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菖蒲

菖蒲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菖蒲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菖蒲问题。

分享

浏览

6132

文章

47

菖蒲是什么植物?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菖蒲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根茎可制香味料。

菖蒲(学名:Acorus calamus L.):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叶基生,剑形,中脉明显突出,基部叶鞘套折,有膜质边缘。生于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根茎可制香味料。亦称为尧韭。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根茎毒性较大。口服多量时产生强烈的幻视。原产中国及日本,北温带均有分布。

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横走,稍扁,分枝,直径5-10毫米,外皮黄褐色,芳香,肉质根多数,长5-6厘米,具毛发状须根。叶基生,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4-5毫米,向上渐狭,至叶长1/3处渐行消失、脱落。叶片剑状线形,长90-100(-150)厘米,中部宽1-2(-3)厘米,基部宽、对褶,中部以上渐狭,草质,绿色,光亮;中肋在两面均明显隆起,侧脉3-5对,平行,纤弱,大都伸延至叶尖。

花序柄三棱形,长(15-)40-50厘米;叶状佛焰苞剑状线形,长30-40厘米;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狭锥状圆柱形,长4.5-6.5(-8)厘米,直径6-12毫米。花黄绿色,花被片长约2.5毫米,宽约1毫米;花丝长2.5毫米,宽约1毫米;子房长圆柱形,长3毫米,粗1.25毫米。浆果长圆形,红色。花期(2-)6-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石菖蒲是什么,它与菖蒲的区别在哪里?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养护/习性

修剪周期

1年

石菖蒲菖蒲的区别包括以下三点:

1、石菖蒲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菖蒲是一种植物。菖蒲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状茎粗壮。叶基生,剑形,中脉明显突出,基部叶鞘套折,有膜质边缘。生于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

2、石菖蒲属于一类中草药,菖蒲没有入药的作用。

3、石菖蒲属于菖蒲的一种,因此相较于菖蒲,种类较少。

菖蒲的作用:

菖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叶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菖蒲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其丰富的品种,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得以充分应用。菖蒲叶丛翠绿,端庄秀丽,具有香气,适宜水景岸边及水体绿化,也可盆栽观赏或作布景用,叶、花序还可以作插花材料,园林上丛植于湖,塘岸边,或点缀于庭园水景和临水假山一隅,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古人夜读,常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原因就是菖蒲具有吸附空气中微尘的功能,可免灯烟熏眼之苦;菖蒲可作香料;菖蒲的茎、叶可入药。

展开阅读全文

九节菖蒲和石菖蒲的区别,两者具体的区别是什么?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九节菖蒲石菖蒲的区别如下所示:

1、采挖的季节不同:

九节菖蒲采摘的季节是小满前后去采挖根茎,要将其九节菖蒲洗净并晒干,搓掉细毛;而石菖蒲是在秋冬季节采挖,要除掉根须和泥沙再晒干。

2、性状上的不同:

九节菖蒲的根茎为短小的纺锤形;而石菖蒲的根茎为扁圆柱形。

九节菖蒲为多年生草本。根茎芳香,粗2毫米到5毫米,外部淡褐色,节间长3毫米到5毫米,根肉质,具多数须根,根茎上部分枝甚密,植株因而成丛生状,分枝常被纤维状宿存叶基。

石菖蒲是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花果期2月到6月,通常分布在亚洲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大多数生长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石菖蒲是一种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具有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

展开阅读全文

菖蒲怎么养护,你了解清楚了吗?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通常情况下,养殖菖蒲要准备好合适的土壤,而且在养护的时候不能放在太阳下暴晒,也不能接触直射的阳光,同时养护的时候要适当浇水,而且在养护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枯黄的叶子,需要及时的剪掉,这样的话才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菖蒲喜欢阴凉害怕暴晒,所以光照方面要注意,不能放在太阳下暴晒,也不能接触直射的阳光。生长中需要水分,但浇水的频率不能太高,可以一个星期浇一次即可,浇水的时候要浇到根部,促使根部充分吸收水分,不能沾染到叶子,养殖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枯黄的叶子,需要及时的剪掉。想让菖蒲长得油绿绿,通风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当空气流通的时候,二氧化碳得到循环,菖蒲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水和石头,也是菖蒲生长环境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菖蒲依水而生,依石而长。也正是这种生长环境,孕育出菖蒲淡雅,超俗的特征。而若论生长因素来说,石头中的矿物质是菖蒲成长必备的养分,并且有了石头的固定,菖蒲的姿态也能更加的挺拔。

展开阅读全文

黄菖蒲是水生植物吗?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菖蒲属于水生植物,鸢尾科,鸢尾属,别名包括黄鸢尾、水烛,植株高大,根茎短粗。叶子茂密,基生,绿色,长剑形,长60-100厘米,中肋明显,并具横向网状脉 。花茎稍高出于叶,垂瓣上部长椭圆形,基部近等宽,具褐色斑纹或无,旗瓣淡黄色,花径8厘米。蒴果长形,内有种子多数,种子褐色,有棱角。

黄菖蒲叶片翠绿如剑,花色艳丽而大型,如飞燕群飞起舞,靓丽无比,极富情趣,可布置于园林中的池畔河边的水湿处或浅水区,既可观叶,亦可观花,是观赏价值很高的水生植物。如点缀在水边的石旁岩边,更是风韵优雅,清新自然。

黄菖蒲对水体中浮游植物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可以净化浮游植物较多的水体,从而保持清洁透明。

展开阅读全文

菖蒲怎么养,用无孔盆种菖蒲的方法和技巧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菖蒲喜湿耐阴,只要养护管理工作做得好,生长状态是非常喜人的,所以观赏价值很高,非常适合作为盆景摆放在室内,用来点缀空间。

无孔盆种植菖蒲的方法

1、菖蒲对生长环境有一定要求,不耐旱、不耐冻,喜欢温暖的气候,温度控制在20-25度最好,不能低于10度。

2、菖蒲喜湿,干旱会导致枯萎,所以适合在无孔深盆中种植,可以储存更多水分,但是忌讳灌养,积攒太多水分会造成盆内空气不流通,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影响菖蒲根系的呼吸,从而抑制其生长。

3、菖蒲对光照的要求不高,放置在温和、有散光的地方就可以了,半阴的环境也能生存。

4、菖蒲的生命力顽强,对肥料的要求不高,一般一月施一次液肥即可,也可以在土壤里添加一些基肥。

很多人用无孔盆养菖蒲是怕干旱,但是容易使根部产生的废气排不出来,其实用有孔的深盆种植,勤浇水是最好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端午节要挂菖蒲和艾草的寓意

全文共 303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有着许许多多的习俗,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在在门上挂艾草菖蒲,因为艾草和菖蒲都有驱除蚊蚁的作用,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要挂菖蒲和艾草的寓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端午节为什么戴五彩绳

五彩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端午节最初是给女孩子过的节日,是中国的女儿节。系五彩长命缕,这是宋代就有的古老习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颈项上,叫长命缕、续命缕。明人余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丝命可续”,指的就是这种习俗。 汉·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名长命缕。”后人也称“续命缕”。据此,即此俗直承汉代,至今已两千年矣。 传统之俗,取五色丝线拧成一般,系于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端午节要挂菖蒲和艾草的寓意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节日之一,它也是人们纪念楚国大文学家屈原先生的日子。在端午这一天,除了吃粽子之外,每户人家的门口都会挂着菖蒲和艾草。这是因为农历的五月正是蛇虫鼠蚁非常多的时候,因此挂上菖蒲和艾草可以利用它们的气味和药用价值驱赶这些害虫,起到保平安的作用。

一、端午节要驱虫蚁

中国农历的五月也被人们称之为毒月,在民间也有“烂五月”一说。中国农历的五月也被人们称之为毒月,在民间也有“烂五月”一说。所以农历的五月也是许多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十分旺盛和最容易繁殖的时节。同时也是人们所说的五种有毒害的动物最容易出动的时候。因为如此,人们就将门口挂上菖蒲和艾草,来保护家宅平安,在五月不被邪气所伤害。

二、菖蒲和艾草的作用

人们就将贴灵符一样的,将菖蒲和艾草在端午节这天挂在门边上。传言草蒲是古时候防疫驱邪的灵草药,它就像可以驱逐不好的东西的利剑一样。同时也因为它的外形像剑一样,于是挂在门口就像宝剑一样可以驱逐邪气。人们称它为“水剑”或“蒲剑”。在清代和晋代古人有所记载,称它为可以驱邪的宝物;艾草就是人们非常见的草药,从中国古代开始就将它作为治病的药材,我们平时看到的中医治疗时,艾炙就是用艾草为主要材料制成的。所以民间不仅将它用作治病的良药,也将它挂在门口当作 驱邪的物品。

因为端午节这天,正逢农历五月,而这个时候正是毒虫猖獗的时候,于是人们将菖蒲和艾草挂在门口,利用它们的气味来驱赶走这些毒虫。在端午的节日,大家不仅要忙着挑选菖蒲和艾草,还要食用粽子,看赛龙舟比赛。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纪念投湖的屈大夫,中国的文化离不开这些已故的文人,而屈原的精神也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进。

端午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一、赛龙舟

端午节的来历,有好几种说法,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就是纪念屈原。传说五月初五这天,屈原跳进汨罗江后,当地的老百姓闻讯后,大家就马上划船过来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也没发现屈原的尸体。那天恰逢下雨,湖上的小船就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边。当其他人知道这件事情后,也都冒雨前来,争相划船到洞庭湖上来。为了寄托大家对屈原的哀思,此后就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

二、吃粽子

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就是粽子。吃粽子的传说,和赛龙舟一样,都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后,被水中蛟龙所困,人们哀悯同情屈原,每到这一天的时候,就将五色丝的粽子投入江中,以驱赶蛟龙。后来,粽子便成了最受人们欢迎的端午节食品。

三、悬挂钟馗像

在江淮地区,每到端午节,都有家家悬挂钟馗像的习俗,用以镇宅驱邪。

四、挂艾草、菖蒲、榕枝,祈求平安

在端午节期间,民间还有在门口挂艾草、菖蒲、榕枝的习俗。艾草大家都很熟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针灸里的灸法,就是以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位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把它插在门口,也可以使身体健康;菖蒲,被老百姓视为百阳之气,插在门口上,可以避邪;门口挂榕枝的寓意是使身体矫健,百病不生。还有的地方是挂石榴、胡蒜、山丹,都是寄托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

五、戴长命缕,保佑安康

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就是戴长命缕,也称续命缕、续命丝、长寿线、延年缕等。长命缕一般用五种颜色的线搓成彩色线绳,或者做出各种形状的小饰品,在端午节的那一天,挂在小孩子的手腕、脚腕,或者脖子上,据说可以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六、戴香包,防病健身

香包,又称香囊、香袋、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做成的,里面可以装上各种香料,比如一些中草药,还有茶叶、荷花等等,然后佩戴于胸前,香味扑鼻,还可以防病健身。因为戴香包老少皆宜,深受人们喜爱,现在的香包做得越来越精致,已经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七、饮雄黄酒,杀毒避邪

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也与屈原有关。传说屈原投江以后,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就纷纷往江里抛入粽子。有一位老医生,将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过了不久,水面上果然浮起一条蛟龙。人们于是就把蛟龙拖到岸边,抽筋剥皮,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脖子和手腕上,然后用雄黄酒涂抹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孩子们能够免受虫、蛇的伤害。

八、采百药,防御疾病

采百药,也叫“采百草”。农历五月,正是天气炎热,疾病多发的季节,很多毒蛇害虫都开始繁殖活跃起来,很容易给人带来伤害。于是,为了抵御疾病,康健身体,人们在端午到来之时,就开始遍寻百草,采集药材,然后将这些药材用于饮食、沐浴、熏烟,或者当作门饰,以防御各种疾病。

端午节有哪些禁忌

1、不可以吃娘家的粽子

娘家的粽子不可以吃,其实对于这个的禁忌也是因为在中国的民间里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因为闺女都出嫁了,而且对于在端午节的时候不可以回娘家过的哦。

2、不可以游泳

在中国的有些地区里,都是不会给孩子们在端午当天游泳的。

3、小孩子戴的香包不可以丢失

在中国北方,一些地方的孩子都是在端午节的时候有着佩戴香包的一个习俗,而且孩子们如果佩戴了香包的话,那么在当天千万不能弄丢的,因为有一个说法,如果一个小孩子的香包不见了,那么在一整年里可能都会不顺利的。

4、忌恶日恶月

因为在古代,人们都会认为五月份就是一个恶月,所以在端午节的时候就有了一些躲午的习俗了,如果是在周岁以内的小婴儿,都是会直接送到了外婆家去直接躲灾难的,这样也是有着可以避免到灾祸的说法的哦。

5、忌讳最多的一日

其实端午节也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内容就是祭祀先人了,而且端午当天很多地方都是会包上粽子丢到河里。而一些喜庆的活动或者是搬家、上任或者是动工等等这些都是不适合在这天里进行。

端午的多个名称

端午节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

“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龙舟节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当五汛

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

展开阅读全文

端午节为什么挂菖蒲

全文共 409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孕育着浓浓的故乡情,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为什么挂菖蒲,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端午节祝福语

1、端午短信祝福到。愿幸福紧紧把你围绕,愿快乐永远和你拥抱。愿烦恼见你掉头就跑,愿平安永远对你微笑,愿健康总是格外关照。端午节,愿你一切都好!

2、粽子一颗心,祝您事事都称心,一个粽子一份情,祝您天天好心情,端午节里寄心愿,合家欢乐福满堂,手机短信传祝福,单单祝你端午节快乐!

3、粽子粘粘,思念甜甜;粽子软软,祝福闪闪;粽子香香,健健康康;粽子大大,财运佳佳;粽子多多,快乐多多;祝您端午节快乐!

4、端午节到了,送你5个端口,端口1接通你的健康,端口2接通你的幸福;端口3接通你的开心;端口4接通你的平安;端口5接通所有祝福,端午快乐!

5、一片艾叶,渗透着情意的芬芳;一条龙舟,赛出了热情的高涨;一个粽子,裹满了生活的蜜糖;一杯米酒,碰出了笑声的欢畅;一声问候,愿你从此意气飞扬。祝端午节快乐!

6、端午节已靠岸,送个短信表表祝愿,送串粽子祝您好事连连不断,送个鸭蛋祝您生活美满,团团圆圆,送棵生菜祝您日日生财,好运围着转!

7、粽子香,愿经常锻练身体健康;粽子咸,愿生活幸福常有余钱;粽子甜,愿工作顺利忙中有闲;粽子黏,愿朋友四海时时挂念!祝端午节快乐,合家幸福!

8、粽子绿外套,内装七彩馅,香甜鲜咸辣,五味任你选。肉香品幸福,枣甜尝快乐,海鲜细品味,咸是百味王。生活多色彩,乐趣其中藏。祝你端午节快乐!

9、一句平淡如水的问候,很轻;一行平常如纸的祝福,很真;让我采一清香的粽叶,包一香甜的粽子,装进这真情的信息里送给你:朋友,端午节快乐!

10、粽子提前送,礼轻情意“粽”!愿德高望“粽”的你,“粽”是平安,“粽”是快乐,“粽”是健康,“粽”是幸福,“粽”是好运!提前祝你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我国以下地区,端午习俗缤纷多彩。贵州地区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地区的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我国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的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我国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是节日还是节气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为什么挂菖蒲

端午节在门口挂菖蒲(蒲剑)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菖蒲(蒲剑)、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於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菖蒲(蒲剑)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菖蒲(蒲剑)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菖蒲(蒲剑)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菖蒲(蒲剑)草做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菖蒲(蒲剑)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日鸡未鸣时,采菖蒲(蒲剑)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菖蒲(蒲剑)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菖蒲(蒲剑)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菖蒲(蒲剑)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菖蒲(蒲剑)较勇健”。

原来端午节差菖蒲(蒲剑)不仅仅是因为它可以驱邪避鬼,最重要它是一种药材,插在自己家门口可以有药用价值,可以祛除毒气,抱人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庸菖蒲的栽培与管理是什么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株高80~170厘米,球茎扁圆或卵圆形,具环状节。叶6~9片,剑形。蝎尾状伞形花序,着花8~24朵,花朵硕大。唐菖蒲喜凉爽、不耐寒、畏酷热,要求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最适温度白天20~25℃,夜晚10~15℃。唐菖蒲为长日照植物,以每天16小时光照最为适宜。

庸菖蒲的花茎从叶丛中抽出,穗状花序,长30—75cm,每个花穗着花8—24朵,通常侧向一边,排成两列,花冠直径8一16cm花冠由下向上渐小,花朵由下向上渐次开放。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喇叭形,钟形等,稍向上弯曲。

庸菖蒲的栽培管理

1、土壤以排水及通气良好并保水性适当为佳。

2、酸碱度PH值6-7之间。

3、土壤中Cl的含量必须低于3毫当量/每升(抽取物1:2),盐份含量不得高于2millisiemens/每公分,盐份过高会阻碍根的生长及作物的开花。

4、剑兰并不需要很多的肥料,为了避免超量盐份的累积及病害的发生,最好不要使用太多的肥料,但仍须提供适量的肥份。

5、球茎在送达后应尽可能即时种植。否则,应储存在2-4℃通风的冷藏库中,但不宜太久,并于种植前使用包你好(sportak)进行消毒。

6、谨慎选择品种:以季节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品种及尺寸。

7、种植密度:种球的大小(尺寸)每平方公尺种球数

6/8-------------------->60-80

8/10------------------>50-70

10/12------------------>50-70

8、种植深度:

春植5-10公分

秋植10-15公分

9、种植温度在10-25为最佳。

10、剑兰植株个别需接受相当的光线,尤其在冬季时间,尽管较低的栽培温度或减低栽培密度,仍可能会因光线不足,而造成消蕾及花序短,植株软弱等现象。

11、栽培同期:除了品种的不同外,栽培期中的温度及球茎的大小同时也影响栽培时间的长短,一般约60-100天。

12、当花穗第一朵花显色时,就可采收了。

13、采收后,当处理包装。贮藏及运输过程中,一直保持切花呈直立方式,以预防花穗前端弯曲,贮藏时,花朵最好弄干插入稀释花神D01保鲜剂中,保持2-5℃之温度,并不宜过久。

展开阅读全文

菖蒲河公园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菖蒲河源于皇城西苑中海,流经天安门前,再沿皇城南墙北侧向东。菖蒲河公园的范围:西起劳动人民文化宫,东至南河沿大街,北起飞龙桥胡同、南湾子胡同等,南至东长安街北红墙,全长约510米,总规划面积3.8公顷,规划绿地和水面面积2.02公顷,公园总投资3.9亿元,工程于2002年3月动工。菖蒲河公园的河道复建工程,于原河道位置开挖,与天安门外金水河连通。恢复后的菖蒲河全长约500米,水面宽9米,架设人行桥4座。其绿化建设,保留了河岸边60余株大树,并新植乔木500余株,灌木2000余株,花卉及草本植物1.6万余株,还有大量植被河水生植物。绿化建设与复建古迹相结合,营造出“红墙怀古”、“菖蒲逢春”、“天光云影”等景点。同时,再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适当设置雕塑小品,烘托气氛,画龙点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安门东侧劳动人民文化宫东侧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菖蒲酒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产于山西垣曲。菖蒲酒远在汉代已名噪酒坛,为历代帝王将相所喜用,并被列为历代御膳香醪。据《后汉书》记载:“孟陀,字伯良,以菖蒲酒一斛遗张让,即拜凉州刺史。”在《争类统编》一书中也有:“美酒菖蒲香两汉,一斛价抵五品官”之说。《明宫史》里有:“宫眷内臣……初五年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的记载。到了清代,每年农历“端阳节”,则“君臣痛饮菖蒲酒”。由此可见,菖蒲酒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酿造历史。评酒家爱新觉罗.溥办先生品尝此酒之后,即兴挥毫写下七律一首《菖蒲酒颂》诗:名酿溯源肇炎汉,历代曾闻列御膳。琼浆玉液庆延龄,盈轶连牍见经传。

典故:历代皇家都视为稀世琼浆,滋补玉液。到了明代,每逢“端阳节”这一天,皇帝除自己饮用外,还赐给宫眷内臣一起品尝,并要穿上“五毒艾补子蟒衣”,举行隆重的饮酒仪式。

菖蒲酒是一种配制酒,色橙黄微翠绿,清亮透明,气味芳香,酒香酿厚,药香协调,而不失中草药之天然特色,入口甜香,甜而不腻,略带药味,使人不厌,酿和爽口,辣不呛喉,饮后令人神气清爽。酒度为45度,糖度为12度。菖蒲酒之所以珍贵,主要在于它采用了当地特产九节菖蒲这种名贵中药材。九节菖蒲生长在海拔1994米高的历山之巅,素有“无志者难以求取”之说。采集仅限于农历“小满”前后十天左右的时间内。过早菖蒲浆不足,质差;过迟,菖蒲蒲苗枯萎,难寻。酿造菖蒲酒的水是历山脚下舜王泉水。据说,此泉是舜王亲手开凿的。舜王泉水为矿泉水,常饮能医治诸病,延年益寿。

功效:此酒具有提神、化痰、清头明目、轻身坚骨之功。常饮可补脑益智、延年益寿。宋代医学家王怀隐所著《太平圣惠方》一书载:“菖蒲酒,主大风十二,通血脉,治骨立萎黄,医所不治者。”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足见菖蒲酒确有抗衰老和强身健体之效。

菖蒲酒的选料之精和酿造工艺之细,非同寻常。一个熟练工人一天只能精选三至五斤九节菖蒲;酿酒用的豌豆,须从大小不一的豌豆粒中筛选出最大的;高梁,须把每粒都破成六、八、十瓣方可;发酵是在深埋土中的地缸里的进行;出酒则是在每日凌晨鸡鸣之前,酿出之酒还要密封起来,存入地下,数年之后,方可饮用。

展开阅读全文

九节菖蒲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阿尔泰银莲花,又名:菊形双瓶梅。

多年生草本。根茎棕黄色,具多数细根及鳞片痕迹。茎直立,高达8-26厘米。根生叶为2回3出复叶,叶柄长约13厘米;小叶片长圆形至卵圆形,先端渐尖,通常中间小叶片较大而具短柄,每小叶偶具3深裂或具缺刻及粗锯齿,两面均被少数白色柔毛或毛早落。花茎细长,高出墓生叶甚多,顶生1花,约在近顶端1/4处有总苞3片,总苞片叶状3出;花萼瓣状,8-12片,长圆形,长约1.3厘米,宽约4毫米,白色或淡紫色;雄蕊多数,花药椭圆形,花丝线状;心皮多数,分离,成螺旋状排列,上被白色短毛。瘦果卵圆形或新月形,长约0.4厘米,灰褐色,密生白色柔毛,常带宿存花柱。种子1枚。花期4-6月。

展开阅读全文

怎么防治菖蒲的病虫害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养的再好的菖蒲草,如果遇上病虫害,将会使得菖蒲草顿时失去往日的风采,给养护者带来不尽的烦恼。本篇文章推出最好时间应该是初春之时,因为冬天一过,温度逐渐回升,菖蒲草的病虫害也会如期而至,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下面来看看怎么防治菖蒲的病虫害吧?

1、菖蒲草出现菌核病防治方法

将菖蒲草放置在保持通风、排水良好的环境中养护。清理菖蒲草中遗留下的病残体;喷施微肥,提高抗病性。发病前或初期轮换喷施30%武夷菌素AS600倍液、50%硫磺SE300倍液,5%井冈霉素AS300倍液等。防治药物最好选择几种轮换进行,主要是为了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2、菖蒲草出现蛆虫等虫疫病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在菖蒲草蛆虫发生期,将盛有糖醋液(糖、醋、水按3:3:4配成)的小盆,每颗菖蒲草边上放1-2盆。随时添加糖醋液,保持不干,诱杀成虫;或者使用黄色粘虫板诱杀。在菖蒲草边上放一块黄色粘虫板,诱杀蛆虫。此两种方法作为物理防护,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笔者在实际碰到过程中,通过使用菊酯类等低毒的杀虫剂,是高效简单,见效明显的方法。

药物防治:具体用药情况如下,但在家庭使用中剂量较难把握,大致预估即可。每1平方米用1.8%阿维菌素乳油0.01-1.1mL(一滴左右)或1.1%苦参碱粉剂3-6克兑水80-100克或0.5%印楝素乳油600-800倍液加5%百树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绿氟啶虫脒等等。市面上杀虫剂较多,大家可选择使用。防治药物最好选择几种轮换进行,主要是为了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3、菖蒲草出现红蜘蛛疫病防治措施

在防治过程中,如果能肉眼看到红蜘蛛,可以将其抓了、灭了。通过肉眼看到或能抓到的毕竟较少,多数红蜘蛛潜伏在菖蒲草的根部空隙内,伺机而动,出来对菖蒲草叶子开展破坏活动,较难发现。此时应使用相应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来治疗。可使用菊酯类低毒杀虫剂,氧化乐果等按一定的比列配水后使用,10-15天为一个周期,连续2-3次便可。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挑选菖蒲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证了饮食质量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其中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食物,如果购买不好吃起来非常的难吃,下面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样的菖蒲好。

因为不同的菖蒲有不同的药用功效,而且菖蒲是有毒植株,因此在选购时需要区分几种不同的菖蒲,所以,可以根据上述不同菖蒲的特征选购所需要的菖蒲种类。节菖蒲、石菖蒲、水菖蒲这三者从药材个头上最易区别:节菖蒲细,直径0.3~0.7cm;石菖蒲直径0.3~1cm;水菖蒲最粗,直径1~1.5cm。

食物的新鲜程度与口感和营养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所以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上面就是对什么样的菖蒲好的一些介绍,这样在购买的时候就能够买到更加符合自己口味的食物了。

展开阅读全文

菖蒲酒是什么酒?菖蒲酒有什么功效?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节日无论大小都少不了欢聚饮宴,酒文化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端午节就要到来的日子里我们来介绍一种端午节的特色酒饮—菖蒲酒。想知道菖蒲酒的功效什么的听小编接下来介绍菖蒲酒有什么功效?菖蒲酒是什么酒?

菖蒲酒是什么酒

端午节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唐代殷尧藩在诗中写道:“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后逐渐在民间广泛流传。历代文献都有所记载,如唐代《外台秘要》、《千金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元稗类钞》,明代《本草纲目》、《普济方》及清代《清稗类钞》等古籍书中,均载有此酒的配方及服法。菖蒲酒是我国传统的时令饮料,而且历代帝王也将它列为御膳时令香醪。

菖蒲酒有什么功效

菖蒲酒治耳虚聋及鸣

菖蒲酒处方:菖蒲3分,木通3分(锉),磁石2两(捣碎,水淘去赤汁),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3分。

菖蒲酒制法:上锉细。

菖蒲酒用法用量:以酒1斗,用绵裹,浸7日后,每日空心暖饮1盏,晚再饮之。菖蒲酒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

菖蒲酒处方:干菖蒲3两。

菖蒲酒的功效与作用:。

菖蒲酒用法用量:以清酒5升,渍煮,取3升,分2次服。菖蒲酒治癣

菖蒲酒处方:菖蒲5升(细切)。

菖蒲酒用法用量:以水5斗,煮取2斗,以酿2斗米如酒法,熟极饮,令得极醉,即愈。未愈更作,无有不愈。菖蒲酒通血脉

调营卫,耳目聪明,发白变黑,齿落再生,延年益寿。主大风十二痹,骨立萎黄。

菖蒲酒处方:菖蒲(削治薄切,晒干)1斗。

菖蒲酒制法:上药以生绢袋盛之,以好酒1硕,入不津瓮中,安药囊在酒中,密封泥中,百日发视之,如绿叶色,复炊1斗秫米纳酒中,复封四十日,便漉去滓。,

菖蒲酒用法用量:每温服1盏,日3次。其药滓晒干,捣为细末。每服1钱,酒调服尤妙。菖蒲酒强身健体

不老强健,面色光泽。通血脉,调荣卫,耳目聪明,行及奔马,延年益寿。主风痹,骨立萎黄。

菖蒲酒处方:菖蒲1斗(细锉,蒸熟),生术1斗(去皮,细锉)。

菖蒲酒制法:上药,都入绢袋盛,用清酒5斗,入不津瓮中盛,密封。春、冬14日,秋、夏7日,取开。

展开阅读全文

菖蒲是凉性的吗?菖蒲是凉性还是热性?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菖蒲是端午常见的节气植物,菖蒲可入药、可入酒,可驱蚊虫、可观赏,可谓用处多多,关于菖蒲的性味是凉性还是热性大家有了解过吗?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菖蒲是凉性的吗?菖蒲是凉性还是热性?

菖蒲是凉性的吗

菖蒲不是凉性的,菖蒲属于温性植物,体质平和的一般体质人群均可使用。

菖蒲药用有石菖蒲和九节菖蒲两种。石菖蒲因其属于蒲类,绿叶昌盛,生于石旁而得名。九节菖蒲则属于另一种草本植物,古代文献称“一寸九节者良”。

石菖蒲:又名水剑草、水蜈蚣、山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其性味辛、苦,微温。能祛湿化痰、芳香开窍、和胃安神。主治痰湿蒙蔽清窍、神昏谵语、忧郁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神志不宁、胃脘腹痛、噤口痢疾等。凡阴虚阳亢者忌服。药理证实石菖蒲有镇静及抗惊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抑制胃肠异常发酵、弛缓肠管平滑肌痉挛、扩张支气管、镇咳平喘祛痰,强身益智和增强脑区域性代谢功能的作用,对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九节菖蒲:又名小菖蒲、京菖蒲、节菖蒲,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之根茎。其性味辛,微温。能温化痰湿、开窍醒神、和中开胃。主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痰厥、多梦健忘、脘腹痞满、呕吐恶心等。

药性比较:两药均有开窍醒神、和中开胃的作用;而石菖蒲偏于化痰安神,九节菖蒲偏于温化痰湿,可以替代应用。

菖蒲是凉性还是热性

菖蒲辛,温,无毒,味苦辛,无毒。

归经入口、肝、脾经。手少阴、足厥阴。入心、脾、膀胱三经。

菖蒲可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展开阅读全文

菖蒲是艾叶吗?菖蒲是什么?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小编知道菖蒲是来源于端午节的一种节气酒饮菖蒲酒,菖蒲酒顾名思义一定是含有菖蒲或者用菖蒲酿造的,大家都知道在端午还有一种植物是一定会出现那就是艾叶,艾叶有着药草的香气可食用可药用可谓用处多多,那么菖蒲会不会就是艾叶呢?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菖蒲是艾叶吗?菖蒲是什么?

菖蒲是艾叶吗

菖蒲和艾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但都是端午节的节气植物,端午节人们将菖蒲艾叶悬挂于家中、气味芳香可驱蚊虫。

挂艾叶菖蒲是汉族民间节日习俗,在端午节以艾叶悬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有驱魔法鬼之神效。

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菖蒲是什么

菖蒲先百草于寒冬刚尽时觉醒,因而得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则生机盎然,富有而滋润,着厅堂则亭亭玉立,飘逸而俊秀,自古以来就深得人们的喜爱。

先民崇拜该草类,把菖蒲当作神草。《本草·菖蒲》载曰:“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

人们在崇拜的同时,还赋予菖蒲以人格化,把农历4月14日定为菖蒲的生日,“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叶,积海水以滋养之,则青翠易生,尤堪清目。”正由于菖蒲神性,加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国观赏植物和盆景植物中重要的一种。

古人莳养菖蒲的方法更为绝妙:“以砂栽之,至春剪洗,愈剪愈细,甚者根长二三分,叶长寸许。”菖蒲是代表端午节气的花,端午节有家家户户门上插菖蒲、艾叶之俗,可以辟邪驱痛。利用它直线的叶片,表现出初夏的清凉感觉。

菖蒲在德国的花语:婚姻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菖蒲酒怎么泡?怎样自制菖蒲酒?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当然要喝菖蒲酒,如果是自己泡的菖蒲酒肯定又有另一番滋味了,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菖蒲酒怎么泡?怎样自制菖蒲酒?

菖蒲酒怎么泡

菖蒲酒可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菖蒲酒的制作食材

菖蒲4克,冰糖60克,白酒500克。菖蒲酒的做法详细步骤

1.用干净刀将菖蒲切成米粒状或薄片状,特用。

2.取于净容器,将冰糖放入,加少量沸水,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将切片的菖蒲放入,再放入白酒,搅拌至混合均匀。

3.将容器盖盖紧,放在阴凉处储存20天,然后即可启封饮用。

菖蒲酒的功效

菖蒲酒治耳虚聋及鸣

菖蒲酒处方:菖蒲3分,木通3分(锉),磁石2两(捣碎,水淘去赤汁),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3分。

菖蒲酒制法:上锉细。

菖蒲酒用法用量:以酒1斗,用绵裹,浸7日后,每日空心暖饮1盏,晚再饮之。菖蒲酒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

菖蒲酒处方:干菖蒲3两。

菖蒲酒的功效与作用:。

菖蒲酒用法用量:以清酒5升,渍煮,取3升,分2次服。菖蒲酒治癣

菖蒲酒处方:菖蒲5升(细切)。

菖蒲酒用法用量:以水5斗,煮取2斗,以酿2斗米如酒法,熟极饮,令得极醉,即愈。未愈更作,无有不愈。菖蒲酒通血脉

调营卫,耳目聪明,发白变黑,齿落再生,延年益寿。主大风十二痹,骨立萎黄。

菖蒲酒处方:菖蒲(削治薄切,晒干)1斗。

菖蒲酒制法:上药以生绢袋盛之,以好酒1硕,入不津瓮中,安药囊在酒中,密封泥中,百日发视之,如绿叶色,复炊1斗秫米纳酒中,复封四十日,便漉去滓。,

菖蒲酒用法用量:每温服1盏,日3次。其药滓晒干,捣为细末。每服1钱,酒调服尤妙。菖蒲酒强身健体

不老强健,面色光泽。通血脉,调荣卫,耳目聪明,行及奔马,延年益寿。主风痹,骨立萎黄。

菖蒲酒处方:菖蒲1斗(细锉,蒸熟),生术1斗(去皮,细锉)。

菖蒲酒制法:上药,都入绢袋盛,用清酒5斗,入不津瓮中盛,密封。春、冬14日,秋、夏7日,取开。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样的菖蒲好?怎样选购菖蒲?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菖蒲是在端午特别常见的植物,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会把菖蒲和艾叶一起悬挂在家中以驱邪避讳、防蚊虫,那么菖蒲的优劣怎么分辨?什么样的菖蒲好?怎样选购菖蒲?

什么样的菖蒲好

因为不同的菖蒲有不同的药用功效,而且菖蒲是有毒植株,因此在选购时需要区分几种不同的菖蒲,所以,可以根据上述不同菖蒲的特征选购所需要的菖蒲种类。节菖蒲、石菖蒲、水菖蒲这三者从药材个头上最易区别:节菖蒲细,直径0.3~0.7cm;石菖蒲直径0.3~1cm;水菖蒲最粗,直径1~1.5cm。

菖蒲药用有石菖蒲和九节菖蒲两种。石菖蒲因其属于蒲类,绿叶昌盛,生于石旁而得名。九节菖蒲则属于另一种草本植物,古代文献称“一寸九节者良”。

石菖蒲:又名水剑草、水蜈蚣、山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其性味辛、苦,微温。能祛湿化痰、芳香开窍、和胃安神。主治痰湿蒙蔽清窍、神昏谵语、忧郁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神志不宁、胃脘腹痛、噤口痢疾等。凡阴虚阳亢者忌服。药理证实石菖蒲有镇静及抗惊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抑制胃肠异常发酵、弛缓肠管平滑肌痉挛、扩张支气管、镇咳平喘祛痰,强身益智和增强脑区域性代谢功能的作用,对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九节菖蒲:又名小菖蒲、京菖蒲、节菖蒲,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之根茎。其性味辛,微温。能温化痰湿、开窍醒神、和中开胃。主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痰厥、多梦健忘、脘腹痞满、呕吐恶心等。

药性比较:两药均有开窍醒神、和中开胃的作用;而石菖蒲偏于化痰安神,九节菖蒲偏于温化痰湿,可以替代应用。

怎样选购菖蒲

圆形,匀称,浓绿封尖才为上品

菖蒲文化:明代王象晋写的《群芳谱》中记载:”乃若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不资寸上,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不但写出了石菖蒲顽强生命力的特性,也道出了石菖蒲自古就为人们喜爱,并常作案头清玩、摆设的情况。石菖蒲的确自古就为人们喜爱,其栽培历史十分久远。在公元前6世纪之前的《诗经》中,就有“彼泽之坡,有蒲与荷”的记载,在《礼记·月令篇》中亦有“冬至后,菖始生。沙、石头水培者叶细,泥土植者叶粗

菖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的记载。历代文人也多有吟咏石菖蒲的诗作。如诗人杜甫的“风断青蒲节,碧节吐寒蒲”,姚思岩的“根盘龙骨瘦,叶耸虎须长”,陆游的“根盘叶茂看愈好”等诗句,都描绘了石菖蒲盘根错节,叶纤细多节、青绿可爱之态,置案头清供,当然潇洒有情趣。此外有诗人戚龙渊作诗云:“一拳石上起根苗,堪与仙家伴寂寥,自恨立身无寸土,受人滴水也难消。”更是写出了石菖蒲盘根结节屹立于山岩石缝之中的风骨气节。

展开阅读全文

菖蒲酒可以祛风湿吗?喝菖蒲酒可以治风湿吗?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菖蒲酒是用菖蒲调配而成的一种配方酒,也是一种滋补酒。菖蒲酒可以通血脉、经气血功效多多,其中让人青睐的一点就是可以祛风湿,那么关于菖蒲酒祛风湿的功效是不是确有其事呢?接下里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菖蒲酒可以祛风湿吗?喝菖蒲酒可以治风湿吗?

菖蒲酒可以祛风湿吗

菖蒲酒是有祛风湿的功效的。

菖蒲酒,主治大风十二痹,通血脉,壮阳滋阴;饮百日颜色丰足,气力倍增,耳聪目明,行及奔马,发白变黑,齿落再生,尽夜有光,延年益寿,久饮得与神通。风湿、类风湿,一个疗程3—4个月,日饮两次,早用50毫升,中午、晚上各饮100毫升,一个疗程后具有明显效果。

喝菖蒲酒可以治风湿吗

菖蒲酒对风湿的功效显著,但是也并不能替代药物,且饮酒也应适量,所以菖蒲酒可以适当的用作风湿辅助治疗或日常调剂,风湿病患者还是要坚持长期的正规的治疗。

风湿性疾病是一类侵犯多种组织多系统和内脏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程度不同的免疫性炎症反应,可致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损伤,严重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造成致命性损害。此外,大多数风湿性疾病都有关节症状;每个病人,同一种疾病,不同病程都有其特殊性。应该仔细评价,以制订出其个人的治疗计划。治疗目标应包括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尽可能延续患者的生命。由于大部分风湿性疾病目前还不能根治,因此要争取病人的合作,长期坚持治疗。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理疗,休息及锻练,矫形及手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