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裴行俭

裴行俭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裴行俭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裴行俭问题。

分享

浏览

1409

文章

10

裴行俭简介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裴行俭,字守约,是唐朝时期的名将、政治家、书法家。

贞观年间,裴行俭参加科举考试中选,担任了左屯卫仓曹参军。公元665年,裴行俭被封为西安大都护,西域各国的将士都归附于他。公元679年,突厥十个部族的可汗反叛,唐高宗命令裴行俭护送波斯王回国。到了西州后,裴行俭在当地招集了一千多名骑兵跟随自己,凭借奇兵计谋平复了叛乱。公元682年,裴行俭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四岁。

裴行俭可谓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将领,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展开阅读全文

裴行俭一生有哪些功绩 裴行俭人物介绍

全文共 2451 字

+ 加入清单

裴行俭是唐朝初年名将,他的父亲是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但在裴行俭出生的那年他的父亲就被杀了。后来裴行俭通过科举入仕,也就是说他最早是一名文官,不过裴行俭一生最大的成就却是在战场上完成的。裴行俭十分擅长书法,他的作品曾被唐高宗赞赏,除此之外,裴行俭也精通阴阳历法,兵书策略,据说每次行军之前,裴行俭都能推算出胜利的日子。那这次我们就准备给大家讲讲裴行俭,想了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一)军神学生 “儒将之雄”

裴行俭(619年-682年),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出身于古代著名的“河东裴氏”。但在裴行俭出生那年,他的父兄就被王世充杀害,裴行俭也就成了孤儿,长大后被唐太宗送到弘文馆读书。由于自身聪明伶俐,学习刻苦,从少年时代起就小有名气,唐太宗朝时的明经科考试上榜。

具有尚武开拓精神的裴行俭,不满足只当一名文臣。唐初杰出的军事家苏烈原苦恼找不到传人,考察了其悟性和资质后,欣然将其招至帐下。

苏烈,字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早年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烈率两百名骑兵冲锋陷阵,攻破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显庆二年(657年),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

史载苏烈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此后,苏烈历任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晚年受命担任安集大使,全面负责国家对吐蕃的军事防御。

历经数载的勤奋学习,裴行俭不仅掌握了苏老师用兵奇术之精髓,还有不少独到心得,其才能如虎添翼了。世人誉称其为“儒将之雄”。在苏老师门下的学习告一段落后,裴行俭奉诏任长安令。

由于他反对把武则天立为皇后,按流行说法在政治上站错了队吧?不久被贬到西域当长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西域成就了他人生的的辉煌!仅仅几年功夫,裴行俭恩威并施,使得西域诸国全部归附了大唐,麟德二年(665年)升任安西都护,几年后奉调回朝廷任吏部侍郎。(二)智勇双全 累建奇功

调露元年(679年),突厥十个部族的可汗阿史那都支勾结李遮匐,和吐蕃结盟,引诱各附属部落骚扰安西,朝廷准备征讨,裴行俭建议不必出动大部队,借波斯王刚死,派遣使者送在长安当人质的其儿子泥涅师回波斯继承王位的机会,运用计谋解决问题。唐高宗觉得此计甚好,于是诏令裴行俭任安抚大使,带上诏书护送波斯王子回国。

到了西州,各属国官员出城迎接,裴行俭说现在天气太热行路不方便,住下来等待秋天再走,阿史那都支探听到这个情报,放弃了警惕没设防。裴行俭从容地召见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的酋长,以打猎的名义,邀约了当地上万名年轻人一起去。几天之后来到离阿史那都支营帐十多里的地方,裴行俭先派其熟悉的人去向他问安,接着又派人急速召见他。

阿史那都支仓促之间想不出对策,只得率领五百多个下属到裴行俭的军营拜见,结果是自投罗网。接着裴行俭用计把其各部族酋长召来拘捕。李遮匐闻讯后吓得被迫投降。裴行俭将俘获来的阿史那都支等人押送至长安。唐军将士在碎叶城为裴行俭镌刻石碑记述其功劳。唐高宗大喜,设宴慰劳,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就是同时授予他文臣、武将两种官职。

过了三年,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其二部落相继反唐,声势十分浩大。都护萧嗣业奉命征讨失败。唐高宗诏令裴行俭任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讨伐。他统率的各路部队共三十多万人马,军旗连绵数千里,《旧唐书》称叹“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以前萧嗣业运输军粮,多次被敌人抢走,不少士卒饥饿而死。裴行俭将计就计,准备了三百乘假粮车,每乘车里埋伏五名骁勇的士卒,带着斩马的长刀、强劲的弓弩,用瘦弱的士卒拉车前进,然后派遣精兵秘密地紧跟后边。敌军来了,运粮兵乱哄哄逃跑。敌军士兵用马将运粮车拉到有水草的地方,让马吃草,正要从车里卸下粮食时,骁勇的士卒突然从车中冲出,后边的伏兵恰好赶到,里外夹攻,突厥军不是被杀死就是被俘虏。

有天傍晚时分唐军扎好了营帐,安排好了守卫,正准备休息时,裴行俭突然下令迁移到高冈上扎营。虽然不知原由,但军令如山倒,只能照办。到了深夜,突来狂风暴雨,原来扎营的地方积水一丈多深,将士们深为惊叹,皆认为有神仙相助。在智勇双全的裴行俭指挥下,唐军连战连捷,杀敌无数,活捉敌酋后班师回朝。(三)独具慧眼 多才多艺

在史部工作期间,他和李敬玄、马载一同主持选才任官的工作,声誉鹊起,被人们称为“裴、李”、“裴、马”。裴行俭根据实际需要,创设长名榜、铨注等法规,作为国家选才授官的制度,一直被后世沿用。他还拟订了州守县令的升降以衡量资历的高低作为制度。他所提拔的程务挺、王方翼、李多祚、黑齿常之等,以后均成为朝廷难得的名将。

更令人惊叹的是,当有人来向他推荐声名初起的“四才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时,眼光独特敏锐的裴行俭经过全面考核,以寥寥数语就预见了他们的人生:才名响亮,官运不佳,福禄短浅。没有仅凭神童之名和作诗功夫就重用他们。

果然四人以后的命运正如其所料:王勃不到而立之年溺水而亡;杨炯的仕途流离颠沛,年纪轻轻就死于任所;卢照邻疾病缠身数十年,不堪忍受最后自杀;骆宾王虽身体没啥病,但就是欠缺政治眼光,跟着徐敬业起兵谋反,没过多久,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的生死成谜。主流说法是跌下河被淹死了,某些野史的说法是出家当了和尚,唐朝初诗人宋之问还碰到过的。不管那种说法,反正骆宾馆王不辞而别,在历史舞台上再也不见其踪影。

裴行俭是个多才多艺之人,还精通阴阳历法,工于书法,尤擅草、隶。史载有文集二十卷,并著有《草字杂体》、《选谱》及兵法秘诀四十六条,可惜的是而今已佚。

文末述评:既会当战区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又会当政府组织部长的裴行俭,的确算古代中国一个难得的文武全才。六十四岁时病逝后,唐高宗追赠他为幽州都督,谥号“献”。唐中宗李显登位,又追赠为扬州大都督。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加赠太尉。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黄桷文学社副社长。

展开阅读全文

裴行俭人物介绍生平事迹,裴行俭有多厉害?

全文共 1829 字

+ 加入清单

裴行俭这个人物,可能有不少人对他有一些了解,他是唐朝初期的一位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不仅如此还是一位书法家。不仅如此,裴行俭还善于识人辨人,提拔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后世也有很多人称赞裴行俭。那么裴行俭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究竟有多厉害呢?裴行俭经历过些什么样的事情,裴行俭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历史上真实的裴行俭和后世人传说中的裴行俭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裴行俭简介

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字守约,绛州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初年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

裴行俭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于唐太宗时以明经科考试中选,并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历任左屯卫仓曹参军、西州都督府长史、安西都护等职。在西域时,各国大多慕义归附。后还朝任吏部侍郎,与李敬玄、马载同掌选事十余年,甚有能名,所创长名姓历榜及铨注等法,影响后世选才授官的制度。上元三年(676年),出任洮州道左二军总管、秦州右军总管,参与防御吐蕃。调露元年(679年),计俘叛乱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以功升任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身兼文武两职。次年,大破东突厥阿史那德温傅及阿史那伏念所部,尽平东突厥残部。永淳元年(682年),裴行俭病逝,年六十四。累赠扬州大都督、太尉,谥号“献”。

裴行俭精通阴阳历法,善于鉴别人才,所提拔的名将有程务挺、王方翼、李多祚、黑齿常之等。他工于书法,尤擅草、隶。有文集二十卷,并著有《草字杂体》《选谱》及兵法秘诀四十六条,今已亡佚。2、主要影响

政治

裴行俭任西域都护时,西域各国大多慕义归附。后还朝任吏部侍郎,与李敬玄、马载同掌选事十余年,甚有能名。他始创了长名姓历榜,并引铨注等铨选之法,影响后世选才授官制度。

军事

上元三年(676年),裴行俭参与防御吐蕃。调露元年(679年),计俘叛乱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次年,大破东突厥阿史德温傅及阿史那伏念所部,并以反间计逼阿史那伏念等来降,尽平东突厥残部。

裴行俭善于鉴别人才,其在军中所提拔的副将,如程务挺、张虔勖、崔智聅、王方翼、蚕金毗、刘敬同、郭待封、李多祚、黑齿常之等人,大都成为当世名将。3、裴行俭有多厉害

其一,才华出众,尤擅书法。由于战争缘故,让他家中昔日收藏的书册失散大半,但他却没有因此而放弃理想,而是用尽各种办法来学习知识,甚至惊动了当时的丞相。再加上他的天赋很高,不过数年时间即中明经,由此而走入仕途。而在他所有才华中,书法是最知名的一项,不但后世连连称赞,而且帝王亦非常喜欢他的字。

甚至曾经专门下令,要他用白绢来书写萧统的书册,并给予他厚重赏赐,以示自己的恩宠。此外,便是和他有过过节的女皇,也下令要其为自己母亲书写墓志铭。而从相关评价里能知晓,其风格同欧阳询相似。小编觉得,就如他自负自己足以和虞世南相较一样,他在书法上确实很厉害,足可称为名家。

其二,人事能力强,尤其是识人功夫。他曾经担任过吏部的官职,这是一个专门主管官员筛选和考察的部门。而在他任职期间,所施行的制度一直沿用了百余年,且为朝廷举荐了大量人才,把这个职位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足可见其在此方面的能力是多么出众。小编认为,正如后世人习惯用他的例子来夸赞旁人吏部成绩优秀一样,他在此点上的能力确实让人心生佩服。

其三,品行端正。小编认为,一个品行足够端正的人,是必然会得到世人的认可和敬重的。而他的此特点则体现在此两点上。一是昔日里高宗皇帝想要册立武氏为皇后,但在他看来此举无疑是祸乱国家的开端。于是暗中参与到抵抗帝王令旨的活动里,怎料却被某人高密,使得他因此而获罪,被贬到边隅为官。

二是后来他打了一场胜仗回来,又因旁人嫉妒,致使原本属于自己的功劳被无视,可他却丝毫不在意如此不公平的待遇,也没有因此而和旁人争执,最后反倒在帝王需要自己的时刻毅然站出来,只可惜兵马未行,老臣先逝,让人惋惜。而小编觉得,从此中恰能看出来他大局为重,不顾自身只为江山和百姓的端正品行。

最后是他性子很大度,比如说在得到珍宝以后,没有私自收藏,而是拿出来同兵将共同欣赏。当其中一个漂亮饰物被小兵打碎,也没有生气,反倒出言安慰他。所以小编觉得,裴行俭之所以能得到世人的称赞,只因他厉害在文武双全,尤其是书法造诣很高,令人仰慕。再加上他的人事能力出众,识人功夫厉害,且自己的品行足够端正,心性足够大度,由此让他获得世人的敬佩和赞扬,更使他的名字流传千百年而不止。

展开阅读全文

裴行俭墓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裴行俭墓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裴行俭墓

裴行俭墓(第一批省保)

时代:唐

地址:闻喜县郝庄乡永青村西南

唐史载,裴行俭(619—682年),字守约,闻喜县人,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其墓原有冢,有石人、石马,均于60年代平田整地时破坏,现仅存唐代石碑一通,字迹模糊不清,额篆“唐故礼部尚书”字迹。

裴行俭(619年-682年),字守约,汉族,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高宗时名臣。裴仁基之子。高宗时官至礼部尚书,兼右卫大将军,封闻喜县公。与李敬玄、马载同掌选事10余年,甚有能名,时称裴李、裴马。创立一些法规,使选任官职有条可循,为后来所承用。行俭少时从大将军苏定方学习兵法,后来领兵出征东、西突厥,善于料敌决胜。他诚恳待人,获得士兵爱戴,故战多取胜。。

展开阅读全文

裴行俭为什么叫百里守约 历史上裴行俭是个怎样的人

全文共 1854 字

+ 加入清单

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中,很多角色都是历史上十分出名的人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近期百里守约被大家讨论的比较多,其实百里守约也是有原型存在,了解过这个角色背景的玩家肯定清楚,百里守约是根据唐朝将领裴行俭为原型设计出来的。在广大玩家中,真正了解裴行俭的恐怕就不多了。那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好好介绍下裴行俭,看看他一生都有哪些光辉事迹,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啦。

1、裴行俭为什么叫百里守约

王者荣耀中,有一位射手英雄专注在视野外隐形架枪,瞄准着他的猎物,“关于取下敌人性命这件事,从不失约”,他就是百里守约。而百里守约的原型人物便是唐朝名臣裴行俭,他的字就叫守约。

在游戏背景里,百里守约在一次马贼袭击集市时与弟弟百里玄策失散,之后为了寻找弟弟而加入长城守卫军。后与找到的弟弟、花木兰、铠、苏烈等人一起对抗外来入侵魔种。当然,这并非是裴行俭的经历。唐朝初期,时代造英雄,涌现出的帅才、将才可谓不计其数,他们为唐朝的发展尽心竭力,巩固了唐朝政权,使得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在人才璀璨若星的大唐,裴行俭算得上是一位亦文亦武的人才。

2、裴行俭人物简介

裴行俭出自河东裴氏,这一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纵观历史,裴氏家族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等等,如此显赫足够光耀史册。裴氏一族能够声名大噪,靠得不仅仅是和皇族盘根错节的关系,其家风家教十分严格,子孙都十分上进,苦读不辍,而裴行俭正是在唐太宗时期明经科中选,官任左屯卫仓曹参军。裴行俭还写得一手好字,大家都知道唐初最著名的书法家褚遂良,但裴行俭的字比褚遂良更胜一筹。他曾非常自信地说:

褚遂良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不择笔墨而妍捷者,余与虞世南耳。

意思是褚遂良写字靠好工具,而他和虞世南写字从不在乎这些。裴行俭能如此评价褚遂良,也说明他和褚遂良的关系很铁,不仅是朝堂下一起赋诗品字的朋友,更是朝堂上同一阵营的队友。当初武则天册封皇后时,费了很大的力气,其中最反对她的就是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主的托孤大臣。裴行俭入仕后,正赶上这风云变幻的局面,他曾和褚遂良一起密谋如何阻止武媚娘封后。可惜事情败露,褚遂良和长孙无忌最后都被处死,裴行俭当时也被贬到了西州都督府任长史。

经一次去,裴行俭一个书生文人,恐怕也是凶多吉少,但谁都没想到,这次贬谪却开启了裴行俭儒将命运的大门。裴行俭这一去,就是十年光景,当年的儒生经过风沙的锤炼已经蜕变为干练的将军。麟德二年(665年),裴行俭升任安西都护。因为裴行俭治理有方,西域各国都很仰慕他,纷纷归附唐朝,这一年裴行俭46岁,而他的夫人库狄琉璃,也正是在他西域10年的生活里出现。

上元三年(676年),吐蕃入侵,裴行俭因为多年生活在西域,十分熟悉当地环境,因此被朝廷选派为洮州道左二军总管,跟随周王李显共同防御吐蕃。调露元年(679年),突厥十部可汗阿史那都支联合吐蕃侵扰唐朝,裴行俭建议用智取而非强攻。当时波斯国王病逝,波斯王子泥涅师正在唐朝做人质,裴行俭假意送王子回国,中途突袭联军。裴行俭从容上路,他先是会见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酋长,假装邀约打猎,实则暗藏军队。阿史那都支放松警惕被俘,联军军心涣散不攻自破,裴行俭因此晋升为礼部尚书兼任检校右卫大将军。

3、遗憾病逝

永隆二年(680年),突厥残部复叛,裴行俭再次临危受命,这一年他62岁。裴行俭利用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内部不和,又一次以少胜多。可惜,这次的胜利却让他得罪了嫉妒他的侍中裴炎。裴炎将裴行俭的离间计贬低到一无是处,将功劳记在了其部将程务挺和张虔勖头上,并且在裴行俭已经答应不杀突厥降将后,仍坚持大开杀戒。

裴行俭无奈,留下一句叹息说:

浑、浚之事,古今耻之。但恐杀降则后无复来矣!意思是,当年西晋的王浑因为嫉妒王浚的功劳,一直被人所耻。我对这些事并无怨言,只是担心杀降以后,再也没人愿意归顺大唐了!留下这句话后,裴行俭心灰意冷,从此称病不出,而他的这句话也一语成谶,从此突厥和唐朝势不两立,成为了大唐最头疼的劲敌之一。

虽然裴行俭伤心透顶,但国家有难,他依旧选择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在平叛突厥残部的第二年,突厥车薄叛乱,朝廷命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就在即将出征之际,裴行俭于长安病逝,享年64岁。纵观裴行俭的一生,他深谋远虑、光明磊落,擅长不战以屈人之兵,被誉“儒将之雄”。

裴行俭师从名将苏定方,更亲自提拔了程务挺、王方翼、李多祚、黑齿常之等多位唐朝中期名将,他们继承了裴行俭的遗志,成为大唐的中流砥柱,继续守护大唐边疆。

展开阅读全文

裴行俭库狄琉璃有几个儿子 裴行俭和库狄氏的故事介绍

全文共 1240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风起霓裳》的播出,很多观众对裴行俭这个角色感到好奇。那裴行俭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并非虚构。只不过剧中裴行俭的部分经历经过了改编,大家千万不要全当正史看待。其实裴行俭不只有一个妻子,他的原配是陆氏,第二任妻子才是库狄氏。史籍对于陆氏基本没有记载,库狄氏的生平其实也不多,但相对来说能知晓一二。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下这几人的感情经历,一起了解看看吧。

1、裴行俭有几个儿子

裴行俭是有两位妻子,四个儿子,两个女儿。但是,他的大儿子裴贞隐早逝,其他儿子分别是裴延休、裴庆远、裴光庭。裴光庭后来做了唐朝的宰相,光宗耀祖。

裴行俭小时候的经历并不好,他出生时虽然正是战乱时期,最亲近的家人几乎都死了,于是他跟着母亲生活。但是,他这个人能力很强,因此后来进了朝廷当官了。不过在王皇后被废这件事情上,他没有站对边,因此被贬谪了,后来凭借个人能力回到了朝堂。

当时裴行俭去世的时候很突然,长子早逝,其他几个儿子又年幼,皇帝下令命人照顾裴行俭后人直到能够自立,可见裴行俭在当时的功绩,对唐朝的作为。另外,裴行俭的两个女儿也嫁的很好,一个嫁给了苏味道,也就是苏轼的祖先,一个嫁给了王勮,也就是王勃的哥哥。

纵观裴行俭的一生,那可真的是杰克苏,出身官宦大家,裴行俭的曾祖父、祖父是北周重臣,父亲在隋朝为官,曾一度官高权重。到了裴行俭,又是文武兼备。裴行俭一开始虽然是靠着科举出人头地,但是战功也很卓越。其中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裴行俭护送波斯国王子回去继承王位,在路上遇到了意外。他决定临时智取,釜底抽薪,直接灭了突厥,这就是所谓的在护送王子回国的时候,顺便灭了一个国家。

将突厥国灭国仅仅花费数月时间,裴行俭基本上分毫未损,就将丝绸之路上的阻碍清扫的干干净净。

2、裴行俭和库狄氏的故事

裴行俭武功高强,还立有很多军功,本来仕途会一帆风顺,后来因为在唐高宗废王立武这件事情上妄自议论于是被贬,好在后来在突厥战事中获得唐高宗赞赏,再次获得重用。

裴行俭的继室是库狄氏,据说库狄氏深得武则天信任。史料关于裴行俭原配妻子记载并不多,不过关于库狄氏记载却有不少,库狄氏是一位非常有才的女人,曾经被武则天召进宫做女官,后来被封了华阳夫人。

裴行俭出身河东裴氏,他出生时虽然正是战乱时期,但从小也接触了良好的教育,文武双全,后来做官之后更是战功不断,可惜的是裴行俭去世的比较突然。因为裴行俭长子早逝,其他几个儿子又年幼,皇帝下令命人照顾裴行俭后人直到能够自立,可见裴行俭在当时的功绩,对唐朝的作为。

裴行俭除了四个儿子之外还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文学家王勮、文章四友苏味道。说到王勮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大家一定知道王勃。王勃是王勮的弟弟,因为弟弟文采出众声名鹊起导致很多人不知道王勮,其实王勮的才华也是不可忽略的。

再来说下苏味道,我们知道的唐宋八大家中有苏洵、苏氏和苏澈,这些人正是苏味道的后人。苏味道共有四子,三个儿子走上仕途,其中一子苏份在四川眉山安家,苏洵便是苏份的第九代孙。想不到裴行俭后人中竟然有如此多的名人,叫人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风起霓裳武媚娘和裴行俭什么关系 武媚娘黑化了吗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在《风起霓裳》这部剧中,裴行俭和武媚娘走得很近,两人从小便认识。不过正史上可并非如此,史籍并没有记载两人详细的关系,不过当时李治想要立武则天为后,裴行俭是强烈反对的,后来武则天得知此事,就找了个机会将裴行俭贬到西州。就当时两人的实力来看,武则天肯定是要远强于裴行俭的,而且武则天的最终目的可不是当皇后这么简单,后面会发生的事情相信大家也都十分了解了。

1、武媚娘和裴行俭关系

剧中,感觉裴行俭和武媚娘的关系不错,两人之前还联手救下了库狄琉璃,然而历史上这两人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的好。《风起霓裳》中说裴家和武家是世交,裴行俭和武则天算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不过两人很少见面,关系也只局限于朋友。

裴行俭是河东裴氏中眷房出身,拜苏定方为师,之后担任重要官职,屡立战功,唐高宗时期,李治本想立武则天为皇后,那时候武则天还是昭仪,裴行俭觉得不妥,反对这件事,于是武则天便把裴行俭贬至偏远地区,后来裴行俭被召回朝廷,成为了战功赫赫的文臣武将。

武则天虽然跟裴行俭是对立的,但她和裴行俭的夫人库狄氏关系还不错,史书里并没有记载库狄氏和武则天交往的细节,只是裴光庭传记里说过,库狄氏进宫后,武则天待她如亲人一般,所以裴光庭在官场上也是如鱼得水,不得不说,有一个厉害的母亲可省去很多麻烦,武则天因为跟库狄氏关系好,才那么器重裴光庭。

2、武媚娘黑化了吗

其实武媚娘也算不上黑化,因为历史上她本来就称帝了,那这个过程中必然充满各种血腥。

说实话,武媚娘本来就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勾搭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治了。在这部剧中,剧组并没有让演员去强制“降龄”表演所谓的少女感,而是实实在在的找了一个十几岁的小演员,单单是小演员身上天然的少女感就让大家觉得舒服。

在历史上,武媚娘进宫的时候也只有十几岁,找来的演员也是十几岁的。一出场就能看出来是一个教养极好的大家闺秀,即使遇到事情也是不慌不乱,沉着冷静应对。拥有豆蔻年华的青涩却并没有所谓的傻白甜,尤其是身着红衣的那一幕,一颦一笑都显得不凡,而且从此时的武媚娘身上已经隐隐能看到将来权倾天下武则天的影子了。

武媚娘这个角色还是挺讨喜的,最起码,她不是那种玛丽苏的角色,为了自保,为了自己的野心,她主动设计了和太子李治的相遇。因为她知道,等到唐太宗离世,她就会做尼姑,但是她不愿意了此残生,因此才会孤注一掷,想要抓住李治,让自己能从这个泥潭里爬出来。

这样有心机有野心的武媚娘,才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展开阅读全文

风起霓裳库狄琉璃和裴行俭有孩子吗 库狄琉璃结局和裴行俭在一起吗

全文共 1199 字

+ 加入清单

在《风起霓裳》剧情中,讲述的是裴行俭和库狄琉璃之间的故事,历史上裴行俭确实有一个续弦库狄氏,但并不知道名字,琉璃这个名字是电视剧虚构出来的,而琉璃的故事也是虚构出来的。不过在剧中,裴行俭和库狄琉璃很小的时候就见过,那库狄琉璃最后和裴行俭成亲了吗?库狄琉璃和裴行俭有没有孩子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裴行俭有几个孩子

裴行俭一生中有两位妻子,四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但是,他的大儿子早逝,其他儿子分别是裴延休、裴庆远、裴光庭。裴光庭后来做了唐朝的宰相,光宗耀祖。

其实,裴行俭小的时候也是比较惨的,因为他出生时虽然正是战乱时期,最亲近的家人几乎都死了,于是他跟着母亲生活。但是,他这个人能力很强,因此后来进了朝廷当官了。

不过在王皇后被废这件事情上,他没有站对边,因此被贬谪了,后来凭借个人能力回到了朝堂。

当时裴行俭去世的时候很突然,长子早逝,其他几个儿子又年幼,皇帝下令命人照顾裴行俭后人直到能够自立,可见裴行俭在当时的功绩,对唐朝的作为。

另外,裴行俭的两个女儿也嫁的很好,一个嫁给了苏味道,也就是苏轼的祖先,一个嫁给了王勮,也就是王勃的哥哥。

纵观裴行俭的一生,那可真的是杰克苏,出身官宦大家,裴行俭的曾祖父、祖父是北周重臣,父亲在隋朝为官,曾一度官高权重。到了裴行俭,又是文武兼备。

2、裴行俭夫人库狄氏的身份

裴行俭一开始虽然是靠着科举出人头地,但是战功也很卓越。

其中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裴行俭护送波斯国王子回去继承王位,在路上遇到了意外。他决定临时智取,釜底抽薪,直接灭了突厥,这就是所谓的在护送王子回国的时候,顺便灭了一个国家。

整个突厥国灭仅仅花费数月时间,裴行俭基本上分毫未损,就将丝绸之路上的阻碍清扫的干干净净。

不过关于裴行俭的私德,历史上还有有争议的,争议的点就在他的第二任妻子库狄氏。库狄氏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武则天很欣赏她,还封她为华阳夫人。

但是根据历史的记载,库狄氏的身份有问题,可能是裴行俭的大儿媳,所以死后没有和裴行俭合葬。据说库狄氏死之前的遗言,也说自己有难言之隐,因此引发了很多猜测。

3、裴行俭和库狄琉璃有孩子吗

小说中,琉璃是和裴行俭生了三个儿子。而在历史上,裴行俭的确有三子,还有两个女儿,不过可能只有第三子裴光庭是库狄氏所生,所以库狄氏和裴行俭只有一个孩子。

裴行俭是唐初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才华横溢,骁勇善战,担任文武双职,他共有两位妻子,一个是原配陆氏,一个是继室库狄氏,而库狄琉璃的原型就是库狄氏。传闻库狄氏曾是裴行俭的儿媳,儿子死后,裴行俭才娶了库狄氏,如果真是这样,那裴行俭应该比库狄氏大很多。

据了解裴行俭和库狄琉璃相差十一岁,裴行俭是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子,出身名门,曾经跟随苏定方学习用兵奇术,后来受到朝廷重用,成为唐太宗手下的一名贤臣良将,他捉拿叛党,平息战乱,所以被同时授予文职和武职,裴行俭文韬武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朝廷栋梁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风起霓裳裴行俭的历史原型 裴行俭有几个夫人

全文共 1488 字

+ 加入清单

《风起霓裳》这部剧马上也是要开播了,原名为《大唐明月》,改名《风起霓裳》播出。而剧情中的男主角裴行俭,在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的。这部剧讲述了裴行俭和狄琉璃两人都是拥有天赋,但是命运却十分坎坷,两人在一起挣脱命运的束缚的故事。那裴行俭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的裴行俭又有几个夫人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裴行俭历史原型简介

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字守约,绛州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初年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

裴行俭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于唐太宗时以明经科考试中选,并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历任左屯卫仓曹参军、西州都督府长史、安西都护等职。在西域时,各国大多慕义归附。后还朝任吏部侍郎,与李敬玄、马载同掌选事十余年,甚有能名,所创长名姓历榜及铨注等法,影响后世选才授官的制度。上元三年(676年),出任洮州道左二军总管、秦州右军总管,参与防御吐蕃。调露元年(679年),计俘叛乱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以功升任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身兼文武两职。次年,大破东突厥阿史那德温傅及阿史那伏念所部,尽平东突厥残部。永淳元年(682年),裴行俭病逝,年六十四。累赠扬州大都督、太尉,谥号“献”。

裴行俭精通阴阳历法,善于鉴别人才,所提拔的名将有程务挺、王方翼、李多祚、黑齿常之等。他工于书法,尤擅草、隶。有文集二十卷,并著有《草字杂体》《选谱》及兵法秘诀四十六条,今已亡佚。

2、裴行俭有几个夫人

裴行俭是唐朝初年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身于河东裴氏,字守约,擅长用兵奇术,担任过多个重要官职,有文职也有武职,多次带兵出征,大破突厥,名震四方,病逝时六十四岁。

裴行俭慧眼识珠,在选拔人才方面很有眼光,像程务挺、王方翼、李多祚和黑齿常之等名将都是裴行俭推荐的,他被称为儒将之雄。

裴行俭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他的感情经历也备受关注,《大唐明月》里主要讲述了裴行俭和库狄琉璃的爱情故事,历史上裴行俭共有两位妻妾,一个是原配夫人陆氏,另一个是库狄氏,库狄氏要比陆氏更出名,库狄氏被武后召入宫中,拜为御正,之后被封为华阳夫人。

提到华阳夫人,大家脑海中出现的是秦国时期的嬴柱夫人,除了秦孝文王王后之外,武则天时期的女官库狄氏也是华阳夫人,关于库狄氏的记载不多,只知道她是裴行俭的侧室,至于什么时候死的不知道,应该比裴行俭晚走一步,据悉裴行俭娶库狄氏时年纪就不小了,库狄氏比他年轻,自然是在他之后去世。

《大唐明月》里将库狄氏和裴行俭的感情渲染的很完美,历史上他们就是普通夫妻,相敬如宾,裴行俭是一个才子,库狄氏也颇有才华,两人算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不过有传闻库狄氏之前是裴行俭的儿媳,儿子早逝后,裴行俭娶了库狄氏,不知道这是真是假。

3、原著是什么结局

小说《大唐明月》结局:裴行俭知道了库狄琉璃是穿越者这件事,他决定远离朝堂上的纷争,不再理会这些是是非非,而库狄琉璃最终也放弃了穿越回现代这个想法,两个人过上了幸福宁静的生活。

唐高宗再一次派裴行俭出征,库狄琉璃知道,如果裴行俭去了的话就是和武则天为敌,身为穿越者的库狄琉璃知道武则天的手段,所以她不想让裴行俭去,但是裴行俭拒绝了库狄琉璃,无奈下库狄琉璃只能用药让裴行俭假死。裴行俭醒过来后不理解库狄琉璃的做法,离开了她。

而库狄琉璃选择了进宫伺候武则天,还利用武则天的势力将之前和裴行俭作对的那些人一一击垮。然后库狄琉璃离开了皇宫,在去西域的路上遇见了同样是穿越者的崔十三娘,两个人在说话的时候不小心被一直暗中随行保护库狄琉璃的裴行俭听见,这时裴行俭才知道库狄琉璃做这些事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风起霓裳裴行俭为什么说自己是天煞孤星 裴行俭经历了什么

全文共 1266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很多观众不是很了解,裴行俭为什么要说自己是天煞孤星。实际上,裴行俭曾有过一段幸福的婚姻,但比较惋惜的是他的妻子不幸病逝,此后裴行俭一直没有再娶。直到遇上琉璃,裴行俭才重新点燃了内心里感情的灯火。历史上,裴行俭的经历也的确如此,库狄氏是他第二位妻子。那下面就和大家简单介绍下裴行俭的前妻是谁,以及他们之间的故事,想了解就来看看吧。

1、裴行俭为什么是天煞孤星

裴行俭自嘲是天煞孤星,跟他的出身和经历有很大关系。

剧中裴行俭的经历其实和历史上很相似,他是唐初朝中重臣,但是在得到重用之前的很多年,他一直是一位有能力却无处施展的人。

裴行俭出身绛州,是历史上有名的裴氏家族,据了解裴氏的祖先还是嬴氏,也就是秦朝皇族的后代。都说大出息的人降生会发生一些什么大事情,裴行俭就是这样的人。虽然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依据,不过裴行俭出生前对于裴家来说确实遭遇了一些事情。

裴行俭父亲是裴仁基,是隋朝的左光禄大夫,他的哥哥裴行俨是一名勇猛的将军,两人同朝为官。王世充称帝期间,父子两人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是裴家是山西的望族,李渊在太原坐镇,导致王世充对裴家有了猜忌之心。

公元619年裴仁基投奔大唐,在期间被人出卖,遭遇了灭顶之灾,在洛阳的一支队伍全部被杀害。当时裴行俭还未出生,也就是说裴行俭一出生就背负了整个家族的兴衰。

裴行俭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没有依靠的生活,等到裴行俭长大之后才慢慢的改善了生活,凭借科举入仕,可早年郁郁不得志。

裴行俭仕途不顺,后娶了兵部侍郎陆爽的女儿,可惜的是陆氏在为裴行俭生育几个孩子之后,英年早逝了。本是大好年华却去世了,对于裴行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结合家族和妻子的事情,裴行俭才说自己是天煞孤星,在遇到库狄琉璃之后虽然倾慕,但因为自己不好的经历不敢表白。不过根据史料记载裴行俭的第二位妻子是库狄氏来看,他和琉璃最终结局是在一起的。

2、裴行俭前妻

裴行俭前妻是陆娘子,据了解这里的陆氏是有历史原型的,她的原型就是兵部侍郎陆爽的女儿。

陆爽之所以会将自己的爱女嫁给裴行俭,想必是看上了他的为人和能力,裴行俭娶了陆氏之后,令人感到可惜的是陆氏英年早逝,这也是裴行俭说自己是天煞孤星的一个原因。

裴行俭在和琉璃相识之前已经有过一段婚姻,妻子还去世了。裴行俭还未出生,父亲和哥哥便去世,只自己和母亲相依为命,世人都说他的命不好,长大成人之后虽然有一身的本领,但娶了妻子也早逝,这更加让他认定自己的命不好,虽然爱慕琉璃,但是担心琉璃会因为自己短命。

历史上裴行俭确实有两位妻子,分别是陆氏和库狄氏,库狄氏也就是剧中出现的库狄琉璃,所以说裴行俭最后是和琉璃在一起的。

历史记载裴行俭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史料中关于陆氏的记载虽然不多,但我们通过库狄氏资料发现,在裴行俭的四个儿子中只有小儿子裴光庭是出自库狄氏,可见其他几个儿子全部是陆氏所出,但是不幸的是长子早夭。

关于陆氏的生平我们无法从史料中得到验证,但民间猜测她可能是难产而死,也有可能是身体本就虚弱最后病逝的。关于陆氏的几个儿子,长子早夭并无详细记载,次子裴延休和三子裴庆元都入朝为官,光宗耀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