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珞巴族

珞巴族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珞巴族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珞巴族问题。

分享

浏览

2269

文章

2

礼仪知识:珞巴族礼仪

全文共 1457 字

+ 加入清单

洛巴是少数民族,人口只有2312人。它主要分布在罗瑜地区,在西藏东部的察隅和西部的门隅之间,其中米林、墨脱、察隅、紫龙和郎县是最集中的地区。

洛巴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他们认为留住客人并赢得他们的好感是一种荣誉。在邀请客人吃饭之前,主人应该喝一杯酒,吃一口米饭,以显示食物的无害性,并真诚地对待客人。如果客人来自远方,巴罗人会提供他们最喜欢的干肉、烤肉、奶渣、玉米酒、小麦和辣椒。有时一个客人被主人的家人抓到野外,他会得到和家人一样的份额。此外,当一个女人生下一个孩子时,亲戚和朋友会来祝贺她,并送上一支箭作为礼物。

珞巴族信奉古老的原始宗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生命,即万物有灵,灵魂不朽。许多神和鬼被统称为“我的勇气”,无处不在。世界上的一切都受“我的勇气”支配。人们得罪了它,将遭受灾难和不幸。《我的勇气》给人们的思想、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备受推崇和敬畏。崇拜有多种形式,其中许多禁忌是其主要活动。禁忌严格限制所有人的活动。

巴罗村有神圣的石头,不能触摸、移动或坐在上面。每个村庄都有神圣的树木,不允许砍伐。每年,这个团体都会绕着圣石和圣树转三圈,杀鸡,扔食物和酒作为祭品。大多数部落的人崇拜高耸的巨石和奇怪的树,认为它们是石神和树神的栖息地。他们在春节、春播和秋收期间举行三次祭祀活动,每次都是猎鸡。村民们认为这些石头和树木是祸害,非常害怕。

阉割猪时,主人在门口种上新鲜的树枝。三天内不允许陌生人进入。在此期间,他们不允许借任何东西。他们不允许带着皮肤和头发之类的东西从炉子前走过。太监三天内不准靠近火炉、柴火或火炉,也不准说“死了”或“没有”。

人们生孩子,牛、猪和狗生孩子,人们生病,在狩猎入口和出口门前种植禁忌树。三天内不允许陌生人进入。当其他村庄的亲戚朋友来的时候,他们必须在门口征得主人的同意,甚至说三次“鬼不准进来”。主人将陪客人进入房间。未经业主同意进入建筑物被视为给业主带来鬼魂和不尊重,并将导致驱逐甚至打架。

猎犬对珞巴族的狩猎做出了巨大贡献。洛巴人视狗为儿子。巴罗家有十多只猎狗,它们不咬人也不吠叫。他们对人很友好,对动物很凶猛。客人不允许打或骂狗。否则,他们有被开除的危险。在修理房子时,主人会喊三声:“人和动物都很健康,没有疾病和伤害,一代又一代健康,五谷满仓”。之后,混合谷物被撒向天空。这件事做得非常仔细,不可嘲笑。

猪被认为是牲畜的领袖,也是频繁献祭的主要牲畜。因此,它们受到人们的喜爱,猪的窝里严禁大小便。

对动物的神化和崇拜是原始宗教中常见的现象。动物是人们自下而上依赖的主要对象,但有些人反对人类。对毒蛇和野兽的祭祀和禁忌更加频繁。一些部落的蛇和老虎是图腾,不允许伤害。被毒蛇咬伤后,他们自愿停止工作一天,不管他们的距离和亲和力。他们被禁止去藤植物生长的地方,吃藤苹果、辛辣食物和一些肉。

农业生产中有更多的禁忌。从刀耕火种到秋收,将有5次集体祭祀和3次个人祭祀。祭祀日不允许劳动。违反者将被领导人鞭打。珞巴族是一个未锁定的民族。偷窃和说谎是世界上最丑陋和最可恶的事情。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个是教育。第二是还款。第三是开车走。对于惯犯,我们应该以杀人为戒。

梦里也有很多禁忌:杀牛、杀猪、晒太阳、娶媳妇、落水、坠崖、被蛇咬、老鼠、穿衣服、牛上架等等。,这预示着这个家庭将会死亡,第二天也不会外出。梦见藤蔓,小心十天,怕争执。相反,梦见死者是一个好兆头。

洛巴人也有记住黄道十二宫的习惯。十二生肖代表十二年。老鼠和马,狗和龙,猪和蛇,鸡和兔子,猴子和老虎,牛和羊是不相容的,不能结婚。

展开阅读全文

珞巴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珞巴族的来历

全文共 3071 字

+ 加入清单

珞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仅有300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最为集中。珞巴族内部部落众多,主要有“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阿迪”、“塔金”等。“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

珞巴族的历史起源

“珞巴”意为南方人。由于居住地区交通闭塞和与外界接触少,社会发展缓慢,直到解放前夕珞巴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家长奴隶制阶段。珞巴族内部部落很多,各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据史料记载,自公元七世纪起,珞瑜地区即归入吐善王朝建制,此后一直在西藏地方政府统辖之下。在1965年国庆节,经国务院批准,珞巴人才正式成为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享受到与其他民族一样的平等权利,1985年的国庆节,经国务院批准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诞生。

珞巴族的饮食习惯

珞巴族所有成年男子的腰间都挂着火镰,显然是为了野炊或吸烟取火方便。但是,从一些饮食习俗中,仍可窥见珞巴族先民曾有过生食的历史痕迹。如一些部落在盟誓时,要饮用血酒。博嘎尔人每年收秋后杀牲庆祝,把余温未冷的牛血倒在酥油中饮用。他们认为,野牛的骨髓吸出来生食味道最鲜美。一部分珞巴人常把獐子肉剁成肉酱,拌上辣椒和姜末作为配料。烧烤,是珞巴族最常见的一种加工食物的方式。不管是植物性食物,还是动物性食物,都可以烧烤。整条鱼投入火塘,埋上热灰,用不多时便焖熟可吃。在山上捕获到大的动物,除烤吃外,还切成肉条,烤熟后长期贮藏。

用石块烙制的食品也很常见。把荞麦、玉米和达谢(一种木本棕类乔木树杆加工后提取的淀粉)研磨后,用水调和成稀面团,摊在烧红的石片上,先烙熟一面,再翻烙另一面,如饼太厚,烙过再埋入火塘的灰烬中,使其熟透。珞巴族煮食食物的方法也很独特。崩如、苏龙部落的人把达谢调成浆,放在大葫芦里,再从火塘里把烧红的石头取出来,立刻投放到葫芦里,利用石头的热量把达谢煮熟。或者把粮食放进竹筒,加上水,堵上木塞,放在火堆上烧。食用时用刀把竹筒破开。这种方法多用于外出远行。

采集和狩猎是珞巴族食物的重要来源。他们捕捉山鼠的方法多种多样,用石板压、设小地弩、下活套都很有效。有的家庭占的特定的捕鼠区,外人不得染指。捕到山鼠后把毛烧掉煮熟便可食用,如果一时吃不完便烤干、晒干贮藏备用。珞巴地区的山鼠肥而大,肉质细嫩,往往是婚嫁待客的上乘佳品。珞巴族是一个非常好客的民族,招待客人端出的食品,客人必须吃完。主人还要当着客人的面,先喝一口酒,先吃一口饭,以示坦诚。珞巴人把挽留客人视为荣耀,如果待客不周,会遗憾终生。

珞巴族的节日习俗

吉祥年节

除了散居在墨脱、米林一带的少部分珞巴人与藏族一道过藏历年外,各地的珞巴人都有自己的年节。珞巴年节是按照本族历法推定,过节时间虽不一致,但都是在一年劳动之后。

珞渝西部的珞巴人约于藏历年二月过“旭独龙节”。过年这天,由“纽布”(巫师)手执一根贴满五彩羽毛的棍子,在村寨里挥舞念经,全村人围拢在一起欢歌起舞,祈祷丰收。年节期间,各家各户都拿出酒肉,在一起聚餐。老人对歌追忆部落的古老历史,青年人对歌表达爱慕深情。夜幕降临后,在熊熊篝火旁,欢歌笑语此起彼伏。

珞渝东部的珞巴人在藏历十二月十五日过“洞更谷乳木”节。人们把年前宰杀的猪、牛剁成一块块,分送给家族或母系的亲友,保留着共享劳动果实的古俗。牛肉吃完了,头盖骨却不扔掉,要高高地悬挂在自己家中墙上,作为勤劳和富有的象征,世代相传。

居住在墨脱、米林一带的珞巴族沿用藏历,所有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与藏族无多大区别。但大部分珞巴族都使用自己推定的历法。由于珞巴族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各地年节的日期不一,一般定在每年的劳动之后。因此欢度年节都包含有庆贺丰收、迎新辞旧之意。

在年节前夕,家家都要舂米酿酒、杀猪宰羊,富裕人家还要宰牛。希蒙的珞巴族称年节为“调更谷乳术”节,届时要把宰杀的猪、牛、羊肉连皮切成块,分送给同族的人。不少地方还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习惯,过节时,村落的住户要自带酒肉欢聚,全村男女老少席地围坐,或饮酒,或吃肉,歌声笑语不断,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生殖崇拜求丰收

在自称为“阿帕塔尼”的珞巴族民间流传着一个珞巴语叫作“莫朗”的节日,节期在农历腊月或正月由巫师择定,流行地区是西藏珞渝地区的西巴霞曲地区。届时,全村男青少年排列为一行,身着盛装,在巫师带领下到邻近各村巡游,在路过田野时,巫师撒大米粒,青少年挥舞长刀,敲打铜盘,队尾的一个老头子沿途撒大米粉。在经过即将播种的土地时,举着竹制男性生殖器的青年就到地里跳生殖舞。每到一个村子的广场上就唱歌舞蹈,该村群众备酒热情款待。巡游队伍要走遍本部落的所有部落。这一节日意在预祝丰收。因为人们以为庄稼的繁殖和人的生育是一个道理,所以在地里跳生殖舞。在一些珞巴族地区,仍能看到自家房屋旁树立有许多个用木桩做成的男性生殖器,为的是祈求人丁兴旺。我国许多民族都曾有过生殖崇拜,在一些南方民族节日中仍能看到这种遗存,我们只要了解生育的重要性,就可以理解生殖崇拜的起因。世界屋脊上的“南方人”珞巴族。相传大地母亲生了金冬(太阳)的九个兄妹,金冬又生了冬日(老虎),而冬日的儿子阿巴达尼是个非凡人物。他长着四只敏锐的眼睛,前面两只观察光明世界,后面两面只监视恶魔妖怪,能够上天入地,世间万物无不在他的掌握之中。他还是个能工巧匠,发明了制陶术和架桥术,为人类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阿巴达尼就是珞巴人的祖先。珞巴族主要聚居地洛渝地区山高林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珞巴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直到西藏民主改革后,才开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先进的耕种方法,农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珞巴族男子一般戴藤条或熊皮盔帽,穿坎肩,披兽皮。妇女穿用自己织的羊毛,麻,棉衣料做的短上衣和统裙。男女均赤足。他们喜欢佩戴石质串珠,贝壳和铜制各种装饰品,喜欢饮酒,吸烟,吃椒。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他们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珞巴族的婚姻习俗

珞巴族群众的婚姻基本是一夫一妻制,有些部落的富户盛行多妻。严格实行氏族外婚和等级内婚制,盛行买卖婚姻。有遗妻要在亡夫兄弟中转房的习俗。妇女的地位十分低下,财产的继承均归男子。在某些珞巴族部落中,还实行着严格的父子连名制。

珞巴族的宗教信仰

珞巴族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孕育和诞生珞巴族原始宗教信仰的现实土壤。由于各氏族部落生产环境有所差别及发展不很平衡,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因而各部落间原始宗教信仰也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在珞巴有的观念中鬼和神的概念没有明显的区分。他们把“鬼怪”、“精灵”、“神灵”、“鬼魂”统称为“乌佑”,即“精灵”或“鬼”。他们认为“乌佑”可以凭附在任何自然物和人的身上,使自然物和人有了“精灵”和“鬼”的属性。“乌佑”种类很多,万物皆有,无处不在,左右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

既然珞巴族原始宗教信仰建立在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的认识基础上,因此便有了多种的崇拜形式和丰富的崇拜内容。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珞巴族·汉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