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热门八篇

三角梅扦插有些品种只要掌握季节,随意插在土里就能成活;但也有些品种稍难插活,要化点功夫。下面问学吧小编为您介绍三角梅扦插枝的养殖方法,欢迎阅读。

浏览

6148

文章

8

篇1:水产养殖病害监测的作用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那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作用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

水产养殖病害监测的作用:

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水产养殖病害的监测,加强病害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并从病原检疫与病情监测、药物及免疫防治、生态环境调控治理、抗病遗传选育、健康管理以及社会经济等去综合性地寻求有效的技术解决途径。对水产养殖动物重大病害进行综合防治技术的攻关,将病虫害问题与品种的遗传特性、健康状况、养殖工艺、所处的生态条件、所需资源状况以及养殖业的经济条件等各方面进行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立完善检疫及监测手段及制度,开发有效实用的生态与免疫防治技术及抗病苗种,开展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健全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使我国水产养殖业在21世纪能逐步摆脱疾病的困扰,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之路。由此可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对水产养殖业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人工林业管理政策不尽完善,人工林区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过硬的工作人员,使得林业病虫害的控制和预防没有做到及时、准确和科学,延误了最佳检测与防治时间,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与社会损失,那应该如何防治植物病害呢?消灭病原物或抑制其发生与蔓延;提高寄生植物的抗病能力;控制或改造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物,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一般以预防为主,因时因地根据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每项措施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体系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特别是避免造成公害和人畜中毒,使病害压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求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下面来了解一下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方法有哪些吧?

1、群体治疗

不同于人活畜禽,水产动物个体相对较小,数量较大,生活在水中,不易捕捉,病原也往往以水火患病个体为媒介遍布整个养殖水体,所以在治疗用药或调节水质时,是以整个水体或集中起来的养殖群体为治疗对象。当然对于一些大型的或极珍贵的养殖品种或保护级种类,也可实施精确地治疗。

2、防治一体

判断一个养殖水体的水产动物是否患病时基于抽样或统计数字,并不是一个水体中的养殖对象全部患病才治疗。所以在实施群体治疗过程中,对那些未表现患病症状的个体,治疗措施是一种预防。

3、内外兼治

内外兼治是指治时体内、体表、水环境都要考虑。由于水产动物生活的介质是水,一些病原会随着水、动物的排泄物、饵料等到处传播,仅治某一方面是不够的。比如鱼类患了肠炎病,仅内服药饵是不够的,一是患重病的鱼吃适量不够,药物剂量达不到;二是病原随着排泄物,在水体中到处都有,因此必须对水体进行消毒。

4、药物来源多样化

水产养殖业发展总体要晚于畜牧业,在药物使用上多借鉴人药、兽药,再就是一些水质消毒剂。借鉴其他药物大大降低了研发专用药物的成本,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即一些共用药物的耐药性、药物积累、对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要多使用一些环保、低毒、高效的水产专用药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方法有哪些的内容,一旦出现病害要及时治疗,另外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病害防治措施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水产养殖病害概况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寄生虫病是水产养殖动物的常见病害之一,也是养殖户的心头大患。在养殖过程中,为了能有效防治寄生虫病,定期杀虫便成了养殖户的重要工作之一。那么,中国水产养殖病害概况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

中国水产养殖病害概况:

我国水产动物病害研究始于50年代,60年代以前,主要是研究各种寄生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等寄生虫疾病,"六五"以来,国家开始对几种主要的水产动物病害开展了较系统的攻关研究。在淡水养殖方面,80年代主要针对草鱼出血病,90年代主要针对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淡水鱼类暴发病等进行了病原学及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在海水养殖方面,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主要针对对虾常见的细菌性疾病,1993年以来主要针对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等进行了病原学及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此外,部委、省市等还资助开展了众多的水产养殖动植物病虫害的病原及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课题。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已培养了一大批从事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研究的技术力量,并相继建立了一批设备比较先进的实验室,使我们对水产动植物病虫害研究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还建立了水产病害防治网络,在经验交流、病情通报、技术咨询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为我国渔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水产养殖病害防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1406 字

+ 加入清单

化学防治常常会杀伤天敌,这就要求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尽量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考虑到对天敌的影响,选择对天敌无害或毒害较小的药剂,通过改变施药的时间和方法,使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既防治害虫又保护天敌的目的,那应该如何防治植物病害呢?消灭病原物或抑制其发生与蔓延;提高寄生植物的抗病能力;控制或改造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物,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一般以预防为主,因时因地根据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每项措施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体系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特别是避免造成公害和人畜中毒,使病害压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求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下面来了解一下水产养殖病害防措施有哪些吧?

一、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

1、合理用水、科学管水:维护好养殖水环境,保持优良的水质不仅是养殖动物生产的需要,也是养殖动物抵抗病原生物侵扰的需要,科学的用水和管水,就应通过对水质各种参数的监测来了解水质的动态变化,这样便能及时调整和纠正一些不利于水生生物生长和健康的各种因素,一般来说,养殖户应监测的水质指标有水体酸碱度、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透明度,对于海水养殖还应监测水体盐度的变化,对于养殖水体,pH范围7.5~8.5,溶解氧≥5mg/L,亚硝酸盐<0.1mg/L,硫化氢<0.005mg/L,透明度在30cm到40cm之间。

2、合理放养:合理放养包括养殖密度的大小和混养种类的搭配两个方面,只要做到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配养种类和适当的养殖密度,便能有效的净化水质,增强养殖动物抗病能力,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在鱼虾池中混养贝类,可利用贝类的滤水作用来抑制浮游生物的过量繁殖。

3、适时适量使用水环境保护剂:适当的使用安全绿色的水环境保护剂,能够改善和优化水环境,并且能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如定期使用小球藻、绿藻源这种绿色微藻制剂,能够有效的调节水体藻相,不但能净化水质,也能为鱼种提供良好的开口饵料,另外定期使用光合细菌、EM菌类的微生态制剂,不但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能抑制有害菌种的繁殖,减少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

二、增强养殖群体的抗病能力

1、放养健壮的鱼苗:放养健壮不携带病原的健康鱼苗是养殖成功的基础,放养鱼苗应选择体色正常,健壮活泼的个体,必要时用显微镜进行镜检确保鱼苗不带有危害严重的病原体,在投喂动物性饵料时应先检测和消毒,并确保鲜活,不投喂变质腐败的饵料。

2、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控制水产养殖动物暴发性流行病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已陆续有一些疫苗、菌苗应用于预防鱼类的重要流行病,而且国内外都有相关机构在研究探索免疫接种的最佳方法和途径,相信在不就的将来,免疫接种技术将成熟广泛的应用于水产养殖中。

3、降低应激反应:对于养殖动物,凡是偏离其正常生长范围的异常因素,均能引起应激反应,如水污染、投喂不科学、暴雨、高稳、缺氧等,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便会是机体的抗病能力降低,因此会为一些病原微生物创造条件,使其侵袭养殖动物,爆发疾病,因此应人为的降低应激反应的产生,在日常养殖中严格及控制水质,投喂时适当添加维生素类,如解毒应激灵、汉宝多维等,来降低养殖动物发生应激的几率。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水产养殖病害防措施有哪些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病害防治措施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水产养殖病害分为几大类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及商品饲料投喂量的加大,水体环境的受污染,在水产养殖中,引来了一个头号敌人,就是水产养殖病害。那么,水产养殖病害分为几大类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

水产养殖病害分为类如下:

按病原体的性质,水产动物病害大致可分为传染性病害、侵袭性病害和其他因素引起的病害三大类型。

1、传染性病害。凡由病毒、细菌、真菌和藻类引起的病害均属传染性病害。

2、侵袭性病害。由寄生虫引起的各种病害,称为侵袭性病害。

3、其他因素引起的病害。除上述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外,还有一些病害是由其他生物或是机械、物理、化学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随着养殖水体水温升高,水体中寄生虫性、细菌性病原体滋生繁衍加快,水产养殖品种进入病害多发期,以寄生虫性疾病、细菌性疾病为主。那么,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

一、水质调节:

1、河蟹池塘应种植多品种水草,并管好控制好水草。水草种植品种为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马来眼子菜、黄草等,水草的覆盖面为40%左右,不宜让水草疯长,过多易造成池中缺氧。伊乐藻生长区水深应控制在1米以内,否则七月中旬至八月上旬,伊乐藻容易脱根腐烂,败坏水质,最后河蟹发生死亡。

2、鱼、虾、蟹塘应定期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的含量,促进菌相与藻相的平衡。

3、确定外来水源水质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定期换水。换水比较困难的鱼池要合理使用生物制剂,以降低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对于水质较清、水位较低、有青苔出现的鱼池,在加高水位的同时,可以适当施肥,使池水保持黄绿色或黄褐色,水的透明度控制在30-40cm,施肥时要少而勤,做到“三不施”,既水色浓不施,阴雨天不施,中、晚不施。总之应保持池塘水的相对稳定,以防水质变坏及病原体的交叉感染。

4、正确使用增氧机,坚持晴天午后开机,雨天傍晚开机,阴天半夜开机,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夏天温度高,白天池塘水易造成上下分层现象,晴天午后开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上下层水对流,增加底层水的溶氧,抑制底层厌氧细菌的繁殖,从而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6月份正值“黄梅”季节,天气炎热多变,晚上应加强值班和巡塘,尤其是是闷热的天气,注意观察“浮头”,切不可造成“泛池”。

二、灵活适量投饵

夏季投饲量大,残饵会使水质迅速恶化,病原菌大量繁殖,引发多种鱼病。鱼摄食过量,尤其易患肠炎病。因此,夏季投喂以八成饱为好,每次投喂的时间掌握在20分钟左右。具体的投饲量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天气晴朗多投,阴雨天少投,天气闷热、雷雨之前不投。水质肥爽正常投饵,水色淡增加投饵,水色过浓减少投并加注新水。鱼类争食激烈正常投饵,吃食鱼群减少、争食不激烈减少投饵。鱼病治疗期间适当控制投饵量。

三、定时药物预防药物防治

总的来说,应做到先杀虫,后消毒。平时应经常投喂维生素C、大蒜素,增强鱼、虾、蟹体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水产养殖病害现状

全文共 2465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近20年来,水产养殖品种的病害频繁发生,经济损失严重,已成为21世纪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那么,水产养殖病害现状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

我国水产养殖生物病害的现状:

据初步统计,目前危害水产养殖生物的病害已达400~500种,病害生物包括侵袭生物如病毒、原核生物(包括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细菌、丝状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包括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蛭、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敌害生物如藻类、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而大多数水产养殖生物的病害是由病毒、原核生物、真菌和原生动物所引起的。

我国淡水和海水养殖鱼类有草鱼、青鱼、鲢、鳙、鲤、鲫、鳊、鳜、鲶、鮠、鳝、白鲳、乌鳢、叉尾鮰、罗非鱼、鳗、鲈、鲷、鲆、鲽、鲑鳟、鲪、鲀等近50个品种,各类疾病达200余种。主要的病毒性疾病有草鱼出血病、淋巴囊肿病、真鲷病毒病、河鲀白口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欧鳗狂游症、鳜鱼暴发性病毒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鲤痘疮病等10余种,主要的细菌性疾病有出血性败血症、溃疡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疖疮病、白皮病、打印病、爱德华氏病、鳢溃疡性综合症等几十种。真菌和藻类引起的鱼病有水霉病、鳃霉病、虹鳟内脏真菌病、镰刀菌病、链壶菌病、楔形藻病、卵甲藻病、淀粉卵甲藻病、丝状藻类附着病等10多种。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引起的鱼病有粘孢子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复口吸虫病、脑粘体虫眩晕病、单极虫肠道瘤病、中华蚤病和锚头蚤病等50多种。还有不明原因的疾病如鳢腹水病和不明原因大面积死亡症。

我国甲壳类养殖品种包括对虾、新对虾、罗氏沼虾、梭子蟹、锯缘青蟹、中华绒螯蟹等10~20种,各类病害达100余种。病毒性疾病有对虾白斑病、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河蟹抖抖病、蟹类疱疹病毒病等,原核生物性疾病有红腿病、细菌性幼体败血症、黑鳃综合症、瞎眼病、甲壳溃疡病、肠道溃疡病、屈挠杆菌病、烂鳃病、普通变形杆菌病、罗氏沼虾黑斑病、中华绒螯蟹步足溃疡病、丝状细菌病、立克次氏体病、支原体病等。寄生虫性疾病包括固着纤毛虫病、拟阿脑虫病、微孢子虫病等。

我国贝类养殖品种包括扇贝、牡蛎、鲍鱼、文蛤、蝰蚶、缢蛏、毛蚶、杂色蛤、贻贝、三角帆蚌、珍珠蚌等20余个品种,各类病害有扇贝大面积死亡、扇贝支原体病、鲍鱼病毒病、鲍鱼脓足病、三角帆蚌病毒病、文蛤弧菌病、三角帆蚌气单胞菌病、牡蛎单孢子虫病等。两栖类和爬行类水产养殖品种主要包括牛蛙、中华鳖、乌龟等,病害也趋严重。牛蛙病害有红腿病、传染性肝病、腹水病、脑膜炎产黄杆菌病以及蝌蚪寄生原虫病等;中华鳖则有白斑病、腮腺炎、红脖子病、白点病、腐皮穿孔、白底板等14种以上的病害。其它养殖的经济或观赏品种也有病害发生,如刺参溃烂病、白豚腐皮病、海狮海豹肠炎病、水貂新型败血病等。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水产养殖病害发病率达50%以上,损失率20%左右,估计我国每年因水产养殖病害问题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之巨,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1995年(据近20个省市的统计资料)因病害造成较大损失的传统淡水鱼类发病面积约800万亩以上,占传统渔业面积的15%左右,产量损失约5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估计在13亿~15亿元。名特优的新兴淡水养殖品种的发病更加严重,如欧洲鳗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为30%~40%。珠江三角洲鳜鱼养殖面积已达60万亩以上,发病面积约50%,死亡率在50%~80%,经济损失达2亿元。1994年至1995年,中华鳖白底板、腮腺炎等病害暴发,总受害面积为30%~80%。总死亡率估计在20%~50%。

我国正在兴起的海水鱼类网箱养殖业还未在全国充分推广,目前就已陷入了病害重重的困境。甲壳类病害的发生形成了世界性的趋势,1993年以来暴发的对虾流行病使全球对虾养殖业受到严重损失,估计1994年的损失量就达301.9亿美元,我国70%对虾养殖面积受害,减产50%~70%,每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50亿元。围网及外荡养河蟹因大批死亡亏本者占50%以上。贝类病害的损失已开始跃居海水养殖业的首位,近年来扇贝的大规模死亡连年发生,趋势越来越严重,1998年栉孔扇贝的死亡率在山东部分海区已达到了80%。工厂化养鲍在1995年以前形势喜人,北方沿海不断兴建和扩建养鲍厂及鲍鱼池,随后的鲍鱼脓足病及其他鲍鱼病害在各地的蔓延,使养鲍业受到了严重打击,到1998年为止,估计80%的养鲍厂已经倒闭停业。其它贝类如文蛤、牡蛎、缢蛏等的病害也对养殖业形成了严重冲击。到目前为止,在水产养殖业的各品种中,几乎已找不出不受病害严重威胁的品种。

由此可见,病害的发生已成为整个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虽然我国水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首位,而且养殖产量已占主导地位。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力、财力的原因,当前的水产养殖业无论在管理机制、科学技术、业者素质和产业化设施等方面距离现代化、先进性尚有较大差距,因此水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实难避免,在水产养殖业飞速发展的背后,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养殖苗种与亲体的国内地区间交流,每年的人工苗种的增殖放流,种苗的进口和引进,所有这些种苗的人工迁移均没有经过有效的检疫;病害防治的研究基础不足及防治技术缺乏,研究工作与养殖业发展需求之间有较大差距;大量使用化学药物及抗生素,造成正常生态平衡破坏、抗药性微生物与病毒性疾病暴发;海湾水域超容量养殖造成海带、扇贝等大规模死亡;养殖种苗未经驯化并大量依赖野生种群,使劣质基因性状得以保存,降低了养殖品种的抗逆特性,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滩涂养殖发展缺乏宏观控制造成海岸带生态环境恶化,植被锐减;在集约式养殖条件下,高密度放养已造成水质二次污染、病原传播、水体富营养化,赤潮频繁发生,加上饲养管理不当等,都为病害的扩大和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导致近年来疾病绵绵不断、愈演愈烈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水产养殖病害监测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高温一直是水产养殖户的心病。因为持续高温天气使养殖水域的有机耗氧量不断增加,造成水溶氧偏低,从而引发各类水产病害。那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

水产养殖病害监测:

1、监测点设置和监测时间根据水产养殖品种的区域性分布特点来选择,以一个养殖场为一个监测点。

2监测品种和面积。选择主养品种作为测报品种。

3、监测方法依托水产站(渔政站)病害测报员,每月不定期到各个监测点进行调查、了解水生动物病害发生情况,根据养殖种类、发病时间、目测镜检结合,解剖并进行相关试验确定病害种类,采取防治措施,同时将检测结果及相关数据汇总至我站。

4、计算方法发病率﹦发病面积÷监测放养面积;死亡率=本月死亡数量÷月初存塘量(每月初监测面积的存活数量);经济损失=平均死亡率×产量×系数×价格;系数=实际每月监测月份数/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