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中全会

三中全会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三中全会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三中全会问题。

分享

浏览

722

文章

4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内容意义是什么?

全文共 2662 字

+ 加入清单

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是1978年12月18日-22日;内容:拨乱反正,总结纠正了文革时期的错误思想与路线,平反冤假错案,提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口号,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意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69名,候补中央委员112名。中央及地方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次全会前,召开了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党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骨干,对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年来党的领导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对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政治方面的重大决策,党的优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等,提出了积极的建议。邓小平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成了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前提和先导。全会冲破了党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坚决批判和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则,从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会议在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在我国长期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的同时,着重强调要从科学体系上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不能一切照搬照抄,不能搞“两个凡是”。否则,党和国家就会失去生机,就要亡党亡国。

全会指出:“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2、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建国之初,党就要求各项工作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党的八大确定要以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主要任务。这以后我们的失误,归根到底,就是背离了八大路线,搞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没有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是八大正确路线的恢复和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建设有中国自己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全会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从中央贯彻到各级的较长的过程。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重新回到党中央的领导岗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经过三中全会在实际上建立起来,这是最重要的成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三中全会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使重新确立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4、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全会认真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也讨论了“文化大革命”前遗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会议肯定了1975年邓小平受毛泽东委托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各方面工作取得的很大成绩,肯定了他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对“四人帮”干扰破坏进行的斗争,肯定了1976年4月5日*****的革命性质,决定撤销中央发出的有关“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和*****的错误文件”。

5、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

全会讨论 并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全会决定根据党的历史经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人人遵守纪律,是恢复党和国家正常政治生活的起码要求;强调党中央和各级党委要加强集体领导。全会针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遭到破坏的情况,指出: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全会在讨论1979、1980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时,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搞好综合平衡的要求。全会还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等文件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这个文件在经过修改和充实之后正式发布,接着一些重要的农业方面的文件相继制定和发布施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改革的进程。

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增补黄克诚、宋任穷、胡乔木、习仲勋、王任重、黄火青、陈再道、韩光、周惠9人为中央委员。会议决定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选举陈云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邓颖超为第二书记,胡耀邦为第三书记,黄克诚为常务书记,王鹤寿等为副书记。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冶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会议重点: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注册制推迟、三中全会召开,对股市影响几何?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注册推迟以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这两大消息牵动着亿万股民的心,各位投资者都担心股市会受到这两者的影响出现剧烈的震荡。本文小编就给您说说,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注册制推迟,对股市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三中全会对股市的影响

第十九届三中全会将于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对于咱们股民来讲,最为关注的便是会对咱们的股市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利好还是利空呢?

首先,来看看理解三中全会召开后股市的表现情况:

1、1993年,会议之前已经反弹上涨半个月,会议结束以后上涨保持了一个月,然后下跌。

2、1998年,会议之前有2个月的上涨,会议结束以后上涨保持了一个月,然后下跌。

3、2003年,会议之前是持续下跌,会议结束以后继续下跌一个月,然后上涨。

4、2008年,会议之前是持续下跌,会议结束以后继续下跌一个月,然后上涨。

5、2013年,会议之前有2个月的下跌,会议结束以后小幅反弹了一个月,然后继续下跌。

从之前5次的情况分析来看,三中全会一般不会改变中短线的股市走势,会继续保持当前的走势,但时间也不会太长,并在一个月后开始变盘。结合目前A股的走势来看,小编认为,A股短期的走势不会受到三中全会太大的影响。

注册制推迟对股市的影响

近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正式说到:“股票发行注册制授权决定期限延长二年至2020年2月29日。”这一消息的出炉,引爆了市场的热议。对于股市来讲,这到底是好是坏呢?

所谓注册制,它跟当前我国证券市场所实行的核准制是有差别的,注册制是指新股发行时,申请人将相关信息公开、送审,而发行审核机构只需要对这些注册文件和资料进行形式审查,并不需要进行实质内容的判断。在这种发行机制下,监管层要做的是事后监管,而不再是事前把控。

小编认为,由于现阶段我国A股市场上IPO、垃圾股退市等方面还有种种问题没有解决,并不适合马上推出注册制,所以延长两年时间是必要的。同时,这也可以看成是监管层释放出一个稳定市场的重要信号,延长两年对于发行机制的平稳过渡有重要作用,也对市场的有序运行有重要作用,是一个对于股市来说没什么害处的消息。

总结: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注册制推迟,可能并没有大家想象中对股市的影响那么大,各位股民同意吗?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可以留言讨论哦!

展开阅读全文

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京闭幕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于十月十一日至十四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今晚发表会议公报。

据中新网报道,公报说: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胡锦涛总书记作了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吴邦国、温家宝分别就《建议(讨论稿)》和《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十六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既保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巩固了奋发向上、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全会强调,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1)内容:

①思想: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政治: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