”人格的象征。

洪朝选故居今天看来非常简陋,但它却是洪朝选出生、读书、出仕的老屋,也是当地名菜“番薯粉粿”的发明地。民间历代相传,洪朝选中进士后,初授南京刑部主事,奉命赴任之时,家乡正好准备过三月节,母亲叶氏留他“吃三月节”后再走,可君命不敢违,洪朝选打点行装即刻启程,母亲挽留不得,匆忙间从灶头上抓了一把地瓜粉条,配上一些猪油、葱花、文昌鱼、海蛎等海边现成佐料,煮了一碗香喷喷的地瓜粉粿,洪朝选吃完马上赶路。后来洪朝选当了刑部侍郎,有一年回家省亲,村民备下丰盛宴席款待洪大人,但洪大人始终留着肚子等待那道“番薯粉粿”,但菜单上压根就没有这道“粗菜”。好在厨师“巧手能煮千家饭”,不一会儿就端上了一碗柔软香甜的“番薯粉粿”。洪朝选边吃边赞“还是番薯粉粿好吃,还是番薯粉粿好吃!”打那以后,“洪厝番薯粉粿”闻名遐迩,而且作为宴请客人的第一道菜。相沿成习,至今海外洪氏族人也流传着这道家乡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昆明熊庆来李广田故居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昆明熊庆来李广田故居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熊庆来故居座落于云南大学校本部会泽院和至公堂东侧,“考棚”前的一座二层楼房,故居占地面积308平方米,现由云南大学文物管理办公室管理。此故居始建于1937年,座北朝南,一楼为熊庆来先生的接待室,二楼为卧室或办公室。主体建筑为土木结构二层楼房。

熊庆来故居是1937年建盖的,1957年至1968年,这里还居住过一位名人,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诗人、文学家,原云南大学校长李广田。李广田与原党委书记高治国密切合作,使六十年代的云南大学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也就是说,这里是云南大学历史上两个辉煌时期的两位校长的住所。1968年以后此楼一直作为办公室(原马列部办公楼)。1999年7月,学校决定拆除此楼,校文物办根据很多教授和专家的意见:“熊庆来故居是学校的文物,应予保留,以作纪念。”校文物办遂将这些意见反映给校领导,后经校党委书记批示后,这件十分重要的文物才得以保留下来。2000年4月11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访问云大,他特意到熊庆来故居参观,并回忆起少年时在此与熊庆来之子熊秉明一起学习、玩耍,看到严济慈、陈省身、朱德祥等老一辈科学家到此切磋学术的情景。他说这里的气氛熏陶着一代科学家。2003年,在云南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熊庆来、李广田故居展览正式完成并对外开放,至今已接待国内外嘉宾4000多人次。

熊庆来故居为抗战时期保留下来重要的近代建筑,它记载着我校革命斗争和光辉历史的伟大业绩,是宣传和弘扬云南大学悠久历史和独特办学精神以及曲折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源。

2001年10月,经昆明市文物普查工作专家组评议,该房屋已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8月,由省政府专家组确定校内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2006年在国家人文地理杂志刊物《中国高校最美地方排行榜》选美中国高校八座大师故居之一。

熊庆来(1893.09.11--1969.02.03),字迪之,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息宰村,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中国函数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以“熊氏无穷数”理论载入世界数学史册。1907年,考入昆明方言学堂。1909年,升入云南英法文专修科。1911年进入云南省高等学堂学习,1913年赴比利时学习采矿公费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只得转赴法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李克农故居陈列馆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李克农故居陈列馆)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克农(1899年-1962年),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是我党我军情报和保卫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999年,为纪念李克农同志诞辰100周年,在将军故乡烔炀镇中李村修缮恢复故居,并建设将军生平事迹展览馆,同时,征集文物和图片资料陈列布展。同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对其进行扩建。目前,李克农纪念馆园区占地面积1521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馆藏文物200余件。2003年,授予“安徽省-教育基地”。2004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评为全省十大红色旅游景点。2007年,授予“全国-教育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情报战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李克农将军纪念馆自1999年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参观者达80余万人次。

李克农将军纪念馆基本陈列内容:一是故居,青砖小瓦砖木结构的农家四合院,二进二厢,陈列农家生活生产用品(具)。二是展览馆,陈列李克农将军生平事迹图片(文字)资料和部分实物(革命文物)。三是放映室,播放电视剧《李克农》以及有关隐蔽战线对外公开的纪录片。四是园区内将军半身铜像和照壁,照壁正面刻着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在纪念李克农同志诞辰90周年撰写的《丹心留人间、勋业传后世》全文,背面刻着将军大事年记。

李克农,1899年出生于安徽巢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克农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以对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紧急关头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在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性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29年,李克农受党派遣与钱壮飞。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李炳辉故居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李炳辉,字祖德,别号路得士,广东封川人,南洋教士。1908年,赴广州读书,曾远渡重洋,到达大霹雳埠(今马来西亚)入教会学校学习英语,后在革命党人肖锦兰介绍加入同盟会。从此,他到处宣传革命,不少华侨在他的鼓动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11年1月(宣统3年),李炳辉得知同盟会决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即与其它革命志士一起取道香港回国。4月27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李炳辉随黄兴率领的“先锋队”(敢死队)攻进两广督署衙门,与清军激战一夜,英勇顽强,冲锋在前,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和其它革命军人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岁。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潘达微通过广仁善堂收殓烈士遗体72具,营葬于广州东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李炳辉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现今,李炳辉故居对于宣传爱国主义、振奋民族精神具有独特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胡乔木故居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胡乔木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故居,位于盐都县鞍湖镇张本村。故居原为砖瓦结构的四合院,前后三进,连东、西厢房有数十间。土改时,-父亲胡启东先生,主动将田地、房产献出,分给贫佃农,仅留下座北朝南堂屋三间。1991年当地政府对故居进行了重新修建,现有故居占地约200平方米。

-,1912年6月1日出生在张本村,幼年在村里读小学,1924年,小学毕业后考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1930年考取了北平清华大学。1931年参加革命,1937年门7月到达延安。1941年2月起开始担任毛泽东的秘书和0中央政治局秘书,一直到1966年6月"0"爆发前,长达25年。他还曾担任0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1950年至1954年)、0中央副秘书长(1954年起)、0中央-候补书记(1956年9月起)、第十二届0中央政治局委员(1982年9月至1987年10月),以及担任新华通讯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等。

故居堂屋正中悬挂着-七十岁时的巨幅画像,两侧悬挂的是他在北京工作、生活时的数十张大幅照片,其中有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合影十余张。东房间陈列着-生前捐赠的千余册图书,西房间陈列-幼时睡的床铺,用的部分桌凳,还有原全国书法协会领导成员,标准草书学社社长胡公石赠送的28幅诗词字画。在故居东南方,还保存一高大石碑坊,上边横额是"贞孝之门",两侧有联,为曾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手书,联曰:春祠立石垂视范,河客停桡拜女宗。这是当地百姓为表彰-祖母胡季氏青年守寡、抚孤成立而捐资建立的。

景点位置

江苏盐都县鞍湖镇张本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于右任故居坐落于西安书院门52号(原20号、30号)。始建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于右任二弟于孝先(字佰行)购入做全家住宅,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故居面宽三间,进深八十米,占地面积八百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由门房、花园、厅房、厢房、上房、后院组成,属砖木结构的三进院落。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书院门52号

乘车线路:西安市内可乘6、12、16、23、26、29、31、35、36、40、46、213等路公交在南门站下。走路到书院门,于右任故居纪念馆位于书院门52号。

类型:名人故居纪念馆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夏季9:30-12:00,13:30-16:30;冬季10:30-12:00,13:00-16:00;景区周四闭馆

门票信息:

门市价:10.0元起

20元

于右任(1879~1964),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常香玉故居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常香玉故居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常香玉故居位于巩义市河洛镇南河渡村。年代为1923年。常香玉故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常香玉故居,是常香玉出生和开始学戏的地方,历经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原有的几孔窑洞坍塌非常严重。常香玉大师逝世后,镇政府出资30万元,按照恢复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窑洞进行修缮加固,同时,大力整治周边环境,对现存的一眼古井、两棵千年古槐加以保护。

修缮后的香玉故居共有窑洞四孔、平房三间,面积百余平方米,分堂窑、厢窑、诞生窑和磨道窑。故居内根据豫西农家院落生活起居原貌进行了复原,并展示有常香玉大师生平事迹的资料和图片。

南河渡村:南河渡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聂耳故居昆明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聂耳故居(昆明)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昆明聂耳故居就坐落在原云贵总督府前的官道、现在的甬道街上73、74号。

聂耳故居为穿斗结构二层民居建筑,原建筑面宽两间、进深两间,底层铺面原为药店。后因拓宽街面,原临街建筑部分被拆除,现存两间铺面,楼上楼下共四间,每间9平方米。2004年以来,省、市、区文物主管部门多次对聂耳故居的历史状况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与考证,制定了《聂耳故居修缮方案》,2007年5月省文物局同意《聂耳故居修缮方案》。修复后的聂耳故居复原了1912年时的原貌,被开辟成聂耳故居陈列馆,于2012年对广大市民游客开放。

1986年7月,盘龙区人民政府将甬道街之73、74号临街铺面命名为“聂耳故居”,并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划归五华区管辖,2003年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位置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甬道街72号-74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许杏虎烈士故居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许杏虎烈士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许杏虎烈士是新中国杰出的战地记者,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临危不惧,高度敬业,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祖国发回了大量的战地新闻。许杏虎烈士牺牲后被中宣部、人事部授予“人民的好记者”称号,也被南联盟授予“南斯拉夫之星”勋章。

许杏虎,男,1968年3月26日生于江苏省丹阳市,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专攻塞尔维亚语。毕业后分配在光明日报国际部任。之后在贝尔格莱德大学进修。1998年7月起任光明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自北约轰炸南联盟以来,许杏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地采访和报道工作中,经常前往北约轰炸最为集中的地区进行采访,发回了大量报道。1999年5月8日凌晨,在以美国为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黄烽将军故居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黄烽将军故居为福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黄烽将军故居位于福安市穆阳镇苏堤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位于穆阳镇苏堤村苏堤中路130号,建于清代。坐北向南偏东30度,为砖土木结构合院式建筑,通面阔宽43.78米、长48.07米,房子建筑占地面积2104.5平方米,花园面积746.13平方米,房子总面积2850.63平方米。主屋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四层楼。中轴线依次由门亭、大门通道、前廊、天井、主屋、后天井、后楼、花园组成。主屋面阔七间带两厦,进深十柱,厅堂施假屋面,前廊轩顶,举架较高,用材较大。大门墙体两侧厢房位置砌马鞍形封火墙,凸显我市古民居建筑特色。对研究我市古民居建筑和革命历史人物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5米。

穆阳镇:福安市辖镇。1958年设穆阳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25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人口1.6万。省道小浦段过境。辖穆阳、苏堤2个村委会和东兴、西城、石马、东旭、百岁、苏堤6个居委会。工业有铸造、玩具等厂。农业主产水稻、水蜜桃、芙容李、茶叶、蔬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陈天章烈士故居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陈天章烈士故居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陈天章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外坑村芹山小组。

陈天章(1906—1930.12),别名柯芹,出生于新县镇外坑村一个农村牧师家庭。青年时期在莆田哲理中学求学时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2月加入共青团,为莆田首批共青团员,同年6月转为中-员,历任中共莆田支部、莆田特区委组织委员。1927年1月被选派到福建党政干部训练所学习。同年12月任中共莆田县委组织委员兼管-工作。1928年初负责创建地方革命武装,陈天章深入群众基础较好的澳柄、东度、夹漈等村,发动支部筹-、吸收游击队员,于同年3月在澳柄建立了莆田第一支革命武装,并担任游击队队长,率领游击队转战于莆田山区和平原重镇,打击国民党地方-势力,开展除恶反霸斗争,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壮大了人民武装力量。1930年8月莆田县的各支游击队合并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3军第207团,任政治委员,同年11月任中共莆属特委委员,在特委领导下进行土地革命,建立了莆田外坑苏维埃政权。同年12月26日率部在外坑芦尾村执行除恶斗霸任务,遭受驻闽中的国民党海军陆战队一部会同地方各种-武装800余人的包围,面临严峻的局面,沉着而又果断指挥战斗,英勇反击,因弹尽负伤被捕,后被押送城关,关押在县城的国民党海军陆战队旅部监牢。同年12月28日在莆田城南英勇就义。

陈天章烈士故居原为两层双进土木结构的三间厢房,坐北朝南,二进之间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左右厢房,右厢房共两开间,占地面积约40平方米。1930年,旧房被国民党焚毁;1953年,莆田县人民政府出资重建故居,但仅建了后进及右厢房。在房屋前的空埕地东面有2005年5月芹山村民为烈士立的纪念碑,刻有烈士生平简介。

信息来源: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

外坑村:外坑村概况行政隶属和交通位置:外坑村位于涵江区北部偏远山区,距镇政府所在地20.29公里,东与福清东张镇交界,西与白云村相邻,南接江口镇,北与泗洋村毗邻。全村有8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共287户,1208人,党员25人,土地总面积3.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2500亩,耕地面积1560亩,果树面积340亩。村风村貌:外坑村是革命老区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蔡三俤故居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蔡三俤故居位于福清市镜洋镇长征村掌溪自然村。

早在1933年底,中共地下党福清县委书记何文成就来到福清西区,在上店、樟溪、波兰和北郭等村开展工作,宣传革命,发展许春来、陈池仔和陈石榴三人入党,并成立中共北郭支部,由陈池仔任支部书记。1934年,许春来介绍了姑父蔡三俤入党。从此,樟溪蔡三俤家成为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站,何文成、黄孝敏、刘突军等领导人经¬常在这里碰头。

1935年初,我党决定在罗汉、角楼、半岭发展武装建立游击根据地。1月,中共福清中心县委书记黄孝敏在蔡三俤家召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心县委委员何胥陶,从海口调到西区开展宣传工作的陈家潮,地下党员叶亚火、许春来等。黄孝敏分析了我党领导南西亭暴-动-失败的原¬因和当时我党武装力量在沿海地区活动困难的形势,指出只有到国民党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山区地带去建立游击根据地,我党的武装力量才能生存并得到发展。会议决定福清游击大队进驻角楼、半岭一带活动,伺机开辟罗汉里游击根据地。

5月,中共福清中心县委与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在樟溪蔡三俤家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两个中心县委合并,成立中共闽中特委,书记王于洁、委员黄孝敏(兼组织部长)、潘涛(兼宣传部长)、刘突军(兼军事部长)、余长钺(兼青年部长)、陈炳奎。闽中特委的成立,使这个地区的政治、组织、军事等方面再次得到统一领导,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游击战争走向新阶段。决定成立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以罗汉里和常太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会议还决定:开展妇女青年工作,吸收妇女、青年工人参加党团组织,壮大革命力量;恢复城市工作,派程序(陈振芳)等到福州学校开展--,并建立党组织;派人到福州以拉¬黄包车为掩护,开展工人运动。会后福清中心县委改为福清县委。蔡三俤故居建筑面积150㎡,清末建造,砖木结构,目前保存状况良好。

长征村:长征村村情概况一、村基本概况:我村位于福清的北大门,福厦线的东侧,距福厦线300米左右,其座落北东升村交界,东连五子岩山下,南面与波兰村毗邻,有3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258户,总人口873人,党员41人,村两委成员:5人,参加决策决议的村民代表25人,总耕地面积836亩。 二、村容村貌: 我村是老区基点村,先辈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七贤居刘复之故居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七贤居(刘复之故居)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七贤居(刘复之故居)位于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7年3月24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七贤居(刘复之故居)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角镇:三角镇地处梅州市区之南郊,东至黄沙幛高观音与梅县西阳镇交界,西临梅江与梅县程江镇隔江相望,南与长沙镇接壤,北与江南办事处毗邻。全镇总面积为42.12平方公里。境内盆地与丘陵、山地交错,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逐级倾斜。东南面是高山,以黄沙幛高观音为最高点,海拔770米;西北部为梅江冲积平原,海拔在100米以下。全镇有山地面积24087亩,耕地面积10815亩.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朱良钧烈士故居及墓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朱良钧烈士故居及墓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朱良钧烈士故居及墓(故居新增)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黄金坝西北。朱良钧(1910-1926年),1926年北平“三•一八”惨案殉难烈士。原籍扬州,自幼随父去北平就读。1926年在天安门前参加反帝--,与刘和珍等烈士同时牺牲。1928年棺柩运回扬州安葬于此。墓地占地20平方米,四周原有砖砌围墙,东向开月洞门。墓冢筑于小平台上,高1米,前立墓碑,上刻隶书“三•一八烈士朱良钧”墓,上款“戊辰年仲冬”,下款“江邑乡人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陈伯忠故居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陈伯忠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陈伯忠故居位于黄田镇江头上寨村,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三间两廊,面阔11.6米,长10.4米,建筑占地面积121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灰塑龙舟脊,镬耳封火山墙,素胎瓦当,青砖墙,花岗岩墙脚。檐板雕花,雕刻精美。外墙楣灰塑,塑花鸟吉祥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陈伯忠故居整体保存较好,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陈伯忠(1900年—1926年),黄田镇江头村委上寨村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广宁县农民协会副委员长、中共四会支部书记,曾在江头乡成立农民协会,建立农民自卫军,组织领导江头乡农-动。1926年10月,在迳口龙撞口被暗杀,后被追认为烈士。

2008年,陈伯忠故居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伯忠(1901~1926年),男,又名新启,广宁县十二区黄田江头村(今属四会市黄田镇)人,出生于一个富裕农民家庭。10岁读私塾,15岁转元恺小学。1921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1923年冬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筹建“广东新学生社”。1924年,根据党指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当选为国民党广州市十七区党部执行委员。同年7月参加广州农-动讲习所第一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余栋臣故居及墓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余栋臣故居及墓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余栋臣故居及墓位于双桥区通桥镇新民村,时代为清。

2000年,余栋臣故居及墓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余栋臣(1851~1912)清反洋教起义领袖,清末民初四川省重庆府大足县(今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人。幼时家贫失学,便以挑煤为生。能负重,远非常人比,极壮,臂力过人,故人称“余蛮子”。时西山产煤,河流小,不通舟楫,全靠人力运输,运煤者日以千计。余栋臣力大且有胆略,好为人抱不平,故运煤者均喜与之交,连缙绅亦不敢小视他。余栋臣生活的时代,正是 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周培源故居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周培源故居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周培源故居位于宜兴市芳桥镇后村,周培源故居坐北朝南,建于清末至民国初年,现有建筑三进,占地750多平方米。1987年周培源将故居捐献给宜兴市政府。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第一进面阔四间14米,进深六架8米,前后有卷棚。第二进四间二层楼,面阔14.3米,进深七架7.5米,南侧有走廊一架。其楼下原为故居的厅堂,楼上为周培源和家人的卧室。二、三进之间有天井,天井内有水井一口,东西两侧为二层厢房,西侧厢为楼梯间,可通达二、三进的二楼。第三进为转楼,正面四间二层,进深六架6.4米,东西侧各为三间二层楼,与主楼连成凹字形院落布局,院顶原用玻璃筒瓦覆盖,冬天非常温暖。后散失,1986年维修时改用平面玻璃。

进入大门便是门庭,东侧是厨房间,西侧是杂物间,门庭屏风上悬挂了一幅足有一米五高的周培源先生满头银发的彩色半身像,两侧墙壁上挂了六幅周培源先生各个年龄段放大了的黑白照片。使人一进门就感到非常庄重和亲切。穿过屏风便是一个不大的天井,天井里青石铺地,翠竹掩映。第二进房屋是二层小楼,底层宽心三间厅房按江南农村耕读人家风格布置。厅堂正面一张条几,一张八仙桌,两张太师椅,两侧面对面摆放着六套靠背椅和茶几。正面墙上挂一幅苍松图和对联,对联内容是:献身科学事业,培育后续新人。两边墙壁上挂的是名人字画。

第三进房屋两侧带有厢房,为周培源先生生平事迹陈列室。厢房走廊上挂着费孝通、吴阶平、朱光亚、周光召等民主党派领导人写的纪念性条幅。周培源先生生平事迹陈列内容丰富,从周培源先生儿童时期、清华读书、出洋留学、回国任教、从事科教工作、担任领导职务、以及外事活动、家庭生活等等非常全面。

景区地址:江苏省无锡宜兴市芳桥镇后村154号

乘车线路:宜兴市内乘开往芳桥镇的班车,在芳桥客运站下车沿芳扶路北行至后村可达。

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1993年11月24日),出生于江苏宜兴。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周培源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其父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苏兆征故居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苏兆征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苏兆征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杰出领袖,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香港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苏兆征故居为青砖瓦平房一座两间,带一小厨房。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唐家镇淇澳村,距市中心十七公里。是苏兆征出生和少年时期的旧居。原屋濒临崩塌,1983年按原貌重修。旧居内陈列苏兆征生平简介和他从事革命活动的照片及省港大罢工的一些文物如苏兆征曾用过的写字台、磨米机等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十二件,苏兆征与妻子、子女及革命志士历史照片29张,文物、遗物等一批。

197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1月故居又进行维修后对外开放,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苏兆征(1885-1929),原名苏吉,广东香山县淇澳岛淇澳村人(今珠海市淇澳岛人)。 他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著名领袖,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1908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积极参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1921年与林伟民等在香港建立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1925年春加入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罗世文故居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罗世文故居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罗世文故居位于威远县向义镇解放村罗家湾。整个罗家大院占地约1万平方米,原为罗氏宗祠,又名“六一堂”,是中共四川省省委第一任书记,著名革命烈士罗世文同志的故居。该故居坐西南向东北,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布局。正堂:穿逗式梁架,4穿用9柱,面阔3间15.8米,进深1间,8.8米,通高8米,已经垮塌;素面台基1.2米高,垂带式踏道6级。前堂:穿逗式梁架,3穿用5柱,面阔3间14.9米,进深1间6米,素面台基0.2米高。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信息来源:县史志办

解放村:解放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曾国华故居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曾国华故居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曾国华故居位于梅州市五华县岐岭镇凤凰村,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曾国华故居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曾国华(1910~1978)曾国华,广东五华人。父亲是商会的小职员,家境贫穷。他3岁时被卖给外人,颇受-。民国13年(1924)6月投奔粤军当兵。后随所在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他随第五十二军赴江西。民国20年8月,在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被解放而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在第一军团十一师三十一团二连当战士。翌年2月加入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