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特点有哪些通用十篇

浏览

4316

文章

10

篇1:为何冒充公检法诈骗对象多为老年人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诈骗方式多种多样,对其老年人来说是诈骗的主要对象,尤其是冒充公检法的方式对其老年人施行诈骗,而且诈骗的成功几率非常高,究其原因很多人都不了解,那么为何冒充公检法诈骗对象多为老年人?

老年人是诈骗分子重点侵害对象,骗子之所以能得逞,受害人之所以会上当,因受害人在恐吓下乱了分寸,同意转账。而诈骗的老年人有周边学校的退休老师、企事业单位退休老人,由于其退休之后,接触社会信息较少,跟社会慢慢脱节,不太关注最新的诈骗手法,成为诈骗分子的重点对象。行骗手法则多为“冒充公检法”诈骗,其中,受骗七成都是女性,因为容易受到对方恐吓等情绪上的影响而被骗,所以说老年人要做好防骗措施。

警方提醒:要转账,疑诈骗

冒充“公检法”等工作人员要求转账到所谓“安全账户”和冒充某公司工作人员要求汇款的,都是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惯用伎俩,警方提醒各位街坊提高警惕,多加防范,牢记以下几点:

一是公安机关不会设置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要求事主转账办案。

二是在没核实投资商的信息和投资商是否为正规投资商前,市民要谨慎小心。遇到任何需要“先钱后货”的投资产品,一定要提高警惕,核实清楚再进行后续操作。

三是一旦涉及到电话告知转账、汇款等情况,应保持头脑清醒,理智分析,接受有关人员的提醒。

对付电信诈骗,遇到陌生可疑来电要求转账的,请牢记“要转账,疑诈骗”的防骗六字真言,做到不轻信、不理睬、不转账。同时,可及时拨打110电话进行咨询或举报。

可见上述的介绍,让大家知道为何冒充公检法诈骗老年人容易得手,对其家里留守的老年人要做好防骗措施,多给老年人讲解一些老人防骗小知识,比如老人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怎么办等,登录就可以了解这些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骗子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常见套路有哪些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尤其是诈骗电话让很多人不知所措,当冒充公检法对其诈骗时,心里很慌乱容易上当,所以说要了解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防骗,那么骗子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常见套路有哪些?小编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1、邮包藏毒:骗子和假冒的快递客服配合,先由快递客服联系受害者,声称受害者邮包里藏毒或者有违禁物品,被海关扣押了,并对受害者说给其接通某地“公安局”的,再由这个假冒的公安局对受害者进行诈骗。

2、证件盗用:骗子和假冒的通信管理局或者银行客服进行配合,称受害者的身份证在外地申请了手机号码或者银行号码,而这个手机号码或者银行号码涉及了一项大型案件,需要受害者配合公安调查,随后便给其转接假冒的公安局,以对其进行诈骗。

3、通缉令:此类诈骗通常比较直接,骗子会假冒一个警官联系受害者,称受害者涉及了某件大案,这个案件是由该警官(也就是骗子假冒的警官)负责的,要求受害者配合调查。如果这时受害者提出质疑,假警官会要事主通过传真、邮件或者加微信接收“通缉令”“逮捕令”等。

当然,以上是假冒公检法诈骗的主要的三类,此外也有一些零碎的其他手法,但这假冒公检法诈骗的最后的步骤都是一样的:让你登陆某不明网站填身份,或者让你为证清白直接把卡里的钱都转账到“安全账户”上。

以上对其骗子冒充公检法诈骗常见套路的讲解,如果遇到上述等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段,要警惕,及时报警防骗,下期给大家讲解老人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怎么办等知识,多了解老人防骗小知识还是有好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冒充快递诈骗特点有哪些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依靠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购了,网购盛行的同时也让很多犯罪分子开始了新的骗局,冒充快递诈骗现象随处可见,那么冒充快递诈骗特点有哪些?

快递诈骗犯罪行为的特点如下:

1、狡猾多变,有较大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犯罪分子在假冒知名快递公司行骗时,为更具迷惑性,增加对方的信任感,诈骗分子除了开通以“400”开头的客户服务电话彰显公司“实力”,收寄快件时佩戴工作证件,身着正规快递公司的工作服装,驾驶涂有快递公司标志的车辆,收取物件时还能开具托运单以便进一步迷惑顾客,如顾客一时麻痹大意,不认真辨认,很容易上当受骗。

2、作案手段多样化、智能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电信实施快递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模仿快递公司,特别是知名快递公司,开通“钓鱼网站”,即包含虚假的顾客服务电话和快递信息的网页,通过网页链接、虚假广告等方式诱骗有快递业务或电子商务物流需求的个人及公司,诱其通过网络或电话联系自己,最后冒充快递员上门骗取被害人物品及快递费。

3、侵害对象随意,防范困难

犯罪分子利用从违法渠道获得的公民私人信息,购物资料等,向侵害对象拨打电话或发送包含虚假内容的短信,使不明真相或贪图便宜的人上钩。

4、犯罪呈现跨区域性

快递本身就是为活跃商品、货币的快速流动,具有跨地域性特点。所以快递诈骗犯罪所涉及区域就比较广泛,由于管辖争议、案件证据提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侦破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进而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温馨提示,冒充快递诈骗特点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让更多的人对于信件包裹诈骗安全小知识有所了解,这里有很多快递诈骗的知识,比如包裹诈骗的手段有哪些等都可以详细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特点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全国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频发,很多人上当受骗,而且冒充公检法诈骗都有相应的流程,诈骗对象也有明确的标准,那么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特点是什么?通过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1、犯罪分子使用改号软件,来电号码前面一般带有+号或0。

2、犯罪分子一般说南方口音的普通话。

3、犯罪分子会让你拨打114核实所谓公检法机关的官方电话。

4、犯罪分子不会和你见面,并声称为保密,不能联系家人或任何关系人,需找宾馆或无人的地方接听电话办案。

5、犯罪分子会传真或让你登陆指定网站观看有你名字和照片的通缉令。

6、犯罪分子最终要让你把钱转到所谓安全帐户。

凡有以上任一种情形,便可判定为诈骗。请广大市民认真识别,谨防受骗,并牢记警方防骗口诀:自称公安检察院,通缉冻结都是骗!安全账户是陷阱,赶紧拨打110。

通过上述小编对其冒充公检法诈骗特点的介绍,可见冒充公检法诈骗还是有相应的套路,了解冒充公检法特点可以更好的减少诈骗案件的发生,而冒充公检法诈骗是以老人为主,所以说老人防骗小知识要多加了解,提醒身边的父母小心诈骗电话,如果还想要了解老人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怎么办,可以登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如何一眼看穿冒充公检法诈骗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网络招聘报酬丰厚、“机关”来电告知恐吓、网购客服联系退款……诈骗分子套路深,市民一不小心就跌入“陷阱”。那么你知道如何一眼看穿冒充公检法诈骗吗?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如何一眼看穿冒充公检法诈骗

(1)“民警”的口音听上去是否怪怪的,通常冒充公检法都是境外作案,其涉案人员多数为外省人士,口音较重。

(2)通常“客服”会说你名下办理了一张银行卡、你办了一张电话卡等等,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去营业厅核实。

(3)大家仔细想一想,如果警方要通缉你,会把逮捕令给你看吗?给你看,难道是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吗?

(4)任何部门!都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

防范诈骗要做到“三不”、“一要”

(1)、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短信。凡通过电话、短信要求您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进行资金审查的,请一概不要相信,防止上当受骗。

(2)、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图小利而受不法分子的诱惑,不向对方提供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3)、不转账,绝对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4)、要及时报警,碰到自己无法确认是否是诈骗的时候,要及时拨打“110”,或者到公安机关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人遇冒充公检法诈骗如何应对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一些留守的老年人接到公检法的电话,说参与了违法犯罪事件,要求汇款才可以,很多老人信以为真,最后上当受骗,这种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段很常见,那么老人遇冒充公检法诈骗如何应对?

针对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提醒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可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1、收到陌生人发来的网址,可使用360安全浏览器的网站名片核实网址安全性,避免误信虚假网站被诈骗。

2、公安机关、检查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轻信,不转账。

3、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身份证、手机号等信息轻易不泄露。

4、涉及银行卡、银行账户密码等和钱相关的操作一定提高警惕。

5、如果不幸上当,第一时间报警。

防范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方法其实很简单,谨记最关键的环节:公检法人员是绝对不会通过电话,更不会是手机电话来通知你已涉案。如有发现有电信网络诈骗或已经造成损失,

立即咨询当地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以上对其老人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应对方法的介绍,让更多老年人知道在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时如何应对,这些都属于老人防骗小知识,下期会重点给大家讲解老人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怎么办等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冒充快递诈骗的特点有哪些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快递作为广义物流的一种类型,无论是在人员管理还是货物配送流程方面均有其特殊性,由此引发的犯罪手段也千差万别。快递违法犯罪频发,即有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快递公司内部管理问题、行业监管不力等原因,也有违法犯罪成本低、风险小、公安机关立案、打击困难等原因,还有普通民众防范意识薄弱等原因。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冒充快递诈骗特点有哪些。

冒充快递诈骗的特点如下:

一、欺骗性强。犯罪分子以提供运输劳务为名,假冒物流中介部门与客户商谈货物运输业务,以优惠的中介费、运输费为诱饵,诱骗客户上当受骗。

二、手段隐蔽。犯罪分子提供的人员、车辆、通讯工具等信息全部是虚假信息,隐蔽身份便于逃匿。

三、流窜作案、结伙作案。如江苏宜兴破获的一起案件中,19名邳州籍犯罪嫌疑人自2005年2月以来,分工明确,骗、销一条龙作业,伪造驾驶证、汽车行驶证及牌照,以配载运货为幌子,在山东、天津、江苏、上海、浙江、河北、山西等地诈骗作案17起,骗得电缆、彩钢板、洗衣机、席梦思床垫、化工原料及各种钢材、钢管等物价值数百万元。

四、物流诈骗犯罪案件上升存在双方面的原因:

一是犯罪分子通过多种手段以物流中介部门和运输户身份诈骗客户财物。

二是客户自身缺少警惕,常难明其真相。

冒充快递诈骗特点上述小编做了详细的讲解,让更多的人对于冒充快递诈骗有详细的了解,如果你还想要了解包裹诈骗的手段有哪些等知识,可以通过了解信件包裹诈骗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人如何识别冒充公检法诈骗

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诈骗电话越来越多,诈骗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让很多人防不胜防,尤其是老年人最容易防骗,很多老年人被冒充公检法诈骗,那么老人如何识别冒充公检法诈骗?给大家介绍一下。

“你的快递涉嫌藏毒”“你的账户涉嫌洗钱”“你的信用卡已被犯罪集团利用”……如果您接到过所谓“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一定不会对这些话感到陌生。编造五花八门的理由、骗被害人将存款转入“安全账户”,这是近年来电信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行骗时最常用的手法。相关检察院检察官日前结合此类案件提醒公众:不法分子编造的上述理由不仅经不起推敲,而且于法无据。

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致电当事人就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如果您或者您的近亲属是刑事案件被害人——《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5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告知可以采取口头或者书面方式。口头告知的,应当制作笔录,由被告知人签名;书面告知的,应当将送达回执入卷;无法告知的,应当记录在案。被害人有法定代理人的,应当告知其法定代理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的,应当告知其近亲属。”

如果您的家属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133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拘留后,除无法通知的以外,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如果您是刑事案件的证人——《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37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证人证言笔录存在疑问或者认为对证人的询问不具体或者有遗漏的,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并制作笔录附卷。”

综上,假如您不符合以上任何一条,却突然被“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电话“造访”,请务必保持清醒,提高警惕。

此外,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提醒:真正的检察官或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联系当事人时,绝不会要求对方提供银行账户密码或提出转账等要求。因此,如果接到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来电,并向您提出透露个人信息、涉及财产安全的资料或资金转账要求时,切勿相信,并及时将相关情况报告公安机关。同时,如接到检察机关工作人员来电通知您涉及相关刑事案件,请在接到电话后立即联系相关检察院或登录“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进行查询及核实。

以上对其识别冒充公检法诈骗进行了充分的讲解,让大家知道公检法在发生哪些情况下才会通知,而真正的公检法工作人员绝对不会给你提供银行帐号,更不会让你打钱,所以说老人识别冒充公检法诈骗还是很重要的,登录可以了解各种类型老人防骗小知识,比如老人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怎么办等都有详细的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手机欠费诈骗,冒充政府公检法诈骗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真实案例:

事主马某在家中接到一名自称是某市电力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在贵阳市有一封家庭用电欠费通知单,并说帮其将电话转接至贵阳市公安局。随后,有一名自称是王警官的男子接电话,称其欠电费5000元人民币,并涉及一起贩毒案,让其提供电话号码并协助调查。下午15时许,马某接到一名自称是张警官的电话,要求马某汇款2万元做保证金,否则拘留45天。马某于是上网给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汇款共计人民币2万元整。后“张警官”又打电话让其继续汇款,这时马某发现被骗,于是拨打110报警。

行骗途径:骗子冒充公安、检察院等国家司法机关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声称受害人的身份被冒用或者受害人涉嫌经济犯罪,要求配合司法机关工作,诱骗对方将钱财转到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账户。

针对对象:具有不确定性,以妇女、老人居多。

关键词:

1、冒充公检法:骗子一般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联系受害者,并冒充公检法的工作人员。

2、涉嫌违法:骗子会以电话或银行卡欠费、法院传票、车辆违章、异地电卡欠费等为由头,称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且涉嫌洗钱、涉黑和诈骗等犯罪。

3、转账:取得受害者信任之后,骗子会要求受害者向指定账户中转账。

提示:

公安局、法院等司法机关不会以电话的形式办案。公安局、法院等司法机关与其他社会单位在电话上并无直接转接线路,不会出现即转即通的情况。市民如遇到涉及个人及家人身份信息泄露等问题,要第一时间与家人沟通或拨打相关单位的客服咨询电话确认,并及时向警方报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种类有哪些

全文共 1165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出现多起冒充公检法人员实施诈骗的案件,受害人中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损失数额较大,那么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种类有哪些?小编来讲解下。

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种类通过下面真实实例来详细的了解下。

案情回放:今年3月初,被害人陈某接到假冒电信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在上海开户的电话欠费2000余元。陈某否认该情况后,骗子又以陈某个人身份信息可能被盗为由让其向上海公安机关澄清事实。之后,一名自称是王警官的人员与陈某联系,称其涉嫌洗黑钱被通缉,骗子以调查涉案赃款为由,套取了陈某个人账户存款信息。接下来,陈某收到自称是检察长的电话,诱骗陈某到酒店开房并使用酒店电脑登录指定网站查看“通缉令”。待陈某相信后,骗子又以核查账户资金、交纳保证金、资金回流金等诸多借口,让事主提供每笔转账交易的短信验证码及电子密码器动态密码,以转走陈某账户内资金。至4月初陈某报案时,共被骗走500余万元。

除上述陈某被骗一案外,今年3月福州男子林某也被以同样手法骗走200多万元,福州女子欧某被骗走50多万元。

案情分析:冒充公检法人员实施诈骗,与其他类型的诈骗手段相较,危害更大,群众一旦上当受骗,往往损失惨重。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虚拟电话(可显示任意电话号码)冒充电信、邮政工作人员拔打市民个人电话,以固定电话(水费、网络、闭路电视)欠费、邮件未查收等理由谎称市民个人身份资料被盗用。在套取被害人个人信息后,不法分子再冒充公检法、银监等政府部门以被害人被盗的身份涉嫌洗黑钱、贩毒、命案等犯罪,须监管银行账户或审查资金为由,要求受害者将银行内的资金转到不法分子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内。在此类诈骗案件中,不法分子甚至会向被害人传真假公文或诱骗被害人登录虚假检察院网站查看通缉令,以骗取被害人的信任。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类诈骗案件中,不法分子一般都会以保密为由,要求受害人不要将事情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或直接要求受害人到酒店开房并利用酒店网络登录指定网站查看所谓的“通缉令”等。骗子的目的,就是要避免外人提醒受害者,确保骗局得逞。

警方提醒:一是要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息。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住址以及家庭成员信息等,不要随意在不知名网站上进行注册,以防身份信息泄漏。二是不要轻信陌生人来电。公检法机关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办案过程中不会通过电话询问个人账户信息,更不会要求事主将钱转移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凡自称是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并通过电话、短信要求对个人存款账户进行资金审查或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请概不相信。三是面对类似的恐吓,不要过于紧张害怕,也不要切断与亲。好友的联系,“当局者迷”,一般询问周边亲朋好友,便能轻易识破骗局。

上面这起实例让更多的人对其电信诈骗安全小知识有所了解,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属于犯罪行为,要多了解电话诈骗有哪些类型等知识,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