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学生伤寒会传染给别人吗(热门六篇)

浏览

675

文章

6

篇1:学生伤寒病通过什么传播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伤寒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疾病,一般情况下疾病的形成和水源污染以及饮食污染有直接的关系,对于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这就需要正规性及时做好处理和治疗,降低患者的痛苦,此外既然认识到伤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最好是做好疾病的预防,减轻患者的痛苦,下面为大家介绍学生伤寒病通过什么传播

伤寒疾病的形成和感染伤寒杆菌有直接的关系,其实这种疾病在有牧场的地方会流行,疾病的形成和水源或者是进食不干净的饮食有关系,临床上都需要认识到伤寒是有一定的传播途径的,为此专家建议应该正确认识到,及时做好疾病的预防,控制疾病严重性增加。

传染源:伤寒的主要传染源就是病人或者是病菌携带者,病人在疾病潜伏期的时候病菌就可以通过粪便传染,其实这个时候伤寒疾病已经是处在第一病程了,患者排泄出来的排泄物有一定的传染性,慢性带菌的患者会造成疾病流行,成为疾病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伤寒杆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尿排出后,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和蟑螂等传播。但是在此期间水源传染是造成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其中,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为此一旦出现伤寒之后就会造成疾病流行,此外食物污染之后也会造成流行。

人群易感性:伤寒对很多人都有易感性,但是一旦患有疾病之后就有免疫性,不会再次出现感染。

流行特征:伤寒在世界各地都有流行,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其实伤寒是主要的发病地区,尤其是在夏季或者是秋季的时候,会造成疾病流行,这个时间也是病毒肆虐容易感染的时候,应该及时做好预防。

以上专家对于伤寒疾病的发病因素给出了总结,伤寒疾病不能及时治疗会造成胃肠道并发症出现,甚至也会影响到肝脏等器官,为此疾病出现之后需要及时采用正确的药物进行控制和治疗,预防患者的痛苦增加,后期也会影响到伤寒患者的生活质量。想要了解更多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请到,除了伤寒以外还讲到了很多的知识,帮助大家了解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学生伤寒会传染给别人吗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伤寒是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统称;也泛指外感热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那么学生伤寒会传染给别人吗?

伤寒病会传染。伤寒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伤寒沙门菌随粪便排出而污染食物和水,或以苍蝇为媒介污染食物,以“病从口入”的方式传播给健康人。小部分伤寒患者在临床痊愈后,存在于体内的伤寒沙门菌并未全部肃清,仍有传染性。还有部分人为隐性感染,即感染伤寒杆菌后没有发病,但细菌进入体内继续生长繁殖,并传染给别人。医学上把这些人称为“带菌者”。带菌者是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特别是隐性感染后的“健康带菌者”不易被发。

伤寒是可以传染的,传染性强,主要经过粪-口传播,以下是预防伤寒的方法;

一、一旦出现发热、腹泻等伤寒疑似症状后,病人不要擅自用药,一定要到有肠道门诊或发热门诊的医院正规治疗。病人及疑似病人应尽早隔离治疗,对一切有可能传播病菌的物与器具(如病人的排泄物及所用的便器、食具、衣物、生活用品等)进行消毒处理。

二、病人在隔离期间不要走亲访友,也不要在家宴请客人。

三、对饮食服务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接触过伤寒的人员要进行医学观察23天(副伤寒15天)。对疫区内持续发热的可疑患者要及早隔离治疗观察,并应尽快明确诊断。对伤寒疫源地应进行终末消毒。

四、加强个人卫生。这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性措施,各地要搞好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管理,消灭苍蝇。教育市民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与饮食习惯。

五、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易感人群可进行预防接种。经常出差、在饮食摊点就餐、及接触过伤寒病人等高危人群,可到住处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伤寒菌苗.

以上这些是关于校园伤寒的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请到,让大家知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学生伤寒吃什么好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伤寒发病之后比较危险,所以应积极治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伤寒吃什么好?让患有伤寒的学生们注意自己的饮食。

(1)多进水分

每日需2000~3000毫升(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包括流质饮食和饮料。多饮新鲜的果汁、蔬汁及饮品。

(2)高热能

高蛋白、高碳水化物饮食,热能每日约应需2000~2500千卡,每日每公斤体重80~120千卡。如果患儿食欲不好,最好设法维持在1100~1700千卡。(1~6岁)蛋白质每日每公斤2.5~3.5克,至少维持在35~55克以上。应选择优质蛋白,如奶、蛋、鱼、鸡、虾及牛、羊肉、猪肉、肝等。亦可加适当的豆制品。豆浆、豆腐、豆腐干等,碳水化物应占总热能的60%以上。多食米粥、藕粉、炒面、蛋花汤、米糊等。

多食米粥、藕粉、炒面、蛋花汤、米糊等

(3)适量脂肪

在不影响患儿食欲和消化的前提下,适当供应易于消化的脂肪,如奶油、蛋黄、香油等以增加热能,每日约30~50克,烹调时尽量用植物油,植物与动物油之比为2:1。

(4)高维生素

注意补充B族及维生素C,以维持患儿的正常代谢及肠溃疡面的愈合。如过箩的西红柿、胡萝卜、西瓜、草莓汁等。必要时可服维生素片剂。

(5)尽量食无刺激饮食并坚持少量多餐

每日5~6餐,食物无刺激,不含粗纤维,禁食一切生冷菜果。即使到能吃低渣软饭时,也应选食含粗纤维低的食品,并应切细煮软。

(6)细心观察随时调整饮食

伤寒病变化大,病情复杂,急性期腹胀可用清流,少用牛奶、蔗糖;腹泻应减少脂肪摄入;出现肠出血、肠穿孔,应立即禁食。病情允许时,先小匙喂温开水、淡盐水,渐至果汁水。出血停止后可用去油的肉汤、鲜果汁、牛奶等。再好转可用蒸鸡蛋羹、蛋汤等。一周后食少渣半流或软食。

以上这些饮食对于伤寒的学生们比较有帮助,想要了解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请继续关注,更多的校园传染病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学生伤寒是怎么引起的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伤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任何人都可能发病,但仍有很多人对伤寒的了解不多,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伤寒是怎么引起的。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潜伏期大概在10天左右。虽然人是病毒唯一宿主,但伤寒杆菌离开人体后在外界的生活力仍较强,在水中可存活2周左右,在牛奶中还可繁殖,在粪便中能存活1个月左右。伤寒杆菌爱低温环境,怕光、热、干燥、消毒剂,以下是学生伤寒的症状。

1.发病初期。伤寒发病缓慢,多以发热起病,伴有全身不适、乏力、喉咙干燥易咳嗽、咽喉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体温逐渐上升,几天内可高达39~40摄氏度。多数患者在发热先还会出现畏寒现象,退热时较少出汗,与一般发热有所不同。

2.极期。在发病2~3周时,通常会出现典型的伤寒表现,比如高热持续不退、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玫瑰疹(淡红色小斑丘疹)等,严重时还会出现精神恍惚、呆滞、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3.缓解期。随着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增强,症状开始缓解和消退,但不能掉以轻心,仍要密切留意病情变化,这个阶段容易出现肠出血或肠穿孔等并发症。

4.恢复期。通常情况下,伤寒治疗及时治疗,护理得当,1个月左右就能恢复,症状消退。

以上是伤寒有哪些症状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伤寒与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较为相似,但希望大家能区分清楚,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治疗,以免诱发其他并发症。要想知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请到,更多的校园传染病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学生伤寒的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伤寒可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经过及免疫学检查结果作出临床诊断,但确诊伤寒则以检出致病菌为依据。潜伏期为5~21天。潜伏期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下面为大家介绍学生伤寒的症状有哪些。

(1)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天内达到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于本期末常已能触及肿大的脾脏与肝脏。

(2)极期:病程的第2~3周。常伴有伤寒的典型表现,肠出血与肠穿孔等并发症亦较多在本期发生。本期内疾病表现已充分显示。

①高热:稽留热为典型的热型,少数可呈弛张型或不规则热型。高热常持续2周左右,高峰可达39~40℃,亦有超过40℃者。

②消化道症状:食欲缺乏,腹胀,腹部不适或有隐痛,以右下腹为明显,亦可有轻压痛。多呈便秘,少数可有腹泻表现。

③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一般与病情之轻重密切相关。患者虚弱、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亦可呈现虚性脑膜炎表现。这些表现均与严重毒血症状有关,随着体温下降,病情亦逐步减轻与恢复。

④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脉搏加快与体温上升不相称)或重脉。如并发心肌炎,则相对缓脉不明显。

⑤肝脾肿大:本期常可触及肿大的脾脏、质软,有轻压痛。亦可发现肝大、质软,有压痛。肝脾肿大通常为轻度,随病情恢复逐渐回复正常。如并发明显的中毒性肝炎时,可见黄疸,丙氨酸转氨酶上升等肝功能异常。

⑥皮疹:病程第7~12天,部分患者出现皮肤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玫瑰疹)。直径约为2~4mm,压之退色,略略高出皮面。为数不多,一般在10个左右,分批出现,分布以胸腹部为多,亦可见于背部与四肢。大多维持2~4天后消退。此外,出汗较多的患者可见水晶型汗疹(白痱)。

(3)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开始波动,并逐渐下降。患者仍觉虚弱,食欲开始恢复,腹胀减轻。肿大的脾脏回缩,压痛减退。本期仍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仍可发生。

(4)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回复正常,食欲好转,症状及体征均回复正常。通常需1个月左右才完全康复。

上述经过是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由于患者的免疫状态、入侵菌株毒力、数量、治疗措施是否及时与适当、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是否原有慢性疾患等因素影响,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想要了解更多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请到,这里我们会为大家讲到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校园如何预防学生伤寒病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伤寒由伤寒杆菌引起,是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伤寒杆菌由病人或带菌者的粪、尿排出后,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和蟑螂等传播。为了大家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伤寒,做了详细的调查,帮大家总结出校园伤寒预防措施,请各位要收藏好哦。

校园如何预防学生伤寒病?小编总结如下;

1、学生要预防伤寒,在吃方面一定要注意,特别是在夏天,不要吃过生的食物,比如一些海产品,毛蚶、醉虾等等,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安全!要吃的话,也一定要泡的熟一些!

2、学校告知学生饭前记得洗手,卫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吃饭之前记得一定要洗手,还有就是上完厕所之后也记得要洗手,避免细菌带入口中。

3、学生要做到不喝不干净的水源,饮水也要注意,不要随随便便的喝没有处理过的生水(自来水)最好把水煮沸再喝,另外,平时在吃的餐具,最好也定期进行消毒。

4、如果老师发现班里学生出现食欲不振,头痛头晕,甚至有发烧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时候,那么一定要记得及时去看医生,不然会耽误病情,后果更加的严重的。

温馨提示:伤寒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有畏寒,高热,腹痛,腹泻,中毒性脑病,心肌炎,肝炎,肠麻痹,休克等表现,请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讲座依然有小编为大家讲解,希望大家如期关注,在讲座中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请大家踊跃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