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南朝

南朝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南朝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南朝问题。

分享

浏览

3711

文章

5

李商隐《南朝》中的徐妃是谁?只得徐妃半面妆的故事介绍

全文共 1300 字

+ 加入清单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这是李商隐《南朝》中的诗句。很多人都对徐妃,还有徐妃半面妆的故事感兴趣,那这里面提到的徐妃究竟是谁呢?其实徐妃就是梁元帝萧绎的妻子徐昭佩。徐昭佩在历史上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因为她的经历实在非同寻常,而徐妃半面妆的故事也是大有来头。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徐妃这个人物,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徐妃是谁?

时代让女性尽情展示自己,化妆、美容更是让这个时代遍地美女,随处可见半徐妃风采依旧,让千古流传的“徐妃半老,风韵犹存”淋漓地演绎。

那么,这个典故出自何处呢?

时光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梁文帝的老婆徐昭佩。

说来这个徐昭佩,山东郯城人,其家族世代为官,其祖父是前齐太尉徐孝嗣,其父是梁朝的大将军徐绲,由之,到了妙龄之年就嫁给了时为湘东王的萧绎,也就是梁武帝的儿子,后来即位成了皇帝。

萧绎未当皇帝时,两个人还比较恩爱,加上徐昭佩天生嫉妒心强,萧驿也不敢招花惹草,摇身一变成了一国之君,真龙天子,自然要广选美女,成为嫔妃,徐昭佩逐渐被冷落,虽然她已经过了花季之年,但这徐妃半老,浑身上下透出成熟的味道。

这萧绎年少时得了眼疾,成了“独眼龙”,一只眼看不到,因为每次见萧绎只化半面妆,也是对萧绎疏远她的抗议。并且不甘寂寞,你让我独守空闺,我就找男人给你戴绿戴子。于是,整日打扮的花枝招展,丰满性感的很招风的。

唐代诗人李商隐感慨道:“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二、徐妃的丑闻

有一个荆州瑶光寺的和尚法号智远道人,魁梧健壮,仪表超人,却不是一个安稳的主。

徐昭佩一见这和尚就有点喜欢上,春心荡漾,便与之勾搭成奸,尽情享受这和尚带给她的快慰。人都是欲壑难填,有了一个和尚她并不满足,便又找了个小白脸诗人叫贺徽的,二人多次在尼姑庵偷欢,在“自角枕”上一唱一和。

萧绎有眼疾,身边随时都需要有近侍侍候他,一天徐昭佩又来萧绎寢室,看到一个健美倜傥的后生侍立在萧绎身侧,徐昭佩的心跳立马加快了,这正是自己的菜呀。

便暗送秋波,这侍卫叫暨季江,乖巧聪明,自然领会这徐昭佩的意思。

很快,徐昭佩找小鲜肉的事就传开了,人们知道这个暨秀江睡了皇上的老婆,就好奇地问他感觉如何。

这暨秀江自然很得意地显白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妃虽老犹尚老情。”他将徐昭佩比喻成老了的狗与马,虽老而风情不减,这比喻有点奇葩也很经典。

三、徐妃的下场

徐昭佩的风流,越来越让萧绎无法容忍,你这寻找刺激的行为分明是作死呀,让他这个皇帝蒙受奇耻大辱。恰好他心爱的一个妃子去世,便有了借口:“朕有一个爱妃死了,肯定是你嫉妒的。”因为这徐昭佩长得不怎么样却嫉妒心超强,她发现那个妃子怀孕了,就想法设法采取极其残忍的手段杀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徐昭佩为自己的风流付出代价,被逼投井自杀,结束了自己淫乱的一生,也留下“徐妃半老”与“半面妆”的典故,每每让后世引用,来讽刺那些风骚的中年女人们。

《资治通鉴》说她“妃丑而妒”,《南史》中说她“妃无容质,不见礼”,看来这真是一个品行不端的女人呀。

宋代诗人陈与义赋诗曰:“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妃老。”

【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展开阅读全文

烂石陇南朝佚名墓石刻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烂石陇南朝佚名石刻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烂石陇南朝佚名墓石刻位于丹阳的南朝石刻在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却没有把烂石陇南朝佚名墓石刻列入全国重点,而是省级文物。

石刻共有两个,一南一北,隔着一条土路对峙。南侧的损坏严重,只剩下躯体下侧的部分石块,而北侧比较完整,但是风化严重,要仔细辨认,才可以看清局部花纹。

据《丹阳县志》记载:墓今已平。墓前有2尊石辟邪,南北对列。南辟邪现已碎,北辟邪较完好。形似狮,身长1.58米,高1.54米,颈高0.75米,体围1.7米。张口吐舌,作蹲踞状,其形态为南朝石刻中所仅见。1977年5月提升入座。此墓有齐废帝海陵王萧昭文墓之说。

(日)曾布川宽《六朝帝陵》:烂石垅的右侧石兽已碎,左侧石兽虽然风化,但保存状况良好。体长1.58米,高1.54米,作前肢立起的蹲踞状,头稍微上昂,张口吐舌,头顶到肩部有鬃毛,两肩有翅膀。奇妙的是方柱形的出状尾巴甩向上方,并沿背部一直到肩部。从满头的鬃毛来看,很明显是以狮子为原型的。

与朱偰《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的照片对比,至少在1936年,烂石陇石刻的南侧石兽整体还基本完整,至于北侧石兽,当时风化也不严重。至于是什么时候,石兽损坏,还不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全文共 1827 字

+ 加入清单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位于江苏省丹阳县境内。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现已发现的主要地点有陵口镇萧梁河两岸、狮子湾、仙塘、前艾庙、金王陈村、烂石垅、三城巷、水经山村等八地十处,这十处陵墓主要是南朝时的齐、梁两代的帝王、帝后陵墓,其中有齐宣帝萧承之的永安陵、齐景帝萧道生的修安陵、齐武帝萧绩的景安陵、齐明帝萧鸾的兴安陵、梁文帝萧顺之的建陵、梁武帝萧衍的修陵以及金王陈村、烂石垅、水经山村已经无从考证而失名的陵墓。这些陵墓的前都有神道石刻,石刻的造型十分生动,气魄雄伟,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

坐落在丹阳市胡家桥北2里狮子湾的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坐南向北,已平,陵前现存石刻二件,东为天禄,保存完好,身长2.95米,高2.75米,颈高1.40米,体围2.75米,昂首挺胸,张口垂身,腾超如跃,有双角,今已残断,颔下卷须垂于胸际;有翼,翼面前作卷云纹,中有细鳞,后为长翅;身上长毛卷曲如流苏,尾长曳地;足有四爪,左足前攫一小兽。;西兽倾倒于土中,头已不存,其余部分保存完整,身长2.90米,体围2.40米,通高2.42米,颈高1.38米。石兽的整体造型精巧,气势雄伟,栩栩如生。

齐武帝萧颐景安陵位于丹阳县建山乡田家村附近,陵坐北向南,已平,陵前仅存有一对石兽,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天禄身长3.15米,高2.80米,颈高1.55米,体围3米,其造型、雕饰以及精神形态,均与萧承之永安陵前的天禄相仿,因其体长,高颈斜出,双目平视,显得窈窕秀美。西麒麟四足已失,身长2.70米,残高1.40米,体围2.51米,风化剥落严重,通体纹饰漫漶不清,两翼仅有其大体形貌,虽然形体略小于天禄,但其造型极为矫捷灵动,体态十分优美。

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位于丹阳市东北十七公里的水径山南面的仙塘湾附近,陵坐北朝南,于1965年发掘,墓室内有砖画。陵前510米处现存石刻两件,保存尚完好,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天禄身长3.00米,高2.75米,颈高1.54米,体围2.52米,双角残断;麒麟身长2.90米,高2.42米,颈高1.83米,体围2.40米,独角,其上满缀鳞纹。两兽均胸突腰耸,喷目张口,其状如趺。天禄头略向左,麒麟头略向右;天禄左足在前,麒麟右足在前;足趾四爪,踏下均有一小兽;两兽长尾均垂于趾间,内收后,天禄尾回折向左,麒麟尾则回折向右,两兽的姿态协调对称,给人以整体造型协调、优美之感。

三城巷有齐明帝萧鸾兴安陵、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和梁武帝萧衍修陵三座陵墓。兴安陵坐西向东,已平,陵前现存有石刻二件,北为天禄,肢体残断,半身湮没于土中,仅存部分前驱;南为麒麟,四足全失,身长3.02米,残高2.70米,头上昂,独角已残,口角有齿状茸毛,颔下有垂胸的长须,颈项短、肥,形状别致的双翼由四个小翼组成,造型别致,与胸前长毛浑然一体,秀美多姿,脊隆起,由头至尾雕饰如同连珠一般,显得富丽多姿。

建陵坐西向东,已平,陵前神道进口依次陈列有石兽、方形石础、神道石柱、石龟趺座各一对。石兽为天禄、麒麟,两兽昂首突胸,造型雄伟,两翼微翘,细鳞中饰有五瓣小花,兽脊作通贯首尾连珠状装饰。神道柱作瓦楞纹,柱上的石额上有文字“太祖文皇帝之神道”,隶书。柱础上圆下方,是一对环状的螭龙,口内衔珠,头有双角,四足、修尾。石龟趺座二,龟趺状如巨龟,后人解释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喜文好负重的龙的长子的形象,现在丰碑已失,仅存趺座,雕刻简朴有力。

梁武帝萧衍修陵,坐西向东,已平,陵前石刻仅存一天禄。天禄位于神道北侧,南向,身长3.10米,高2.80米,颈高1.45米,体围2.35米,昂首挺胸,欲进不前,雄武有神韵;双角,角顺颅项后伏,两角中部起节;有双翼,翼面雕饰,前为螺纹,后为浮雕的翎羽;通体如蔓,足五爪,皤左前足下有一小兽。

陵口镇东萧梁河两岸,建山镇金王陈村、烂石垅,埤城镇水经山村各有一座陵墓,因为无从考证,均佚其名。这四座陵墓前都有石刻,或天禄、麒麟,或麒麟、石狮,其造型均为南朝时的特点,尤以萧梁河两岸的麒麟琢工最为精细,通体饰纹极为华美,两翼造型极为精巧,是南朝石刻中的代表作。金王陈村陵墓,曾于1968年进行过发掘,墓室内出土有羽人戏龙、羽人戏虎、竹林七贤等画像砖,其画像线条精练,人物造型十分传神,是南朝画像砖中的精品。水经山村的陵墓已平,墓前有一对石刻狮子,均作蹀躞状,体长而颈短,两翼短小,通身无纹饰,体态浑圆,雄劲有力,体现了南朝石刻造型的另一特色。(国家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三南朝向”户型?这种户型真的好么?

全文共 1422 字

+ 加入清单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房屋的“朝向”。

房屋的朝向也称为“坐向”。实际意义来讲,应该是面向大门时,你面对的方向是向,背后是坐,所以中国的坐北朝南的房子都是北房,房门开在房子的南墙上。而现代建筑中,房门的朝向多是东西向的,所以现在说坐向,多数是看房间的主要采光面在哪个方向,如果主要房间的采光面在南面,则说是朝南的。

房子的朝向是从人坐着时的前后方位引申而来的。一个人坐着时,脊梁骨所在的方位就是坐,身体正面所在的方位就是向。换句话说,面前为向,背后为坐。房屋的“坐”就是房子纵向建筑中轴线后端在地平面上的方位角,向就是这条中轴线前端的方位角。

房子的坐向是以房子的纵向建筑中轴线来定坐向的,一般来说,房屋后墙垂直线所在的方位就是坐,这条垂直线的另一端所在的方位就是向。坐向包括房子的坐向和门的坐向两个方面。门与房子的坐向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对于与房屋坐向不同的门,应另外测量。

那什么样的朝向才是好的朝向呢?

在中国,人们选购房子最重视其朝向,好的朝向能够使房子冬暖夏凉。坐北朝南的住宅为好的生活习惯,也影响着消费者“有钱就买东南房”的需求心理。因此,东南朝向的房屋较其它朝向的房屋要容易售卖,其它朝向的优势顺序大致为东南、东、西南、北、西。

所谓的“三南朝向”,即房屋有三个主要房间都朝南!

一是客厅朝南

这样能保证客厅在冬天无凛冽寒风呼啸,在夏天又是凉风习习。

二是卧室朝南

一套房内,卧室一般有二三间,其朝向也不会完全一致。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好有差。消费者以主卧室朝南或多数卧室朝南作为好户型的评判标准。卧室以南向为佳,但不要靠外墙。因在夏天,南向卧室凉风,但射入的阳光也较北向房间多,若是西向外墙,那么室内温度一定较高。卧室朝向为东南、东、东北也可,不选朝西的卧室。朝北的卧室不要太多,有一间尚可,因北向卧室冬天寒风呼啸,但是,夏天北向的房间却是十分凉快。

三是厨卫朝南

厨房、卫生间的朝向相对要次要一些。卫生间只要能直接采光、通风就行。因其使用是间断的和短时间的,但还是避免选择西向的卫生间。一般来说,一天之内阳光能射入时间2~3小时,对于消除房间内湿气,杀灭细菌,调节室内温度,加速空气流动均有好处。

不过业内专家表示对于生活节奏紧张、工作繁忙,而经济能力并不是很雄厚的年轻人来说,选择朝北向的房屋比较适合。“他们正处于创业阶段,早起晚归,工作辛苦,家里的阳光对于他们来说意义并不大。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他们已离巢而去,待到漫天星斗,方才踏上回家的路。不若添置些精美的家具,望着窗外阑珊夜色,亦尽享温馨世界。”而且,一般北向房屋的户型结构比较合理,采光面积大,并不影响室内的光线,只是阳光直射的时间短些而已。

三南朝向的卧室就真的好么?

我们可以简单的举个例子:

点评:

该户型就是典型的“三南朝向”的户型,采光方面自然不用多说,几乎都有的房间都能接收南向的光线。而且厨房阳台较大便于通风和储物,主卧外阳台面积比较大,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一定程度弥补了客厅作为休闲活动区舒适性不足的缺点,做个儿童玩具房什么的,也很实用。

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一是客厅为“L”型窗,且窗口极小,采光并不好,次卧室的门常开免不了室内阴暗。二是卫生间和厨房相邻,位置尴尬,尤其是夜晚上厕所需要从卧室穿过客厅绕过餐桌,非常不便;三是主次卧和书房三房门对开,挤在一起影响私密性。

总的来说,三南朝向的户型可能在采光方面要略胜一筹,但是也会牺牲一些其他的东西,在具体挑选户型时,还应该综合评价再做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知识点1东晋的兴亡

东晋建立与统治:316年,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建都建康,史称东晋。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王导_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东晋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知识点2南朝的政治

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朝代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文帝、宋武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梁武帝萧衍夺得帝位后,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知识点3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自4世纪初起,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1、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2、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3、另外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表现: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技术也有了很大改进;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此外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手工业: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商业: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