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什么是草地贪夜蛾三区四带汇集七篇

浏览

4333

文章

7

篇1:什么是草地贪夜蛾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草地夜蛾在农业上属于害虫,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禾本科如水稻、甘蔗和玉米之类细粒禾榖及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发育的速度会随着气温的提升而变快,一年可繁衍数代,一只雌蛾即可产下超过1000颗卵。接下来就由小编带着您一起具体了解一下吧!

草地贪夜蛾:是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蛾。成虫在夜间活动,在植物叶子顶部产约100粒卵,卵阶段是在25℃的温度下持续3天。新孵出的幼虫以卵壳本身为食,然后静置2-10小时。幼虫即毛毛虫更喜欢以新叶为食,由于它们的食性习惯,通常会各自找到一片新叶。幼虫改变皮肤七次,并在最后的一次离开墨囊,穿透0.5厘米深的土壤,在那里它们变成蛹。蛹阶段在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持续约10-12天。成虫的寿命约为12天,该有害生物的完整周期仅为30天。

该物种可能正发生同域种化,渐分化为分布地区与外形没有明显差异的两个亚型,其幼虫分别以玉米和水稻为主要食草。

该物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虽不能在零度以下的环境越冬,但仍可于每年气温转暖时迁徙至美国东部与加拿大南部各地,美国历史上即发生过数起草地贪夜蛾的虫灾。2016年起,草地贪夜蛾散播至非洲、亚洲各国,并于2019年出现在中国大陆18个省份与台湾岛,已在多国造成巨大的农业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法 草地贪夜蛾用什么农药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草地夜蛾小编本来不了解的,但是现在知道了,话说这个草地贪夜蛾啊最近很严重了,很多省都有受灾,那么这个草地贪夜蛾到底要怎么预防呢?这个草地贪夜蛾用什么农药好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

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法

草地贪夜蛾可以利用寄生蜂等天敌对其进行生物防治。也可利用白僵菌等药剂进行防治。另外,可根据草地贪夜蛾的生长阶段调整不同的防治方法。例如成虫可利用诱杀进行,然后利用杀虫灯等减少卵的数量,利用信息素来抑制交配等。

草地贪夜蛾用什么农药

草地贪夜蛾在1-3龄幼虫时期,可用5.7%氟氯氰菊酯微乳剂、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甲维盐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虫螨腈悬浮、进行全株喷洒,控制情况的蔓延。到了4-6龄幼虫时期,可用2%甲维盐微乳剂、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全株喷雾治疗。

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俗称秋粘虫,是杂食性害虫,是世界十大植物害虫之一。

该蛾孵化的幼虫喜食玉米、甘蔗、高粱、马铃薯等80多种植物,致其受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造成绝收。

草地贪夜蛾原分布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害虫。该虫具适生区域广、寄主范围宽、增殖潜能强、扩散速度快、突发危害重等显著生物学特点。

草地贪夜蛾适宜发育温度为11-30℃,生命周期较短,完成一个世代约24-40天,1年可发生多代,在气候温暖区域可全年发生。在其原产地美洲,北起加拿大南至阿根廷的广大区域都有该虫的分布。全球范围来看,欧洲、非洲大部地区、大洋洲、亚洲的南亚、东亚、东南亚、中亚部分地区均是其适生区,我国华南、华中、华东、西南地区东部、陕西局部、云南局部和台湾局部等均是其适生区。

草地贪夜蛾飞行能力强,迁移扩散速度快,室内飞行速度为3km/h,成虫一晚可迁徙长达100公里,据估计一个世代即可迁徙长达近500公里。通过远距离飞行,草地贪夜蛾容易快速、大范围扩散蔓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杀虫剂有哪些,草地贪夜蛾用什么农药可以消灭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在农田里有各种各样的害虫,而且针对不同的害虫使用的药也是不一样的,那么有时候会遇到草地夜蛾,但是很多人对于草地贪夜蛾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草地贪夜蛾用什么农药效果比较好,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以农作物为食的入侵性害虫,它不仅能吃、能繁殖,而且迁徙的速度还特别快,主要危害玉米、甘蔗、高粱等作物,严重威胁我国农业及粮食生产安全。草地贪夜蛾目前几乎没有天敌,而且对很多农药已经有了抗性,非常不容易防治。草地贪夜蛾最大的危害在于幼虫啃食农作物,因此应该减少幼虫的数量。这可以运用一些草地贪夜蛾性引诱剂来引诱成虫,使其无法正常完成交配,以减少虫卵的产量,达到防治的目的。

草地贪夜蛾一般可以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乙基多杀菌素、氟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草地贪夜蛾性引诱剂等消灭,都是不错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如何限制草地贪夜蛾的数量,防治的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草地夜蛾是最让种植户们头疼的害虫之一,不但繁殖能力强,危害性十分高,并且具有防控难度大的特点。那么如何限制草地贪夜蛾的数量呢?

限制草地贪夜蛾的数量,可以进行监测预警,然后进行幼虫防治、成虫诱杀、蛾卵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就可以有效的限制草地贪夜蛾的数量。草地贪夜蛾最大的危害在于幼虫啃食农作物,因此应该减少幼虫的数量。可以运用一些草地贪夜蛾性引诱剂来引诱成虫,使其无法正常完成交配,以减少虫卵的产量,达到防治的目的。对于幼虫也可以选用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喷雾防治,比如卵孵化初期可选择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多杀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喷施,对草地贪夜蛾都有很好防治效果。

想要限制草地贪夜蛾的数量,可以进行监测预警,然后利用幼虫防治、成虫诱杀、蛾卵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草地贪夜蛾的天敌有哪些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草地夜蛾是一种能取食80多种作物、成虫每晚能迁飞100多公里的多食性、迁飞性害虫,自从2018年底入侵我国以来,在我国快速向北扩散,到目前已经在我国18省市区发生,将严重影响我国玉米等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那么草地贪夜蛾的天敌有哪些呢?接下来就由小编带着您一起具体了解一下吧!

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是目前严重威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重大入侵害虫。短管赤眼蜂是草地贪夜蛾原产地重要天敌。我国早在1979年便已引进短管赤眼蜂,但尚未大规模应用。

针对此轮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发生、扩散和危害的防治需求,植保所迅速提升蠋蝽等天敌昆虫生产和保障能力,在优化蠋蝽、益蝽防治草地贪夜蛾技术的同时,同步开展多种天敌产品取食草地贪夜蛾卵和低龄幼虫的试验。

蠋蝽对草地贪夜蛾具有显著防治作用。蠋蝽和益蝽均可主动搜寻草地贪夜蛾,在9分钟内即能发现并锁定害虫,在距离1厘米时迅速发起攻击,将口针刺入草地贪夜蛾体内,吮吸体液,并分泌麻醉剂导致猎物麻痹,最终草地贪夜蛾因体液营养丧失、体内组织器官损坏而死亡,每头蠋蝽成虫1天内可取食约25—30头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或2—3头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每头益蝽成虫1天内可取食28—41头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或3—5头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

蠋蝽、益蝽均是植保所近年来开发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属半翅目蝽科,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另外,近期发现了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昆虫茧蜂、姬蜂各1种,目前正开展后续生物学观察和扩繁技术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法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我国草地夜蛾发生形势严峻,防控任务艰巨,要早谋划、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治接下来就由小编带着您一起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是监测预警。

在玉米、水稻和马铃薯等草地贪夜蛾为害高风险作物种植区设立重点监测点,应用黑光灯、高空测报灯、性信息素诱集监测草地贪夜蛾成虫数量和动态;发生区可采用大田普查和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掌握草地贪夜蛾卵、幼虫、蛹数量、危害程度及其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

二是成虫诱杀。

成虫发生期,集中连片采用杀虫灯诱杀,可搭配性诱剂食诱剂提升防治效果。

三是幼虫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草地贪夜蛾幼虫防治最有效措施,抓住低龄幼虫防治最佳时期,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穗部。

①化学防治:在幼虫虫口密度大于10头/100株,采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虫双酰胺、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虫酰肼、除虫脲和灭幼脲等杀虫剂喷雾处理。

玉米出苗至大喇叭口期全株喷雾,或选用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玉米喇叭口点施。

玉米高杆期全株喷雾,低龄幼虫盛发期,迁入型种群成虫产卵重点喷玉米植株中上部,本土型种群成虫产卵重点喷植株中下部;高龄幼虫盛发期,重点喷上部叶片、被包裹的雄穗、叶鞘、雌穗部位。

注意不同类型杀虫剂科学混用和替换应用,避免频繁重复用药。

②生物防治:在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1-2龄期)发生时期,虫口密度小于10头/100株时,可采用微生物农药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或植物性农药印楝素、苦皮藤素、苦参碱等进行叶面喷雾处理。

四是蛾卵防治。

可选用氟铃脲、灭幼脲、丁醚脲或氰戊酯等杀卵活性杀虫剂,结合印楝油、矿物油和植物精油杀虫剂溶渗卵块绒毛,通过桶混喷雾处理,有效降低草地贪夜蛾卵孵孵化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草地贪夜蛾长什么样子?草地贪夜蛾怎么防治?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搞事情会说:“我看你能整出什么幺蛾子!”这里面这这个“幺蛾子”其实就是今天小编要说到的草地夜蛾,也可以被称之为“秋粘虫”。草地贪夜蛾是如今被全世界所公认的最危险的害虫,在我国就有将近15个省市自治区发现了这种害虫,并且还在迅速扩散当中,危害十分严重。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好好认识一下草地贪夜蛾。

一.主要形态特征

草地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杂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十分广泛,寄主植物包括76科353种,其中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粟、甘蔗、黑麦草和苏丹草等杂草最易被害,尤其是玉米危害最为严重。草地贪夜蛾为完全变态害虫,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1.卵:卵圆球形,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卵多产在叶片正面,集中产卵,每雌蛾可产10块左右的卵,每个卵块100-200粒卵,最高可产2000粒卵,卵块上多覆盖有黄色鳞毛。

2.幼虫:共有6龄,颜色多样,随龄期发生变化,1~3龄幼虫体长6~9毫米,6龄幼虫体长可达30--36毫米。头部棕褐色,具白色或黄色倒“Y”型斑。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这是草地贪夜蛾最明显的特征。

3.成虫:雌蛾典型特征为前翅具有灰褐色环形纹和肾形纹,轮廓线为黄褐色,各横线明显;后翅白色,外缘有灰色条带。雄蛾典型特征为前翅顶端具有黄褐色环形纹,顶角具白色斑,翅基部有一黑色斑纹,后翅也是白色,后缘有一灰色条带。

蛹:红褐色,长椭圆形,长14~18mm,宽4.5mm。老熟幼虫落到地上借用浅层(通常深度为2至8cm)的土壤做一个蛹室,形成土沙粒包裹的茧,亦可在为害寄主植物如玉米雌穗上化蛹。

二.防治方法

1.玉米播种前,每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2毫升加适量水拌种,可预防苗期草地贪夜蛾的危害,持效期长,效果较好。

2.田间发生严重时,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1000~2000倍液,或5.7%甲维盐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等药剂喷雾,几种药剂交替使用。定期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