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云溪白泥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热门20篇

世界上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小编来告诉你,请看下文。

浏览

2396

文章

417

篇1:新疆乌什托什干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新疆乌什托什干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新疆乌什托什干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总面积30082.71公顷。

乌什县享有“塞外江南”、“半城山色半城泉”“中国西部生态明珠”的美誉。当地水资源和湿地资源丰富,水草丰茂、植被繁茂,生态资源独特多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托什干河是阿克苏河的两大支流之一,由西向东纵贯乌什县,该流域以河流、沼泽湿地为主,水域广阔,水源充足,沿河两岸野生沙棘林成片,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是西北地区河流湿地的典型和代表。

为充分保护和改善乌什县和阿克苏河流域乃至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打造全疆最大生态旅游休闲胜地,建设“大美乌什 养生福地”,促进乌什县经济发展。今年5月份,乌什县委托新疆林科院园林绿化规划工程设计所编制完成了《新疆托什干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该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区位于乌什县托什干河及沿岸区域,总面积30082.71公顷,项目区纵贯乌什县6乡1镇,东与温宿县阿热力镇交界,西与克州阿合奇县接壤,其中湿地面积10634.46公顷,包括永久性河流9948.06公顷,季节性河流244.80公顷,草本沼泽201.50公顷,灌丛沼泽240.10公顷,计划总投资24497.26万元。项目分三个阶段建设,建设期为8年,从2014~2016年为起步阶段,2017~2019年为发展阶段,2020~2021年为完善阶段。按照建设内容,分别完成保护工程、湿地恢复重建工程、科普宣教工程、科研监测工程、旅游服务设施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工程投资、社区共管与扶持工程八大项目的建设。资金采取国家、地方财政投入和社会企业渠道融资的方式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塔河固奇谷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塔河固奇谷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黑龙江塔河固奇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呼玛河沿岸塔河镇南,总面积3974公顷,以森林、沼泽、草甸、滩涂、湖泊等景观组成,景观类型多样,是大兴安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湿地区域。

景区特色:

休闲、观光、科考、湿地

固奇谷国家湿地公园由森林、沼泽、林甸、河流、滩涂、湖泊等湿地景观组成,滴翠园坐落其中。滴翠园位于呼玛河中游沿岸塔河镇南,始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33公顷。从正门而入映入眼帘的就是弈虹桥,夜晚的弈虹桥五光十色。继续向前走就是知青广场,旁边便是月牙湖,傍晚时分,围绕着月牙湖的小道被五颜六色的灯光环绕着,三三两两的行人漫步在其中,迎着皎洁的月光,看着静谧的湖水,享受这一片安静祥和。

园内建有21个绿化小区,种植着乔木17种,花木37种,计6万余株,人工湖面积为4000平方米,森林疗养旅游度假基地一处,园内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几十种兴安树种在这里茁壮成长;丁香、桃红、杜鹃等各种奇花在这里竞相开放。曾在2009年8月举办知青纪念碑揭幕暨知青林认养仪式。这是一个集游玩、娱乐、康养为一体的大型森林植物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成立于2013年12月,是经国家林业局林和西宁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地点为西宁市区内湟水河流域西宁城区段,即湟水河及其一级支流北川河。包括湟水河流经城区的39.1公里范围,北川河流经城区的10.8公里范围,规划范围总面积508.70公顷。

根据湿地公园资源特色及西宁城市发展需要,按照建设"湟水清水入城、湿地生态文化和地域文化展示平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乐园"的要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建设融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文化展示、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能更好地保护和恢复西宁市湟水河流域和北川河流域的湿地生态系统,而且湿地公园独特的生态景观和自然感受也将提升西宁作为西北高原旅游城市的环境品质,大大促进西宁成为青藏高原区域内投资环境优良的创业城市、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的建设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山东王屋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832 字

+ 加入清单

山东王屋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山东王屋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行政隶属于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7°29′14″-37°40′53″、东经120°34′08″-120°40′32″。规划面积1702.48h㎡,其中湿地面积1215.74 h㎡,湿地率71.41%。

山东王屋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有5个功能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和服务管理区。

规划区内湿地包括黄水河河流湿地和王屋湖库塘湿地,黄水河是龙口市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栖霞市猪山狼当顶和寺口西境十字坡,长55km,流域面积1005k㎡,多年平均径流量1.58亿立方米,入渤海,干流在规划区内长约20km。王屋水库位于黄水河中上游,于1959年9月建成,总库容1.2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72亿立方米,为龙口市饮用水水源地。

拟建的山东王屋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龙口市东部,以王屋水库及南北向的黄水河河道为主体,包含水库两侧部分山体,总面积1702.4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215.74公顷。王屋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立,将有效保护王屋水库优良的水质,恢复湿地生物栖息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湿地功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山东王屋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有丰富的动物、植物和鸟类自然资源,区内自然环境多样,山系、岩体、水库,以及相联系的河流与水系下游的沿海滩涂食物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动物

王屋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动物,其中主要水生动物有:大银鱼、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青鱼、白鲦、虾等水库野生与人工放养淡水鱼虾。因常绿林木较多,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是山东省鸟类的主要越冬地和繁殖区之一。

据龙口市林业局2012年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湿地动物主要以陆生无脊椎动物、鱼类、鸟类为主,本次调查发现大批量的白鹭、燕子、海鸥、野鸭等动物,都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野生动物包括:蛙、野鸡、野兔、獾、以及雀鹰、鹰、鹭、鸥、野鸭、燕子。

养殖动物:烟台黑猪、七彩柴鸡、黑山羊、山鸡等。

植物

王屋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植物,野生植物种类:赤松、刺槐、黑松,野蔷薇、野菜等植物近百种。

人工栽植植物包括:葡萄、苹果、桃子、杏子、李子、核桃、樱桃、枣树、板栗、柿子、梨树等果树,蔬菜及杂粮。现为胶东地区最大的干杂果种植基地。园区内已开辟了绿茶园、枸杞园、葡萄园、苹果园、有机蔬菜园等采摘园。

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水杉、银杏、中华结缕草、鹅掌楸等植物,以及玉竹、野鸢尾、连翘、桔梗等山东省稀有濒危保护植物。

鸟类

王屋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鸟类主要有:鹰、白鹭、燕子、海鸥、野鸭、喜鹊、麻雀等。

配套景点

王屋水库

王屋水库 是王屋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主要景区。水库出口水经黄水河向北流入渤海。

王屋水库位于山东省龙口市黄水河中上游,龙口市石良镇和七甲镇境内,总面积3525公顷,控制流域面积320k㎡,总库容1.21亿立方米,是集防洪、灌溉、城市供水、养鱼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二)型水库,也是龙口市最大的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水源地。

王屋水库是较为典型的库塘湿地生态系统,不仅为周边工农业生产生活提供水源,而且具有巨大的调控环境的功能,富有高度生物多样性也是珍稀水禽的栖息地,此外,该湿地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也是开展生态观光旅游、宣传与科研的重要基地。王屋水库湿地公园被山东省林业局批准为省级湿地公园。

黄水河

黄水河是流经龙口市境内最大的河流,总流域面积1034.57k㎡,黄水河流域是龙口市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工农业和城镇居民用水的主要水源地。黄水河入海口处,浅滩及附近海岸拥有近4×108m3的优质石英砂资源,是缢蛏、玉螺、文蛤、沙肠、海肠、毛蚶等重要底栖生物的栖息地,具有重要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价值。根据国海环字〔2009〕513号文件批复,龙口黄水河口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获国家海洋局批准成立,这是烟台市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黄水湿地公园

龙口黄水河湿地公园位于山东省龙口市黄城北12公里,在龙口滨海旅游度假区内 。

黄水河河口湿地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湿地资源规模较大且分布相对集中。区内生态系统多样,有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黄水河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物种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现已成为烟台市第一个省级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

文化建设

湿地公园景区内的文化建设,充分体现文化品位?建设摄影、书法、绘画、文学、影视创作基地;墙体彩绘、木雕、石刻等艺术创作贴近大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淅川丹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淅川丹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淅川丹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25226.4公顷,将基本功能区分别设置于南北两园,形成功能互补、特征鲜明的“一园两区”格局。其中,南园位于丹江口库区主水面,功能以保育、恢复为主。北园位于内陆河口与大型水库交接处,以科普宣教、合理利用为主。湿地公园南北两园均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区。

淅川丹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以保证南水北调水安全为前提,旨在提高水环境质量。同时,极大地提升了我市湿地品牌,对开展湿地生态科普教育、提升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加快生态旅游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南阳生态文明建设再添新的城市名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吉木乃高山冰缘区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吉木乃高山冰缘区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新疆吉木乃高山冰缘区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总面积4965公顷。

吉木乃县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吉木乃县西南部,萨吾尔山北麓,四至范围为东部、北部以海拔2500米线为界(海拔2500米以上为高山带),南至海拔3200米以下的湿地分布区(海拔3200米为冰川雪线,以上为冰雪作用带),西至国境线,地理坐标为北纬47°6′4″~47°10′30″,东经85°33′58″~85°42′28″。湿地公园东西长13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面积4965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2437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49.1%。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嘉荫茅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嘉荫茅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伊春茅兰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伊春市嘉荫县向阳乡境内,总面积1229公顷,以湿地公园范围内的黑龙江支流为主体,包含沿江两侧的林地、沼泽、滩涂与茅兰河入江口部分河道。公园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分为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两个大类和永久性河流湿地、草本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三种湿地类型。公园内河汊纵横交错,灌丛植被茂密,沼泽植被丰盛,自然景观优美,湿地生态系统发育良好,保持着完好的自然状态,还是苍鹭、大白鹭珍贵鸟类的栖息地。目前已建设1处旅游餐饮服务中心、2处观景台,并可开展垂钓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沙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沙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河南漯河市沙河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行政管辖范围内,位于北舞渡镇、莲花镇、太尉镇三镇交界处的泥河洼滞洪区处,此处受人为破坏干扰程度小,每年有丰富的雨水,自然条件良好,这保证了此处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在此处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将对此处的基因库的保护起到重要的积极的作用。漯河市沙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面积651.33hm2,其中湿地面积449.90hm2,湿地率69.07%。规划区湿地内,河流湿地386.78hm2,占湿地面积的86.00%;人工湿地63.12hm2,占湿地面积的14.00%。沙河湿地是漯河市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是中原地区河流湿地的典型代表,区域内滩涂广阔,候鸟云集。

其次,湿地在净化水源、缓解污染、涵养土壤上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因而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肾”。沙河国家湿地公园可以有效的补给当地的地下用水,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缓解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它的神奇之处是在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

沙河国家湿地公园能够有效的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它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许多湖泊曾经发挥着储水功能,防止了无数次洪涝灾害;许多水库,在防洪、抗旱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舞阳县的湿地大部分区域为沼泽,在此方面有着共同的作用。此外,湿地的蒸发在附近区域制造降雨,使区域气候条件稳定,具有调节区域气候作用。

沙河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部分发育在负地貌类型中,长期积水,生长了茂密的植物,其下根茎交织,残体堆积。潜育沼泽一般也有几十厘米的草根层。草根层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持水能力,它能保持大于本身绝对干重3~15 倍的水量。不仅能储蓄大量水分,还能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环中起着良好的作用。据实验研究,一公顷的沼泽在生长季节可蒸发掉7415吨水分,可见其调节气候的巨大功能。此外,湿地还具有生物地球化学功能。湿地储存了大量的储碳和氮。据调查,湿地泥炭中的碳储量为120-260PgC,约在地球总碳量的15%,在生物固碳的同时,缓慢的向大气中排放CO2及CH4,减缓地球变暖。现在,全球变暖、温室气体的排放的问题不容忽视。而湿地的储碳作用正符合当前“低碳”生活的理念,对全球气候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荆门仙居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荆门仙居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仙居河,发源于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栗溪镇插旗村境内的上干沟。上游有南河、北河、鸡公河三条支流,于仙居街附近汇合,故称仙居河。

仙居河沿东南流经石桥驿镇的许家集、新集,在新集村的夏湾,与黑峪冲支流汇合,于余家棚进入钟祥市境。向东南流经双河口,在双河口汇入汉江。

仙居以下河段干流长36·5公里。仙居附近河床高程为110米,洪水面宽40——60米。由于承雨面积大,溪涧性强,该河水量变幅大,一般正常流量1——2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5立方米/秒左右。

仙居河流域居住约6万人口,86200亩耕地。解放前,这里的河流水利资源开发利用极少,大雨洪灾,无雨旱灾,两岸农田多种旱粮,收成很不稳定。解放后,流域区广大人民先后兴建了南河水库一座,小(一)型水库3座。沿河干流上,还建有雷公闸、赵家闸、丁家闸、黄鲍闸、新集闸等5处拦河滚水坝工程。不仅控制了山洪危害,而且调节和扩大了农田灌溉。还修建水电站3处,装机119千瓦,年发电量269000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852 字

+ 加入清单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宁夏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吴忠市西北,利通区与青铜峡交界处,呈狭长带状,北起清水沟,南至利通区与青铜峡市分界线,东西大致以滨河大道外侧100米绿化带为界,同时包括梅家湾湿地、树木园、景观水道、怡养园等湿地和绿地,总面积约为28.76平方公里。

2009年底,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宁夏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3年10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

湿地公园周边用地类型主要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居住用地、农村建设用地、道路用地、水域等;湿地公园范围内除大面积的水域外,还包括河滩地、公共绿地、农村建设用地、园地、耕地、道路用地等。

一、湿地公园规划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林业局批复建立的宁夏十二个国家湿地公园之一,共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即:湿地保育区、湿地体验区、合理利用区、湿地功能展示区和服务管理区。五大功能区相辅相成,维护和保持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完整性。近年来,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积极争取国家对湿地保护与恢复方面的资金支持,以推进湿地生态的保护和恢复工作,2011-2015年共争取到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共计1100万元,主要用于湿地生态恢复、湿地监测、科研宣教、巡护管理等方面。共恢复湖岸植被34.5公顷、栖息地恢复建设10公顷、营造景观防护林带27.7公顷、湖泊清淤6万立方米、每年生态补水800万立方米、修建水位控制闸门5座,购置各种观测、检测设备二十余套。近年来,按照市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市园林局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地区实际,依托吴忠市湿地总体规划,积极组织湿地建设,发挥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保护农田、美化环境等诸多效能,在维系宁夏黄河平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湿地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生态林业发展势头强劲。

二、主要湿地类型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的湿地类型比较简单,是比较典型的西北内陆黄河上游河流湿地,黄河水面、河滩湿地在天然湿地中占主要部分,湖泊湿地、人工湿地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工湿地主要以养殖业为主,主要养殖草鱼、鲤鱼、鲢鱼等,为当地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同时作为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补充,也为水禽提供了特殊的觅食、栖息场所。

三、湿地公园特色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具有特色鲜明的建设特色和资源特色。

(一)建设特色

1.以水为脉,确定了湿地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吴忠市地处宁夏平原腹地,黄河穿城而过,流经市域69公里,引黄灌溉历史悠久,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2003年以来,吴忠市按照国务院城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打造黄河金岸,加快沿黄城市带发展战略要求,立足吴忠湿地资源优势,统筹城乡发展前景,提出了引水入城,以水为脉,构筑生态水韵城市的总体思路,并逐步丰富、形成了"依托黄河、西移东扩、一带两翼、相向发展、东西呼应,连为一体"的城市发展战略。正式将市区湿地保护和水系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把黄河沿线湿地保护和清宁河、秦渠、清水沟等环城水系整治、建设纳入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划定城市蓝线,明确保护范围,确定建设目标,协调用地手续,制定实施步骤,为顺利开展湿地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治理污染,从源头保证了湿地水环境质量

吴忠市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绿化美化"两大工程"的实施,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对市区湿地周边环境整治和建设项目的治理和监管力度,对非法开挖砂石料场、填埋垃圾和废弃物引起湿地生态景观破坏的现象进行大力整治,及时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行为。对污染严重的造纸、制革、化工、印刷等行业进行综合整治,进一步控制工业和生活用水对湿地的污染,依法关闭了造成湿地水源污染的11家造纸厂,市区黄河沿线湿地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规划区地表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达到66.7%。通过整治,湿地水源质量显著提高,湿地生态健康得到进一步保障。

3.植树造林,努力改善湿地周边生态环境,把吴忠打造成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百姓宜居的生态园林城市

为促进湿地生态功能的有效恢复,吴忠市严格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加大湿地周边生态绿化的规划、建设力度,先后投资总额超过1亿元,实施《宁夏吴忠市滨河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等项目,整治了清宁河、南环水系、清水沟、南干沟等四条环城水系,开挖、扩建了树木园、怡养园等湖泊,恢复湿地面积2000余亩,共完成湿地恢复保护、生态建设75000亩,其中园林景观建设21750亩,经济林建设12000亩,湿地恢复、保护41250亩。

近年来,又分别在叶盛黄河大桥至青镇黄河大桥段长达28.08公里的黄河两岸,沿滨河大道向外建设平均100米宽的生态绿化带,在清宁河、清水沟、南干沟、南环水系等环城水系两岸分别建设30米至100米的景观绿化带,在清丽园、怡养园等人工湖泊周围建设面积不小于水域面积两倍的公园绿地,完成绿化总面积12000余亩,栽植各类绿化植物500多万株。有效改善了湿地周边的生态环境,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初步发挥,有效促进了吴忠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使吴忠向着"天蓝、地绿、水清"的宜居城市不断迈进。

•(二)资源特色

1.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宁夏自治区生态系统一直比较脆弱,属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形势严峻,但黄河横穿吴忠城区,造就了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生态功能,水资源丰富,形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旅游场所。

2.充足的水资源,为动植物生存提供了保障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水资源丰富。黄河水蜿蜒而过,黄河水域内共有大小河心岛50多个,最大的河心岛枯水期面积约200公顷,河滩湿地一般都长有茂密的芦苇及漂浮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游生物等,自然优美。主河道外分布有多处坑塘水面,自然条件较好,景观水道沿路穿过城市规划区,总长十余公里,为鸟类栖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维持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规划功能布局,尽量维护和保留自然生态功能区原有地形地貌、水系湖泊和原有的湿地物种、生物群落,维护和保持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完整性;并且依据《湿地保护条例》禁止或取缔了与生态建设无关的项目进入,严格控制湿地开发利用的区域和范围;切实加强珍稀物种、乡土树种的保护,严格控制、尽量减少外来物种进入;同时,加强与"湿地国际"等机构合作,争取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教育培训机会;积极配合自治区林业局对公园内和市域范围内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建立资料档案;对于稀有、濒危动植物有侧重地创造条件、加强保护。

据调查,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

(一)植物种群,共有维管植物3个植物门,60个科152个属,248个种。这些植物属于蕨类植物门的有2个科,2属4种;裸子植物门的1科1属2个种;其余是被子植物门57科,149属,242种,这些植物中有88种为药用植物。在湖泊中分布着硅藻门、绿藻、蓝藻、金藻、隐藻、甲藻、裸藻等7种浮游植物的69属浮游植物。除湿地的杞柳、柽柳木本植物外,大都以草本植物为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有芦苇、香蒲、水麦冬、假苇佛子茅、赖草、稗草、灯心草、菖蒲、慈菇、扁杆蔍草、泽泻等植物种类,同时还有荇菜、浮萍、眼子菜、狸藻、茨藻等浮水型植物和沉水型植物。除自然分布的植物之外,同时还有人工栽种的大量油松、侧柏、刺槐、杨树、柳树、沙枣、臭椿、白腊、紫穗槐、榆等乔灌木树种。

(二)野生动物及微生物种群水平,吴忠市湿地主要野生动物共有6纲24目47科162种和82个亚种,占自治区湿地野生动物种类总数(180)的90%。其中甲壳纲1目1科2种;鱼纲3目5科27种;两栖纲1目2科4种;爬行纲2目4科7种和2个亚种;鸟纲13目29科106种和77个亚种;哺乳纲4目6科16种和13个亚种。

(三)保护动物,根据《湿地公约》规定,经调查认定吴忠湿地公园鸟类有106种和77个亚种,占宁夏鸟类总数(282)的37.6%。在上述野生动物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金雕、小鸨、大鸨、白尾海雕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白琵鹭、白额雁、大天鹅、小天鹅、鸳鸯、鸢、苍鹰、大鵟、草原雕、红脚隼、红隼、蓑羽鹤14种。自治区级保护动物30种。留鸟有19种和15个亚种,夏候鸟有45种和40个亚种,旅鸟有39种和22个亚种,冬候鸟1种,繁殖鸟64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规定附录Ⅰ保护的有1种;附录Ⅱ14种;附录Ⅲ9种。

四、科教宣传

我们在公园附近的道路上、出入口及公园内设有道路指示牌、湿地知识宣传解说牌及警示牌,方便游人参观,通过解说牌宣传湿地保护知识,增强湿地保护意识,让湿地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公园工作人员在水域周边设立警示牌,并安排管理人员进行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险情,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保障了游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宣教中心,通过动植物标本及讲解员的讲解工作,让参观游客对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及湿地知识有一个详尽的了解。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采用木板步道和石阶步道相结合的方式,在湖面上方铺设优质木板,将水的柔软与木的古典结合起来,让参观的游人心情愉悦,流连忘返。石阶步道与公园内的建筑相融合,体现了别具一格的回族风情,弘扬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西起潮白河与引泃入潮交汇处以西1公里处,东至津蓟高速,全长14.5公里,面积675公顷,湿地公园以潮白河为主轴,以两岸生态廊道为绿脉,以“湿地体验、滨水游憩、空中游景”为景观特色,形成“一河、两岸、三区、二十八景”,充分展示宝坻区生态环境、历史底蕴和城市魅力。

一河:潮白河

两岸:两岸生态廊道

三区:湿地体验景区、滨水游憩景区、空中游景景区

二十八景:潮白坻柱晨曦津渡梯台馥郁碧水映彩海棠香径闲鹤云亭芦花撷趣明镜云台渔湾寻歌河滩流韵苇荡雁滩宝武月泊蒲风惊鹭亭畔鹭啄踏玉听潮倚泓浮桥月明津渡潮泃飞鸿鸳逐鲫飞白露蒹葭月岛鹭鸣栖霞唤雁雀鸣松涧水漾花台空中廊道红瑞荷香槐香花道赤鲤竞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江西潋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江西潋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潋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西兴国县境内,规划总面积为53655亩,其中湿地面积为35437亩,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以湿地公园内的潋江、濊水、长冈水库为骨架,以中亚热带南缘独具特色的集河流、沼泽、蓄水区、水塘等于一体的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和悠久的地方湿地文化资源为基础,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以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湿地文化等多元文化为支撑,以湿地生态文化宣教展示、生态体验为主要手段,是集湿地保护保育、湿地功能展示、湿地文化宣传、湿地科研监测以及湿地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兴国湿地公园建设规模为省级,面积150公顷,位于东经115°20′45〞----115°21′15〞,北纬26°29′11〞----26°29′13〞区域之间。界时,该湿地公园将发挥“地球之肾”的功能,对兴国的水源涵养、蓄水防洪、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兴国县“湿地公园”地址位于兴国县城南门,濊(hui)水河与潋水河汇合口上游三角地带,东依工业园区,南入平江,西临将军公园,北靠城区。规划总面积为53655亩,其中湿地面积为35437亩,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以湿地公园内的潋江、濊水、长冈水库为骨架,以中亚热带南缘独具特色的集河流、沼泽、蓄水区、水塘等于一体的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和悠久的地方湿地文化资源为基础,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以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湿地文化等多元文化为支撑,以湿地生态文化宣教展示、生态体验为主要手段,是集湿地保护保育、湿地功能展示、湿地文化宣传、湿地科研监测以及湿地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该公园坚持“从长计议丶促进保护丶合理利用丶适度建设”的方针,以生态环保为主题,将生态保护丶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该公园以宝塔(朱华宝塔,又名澄水塔)文化为内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特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榕树岛丶荷花池丶百草园丶水网环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全南桃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全南桃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全南县桃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南迳、金龙、城厢镇桃江沿岸,范围包括:龙兴水库、虎头陂水库及水库水区以内的林地和水域,仙女陂水库及串联三座水库的桃江河以内的水域和河漫滩地。

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优势,致力把全南湿地建设成为南邻九连山地区典型的河流型湿地公园、城市景观、县城饮用水源和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县里积极对规划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加大湿地生态修复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对县城段河道和河岸护坡进行加固绿化,目前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已初具雏形。

全南县桃江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期为6年。项目的实施对我县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五区建设”,打造赣粤边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吉林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228 字

+ 加入清单

吉林大安嫩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吉林省松嫩平原中部,大安市城区东北部,东经123°09′,北纬44°57′,距城区仅1公里。

公园始建于1992年,是集湿地保护、科研、宣教、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公园。自2009年申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后,大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依江兴市、依水兴城”战略,大力实施嫩江湾湿地恢复保护工程,着力打造“中国北方湿地水城”。工作上,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先后投资近2.44亿元,实施清淤疏浚、退耕还湿、植被恢复、渠桥涵闸等多项生态保护工程;组织开展了科研监测、科普宣传和“爱鸟周”、湿地日等系列生态教育活动。通过科学保护,恢复保护了香蒲、芦苇、小叶章等独特湿地植被种群,生态环境持续恢复。

特别是2009年12月被确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之后,大安市着力完善湿地生态科研监测与科普宣教体系,加大投入力度,科学规范管理,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湿地物种逐渐增多,湿地生态系统全面改善。2013年,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称号,2014年,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

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244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573公顷,占总面积的64.4%。具有典型的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库塘与稻田)四大基本湿地类型,包括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库塘、稻田共7个湿地类型,湿地种类丰富,体现了松嫩平原湿地的多样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生态功能表现突出。

在2009年,大安市根据以往野生动物调查及规划期间的实地踏查,统计公园现有植物57科169种,野生动物239种,以湿地水鸟居多,占吉林省湿地水鸟种数的50%以上。其中,鱼类5科18种、两栖类3科5种、爬行类1目2科7种、鸟类15目38科184种、兽类4目10科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4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陆生野生动物28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东方白鹳、丹顶鹤、白鹤、白头鹤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4种。以上物种皆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另外还有11种鸟类列入《附录3》,公园还有极具重要经济价值的林蛙、蝮蛇、黄鼬、狗獾、东北兔等20余种珍稀动物。

湿地公园规划了湿地保护保育区,与外界隔离,并进行人工日常巡护,防范人为活动影响,保持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环境。经过几年的恢复保护,湿地动植物多样性得到了明显改善。一是水草丰茂,芦苇成片,绿柳成荫,多年不见的香蒲也丛丛长出。二是鸟类数量种类递增,野鸡成群、雁鸭纷飞,鹤鸟随处可见。2011年秋天,阔别32年的鸬鹚又飞抵嫩江湾,数量达1000多只,栖息长达28天。三是鱼类产品增多,除“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少量投放外,其它10几种鱼均为野生繁育,年可产鱼40多万斤。

多年来,大安市多措并举,坚持不懈地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官厅湖(水库)位于怀来县境内,距北京仅1个小时车程,早就以湖光山色著称,如今更成为京城居民及国内游人休闲避暑的首选之地。官厅湖(水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这里湖面宽广,山青水秀,碧波荡漾,鱼光泛舟,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是塞外理想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被誉为“塞外明珠”。

官厅湖(水库)湖水由西北流入的桑干河、洋河,东北流入的妫(妫,音归)水河汇合而成。五分之四的水面在怀来县,五分之一在北京市延庆县境内。水面232平方公里,最大库容为41.6亿立方米。雄伟的水库大坝横卧南端,大坝下游的左岸建有水电站。顺流而下便是永定河峡谷。官厅湖四周群山环绕,她处于怀来盆地南端,因拦河坝筑于官厅村附近而得名(修水库前该村已迁出)。

从涿鹿县境内流入的桑干河,从宣化县境内流入的洋河,在怀来县沙城西南的朱官屯附近汇合,改叫永定河。再流向东南与从延庆县境内流入的妫水河汇合,最后向南流。千百年来下游的永定河是条害河,汛期河水泛滥,咆哮的洪水吞噬着大片良田和村庄,严重地威胁着京津地区。水淹京东八县,天津马路上行船的悲惨情景历史上曾多有记载,至今许多人仍记忆犹新。为了根除水患,1951年10月官厅水库正式开工。1953年汛前大坝巍然屹立拦洪蓄水。1954年5月水库竣工。1956年4月官厅电厂全部完工发电。装机总容量3万千瓦。从此,水患根除,随着改革开放、旅游业兴起,近几年为众多开发者看中,先后进行规模投资,卧牛山、永定河峡谷漂流和天漠公园等旅游区相继建成。

景区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官厅镇境内

乘车线路:怀来县乘开往官厅镇的班车即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乌海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乌海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内蒙古乌海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海勃湾区西北角,东临桌子山,西靠黄河,因黄河水侧渗形成。另外,千里沟、摩尔沟等季节性沟谷水系由东向西汇入,也为龙游湾湿地提供了充沛水源。湿地被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肾”,尤其在西北干旱区是极为稀有的资源。龙游湾湿地不仅在阻挡乌兰布和沙漠风沙侵袭、维护黄河流域中上游生态安全、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全球候鸟迁徙东亚至澳大利亚线和我国候鸟迁徙青海湖至三江湿地线重要的“中转站”。因此,对龙游湾湿地进行保护意义重大。

内蒙古乌海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为890公顷,分五大功能区,即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生态保育区将通过封育和科研监测等手段保护湿地生境;恢复重建区将通过实施湿地生境再造等工程,进一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合理利用区将依托湿地资源,建设系列旅游产品项目,打造生态公园;科普宣教区将建立湿地综合展馆,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和科普教育等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都兰阿拉克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都兰阿拉克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青海都兰阿拉克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青海省都兰县,总面积16799.21公顷。

阿拉克湖位于都兰县巴隆乡,平均海拔4099米,面积36.1平方公里,湖水储量4.9亿立方米,它是海西州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柴达木河上游的主要的内陆吞吐湖。阿拉克湖生态系统结构较为完整,分布着青藏高原大多数种类的珍稀物种,是包括黑颈鹤等珍稀候鸟理想的夏季栖息地。有脊椎动物13目37科73属93种,受国家和省级保护的鸟类31种,受国家及省级保护兽类17种。

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旨在保护阿拉克湖及周边沼泽湿地,为该区域栖息的珍惜野生动植物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对保护和维护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和景观风貌、抢救性保护和恢复重要湿地、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都兰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生态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山西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太岳山国有林场,总面积248.3公顷。

沁河的主源位于沁源县王陶乡河底村后一条狭长的沟谷中,沟谷两岸山崖相距约7米宽,在石崖上有一个水源丰盛的山泉出水口,如茶碗之粗,突涌而出,水质清冽,终年不减,长流不息。山泉流出石崖后,沿着险峻的十里山谷,一路奔涌而下。此后,渐次纳入出自官滩乡活凤村、景凤乡南湾、白狐窑乡马泉村、赤石桥乡涧崖底村、聪子峪乡水峪村等五处流出的水源,汇纳各川之水后,由小南川流出沁源县境,经千里流程注入黄河,沁源县即因它是沁河发源地而得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靖州五龙潭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靖州龙潭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湖南靖州五龙潭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城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严寒酷暑时间短。湿地公园范围南起靖州县与通道县交界处,北至水酿塘电站大坝的靖州县境内渠水上游、新江库区及其两岸的部分林地,总面积为1.5万亩,其中湿地面积564.6公顷。

良好的湿地-森林复合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湿地公园内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45科,324属,704种。包括桢楠、樟树、中华结缕草等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野生脊椎动物5纲26目71科179种。其中鱼类42种,两栖动物11种,爬行动物19种,鸟类93种,哺乳动物14种。包括黑耳鸢、小鸦鹃、虎纹蛙等1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名录的有21种,有包括斑鳢、镇海林蛙、池鹭在内的湖南省重点保护物种88种。湿地公园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湿地公园两岸森林茂密,峰峦竞秀,古树青藤繁生于岩间。河水碧绿而清澈,在蓝天白云之下,山立水旁,水映山影,景色迷人。湿地公园现有月亮湾、百里湾、福寿泉、虎跳峡、五龙潭、新江、金沙滩等20多处自然景观。周边还有千古传奇的神话传说,如姜子牙点化鲤鱼精,南极寿星云游路过龟灵山,寿星赞赏的"福寿山泉"等。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与建设工作,湿地公园秉承"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保护和建设,致力于将湿地公园建设成为生物多样性明显、整体形象突出、基础设施完备、湿地景观独特,集湿地保护、科学研究、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以及生态旅游功能为一体,科普教育与游览观光兼备,具有浓郁湘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国家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黑龙江虎林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黑龙江虎林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虎林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虎林市东部,在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侧且相邻,与保护区以虎(头)--饶(河)路为分界线,规划总面积4353.51hm2,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七虎林河项目区,北部为阿布沁河项目区。七虎林河与阿布沁河均为乌苏里江一级支流。南部七虎林河项目区面积2336.17hm2,北部阿布沁河项目区面积2017.34hm2。

保护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热多雨,年平均气温2.5℃。植物区系组成系长白植物区系。有高等植物600种,分属130科。

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黄菠萝、水曲柳、核桃揪、野大豆四种。在低平原岛状林中树种有几十种和几十种中草药材以及小叶樟、修氏苔草、乌拉苔草等。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初步调查有鸟类52种,分属13个目27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丹顶鹤、白鹤、白尾海雕、白头雕四种。保护区兽类5目11科235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马鹿、驼鹿、黑熊、棕熊、猞猁、水獭、雪兔等七种。保护区有鱼类45种,隶属7目10科41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