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2439

文章

13

篇1:玉屏大榕树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榕树位于屏边县城玉屏镇西北隅,大理石厂门口。大榕树高25米余,为两棵并根生长的大榕,在2米以上中间相连。

树围17.13米, 其中一棵单围7.06米, 另一棵为6.11米。大榕树覆地面积近千平方米,树龄300年,至今仍枝叶繁茂。

玉屏镇:一、地理位置玉屏镇位于东经103°35`-103°48`,北纬22°28`-23°01`之间,地处红河州东南部,屏边县南端,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屏边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与本县新现、湾塘、白河三个乡接壤。国道326线穿境而过,南距国家级开放口岸河口县105公里,北距省级经济开发区蒙自县78公里。二、自然概况全镇国土面积321.06平方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玉屏钟鼓楼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地址: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县城中心十字街处

位于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县城中心十字街。该楼始建于明代永乐(1403-1424)年间,清代顺治庚寅、康熙辛未两次进行维修,它是侗族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钟鼓楼,又名谯楼、南明楼,楼高21米,共3层,重檐翘角,琉璃瓦面,赤褐油漆壁、柱,五角攒尖顶。每层外部塑翼角四只,均系龙凤、鳌鱼形象。各层翘角尾部悬吊铜铃,风吹即发出悦耳之声。楼内门窗、围栏、挑枋、照面和扶手,都雕有龙凤花鸟,造型精美,栩栩如生。登上三楼,极目四望,巍巍崇山,滔滔舞水,交相辉映,玉屏侗乡的秀丽景色尽收眼底。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第五师长征途经玉屏时,曾在此楼向各族群众宣传长征宗旨。解放后,人民政府曾多次维修。“0”期间被毁。现已重新修复,更为壮观。

信息来源:铜仁市人民政府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玉屏萧笛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玉屏萧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玉屏萧笛为“贵州三宝”之一,创始于明万历年间,因其音色优美圆滑,做工精湛细腻而获1886年伦敦国际博览会银奖,1923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贵阳)

贵州特产—玉屏箫笛,蜚声海内外,是与茅台酒齐名的“贵州三宝”之一。玉屏箫笛,音韵清越,工艺精巧,是民族乐器中的精品,是玉屏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融合的结晶。许多箫笛艺人都为它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玉屏箫笛的制作,要经过制坯、雕刻、成品三个流程,七十多道工序。品种由一箫一笛,已发展为七箫十二笛一百多个花色品种

特产文化:玉屏箫笛,名扬海内外。相传早在公元一世纪时古玉屏的所在地五溪,就有箫笛流传。玉屏箫笛始制于明永乐年间,在中国乐器中独树一帜。191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得银质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而举办的太平洋博览会上,获金质奖。它是中国最先获国际大奖的民族民间乐器之一。玉屏箫笛,雅俗共赏。明、清两朝被列为贡品,深受皇室垂青。而在民间,知音、朋友之间往往将它作为珍品互赠。玉屏箫笛上雕刻的龙凤图案,据说就是取材于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的爱情神话故事。

相传三百年前,玉屏有一个姓郑的人,在一次赶场时候认识了一个自称"鹿皮大仙"的道人,他们两人一见如故,情趣也十分相投,送结成为知己。道人时常在山上徘徊低吟,诉说他对当朝的不满。有一天他从山上采来一根竹子,将它制成箫吹奏起来,引起知交的共鸣。不久道人要远游他乡,便把制作箫笛的技艺传给了这位姓郑的朋友。从那以后,郑家就开始自制自销箫笛。可能这就是诗句"仙到玉屏留古调"的出处了。

制作工艺:玉屏箫笛从选料到制作十分讲究。它是用当地一种特有的长在阴山溪旁少见阳光的水竹制作的。这种竹节长、肉厚,通根基本一致,只有人的拇指粗细。砍竹的时间很讲究,一般是立冬后两个月为好。因为这时的竹含水和糖分少,做出的箫笛不易开裂和霉变。

制作要求更是严格,从伐竹到制成有几十道工序。最后在箫笛表面刻以诗画。管身的古铜色彩刻上各种图案、诗词更显得古朴典雅。玉屏箫笛中尤以"龙凤屏箫"最受欢迎。它是雌雄成对的策管。雄的略粗,雌的稍细。吹奏起来雄箫音浑厚洪亮;雌箫又音色圆润含蓄而隽永。雌雄合奏,好似一对情侣在合唱,是那样的协调和谐,娓娓动听。"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玉屏岩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玉屏岩七星岩岩峰之一。与阆风岩对峙,中带横岭,状若列屏,四周陡峭,林木丛生。半岩有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三仙阁,阁外蹬道中有两凹穴,讹传为“神仙脚印”。有一大石半凌空间,以石击之,各处音响不同,名八音石,又称扶啸台。道边壁间,有清初岭南文学家屈大均等分韵赋诗纪游之石刻。右邻有峻石夹立如堵墙,中通束狭小径,仅容一人往来。顶嵌大圆石,欲坠不坠,状如仰口含珠,俗称含珠径。左旁有屈大均题字曰“小千尺峡”。再上为建于明代的玉皇殿。玉屏西峰,与石室岩顶上揽月亭遥遥相对。俯视星湖,亭群映水,可览“水月岩云”之胜。

最佳旅游季节为7-9月和春节期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玉屏甜酒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甜酒的制作

主料:

糯米(也可以是包谷、麦子,小米等)

辅料:

酒曲(玉屏的酒曲有劲到)

泉水(最好是山里的水)

1、主料糯米泡2个小时以上

2、上锅蒸40-50分钟

3、蒸好的主料糯米晾到30度左右(簸箕筛子中)

4、簸箕筛子中,主料糯米加适当的酒曲搅匀,如此反复……

5、把拌匀的主料放到天锅里(铁制最好)最上面要压实,用塑料袋包上,盖上可使之温暖的东西(如布、蓑衣等)6

6、三至四天后洞中溢满酒汁就可以了

7、成品(把成品放到坛子里,可以放半年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玉屏茶花泉旅游景区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玉屏茶花旅游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玉屏茶花泉景区

国家AAA景区

地理位置:玉屏县朱家场镇茅坡村

茶花泉景区距县城8公里,是依托中国油茶之乡的文化品牌和产业优势,利用茅坡多低山缓坡平的丘陵地势、规划建立的一个以生态农业为主导的全新景区。是贵州省100个全市12个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茶花泉景区目前已经拥有油茶基地、茶花园、湿地公园、水库、混寨瀑布、龙泉(天然山泉)等景点,周边还有铁柱山、卧佛山、古樟树群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园区内建有观光步道、文化长廊、景观亭、景区大门和导服中心。纵横交错的园区柏油道路,成为绝佳的山地自行车赛道。今年以来,已举办了多场山地自行车赛事。景区山清水秀、空气新鲜,道路幽静,是广大旅游、度假、骑行、摄影爱好者的必到之地。

据了解,玉屏茶花泉景区已被铜仁市旅发委列入“十一”黄金周期间铜仁旅游线路重点推荐。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景区,进一步提高了玉屏县的旅游品牌形象、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茶花泉”观光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玉屏板栗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玉屏板栗

玉屏板栗果大皮薄,栗果营养丰富,肉质细腻,味道甜美,无论鲜食、炒食、煮食、烹调菜肴和制糕点,都甜美可口。素以果粒大、皮壳薄、色泽褐红光洁,肉色黄亮味甘美而著称。属贵州省名、特、优产品。营养成分丰富,其中蛋白质与面粉近似而比白薯高1倍以上,脂肪高于大米、面粉的2倍,氨基酸含量比玉米、面粉、大米高1.5倍,维生素C比苹果、梨、桃等水果高5~10倍,并且还含有钙、磷、铁、钾等矿物质元素,其产热量与大米、面粉等粮食相近,且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粉质细腻、香糯可口,风味极佳。有补肾益气、治腰脚无力和内寒腹泄、活血化淤等医疗保健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玉屏社饭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玉屏社饭

原料:糯米300克,大米200克,熟腊肉150克,青蒿菜200克,苦蒜(野葱)150克。

调料:茶油、盐、味精等适量。

制作方法:蒸。腊肉切成小丁,苦蒜去根须切成短节,蒿菜洗净(只用嫩叶),切成短节,揉出苦水剂干水分。入锅用茶油炒至蒿菜转黄去除苦水待用。糯米、大米淘洗干净,糯米用水浸泡;大米先放入沸水锅中稍煮片刻捞出,滤去米汤;糯米滤去水分后与煮过的大米混合一起,放入腊肉丁、苦蒜、蒿菜、盐、味精拌匀,放入甑内,用大火蒸熟即成。

风味特色:青蒿野葱味馨香,腊肉香味浓郁,米饭油而不腻,流行于铜仁地

技术要领:蒿菜只用嫩叶,必须揉出苦汁,茶油不能多放。如没有茶油也可改用菜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旌玉屏大米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玉屏粮食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是一个集良种经营,水稻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现有成员158人,其中高级农艺师3名,管理人员18名。合作社建有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基地2万亩,拥有现代化优质大米生产线1条和完善的无公害、有机大米质量检测体系,年产“旌玉屏”牌优质大米8000余吨,其中有机大米2000吨,无公害大米6000吨,产品畅销上海、黄山等城市。2010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2162万元,利润117万元,盈余返还给成员85.3万元。

本合作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产品质量为生命线,以服务成员为宗旨,采取分片区域种植和统一提供良种、统一供应农资、统一质量标准和品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的“五统一”服务模式,全面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了全县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今年6月,合作社被评为2011年度省级示范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玉屏油茶籽油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玉屏油茶籽油是贵州省铜仁市玉屏的特产。玉屏县油茶籽油为上等食用油,其色味清香,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丰富。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油料木本树种,属于四季常绿阔叶小乔木,成年树高3米左右,树龄可达400年至5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以油茶为原料的产品有茶油、茶枯、茶壳、茶树秆、茶根等。茶油是一种纯天然绿色有机保健食用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茶油中含有饱和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铁、锌、钙等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能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制甘油三脂的升高。

玉屏油茶生产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油茶生产发展迅猛,1958年,油茶产籽创造了历史记录,产量高达195万公斤,为国家提供了40万公斤茶油,居全国1100个县级油茶县产量的第二位。玉屏因而获时任国务院总理1提名,授予“油茶之乡”美誉。2001年,国家林业局再次授予玉屏“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目前,全县油茶仔产量为1500吨,拥有大龙健康油脂有限公司、康惠健康植物油厂等11家茶油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1000吨,销售总值达1200万元,创利税收300多万元。茶油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玉屏盂峰战斗遗址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玉屏盂峰战斗遗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玉屏盂峰战斗遗址位于华安县湖林乡湖林村。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8支队4团5营警卫连长陈志光,带领40多人的队伍,在华安与-民团进行一场恶战。是时,人民解放军逼近漳厦,华安县的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警卫连准备解放华安。部队从漳平出发,来到两县交界的涵口,为解救被安溪民团围困的湖林群众,部队直奔湖林,到达湖林时,安溪民团已撤离。部队即刻攻下湖林民团大队长陈万物据守的后格尾土楼,驻守在玉屏盂自然村一线。战士们向当地群众及西陂村的群众宣传形势,张贴标语,讲明全国即将解放,在湖林群众中产生极大反响。部队在湖林驻扎十几天,华安的民团团总黄雨定坐卧不安,连忙纠集700多名民团赶往湖林,向警卫连据守的玉屏盂峰阵地展开进攻。1949年10月7日午后,部队打退敌人的集团冲锋后,安全撤出阵地离开湖林。湖林战斗,打击了国民党-派的嚣张气焰,鼓舞华安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定信心,使之看到胜利的希望,促进华安解放的早日到来。

玉屏盂峰战斗遗址海拔790.5米,横亘于湖林北面,连绵10公里,风光秀丽,景色怡人。

信息来源: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湖林村:湖林村位于华安县湖林乡东北部,距乡政府9公里,距县城26公里。湖林村现有农户695户、人口2204人,有15个村民小组,党员51人,村两委10人;现有耕地面积2907亩,山地面积4.7万亩,产业以高山茶为主。湖林村土地面积广阔,森林资源丰富,盛产竹、杉、松等。高山铁观音茶是本村的特色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南充玉屏公园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南充玉屏公园简介玉屏公园位于南充市西山坡玉屏路6号。在玉屏公园内有揽胜楼、万卷楼等,万卷楼为西晋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青少年时代读书治学的地方。

万卷楼始建于三国蜀汉建兴年间(公元222-237年)。据古书记载:南充城西有果山,此处有万卷杰出。它倚岩而建,为三重檐式木石结构楼阁,飞檐斗拱,气势雄伟。至唐代又在楼前建甘露寺,形成建筑群。四周古木葱郁,翠竹蔽天,甘泉流淙,构成一幅优美动人的山水画卷。因年久失修,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毁坏。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玉屏路

电话:0817-258529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玉屏岩摩崖石刻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玉屏岩摩崖石刻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黄岗街道办事处七星岩景区(社区)玉屏岩上,共有明至现代石刻83题,其中明15题,清31题,现代30题,不详7题。玉屏岩摩崖石刻分为玉屏南和玉屏北两路段。主要分布于南北两登山路旁石壁上。南路以明清石刻为主,北路以近现代石刻为主。文体有诗、散文、併文、点题等;字体囊括篆、隶、楷、行、草;语言有汉文、满文。其中以被喻为“状元碑”的林召棠题文,及“南明三碑”尤为珍贵。“南明三碑”中的严云从题刻高0.46米,宽0.34米。玉屏岩石刻群艺术价值较高、内涵深厚,是七星岩摩崖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七星岩摩崖石刻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岗街道:黄岗地处历史文化名城--肇庆市区的东部,位于广东中部偏西,粤西与珠江三角洲交汇处,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是粤港澳通往祖国大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总面积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4万人,下辖12个村委会和两个社区居委会。肇庆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之间,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2.1℃,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