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十大语文差错2006-2019(精选20篇)

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对其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是问学吧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方法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浏览

6826

文章

1000

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116.【2018海南省中考】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10分)

①2018年,海南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港),万众zhǔ()目。②作为最新设立也是前景最为广阔的自贸区(港),海南有着巨大的优势。③首先,海南的地理位置(A.独树一帜B.得天独厚)。④从亚洲范围来看,海南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心位置,是泛南海合作的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⑤其次,海南的土地面积最大,即使与新加坡和迪拜等老牌国际知名自贸港相比,未来海南也毫不逊色。⑥再者,海南是(A.驰名中外B.超凡脱俗)的国际旅游岛,环境优美,是镶.()嵌在中国浩瀚.()南海上的一颗明珠。⑦海南空气清新,散发着醉人的芬芳;阳光明媚,绽放着火一般的热情;,。⑧非常适合居住、度假和开展商贸活动。⑨建立自贸区(港),必将使海南飞速发展,风mǐ()全球。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2分)

(2)(2分)BA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1994 字

+ 加入清单

62.【2018江苏省扬州市】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拿到语文试卷,小明忍不住笑了,拿起笔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

B.危机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

C.时光的淬炼、岁月的磨砺让他日渐成熟,处理事情变得优柔寡断,毫不迟疑。

D.我们应做“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的践行者,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成为一纸空文。

【答案】2.D

【解析】成语类试题测试重点有: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A项语境错误,不合信心满满答题的语境:手不释卷: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于汉光武帝刘秀的事例,史书记载“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B项望文生义,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首:最先。当:面对,对着。冲:要冲,交通要道。(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冲”字应当理解为“战车,攻敌、攻城的战车。”类似于今天的坦克,步兵躲在其后面。对于对方来说,首先面对它的人,当然要面临巨大的危险。)此处可换为“敢为天下先”“一马当先”。

C项前后矛盾,优柔寡断和“日渐成熟”“毫不迟疑”相矛盾,可换为“当机立断”。

【技巧点拨】词语题重点考查考生结合语境(上下文)准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虚词)的能力。同义或近义词既要注重实词,又要重视虚词,特别要注意意义虽不那么相近却较易混淆的“准同义词”。答题方法主要有:1.语感法。要求听准、听清楚、听完整、抓要害。从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充分感受、反复琢磨,并跟随练习。这样自然会使自己的语言变得流畅、正规,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如“凝重”和“厚重”的选用。2.正确释义法。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特定的双关修辞例外)。如“抑扬顿挫”和“顿挫缓急”。3.望词生义法。在遇到自己不能准确解释或选择的时候,不妨可以用“望词生义法”,就是看到词语,根据自己在平时对构字、用词的学习和领悟,估计和推测该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涌”和“淌”,“波动”和“波澜”。4.联想想象法。如果所给选项中,有的词语很不容易区别,就可以把词语中比较费解的语素,通过联想或想象的方式进行组词或造句。而且,组的词或造的句是我们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人人皆知的。这样可以化难为易,把抽象变为具体,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做题自然就不难了。5.排除代入法。排除,即把最不可能的干扰选项排除掉,再把相似的两项代入句子。综合运用以上的各种技巧,最终选出答案。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园林藤萝阳台枣核

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良师益友片言只语聚族而居炉火纯青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喜欢挑战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时刻是享受”。

D.“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的污垢。”他在心里默念了三、四遍。

解说:该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答案】4.A

【解析】本题综合考察了词性、短语、句子成分、标点符号,题目虽小,一应俱全,设计甚好!

B项“聚族而居”是偏正短语,其他三个是并列短语,错误;

C项这句话的主干是“时刻是享受”解说错误,应是:这句话的主干是“分钟是享受”;

D项“他在心里默念了三、四遍”标点使用错误,应是:他在心里默念了三四遍;

A项这四个词的词性都是名词,词性相同,解说正确。故选A.

句子主干:主干”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枝叶”比喻事物的次要部分.“主干”与“枝叶”相对而言.一个句子在结构上起主要作用的主语、谓语、宾语三者的中心语,就是句子的主干.在句子中起修饰补充作用的定语、状语和补语,就是句子的“枝叶”.如:“这个贱畜生无缘无故地把我这个指头咬了一口.”“畜生咬”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定语“这个”,状语“无缘无故地”、“把我的手指头”,补语“一口”都是枝叶.怎样提炼句子的“主干”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一、局部分析法:先把全句分为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然后直接提出主语中心语和谓语中心语.如果有宾语,要把谓语分成两部分,把宾语单独分开后,提出宾语中心语.如:①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主干:心里有事.②祖冲之很早就对天文学和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干:祖冲之产生兴趣.二、成分分析法:这种方法首先要求用符号标出句子的各个成分,显示出中心语,然后提出主干.如:③(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主干:水平和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常见词语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词语解释是初中语文试卷中常考的题目,这道题目虽然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目,但很难考得满分。为了方便大家更高效率地复习,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64)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65)地灵人杰:意为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66)挖心搜胆: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67)辍耕之垄上之:去,往。

(68)苟富贵苟:如果。

(69)等死,死国可乎等:同样。

(70)楚人怜之怜:爱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常用词语解释一蹴而就等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146、一蹴(cù)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蹴,踏。

147、一傅众咻(xiū):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形容环境对人影响极大。

傅,教导;咻,喧闹。

148、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149、贻笑大方:让有见识的内行笑话。贻,遗留。

150、颐指气使: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

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他~,心狠手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九年级文学常识史书类复习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史书类:

1.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出自《孙权劝学》,此文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运用对比衬托、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刻画出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尽职守、治军严明、令出如山的人物形象。

西汉

3.《陈涉世家》选自史学家编撰的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纪传体是司马迁首创的体例,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课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司马迁把陈涉放进世家,给与陈涉很高的历史地位,表现了他进步的史学观。陈涉有组织领导才能,有明锐的洞察力,反抗精神,有谋略。

国别体

4.《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史书,本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邹忌用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使人易于接受。

《战国策.魏策四》

5.《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是史书,是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这篇文章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的经过,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的本质。

《左传.庄公十年》

6.《曹刿论战》选自,是史书,经典之一,相传著。本文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还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54.【2018江苏省连云港市】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经过初步筛选、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由湖南周浩创作的,旨在提升我市老字号品牌竞争力的“连云港老字号”标识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B.随着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推进,花果山景区变得更加漂亮,那些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C.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于一体,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

D.连云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我市正在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之路。

2.(2分)B(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用在此处形容花果山自然美景不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会考难点词语解释老态龙钟等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扣人心弦kòurénxīnxián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比喻人的心灵。紧紧牵住人的心灵。形容牵动人心,使人非常激动。

宽宏大量kuānhóngdàliàng形容度量大,心胸开阔,能容人、容事。

老态龙钟lǎotàilóngzhōng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也指潦倒不得志的样子

励精图治lìjīngtúzhì图:谋求,设法。励:奋勉。治:治理。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亦作“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精为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知识点名言警句:关于潜能的励志名言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潜能励志名言

13、没有人知道失败和成功间的差距是多么得小。它们之间只相差了一个词的距离,那就是胆怯。问一问福特,问一问爱迪生,问一问所有已经获得成功的人,他们会告诉你,把失败从成功中分割开的裂沟是多么得狭窄,也会明确地告诉你,依靠坚持和信念必然可以让人从失败走向成功。

14、一切疾病的真正起因是恐惧。你在脑海中勾画出疾病的形象,然后,身体就按照你建立的这些模型潜移默化地改变。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恐惧怎样使面色日趋苍白,怎样使心脏众停止了跳动继而附和杵锤的节奏。恐惧对内分泌系统造成影响,恐惧阻碍消化,恐惧让皱纹爬满年轻的脸庞,恐惧把乌黑秀发染得灰白。思维控制着人类身体的各种机能,如果你的潜意识中充满了关于疾病的恐惧——感冒或粘膜炎,发热或消化不良,那你的意识就会通过身体把这些疾病都呈现出来。

15、我们要多设想一些美好的事物,比如健康、强壮、富裕和幸福,将那些贫困、疾病、恐惧和焦虑驱赶出我们的精神世界,就像把垃圾倒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一样。抛弃它们吧!尽量避开和远离那些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

16、倘若你真心热爱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即使它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一个伟大的计划还很渺小,你依然高瞻远瞩,对你自己的爱好深信不疑,那么你将永远不会担心那些无谓的债务、财富的匮乏和目前发展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地球是由它自己掌控的,它本身就拥有自己所需要的一切。”

17、我们的周边有无限的财富,但是我们必须在工作中运用我们的智慧,把这些财富化为有己,为我们所用,为整个世界所用。所以,不要被一些暂时性的东西遮蔽了双眼,不要让短期的资金短缺和其他的物质性的东西束缚了前进的脚。更不要花心思在别人身上而试图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赶紧到遍地黄金的地方去吧!

18、请记住,虽然你的思维相对于宇宙智慧来说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这滴水却凝聚着海洋的全部财富;是质量上的一而非数量上的一;你的思维拥有一切宇宙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文学常识《散文诗两首》

全文共 1334 字

+ 加入清单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1.词语:

匿名(nìmíng)林阴(línyīn)敷衍(fūyǎn)

膝盖(xīgài)并蒂(bìngdì)浓阴(nóngyīn)

莲蓬(liánpéng)菡萏(hàndàn)敧斜(qīxié)

慈怜(cílián)荫蔽(yīnbì)荫庇(yìnbì)

覆盖(fùgài)祷告(dǎogào)姊妹(zǐmèi)

木梗(mùgěng)沐浴(mùyù)遮蔽(zhēbì)

徘徊(páihuái)嗅觉(xiùjué)揣摩(chuāimó)

2.多音字

荷:荷叶(hé)负荷(hè)

闷:闷热(mēnrè)闷闷不乐(mènmènbúlè)烦闷(fánmèn)

会:会计(kuàijì)会议(huìyì)

卷:试卷(shìjuàn)卷入(juǎnrù)

便:便宜(piányí)方便(fāngbiàn)大腹便便(dàfùpiánpián)

3、《散文诗两首》生字词

匿笑、并蒂、桔(jié)梗、摇摆、沐浴、祷告、阴影、姊妹、繁杂、烦闷、徘徊、遮蔽、覆盖、心绪、荫蔽、乘凉、莲蓬、嗅觉、花瓣、攲斜、菡萏、慈怜

4、《散文诗两首》词语解释

①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②沐浴:洗澡。

③匿笑:偷偷地笑。

④花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或花带来的好兆头。

⑤慈怜:慈爱怜惜。

⑥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含苞待放。

⑦攲斜:倾斜、歪斜。

5.文学常识: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6、作者简介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的诗集有《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1913年他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原名谢婉莹。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诗集《繁星》《春水》。她的创作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7、《金色花》描写了三次嬉戏:

①让母亲嗅到花香

②投影到母亲读的书页上

③跳到母亲面前变成孩子

8、《金色花》中心思想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写的。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进行想象,描绘了儿童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了儿童对母亲的爱和依恋,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9、《荷叶母亲》中“我”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10、当“我”注意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时,为什么“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因为“我”看到荷叶护莲,就像坚强的母亲对儿女深情的关爱和勇敢无畏的守护一样。

11、文章第⑧段的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1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理解:本段是文章的主旨。把母亲比喻成荷叶,把“我”比喻成红莲,“心中的雨点”象征着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托物言情的写法)

13、《荷叶母亲》中心思想

这首散文诗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隐蔽着红莲,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年初中语文名句默写练习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9.古诗文默写。(10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知章《咏柳》)

(5)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7)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8)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这一思想贯穿诸葛亮的一生,他的《出师表》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9.(1)悠然见南山

(2)燕然未勒归无计

(3)长风破浪会有时

(4)二月春风似剪刀

(5)载不动许多愁

(6)落红不是无情物

(7)黑云压城城欲摧

(8)蒹葭苍苍

(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88.【2018四川省凉山州】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

A.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的现象,我校组织部分老师担任交通疏导员,拥堵现象便戛然而止了。

B.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到了,我校师生欢聚一堂,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歌舞晚会,大家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C.如果我们不会自行减压,学习效率往往会事半功倍。

D.班会课上他口若悬河,出众的口才让大家都很佩服。

【答案】D

【解析】戛然而止,只能形容声音,不能形容“拥堵现象”;天伦之乐,只能用于家人,不能用于师生;词义用反,改为“事倍功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高级词语解释朝三暮四等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朝三暮四发音zhāosānmùsì释义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示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的。(鲁迅《坟·灯下漫笔》)

中流砥柱发音zhōngliúdǐzhù释义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成语大全解释束之高阁等

全文共 191 字

+ 加入清单

熟视无睹: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束之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

述而不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数典忘祖: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后来就用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重点词语解释之字 作助词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知识点名言警句:关于励志的名言警句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励志、毅力的名言警句

7、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别林斯基

8、我必须承认,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

--达尔文

9、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

10、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11、很清楚,前途并不属于那些犹豫不决的人,而是属于那些一旦决定之后,就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罗曼罗兰

12、要使理想的宫殿变为现实的宫殿,必须通过埋头苦干,不声不响的劳动,一砖一瓦地去建造。--高尔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七年级下课本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全文共 3647 字

+ 加入清单

1.《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2.《说和做》作者臧克家,著名的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作者热情歌颂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3.《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写了自己与鲁迅先生一家的生活中的小事,去怀念他所做的那些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的事情。作者笔下的鲁迅:坦率、敏捷、和善、幽默、爽朗、对青年严格要求的同时又深切关爱生活;平凡随意,为人宽厚仁爱,待友真诚悉心,意志坚定,伟大而平凡。

4.《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

5、《黄河颂》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人。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6.《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国籍)小说家都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课文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热情。

7、《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1912—1996),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

8.《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宋代郭茂倩编),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赞美了本兰的勇敢、谨慎、机敏。

9.《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长与》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对长妈妈的深切的敬佩和怀念

10.《老王》的作者杨绛(1911—2016),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是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夫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翻译著作有世界名著《堂吉诃德》。课文叙写了一个普通人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写出了他的苦与善。也表现了作者对普通的穷苦人的关心、理解与尊重。

11、《台阶》李森祥(1956—):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主要有《十八里营房》《金奎银奎》《小学老师》《塌鼻大娘》。《台阶》以一个农民的儿子为叙述者,讲述了父亲为盖新房而拼命苦干的一生,作品交织着对农民贫困现状的怜悯和对其勤劳向上、坚韧不拔品质的崇敬。

12.《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记述了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课文通过对叶圣陶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高尚品德;同时也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写话”“简洁”的语文主张。

14、《驿路梨花》作者彭荆风,当代作家,江西萍乡人。写了许多反映边疆生活的作品。如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卡瓦部落的火把》,后来的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世界》《绿色的网》等。小说通过记叙哀牢山树林中一个小茅屋的建造、照料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歌颂了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15.《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全集》。课文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论点,告诉我们不能躲避责任、苟且偷生,要勇于背负人生、社会的大责任,体会人生的快乐。

16.《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陋室铭》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爱莲说》一文托物言志,以爱莲来表达自己对这洁身自好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浊世风的鄙弃。

17、《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红豆》等,散文集《丁香结》。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本文选自《铁箫人语》。《紫藤萝瀑布》通过对“紫藤萝花”盛开的描述以及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惧人生,要对生命的美好保持坚定的信念,扬起生命的风帆,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18.《一棵小桃树》的作者是贾平凹,他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浮躁》《兵娃》等。《一棵小桃树》作者叙写黄昏时分坐在窗前,看风雨中摇曳的小桃树的情景,采用插叙的方式,回忆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借此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

19.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国籍)诗人普希金,其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诗人满怀生活热情,以劝告的口吻,热诚坦率地表达自己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未选择的路》作者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20、《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陈子昂登上幽州台,面对悠悠天地抒发的是怀才不遇的内心忧愤孤苦。

《望岳》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多角度望泰山,面对高大巍峨、神奇秀丽的泰山发出要征服一切困难,勇于进取的豪迈气概。

《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游山西村》作者陆游,宋代爱国诗人、词人。诗人告诉我们只要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崭新境界。

《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诗中抒发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是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21.《伟大的悲剧》作者是奥地利(国籍)著名作家茨威格,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其中传记文学代表作有《罗曼?罗兰》《三位大师》等。《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传记。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伍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描写,赞颂了他们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他们,颂扬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的崇高精神。

22、《太空一日》作者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他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课文通过叙写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赞扬了宇航员们敢于冒险、不畏艰险、科学严谨的精神。

23、《带上她的眼睛》作者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24、《河中石兽》作者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文学家。学问渊博,曾任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亲自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其中不少包含着作者的寄托和感慨。属于笔记体小说。课文通过叙述找寺庙石兽一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主观臆断,而应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实践出真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5.古诗文默写(6分)

(3)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江水碧绿清澈,我们同吴均共赏富春江“”(《与朱元思书》)的画卷;青山幽深秀丽,我们与欧阳修同享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的美景。

(4)“故人”即老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故人”离去,也让人留恋。迎来送往,“故人”一词蕴含的情谊出现在“,”的诗句里。

5.(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4)示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语文重点诗文名言名句汇总:诗言志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操守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哲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唐宋专题诗人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曾巩(1019-1083)

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属今江西),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唐宋八大家之一。“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的曾巩,资质警敏聪慧;成年后,因文才出众,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曾巩有浓厚的儒家思想,主张先道后文,极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他的学术和文章,生前已传誉遐迩,身后更盛名不衰。曾巩散文作品甚丰,尤长於议论和记叙。他的议论文立论精策,不枝不蔓,纡徐曲折,从容敦厚;记叙文则思玫明晰,俯仰尽意,精练生动,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之常见借代词

全文共 190 字

+ 加入清单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之中国文学之最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宋代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