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窦太后历史真实介绍优秀九篇

货拉拉是一个帮助搬家的平台,很多人想用货拉拉但是却不知道价格如何,下边给大家说一下货拉拉的收费情况。因为地区的差异,可能存在收费有些偏差的情况,我是在成都地区,所以就给大家介绍成都这儿的价格了。

浏览

1118

文章

9

篇1:归鸿聂云开原型介绍 归鸿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吗?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由凌潇肃、富大龙主演的谍战剧《归鸿》将于今晚正式播出。这部剧的海报把富大龙放在了中间,所以不少观众还以为富大龙是男主角,其实凌潇肃饰演的聂云开才是第一男主。《归鸿》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变,所以制作方此前也花了好几年时间整理资料,尽最大的努力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所以聂云开应该是存在历史原型的,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这部剧的背景,一起来了解下吧。

聂云开原型介绍

《归鸿》由著名导演刘飚执导,凌潇肃、刘一含、富大龙领衔主演的国内首部航空谍战剧。该剧以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为时间背景,讲述了华航和远航两家航空公司成功起义,毅然决然飞向祖国怀抱的故事。

剧中,凌潇肃担纲男一号,饰演潜伏的地下党员聂云开,他以总经济师的身份深入华航内部,游走在各方势力角逐的中心地带,最终成功策反“两航”高层。刘一含则在剧中饰演女一号沈希言,是我党潜伏在两航内部的地下组织成员。

说到饰演谍战剧的感受,凌潇肃坦言是“用真情实感在演戏”。《归鸿》根据“两航起义”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剧中人物大多能找到原型参照,而男主聂云开应该也有对应的原型,但并没有公开是谁。为此,他在进组之前查阅了大量的两航起义相关资料,并随导演、编剧一道访问专家学者,可谓做足了功课。

对于剧中角色自己感触良多,“为了角色恶补了历史。看到很多年轻的飞行员,前一秒还在和家人联络,下一秒就回不来了。希望大家可以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带着真挚的情感表演,凌潇肃也更好地驾驭了这样一个极具使命感的角色。

归鸿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吗?

看片会上,导演刘飚着重讲述了该片拍摄的两大难点:一是剧本创作。《归鸿》是根据真实的“两航起义”改编而成的,这决定了剧集的逻辑要非常严丝合缝,禁得起推敲。“这部剧的剧本经过了三年打磨,整理了半个房间的历史资料,我们还要走访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浓缩了很多原型。最终在写实的基础上创作了现在的故事”,现场刘飚导演回忆剧本创作经历时眼含热泪,“随着对历史故事的不断了解,我们自己也被深深地打动”。

另一个难点是拍摄细节。由于该剧展现特定的历史节点和历史事件,《归鸿》对拍摄手法、服化道各方面的技术工种要求都极为考究。导演刘飚透露道:“在还原真实性上,我们可谓精益求精。这部剧我们不给角色设计走位,演员可以在场景中自由走动,这就意味着所有的道具必须都是‘真的’,任何角度都不允许穿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狄仁杰历史上真是神探么?狄仁杰真实背景介绍

全文共 4435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说起中国历史当中的神探,以前大家第一个会想到的会是包青天。不过等到狄仁杰杀出重围后,这个第一神探的位置好像有要易主的迹象,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狄仁杰都已经占据了C位的位置。但是我们知道包青天有很多事情都是后人杜撰出来的,那狄仁杰在历史当中真的是一位神探么?其实狄仁杰的经历还是相当丰富的,下面就为大家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还原一个真实的狄仁杰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我们都知道狄仁杰是一代名相。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武则天大周一朝的安定和繁荣。武则天对他也是格外信赖,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然而,狄仁杰还是一个大忠臣。只是他效忠的并不是武则天,而是李唐天下。正是有了狄仁杰的巧妙周旋和力挽狂澜,武则天后江山才又回到李家手里,才有了后来的开元盛世。大唐也因此续命了200年有余。

回看历史,武则天处心积虑夺得江山,励精图治几十年,最终还是为李家做了嫁衣。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一切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狄仁杰。

信赖他,重用他,最终却落得如此结局。不知武则天被迫退位,把江山还给李家的时候,对狄仁杰作何感想?

01

徐克导演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目前正在电影院火热上映,华丽的特效,精彩的武打,让人看得大呼过瘾。

此前更热的是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系列,更是深入人心。

但无论是徐克的电影,还是电视剧里,里面讲的狄仁杰,都是假的。历史中的真正狄仁杰,并不是这幅面孔。

要说狄仁杰是如何与西方的福尔摩斯并列为世界级神探的,这一切要归功于一个外国人。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重庆的荷兰外交官高罗佩,偶然间翻到一本古典小说《狄公案》,对狄仁杰机智破案的故事大为折服,瞬间深深着迷。

这位外交官,其实也是名汉学家,研究中国的春宫画,写了本《秘戏图考》,研究中国古代性文化,写了本《中国古代房内考》。

而这一次,他决定动手把《狄公案》翻译成英语,嫌翻译原文不过瘾,自己还编写了很多新故事,凑成一套名为《大唐狄公案》的系列侦探小说,一时间风行海外。

从此以后,Judge Dee(狄法官),就成了西方世界家喻户晓的中国神探。反而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包青天,并少有外国人所知。

然而很可惜,真实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书痴、是神医、是能臣、是义士、是聪明人,有着大唐最性感的头脑,但他从来就不是什么神探。

历史没有误会狄仁杰,误会他的,一直是芸芸众生、普罗大众。

02

学成文武艺,货于李唐家

狄仁杰是个书痴。

狄仁杰小时候,就已经有了神童之名。他的聪明,不仅因为家族的良好基因,更因为他刻苦努力,从小就痴迷于书籍,读起书来废寝忘食、心无旁骛。

有一次,狄府发生一起命案,狄家门客被离奇杀害。县吏前来调查,左邻右舍都跑过来,把命案现场围得水泄不通,一个个争着向县吏提供线索,闹闹嚷嚷的。

唯独少年狄仁杰,一个人捧着一卷书,在半开着窗子的书房里,正看得入迷。

县吏上前盘问,狄仁杰理都不理,完全就当没听见,气得县吏猛拍窗户,大叫:“你聋了吗?问你话呢!”

狄仁杰这才慢慢抬起头来,一张稚气的脸上,写着满脸不高兴,怒斥道:“你吵什么吵?!没看见我正和古代的圣贤,进行心灵对话吗?我没工夫和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说话!”

一席话顶得县吏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从此,狄仁杰“书痴神童”的名声,传遍乡里。

少年时的狄仁杰,涉猎广博,博闻强记,经史子集无有不读,医卜星相无有不知,乃至兵法、农学、释老之书,均有钻研。

高僧海涛法师曾见过狄仁杰,仔细看了他的面相,也不免大惊:“这孩子日后一定能位极人臣,百姓有幸,苍生有幸!不过可惜我年纪大了,看不到了。”

也正如海涛法师所料,狄仁杰终将成为大唐一代名臣。

毕竟世界只会亏待投机取巧的人,但从来不会亏待用心下工夫的人。

后来学有所成的狄仁杰,毕生的精力都效忠了李唐王朝,虽然身处武则天的大周朝堂。

03

狄仁杰圣手,医人也医江山社稷

狄仁杰不是神探,但历史记载,他可算得上是妥妥的神医。

狄仁杰有一次赶赴京城,路过华州街市,马上遥望见人群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正嚷着看热闹。

走近了些,发现人群之中立着一支长杆,杆上挂着个牌子,上面写道:能疗此儿,酬绢千匹。

狄仁杰翻身下马,挤进人群,发现一华服少年,正奄奄一息,躺在招牌下面。这少年鼻子上长了个大瘤子,大如拳头。只要一碰到瘤子,少年就会刺骨剧痛,双目翻白,呼吸困难。

少年父母带着他四处寻医问药,依然无人可治,被各路名医拒之门外,无奈之下,只能在集市中向众人求助。

狄仁杰见无人出列,又见少年病情危重,不能见死不救,便朗声上前:“我能救这孩子。”

狄仁杰让少年父母扶稳了他,取出一根三寸长钢针,轻轻扎入少年后脑穴位,片刻之后,将针拔出,瘤子竟然自行脱落。

少年父母喜极而泣,倒头便拜,让人拉了千匹绢,堆放在狄仁杰身边,坚持要让他收下。

狄仁杰笑道:“我只是担心这孩子有生命危险,随便处理一下,不必如此。何况,我也不是靠行医谋生的。”说罢,挤出人群,翻身上马,径直而去。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相治国,良医治人,都是造福百姓的大事业,非有大境界者不能为之。

既是良医,也是良相的狄仁杰,既医人,也医江山社稷。如果没有他,可能就没有我们今天知道的大唐盛世。

04

狄仁杰能耐,护江山周全

狄仁杰之所以被误认为是“神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大理寺干过。但和电视剧电影里不一样,大理寺不是刑警大队,是审判机关,类似于现在的最高法院。

所以,狄仁杰是法官,只负责审案子,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抓捕犯罪嫌疑人,狄仁杰他是不管的。

而且他审判的案子,多半也是兄弟争产、寡妇改嫁之类的民事纠纷,杂事破事一大堆,一般人去审,可能头都要爆炸了。

狄仁杰入职大理寺一年后,大理寺的绩效报告,呈到了宰相刘仁轨那里。

刘仁轨仔细审查报告,一看惊呆了,资历这么浅的狄仁杰,竟然被评为“中上考”,位列第四,几乎没有新人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

刘仁轨大怒,以为这里面肯定有腐败,赶紧把狄仁杰的顶头上司大理寺卿找来,要求他重新评估。

但大理寺卿汇报说:大理寺历年旧案堆积如山,狄仁杰一上任,就加班加点工作,一年之内审结了一万七千人的案子!而且没有人喊冤说不公!

刘仁轨听罢汇报,大喜过望,亲自提笔,将狄仁杰列为“上下考”,提到了第三。

但狄仁杰的才华,不仅仅在审案上面。

狄仁杰外交、军事、内政,哪一点都是天赋满满啊。在唐高宗、武则天统治时期,除了偶有挫折,总体上仕途顺风顺水,最后还做到了宰相的位置。

正是狄仁杰这样的一班能臣廉吏,在武则天时代上下周旋,维护了江山的完整,天下太平。也正是如此,才有后来的平稳过度。

否则,很可能在武则天和李家后人的较量中,山河早已支离破碎,还哪有后来几百年的大唐盛世。

05

狄仁杰仗义,所以不背叛李唐

说起古代官场的高官,很多人想到的,要么是脑满肠肥的人精,要么是工于心计的野心家,无论哪一种,都和仗义这个词,沾不上边。

但狄仁杰,却是个仗义人,也是勾心斗角的官场里,一股难得的清流。

在并州当法曹参军的时候,狄仁杰有个同僚叫郑崇质。郑崇质母亲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还经常生病,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顾。

狄仁杰知道以后,二话不说,主动帮郑崇质承担起大部分工作,好让他有时间多陪母亲。

几年之后,朝廷下令,让郑崇质出使西域。这一下可难倒了郑崇质,不去吧,抗命不遵,这是杀头之罪;去吧,家中老母没人照顾,一去就是一年半载,家中老母只有活活饿死的份。

何况西域既有流沙猛兽、又有胡族土匪,出使西域,往往凶多吉少。

正在犯难之际,狄仁杰竟然跑到长官那里,主动请缨代郑崇质出使西域。如此义举,连长官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说:“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武则天曾经滥用酷吏。酷吏杀人上瘾,到处诬陷忠良谋反,总想搞点大新闻,在武则天面前做做政绩,好邀功请赏。

很不幸,狄仁杰就被诬陷过,还下了监狱,被酷吏拷打得死去活来。

酷吏对狄仁杰说:“如果你想免除死罪,这里有一条路可供你选。只要你肯攀连杨执柔,不仅能免死,出狱后说不定还能升官。”

狄仁杰问:“怎么攀连他?”

酷吏点拨他说:“你在礼部的时候,当时他也在礼部,明白吗?”

狄仁杰大怒:“皇天后土在上,你竟然让我狄仁杰做这种卑鄙的事!”说完,以头撞柱,血流满面,吓得酷吏赶紧开溜。

如果说能力,是他安身立命的资本,那么仗义,会让他名扬千古、传之不朽。

中国古代历史上,能人多如狗,贤臣满地走,但能力和道德都这么突出的人,就屈指可数了。他狄仁杰恰巧就算一个。

也正是狄仁杰的这份仗义,让他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江山的李家的,武则天只是外人。

06

狄仁杰聪明,既能保自己的命,也能保李唐的命

武则天掌握了朝政大权,最后竟然踢开两个儿子,自己登基,当上了女皇帝。一个女人当皇帝,这在当时,可是破天荒的事。

多少脑袋迂腐的官员,不懂得变通,明里暗里硬要反对,当然免不了人头落地,朝堂一下子血流成河。

狄仁杰很聪明,他明白两件事:第一,武则天对老百姓很好,反对她闹起内乱,受苦的还是百姓;第二,她百年之后,只要把皇位传给她儿子,这天下还是李唐的江山。

所以,反对武则天,没必要。他准备曲线救国,救下李唐江山。

狄仁杰闷头为武则天做事,越来越受她信任。她尊称狄仁杰为“国老”,她对其他大臣都特别严厉,在位期间辣手杀掉14位宰相,还流放了9个,唯独对狄仁杰,非常宽厚。

有一次,狄仁杰随武则天一同出游,忽然间,狄仁杰的马受到惊吓,向前狂奔起来。武则天赶紧吩咐太子:“快去把狄国老的马追回来!”

于是,享受到太子牵马待遇的人,只有狄仁杰一人。

狄仁杰觐见武则天,武则天也不让他下拜,还说:“看到国老下拜,朕的身子也会痛。”特许狄仁杰不必跪拜。

甚至有传言狄仁杰和武则天,有男女之间的暧昧。纵然如此,狄仁杰最后还是背叛了武则天,效忠了李唐。

武则天一生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坐上宝座时,已经是孤家寡人,身边从没有一个知心朋友。但好歹狄仁杰,还算得上她的半个朋友。也正是如此,她没有斗过狄仁杰。

既然是朋友,那么狄仁杰说的话,就越来越起作用。

武则天晚年一度想立武家侄子当皇储,询问狄仁杰的意见。狄仁杰说:“姑侄之间,固然亲近,但和母子情比起来,恐怕还是要疏远一点。陛下为何相信侄子,却不相信自己的儿子?”

这一席话,说动了武则天,不再考虑传位武家人。李唐江山因为狄仁杰,又多延续了两百年。

狄仁杰的救唐计划,就此圆满成功。

林语堂曾评价狄仁杰说:“他的冷静,他的耐性,他的智慧,他的眼光,都不弱于武后。他正是武后的克星。”

如果说武则天是大唐最聪明的女人,那么狄仁杰,就是大唐最聪明的男人。可惜的是,这份聪明和武则天无关。

07

狄仁杰的形象,演变到如今,已经有很多个版本。

有时候,他是胖胖的中老年人,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经常问身边的李元芳:“元芳,你怎么看?”

有时候,他是意气风发的大帅哥,飞檐走壁,武功高强,还经常要上天铲除祸害,下海打打水怪。

虽然和历史上的形象相去甚远,但即便被当做“神探狄仁杰”,被大众记得,被百姓喜爱,又何尝不可?

历史上的王侯将相都化成了尘土,变成一个个陌生名字,永远沉睡在史籍之中。唯有狄仁杰,凭着千年不褪色的人格魅力,还活跃在荧屏影院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庞贝古城历史介绍 揭秘庞贝末日真实事件

全文共 386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古代王朝的盛世,我们多半都是只能从文字记载当中进行想象,想象当年是什么样子的。文明越是古老,越是久远,那么了解的就越是模糊。这不仅容易让人们对历史真实面貌产生幻影,也会因为记载者的疏忽而忽略许多细节。但2000年前的庞贝古城却因为自身的不幸而躲过了岁月的侵蚀。当后人扒开尘封已久的厚土,也顺势揭开了历史的迷雾。典型罗马都市

今日的维苏威火山与山脚下的城市

公元7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火山喷发将庞贝彻底的掩埋起来。这座古城就位于今天意大利西南部的坎帕尼亚地区。它的西边是那不勒斯海湾,南边是萨尔诺河,从地理位置就能看出是一座商业城市。早在罗马盛世到来之前,这里便是受希腊文明影响的伊特鲁里亚城市。

庞贝古城就是位于意大利西南部的坎帕尼亚地区

但庞贝远不是一个普通的贸易站点,城市周边的牧业和葡萄种植业也非常发达。这样的经济结构与庞贝的希腊文化起源有着莫大的关系。善于经商的希腊人,在环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许多类似的城镇。他们不仅看重据点的交通便利,也非常善于发现可供开发的处女地。今天的人还往往容易忽略,作为航海民族的希腊人,本身也是搞农业和经济作为种植的高手。他们的很多建设与技术,也直接启发了当时的意大利居民。

庞贝周围的优良环境 让其他被纳入了希腊人建立的国际贸易体系

如果说是希腊人奠定了庞贝的基础,那么罗马人的到来就是其发展壮大的强心剂。从共和国时代到帝国初年,庞贝乘着罗马盛世的春风,最终成为了占地约0.64平方公里,有着两万名居民的繁荣小城。

壁画上正在饮酒的庞贝古城居民

这个数字可能会让很多迷信数字的人觉得不以为然。但根据罗马人的城市规划理念,大部分城市都最好保持不超过5万的人口。否则就容易造成各种管理与环境问题,反过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庞贝的最终规模应该是罗马人计算后得出的结论。此类小城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也远比过度扩张的罗马城、巴比伦、亚历山大港或东方的长安要好。考古学家对城市遗址的不断探索,为这个理论提供了最坚实的证据。

庞贝古城遗址的一角 背后就是毁灭它的维苏威火山

虽然庞贝的城市人口不多,但仍拥有完备的希腊-罗马市政设施。包括一座容足以纳整个城人口的大型竞技场,以及100多家大小餐馆、4座公共浴室、2座普通剧场、2座体育场、7家妓院和10间各色庙宇。从这些设施就可以看出,庞贝不仅要满足常住人口的需求,还能应付来自天南海北的商贾与旅行者。这样庞大的第三产业规模,在当时的世界是不多见的。

除了这些服务型建筑,庞贝也和其他罗马城市一样布满了石灰石铺设的街道。道路下方埋有公共供水管道,连接到分布城市各处的饮水喷泉。值得注意的是,这样完善的设施出现在一座并不十分有名的地区城市。但对于繁荣地中海世界来说,以上这些都是城市建设的标配。

庞贝古城遗址内的大理石街道精致的生活和艺术

庞贝城中的壁画 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富足生活

发达的经济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庞贝居民的精致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其背后也生动的反映了罗马盛世生活的情景。

作为庞贝的市民,逛街是必不可少的日常活动。他们通常走在4.5-7.9米宽的石铺街道,前往密布于街边的商店,购买各式各样的食物。商店的货架也异常丰富,包括做成小狗形象的饼干、烘烤的面包、山羊奶酪、各种肉类、坚果和甘甜的葡萄酒。还有专门出售玻璃和金银铜铁制器皿的商铺。

庞贝古城壁画中的日常食物

在庞贝遗址中发现的古罗马平底锅 碗和瓶子

当然,吃喝和购物绝非庞贝人精致生活的全部。知识分子和商人通常会前往城市西端宽阔的广场进行各种商业谈判、了解政策动向或者在那里雄辩哲学与时政。有闲情雅致的人则会前往能容纳5000人的希腊剧院,观赏喜剧、悲剧、哑剧以及歌舞表演。或是前往澡堂享受沐浴带来的放松。每逢节假日,会有大量的人赶到竞技场观看紧张刺激的比赛和表演。

庞贝古城的竞技场遗址

随着夜幕降临,庞贝人结束了一天工作,开始了精彩的夜生活。7家各有风味的妓院,满足了男性居民们的一切不可描述的欲望......

正因为有丰富的物质条件和安逸的生活为基础,庞贝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充满了各类技艺高超的艺术品。各类公私建筑墙壁、地砖上镶嵌着制作精美的马赛克画。内容从描绘人们打猎到神话故事和历史场景,应有尽有。

一座庞贝城餐馆的厨房

在广场周围、澡堂之内以及神殿或私人的住宅里,都林立着各类栩栩如生的雕像。甚至是妓院老板都会在自家的窑子里装修各类精美的壁画,以供客人们调情助兴。

除了高雅艺术,民间手艺也非常发达。在庞贝城的各个墙面,都能发现人们的即兴创作涂鸦。内容包括了对仇人的诅咒、对朋友的祝福,以及民间诗人书写的讽刺诗歌。甚至还有政治家为自己拉票而刻上的竞选宣言。它们生动地描绘着这座生机勃勃的意大利小城。

一副反映戏剧演出的壁画

庞贝城里的艺术品数量之多也的超乎人们的想象。仅广场之上的雕像就多达40座之多,反映群众自由生活的涂鸦更是超过了6000多条。足以说明当时人的生活富足和对精神世界的孜孜追求。

大量壁画现实庞贝的居民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灾难的降临

一副18世纪的油画 反映了维苏威火山的喷发

庞贝人就这样幸福的生活着,直到公元79年的8月24日。突然爆发的维苏威火山,终结了这一盛世场面。

这座火山位于庞贝城的北面,在这次大规模喷发前,已和周围的居民相安无事了1000多年。因此当8月20日突然爆发地震时,火山周围大部分的居民都没有意识到灭顶之灾就要降临。仅有少数人因为害怕地震而开始撤离。

一副罗马时代的壁画 描绘的正是维苏威火山

四天之后的下午1点,维苏威火山开始显露出其狰狞的面目。伴随着一声巨响,火山口犹如巨炮发射一般迸射出大量的岩浆和碎块。这些碎块飞上27000米的高空,然后犹如暴雨般砸向庞贝城和周围的村镇。这一景象被远在30公里外的小普林尼看到并记录下来。他生动的描述道当时火山顶上的云雾覆盖了天空,退潮的海水使得船只难以通行。

然而这些不过是更大灾难的前奏。接踵而来的便是致命的岩屑雨,他们如雨点般砸在仓惶逃命的路人身上,无情的带走了很多人的性命。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石头就堆到了30厘米高。加上损坏的建筑和四处蔓延的火灾,没来得及逃走的居民也就再无生还的希望。

一名男子在毙命前还在尝试保护怀孕的妻子

这种可怕而壮丽的景象,一直持续到了25日凌晨。在经过了火山爆发的第一阶段后,岩浆和火山灰开始喷发出来。前后4次反复喷发,让火山的魔爪终于伸向了庞贝主城。

炽热而迅速的火山灰迅速扫荡着城中的幸存者。无论是抢救财物的贵妇,还是躲在地窖的平民,又或者是携手逃难的情侣和抱着孩子的母亲,都逃不过火山灰无情的屠戮。转瞬之间,人们便因窒息而倒下毙命。一切发生的如此迅速,以至于很多人在死时也没来得及进行痛苦的最后挣扎。

母亲带着两个孩子与自己的仆人一起倒地身亡

早上8点,参与救灾的小普林尼和叔父从斯塔比的别墅赶来,但因为火山灰而命丧当场。小普林尼所在的城市,则因为前所未有的景象而惊慌不已。但他们是幸运的,庞贝的命运没有落到这个方向。

18个小时之后,一切终于尘埃落定,大量的火山灰把庞贝城完全的掩埋起来。

维苏威火山的这次喷发可能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救灾与发掘

庞贝古城遗址中的壁画一角

在灾难结束后,那些侥幸逃难成功的居民开始重返故乡。但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已不再是熟悉的家园,而是被火山灰掩埋废墟。一些人依靠房顶的特征找到了自家位置,挖掘遗留的贵重财物。大量的盗贼也参与其中,期望在灾难中寻得发财的机会。但他们挖掘到的不光有遇难者的财产,还有残留毒气和坍塌带来的危险。

考古学家发现的庞贝居民遗骸

很快,这一重大灾难被报告给了两个月前才登基的新皇帝提图斯。得知情况的他立刻拿出自己的钱财和灾难中无人认领的财产,安排相关事宜。为此他还特别成立了一个元老组成的委员会,协调附近的城镇接纳难民。

庞贝古城中的一名受害者

此后,庞贝南边的斯塔比被重建,但庞贝城本身却被彻底放弃。这或许是因为火山的威力过于强大,让人们丧失了继续在附近生活的信心。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维苏威火山在之后的历史上又先后喷发了5次。其中以1631年那次最为严重,造成了1.8万人死亡。

维苏威火山在17世纪的一次喷发还造成了重大伤亡

在人们屈服于维苏威火山威力的同时,庞贝作为历史记载下第一个受害者被后人逐渐遗忘。直到1707年,一位奥地利贵族因贪婪而打开了这个尘封历史悲剧。出于对古典时代宝物的热忱,他不断的在当地寻找希腊罗马时代的文物。在一次挖掘过程中,他意外找到了一处剧院的遗址。

描绘亚历山大大帝的壁画 就发现于庞贝古城当中

几十年后,西班牙人来到这里。经过他们的挖掘,同庞贝一起被掩埋的赫兰库尼姆城被发现。在1748年,他们得知了一处遗址发现了文物。又经过了15年的持续发掘,庞贝城被终于人们发现。但当时的西班牙挖掘者仅仅是为了掠夺宝藏,因此庞贝城的神秘面纱被保留到了1860年。

反映猫咪和鸭子的马赛克壁画

意大利王国统一后,有了保护文物思维的新政府,委派专业的考古和历史研究人员对庞贝遗址进行细致的保护和发掘。正是他们孜孜不倦的工作,庞贝城的研究才步入了正轨。

1910年 在庞贝遗址现场的意大利考古队员

作为一座原本适合生活的城市,庞贝是非常不幸的。它的居民因为灾难而惨死,它的幸存者因害怕火山活动而选择离开家园。整座城市的记忆也因此被人们所淡忘。

但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庞贝又是非常幸运的。正因为灾难的杰作,公元1世纪的罗马城市风貌,被如此完整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尽管有些恐怖,但却是那么的真实。相比之下,那些依赖书卷中惜字如金的记载,强行脑补出来的盛世,是多么的苍白而无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上真实的王孝杰是个怎样的人?王孝杰生平介绍

全文共 1491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多数朋友认识王孝杰,都是通过《神探狄仁杰》这部影视剧。剧中的王孝杰为人忠诚、勇敢,但脾气比较暴躁,还有些狂妄,不过真做错了事也敢于承担。不少网友好奇,历史上真正的王孝杰究竟是个怎样的人,那我们这次就来讲讲这位唐朝名将。王孝杰在武则天时期任右鹰扬卫将军,期间屡立战功,不仅大破吐蕃,还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可以说王孝杰一生战功显赫,能力出众。

01

王孝杰先是与赵文翙设计要两面夹击契丹,结果计划被泄露,兵败东峡石谷。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后,先是杀不服自己的将领,后为了找一个所谓的突厥奸细,又是屠村,又是差一点射死狄仁杰的爱将李元芳。

面对狄仁杰,不但不下马面见狄仁杰,而且十分傲慢。

在副将苏宏晖的挑唆下,以为狄仁杰会对自己下手,逃了出去,结果掉入背叛他的副将苏宏晖提前设计的圈落中,被突厥冒充的契丹兵所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卖国贼。

但是我们的神探狄仁杰一番调查,经过缜密的思考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推断出王孝杰并不是一个通敌的将领,而是被人陷害,才落入敌军之手。

此时,李元芳摒弃前嫌,突破重重敌军的战岗,从突厥大营中营救出王孝杰。

从此王孝杰对狄仁杰感恩戴德,非常感激,在全歼了契丹,砍下契丹首领李尽忠的脑袋,班师回朝献捷,把皇帝武则天赏赐的酒转献给了狄仁杰,可见王孝杰此时对狄仁杰的尊敬和爱戴,以及从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

但是,真实的历史中,真是的这样的吗?

02

说起历史上真实的王孝杰,既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又是一个倒霉的人。

说他幸运,是在公元678年,唐军与吐蕃大战于青海大非川,结果唐军大败。王孝杰被俘,当时吐蕃的皇帝赞普赤都松赞还是个孩子,看到王孝杰的长相与自己的父亲特别相似,直喊老爹,弄的吐蕃的大臣们只能厚待王孝杰,象招待贵宾似的对他礼遇有加。

王孝杰估计是历史上待遇最好的俘虏了,后来大唐与吐番和好,吐蕃又象送贵宾似的把他送归大唐。

从这个事情上说,王孝杰是一个非常好运的人,如果不是这样,估计历史上就少了一个大唐名将王孝杰了。

03

说他是一个倒霉的人,是说在真实的历史上,他确实是兵败东峡石谷,最后坠崖身亡,但却是因为一个无能而怕死的人。

公元696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叛唐,李尽忠死后,他的妻兄孙万荣继续领导叛军。

公元697年,契丹进入河北,武则天起复王孝杰为清边道行军总管,苏宏晖为副将,统兵十八万讨击契丹。

三月十二,苏宏晖、王孝杰在东硖石谷与契丹孙万荣遭遇,因为峡谷狭窄,前面峡谷外的契丹军队军队又非常多,王孝杰便亲率少量精锐士卒为前锋,且战且进,奋勇冲杀,冲出谷外,又将士兵排成方阵与敌人交战。

但是这时苏宏晖因为敌人太多而害怕,逃走,后方的唐军主力没有跟进、没有来支援。

其实当时苏宏晖并不是怯战逃走,而是有一个人拖了后腿,这个人就是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

04

当时武则天虽然是女皇,但是总害怕别人造自己的反,对谁都不放心,特别是军权,更不放心给别人,所以契丹叛唐后,武则天左想右想,还是把军权给了自家人。

任命自己的侄子武攸宜为右武卫大将军、大总管讨伐契丹,结果这是一个既没有军事战略思想,又没有胆识的人,领着二十万大军都不敢与契丹交战。

武则天实在没有办法,才任命了王孝杰为清边道行军总管,讨击契丹。

现在武攸宜这个胆小鬼只带领着三万人镇守渔阳,更吓得不得了,生怕契丹打过来。听说王孝杰在前方奋勇拼杀,更害怕敌军从后方杀过来,所以死活不让苏宏晖率兵出战。

结果就出现了王孝杰孤军深入,寡不敌众,坠崖身亡。

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孝杰一心一意在前方作战,结果却因为一个无能的武家宗室,而失去了支援,最后丢掉了性命。

所以,真实的历史上,王孝杰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一个为保卫国家而战死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程咬金是什么历史人物 程咬金真实经历介绍

全文共 1609 字

+ 加入清单

大多数朋友了解的程咬金,可能都是《隋唐演义》里的程咬金。其实程咬金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以及经历,和正史上的差别还是挺大的。所以大家也很好奇,历史上真正的程咬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李世民对程咬金有着很高的评价,称他:“志怀锐颖,气干强果”,这八个字就概括出了程咬金的品质。那他的真实经历,在下方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概括,想了解的话就来看看吧。

1、投靠李密

程咬金(后改名知节)少年时就十分勇猛,善用马槊。隋末天下大乱,程咬金召集数百乡亲,组成一支武装,保卫家乡免遭匪寇骚扰。李密率领瓦岗军屡败隋军,逼近洛阳,威震天下,程咬金因此前往投靠。李密从军中挑选八千精锐,隶属四骠骑来护卫自己,号称“内军”。李密对内军的战力十分信任,认为他们可以抵挡百万大军。李密见到程咬金到来十分高兴,于是任命他为内军骠骑,统率二千精锐。程咬金见李密对他十分器重,因此非常感激李密。

2、投降唐朝

大业十四年(618年),王世充率军出洛阳城与李密决战。程咬金率内军护卫李密于北邙山驻扎,单雄信则率领瓦岗大军驻扎在偃师城北。王世充率军率军突袭单雄信大营,李密因此派遣程咬金与裴行俨救援。

裴行俨率军先行,结果负伤被围。程咬金于是急忙前往救助,连杀数员隋将,吓得隋军连连溃退,得以救出裴行俨。隋军骑兵追赶程咬金,他于是连杀数名追兵,得以脱身。不久李密战败逃走,程咬金等人于是为王世充所俘。

王世充见到程咬金等人十分高兴,因此将他们释放,予以厚待,希望他们为自己效力。程咬金对秦叔宝说:“王世充为人气量狭窄,迷信鬼神,喜好谶纬之说,这能是平定天下的明主吗?”秦叔宝觉得他说的有理,因此二人有了逃走之心。

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率唐军讨伐王世充,双方在九曲对峙。程咬金与秦叔宝等人趁机远离郑军,对王世充说:“深受王公厚待,本应誓死为王公效力。但是王公为人多疑,经常听信小人之言,不是臣等所要依附的明主,现今向王公辞行。”随后程咬金等人急忙离开,逃到李世民军中,投靠唐军。

3、屡立战功

王世充畏惧程咬金等人勇猛无敌,也不敢派兵追赶。李世民见程咬金等人前来投靠十分高兴,于是任命他们为秦王府左三统军。刘武周派宋金刚伐唐,一路进展顺利,攻占河东。李世民因此率唐军讨伐宋金刚,程咬金随军出征,为唐军击败宋金刚立下很大功劳。

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大军讨伐王世充。程咬金率军身先士卒,屡败郑军,将王世充包围在洛阳。王世充派人向窦建德求援,夏军因此出兵相救。唐夏两军在虎牢关对峙,程咬金率军出击,大败夏军,擒获窦建德。王世充见大势已去,只得向唐军投降。李渊见程咬金屡立战功,于是封他为宿国公。

武德七年(624年),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为了储君之位,争夺激烈。李建成畏惧李世民手下众多猛将,于是在李渊面前进谗,以削弱李世民的实力。程咬金被外放为康州刺史,临走时对李世民说:“太子要除去大王的左膀右臂,下一个就轮到大王了,希望大王早作准备。”李世民听从,有了除掉李建成之心。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齐王李元吉。李渊无奈,只得封李世民为太子。程咬金因为在事变中立有大功,得以升任太子右卫率、右武卫大将军。李世民即位后,对程咬金十分信任,又封他为泸州都督、卢国公、左屯卫大将军。

4、效力高宗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李治封程咬金为左卫大将军。显庆二年(657年),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反唐,唐高宗于是任命程咬金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叛军。唐军到达怛笃城,有数千名西突厥民众降唐。程咬金竟然将这些投降的民众杀害,将他们的财物掳掠一空。阿史那贺鲁于是率军远遁,唐军无功而返。唐高宗因此免了程咬金的职,但不久又让他担任岐州刺史,麟德二年(665年)他病逝。

总的来说程咬金是唐朝名将,随李世民击败宋金刚,消灭窦建德,铲除王世充,为唐朝统一天下立下巨大功劳。随后程咬金参与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位,得以位列凌烟阁,成为二十四功臣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真实历史卫子夫的结局 卫子夫历史真实介绍

全文共 1925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卫子夫其实大家了解的话都是这个从电视剧里面开始的了解的,但是真正历史上的卫子夫真的是这样的嘛,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的,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吧,那么真实的卫子夫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的话,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历史上卫子夫真实结局

历史上真实的卫子夫也是“自杀而死”的。

其实卫子夫入宫之后,并没有一开始就得到荣宠,而是在一年多以后作为被遣散的宫人见武帝最后一面的时候,被武帝想起,荣宠不断之后荫蔽子孙。

之后,卫子夫一共为武帝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刘据更是被封为太子,本该荣宠更盛的卫子夫却因为年老色衰被李夫人等新晋宫人替代。再加之武帝晚年疑心病重,在后宫大起巫蛊之祸,刘据被曾经得罪过他的宦官江充陷害,说在太子宫中挖出众多木偶人,并且上面所刻之字,不堪入目。太子害怕,不得已集结皇后卫子夫以及宫中的卫士,搜捕江充的党羽,却反被诬告成造反。武帝大怒,将太子少傅以及太子的亲随屠戮殆尽,太子逃出,被一对老年夫妇藏在家中,不过最终形迹败露,不仅太子,连同跟随太子一起出逃的两个儿子也一并被处死。经此一事,卫子夫自然受牵连,不等武帝发落,一代贤后也只落得个自杀身亡的结局。历史上真实的卫子夫

早期的卫子夫,是皇帝姐姐平阳侯府中一名歌女。皇帝与皇后结婚多年不曾有子嗣,祭祖归来拜访姐姐平阳公主。其姐姐进献了十几个貌美如花的女子,无一人可入汉武帝法眼。却在饭桌上看中了还是歌女的卫子夫。临幸过后就带入皇宫。

带入后宫的卫子夫并没有一步登天,反而再也没有见过汉武帝。入宫第二年,汉武帝遣散宫中年老的宫女,卫子夫恳求汉武帝放她出宫。卫子夫哭的梨花带雨,不禁让汉武帝心生可怜,就再次临幸了她。

好巧不巧,第二次临幸就得以有了龙种。皇帝对她的宠爱那是一日胜过一日。圣恩正隆,招致陈皇后嫉恨

第二次受宠就怀有身孕的卫子夫,被成婚多年却无子嗣的陈皇后得知。陈皇后自然非常生气,想要害卫子夫。于是就派人去抓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想以此来要挟卫子夫。

谁知道消息走漏,被卫青的好友公孙敖得知,公孙敖带着几个壮士前去搭救卫青。

汉武帝知晓此事后,非常生气,为了给卫子夫出气,于是就把当时还是建章当差的卫青直接提拔为建章监,并为侍中(直接听命于皇帝),卫子夫的哥哥卫长君也得到提拔。

母凭子贵,十一年立后,子为太子

卫子夫入宫十一年间,为汉武帝诞下三女一儿,其儿子更是被立为太子。

卫子夫入宫之后,先后给汉武帝生下子女。而陈皇后却无子嗣,于是就斥资巨款,找来会巫蛊之人祈求孩子,算得上是重金求子。后来被皇帝察觉,引起了汉武帝的愤怒,就下令彻查这件事,最终查明陈皇后利用巫蛊建立祠堂诅咒他人,这在当时是大逆不道之罪。因此,陈皇后被废。

卫子夫于公元前前128年春天,为时年29岁的汉武帝生下第一位皇子。使得汉武帝“龙颜大喜”并被册立为皇后。其子刘据更是被立为太子。

贤惠之名留青史,功劳之延续四朝

史记中记载,成为皇后的卫子夫,十分贤惠,其成为皇后三十八年间,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后宫没有妒妇娇女之人。不仅获得了汉武帝的全面信任,更是被《外戚世家》载入其中,获得了司马迁唯一的赞赏。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孝武卫皇后。

其在位期间,虽然没有自己举荐谁入朝为官。但是因卫子夫而提拔起来的人却影响深远。

弟弟卫青,中国历史上骑兵战三天才之一,为汉武帝开疆辟土立下不世功勋。

外甥霍去病,中国历史上三大骑兵战天才之一,立下为后世敬仰的“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战功。

外甥霍光,汉武帝晚年托孤之人,经历四朝皇帝,亲自辅助三位皇帝,使得西汉度过了第二次危险。

可以说,没有卫子夫入宫成为皇后,也就没有卫青、霍去病在汉武帝时期立下汗马功劳,扩大疆土近一倍。虽然和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以及人口有不可抹去的因素。但是其本身拥有的武力以及带兵打仗的能力也是值得肯定的。用现在话,汉武帝时期就是一个舞台,同台演出者众多,也只有这么几个人脱颖而出。而没有卫子夫,就没有霍去病的崛起,也就没有后面的汉武帝托孤霍光。其中因果关系,影响颇深。

于汉武帝晚年,因为后宫巫蛊盛行,号称埋个小人就可以得到皇帝临幸可以杀死对手。年老眼花的汉武帝非常生气,就下令江充彻查。由于江充害怕太子刘据成为皇帝后失去权利,就栽赃刘据。刘据不得已情况下起兵“清君侧”然而刘据可用之兵有限。最终不敌而自尽。皇后卫子夫也没有办法解释自己的罪行(协助太子刘据起兵),以死明志,自杀身亡。

卫子夫的一生,虽然出生卑微,但是成为皇后之后,把汉武帝的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实为汉武帝的“贤内助”。在朝堂之上,虽然没有举荐谁入朝为官。但是因为其而受皇帝恩宠的臣子却不在少数,如:卫青、霍去病、霍光。为西汉疆土的扩张以及后来西汉中兴提供了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真实历史上的窦太后究竟是不是坏人?

全文共 1357 字

+ 加入清单

“窦漪房”这个名字,如果真的从历史考证角度来说,并不具有太高的真实性,只能说是后人根据一些资料猜测出来的历史上窦太后的名字。而且在影视剧中,不同人物的演绎也会出现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有些毒辣,有些贤惠。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窦太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随着前些年王珞丹和林峰主演的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的播出,窦漪房在当时又成了热门人物,之前林心如也演过窦漪房,那是人们普遍认为窦漪房这位汉文帝的皇后是贤后,但是2014年的剧中,窦太后成了林峰主演的汉武帝执政的阻碍,因此对窦漪房的评价产生了动摇。其实历史上的窦漪房没有我们想那么坏,但也不是林心如演得那么完美,她有私心,但是她是历史上睿智的女人之一。

窦漪房本身出生贫困,因此才入宫侍奉吕雉,所以她一步一步上位成为皇后还是和汉文帝一起实行节俭的。窦漪房本来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但是幸亏生得聪慧,因此能在宫中立足,不过汉文帝刘恒可能和窦漪房并没有电视剧放得那么恩爱。因为据正史记载,汉文帝后来是宠爱慎夫人和尹姬的,不过汉文帝并没有废去窦漪房的皇后之位。不过窦漪房太过偏爱自己的幼子刘武,当时有让刘启死后立刘武为帝的打算,不过好在窦婴、袁盎等大臣的阻挠,最虽然废了刘荣,但是刘彻成了太子。刘武杀死袁盎,得知此事的汉景帝因此和弟弟结怨,窦漪房还责怪刘启,最后使兄弟二人生隙,刘武死后,窦太后以绝食抗议,最后刘启分封刘武五子为王才高兴,可见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窦漪房在刘启死后,因孙子刘彻和自己的意见不同,常常让汉武帝有事请奏东宫,结果应汉武帝推行儒学,窦太后就不高兴了。赵绾及王臧上书汉武帝不要将政事禀奏给太皇太后,窦漪房知道后暗中逼迫二人自杀,又免了窦婴、田蚡这些外戚势力代表的职位,武帝所推行的新政全部被推翻。

窦漪房的儿子是谁

窦漪房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刘启的生母。窦漪房和刘恒生有1女2子,分别是刘嫖、刘启和刘武。窦漪房的孩子中两个儿子去世的比窦漪房早,女儿刘嫖一直到汉武帝时公元前116年。窦漪房的女儿馆陶公主嫁给了堂邑侯陈午,生的女儿嫁给了汉武帝刘彻。长子刘启为汉景帝,但是公元前141年就去世了,幼子是去世最早的,病死于封国,在公元前144年病逝。

窦漪房的儿子刘启是刘恒的第五子,因前面四位王后生的哥哥都去世了。刘启继位后在继承其父亲汉文帝的基础上实行了削藩,虽然导致了七国之乱,但是平定后巩固了中央集权。刘启在位时废了薄太后为自己娶的薄皇后埋在公元前150年立王娡为皇后,并立刘彻为太子。刘启是西汉时非常节俭的皇帝,很少兴建宫殿,和父亲汉文帝创建了“文景之治”。

刘武自小就受到了窦漪房的宠爱,本来是受封代王的,但是刘恒幼子梁怀王刘揖坠马去世后,刘恒改封刘武为梁王。因窦太后的喜爱,刘武经常出入皇宫,在平七国之乱时也有功劳,因此刘启对弟弟很好,但是后来刘武每次的排场都盛大如天子,兄弟之间又因窦太后想要让刘武作继承人关系开始瓦解。刘启以刘彻为太子后,刘武怨恨袁盎等人阻挠自己成为继承人将其杀害,兄弟之情破碎,后来日益疏远,刘武在封地病死。

窦漪房在对待儿子的时候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只是一心偏向小儿子刘武,最后导致了这场悲剧。刘启和刘武本来是相亲相爱的兄弟,汉朝本身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基本都是父传子,窦漪房却想让爱子成为皇帝,最后两个儿子都早早的离她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李世民上了萧太后吗 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和萧太后关系揭秘

全文共 146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李世民和萧太后的关系非常的感兴趣,那么也有人问了,这个李世民是不是真的上过萧太后呢?还是这个李世民和这个萧太后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

李世民估计没上过萧太后,萧太后嫁给李世民的时候已经60岁了,60岁的古代女人好吧,大家自己相信哦。所以理论上应该是没有过的。但是也有人说有过,但是那都是什么野史小说里面说的,不能信,什么一夜7次,那不是把人给折磨死了。

隋唐演义里的杨广替换成李世民就非常接近事实!小说里隋炀帝登基20多岁,40多岁死,杀兄弑父与李二一模一样!真实的情况是39岁登基,13年以后死,后宫只有6个。

无论宇文化及,窦建德,还是李世民纳其为妃,是出于敬重,给她一个名分!

萧皇后51岁的时候,她的丈夫杨广被宇文化及所杀,而宇文化及因窥伺萧皇后的美貌。所以送萧皇后的儿子杨昭、杨暕性命相要挟,让51岁的萧皇后成了他的妃子。但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之后窦建德杀了宇文化及顺便夺取了萧皇后,将其放在自己的后宫中,这是萧皇后的第三嫁。突厥的藩王处罗可汗,听了他的妻子义成公主的话,将萧皇后从窦建德手中夺回,于是萧皇后又称为了藩王的后妃,这是下皇后的第四嫁。在老可汗时候,老可汗的弟弟颉利可汗继位,于是义成公主与萧皇后姑嫂都成了新可汗的战利品,这就是萧皇后的第五嫁,萧皇后在嫁给颉利可汗后,一直待了10年。

在公元630年的时候,也就是贞观四年的时候,唐太宗打败了突厥,而李靖迎回萧皇后,当时的萧皇后已经64岁了。其实在正史上关于萧皇后是否真的成为了李世民的爱妃这件事情是有待考证的,很有可能是给了萧皇后一个妃子的名号,但是李世民迎回萧皇后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件事情也是真实发生过的,并在正史上有过详细记载。

至于为什么李世民会迎回萧皇后,甚至不惜娶一个已经可以当他祖母的人为妃,这些都是有原因的:第一、母仪天下古代人比较封建,他们相当的相信天象占卜这类传言,因为当时大名鼎鼎的袁天罡曾经说过萧皇后有母仪天下之象,所以前面的五个皇后都想把萧皇后接入后宫中。所以李世民不管喜不喜欢喜不喜欢这个徐娘半老的萧皇后,他都得将萧皇后养在他的宫中。因为得萧皇后者得天下。

第二、稳固地位萧皇后的母族是兰陵萧氏,在当时是一个相当强大的门阀,而萧皇后是前朝隋炀帝的皇后,隋炀帝的子孙还在世,那些跟随过隋炀帝的大臣也还在任职期间。在这些人的眼皮子底下李世民根本不敢苛待萧皇后,不仅不能苛待,还要善待,还要给萧皇后一个能够安稳过日的权利。而李世民做这一切的原因不过是拉拢萧皇后背后的萧氏,还有隋炀帝的子孙和那些隋炀帝时期的老臣。

第三、笼络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李世民作为一个明君,他很清楚怎么做才能给他带来巨大的利益。明君不仅仅只是在政事上,收拢人心也是明君的一方面。所以李世民礼代前朝皇后是必须的。萧皇后在做皇后期间并没有给人一个坏的影响,当时萧皇后留给百姓的影响是贤良淑德。善待一个识趣、知趣、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人,对李世民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这个时候李世民还能在百姓面前凸显自己的宽厚仁德,让天下子民看到一个爱护臣民的明君。

萧皇后安度晚年的地方是兴道里,在萧皇后安度晚年的十几年中,什么不缺,直到她在81岁去世的时候,李世民是以皇后之礼让萧太后于隋炀帝合葬江都。不得不说,李世民这件事情做的道德。萧皇后的后半生堪称悲剧,贵为皇后的她因为一个所谓的传言,颠沛流离,受尽屈辱。说到底萧皇后的遭遇不过是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哀的一面罢了,萧皇后一直都是只是那些皇帝们用以武权弄势的棋子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宋朝韩琦简介 历史真实的韩琦介绍

全文共 205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韩琦不知道大家理解这个人的,这个人在历史上是真的非常非常著名的一个人,他是宋朝事情的人物,他不仅仅能外抵御西夏,内还能治理蜀地,所以是非常非常著名的一位宋朝官员了,但是还有很多人对这个韩琦不是非常的了解,那么这个真实的韩琦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历史上真实的他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

我国北宋时期功高盖主,功成名就的人有很多,比如功高盖主的名将李继隆、大破西夏,平定侬智高之乱的狄青、创造鼎盛战绩的名将曹彬、戎马一生却晚年失足的潘美、抗击金兵的宗泽、雁门关大破辽军的杨业等。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北宋时期三朝名相韩琦。韩琦简介

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三岁时父母去世,此后,便由诸兄抚养长大。天圣五年(1027年),韩琦考中进士,并名列第二,授将作监丞;景祐元年(1034年)九月,迁开封府推官。次年十二月,迁度支判官,授太常博士。景祐三年(1036年)八月,拜右司谏。

韩琦自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开始了为时十年的宰相生涯,辅佐三朝,欧阳修曾有言赞韩琦:“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他在宋夏战争爆发后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人称“韩范”,在军中的声望也是比较高,当时边疆还有歌谣传颂“韩范”说: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韩琦的著作有《二府忠论》5卷、《谏垣存稿》3卷、《陕西奏议》50卷、《河北奏议》30卷、《杂奏议》30卷、《安阳集》50卷及《家传集》等。他一生写了大量诗文,大多收入《安阳集》行世。韩琦、范仲淹“庆历新政”

庆历三年(1043年)四月,韩琦、范仲淹奉调回京,同任枢密副使,为执政大臣。当时北宋国力下降,宋仁宗希望励精图治,有所作为,想要通过改革恢复国家繁荣,因此催促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尽快拿出救世方案。当时李元昊以契丹为后援,在宋夏和议时要挟宋朝“岁赐、割地、不称臣、弛盐禁、至京市易、自立年号、更兀卒为吾祖,巨细凡十一事”,而宰相晏殊及两府大臣都比较厌战,便想要答应这些要求,但是韩琦坚决反对,他上《论备御七事奏》:“一曰清政本,二曰念边计,三曰擢材贤,四曰备河北,五曰固河东,六曰收民心,七曰营洛邑”。又陈述选将帅,明按察,丰财利,遏侥幸,进能吏,退不才,谨入官,去冗食的救弊八事。面对北宋中期的国势,韩琦提出以整顿吏治,选拔人才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而这些与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所列出的十项改革方案基本一致。这次的政治改革,就是有名的“庆历新政”。

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积极推行各项新政措施。但是庆历新政的实施,遭到了一些守旧派官僚的激烈反对,他们诬告新政官僚结成朋党,欺罔专权。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执行新政的杜衍、范仲淹、富弼全都被贬职出朝。对于范仲淹、富弼的贬谪,韩琦挺身而出,据理辨析,但没有结果。三月,韩琦也因陈述十三条理由,支持尹洙反对修建水洛城(今甘肃庄浪)而被贬出朝,罢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扬州。至此,主持庆历新政的主要人物全被逐出朝廷,短暂的“新政”以失败告终。韩琦与狄青

狄青(1008~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市)人。出身贫门,自少入伍,面有刺字,善于骑射,人称“面涅将军”。

韩琦任知州兼安抚使官员,狄青任定州副总管,以宋朝的官制,狄青与韩琦当时的品级相当,但由于宋朝以文治武,同级别下,武官要比文官低一级。一次,狄青的下属焦用因为犯错被韩琦抓了,狄青得到消息后赶去求情,他站在台阶下,韩琦居高临下,狄青说:“焦用跟着我出生入死,作战勇猛,是个保家卫国的好男儿。”没想到韩琦听后却不以为意,大声讥笑道:“区区一个武夫算什么好男儿,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名者才是好男儿。”说完就让手下杀了焦用。这件事一直让狄青耿耿于怀,他经常对人说:“我的功劳比韩琦大,差的只是一个进士出身而已。”韩琦去世

熙宁二年(1069)二月,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进行变法。九月,颁行“青苗法”。三年二月,韩琦上疏反对青苗法,认为青苗法不论贫富,一律按户等配借青苗钱,上三等户及坊郭大户本是兼并之家,也可贷给青苗钱,这种做法根本不能“抑兼并、济困乏”。神宗看了韩琦的奏疏,一度动摇了变法决心。而王安石将韩琦的奏疏拿到“制置三司条例司”,逐条批驳,并公布于天下。后来韩琦又上疏,申辨愈切。

此后,韩琦还对“免役法”、“市易法”等提出了反对意见。针对辽朝利用宋朝与西夏战争和国内危机时要求割让领土,韩琦也表示应该拒绝辽朝的无理要求,献策加强防范,增强对辽朝的军事准备,用武力抗击侵略,洗雪旧耻。

熙宁六年二月,韩琦还判相州,第三次为官家乡,终于实现了“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的愿望。

熙宁八年(1075)六月在相州溘然长逝,享年68岁。神宗御撰墓碑:“两朝顾命定策元勋”。谥忠献,赠尚书令,配享英宗庙庭。后遗作编为《安阳集》。韩琦“相三朝,立二帝”,当政十年,与富弼齐名,号称贤相。

韩琦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