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下游

中下游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中下游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中下游问题。

分享

浏览

6683

文章

11

黄河的上中下游的分界线是在哪里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的上游的分界线是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中游的分界线是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到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之间;下游的分界线是河南省洛阳市的孟津县。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从西边向东边流,流经过青海、陕西、甘肃、山东、四川、河南、宁夏、陕西以及内蒙古九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流域的降水量比较小,主要是以旱地农业为主,冬干春旱,降水集中在夏秋的七八月份。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之为母亲河。黄河每年都会携带十六亿吨泥沙,其中会有十二亿吨泥沙流入大海,剩余的四亿吨泥沙长年留在黄河的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上游。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至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之间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中游。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以下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它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长约5464公里。

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由西向东经过多省,因中间流经黄土地区,夹杂着大量的泥沙,它也因此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常年留在黄河下游,有利于种植,推动黄河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长江中下游平原称为鱼米之乡,是因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第三季七平原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河湖密布利于灌溉,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该地区淡水渔业发达,是我国淡水鱼的主要产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水陆交通发达。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后,形成现今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整体。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平原边缘白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微微掀升,经流水冲切,成为相对高度20到30米的红土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继续下降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展开阅读全文

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长江中下游分界是宜昌、湖口。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在世界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第三位。

与长江流域所处纬度带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虽然都超过长江,水量却远比长江少,前者约为长江的70%,后者约为长江的60%。

展开阅读全文

长江中下游各江段将迎洪峰 地区包括哪几个省

全文共 1252 字

+ 加入清单

在夏季的时候,最易出现天气的就是下雨了,而雨水多的时候也易形成了洪涝灾害,据了解长江中下游各江将迎洪峰,那么长江中下游各江将迎洪峰是什么情况呢?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哪几个省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长江中下游各江段将迎洪峰

12日14时,长江干流莲花塘站水位达到34.34米并趋于平稳,长江中下游洪水洪峰正在通过城陵矶江段。据长江水利委员会预测,未来2到3天,洪峰将相继通过中下游干流各个江段,汉口、九江、大通等主要控制站的洪峰水位均将位居历史前列。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11日8时至12日8时,长江流域内有13站超历史最高水位(其中12站位于鄱阳湖湖区及尾闾)、11站超保证水位、88站超警戒水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鄂东北水系、洞庭湖、鄱阳湖湖区及水系、雅砻江上游、大渡河上游、下游支流水阳江、巢湖等。

目前,莲花塘水位平稳波动,汉口以下江段水位继续上涨。根据长江委水文局实时水情监视及预报分析,预计莲花塘站洪峰水位最高达到34.35米左右,排历史最高水位第5位;汉口站14日洪峰水位29米左右,排历史最高水位第3位;九江站13日洪峰水位23米左右,排历史最高水位第2位;大通站14日洪峰水位16.3米左右,排历史最高水位第3位。

长江委水文局维持鄱阳湖湖口附近江段、鄱阳湖湖区洪水红色预警,提请相关单位和公众务必注意防范。

气象预报显示,12日、13日,长江流域的降雨略有减弱;14日至16日,受冷空气影响,降雨将再度加强,乌江、三峡区间、洞庭湖水系西北部、汉江中游、长江中下游干流附近有大到暴雨。

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哪几个省:六省一市

有长江中下游平原(Yangtze Plain,Middle and Lower)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水陆交通发达。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后,而形成。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平原边缘白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微微掀升,经流水冲切,成为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继续下降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然后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最大地区。同时该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等.

展开阅读全文

长江中下游伏旱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伏旱是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的旱象。属夏旱中某一时段的旱情,因这期间正处于伏天,故称“伏旱”。那么长江中下游伏旱的原因是什么呢?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长江中下游伏旱的原因是:

梅雨季节过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炎热降水较少,如果台风等活动较少的话,蒸发量会大于降水量,形成伏旱。

随着气温的升高,陆地气压降低,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逐渐西移,正常年份在7月中旬-8月中旬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控制下,下沉气流十分强盛,长江中下游地区难以形成降水,7、8月又多晴朗天气,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盛夏伏旱。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盛夏伏旱形成的天气系统是: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或反气旋。

伏旱:盛夏时期的干旱。它是我国南方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气候现象。盛夏也叫“长夏”,在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看来,长夏时期天地间的阳气炽盛,“伏”是潜伏的意思,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伏旱在我国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我国其他地方没有伏旱的原因主要是季风因素:夏季风与冬季风一样,都是高气压,在它们单独稳定控制的情况下,很难形成降水。季风区的降水一般是以锋面雨的形式出现的,锋面的位置实际是两种高气压的边界区。夏季风一般是每年五月在我国南部登陆,六月北进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七月以后到达华北东北。当夏季风影响到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时候,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正好处在副热带高压稳定的控制下,所以降水很少。

展开阅读全文

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那么问题来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原因是什么?且看以下分解

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都可能发生暴雨或大暴雨,其中主要暴雨区有:以赣东北为中心,包括湘北、皖南、鄂南,中心区年均降雨量1800~2000毫米;以川西为中心,包括川东、川北、陕南、鄂西、滇黔西北,中心区年均雨量约2000毫米。两个多发暴雨区的暴雨,前者多发生在5、6月,后者多在7、8月。暴雨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和上升运动紧密相连,且与洪水发生时间和地区一致,一般是:4~6月份主要分布在鄱阳湖水系及湘江;沅、资、澧水为5~7月,清江、乌江为6~8月,金沙江下段及四川盆地各水系为7~9月,汉江7~10月。在中下游干流7、8月出现洪峰最多,为长江主汛期。10月份以后,长江汛期结束。这种时空的分布,洪峰错开,且平原区有巨大的湖泊水网调节,是有利于河道宣泄与防御的。但有的年份各区域或支流洪水赶前错后,雨期延长,雨区增大,干支流洪水发生不利遭遇,湖泊洼地排水不畅,从而使河道流量急剧增大,乃至超出安全泄量,造成防洪上的紧张局面,甚至产生严重灾害损失。流域内洪灾为害很广,而中下游平原区,则因暴雨洪水汇流,干支流洪水遭遇,可形成巨大洪流,其中武汉市,特别是荆江区受洪水威胁最大,是全江防洪的重点。

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1、中下游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

2、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

3、南北支流汇入多。

4、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荆江河段尤为突出,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5、人们围湖造田,缩小了湖泊面积,湖泊的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

非常感谢大家的收看,为了回报大家长期以来给予的包容与厚爱,近期我们还会给大家分享一下遭遇水灾该如何逃生的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小编希望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也能来献计献策。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全文共 1433 字

+ 加入清单

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1.范围和位置

该区由湘、鄂、赣、皖、苏、浙、沪六省一市组成,大部分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和南岭以北地区,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东临东海和黄海。

2.地形与重要农业区

本区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河网密布,水热资源充足,号称“鱼米之乡”,是我国稻米、棉花、油菜和蚕丝的重要产区。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3.气候和土壤

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充足,生长期长,作物多一年两熟,有利于农业发展。但降雨不稳定;伏旱严重,对农业有影响。

梅雨和伏旱问题:梅雨不稳定,易产生旱涝问题。伏旱严重,抗旱任务重。

红壤是本区的土壤,铁、铝成分较多,属酸性土壤,有机质少,上质粘重,需要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加以改良。

4.亚热带林业资源

该区是亚热带经济林和用材林的重要产区,经济林以茶叶、油桐、油茶和柑桔为主;用材林以杉木、马尾松、毛竹为主。

5.淮河的治理

淮河解放前水患频繁,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淮河上游修建了水库,大别山区的梅山水库、桐柏山区的南湾水库等已发挥了效益。位于安徽的愣史杭灌区是淮河流域著名水利工程之一。浙江有新安江水电站、湖南有拓溪水电站。

6.矿产和主要工业

江四德兴、安徽铜陵、湖北大冶产铜;江西大余产钨;湖南博瀚教育锡矿山产锑;湖南水口山产铅锌。宝山、武汉、马鞍山是重要的钢铁基地。位于长江边上大型的宝山钢铁厂,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

7.水陆交通发达

本区交通运输的主要特色是,发达的水陆交通占优势地位,南京、武汉、宜昌、长沙、南昌是重要的水陆交通中心。上海、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是这个地区几个重要港口,是通往华南以及世界各地的门户。

8.城市密集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全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河港与海港、综合性工业基地。武汉是全国重要的钢铁、机械、化学、纺织、食品等生产基地,早有“九省通衢”之称。南京是历史名城。杭州是闻名的旅游城市。北仑港是宁波港的一部分,现已建成国第一座10万吨级的矿石转运码头。

其它

5、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为本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

6、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7、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之一。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8、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中下游地区城镇密集,上游地区城市较少,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这四个特大城市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以它们为中心的四个城市群。

9、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目前,自东向西已经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轻纺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的雏形。

10、在长江沿江地带大规模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水污染和酸雨。

11、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华中酸雨区是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西南酸雨区是第二严重的酸雨区,华东酸雨区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

1.范围和位置

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陕、晋、豫、鲁、冀、京、津五省二市,地处暧温带和中原枢纽位置。

2.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本区地形除北部的燕山和南部的秦岭、大别山外,主要有黄土高原和由海河平原、黄淮平原、鲁西北平原组成的华北平原及山东丘陵。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3.暖温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气候分界线。该区多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农作物多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热量充足,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同期,作物种类丰富;不利条件是,水分不足,降水集中,易产生洪涝旱碱灾害。降水集中在夏季的七、八两月,春季和初夏降水往往不足,所以春旱威胁农业生产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4.全国杂粮、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

华北地区是杂粮、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棉纺织工业发达,棉纺织工业中心有北京、天津、青岛、石家庄、邯郸、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主要沿京广和陇海铁路线分布。

5.丰富的煤炭、石油、海盐资源

开滦、大同、阳泉、平顶山、京西是全国著名的煤矿。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素有“煤海”之称。华北平原和渤海海域的石油资源很丰富,重要的油田有:胜利、华北、中原。渤海海滩盐场很多,总称长芦盐区,海盐产量高,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6.京津唐工业区

本工业区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市和廊坊地区,是黄河中下游区重要的经济核心带,是全国的钢铁工业基地、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基地、燃料动力基地、机械工业基地、无线电电子工业基地和轻纺工业基地。工业集中分布在京津二市。

7.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运输网

以北京为起点的铁路线主要有京广线、京沪线、京包线、京哈线等。我国第一条重载单元双线电气化铁路——大秦线,被誉为中国铁路第一线。京九线的贯通,加强了首都与深圳、香港的联系,沟通南北物资交流的同时,也对沿途地区特别一些欠发展的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8.大城市和港口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天津是我国沿海地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天津港由天津、塘沽、新港三部分构成;西安是著名的古都;青岛是重要的海港;秦皇岛正在建设为现代化的煤炭出口港。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长江中下游区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长江中下游区(湘、鄂、赣、皖、苏、浙、沪)

1、自然条件分析:

(1)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其余都属亚热带,夏季气温很高,江汉、洞庭湖、鄱阳湖等平原,周围山岭环抱,不易散热,都以炎热著称。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淮河以北是半湿润区,其余都是湿润地区。春末夏初,梅雨适时适量,对水稻生长更为有利,如果梅雨过短或过长,就会出现旱灾和涝灾。进入7月,梅雨结束,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燥,形成伏旱,此时,热量充足,蒸发量大,农作物生长旺盛,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所以抗旱任务很重。

(2)平原广阔,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

(3)江南丘陵红壤广布,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我国南方主要低产土壤之一。

2、农业特色:

(1)淮河以北以种植旱粮为主(江淮地区),以南以水田为主,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都是著名的水稻产区,本区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全国占第一位。小麦也是本区的重要粮食作物。

(2)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桑蚕等。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和杭州湾沿岸是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植棉条件:热量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植棉历史悠久,技术条件好,商品率高。不利条件是春夏有梅雨,夏季常有台风袭击,秋季有连阴雨)油菜播种面积广,成为稻田的越冬作物,浙江、江苏两省的太湖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桑蚕基地,是著名的“丝绸之府”。

(3)江南丘陵的红壤区,适宜茶叶、油菜、杉木生长,产量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黄河中下游区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中下游区(陕、晋、豫、鲁、京、津)

1、自然条件分析:

(1)多数地方属于暖温带,夏季气温相当高,农作物多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大部分地区雨季短,降水集中在七、八两月,春旱(春季和初夏干旱)威胁农业生产是个普遍问题。由于气候比较干燥,多数地方灌溉水源不足。

(2)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的许多地方,盐碱危害很严重。

(3)黄土高原的黄土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便于耕作,黄土含有不少氮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但土质疏松,地表无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严重。

2、农业特色:

(1)冬小麦、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其次是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黄土高原谷子种植较多,山东丘陵和低山甘薯种植较多。

(2)棉花是本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冀、鲁、豫三省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和商品棉基地,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也是重要的产棉区。本区植棉的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对棉花生长有利;秋季晴天多,对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也有利;再加上粉沙性的土壤适宜棉花根系的生长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