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水上雅丹地质公园精彩20篇

郴州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湖南省著名的一个森林公园,空气清新怡人,接下来这篇指南将给大家深入介绍一下郴州莽山国家森林公园。

浏览

4415

文章

108

篇1:归德沟地质公园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贺兰山归德沟地质公园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境内、贺兰山北部,园区面积68.8平方公里。归德沟在整个贺兰山脉系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齐石嶙峋,山势陡险,险峰众多,气势宏厚壮观。

贺兰山的奇美险境,全部集中在这里。有陡峭挺拔的高山,有火山爆发形成的熔岩,有瀑瀑奔泻的溪流,有芬芳如画的花草,有夜幕降临的蛙鸣,有盘根错节的松柏和果满枝头的酸枣树;国家级重点保护类濒危动物岩羊、鹞鹰、野鹤等经常出没于这里。真所谓:“天界挥神斧,人间造奇景;群鸟栖息地,夜来听涛声。”沟内主要有“四景一泉”,即古长城烽火台、归德沟岩画群、转洞沟、沙窑田园及其滩山水泉。这些“景”和“泉”形成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它们把天生的风韵发挥的淋漓尽致,十分诱人。是科学普及与休闲、探险的好去处。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全文共 2028 字

+ 加入清单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

关岭新铺乡化石埋藏点,系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下称“关岭自治县”)西南部新铺乡,距县城28千米,距黄果树风景名胜区52千米,是世界第一个以展示2.2亿年前(晚三叠)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为特色的国家地质公园。

在以新铺为核心方圆200多平方千米范围内普遍出露的三叠纪海相地层中,埋藏有海生爬行动物鱼龙、幻龙、海龙、楯齿龙及海百合、鱼类、牙形石、菊石、双壳、腹是、腕足、鹦鹉螺、古植物化石等,共同构成了极其丰富、美妙的古海洋生态系统。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保存之完好在国内外同期地层中所罕见,堪称世界一流,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龙化石经专家研究,首次用“中国龙”、“关岭鱼龙”、“瓦窑龙”、“新铺鱼龙”、“贵州鱼龙”等地名命名龙的种属。

在2.33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体极浅的广阔海洋,随着地壳的升降,这里经常会露出水面,海洋中的生物十分稀少。到了2.3亿年前,受构造活动的影响,这里的地壳开始下沉,海水逐渐加深,海洋中的生物渐渐开始繁盛,竹竿坡组形成;随着海水的进一步加深,瓦窑组开始沉积,海洋中菊石、双壳等浮游动物,达到了繁盛的顶点,以之为食的鱼类也追逐而至。丰富的食物、浩瀚的海域、宁静的水体,使这里成为海生爬行动物猎取食物、繁衍后代的天堂。当时,最近的陆地在距此大约100千米的北方,沿岸的植物被海流源源不断地带到这里,这里的海百合和一些双壳类便栖息在这些植物上,随波逐流、繁衍生息,直到这些植物不堪重负,被拖人海底。而海底平静而富含硫质的水体环境,底栖生物在这里几乎无法生存,使得生活在这一海域中的生物遗骸,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随着强烈的构造运动,使大量来自造山带的剥蚀物,快速充填进这一海域。大约在2.1亿年前后,这里抬升形成陆地。又经过了2亿多年的改造变形、风化剥蚀,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关岭生物群景象。

关岭新铺古生物化石有着极高的学术地位和科学价值。严恭正教授说:“关岭三叠纪水里爬行动物——海百合化石库的发现,在国内外相关地层中是十分罕见的,也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海百合和水生动物化石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化石宝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国际意义,对其中新属种的研究还可填补水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分类中的空白。”王砚耕教授说:“在关岭自治县新铺乡黄土塘一带的晚三叠化石群,堪称世界一流,它对于研究晚三叠世的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海洋学、古地理学、埋藏学和地层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地质学核心刊物《地质地球化学》发表了《贵州关岭晚三叠世早期海生爬行动物的初步研究》论文,首次向科技界公布:在关岭自治县新铺乡发现了2个新科,6个新属,9个新种海生物化石群,具有地方性和多种性,举世无双,世界罕见。这篇论文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三叠系专家坦恩博士看了后赞叹说:“这是惊人的发现,对海生爬行动物的分类、演化及古生态学和古埋藏学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关岭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发现,惊动了国内外科学界,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地质研究所、贵州地质调查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心等单位先后到关岭实地考察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心和贵州地质调查研究院对关岭新铺化石埋藏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了这一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2003年4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权威刊物《地质通报》第22卷第4期整本发表了《贵州关岭生物群研究专辑》,汪啸风、陈孝红、陈立德、王传尚等专家教授在序言中写到:“关岭生物群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化石库或化石矿床,其化石保存之完美、类型之多样、数量之多,远远优于德国的壳灰岩。对这个珍稀生物群的综合研究不仅为创新海生爬行动物、海百合和软骨鱼等化石的分类、演化、古生态和古生物地理分区的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对于解决与此有关的重大问题、建立中国甚至全球拉丁阶和卡尼阶界线层型剖面、发展生物超常规保存及埋藏环境理论和重建‘三叠纪公园’均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建成,正式对外开放。

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既是高层科研基地,也是群众科普场所,其独特而又奇妙的景观又使之成为最富旅游价值的风景名胜。走进地质公园,既能增长知识,又可大饱眼福。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索镇外环路文化中心旁

开放时间:

9:00-17:00。

交通:

从贵阳(或安顺)出发,到汽车站乘坐到关岭,然后坐小面的到新铺,或者包车直接到达。

在沪昆高速关岭县永宁镇出口离开高速公路,行驶390米,向左前方转弯(在此处可以向路人询问)行驶25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G320,沿G320行驶12.7公里,可看到《国家地质公园》指引标志过右侧的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到达目的地。

建议走沪昆高速,关岭到地质公园的老路属于山区路段

门票:

1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全文共 167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年9月17日,在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正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并授牌,成为目前全球唯一一家位于首都城市的世界地质公园。公园总面积953.95平方公里,横跨北京市房山区、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涞源县。公园按照资源类型和历史文化分为八大园区,展现了华北地区数十亿年来地球演化发展的历史画卷,记录了各个地质年代的动荡和变迁。

博物馆是地质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及核心展示区,位于房山区长沟镇,2009年3月29日奠基,2010年5月15日试运行,参观接待能力以及体验效果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10年7月12日在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期评估中获得评委组专家一致好评。法国专家马提尼称赞博物馆是一个崭新的、杰出的、无与伦比的博物馆,代表着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未来和发展;马来西亚专家库莫评价道:这是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的艺术精品,是大众科普教育的最佳场所;中国专家赵逊题词:科学殿堂、启智基地。

博物馆占地6.11公顷,总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设计立意“石破天惊”,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机理,活用原生地形,造型自然舒展、内外空间一致”的特点,具有唯一性和典型性。博物馆展陈以“天、地、人、和”为灵魂,以公园的地质变迁、生物演化、人类进化为主线,以地学知识为支撑,以科普性、故事性、大众化的语言为纽带,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公园的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让游客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地球的造化功能,达到启迪思想、传播知识、培养兴趣、激发探索的目的。博物馆设室内展陈和室外科普广场,室内展陈面积5800平方米,有开篇厅、地史演化厅、八大园区展厅、国内外世界地质公园展厅、实物标本厅、展望厅等六大展厅;室外科普广场,展示大型标本和部分地学名人雕像。

自2011年4月3日正式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认真贯彻落实房山区旅游委、地管处领导提出的“目标管理规范化、日常管理精细化、综合管理标准化、政策争取多元化、整体运行效能化”的工作要求及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和“时刻关注观众需求”的宗旨服务于公众。开馆以来,博物馆充分发挥着科普教育、休闲旅游、科研教育、宣传展示、信息交流的功能,参观接待能力以及体验效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2012年荣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地资源部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积极发挥青年团员的作用,成立了“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青年汇”,并被评为市级青年汇;房山区“青年文明号”称号、房山区“巾帼文明岗”、“房山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长沟中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基地”荣誉称号。

博物馆在做好日常展览参观的同时,成功举办了2010、2011、2012年春季北京国际长走大会暨第十七、十八届房山旅游文化节、2011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创新与发展”主题展、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图片展、旅游纪念品大赛、京津冀旅行社推介会、“地球日”、“5.18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文化遗产日”等大型科普主题日宣传活动。

同时举办了房山区中小学社会大课堂、科普知识竞赛、讲解员演讲比赛、周末大讲堂、科普进社区、进学校等多项主题活动,使博物馆科普教育、启智殿堂的基地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活动场所,成为了宣传房山的一张精美名片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六甲房村

开放时间:9:00—17:00(16:00停止入馆)

票价:免费

网上预约:每日开放限额2000张预约票点击进入

现场领取:现场每日发放限量4000张免费票

电话预约:20人以上(含20人)团体参观,提前3个工作日以上进行电话预约。

电话:64006326(预约)64001476(咨询)

公交路线:

乘公交101、103、104、104快、108、109、111、112、420、685、803、810、814、846路等美术馆站下车,2、60、819路沙滩站下车即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红星火山地质公园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红星火山地质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红星火山地质公园,亦称谓红星火山岩地质公园,或红星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伊春市红星林业局大平台施业区,距伊春市中心160公里,占地面积20,188公顷,是继五大连池之后又新发现的火山地质奇观。这里大片的火山溶岩、石海以及周边多样生态类型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丹顶鹤、驼鹿等国家1、2级保护动物达47种,植物511种,被誉为"黑龙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

公园有三大奇特景观:火山地貌、杜娟花海、库尔滨雾松。

火山地貌。是由于此地从晚石碳纪、早二叠纪、晚二叠纪以来多次发生火山运动、玄武岩喷溢而形成的地质现状。

火山岩形成年代久远,岩石表面苔藓丰厚,古生植物繁茂,并且石在林中,林在石上,石在花中,花在石上,气势磅礴,景色怡人,是中国罕见的地质奇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德夯地质公园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德夯地质公园系湖南省唯一集自然山水风光、苗族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湘西州府——吉首市西郊23公里处。景区高216米的流纱瀑布被称为中国之最。德夯拥有着遮天蔽日的原始次森林,是艺术家们酷爱的影视拍摄基地。其中,孤悬峭壁的天问台、直插云端的盘古峰,更为景中绝景。矮寨公路奇观显示了先人们的能耐和智慧;有中国路桥史上的第一座立交桥和绿岛,开中国公路之先河。而今,一条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高速公路斜拉式大桥正横跨峡谷南北,融路桥之奇观,化天险为通途。

景点位置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龙虎山象鼻山地质公园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象鼻山地质公园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泸溪河东侧,与清澈见底的河水并驾齐驱,形成龙虎山水陆联游的最佳线路。这里一座形象逼真、巨大无比的天然石象立于山中,硕大的象鼻似乎从天而降,又深深扎入大地之中,惟妙惟肖、灵性暗蕴,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神象”。象鼻山游览区是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峰崖崔嵬,红流奔腾,赤壁四立,绿树上覆,腾萝倒挂,瀑布斜飞,极具奇、险、秀、美、幽之景观特点和千姿百态的造型特征,是难得的一处丹霞地貌的景观集锦和科考、休闲之地。

地址:鹰潭市贵溪市龙虎山风景区

类型:地质地貌山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龙虎山风景区全程游览套票内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郧县地质公园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郧县地质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郧县国家地质公园全称“郧县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是2005年国土资源部批准的第四批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湖北郧县国家地质公园地处汉江中上游秦巴山区,它以珍贵的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地质遗迹资源为依托,整合县内其它地质遗迹资源,形成了青龙山恐龙蛋化石园区、梅镇猿人洞地质遗迹保护点、龙吟峡-九龙瀑喀斯特洞穴峡谷群园区、虎啸滩喀斯特原始森林大峡谷园区、云盖寺绿松石矿址园区、安城古铜矿遗址园区、青曲郧县人遗址园区、李家沟恐龙化石地质遗迹保护点、沧浪山—红岩背武当群生态园区九大景区。

位置

主题景区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园区面积45km2,东至柳陂邓家湾,西至朱家沟,南至罗家岩,北至贺家沟。地理坐标:东经110°42′50″-110°44′10″,北纬32°47′40″-32°49′40″。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8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建设项目

根据《郧县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郧县国家地质公园青龙山主题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功能分区,青龙山恐龙蛋化石园区划为科普游览区、综合服务区、观光体验区、生态保护区四大区域。主要建设项目有:郧县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主题广场、恐龙雕塑、恐龙蛋化石展示长廊、地质公园标志碑、地质景观墙、恐龙时代餐厅、燕窝群、恐龙游艺园、儿童游戏园、办公管理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科普展示中心及恐龙夏令营等互动体验项目。

进展及其它

2007年8月,郧县人民政府与香港华袤控股集团公司签订了郧县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协议,并成立了湖北华袤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5日,湖北华袤旅游开发有限公司500万美元商业投资注册到帐,郧县国家地质公园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截止目前,郧县国家地质公园已完成游客接待中心、核心区保护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郧阳地质博物馆、地质公园标志碑等地质公园建设硬件工程也已投入使用,2008年10月26日,郧县国家地质公园正式揭碑开园。

郧县国家地质公园真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前来从事科考、科研和科普交流活动,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观光、旅游、休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三峡恐龙足印群化石遗迹位于盐锅峡水电站上游1公里处的罗家堡老虎口恐龙湾,距县城水路43公里。在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1999年8月发现10类150组,1724个恐龙足印化石,同时还发现鸟脚印、植物、叶肢介等化石。其中至少包括两类巨型晰脚类、两类兽脚类、一类鸟脚类、一类翼龙类和形态独特的虚骨龙足印,还有尚未归属的单个足印。

这些足印不仅有三趾足印和四趾足印,而且每个足印都是前足小、后足大,前后肢足印成对出现,为国内外首次发现,且新识别出的翼龙足印和鸟脚类恐龙足印在中国也是首次发现。还发现有恐龙卧迹、尾部拖痕及粪迹,足印出-附近多处发现恐龙骨骼化石。最大的晰脚类恐龙足印化石前脚79×112厘米,后脚150×120厘米,前后两足间步幅为375厘米,左右足印外侧边缘间距为345厘米。经考证,这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大恐龙足印化石。在第二化石点约80平方米的发掘面上发现17组52个足印,其中有10个巨型兽脚类足印化石,此类足印仅第三趾保存完好,趾印长达90厘米。

2001年11月甘肃省政府批准建立了“刘家峡白垩纪恐龙足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12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兴建“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目前,已完成了整个区域内的电网和水路、公路、铁路建设,对核心区2.5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围栏保护,还修建了水路码头,增设了铁路停靠点。

甘肃临夏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象山国家矿山地质公园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象山国家矿山地质公园”位于县城区北部,淮河大桥右侧,项目区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源自象山建材矿山,是清朝后期就进行露天开采建筑石料的百年老矿。矿区于2002年关闭,全面进入地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阶段,治理成果不断显现。2005年底,该治理区被列为盱眙县“十一五”旅游景区开发重点项目,同时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级矿山公园开发建设项目。

项目工程主要包含:以淮河风光和矿山复绿生态为依托,以保护和展示采矿、地质遗迹为主体,按照“一心一馆五区(入口集散管理中心、矿山地质博物馆、采矿地质遗迹展示区

、河岸亲水花园区、石塘水上娱乐区

、崖壁拓展运动区和矿山生态恢复区)”的建设布局,将公园建成集“矿业文化、科普体验、观光游览、极限运动、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华东地区知名的国家级矿山(地质)公园。

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成废弃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恢复、河岸亲水花园、奇石文化园建设,完成部分采矿、地质遗迹保护展示工作,“象山国家矿山公园”主入口处标志性建筑--假山、入口广场和矿山地质博物馆、巨型宕口水上游乐区以及诸多采矿雕塑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公园内环路、外环路路基已经铺设完成,正在进行后期硬化等工作,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000余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恐龙博物馆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恐龙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地点:四川省自贡市。

简介:四川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恐龙博物馆是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部分,主展馆面积6000平方米,该馆建成于1987年,以展示极为丰富的侏罗纪恐龙化石、极其宏大的恐龙化石埋藏现场,以及恐龙同时代动、植物化石,典型地质剖面为特色,以普及古生物知识、地球科学知识、环境演化知识为基本职能,被誉为“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之为“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同时博物馆也是世界闻名的古生物研究基地,在国际古生物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滨海火山地质公园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滨海火山地质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滨海火山地质公园位于前亭镇至前湖湾滨海一带,距厦门市、漳州市和漳浦县城均约50公里。距泉州和汕头均约120多公里。交通便捷。2001年3月26日,国土资源部批准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首批全国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该景区由漳浦三星旅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建,于2004年10月1日正式开园。它是全国唯一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特色最突出的滨海火山地质遗迹,属世界罕见,被省政府列入福建十大旅游品牌。2005年荣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起评选的“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一。

滨海火山是一处典型的第三纪火山地质地貌,是距今17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中岩浆由地球深处沿北东向断裂处向上涌出喷发形成的,火山构造显现异常清晰,反映了西太平洋新生代惊心动魄的火山活动和地质构造的历史进程,经漫长的地质演化,最终形成当今罕见的地质地貌景观。景区内保存了中心式火山喷发构造形迹和后期风化海蚀地质地貌。主要地质遗迹有:柱状玄武岩、古火山口、火山喷气口群和玄武岩的西瓜皮构造等四种。景区由“一山(香山)、二岛(林进屿和南碇岛)、三湾(崎沙湾、江口湾和后蔡湾)”组成,景区内一大批独特的火山地貌奇观,具有地质构造学、火山学、古地理学、地震学、大地构造学等多学科的科研价值。该景区规划开发建设面积3.5平方公里,工程分三期实施,拟建成一个集地质遗迹保护、科研科普、国际会议、观光揽胜、海上运动、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和疗养健身为一体的旅游区。现已筹建二期工程,规划用地3000亩,主要项目在崎沙湾、江口湾至后蔡湾,建星级火山酒店、国际旅游度假村、“海之韵”疗养院、火山地质博物馆、火山风情街、海峡国际会议中心(含五星级酒店)、火山动感广场、帆船俱乐部、滨海旅游大道和其他配套服务设施。

崎沙村:崎沙村位于漳浦县东部,是中国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也是漳浦县沿海东海与南海起点第一村,东隔一座小山丘与龙海市隆教畲族乡白塘村交界,北邻田中央村,西、南临江口湾,湾内是天然避风港,有镇办万亩虾池,管理处设在崎沙村境内,南至香山,与2001年引进外商投资,建设香山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村落与民居】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辖1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百鹤玉地质公园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百鹤玉地质公园

百鹤玉地质公园位于鹤峰坪溪五峰山下八峰工业园生态游园南端三叉溪,南邻溇水漂流探险区。经中外专家考察鉴定:百鹤玉是距今4.36亿年前形成于浅海环境中的世界罕见的古生物化石,主要由海百合茎、珊瑚类、苔藓虫、层孔虫等古生物化石组成。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曾挥毫题赞百鹤玉为“稀世珍宝”。经测试的各种数据表明,质量均优于各种大理石,该化石花纹清晰新颖别致,再现了浅海相生物的自然生态之美,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新品种。

百鹤玉工艺美术品,高雅古朴,酷似青铜器,它集科学美和艺术美于一体,经过工艺美术家的精心设计施工,使沉睡了亿万年的古生物化石焕发了新的艺术生命,是艺术家、书画家及收藏家难得的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

全文共 2117 字

+ 加入清单

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县城北面的天生三桥地质公园园区和位于县城东南面的芙蓉洞、芙蓉江地质公园园区,分别位于乌江的北岸和南岸,属全国罕见的大型岩溶地质公园。

2004年4月25日下午,重庆市武隆县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今日正式开园,揭碑开园仪式在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武隆国家AAAA级旅游区天生三桥景区隆重举行。

2特点编辑公园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以碳酸盐岩溶地貌最具特色,其溶洞群、天坑群、天生桥群、竖井群、峡谷、地缝、石林、石芽、 峰丛、峰林、地下伏流、间歇泉、温泉分布十分广泛,组合十分完好,种类十分齐全,在全国目前发现的喀斯特地貌奇观中实属罕见,享有“中国地质奇观旅游之乡” 的美誉。

公园内的四大奇观与秀美神奇的山水风光是举世罕见的:宏大的溶洞群——芙蓉洞溶洞群;宏大的天生桥群——武隆天生三桥群;面积巨大的天坑——武隆中石院天坑;宏大的竖井群——武隆天星竖井群。另有誉为“川东九寨沟”的芙蓉江、“南国第一牧原”的仙女山、亚热带“生物基因库”的白马山、天险“乌江画廊”。形成了“美景托奇观、尽在山水间”的完美地貌格局,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3主要看点编辑芙蓉洞景区

芙蓉洞位于武隆县江口镇芙蓉江的乌江入口处,国家“AAAA”级旅游区,属于大型的石灰岩洞穴。 其洞全长1864.7米,洞体宏大,次生化学沉积物种类繁多,从宏观到微观、从水下到水上、从早期到现在、从碳酸盐类到硫酸盐类无所不包。

大小景点近300余处,沉积物种类近100种。

景观有气势宏大的石柱、石笋、钟乳石,有玲珑剔透的石花、石膏花、石晶花、石旗等,有珍稀精美号称瑰宝的石幕、珊蝴晶花、大牙晶花、鸡爪石花。其中珊瑚瑶池、巨幕飞瀑、生命之源、石花之王、犬牙晶花五景被称为洞中五绝。2001年发现的芙蓉洞竖井群,被地质专家称为中国最大的竖井群,其地下阡陌纵横的地下河、溶洞群等待后人前去探索。

芙蓉江景区

芙蓉江发源于贵州省绥阳县的石瓮子,由南向北流经黔渝两省市,在武隆江口注入乌江,全长231公里,是乌江最大支流。芙蓉江古名濡水,又名盘古河,因与乌江交汇处的 江口镇沿岸多芙蓉树,故称芙蓉江。芙蓉江重庆段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河道长35公里,以规模宏大的“V”字形峡谷为主,但在宽谷河段也有心滩与河曲和巉岩会成为游人难求的水上乐园。芙蓉江景区动植物丰富珍奇,亚热带、热带植物繁茂,两岸绝壁覆盖率达 60%,珍稀动物长尾黑叶猴可贴近观察,猕猴更是成群可见,使之与芙蓉江融为一体,使景区更富于观赏价值。

武隆天坑·天生三桥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区,是世界上第二大天坑群(共 7 个天坑,仅次于广西乐业天坑群数量)。天坑深度和口径均在300米以上,气势雄伟壮观,风景秀丽宜人。天坑坑口有" 十"字形、有纺缍形、有簸箕形,变化多端。其中中石院天坑是迄今发现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天坑,口径面积为27.82万平方米,坑底住有3个院落、13户人家、60余人。景区内游览路线从崖壁到谷底共5公里,有规模宏伟的天生桥,如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气势磅礴的天生石拱桥称奇于世,桥平均高200米以上,桥面宽约100 米,在距离仅1.2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如此庞大的三座天生桥实属国内罕见、世界稀有,属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景区林森木秀、峰青岭翠、悬崖万丈、壁立千仞、绿草成茵,修竹摇曳、飞泉流水,一派雄奇、苍劲、神秘、静幽的原始自然风貌,以山、水、瀑、峡、桥共同构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画卷,其中天生三桥,飞崖走壁、擎天一柱、绿茵生辉、翁妪送归,仙女洞等景点引人入胜,使人留连忘返。

武隆三生地质展览馆

三生地质展览馆位于仙女山游客接待中心,是以收藏、展示各类奇石、晶体石、古生物化石,以石为载体来展示地质变化、传达地质文化的地质博物馆。馆内展厅面积达3000多平米,收藏展品上万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展厅内不仅展出了武隆本地的晶体石、乌江石,还展示了来自国内及世界各地的化石、晶体石及宝玉石精品,藏品尽显中华大地地质宝藏的神奇魅力。展览馆内展出的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沙盘模型,全景展示了武隆范围内重要景点的地质概貌,是了解武隆旅游的重要窗口。

武隆地缝景区

位于仙女山南麓,与武隆天坑·天生三桥风景区是同生在洋水河大峡谷上的姊妹景区,但风光迥然不同,属极为难得的可进入性且观赏性特强的地缝景观。地缝全长2公里,最窄处仅1米,从谷顶到谷底高差可达200~400米。景区内游览线路为全栈道设计,科学合理;谷顶谷底之间设有国内第一部80 米室外景区观光电梯接送,缝外秀色尽收眼底;天然洞内

碧潭中喷泉流水,栈道穿30 米高瀑布水帘,奇哉妙哉。地缝中老树藤萝盘绕,泉水流瀑挂壁,险峻幽深,怪石峥嵘,明涧湍急。抬望眼,壁立千仞,天光曦微,让人魂魄神往而不知身之何处。可以说,观龙水峡地缝,可知百万年地质变化。

碳酸盐岩溶地貌

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的碳酸盐岩溶地貌在全国目前发现的喀斯特地貌奇观中实属罕见,享有“中国地质奇观旅游之乡”的美誉。其溶洞群、天坑群、天生桥群、竖井群、峡谷、地缝、石林、石芽、峰丛、峰林、地下伏流、间歇泉、温泉等各类地貌分布广泛,组合完好,种类齐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封开国家地质公园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封开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封开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封开县东部、贺江以东大部分地区,由北部的西山、狼岭山,东部的党山、七星岩山,南部的黄岗山、丰寿山、麒麟山及贺江围限起来,面积约132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17平方公里。它是岭南古文明重要发祥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目前园内已建立了大斑石景区、龙山景区、千层峰景区、黑石顶生态旅游区。

封开国家地质公园拥有类型多样、品味高、分布集中的地质地貌景观、古人类及动物化石遗址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和优美性,是一个以地貌景观等地质遗迹为保护和开发对象的地质公园,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普价值及较高的地学研究价值。

地质公园内地质景点分布也异常常集中,且类型多,内容丰富,典型性强,保存完好,以地质地貌类型见长,古人类遗址古迹锦上添花。在狭小的地域面积里集中了丰富的地质遗迹,浓缩了粤西

5亿年的沧桑巨变,记录了岭南古人类的演化历史,构成一个集锦式旅游大观园。

地质公园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具有“4多”的特点:岩石类别多,有沉积岩类、岩浆岩类(包括侵入岩、火山岩、斑岩)和变质岩类,岩石种属几十种;地貌类型多,有岩溶地貌、流水地貌、坡地地貌、火山地貌、构造地貌等;构造运动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都在该区得到强烈的响应,因此地壳的褶皱、升降及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比较复杂;史前古人类遗址和历史古迹多,由于更新世中晚期该区温暖干爽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众多的溶洞洞穴,为古人提供了优越的生活居住环境,给我们留下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记录。从秦代开始,中原人民陆续南迁,对岭南的早期开发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这里有着14余万年历史的“封开人”在这一带代代相传地改造自然,创造了璀璨的土著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族先进主体文化的不断交汇融合而创造出一种富有活力的多民族文化景观。

地址:肇庆市封开县河儿口镇龙山景区

类型:地质地貌洞穴山

游玩时间:建议1-2天

电话:0758-6380369;0758-6380373

开放时间:

8:30-18:00

门票信息:

梦多奇门票80元,(大斑石、黄岩洞、千层峰、梦多奇)4个景点任选3个套票1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扎达土林位于阿里扎达县境内。为远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历千万年地质变迁而成。方圆近几百平方公里的土林内满是高低错落的“林木”,形态各异,并有早期人类洞窟遗址。

扎达土林面积达数百公里之阔,其地貌在地质学上称河湖相。专家考证,一百多万年前,扎达到普兰之间是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线递减,逐渐冲磨出“建筑物”惟妙惟肖的形状与层高,数十万年风雨的侵蚀,犹如神工鬼斧不间断的雕琢打磨,更使他玲珑剔透出神入化。

远远望去,满眼的金碧辉煌;在高原-光影的衬托下,宛若神话世界。近前观瞧,便会看到象泉河两岸土林环绕,道不尽天工巧夺。那举世所无的奇观,像庄严宏伟的庙宇,像壁垒森严的碉楼,像恢弘高耸的佛塔,像极尽豪华的古代宫殿,像古朴威严的欧式城堡,也有的或如万马奔腾、昂首啸天,或如教徒修行、虔诚-,天工万象,无可尽数。

交通:

到扎达一般从狮泉河出发,包车往返需2000—3000元左右,沿日阿公路往南,行225公里进入狮泉河谷,便抵达阿里扎达县,行车约12小时。如果从神山北上,或离开扎达后继续南行,可考虑在距离狮泉河136公里的那木加(或叫那不如)下车,再前往扎达。然而往扎达的便车并不多,可能要在这里的旅店住宿,所谓旅店只不过是由荒滩上搭建的几间土屋组成。

用时参考

1天

门票

无需门票,但要带上边防证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札达县境内(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天脊山省级地质公园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天脊山省级地质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佛真形胜,仙坛亦壮观”,形态逼真的百米坐佛;落差高达346米的飞天瀑布;悬崖绝上的凌空栈道,这三处是景区的最大亮点。

天脊山自然风景区位于太行山之颠的平顺县东南山麓,毗邻河南桃花洞,占地196平方公里,海拔1886米,被誉为“天之脊”。天脊山以其古朴原始的自然环境、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绮丽壮阔的地形风貌以及完好的生态植被,被誉为上党魅力城市长治后花园,景色赛江南。天脊山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山势海拔由500米至1800米呈三级绝壁分布。天脊山景区之中四季流水不断,各种瀑布溪泉遍布山谷之间,溶洞、绝壁、峡谷、清潭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天脊山扶梯而上的绝壁栈道,依崖而凿,落差300余米,山间美景尽收眼底。

“风经绝顶回疏雨,石倚危屏挂落泉”,天脊山的瀑遍布山谷。其中天脊龙瀑,落差达346米,堪称“华夏第一高瀑”,又有“南有黄果树,北有天脊瀑”的美誉。

潺潺泉水跌宕而成的三叠瀑布、年代久远的崖葬群、神秘的潞氏陵、神态逼真的八戒背妻、连心蜂、翡翠湖、灵音洞等近40处景点各具特色;错落有致的桃花山庄,一步一景的小桥流水,让人在奇丽壮阔之外亦能感受到天脊山内的南国风韵。

地址:长治市平顺东寺头乡羊老岩村

最佳旅游时间:5月——10月

开放时间:8:00——19:00

景区门票:60元/人

交通信息公交:天脊山一日游天天发专线车,发车时间:长治八一大楼:早7:30,到达时间:早9:30长治——羊老岩公交,发车时间:上午11:30,到达时间:下午3:30自驾:长太、长邯、长晋3条高速公路在潞城出口

旅游提示天脊山风景区地处凉温半湿润地区,平均气温9.1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6.1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23.9摄氏度。农历四月初八在天脊山景区举行天脊山佛会;每年9月举办全国新闻记者漂流邀请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峡谷地质公园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位于大渡河下游的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地区最近新发现一处峡谷地质公园候选地。该峡谷全长14km,最大切割深度大于2600m,切割出前震旦系峨边群至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巨厚完美的地质剖面,尤如巨厚的天书,记录了十多亿年来地质演化的历史。峡谷内壁立千仞,岩石千姿百态,如梦如幻。峡谷上则陡现高原,气势恢弘。大峡谷附近分布有大瓦山陆相火山岩地质地貌景观、寿屏山冰川遗迹景观、龙塘山岩溶洞穴景观、阳新灰岩古生物化石遗迹景观等众多有较高品位的地质遗迹。

此外,尚有大瓦山—寿屏山原始森林,富含珍稀动植物资源,人迹罕至,生态环境原始。加以成昆铁路、“富林文化”遗迹、乐西公路、彝族风情等人文景观,此地质公园集峡谷地貌、地层古生物、奇峰、急流、文化古迹、珍稀动植物于一体,构成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资源组合。目前,四川地矿局下辖的四川省地质公园及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正紧锣密鼓地开展该公园的调查评价和申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福建漳州国家地质公园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福建漳州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龙海县滨海地带,总占地面积318.64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火山地质地貌。

万年间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构成了典型的火山地质地貌景观。其喷发序次清楚,火山口典型且保存完好,有罕见的无根喷气口群、气孔柱群及由140万根巨型六边形玄武岩柱组成的柱状节理群,有各种海蚀地貌和多处优质沙滩,还有8000年前的古森林炭化木层等,是一处极为宝贵的火山地质遗迹,对研究西太平洋火山岩带发育历史上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是旅游观光、度假和科学普及的重要基地。

3人文景观编辑地质公园内还有赵家堡、黄道周墓等著名人文景观,加上滨临厦门市,交通方便,为地质公园建设创造了优越条件。(资料提供:国土资源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是香港最知名的地质公园,占地5000公顷,位于新界东部及东北部一带,包括新界东北沉积岩区和西贡东部火山岩区两大园区共8大景区。其中,新界东北沉积岩区包括了印洲塘、赤门、赤洲-黄竹角咀和东平洲共四个景区,而西贡东部火山岩区则包括粮船湾、瓮缸群岛、果洲群岛和桥咀洲四个景区。

到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游览,即便您对地理地质一窍不通或是没半点兴趣,那都没有关系,因为面对大自然种种神奇的造化,您会为之惊叹!该公园拥有世界一流的酸性火山岩柱,亦展现了5亿2000万年至2亿5000万年前的古生代期间,通过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环境的一段地质历史,极具典型性和稀有性。其中,火山岩柱为含硅质较高的酸性流纹火山岩,所占范围为100平方公里,平均直径1.2米,不论规模和岩石特征皆堪称世界罕见。更特别的是该处的火山岩同时展现凝灰岩和熔岩的特征,对其是如何形成的,地质学家至今仍看法不一,极具科学研究价值。

此外,海岸作用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里形成了多种侵蚀和沉积地貌,其中的化石对于了解古老的古生代环境、地理、气候及生物进化提供了线索。2011年9月17日,中国香港地质公园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成为中国第26个世界级地质公园,亦是罕有的位于国际大都会中的世界地质公园。

Hong Kong Global Geopark of China

必去理由:香港最神奇的地质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永和蛇曲国家地质公园

全文共 1159 字

+ 加入清单

永和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蛇曲(山西永和)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黄河东岸永和县南庄乡、打石腰乡、阁底乡,面积210k㎡,是以黄河干流晋陕大峡谷中五个巨大的河流蛇曲为主体,其蛇曲类型规模等具有典型意义,目前保持自然状态,形成过程和景观现象系统完整,属具有重要观赏和科学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它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刻的象征意义及独特罕见的地貌特征吸引着各方游人。

自然环境

黄河蛇曲(山西永和)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永和县西,黄河沿线,陕西与山西省交界处,北起英雄湾,南至仙人湾,全长约50㎞,东西宽约2-13㎞。

黄河蛇曲(山西永和)国家地质公园地处南庄乡、打石腰乡、阁底乡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10°22′00″-110°38′00″;北纬:36°34′44″-36°54′00″。公园东距县城20㎞,东南距临汾市180km,东北距太原280km,西距陕西省延安市160km,经永和关过延永大桥距陕西省延川县30km。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位于永和县境内的这段黄河地处晋陕大峡谷中,沿此段黄河有四大渡口,自古以来就是兵加必争之地,是沟通晋陕的水上交通要道和通商口岸,是重要的军事交通关隘,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地理位置

这里有奔腾的黄河,险峻的晋陕峡谷,奇特的蛇曲,丰富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壮美,民风古朴,物产丰富,是发展旅游业的一方宝地。

地形地貌地质公园地处黄河沿岸,此处山大沟深,沟壑纵横,把地形切割得支离破碎,极其复杂。阁底乡多为残垣沟壑区,打石腰乡、南庄乡及黄河沿岸地区为梁峁沟壑区。公园内海拔最高点为打石腰乡东山脊黑龙神圪塔,海拔高度1321m,最低点为千只沟河入黄河口,海拔高度511.9m,相对高差810m。

公园地势东高西低,黄河水自北向南奔流而过,千只沟河(芝河、桑壁河)、峪里河及其支流向西流入黄河。

公园内属浅层黄土覆盖的石质丘陵,海拔高度511.9—1321m。地貌以土石梁峁和沟谷为主,山丘成土头石腰结构型,黄土覆盖较薄,坡面沟谷流水侵蚀和重力侵蚀严重,溯源侵蚀活跃。在新构造运动相对平稳阶段,河流的下蚀作用相对减弱,侧向侵蚀作用相对加强,由于多次的继承性的侧蚀作用,在重力崩塌作用的协同作用下,使原来弯曲度不大的河谷更加弯曲,以至形成现今的公园区的蛇曲地貌。

电话:0357-7522456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

南庄乡:南庄乡位于永和县西北部的黄河岸畔,西与陕西省延川县隔 (黄) 河相望,北与石楼县接壤,南与本县打石腰乡相邻。境内梁峁起伏绵延,沟壑纵横不断,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全乡共辖 8 个村委, 54 个自然村, 57 个村民小组,有农业人口 5959 人, 1228 户,劳动力 1040 个。全乡总土地面积 16.5 万亩,其中耕地 4.6 万亩,现有红枣树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