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黄芩

黄芩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黄芩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黄芩问题。

分享

浏览

1053

文章

18

黄芩能不能直接泡水喝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黄芩可以泡水喝,有降火的功效,但是黄芩是特别苦的,很难喝,建议您不要长时间喝。

黄芩的叫法有很多种,如:山茶根等等,它从古代开始就作为药物一直被中医所使用,历史上黄芩主要产自我国的北方地区,是难得的清热良药。那么,刚挖出来的黄芩能不能直接泡水喝?

详细内容

1

如果因为天气湿热而有发热、胸口作闷、口渴、上火、食欲不振等症状,用黄芩泡水喝能减缓。

2

还有泻火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泻痢、黄疸、肺热咳嗽等疾病;

3

与甘草一起配伍泡水喝还可以起到治疗慢性气管炎功效,因为甘草可以止咳去咽痛,而黄芩有抗多种细菌之效。

4

用黄芩泡水喝其中有一个功效就是降血指,因为黄芩里含有汉黄芩素能对人体的血清甘油起到降低,同时能对血清HDL-ch的含量可以增加。

5

有相关的实验证明,用黄芩泡水喝会对体内的癌细胞起到抵抗作用,这就是因为黄芩里含有的黄芩黄酮成分起到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全文共 1693 字

+ 加入清单

黄芩别称山茶根、土金茶根等,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下面小编分享了黄芩的功效作用食用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黄芩的食用方法

1、黄芩蒸猪腰

【材料】猪腰2个,黄芩12克,调料适量。

【做法】①将猪腰切开去筋膜,洗去血水切成片,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②将猪腰与黄芩共置瓷器内,酌加调料,隔水用旺火蒸至猪腰熟透,去黄芩,分2次食用,5日为1疗程。

【功效】补肾、清热、安胎,适用于血热之先兆流产。

2、胡连黄芩粥

【材料】胡黄连、黄苓各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①将胡黄连、黄芩择净,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②粳米入药汁中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清热燥湿,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血脂异常。

黄芩的药用功效

1、清热燥湿: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2、泻火解毒:用于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嗽、热盛迫血外溢及热毒疮疡等,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黄芩的药用选方

1、治小儿心热惊啼:黄芩(去黑心)、人参各一分。捣罗为散。每服一字匕,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服。

2、泻肺火、降膈上热痰:片子黄芩,炒,为末,糊丸,或蒸饼丸梧子大。服五十丸。

3、治慢性气管炎:黄芩、葶苈子各等分,共为细末,糖衣为片,每片含生药0.3克,每日三次,每次五片。

4、治少阳头痛及太阳头痛、不拘偏正:片黄芩,酒浸透,晒干为末。每服一钱,茶、酒任下。

5、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6、治吐血衄血或发或止、皆心脏积热所致:黄芩一两(去心中黑腐),捣细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不计时候,和滓温服。

7、治肝热生:黄芩一两,淡豉三两,为末。每服三钱,以热猪肝襄吃,温扬送下,日二撮。忌酒,面。

8、治产后血渴、饮水不止:黄芩、麦门冬各半两。上件,细切。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猜你喜欢:

黄芩的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黄芩苷、黄芩素对关节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黄芩素对类风湿关节炎、γ-球蛋白变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D-青霉胺相似。

2、抗菌作用:黄芩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和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但也有报道黄芩无明显的抗菌作用,或者是有较弱的抗菌作用。

3、抗凝作用:黄芩黄酮有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能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因而有抗凝血作用。

4、安胎作用:黄芩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同时黄芩对中枢抑制能够起到镇静的作用。

5、抗癌作用:黄芩有抗癌作用,其乙醚提物对Ll210有细胞毒作用,其所含白杨素对人体鼻咽癌KB细胞有细胞毒活性。

6、保肝作用:黄芩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其含有的某些成分还能促进家兔胆汁分泌,使血中高胆红素含量降低,起到利胆作用。

7、降脂作用:黄芩黄酮能使动物血清中升高的转氨酶ALT、AST显著下降,黄芩新素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和肝内甘油三酯并能抑制葡萄糖向脂肪转化。

8、降压作用:黄芩含有的某些成分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扩张血管而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对肾性高血压犬也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黄芩的配伍应用

1、配柴胡: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柴胡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以外宣。二药合用,通调表里,和解少阳,清泄少阳之热邪。

2、配白术:黄芩苦寒而降,清热燥湿,去热安胎。白术甘温味厚,阳中之阴,可升可降,补牌安胎。二药相伍,一补一泻,一温一寒,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齐奏清热安胎之功效。

3、配半夏:黄芩苦寒清热,半夏辛散降逆,二药参合,一寒一温,苦降辛开,从而使阴阳和、升降顺、痞气消。

4、配黄连:黄芩苦寒,善清上焦湿热,主清肺火。黄连大苦大寒,主治湿火郁结,主清心火。湿热在里,以黄连清湿生之热,黄芩解热生之湿,二药参合,相互益彰。

展开阅读全文

黄芩的药用价值

全文共 1098 字

+ 加入清单

黄芩(拉丁学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黄芩的药用价值,供大家参考!

黄芩的民间传说

李时珍生于明朝嘉靖年间,自幼聪明伶俐,好学上进,小小年纪就立志考取功名。光耀门庭。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李时珍十、六岁时,他突患急病,咳嗽不止,并且久冶不愈。随着病情加剧,他每日吐痰碗余,烦、渴引饮,骨蒸劳热,六脉浮洪,虽服用柴胡、麦冬、荆芥、竹沥等解表退热、润肺清心、清热化痰之剂却并无效果。方圆百里的名医都束手无策,认为其已无药可救。眼看小时珍生命危在旦夕。

正在李时珍的父母悲伤绝望之际,村子里来了一位从远方云游到此的道士,这位道人白发长髯,颇有一种仙风道骨的味道。闻言道人专治疑难杂症,小时珍的父母急忙把道人请到家中给他看病。道士给小时珍号了脉象后,捋捋长髯说: “不妨,不妨,此病只需服用黄芩30克,加水两盅,煎至一盅,服用半月即可痊愈。“时珍的父母半信半疑地按方煎药。奇迹出现了。半月之后,小时珍身热全退,痰多咳嗽的症状也消失了,身体逐渐恢复健康。一味黄芩居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李时珍深感中国医学的神奇,更对这位身怀绝技的道士钦佩不已,从此,便跟随道人刻苦钻研医学,读遍历代医书,踏遍高山大川。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时珍终于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医林一代宗师。在他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救了他性命的黄芩这味中药推崇备加,称之为“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黄芩的药用价值

付方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甘。

归经:入心、肺、胆、大肠经。

①《品汇精要》:行手太阴、阳明经。

②《纲目》:入手少阴、阳明,手足太阴、少阳六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肠、膀胱、胆四经。

功能主治

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

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

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

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

⑦李杲:治发热口苦。

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展开阅读全文

潞州黄芩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潞州黄芩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潞州黄芩是山西长治屯留县的特产。

黄芩(拉丁学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

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休荒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

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潞州黄芩

屯留县民康中药材专业技术协会

11619831

黄芩(中药材)

展开阅读全文

黄芩仙谷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黄芩仙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黄芩仙谷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由斋堂镇政府、北京瓷茗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规划将斋堂镇的黄芩茶种植进行整体开发,瓷茗缘公司进行黄芩茶的加工、销售、品牌树立等。国家AAA级景区。

黄芩仙谷自然风景区入口处是汉白玉桥和仿古门楼,门楼右侧是文化长廊,左侧是旅游接待区。

第一个仿古四合院,能看到能看到黄岑加工的工艺。中间是京西黄岑展厅里面摆放着门头沟区的特产。后面第二个仿古四合院是岑官的住所,有总统套房、散客包间等,均有地热供暖。山中几个平台有生态颐养区,中医药植物园,山地休闲度假区,中医药祖敬拜区。

票价:免费

地址:门头沟区斋堂镇爨柏景区入口(近斋堂镇政府)

自驾线路:门头沟109国道,车过雁翅到斋堂,刚过斋堂镇右转进入爨柏景区入口,前行5分钟,就是北京“黄芩仙谷”。

斋堂镇:斋堂镇为门头沟区辖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深山区,镇政府驻地东斋堂村。该镇东南距区政府驻地30多公里,东北与雁翅镇相接,北部与河北省怀来县毗邻。西部是清水镇,南部与房山区大安山乡接壤,东南部与大台办事处相连。下辖29个行政村,三个居委会,总面积为392.4平方公里,略呈长方形,共7786户,170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08人。 斋堂镇是西部地区的。

展开阅读全文

莒县黄芩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莒县黄芩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莒县黄芩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

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莒县黄芩

药材

山东

莒县库山中药材协会

莒县所辖库山乡、东莞镇、碁山镇、桑园镇、洛河镇、峤山镇、夏庄镇、寨里河镇、刘家官庄镇、龙山镇、长岭镇、陵阳镇、招贤镇、城阳街道、店子集镇等15个乡镇(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5′~119°06′,北纬35°19′~36°02′

展开阅读全文

澄城黄芩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澄城县地处渭北旱原,是北药的最佳适宜生长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美誉。特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适合黄芩、远志、柴胡等规模种植。目前,该县共有黄芩、远志、柴胡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产值约2亿元,尤其是黄芩中的黄芩苷含量高达17.4%,比国家药典9%高出93%,被评定为国家级黄芩种植与加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近日,在丝绸之路中医药国际论坛会上,“澄城黄芩”荣获“陕西十大秦药”殊荣,澄城黄芩种植基地被评为“陕西十大中药材种植模范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耀州黄芩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耀州黄芩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耀州区栽培中药材历史悠久,尤以黄芩、黄芪、党参为最佳,其中黄芪、党参早在唐代就驰名全国,号称“华原芪”、“宜党”,清代以黄芩为贡品,都是享负盛名的道地中药材。

为了树立药王故里、养生福地的耀州品牌,提高耀州的知名度,增加广大人民群众收入,区农业局高度重视耀州黄芩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工作,认真部署,精心安排。通过近一年严谨、细致的工作努力,“耀州黄芩”通过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专家评审。

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报,有助于我区打造以“耀州黄芩”为代表的道地中药材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使我区以“耀州黄芩”为代表的三品一标产品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魔力棒”、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开拓市场的“通行证”以及招商引资的“金名片”。

地域范围

耀州黄芩保护区域涉及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办事处、董家河镇、石柱镇、关庄镇、演池乡、小丘镇、庙湾镇、照金镇、瑶曲镇、孙塬镇、坡头镇等11个乡镇(街道办)17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459"~109°0538",北纬34°4843"~35°1902",东到孙塬镇焦坪村,南到小丘镇西独塚村,西到照金镇尖坪村,北到瑶曲镇杏树坪村。总生产面积2.49万亩,年产量3734.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耀州黄芩条长、质硬而脆、易折断、茬黄色、中心红棕色。 2.内在品质指标:耀州黄芩内含物丰富,其中黄芩苷≥10.0%,浸出物≥45.0%。 3.质量安全要求:耀州黄芩产地环境应符合《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AP)》第二章规定;生产过程应遵循《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AP)》第四章第一节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黄芩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在现实当中有许许多多种茶,而且每种茶都有不同的功效作用禁忌。据说黄芩茶在现实生活有许多种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然而,我就会觉得很好奇黄芩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怎么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有关于黄芩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芩茶的功效与作用

黄芩入药的话,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所以黄芩茶可以帮助治疗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等症状。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另外,酒黄芩对于以下疾病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1、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2、治疗慢性气管炎。

3、治疗急性菌痢。

4、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5、治疗传染性肝炎。

6、治疗肾炎、肾盂肾炎。

7、治疗高血压病。

黄芩茶的禁忌

以下人群是适合饮用黄芩茶的:

1、心热容易惊哭的婴儿。

2、需要清热解毒,泻肺火的人。

3、慢性气管炎的患者。

4、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肠炎患者。

5、经常头痛的患者。

6、更年期妇女。

7、需要安胎的孕妇。

8、产后出血的孕妇。

但是脾肺虚热的人不能饮用黄芩茶。尤其是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的人。

黄芩具有安胎作用。但是孕妇在用黄芩安胎的时候,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才行,千万不要擅自服用安胎药。毕竟每一个人的身体都不一样,所有的药效果都会因人而异的。

展开阅读全文

黄芩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相克食物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黄芩和一般的中药一样,不仅在食用人群上有禁忌,在食用方法上也同样有禁忌。那么,黄芩不能和什么一起吃?黄芩和什么相克?

黄芩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黄芪+南杏仁:身体不适

黄芪+玄参:功能相克

黄芪+杏仁:身体不适

黄芩怎么吃

材料:青子芩15克、甜杏仁10克、陈阿胶15克、生桑皮10克、生白芍5克、甘蔗梢25克、生甘草4克、鲜车前草25克。

步骤:

先用生糯米30克,开水泡取汁出,代水煎药。

功效:

专治秋燥,缓解肺燥肠热;治腹泻,缓解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泄泻。参、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补中益气汤。

人参黄芩猪肚汤

材料:猪肚500克、人参5克、黄连5克、甘草6克、枣5克、干姜15克、黄芩9克、半夏9克、大葱10克、姜10克、盐6克。

步骤:

1、材料的准备:将材料人参、黄连、炙干草、大枣、干姜、黄芩、半夏分别洗净后装入纱布袋内;

2、材料的处理:生姜切成片,葱切成段;

3、猪肚的处理:猪肚反复搓洗干净;然后,将净纱布袋纳入猪肚内,用绳扎紧口放入炖锅内;

4、准备炖煮:加入适量清水及生姜、葱、料酒,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50分钟,加入盐搅匀;

5、上锅准备:将猪肚捞起,除去药包,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的长条,再放入锅内烧沸即成。

搭配建议

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

2、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常与党阿胶黄芩汤。

宜忌人群

禁忌人群:腹胀、风热咳嗽、感冒者;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忌食。

适宜人群:身体虚弱,面色黄白缺乏光泽者。骨骼不健壮,手腕和脚腕偏细,皮肤黄白者。易浮肿、肌肉松软者,平时易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者。

展开阅读全文

黄芩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四大功效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黄芩可以用来泡水饮用,这是很多药材共同的食用方法之一。但是泡水的作用各不相同,那么,黄芩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黄芩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1、降血脂:

用黄芩泡水喝其中有一个功效就是降血指,因为黄芩里含有汉黄芩素能对人体的血清甘油起到降低,同时能对血清HDL-ch的含量可以增加。

黄芩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

2、抗癌作用:

有相关的实验证明,用黄芩泡水喝会对体内的癌细胞起到抵抗作用,这就是因为黄芩里含有的黄芩黄酮成分起到的作用。

3、治疗慢性气管炎:

与甘草一起配伍泡水喝还可以起到治疗慢性气管炎功效,因为甘草可以止咳去咽痛,而黄芩有抗多种细菌之效。

4、止渴去热:

如果因为天气湿热而有发热、胸口作闷、口渴、上火、食欲不振等症状,用黄芩泡水喝能减缓。

黄芩泡水喝的做法

黄芩泡水的做法

【材料】黄芩、水、蜂蜜或红糖适量。

1、把准备好的黄芩用清水洗干净。

2、把洗干净的黄芩放到茶壶里。

3、倒入刚刚烧沸腾的开水,盖好盖子。

4、10到15分钟左右可以隔渣倒到杯里。

5、为了让口感更好,可以倒入适量的蜂蜜或红糖进行调味。

黄芩可以长期泡水喝吗

清热多用生黄芩,安胎多用炒制品;清上焦热可用酒黄芩;止血则多用黄芩炭.本品苦寒伤中,故脾胃虚寒、少食、便溏者忌用.所以要根据你的情况来定啊,不是长期可以喝的。

黄芩泡水喝搭配

1、清热泻火用于热毒证之发热,或疮肿痈疡,常配黄连、黄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鱼腥草、瓜蒌皮同用,对肺部感染有佳效。

2、清热燥湿适用于湿热为患的病变,如胃肠湿热的泄泻痢疾,膀胱湿热的小便赤痛,湿温病的发热。

3、清热安胎胎动不安而有热象者可选用黄芩泡水喝。

因此黄芩可以泡水喝,有降火的功效,但是黄芩是特别苦的,很难喝,建议您不要长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黄芩是热性还是凉性 味苦性寒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知道黄芪这种药材,但是不一定听过黄芩这种中药。其实二者并非同一种,那么,黄芩是热性还是凉性?黄芩有副作用吗?

黄芩是热性还是凉性

黄芩,味苦、性寒。

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主治

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一般以内蒙古野生的枯芩为最佳,其次是山西产的黄芩,甘肃的栽培黄芩品质最次。

黄芩的功能主治

黄芩可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痘,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常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黄芩的副作用

黄芩的副作用主要体现有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黄芩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肝胆系统感染。具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的功效。另外,黄芩有较广的抗菌活性,对皮肤真菌亦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黄芩用药禁忌

黄芩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脾肺虚热者忌之黄芩。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

展开阅读全文

黄芩的功效和作用

全文共 1232 字

+ 加入清单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黄芩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黄芩的作用

1、抗菌

黄芩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2、抗病毒

黄芩能够抑制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3、抗炎

黄芩素、黄芩苷能够抑制急性炎症反应。抑制炎症模型渗出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1)机制:抑制炎性介质产生、释放。

(2)抑制组胺释放

(3)抗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前列腺素E(PGE)、白细胞三烯(LT)的生成,减轻炎性介质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壁通透性、白细胞的趋化作用。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芩能够抑制免疫反应:尤其对I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作用显著。黄芩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因为黄芩苷,提高巨噬细胞、NK细胞功能。

5、清热解毒

研究表明,黄芩有解热的性质。黄芩有解毒作用,与所含的葡萄糖醛酸有关。

6、保肝、利胆

中医认为,黄芩清肝胆,保肝,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7、镇静

黄芩对中枢抑制,能够起到镇静的作用。

8、对血液系统影响

黄芩对血液系统作用复杂,黄芩素等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抗凝血,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产生。

9、抗变态反应

在抗变态反应方面,黄芩甙元较甙作用强。黄芩此种抗变态反应,不产生过敏反应,此外它对平滑肌本身,也有直接的松弛作用。黄芩甙元及黄芩甙均能抑制过敏性之浮肿及炎症,二者能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10、降低血压

黄芩酊剂、浸剂、煎剂、醇或水提取物、黄芩甙均可引起降压作用。浸剂口服能降低正常及慢性肾性高血压,酊剂可使神经性高血压回至正常。

黄芩的功效和作用

1、《药对》:黄芩,得厚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芪、白蔹、赤小豆疗鼠瘘。

2、《本草图经》: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黄芩。

3、《医学启源》:黄芩,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垄盛,必用之药。泄肺中火邪上逆于隔上,补膀胱之寒水不足,乃滋其化源。

4、《本经》:主诸热黄疸,肠僻,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5、《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6、《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7、《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诸失血。

8、《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法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9、《 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黄芩茶的功效与作用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黄芩茶顾名思义,指的是用黄芩泡出来的茶,对于黄芩茶的功效作用,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黄芩茶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黄芩茶的禁忌

以下人群是适合饮用黄芩茶的:

1、心热容易惊哭的婴儿。

2、需要清热解毒,泻肺火的人。

3、慢性气管炎的患者。

4、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肠炎患者。

5、经常头痛的患者。

6、更年期妇女。

7、需要安胎的孕妇。

8、产后出血的孕妇。

黄芩茶的功效和作用

1、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2、治疗慢性气管炎

3、治疗急性菌痢

4、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5、治疗传染性肝炎

6、治疗肾炎、肾盂肾炎

7、治疗高血压病

黄芩茶孕妇可以喝吗

黄芩具有安胎作用。但是孕妇在用黄芩安胎的时候,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才行,千万不要擅自服用安胎药。毕竟每一个人的身体都不一样,所有的药效果都会因人而异的。

加上黄芩其实是有分枯芩与子芩两种的。枯芩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黄;子芩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如果是清热安胎作用,就应该和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但是也要注意黄芩是苦寒伤胃的,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如果平时要服用黄芩,对于胸闷发热可以配合滑石、白蔻仁、茯苓一起使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一起用;对于湿热就可以配合茵陈、栀子、淡竹叶一起用。

黄芩茶的做法

一、黄芩绿茶

材料:黄芩、绿茶

做法:将黄芩洗干净,然后用水煮沸黄芩,再加入绿茶浸泡十五分钟之后就可以饮用了。

二、黄芩红枣茶

材料:黄芩15克、新疆红枣10颗;

做法:

1、新疆红枣用温水泡发洗净后,去核切片备用;

2、黄芪和红枣用清水浸泡一小时;

3、点火,煮滚了以后转小火煮15分钟即可。

黄芩茶的基本介绍

黄芩茶就是主要用黄芩泡出来的茶,主要的功效是清热去火。

黄芩味道是苦的。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的人不能服用。

展开阅读全文

黄芩胶囊的功效和作用

全文共 1561 字

+ 加入清单

黄芩胶囊,一种处方药,一般感冒、上火都能食用,前提得是医生开的药才能吃,不要擅自买药吃呢。黄芩胶囊,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上呼吸到感染,细菌性痢疾,感冒了,或者由于上火引起牙痛等都可以服用。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黄芩胶囊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黄芩胶囊的价格

黄芩胶囊的价格一般在32元左右,不同地方价格可嫩而过有所差别。买药的时候要到正规的药房够买,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一定要医院看病,不要听信江湖郎中的说辞。购买黄芩胶囊的时候,还是得以附近药房的价格为准,上述价格作为参考。黄芩胶囊为处方药,但是也能在药房买到,建议不要自行购买,胡乱吃药反而延误病情呢,本来看病吃上两三天就能好了,结果自己买药吃一个星期都不见好,受苦的还是自己。

在选购黄芩胶囊的时候,不仅需要认真阅读说明书,还需要看生产日期,以及药品是否有国药准字号,而且最好选择较为知名的药企,效果以及质量更有保证。如果是一般的风热感冒,不一定要选择黄芩胶囊,有不少药物都具有此功效。

如果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最好到医院就诊,现在医保的普及,看病吃药还能报销一部分钱,因此身体有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贪方便或者贪便宜去不正规的小诊所看病。

黄芩胶囊的功效和作用:

黄芩胶囊是一种处方药,建议食用药物的时候最好先看看医生,当然如果是一般的感冒,可以自己买药吃,按照正确的用量食用问题不大。黄芩胶囊主治功效为消炎解毒,用于上呼吸到感染,细菌性痢疾。一般感冒了或者由于上火引起的牙疼食用黄芩胶囊能起到治疗的效果。还是那句话,吃这种处方药需要经过医生同意,不要擅自用药。

食用黄芩胶囊后一个小时内最好不要进食,而且在服药期间也不要吃生冷、难消化的食物,如果是感冒不能吃鸡蛋,其实感冒的话有7种食物是不能食用的,有鸭肉、羊肉、浓茶、河蚌、蜂蜜、鸡蛋、香菜以及柿子。

服药之后,也不要吃太多油腻的食物,避免加重对胃的负担,尤其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生冷的食物是不建议食用的。正确服用黄芪胶囊才能快速治疗感冒或上火问题哟。

黄芩胶囊的副作用

食用黄芪胶囊是没什么副作用的,但是如果一次吃多了,那么有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如果不小心吃了1-2粒,问题也不大,如果担心的话可以第二天少吃昨天吃多的量,例如多了2粒,那么隔天可以少吃2粒,一般问题也是不大的。

如果一定要自行选择黄芩胶囊的时候需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对比自己的症状,如果是只是一般的感冒或者只是轻微的上火,适用的药物也很多,买药需谨慎。与其纠结到底要不要买黄芪胶囊,不如到医院看医生更好,这样也能获得更彻底的治疗效果,不担心病情反反复复。

服用黄芪胶囊的时候,最好不要将胶囊打开,这样可能会对影响药效,或者在消化过程中伤害肠道,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是乖乖的整颗胶囊吐下去比较好。虽然黄芩胶囊没有副作用,但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因此黄芩胶囊不适宜长期服用。

黄芩胶囊用法用量

黄芩胶囊一盒有两排,一排有12粒,总用24粒。其吃法是一次1-2粒,一日3-4次,如果一次吃3次,每次2粒胶囊的话,一盒黄芪胶囊能吃4天。一般来说吃1-2盒黄芪胶囊都不见好转,那么应该要去看医生了,有可能病情严重了也不一定,如果是擅自吃药而且久久不见好转,情况可不太妙了,赶紧上医院瞧瞧比较妥当。

食用药丸的时候用温水送服,建议不要用过热的水或者是凉水,凉水对肠胃刺激较大,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平时也不要食用冰凉的食物。黄芪胶囊一般是饭后食用,去过几次医院的人可能都会总结出一条定律,很多药物都是饭后食用的。配药师没交代饭前食用的药物一般都是饭后吃,而且一般饭前食用的药物产品包装上都有表明饭前前x小时食用。

黄芪胶囊的食用方法比较简单,温水送服即可,每天吃1-2粒,不过对于一些人群,尤其是孕妇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家长也不要盲目喂孩子黄芪胶囊,黄芪胶囊并不像感冒药、退烧药那么普遍使用,还是得谨慎服用。

展开阅读全文

中药黄芩的功效和作用

全文共 1322 字

+ 加入清单

黄芩是一种清热解毒作用非常好的重要,除此之外它还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黄芩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黄芩的附方

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

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

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

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

⑦李杲:治发热口苦。

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⑨《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

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黄芩的功效和作用

1、可用于发热,或肺热咳嗽,及热毒疮疡等。黄芩治热病,常与黄连、栀子等搭配;若是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等药同用。

2、还可用于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引起的泻痢、黄疸等症。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3、此外,黄芩还有清热安胎作用,用于胎动不安。

黄芩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肉质,径达2厘米,伸长而分枝。茎基部伏地,上升,高30~120厘米,基部径2.5-3毫米,钝四棱形,具细条纹,近无毛或被上曲至开展的微柔毛,绿色或带紫色,自基部多分枝。

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0.5~1.2厘米,顶端钝,基部圆形,全缘,上面暗绿色,无毛或疏被贴生至开展的微柔毛,下面色较淡,无毛或沿中脉疏被微柔毛,密被下陷的腺点,侧脉4对,与中脉上面下陷下面凸出;叶柄短,长2毫米,腹凹背凸,被微柔毛。

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总状,长7~15厘米,常再于茎顶聚成圆锥花序;花梗长3毫米,与序轴均被微柔毛;苞片下部者似叶,上部者远较小,卵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11毫米,近于无毛。花萼开花时长4毫米,盾片高1.5毫米,外面密被微柔毛,萼缘被疏柔毛,内面无毛,果时花萼长5毫米,有高4毫米的盾片。花冠紫、紫红至蓝色,长2.3~3厘米,外面密被具腺短柔毛,内面在囊状膨大处被短柔毛;冠筒近基部明显膝曲,中部径1.5毫米,至喉部宽达6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状,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宽7.5毫米,两侧裂片向上唇靠合。雄蕊4,稍露出,前对较长,具半药,退化半药不明显,后对较短,具全药,药室裂口具白色髯毛,背部具泡状毛;花丝扁平,中部以下前对在内侧后对在两侧被小疏柔毛。花柱细长,先端锐尖,微裂。花盘环状,高0.75毫米,前方稍增大,后方延伸成极短子房柄。子房褐色,无毛。

小坚果卵球形,高1.5毫米,径1毫米,黑褐色,具瘤,腹面近基部具果脐。花期7-8月,果期8-9月。

展开阅读全文

中草药黄芩的功效和作用

全文共 1216 字

+ 加入清单

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休荒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黄芩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黄芩的附方

治小儿心热惊啼:黄芩(去黑心)、人参各一分。捣罗为散。每服一字匕,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服。(《圣济总录》黄芩散)

泻肺火,降膈上热痰:片子黄芩,炒,为末,糊丸,或蒸饼丸梧子大。服五十丸。(《丹溪心法》清金丸)

治慢性气管炎:黄芩、葶苈子各等分,共为细末,糖衣为片,每片含生药0.3克,每日三次,每次五片。(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治上呼吸道感染,肠炎:黄芩切碎,加四倍量水浸泡四小时,过滤残渣,再加二倍水浸泡两次,合并滤液,用20%明矾液倒入浸液中,调节pH为3.5(每100公斤黄芩,需明矾6~8公斤),产生黄色沉淀,静置四小时,弃去上层清液,将沉淀物装入布袋中加水过滤,烘干,粉碎,造粒打片。每次服二至三片。(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治少阳头痛及太阳头痛,不拘偏正:片黄芩,酒浸透,晒干为末。每服一钱,茶、酒任下。(《兰室秘藏》小清空膏)

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伤寒论》黄芩汤)

治淋,亦主下血:黄芩四两,细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千金翼方》)

治火丹:杵黄芩末,水调敷之。((G阴沸验方))

治崩中下血:黄芩,为细末。每服一钱,烧秤锤淬酒调下。(《本事方》)

治妇人四十九岁已后,天癸却行,或过多不止:黄芩心枝条者二两(重用米醋,浸七日,炙干,又浸又炙,如此七次)。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日进二服。(《瑞竹堂经验方》芩心丸)

黄芩的功效和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芩能够抑制免疫反应:尤其对I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作用显著。黄芩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因为黄芩苷,提高巨噬细胞、NK细胞功能。

清热解毒

研究表明,黄芩有解热的性质。黄芩有解毒作用,与所含的葡萄糖醛酸有关。

保肝、利胆

中医认为,黄芩清肝胆,保肝,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镇静

黄芩对中枢抑制,能够起到镇静的作用。

对血液系统影响

黄芩对血液系统作用复杂,黄芩素等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抗凝血,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产生。

抗变态反应

在抗变态反应方面,黄芩甙元较甙作用强。黄芩此种抗变态反应,不产生过敏反应,此外它对平滑肌本身,也有直接的松弛作用。黄芩甙元及黄芩甙均能抑制过敏性之浮肿及炎症,二者能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降低血压

黄芩酊剂、浸剂、煎剂、醇或水提取物、黄芩甙均可引起降压作用。浸剂口服能降低正常及慢性肾性高血压,酊剂可使神经性高血压回至正常。

利尿作用

在急性利尿实验中,黄芩甙元作用最强,汉黄芩素次之。黄芩醇提取物及煎剂亦有利尿作用。

对血糖血脂的影响

黄芩能够降低血脂,能使血糖轻度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中药材黄芩的功效和作用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黄芩,以根入药,并入选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黄芩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黄芩的服用时间

需要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一般来说,滋补药宜在饭前服。驱虫药和泻下药,大多在空腹时服。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治疟药宜在发作前1-2小时服。安眠药物则应在睡前服。其它药物一般也宜在饭后服,总之无论饭前或饭后服药,均应略有间隔,如饭前、后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疗效。

黄芩的功效和作用

清热解毒

研究表明,黄芩有解热的性质。黄芩有解毒作用,与所含的葡萄糖醛酸有关。

保肝、利胆

中医认为,黄芩清肝胆,保肝,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镇静

黄芩对中枢抑制,能够起到镇静的作用。

对血液系统影响

黄芩对血液系统作用复杂,黄芩素等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抗凝血,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产生。

抗变态反应

在抗变态反应方面,黄芩甙元较甙作用强。黄芩此种抗变态反应,不产生过敏反应,此外它对平滑肌本身,也有直接的松弛作用。黄芩甙元及黄芩甙均能抑制过敏性之浮肿及炎症,二者能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降低血压

黄芩酊剂、浸剂、煎剂、醇或水提取物、黄芩甙均可引起降压作用。浸剂口服能降低正常及慢性肾性高血压,酊剂可使神经性高血压回至正常。

利尿作用

在急性利尿实验中,黄芩甙元作用最强,汉黄芩素次之。黄芩醇提取物及煎剂亦有利尿作用。

对血糖血脂的影响

黄芩能够降低血脂,能使血糖轻度上升。

解痉作用

黄芩可消除强直性痉挛的症状。

安胎作用

黄芩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黄芩的服用方法

口服。一次1-2片,一日3-4次。方中药物具有一定的寒性,饭前服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建议饭后服用,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