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红星河国家湿地公园(精品20篇)

儿童公园位于人民大街东侧,与长春市体育馆相对、东邻园东路、北邻咸阳路、南与吉林省博物馆相连。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星河国家湿地公园,供大家参考!

浏览

6257

文章

417

篇1:全南桃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全南桃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全南县桃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南迳、金龙、城厢镇桃江沿岸,范围包括:龙兴水库、虎头陂水库及水库水区以内的林地和水域,仙女陂水库及串联三座水库的桃江河以内的水域和河漫滩地。

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优势,致力把全南湿地建设成为南邻九连山地区典型的河流型湿地公园、城市景观、县城饮用水源和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县里积极对规划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加大湿地生态修复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对县城段河道和河岸护坡进行加固绿化,目前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已初具雏形。

全南县桃江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期为6年。项目的实施对我县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五区建设”,打造赣粤边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武隆石桥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武隆石桥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石桥湖又名芙蓉湖,位于重庆市武隆区石桥乡,系重庆武隆2003年在芙蓉江截流修建江口水电站形成的库区,给原本“天生丽质”的石桥乡平添了湖光山色的韵致。

石桥湖不仅有良好的生态,其绝佳的景色也带动当地百姓走上了绿色发展的道路。石桥乡以发展环湖休闲旅游经济为引擎,全面推进“休闲、运动,魅力民族水乡”建设,发展旅游项目,在芙蓉湖周边打造出一个乡土气息浓厚、特色产业突出的乡村旅游产业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重庆涪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涪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潼南涪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潼南区涪江流域,以涪江河流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规划总面积1011.81公顷,湿地面积728.54公顷。湿地公园以涪江、三块石运河、库塘、稻田、自然河流等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为主体,以城市湿地资源群为景观特色,以保护以修复潼南城市湿地资源为重点,充分融入当地佛教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是集湿地保护与修复、海绵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优化、湿地科普宣教和湿地生态体验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吉林通化蝲蛄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482 字

+ 加入清单

吉林通化蝲蛄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通化蝲蛄河湿地公园位于通化县西北部四棚乡和英额布镇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5°23′24″--125°37′02″,北纬41°43′44″--41°55′50″之间,湿地公园南北最大长度22.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19.6公里,湿地公园总面积2055公顷,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公园境内蝲蛄河长约25.4公里流域面积为84公顷;森林沼泽53.2公顷;灌丛沼泽22.4公顷;距通化县城23公里。

蝲蛄河湿地公园分为8种类型,分别属于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分布两大湿地系统。有永久性河流、洪泛平源湿地、森林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草本沼泽湿地、库塘湿地、坑塘湿地、稻田湿地等,主要土类有灰棕壤、白浆土、草甸土、冲积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石质土、石灰岩土等;蝲蛄河湿地公园保护区野生植物共计4门122科665种,其中,属于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有红松、黄檗、紫椴、水曲柳、野大豆等5种。湿地公园内野生动物6纲33目71科,其中属于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有水獭、青鼬、鸳鸯、黄嘴白鹭、黑鸢、花尾榛鸡,植物成分为主,包括东北~华北植物成分、温带亚洲植物成分、东亚植物成分及世界广布种。如东北-华北植物成分有紫椴、胡桃楸等;温带亚洲植物成分有榆树、色木槭等;东亚植物成分有蒙古栎、大叶柴胡等;世界广布种有苔草属、香蒲属、眼子菜属等。

湿地公园保护区域内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使区内的珍贵、濒危、稀有野生动植物得到永久保护及种群数量的恢复和扩大,保护鸟类和栖息地及生态廊道,使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确保饮水水源充足和良好的水质,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是集生态保护、科研教学、科普宣教、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吉林通化蝲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性质定位和未来发展战略,湿地公园规划分区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等5个功能区。

吉林通化蝲蛄河湿地公园保护区成立以来,通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批准成立了通化蝲蛄河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县级事业单位,行政事业经费纳入地方财政,保证了湿地公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颁发了《吉林蝲蛄河湿地公园保护区管理办法》,并保证每年投入一定经费开展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工作,积极开展了湿地保护科学研究和调查监测工作,有力促进了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蝲蛄河河段大坝两侧面貌焕然一新,大坝两侧湿地退耕还湿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与发展,湿地保护区周边社区和广大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各项工作逐步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通化蝲蛄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发展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有利于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充分发挥湿地资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丰富湿地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促进整个区域环境的改善和维护,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间接经济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经济上亦将产生巨大的价值。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四棚乡:四棚乡位于通化县城西北部,东与二密相邻,北与柳河县接壤,南与金斗乡邻界,西与三棵榆树毗邻,境内交通四通发达。一条主公路贯穿全乡,东与通梅一级路相接,南与通沈线相连,幅员面积277.1平方公里,九个行政村,23个自然屯,48个居民组,2355户,10480口人,耕地26326亩,有林面积19000公顷。特产田、经济田面积占耕地的38%。上年人均收入3266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吉林汪清嘎呀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530 字

+ 加入清单

吉林汪清嘎呀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吉林汪清嘎呀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延边州汪清县天桥岭林业局北部的八人沟林场。北部与正在规划的吉林天桥岭东北虎保护区相邻、南接天桥岭镇响水村北部、东西主要以公路及农田等标志物为界,范围包括八人沟林场的6、10、11、26、18、38、23、48、49、64、63、71、72、77、81、84、85 南市林班部分区域。地理坐标为北纬 43°47′44″~43°54′47″N,东经129°48′33″ ~129°51′38″E,总面积1161.0hm2。主要分为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永久性河流、森林沼泽、灌丛沼泽、草本沼泽、沼泽化草甸、水产养殖场、库塘和稻田8个型。

湿地公园主体属图们江水系,其中嘎呀河是公园内主要河流,起源于汪清北侧草帽子顶山附近,流域面积为6242km2,与海兰江汇合流入图们江,属图们江一级支流,流长108.7km,宽15~25m,河深1.2m,流速每秒0.6m。公园内嘎呀河流长14.4km,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6.87×108m3。

根据湿地景观的异质性,湿地公园内的土壤分为受淹土壤和非受淹土壤两大类型。(1)受淹土壤类型:一般可分为草甸土、草甸沼泽土和水下沉积物三种类型。(2)非受淹土壤类型:主要有灰棕壤、冲积土和水稻土等三种类型。

本区植物区系组成比较复杂,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湿地公园内有野生植物共计308种,其中湿地藓类植物4科4属12种;湿地维管束植物296种,隶属于60科,149属,其中蕨类植物6科8属13种;种子植物54科141属283种,其中裸子植物1科4属5种,被子植物53科137属278种。

湿地公园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纵向穿过湿地公园的嘎呀河流域水资源十分丰富,区域内形成大面积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区域地形特殊,植被类型多样,造就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繁衍、栖息生境。根据实地考察和资料查询,该区域分布有脊椎动物206种,占吉林省已知脊椎动物种类总数的35.2%,分别隶属于5纲30目71科。其中:鱼类22种,占吉林省鱼类总数的20.2%,分别隶属5目6科。两栖类10种,分别隶属2目5科,占吉林省两栖类动物总数的62.5%。爬行类11种,占吉林省爬行类动物总数的61.1%,分别隶属2个亚目4科。鸟类132种,分别隶属16目41科,占吉林省鸟类总数的37%。哺乳类动物32种,分别隶属6目15科。

在湿地公园分布的206种野生脊椎动物中,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即金雕和紫貂;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24种,其中鸟类20种,包括白额雁、鸳鸯、黑鸢、秃鹫、白头鹞、鹊鹞、日本松雀鹰、雀鹰、苍鹰、普通鵟、大鵟、红隼、红脚隼、花尾榛鸡、领角鸮、红角鸮、雕鸮、长尾林鸮、长耳鸮和短耳鸮,哺乳类3种,即黑熊、水獭和马鹿;另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动物1种,即细鳞鱼。

吉林汪清嘎呀河国家湿地公园以优美的湿地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湿地教学、科研及湿地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使游人在体验优美湿地、森林景观的同时,感性化接受湿地保护重大意义、湿地科普知识等,可以促进全民参与湿地保护氛围的逐步形成,对于推进湿地保护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可以让更多人认识湿地,感受湿地文化,了解保护湿地及其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道德观,增强人们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自觉意识。促进企业与外界的交流,进一步改善企业运行和投融资环境以及提升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金塔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金塔北海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金塔县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金塔县西北端的西坝乡、中东镇和古城乡三乡(镇)以北,集荒漠、湿地、动植物及人文景观于一体,为各类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湿地公园的中心地带为咸水湖,北面分布有被片石覆盖的石质戈壁,南面分布着芦苇、盐碱沼泽,东面分布着沙地、白刺包,西面分布着草本沼泽、盐碱沼泽。走进北海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蔚蓝湖面,岸边的芦苇荡和远处的青山相映成趣,形成了水天一色的奇景。广袤的沼泽湿地内水草摇曳、波光粼粼、候鸟翻飞,湖泊与沙丘共存,蓝天与碧水相接,集大漠戈壁、芦苇、候鸟、湖泊于一体,构成了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武汉安山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武汉安山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武汉安山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境内的安山街,周边的湖泊主要有上涉湖、斧头湖、鲁湖、梁子湖、牛山湖等,距长江约10.5km。该项目规划用地1215.26hm2,以湖泊湿地为主,同时分布有部分的沼泽湿地。公园内具有优美的自然湿地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公园内自然资源丰富,目前发现分布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湖北省级保护野生动物51种。著名的庙嘴遗址和新窑窑址,积淀了安山的历史和人文底蕴。

为了更好地修复和保护安山街西部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江夏区旅游业发展、提高综合效益,安山街办事处审时度势,从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的高度出发,于2012年开始积极筹备申请安山湿地公园的各项工作。规划编制了《武汉安山国家实地公园总体规划》。2013年12月30日,国家林业局批准(试点)建设武汉安山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周期为三年,主要建设内容有湿地保护工程、湿地恢复工程、科普宣教工程、科研监测工程、湿地合理利用工程、管理服务建设工程。

综合考虑安山湿地公园的地理区位和资源特色,湿地公园的保护、恢复、科普宣教及合理利用等相关工程的建设,将以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整合资源,适度开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的,改善区域内的水环境,提升水质,恢复和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并承担湿地教育科研、生态旅游观光、蓄水调洪等功能。规划通过保护、恢复、科普宣教及合理利用等相关工程的建设,逐步将公园打造成为:

•1、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重要冬候鸟集中越冬地;

•2、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湿地资源示范区以及保护区域;

•3、鸟类观赏以及湿地植物观赏代表性区域;

•4、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和审美层次的社会公益性生态湿地公园。

安山湿地公园以保护和恢复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为目的,保证湿地生态系统各项功能充分发挥;同时充分利用本地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将安山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地方特色突出、文化氛围浓厚、基础设施完备、湿地景观独特、科普教育与休闲娱乐兼具的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湿地资源"保护•利用•提高"的国家级示范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台江翁你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台江翁你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台江翁你河国家湿地公园

台江县翁你河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台江县排羊乡和台拱镇,规划总面积 339.98 公顷,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以河流湿地景观为特色,是展示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喀斯特低丘河谷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湿地公园。

台江翁你河国家湿地公园是 2016 年黔东南唯一获批的湿地公园项目。台江翁你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的获批,成为黔东南州继黎平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之后的第三个国家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吉林镇赉环城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吉林镇赉环城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镇赉环城国家湿地公园处于松嫩平原草甸草原向内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的过渡地带,是具有本地区湿地典型特征的芦苇沼泽湿地公园。公园总面积2785.29h㎡,位于镇赉县城周围,呈半月形环绕县城,其地理坐标东经123°10′58〞至123°19′23〞,北纬45°49′24〞至45°55′58〞。湖泊湿地1104.2h㎡,占公园总面积的39.6%,湿地率为39.6%;沼泽化草甸面积1600.25 h㎡,占公园总面积的57.5%;其它土地面积为80.84h㎡,占公园总面积的2.9%。

湿地公园有藻类1科1种,真菌类2科4种,植物类59科201种。复杂的生物多样性,使镇赉环城国家湿地公园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方面意义重大。

公园在对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同时,也保护了野生动物,特别是为水禽提供了必需的栖息、迁徙、繁殖场所;为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提供生存场所。通过各种保护措施的实施,将使公园内湿地的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改善,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物质遗传的多样性得到保留,使湿地真正成为物种基因库。随着春天的来临,成群的白鹤、丹顶鹤、鸿雁、大天鹅、赤麻鸭、红嘴鸥等几百种鸟类汇聚于此,天高云淡、鹤舞成祥,芦苇成片,鸟类成群,鱼戏水间,别有一番风景。

公园既有湖泊、沼泽,又有草甸、草原,还有森林(园林绿化),具有多样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物种,是我国内陆珍禽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栖息地和繁衍后代的目的地,同时,又是镇赉县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这里将不仅仅是人们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休闲放松的场所,更是艺术荟萃、民族交融的多彩人文空间,是一个真正属于城市、属于市民、属于游人的公园。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于田克里雅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田克里雅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新疆于田克里雅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总面积135553.89公顷。

克里雅河维吾尔语即“漂移不定”的意思,该河源于昆仑山深处的远古冰川,河水主要由昆仑山雪水融汇而成,经常因季节性洪水改道而得名。克里雅河纵贯于田县,沿河生态系统依河而生,伴河而存,两岸生长着大面积的胡杨、红柳和芦苇等荒漠植被,形成了一条东西宽十公里,南北长三百多公里的绿色走廊,并在河流的尾部发育成了达里雅布依绿洲。

克里雅河,这条发源于昆仑山脉的克里雅山,经于田县向北流进塔克拉玛干沙漠二百多公里的河流,不仅养育了位于沙漠深处的一片绿洲和生活在这里与世隔绝的克里雅人,而且孕育了独特的克里雅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巴彦江湾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巴彦江湾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黑龙江巴彦江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巴彦县洼兴镇北5公里。总面积1203.9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175.75公顷,湿地率高达97.6%。公园内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全省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巴彦江湾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松嫩平原东缘,小兴安岭南部低山丘陵区,主要自然植被有小叶樟、苔草及灌柳等裙落,较原始的红松针阔叶混乱林尚有分布。

现在公园已经建了观光长廊、湿地漫步、禽鸟天堂、钓鱼台和观鸟屋等。公园湿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鸟类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加,根据最新监测,公园内的鸟类数量比从前增加了一倍,种类增加了15种,一些消失的珍稀鸟类也来公园繁衍栖息。

这里保护动物有多种,其中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两种:丹顶鹤、东方白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3种:大天鹅、白琶鹭、白枕鹤、鸳鸯、鸢、苍鹰、游隼、短耳鸮、白额雁、毛脚鵟、秃鹫、红脚隼、雕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新疆和布克赛尔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新疆和布克赛尔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面积291.03平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154.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3.1%,总投资为13541.82万元,规划建设期8年,分三个阶段完成。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湿地功能展示园、湿地宣教中心、湿地植物园等,并结合生态及文化特色,规划建设展示河流、沼泽湿地和草原自然景观及地方民俗风情体验游憩的风景区。

和布克赛尔国家湿地公园将定位为我国西北高原地区富有地域特色的近自然河流湿地公园,湿地动植物的乐园,生态旅游的精品,地方经济和谐发展的载体。在规划、建设以及管理过程中,秉承“保护湿地生态,展示湿地生境,结合地方文化,亲近湿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致力于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开展湿地的科普宣教,展示湿地动植物和湿地生境,传承和布克赛尔地方文化,形成新疆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湿地公园。

此次建设的湿地公园内将建有湿地功能展示园、湿地宣教中心、湿地植物园、小型广场、生态停车场、旅游纪念品商店等设施,并结合生态及文化特色,规划了以展示河流、沼泽湿地和草原自然景观及地方民俗风情体验游憩的风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辽源凤鸣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937 字

+ 加入清单

辽源凤鸣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辽源凤鸣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辽源市中心城区西北部,毗邻中心城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5°04′—125°08′,北纬45°55′—42°57′。东至原采矿区运煤铁路,南至中心城区一环路,西至东孟村一组,北至新立村一组,湿地公园总面积为862公顷。

2013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和《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结合湿地公园建设管理以及专家组实地考察评估、集体评审和公示等情况,经国家林业局审议同意全国131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的试点工作,其中包括吉林辽源凤鸣湖国家湿地公园。

辽源国家凤鸣湖湿地公园有大型矿区沉陷水库二座,分别为凤鸣湖、鹿鸣湖,周边集水坑25处。根据国家林业局《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试行)》(2008年12月)的湿地分类标准,确定吉林辽源矿区湿地公园的湿地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湿地面积285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33.1%。

规划范围内主要林木品种为杨树、柳树、落叶松、刺槐、榆树等,新栽植的林木有五角枫、白桦、梓树、云杉、水曲柳、金叶垂榆、糖槭、王族海棠、无絮垂柳、暴马丁香等,森林覆盖占规划范围的48%。天然芦苇面积为26公顷。园区内动物有啄木鸟、野鸡、野兔、野鸭、鹤、喜鹊等20余种。

公园空间环境由矿业文化中心休闲区、西安矿三区文化休闲区、矿工墓遗址保护区、湿地生态区、芳香养生森林区、农业观光森林休闲区、森林芳香农业综合区、老道山山地森林运动和嬉雪区、小球运动森林休闲区、康乐休闲区、矿山地质博物馆区、公园主入口区组成。空间环境规划集中体现“矿山遗产保护、湿地生态保护、森林生态保护、芳香养生、健身运动、农业观光、文化娱乐、科普教育”的重要功能,突出展示“矿山、湿地、芳香”的鲜明特色。

民族历史的变迁,代表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从影响深远的满族文化、吉祥福禄的鹿乡文化,到百年传承的煤炭文化,再到历史悠久的关东文化,我们只是存在于浅薄的认识之中,对于其博大的内涵却缺乏全面的理解和领悟。为把湿地公园建设好,给全市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城市花园、一个恒久的记忆平台,让辽源市的经济顺势腾飞。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黑龙江宾县二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127 字

+ 加入清单

黑龙江宾县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黑龙江宾县二龙湖湿地公园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南岸的宾县县城西南6km处。地理坐标为北纬45°41′59.8″~45°44′36.6″,东经127°23′33.9″~127°27′48.3″,东西长5.44km,南北宽4.90km,总面积为1286.3hm2。

黑龙江宾县二龙湖是2012年经国家林业局审核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范围是东以环湖公路与南阳村相邻,西以泄洪渠与二龙村、永乐村、二龙山家属区相邻;南以第一山脊线接二龙山林场,北以环湖公路邻二龙山村。

二龙湖湿地公园水域面积较大,以湖泊和沼泽为主,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泛滥土和水稻土,湿地率高达75.63%。二龙湖湿地公园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公园内环境复杂,既有大面积的湖泊和沼泽,又有小面积草甸及森林,充分表现出野生动物栖息生境的多样性。由于公园内水域面积较大且水资源充足,吸引了各种在森林和草地上筑巢繁殖的鸟类前来觅食;一些大型的哺乳动物也常游荡于二龙湖岸边栖居、觅食和饮水,同时公园内的积水湿地和小面积森林也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因此,二龙湖湿地公园的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和鱼类的种类较多,种群数量大、分布范围广。

根据调查表明,目前公园内分布有野生动物30目78科279种,其中,有鱼类4目10科49种;两栖类2目5科8种;爬行类2目3科7种;鸟类16目46科181种;兽类6目14科34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东方白鹳,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黑熊、猞猁、黄喉貂、青鼬、马鹿及鸳鸯等30种,是哈尔滨地区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龙江宾县二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属于长白山脉张广才岭西北部小岭的余脉,植被属长白植物区系。二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有高等植物364种,隶属于64科183属。其中蕨类植物4科5属7种,占湿地公园总科数的6.25%,占总属数的2.73%,占总种数的1.92%;种子植物357种,占湿地公园植物总种数的98.08%,隶属于60科178属,分别占湿地公园科、属的93.75%和97.27%。在湿地公园内分布的优势科有菊科、禾本科、毛茛科、蔷薇科、百合科、伞形科、唇形科、石竹科、莎草科、蓼科以及豆科,这11个优势科所含植物种数占全区种子植物种数的60.22%。

黑龙江二龙湖湿地公园区域内生态系统主要有河流湿地、草本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库塘湿地和其他人工湿地等多种湿地共同组成。二龙湖湿地景观优美、湿地多样性高,湿地水体未收污染,能够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作用。二龙湖湿地公园,不仅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二龙湖的水源涵养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漳平南洋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漳平南洋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漳平南洋国家湿地公园地理位置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类型多样,湿地特征典型,湿地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高。公园作为中国南方丘陵山区河岸带退化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福建西南部以河流为主体的典型的复合性生态系统和九龙江流域上游水资源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在保护、恢复湿地资源的同时,展示漳平丰富的水仙茶文化、红色文化和花乡、画乡、茶乡“三乡文化”。湿地公园的建立,对普及湿地知识,促进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漳平南洋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漳平市南洋镇境内,涉及南洋镇梧溪、南洋、利田、党口、暖洲等5个行政村。公园北起天台国家森林公园九鹏溪景区南边界,南至暖洲桥及桥下游部分河滩地,东西至双洋河两岸。地理坐标为北纬24°12′~25°44′,东经116°50′~118°02′,公园总面积为317.2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12.91公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371 字

+ 加入清单

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湖南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湖南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洞口县,以对平溪江实施整体保护为原则,西与罗溪国家森林公园龙眼洞景区比邻,东与资江0汇,全长43.8公里,东经110°327"~110°5153",北纬27°314"~27°611"。规划总面积981.6公顷。洞口县属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亦是衡邵干旱走廊的重度干旱县,水资源的保护具有迫切性与必要性。

平溪江作为洞口县的母亲河,西处雪峰山东麓,东入资水口,经县城穿经而过,不仅是雪峰山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的重要廊道,是构建湖南"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的粮食生产及沿岸20多万居民饮用水源安全提供了水源保障;并地处为我国南北鸟类迁徙带上,为众多迁徙水禽提供了重要停歇地和觅食场所;湿地公园生态区位优良。湿地公园内湿地面积704.9公顷,湿地率71.8%,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588.5公顷,洪泛平原湿地116.4公顷,洲岛11处,河滩密布。湿地公园地形开阔、河床相对宽阔,水流平缓,河道弯曲,漫滩、江心洲发育,两岸级阶段地平垣开阔,一般高出河床2-3米,体现出溪谷平原区与丘岗区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在湖南省具有代表性,在湘西南山地区具有独特性。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有维管植物149科,412属,804种,占湖南省维管植物种数的18.6%,其中有以菖蒲、短尖苔草、虉草、节节草、益母草、球果蔊菜等为优势种的湿生植物100余种。分布有野生脊椎动物154种,隶属25目67科,占湖南省已知脊椎动物总种数的16.8%,其中有鸟类93种。湿地公园内发现有国家重点二级保护植物樟树、野大豆、金荞麦;有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0种,有中日候鸟保护物种29种;有中澳候鸟保护物种8种;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16种,中国特有物种12种,湿地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类群多样,代表物种齐全,无论物种数还是科数,在省内都占较高比例,在湖南省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彰显了湿地公园内生物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重要的珍稀保护价值。

湿地公园湿地景观资源丰富,形成了以洲?水?林?园为载体,融古、红、绿、蓝于一体。肖氏宗祠、钟元帅庙、文昌塔、青云塔等国家、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点缀其中,古色古调;贺龙、肖克的临时战斗指挥部和红军主力宿营地以及红军标语墙等展现出深厚的红色文化;回龙洲、伏龙洲为代表的等众多洲滩,洲内古木参天,群鸟展翅,枫杨林、垂柳林、樟树林、楠竹林、芦苇滩等多类型的植被景观,葱绿苍翠;平溪江、西洋江、黄泥江等蜿蜒曲折、婀娜多姿,水质清幽、形成连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蓝色纽带。湿地景观多样性类型效应明显。湿地公园秉承"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区划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区。保护保育区区划为"一江两系":即平溪江水质保护保育小区、支流水系保护保育小区、洪泛平原湿地生态体系保护保育小区;面积600.7公顷,占总面积的61.2%。规划沿平溪江及支流水系周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社区生活垃圾的处理等防治措施,加强水岸的保护、修复,构建健康的水岸生态系统,保障湿地公园水质与水系的自然特性;对洪泛平原湿地生态体系进行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加强湿地植被的多样性的建设,适度开展栖息地恢复和营建项目,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

恢复重建区区划为"一带两区":即"两岸"防护景观林带重建小区、上渡头采砂迹地恢复小区、石江河水系优化疏通小区;面积249.3公顷,占总面积的25.3%。规划以保持平溪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目的,旨在通过对现有河岸的人工林、纯林进行植被改造,对两侧植被不连续的区域实施景观防护林的重建,形成湿地公园完整的绿色景观防护带,构建农田生态系统与湿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廊道。并通过对上渡头、石江河等河段开展水系疏通、水系优化等措施,以恢复和重建结构完善、功能完备和景观优美的生态河段,维持湿地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

科普宣教区区划为"两洲一廊":即伏龙洲文化展示园、回龙洲生态科普宣教园、木瓜桥"十里画廊"宣教带;面积34.5公顷,占总面积的3.5%。规划将回龙洲定位为以生态保护为主,以生态科普宣教为主题,集休闲、旅游为一体生态科普宣教园;将伏龙洲定位为以文化保护为核心,传承民俗文化、宗祠文化、湿地文化为一体的民俗文化园;将木瓜桥"十里画廊"定位为观光、体验、欣赏湿地公园洲?水?林?园的景观长廊。以形成生态科普、文化展示、生态休闲为一体、零距离接近大自然的理想场所。合理利用区区划为"三洲一带":即田家洲生态农林观光园、水脚下洲生态农林产业基地、石湾洲雪峰密桔观赏采摘园以及县城区沿江风光带;面积89.3公顷,占总面积的9.1%。规划建设形成生态观光、果蔬采摘、农作体验等各具特色的绿色农林产业园与市民生态休闲、生态旅游、科普宣教等为一体的集散带,满足湿地公园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市民生态休闲,周边农耕产业和谐发展的需要。

管理服务区区划为"一区三站四点"的建设格局:即桃花岛湿地公园管理服务区、三个湿地保护管理站、四个社区共建共管点。面积7.8公顷,占总面积的0.8%,规划按着精简、高效、实用的原则,将湿地公园管理服务区打造成管理、科研、监测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集散中心,满足湿地公园的发展需求。在功能分区的指导下,规划通过"三江、两岸、六洲、五园、多点"的总体布局,将湿地公园打造成以雪峰山-资江水系廊道生态系统保护保育为核心,以独具特色的洲?水?林?园于一体的生态系统为特色,以宗祠、塔、庙等重点保护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生态保护、科普宣教、生态旅游、科研监测于一体国家级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那拉提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那拉提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那拉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肖尔布拉克镇西面,与喀拉布拉乡、种羊场接壤,是集湿地生态观光、湿地科普宣教、滨水休闲度假、湿地文化体验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公园。据记者了解到,那拉提国家湿地公园于5月1日向游客开放。

据了解,“新疆伊犁那拉提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河流、沼泽、湖泊等景观类型,是我国西部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更是西部干旱区乃至我国罕见的河滩芦苇沼泽湿地类型,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湿地规划总面积为14000多公顷,整个湿地公园的湿地率达99.2%。

据湿地公园负责人介绍,从2016年7月营业之后,共接待游客人数近8000人次,今年新增的有2亩地的荷花栽培,现在处于发芽阶段,游客在6月中旬就可观赏荷花,还有新建集餐饮购物、休闲体验、娱乐康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主要提供旅游集散与综合服务,该项目于5月20日主体完工,五月底正式投入使用。航线有去年来回3公里的东部航线外,又增加了来回4公里西部航线。随着湿地公园设施、旅游项目的不断完善,那拉提国家湿地公园将会成为伊犁河谷又一旅游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四会绥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四会绥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四会绥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会市西南部,范围包括绥江与青岐涌部分河道及其周边区域,湿地类型主要为永久性河流和洪泛平原湿地,总面积1301.24公顷,湿地率98.54%,总投资1.99亿元。

据统计,该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束植物67科188种、蕨类植物10科12种、裸子植物1科1种、被子植物56科175种;共有脊椎动物22目66科173种、鸟类9目26科7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鼋,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种包括虎纹蛙、黑冠鹃隼、黑翅鸢、褐翅鸦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汉寿息风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汉寿息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汉寿县息风湖国家湿地公园属洞庭湖水系,位于汉寿县城中部,距离县城5公里,距常德市30公里,上游分别从沧港镇和毛家滩乡牛路村开始,含沧浪河、南湖撇洪河和安乐湖,下游与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直接相连,总面积1836.53公顷,湿地面积1544.45公顷,涵盖湖泊湿地、河流湿地等四类湿地类型,由湿地保护、恢复重建、宣教展示、合理利用、管理服务五大区域组成,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它的建立对构建洞庭湖流域大生态保护格局、完善洞庭湖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提升生态文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霸王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霸王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内蒙古集宁霸王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南部,规划区总面积418.24公顷。霸王河是集宁的母亲河,属内蒙古黄旗海水系,集宁区政府于2010年开展了霸王河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达35亿。经过几年的建设,流域内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霸王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于维护黄旗海水系水环境安全、保障我国半干旱草原地区水源涵养地水质和水量、保护水鸟栖息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霸王河生态公园于2010年9月开工建设,2013年底全部竣工,期间对霸王河流经集宁全段的22公里流域进行了全面综合治理。现有水域面积113万平方米,总蓄水量830万立方米,是老百姓健身、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之一。

霸王河生态公园是集宁区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一项工程,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兴利除害、造福人民群众的惠民工程。工程分为河道、绿化、广场及道路四大部分。河道治理方面建有水库大坝及其他9座拦河建筑物,水库大坝至京藏高速段河道蓄水面积已近300万平方米;水域绿化景观带长14公里,宽约近1公里,绿化面积约650万平米,种植常绿树220万株,落叶乔木9.4万株,花灌木植645万株;新建广场12个,重点广场有纳尔松河风情园、净州路广场、神舟广场、瀑布广场等;完成滨河路建设约32公里。公园功能分为三段,上游段两岸大部分为基本农田,为生态观光体验区;中游段在城市规划区内,为城市人文景观区;下游段两岸地势平坦、河道较为开阔,为生态湿地恢复区。公园在改善地区小气候、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城乡人居和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夏季旅游高峰期公园共接待区内外创城考察团160余团次,在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评选过程中,公园对外宣传展示了集宁区的崭新形象和创城带来的深刻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