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幼年特发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精选五篇)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下面和问学吧小编具体了解下幼年特发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浏览

3507

文章

5

篇1: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后和治疗有哪些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预后治疗有哪些?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开始于16岁或以前的关节炎。全身型(Still病)发生在约20%的患者中,常发生高热,皮疹,脾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浆膜炎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以及血小板增多。这些症状有时出现在关节炎之前。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缺乏。

少发性关节炎型发生在约40%的患者中,常见于女孩。受累儿童75%以上出现抗核抗体。这些患者中将近20%发生慢性虹膜睫状体炎,虹膜睫状体炎常常无症状,只有通过定期的裂隙灯检查才能发现。还有一小组受累的大龄男孩,许多具有HLA-B27抗原。这些男孩中的大多数以后发展成一种血清反应阴性的典型的强直性脊椎炎的表现:僵硬的脊椎炎,炎性肠病,牛皮癣样关节病,或Reiter综合征。

多发性关节炎型发生在其余的40%的患者中,并且常类似于成人RA。类风湿因子常为阴性,但一些患者,大部分是青春期女孩,类风湿因子可以是阳性。

预后和治疗

总的预后一般比成人RA好,50%~70%的患者可获得完全缓解。多发性关节炎型患者和类风湿因子阳性患者的预后较差。

治疗与成人类似,在美国因为考虑到Reye综合征,以及其他的NSAID药物很有效,很少使用阿司匹林。

NSAID中的萘普生,布洛芬以及消炎痛治疗效果最好。萘普生和消炎痛的剂量和以上的风湿热给药剂量相同。布洛芬剂量每天20~40mg/kg,分4次给药。

如果用阿司匹林,只有用抗炎效果的大剂量的阿司匹林才有效(每日80~130mg/kg)。当水杨酸盐大剂量应用时,应检测血清水杨酸浓度,以维持非毒性的治疗浓度[20~30mg/dl(1。45~2。15mmol/L)]。AST水平可能升高,但停用阿司匹林即可恢复正常。除了治疗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一般可以避免全身性的使用皮质类固醇。生长迟缓,骨质疏松,骨坏死是儿童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的主要危害。可以在关节内使用皮质类固醇,并根据受累关节的大小调节剂量。在治疗多关节病时,甲氨蝶呤和羟基氯化喹啉是有用的二线药物。实验室监测甲氨蝶呤致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和肝脏毒性,包括CBC,AST,ALT以及白蛋白。用羟基氯化喹啉必须检查视野。偶尔,可以使用磺胺舒喘灵,尤其是怀疑有脊椎强直的病例。肌内注射金和青霉素已很少用。

锻炼,使用夹板及其他支持措施有助于防止关节挛缩变形,各种适宜的器具都有帮助。

应进行眼科检查以便发现无症状的虹膜睫状体炎,检查的频率取决于发病的危险性。一个最近诊断为少发性关节炎型的患者应每3~4个月检查一次,而一个多发性关节炎型患者应每6个月检查一次,这样可以尽早开始治疗,包括应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和散瞳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哪些药可治疗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类风湿关节炎并非成年人的“专利”,儿童患病者也不在少数。儿童关节炎在美国称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在英国和欧洲则称儿童慢性关节炎。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和失明的首要原因,那么哪些药可以治疗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呢?

哪些药可治疗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风湿性疾病,根据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头6个月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全身型、多关节型及少关节型3种。

温馨提示:由于儿童对一些抗风湿药物的不良反应比成年病人更敏感,因而在用药以前,应该慎重选择,用药以后应密切观察。治疗宜先从简单、安全和比较保守的疗法开始,如未见效再选用其他治疗。

除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症治疗外,应尽早开始用慢作用药,一种不足时,在密切观察下,也可采用联合疗法。毒性较大的免疫抑制剂只在严重情况下才谨慎使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种类甚多,可选择适宜于儿童的药物使用,如阿司匹林,对体重在25千克以下患儿,每日每千克体重80~100毫克,对年长儿及体重较大的患儿,每日总量不超过3.6克,分3-4次服用,一般用药1-4周可见效。

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以最低有效剂量长期维持,可持续数年。治疗过程中,特别最初几周应注意有无毒性反应,如胃肠道刺激症状、耳鸣、出汗、换气过度、嗜睡或易激惹等精神改变、荨麻疹、哮喘、出血倾向及肝功能异常等。

儿童较易对阿司匹林产生中毒症状,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很接近,必须密切观察并随时调整剂量。

若发现轻度肝功能异常,可不必停药,常于2—3个月后自行恢复正常。如连续用药6个月疗效不满意,可考虑改用其他药物,如布洛芬、萘普生、双氯酚酸钠(扶他林)等。

较重患儿可同时选用金制剂、青霉胺、氯喹、柳氮磺毗啶、甲氨喋呤等。应用中必须谨慎,注意这类药物的副作用。

由于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阻碍儿童生长发育,引起骨质疏松和降低对其他疾病抵抗力等不良反应,且只能改善症状,对骨破坏无改变作用,不能作为常规药物大量使用,除非全身型,有多关节、多系统损害或少关节炎型合并虹膜睫状体炎者,才可选择应用。

当单关节肿痛明显时,除用其他药物全身治疗外,则在严密消毒下,可抽液后关节腔内注入醋酸强的松龙、醋酸氢化可的松或利美达松等。

中药可根据病情辨证施治,或者选用雷公藤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如加用理疗、针灸等综合治疗,效果则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幼年型与成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有什么不同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学者认为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和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不是同一种病。幼年型与成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有什么不同吗?

(1)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发病方式表现不一,根据发病之前6个月有系统性发病、多关节性及寡关节性叁型;而成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方式较一致,可用同一诊断标准。

(2)幼年型风湿性关节炎很少有皮下节结;而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对多见。

(3)RF阳性率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仅占10%左右;而成人型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达60─80%。

(4)幼年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虽然会有明显关节积水现象,但关节疼痛及晨僵等症状较轻,关节活动受限较少;而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肿胀较轻或中度,但关节疼痛和晨僵现象较重,关节活动容易受限制。

(5)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50%左右会侵犯颈椎;而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受累现象却为少见。

(6)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容易出现寰枢关节半脱位现象,但甚少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而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很少发生寰枢关节半脱位,但一旦发生多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压迫症。如高位截瘫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引起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原因

全文共 2029 字

+ 加入清单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uvenilerheumatoidarthritis,JRA)是以慢性关节炎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国际风湿病学联盟儿科常委专家组将儿童时期不明原因关节肿胀持续6周以上这类关节炎统一定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idiopathicarthritis,JIA),从而取代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和幼年慢性关节炎两个分类标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引起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原因?

引起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因:

一、发病原因

1.病因

JRA病因不清,多年积累的资料认为与感染诱发易感人群产生异常免疫反应有关,现分述如下

(1)感染因素:约35%JRA病人关节液细胞中能分离出风疹病毒,有些全身型JRA病人有柯萨基病毒或腺病毒感染的证据。研究者还发现相当多的JRA病儿有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线索。Hoffman等人虽证实了JRA病人有支原体感染证据,但未能证实关节液中有支原体DNA存在,因此认为支原体感染并非关节炎发生的直接原因。

有人认为感染后某些抗体升高是感染后损伤的依据,感染仅是触发异常免疫反应的因素。有很多观察发现活动性关节炎与沙眼衣原体、耶尔森菌、沙门菌属、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感染诱发有关。有资料显示活动性关节炎病人血中或关节滑膜液中有被病菌激活的T细胞,当然也只有在易感人群感染后才会发生慢性关节炎。

(2)遗传因素:有很多资料证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基因(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特性决定了个体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发生异常免疫反应及发生何种类型、何种程度的免疫反应,决定了该个体是否发生免疫损伤。

因此人们特别感兴趣是否有特异性MHC位点决定是否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人已经证实单卵双胎及同胞兄妹共患JRA的病例,由此提示遗传因子可能发挥易患JRA的重要作用。但遗传研究并未取得单一基因型与JRA发病对应关系的结果,虽然HLA-A2,DR8,DR5和DPw2在少关节型中较常见,但检测这些遗传标志对诊断JRA少关节型特异性、敏感性均不理想。

有人发现HLA-DR4在类风湿因子阳性多关节炎中常见,但Barron及Bedford等(1992)同样发现HLA-DR4在全身型JRA中也较为常见。另一些资料也表明HLA-A2与儿童早期发作的JRA有关;而HLA-DRB1*0405与成年类风湿关节炎有关,且与RF阳性、关节破坏等关系密切。有关遗传因素在JRA的确切作用尚须深入研究。

(3)免疫学因素:JRA病人整体与局部的免疫反应异常已有很多研究证明。在JRA病程中不同时期可以测出不同的优势T细胞克隆,最多见的是CD4阳性T细胞,它们可能受到了不同的抗原刺激。T细胞与巨噬细胞被大量激活将产生过多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6,8)、肿瘤坏死因子(TNF)、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IL-1可诱导滑膜成纤维细胞及关节软骨细胞合成前列腺素E2及合成蛋白酶,介导关节组织损伤。实验发现IL-6、IL-8浓度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呈正相关,IL-1和TNF还可激发其他细胞因子合成或分泌。

自身抗体可能在部分JRA发病中发挥作用,10%~15%病儿RF阳性,合并慢性虹膜状体炎JRA病人80%可以测出ANA,多关节型和少关节型病人中也常有ANA阳性结果,只有全身型和少关节Ⅱ型病人ANA极少阳性。2.临床分型

JRA分型标准在各国不断有所改变。大多数风湿病学专家都认为儿童时期的关节炎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目前,这一类疾病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在美国称为“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uvenilerheumatoidarthritis,JRA)”(表1),而在欧洲称为“幼年慢性关节炎”(juvenilechronicarthritis,JCA)。这两者包括的内容亦不一样:美国的分类标准包括全身型关节炎、多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阳性组、类风湿因子阴性组)和少关节炎及扩展型少关节炎,虽然名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但其中只有15%类风湿因子阳性,故这个名称不确切。

同时这一分类不包括儿童时期的强直性脊柱炎;而欧洲分类标准则包括范围很广,除上述几种关节炎外,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炎性肠病性关节炎及其他结缔组织病所引起的关节炎均包括在内。儿童时期慢性关节炎是一组疾病,其起病方式、病程和转归都各不相同,推测的病因也不一致。为了便于国际协作组对这类疾病免疫遗传学、流行病学、转归和治疗方案实施等方面进行合作研究,国际风湿病学联盟儿科常委专家组(ClassificationTaskforceofPediatricStandingCommitteeofInternationalLeagueofAssociationforRheumatology,ILAR)经过多次讨论[1994年智利圣地亚哥,1997年南非德本(Durhan)和2001年加拿大埃得蒙顿],将儿童时期不明原因关节肿胀持续6周以上这类关节炎统一定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应该怎么治疗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应该怎么治疗?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以慢性关节炎为其主要特点,并伴有全身多系统的受累,包括关节、皮肤、肝、脾、淋巴结。本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年龄较小的患儿往往先有持续性不规则发热,其全身症状较关节症状更为显著,年长儿或成年患者较多局限于关节症状,经治疗多能缓解。

本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按其临床表现又与“白虎历节”、“鹤膝风”、“痛风”、“顽痹”等相似。

辨证论治

1.风寒湿痹证

[证候]关节疼痛剧烈,时发时止,局部不红不热,动则加重,得热痛减,遇寒加重,肢体沉重,形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迟或弦紧。

[治法]祛风散寒,利湿通络。

[方药]乌头汤加减。主要药物: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川乌。寒盛者加细辛辛温散寒;湿盛者加苍术、薏苡仁健脾燥湿;风盛者加海风藤、乌梢蛇祛风活络;关节腔有积液者加白芥子,重用麻黄;关节肿大变形者加当归、红花、乳香、没药活血通络。2.风湿热痹证

[证候]发热,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关节屈伸不利,恶心,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丸。主要药物:石膏、知母、粳米、桂枝、甘草、黄柏、苍术、怀牛膝、薏苡仁。皮肤瘀斑者,加牡丹皮、生地黄、地肤子、赤芍凉血散风;关节红肿疼痛明显者,加秦艽、防己、海桐皮、姜黄清热除湿、通络止痛。3.气血两虚,经络痹阻证

[证候]面色白光白,关节肿胀变形,但无发热,关节屈伸不利,易疲乏,多汗,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化湿通络。

[方药]八珍汤。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甘草。可加桑寄生、牛膝、杜仲补养肝肾,加独活、秦艽、肉桂、细辛散寒祛湿通络。4.气滞痰瘀,痹阻经络证

[证候]病程迁延日久,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活动困难,易乏力,舌质红,苔白腻,脉细弱而数。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方药]桃红饮加味。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威灵仙、穿山甲、地龙、白僵蚕。临证时加白芥子、胆南星祛痰散结,加全蝎、乌梢蛇以增强祛风通络之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