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黄柏

黄柏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黄柏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黄柏问题。

分享

浏览

5309

文章

11

黄柏对皮肤的功效与作用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黄柏皮肤功效作用:手足癣、脚气、阴囊湿痒、疮疡等有很好的抑制功效。

黄柏是一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很多细菌都是有抑制作用的。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黄柏对皮肤的功效与作用。

详细内容

1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躄,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2

对于一些皮肤病,黄柏外用效果也很好,比如可以治疗手足癣、脚气,对于女性的妊娠期出现了腹痛、牙痛,甚至细菌性、痢疾,效果也是很肯定的。

3

黄柏在临床中应用方剂比较多,主要是用来去除体内的湿气,对于一些腹泻的患者,并且湿气大的患者效果也很好。

4

黄柏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5

常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足膝肿痛及热淋等症状。苍术、黄柏组方叫“二妙丸”,是一古方,加牛膝叫“三妙丸”,苍术燥湿健脾,黄柏清热燥湿,牛膝引药下行,共同有清热燥湿的功效,主治身体下部的湿热症、足部红肿热痛(如关节炎、痛风)、下肢丹毒、带下黄浊、阴囊湿痒等。

展开阅读全文

黄柏的食用方法

全文共 1320 字

+ 加入清单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的树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功效。那么黄柏哪些食用方法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介绍黄柏的食用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黄柏的副作用

【宜忌】

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恶干漆。"

《本草经疏》:"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泻,或恶冷物及好热食;肾虚天明作泄;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血虚不孕,阳虚发热,瘀血停滞,产后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阴不足作泄等证,法咸忌之。"

毒副作用:

黄柏毒性很小, 应用中未见有明显毒性反应.黄柏给小鼠腹腔注射: 半数致死量为 2.7g/kg;最小致死量为0.52g/kg.黄柏碱、昔罗匹林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69.5mg/kg 和71.5mg/kg。

临床应用本品, 曾有内服黄柏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的报道(1 例):患者用开水冲服黄柏3g左右, 于服药5——6小时后, 胸部发痒, 继起多个小疙瘩, 并蔓延全身, 经脱敏常规治疗而愈。事后再用黄柏煎液行皮肤划痕试验, 呈强阳性反应。

黄柏的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①《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②《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③《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④《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⑤《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⑥《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

⑦《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⑧《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

⑨《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

⑩《纲目》:敷小儿头疮。

⑾《现代实用中药》: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

黄柏的食用方法

栀子柏皮汤

《伤寒论》:黄柏、栀子、甘草。治伤寒身黄发热。

易黄散

《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滋肾丸

《兰室秘藏》:黄柏、知母、肉桂。治下焦邪热,口不渴而小便秘。

三妙散

《医学正宗》:黄柏9g、苍术9g、牛膝9g,研末内服,或入汤剂配合其它药。

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黄柏12g、知母12g、熟地18g、龟板18g,水煎服(如能加用猪脊髓更好)。

黄柏绿豆汤

原料:黄柏10克,绿豆250克,白糖少许。

做法:黄柏煎水去渣,加入绿豆煮汤至烂熟,放入白糖,凉服,随意服用。

功能:清利湿热,泻火解毒。

三黄咖啡

原料:黄连10克,黄柏12克,黄芩15克,咖啡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前三味水煎,去渣取汁,兑入咖啡,加糖,每次服20毫升, 1日4次。

功能:清热解毒。

丹参黄柏酒

原料:丹参30克,黄柏10克,白酒0.5公斤。

做法:丹参泡入白酒中, 7日后服用,每日20-30毫升,每日2-3次。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

看了黄柏的食用方法的人还看:

展开阅读全文

黄柏山银杏园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黄柏银杏

:于1992年3月从江苏省泰兴市引种,有“山东大佛指”等多个品种,造林面积35亩。春天翠绿欲滴,夏天浓荫如盖,秋天满树珠玉,冬天枝干苍茫。 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息影塔小林海(黄山松原始林)九峰尖原始森林五里山黄柏山盆地观阵山蜡烛山鼓金寺铜锣三跌潭九潭谷姑嫂潭古梅塔黄花天子庙白布岩瀑布黄柏山风力发电站法眼寺鱼鳞瀑大牛山天池滴水河吠犬石乌龟探景石酒坛子将军石(狮子头)老和尚进洞跑马场黄花岭九峰尖紫荆林一线瀑

展开阅读全文

黄柏山盆地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黄柏盆地

:黄柏山下海拔750米左右,分布着5平方公里左右的山间盆地,地势平坦,稻田阡陌,民舍散布其中,法眼寺坐落于北部边缘,环绕四周的山岭上有原始森林、茶园、南竹园,田园、山野、民居和谐相融,如画如锦,有世外桃源之蕴。 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息影塔小林海(黄山松原始林)九峰尖原始森林五里山观阵山蜡烛山鼓金寺铜锣三跌潭九潭谷姑嫂潭法眼寺白布岩瀑布黄花天子庙黄柏山风力发电站古梅塔鱼鳞瀑大牛山天池滴水河吠犬石乌龟探景石酒坛子将军石(狮子头)老和尚进洞跑马场黄花岭九峰尖黄柏山银杏园紫荆林一线瀑

展开阅读全文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全文共 1703 字

+ 加入清单

黄柏(huáng bò),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黄柏的功效作用食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1、黄柏的食用方法

1.黄柏汤

组成:黄柏 黄连 白头翁(一作白蔹) 升麻 当归 牡蛎 石榴皮 黄芩 寄生 甘草各6克 犀角 艾叶各3克

用法:上十二味,哎咀。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百日至二百日小儿,一服40毫升,二百余日至一岁小儿,一服50毫升。

主治:小儿夏月外感寒邪,迫使热气内入肠胃,下痢赤白,状如鱼脑,壮热头痛,手足烦。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2.苦参黄柏酒

配方:苦参、川黄柏各5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前2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

主治:热毒流注脚胶、肿痛欲脱等。

用法:外用。趁温浸洗脚肿处,日洗3--4次。

来源:《药酒汇编》

3.黄柏升麻汤

组成:黄柏、升麻、甘草(生)各15克。

用法:上药切,水750毫升,煮取250毫升,入地黄汁毫升,再煎至250毫升。分2次服。

功效:泻火散热。

主治: 口臭生疮。

4.黄柏苍术汤

材料:黄柏9克,苍术9克,蒲公英9克,滑石15克,龙胆草15克,生地15克。

主治:慢性湿疹。

用法:水煎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5.茯术黄柏散

方药:(1)内服方:党参15g,白术12g,茯苓20g,陈皮10g,苍术12g,黄柏12g,生薏苡仁30g,泽泻12g,白扁豆20g,白芷10g,墓头回12g,蜀羊泉30g,甘草10g。

(2)外用消炎止痒薰洗剂,苦参30g,地趺子30g,蛇床子30g,百部30g,五倍子15g,明矾10g。

用法:①内服方: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②外治方:将以上6味药放于洗面盆中,加水半盆,熬30min离火,盆上盖一条毛巾,让患者坐在药盆之上,熏至出汗,候温再用药水洗阴部,用干毛巾擦干净,再用滑石粉撒在外阴部,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7天。

功效:健脾燥湿,清利胞热,败毒止带。

6.黄柏薏苡仁粥

材料:黄柏10克,萆解10克,薏苡仁2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黄柏、萆解煎取汁,再与薏苡仁、粳米同煮粥,粥熟调入冰糖适量,稍煮片刻即可。

主治:治疗遗精湿热下注型:遗精频作、或尿时精液外流,心烦少寐,口苦,小便热赤不爽,小腹及阴部作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7.赤豆牛膝黄柏茶

组成:赤小豆15克,牛膝、川柏各10克。水煎服。

制法:按原方组成用量,捣成粗末,置保暖瓶中,冲入沸水适量,盖闷20分钟后,频频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治:湿热下注而致的下肢丹毒、红肿疼痛。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用。孕妇禁用。

出处:《食物中药与便方》

看过“黄柏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2、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黄柏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黄柏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1、黄柏治小儿热痢下血: 黄檗半两,赤芍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 (《阎氏小儿方论》)

2、黄柏治小儿脓疮,遍身不干: 黄檗末, 入桔矾少许掺之。(《简便单方》)

3、黄柏治痢疾: 黄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200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4、黄柏治小儿脐疮不合: 黄檗末涂之。 (《子母秘录》)

5、黄柏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 黄檗一斤,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沸,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两。 (《千金翼方》)

6、黄柏治男子阴疮损烂: 一、煮黄檗洗之,又白蜜涂之。二、黄连、黄檗等分,末之,煮肥猪肉汁,渍疮讫,粉之。 (《补缺肘后方》)

7、黄柏治小儿热泻: 黄檗,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展开阅读全文

黄柏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黄柏,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黄柏的功效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黄柏的食用方法

1、栀子柏皮汤

《伤寒论》:黄柏、栀子、甘草。治伤寒身黄发热。

2、易黄散

《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3、滋肾丸

《兰室秘藏》:黄柏、知母、肉桂。治下焦邪热,口不渴而小便秘。

4、三妙散

《医学正宗》:黄柏9g、苍术9g、牛膝9g,研末内服,或入汤剂配合其它药。

5、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黄柏12g、知母12g、熟地18g、龟板18g,水煎服(如能加用猪脊髓更好)。

6、黄柏绿豆汤

原料:黄柏10克,绿豆250克,白糖少许。

做法:黄柏煎水去渣,加入绿豆煮汤至烂熟,放入白糖,凉服,随意服用。

功能:清利湿热,泻火解毒。

7、三黄咖啡

原料:黄连10克,黄柏12克,黄芩15克,咖啡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前三味水煎,去渣取汁,兑入咖啡,加糖,每次服20毫升, 1日4次。

功能:清热解毒。

8、丹参黄柏酒

原料:丹参30克,黄柏10克,白酒0.5公斤。

做法:丹参泡入白酒中, 7日后服用,每日20-30毫升,每日2-3次。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

黄柏的功效和作用

第一点,黄柏具有抗菌杀菌的作用。现代医学实验证明,黄柏对于抑制葡萄球菌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非常有效的杀死痢疾杆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等细菌。另外,黄柏的作用与黄连的药效非常相似,有一定的抑制真菌的作用。

第二点,黄柏具有消肿、促进皮下溢血吸收的作用。在中医药文献记载,黄柏外敷,可以很好的减轻人体局部充血以及皮下溢血现象,消肿功效非常显著。

第三点,黄柏具有清热除湿、排毒泻火的功效。现代医学实验以及临床证明,黄柏内服,可以很好的祛除内火,排除体内毒素,清热除湿、排毒泻火的功效非常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全文共 1199 字

+ 加入清单

黄柏原名黄檗,檗意通襞,意思是衣服上的皱褶,黄檗树皮厚实,纵向沟裂明显,故名檗,其色黄,故称黄檗,现在简化为黄柏。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黄柏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黄柏的附方

治小儿热痢下血:黄檗半两,赤芍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阎氏小儿方论》)

治痢疾:黄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200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黄檗一斤,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拂,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两。(《千金翼方》)

治小儿热泻:黄檗,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治消渴尿多能食:黄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独行方》)

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黄檗(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省,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治热甚梦泄,怔忪恍忽,膈壅舌干:黄檗(去粗皮)一两。搀罗为末,入龙脑一钱匕,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九丸,浓煎麦冬汤下。(《圣济总录》清心丸)

治白淫,梦泄遗精及滑出而不收:黄檗一斤(放新瓦上烧令通赤为度),真蛤粉一斤。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酒下。(《素问病机保命集》珍珠粉丸)

黄柏的功效和作用:

1、泻火解毒:用于湿毒肿疡、湿疹、口疮疔肿、烫伤等,随证配用,内服外敷皆可。

2、退虚热,制相火。用于阴虚发热、骨蒸盗汗及相火亢盛的遗精证,多配知母同用。

3、《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4、《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5、《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6、《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7、《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8、《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

9、《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10、《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

11、《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

12、《纲目》:"敷小儿头疮。"

13、《现代实用中药》:"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

展开阅读全文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及简介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黄柏(huáng bò),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黄柏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黄柏的简介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的树皮。 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

黄柏原名黄檗,檗意通襞,意思是衣服上的皱褶,黄檗树皮厚实,纵向沟裂明显,故名檗,其色黄,故称黄檗,现在简化为黄柏。

黄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吉林辽宁等地,因此又叫关黄柏。黄皮树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四川云南等地,因此又叫川黄柏。目前临床上用的黄柏,以关黄柏为主。

黄柏要生长15-20年才可取皮入药,生长周期很长,所以药材来之不易。多年大树,取皮则伤之,故皮类药材,我都少用,不得已需用时,也尽量少用,以从天地好生之德。

黄柏味极苦色鲜黄,善入中土。其苦寒敛藏之力,善于清解湿热,其通达微润之气,善于流通水湿。湿气郁滞,在上宜汗以发之,在中宜斡旋运之,在下宜流通泻之。黄柏流通之力,善泻下焦湿热,故常用于下焦湿热为病。

黄柏的功效和作用

1、黄柏治小儿热痢下血: 黄檗半两,赤芍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 (《阎氏小儿方论》)

2、黄柏治小儿脓疮,遍身不干: 黄檗末, 入桔矾少许掺之。(《简便单方》)

3、黄柏治痢疾: 黄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200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4、黄柏治小儿脐疮不合: 黄檗末涂之。 (《子母秘录》)

5、黄柏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 黄檗一斤,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沸,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两。 (《千金翼方》)

6、黄柏治男子阴疮损烂: 一、煮黄檗洗之,又白蜜涂之。二、黄连、黄檗等分,末之,煮肥猪肉汁,渍疮讫,粉之。 (《补缺肘后方》)

7、黄柏治小儿热泻: 黄檗,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8、黄柏治痈疽肿毒: 黄檗皮(炒)、川乌头(炮)等分。为未调涂之,留头,频以米浴泔润湿。 (《濒湖集简方》)

9、黄柏治消渴尿多能食: 黄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独行方》)

10、黄柏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妒乳: 捣黄檗末,筛,鸡子白和,厚涂之。干,复易。(《补缺肘后方》)

11、黄柏治伤寒身黄,发热: 肥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12、黄柏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 黄檗、槟榔等分。捣罗为末,以猪脂调敷之。(《圣惠方》)

13、黄柏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 黄檗(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14、黄柏治唇疮痛痒: 黄檗末, 以野蔷薇根捣汁调涂。 (《圣济总录》)

15、黄柏治热甚梦泄,怔忪恍忽,膈壅舌干:黄檗(去粗皮)一两。捣罗为末,入龙脑一钱匕,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九丸,浓煎麦冬汤下。(《圣济总录》清心丸)

展开阅读全文

黄柏的功效与禁忌

全文共 1122 字

+ 加入清单

黄柏原名黄檗,檗意通襞,意思是衣服上的皱褶,黄檗树皮厚实,纵向沟裂明显,故名檗,其色黄,故称黄檗,现在简化为黄柏。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黄柏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黄柏的禁忌

①《本草经集注》:"恶干漆。"

②《本草经疏》:"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泻,或恶冷物及好热食;肾虚天明作泄;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血虚不孕,阳虚发热,瘀血停滞,产后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阴不足作泄等证,法咸忌之。"

黄柏的功效和作用

抗菌。

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各型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尤强。在黄连解毒汤中黄连、黄柏的抗菌活性有协同作用。本品对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本品对多种真菌、滴虫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品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有明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其机制与其对细菌呼吸和RNA合成的强烈抑制有关,还能明显减少金葡菌毒素的生成并促进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降压。

本品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其所含的多种生物碱如小檗碱、黄柏碱、巴马亭、药根碱、木兰花碱均有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与阻断神经节、抑制血管中枢、抗交感神经介质有关。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本品对实验性溃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抗溃疡活性比小檗碱为强。黄柏、小檗碱、黄柏酮能兴奋肠平滑肌,促进肠管收缩;黄柏内酯能使肠管弛缓。本品对胰蛋白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功效,此作用与小檗碱无关。

利胆。

本品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和胰液分泌,促进胆红素排出。

镇咳作用。

黄柏果实的挥发具有镇咳作用,其镇咳成分主要为香叶烯。并从挥发油中分得小檗碱和5,5—二甲基糠醛醚。

泻火除蒸。

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黄檗易去除大肠湿热以治泻痢;还可治愈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症状,黄檗主入肾经可以退骨蒸,用来治疗阴虚火旺,潮热盗汗、腰酸遗精等症,如黄柏与知母、地黄、山药等配伍的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解毒疗疮。

黄柏内外用均可以用来治疗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抗滴虫作用。

黄柏煎剂,10%浓度与滴虫液1:1混和培养,对阴道毛滴虫有抑制作用。

抗肝炎作用。

黄柏煎剂6.25-100%体外试验,对乙型肝炎抗原有抑制作用。黄柏碱对慢性肝炎有一定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柏煎剂,100%浓度,0.3ml/只灌胃,连续7天,能增加小鼠脾空斑形成细胞数。

抗溃疡作用。

黄柏提取物(去小檗碱)100mg/kg 皮下注射,100、1000mg/kg 灌胃或皮内注射,对乙醇、阿斯匹林或幽门结扎诱发的大鼠胃溃疡有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

黄柏碱对中枢神经有抑制功效;有轻度的箭毒样作用,能抑制由乙酰胆碱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本品尚有杀伤精子、杀灭孑孓等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黄柏(huáng bò),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黄柏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黄柏的禁忌

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干漆。"

②《本草经疏》:"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泻,或恶冷物及好热食;肾虚天明作泄;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血虚不孕,阳虚发热,瘀血停滞,产后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阴不足作泄等证,法咸忌之。"

黄柏的功效和作用

①《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②《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③《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④《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⑤《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⑥《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

⑦《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⑧《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

⑨《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

⑩《纲目》:"敷小儿头疮。"

⑾《现代实用中药》:"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黄柏的相关配伍

1、《伤寒论》:黄柏、栀子、甘草。治伤寒身黄发热。

2、《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3、《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展开阅读全文

黄柏的食用方法

全文共 1320 字

+ 加入清单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的树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功效。那么黄柏哪些食用方法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介绍黄柏的食用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黄柏的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①《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②《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③《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④《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⑤《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⑥《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

⑦《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⑧《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

⑨《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

⑩《纲目》:敷小儿头疮。

⑾《现代实用中药》: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

黄柏的副作用

【宜忌】

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恶干漆。"

《本草经疏》:"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泻,或恶冷物及好热食;肾虚天明作泄;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血虚不孕,阳虚发热,瘀血停滞,产后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阴不足作泄等证,法咸忌之。"

毒副作用:

黄柏毒性很小, 应用中未见有明显毒性反应.黄柏给小鼠腹腔注射: 半数致死量为 2.7g/kg;最小致死量为0.52g/kg.黄柏碱、昔罗匹林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69.5mg/kg 和71.5mg/kg。

临床应用本品, 曾有内服黄柏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的报道(1 例):患者用开水冲服黄柏3g左右, 于服药5——6小时后, 胸部发痒, 继起多个小疙瘩, 并蔓延全身, 经脱敏常规治疗而愈。事后再用黄柏煎液行皮肤划痕试验, 呈强阳性反应。

黄柏的食用方法

栀子柏皮汤

《伤寒论》:黄柏、栀子、甘草。治伤寒身黄发热。

易黄散

《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滋肾丸

《兰室秘藏》:黄柏、知母、肉桂。治下焦邪热,口不渴而小便秘。

三妙散

《医学正宗》:黄柏9g、苍术9g、牛膝9g,研末内服,或入汤剂配合其它药。

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黄柏12g、知母12g、熟地18g、龟板18g,水煎服(如能加用猪脊髓更好)。

黄柏绿豆汤

原料:黄柏10克,绿豆250克,白糖少许。

做法:黄柏煎水去渣,加入绿豆煮汤至烂熟,放入白糖,凉服,随意服用。

功能:清利湿热,泻火解毒。

三黄咖啡

原料:黄连10克,黄柏12克,黄芩15克,咖啡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前三味水煎,去渣取汁,兑入咖啡,加糖,每次服20毫升, 1日4次。

功能:清热解毒。

丹参黄柏酒

原料:丹参30克,黄柏10克,白酒0.5公斤。

做法:丹参泡入白酒中, 7日后服用,每日20-30毫升,每日2-3次。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