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王郭村关帝庙合集20篇

浏览

4496

文章

125

篇1:大境关帝庙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大境关帝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镜关帝庙位于南市大镜路。原本是上海城墙西门北称箭台,明朝万历年间建庙以供关帝,后几经重修。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大镜关帝庙位于南市大镜路。原本是上海城墙西门北称箭台,明朝万历年间建庙以供关帝,后几经重修。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承德关帝庙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承德关帝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关帝庙所供之神是关羽,也有称关圣人的。承德关帝庙景区,位于避暑山庄丽正门西南侧宫墙外20米处,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是中国唯一的皇家关帝庙。

关帝庙曾于乾隆二十五年扩建两侧跨院,乾隆四十三年重修,形成最后的格局,使这座寺庙更加符合皇家寺庙的建筑规模和等级。新庙落成,乾隆题御匾“忠仪伏魔”,立御碑二座,并亲自进庙拈香瞻礼。重修后的关帝庙气势更加宏伟辉煌、设置更加完备。自此,这里不仅是朝廷-、各族首领和外国使者来热河点香礼佛重要庙宇,也是行辕之地。历时几百年的沧桑,关帝庙已成为残垣断壁,后于2002年重建和修复大小殿宇20多间,恢复塑像40多尊,主要供奉关圣帝君,分别建有三清殿、财神殿、药王殿、圣母殿等。

关帝庙内的两座御碑,均为英武岩石质,碑首四条蟠龙,龙头降于四角,碑首中刻有“御笔”,碑身雕刻十二条龙,双面文字,侧面雕刻海水江崖镶玉宝珠升龙一条。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城关帝庙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古城关帝庙为五台县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关帝庙,位于五台县台城镇古城村西侧。始创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坐东向西,占地面积6915平方米。北殿为关帝殿,砖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五椽,

单檐悬山顶,前檐三间均安四扇六抹回纹隔扇门。殿内神台之上有5尊彩塑像,两侧及后墙悬塑三国演义故事。殿前有石碑1通,文字不清;走廊有清代石碣1方。正南方有戏台1座,面三间,深四椽,卷棚顶。1985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网

古城村:古城村地处山西省县城东北,与县城隔河相望,约1公里。交通便利,街道已全部硬化。现有农户563户,农业人口1215人,劳动力682人,党员70人,占有土地面积为2300亩,有耕地1300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山林1000亩。古城村东西贯通佛教圣地五台山旅游公路。 古城村历史悠久,境内有西汉古城墙,西临唐家湾水库。一直有着重要教育地理位置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北山关帝庙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北山关帝庙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北山关帝庙位于永定县高陂镇北山村。始建于明朝万历八年(1580),清乾隆末年扩建。坐东南朝西北,由门厅、天井、拜亭、正殿、左右回廊和后院等组成,建筑面积890平方米。正殿立面呈“昌”字形,三层,通高19.8米,面阔五间,抬梁式梁架,歇山顶。该庙为研究我省明、清0式建筑提供实物资料。

北山村:北山村系龙岩市永定县高陂镇两大行政村之一,位于永定县北部,离县城40公里,永定县工业园区就建在村莲花山麓,永虎公路贯穿村中,交通方便,东与富岭、先富街居委会接壤,西和黄田只一河之隔连成一片,北为村的后山,山背是上洋村,南面于和兴村紧紧相连,全村面积15平方公里,辖13个自然村,40各村民小组。现全村1380户,人口达6000余人,其中张姓有人口5868人,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上黄关帝庙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上黄关帝庙为潞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上黄关帝庙位于长治市潞城区黄牛蹄乡上黄村中部,时代为清代。

上黄关帝庙为潞城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上黄关帝庙围墙向外延伸,东、西、南、北各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界限各向外延伸100米。

黄牛蹄乡:黄牛蹄乡位于潞城市东部边沿山区,乡政府距市区20公里,全乡总面积56.7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15303人,耕地面积29195亩,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84元。黄牛蹄乡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9—10℃,无霜期180—184天,全市海拔最低的辛安村,仅616米,为浊漳河出口处。黄牛蹄乡文物景点主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辛安原起寺、潦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虎头关帝庙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虎头关帝庙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虎头关帝庙,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建于清雍正年间,作为黑龙江省较早的清代建筑之一,1981年此处作为

中国名胜被收入《中国名胜词典》。198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管理。1986年被省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在虎头镇正南,乌苏里江左岸,依山傍水。西侧有石矻台阶84级直达庙后山岭之上。庙基长17米,高4.54米,木质建筑。四周花墙,庙顶黑瓦覆盖,重檐飞角,斗拱交错。庙门两侧悬挂一副对联,上联:知我者惟春秋乎;下联: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庙为两进结构,庙内前厅八根明柱,皆雕二龙戏珠图案,两侧兵器架上摆置着金瓜、钺斧、朝天镫、枪、刀、矛、戟。进入廊檐,并排四根明柱,下端石鼓做基础,上端燕尾雕龙,迎面四幅绘有“百古图”的阁扇。打开阁扇,便是大庙正殿,殿内有七尊塑像——正中关羽,下有六配,左配:地藏佛、判官、关平;右配:山神、小鬼、周仓。塑像后面和左右彩屏上绘有“五龙藏云”、“赵高求寿”、“青松白鹤”、“三国图”。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洪洞关帝庙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洪洞关帝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洞关帝庙位于洪洞县大槐树镇城中心关帝街。坐北朝南,占地2072平方米。据清光绪八年修订《洪洞县志》记载,关帝庙在恒德坊街北,元大德十年(1306年)里人苏汉臣重建。明嘉靖十年(1351年)创建关帝楼;清顺治二年(1645年)增建戏楼;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扩建;经过明、清屡次修葺,始成现在的建筑规模。现存正殿保留元代遗构,献殿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建筑。

洪洞关帝庙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关帝楼、戏台、献殿、正殿,两侧分别有东西廊房和钟鼓楼。关帝楼又名春秋楼,为一座四面贯通的过街楼。钟、鼓楼,位于戏台东西两侧,高约13米,十字歇山顶,两层建筑。戏台坐南朝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卷棚式屋顶。献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卷棚式悬山屋顶。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式琉璃屋顶,四隅双柱上端回收。

洪洞关帝庙是一座保存比较完整的元、明、清古建筑群,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价值。

2013年5月,洪洞关帝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花盆村戏台及关帝庙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花盆戏台关帝庙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花盆村戏台及关帝庙位于

延庆区千家店镇花盆村,为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重修,庙与戏台相对,占地1535平方米。戏台坐南朝北,面阔三间,进深六檩,硬山顶,过垄脊灰筒瓦屋面,梁架绘龙纹图案。关帝庙坐北朝南,两进院落,由山门、钟鼓亭、正殿、后殿、东西配殿等建筑组成。正殿砖雕精美,彩画、壁画较清晰,富有北京北部典型地方特色。庙内有重修碑、石花盆等遗存。庙与戏台一体,是古代农村民间祠庙的重要实例。

信息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花盆村:花盆村距延庆县城72公里,距镇区12.5公里,下辖花盆、前山、耗眼梁、大队沟4个自然村,全村330户,人口895人,党员61人,农业人口800人,劳动力420人。耕地面积2600亩,其中退耕还林地200亩,山场面积17000公顷。花盆村产业结构单一,主要种植大田玉米。花盆村西有一关帝庙,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修。198。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寨里关帝庙献殿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寨里关帝庙献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寨里关帝庙献殿(第六批国保)

时代:元

地址:盐湖区泓芝驿镇寨里村

关帝庙创建年代不详,现仅存元代献殿一座。大殿坐北朝南,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无栏额,前檐施粗圆木通面额,额上施斗栱11朵为四铺作单下昂,梁架结构彻上露明造,其上施驼峰承接平梁,平梁上立脊瓜柱与叉手,四椽栿与平梁上皆施彩绘,与大殿同期,为四椽栿通达前后檐。

景点位置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泓芝驿镇寨里村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轵城关帝庙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轵城关帝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距市区6公里的轵城镇东南,泥沟河东岸,与大明寺毗邻。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关羽,被宋徽宗追封为“忠惠公”和“义勇武安王”,兴建“关帝庙”,供奉祭祀,后佛教将关羽神化,尊“关”为“帝”,故更名为“关帝庙”。该庙创建于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157年)重修,清又有修葺。

庙坐北向南,为四合院式,现存古建筑有山门、拜殿、关帝庙及西配殿,占地约1050平方米。

关帝庙,距市区6公里的轵城镇东南,泥沟河东岸,与大明寺毗邻。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关羽,被宋徽宗追封为“忠惠公”和“义勇武安王”,兴建“关帝庙”,供奉祭祀,后佛教将关羽神化,尊“关”为“帝”,故更名为“关帝庙”。该庙创建于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157年)重修,清又有修葺。

庙坐北向南,为四合院式,现存古建筑有山门、拜殿、关帝庙及西配殿,占地约1050平方米。

2019年10月7日,轵城关帝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周口关帝庙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周口关帝庙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口关帝庙位于周口市颍河北岸,是“豫平原保存较好,建筑艺术价值较高的古建筑群”。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号称“周口八景之冠”。它犹如一段凝固的历史,记载着昔日周家口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鼎盛。关帝庙本名“山陕会馆”。

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乾隆、嘉庆时多次扩修,至道光十六年(1832年)全部建成,前后历时145年。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58米,面积达12590平方米,占地20余亩。整座建筑群沿南北中轴线,分三进院落纵深布局,结构严谨,极富神韵。

清代文人高麟超在《洗凡文抄?陈游纪胜》中欣然赞:“关圣帝装塑威严,双石坊镂刻精妙,春秋阁飞檐建瓴,铁旗杆直插云霄,集公输之巧,荟冶炼之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蓟州关帝庙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蓟州关帝庙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

年代:明

地址:蓟县武定街15号

类别:古建筑

关帝庙位于蓟县城内武定街北侧,座北朝南,据《蓟县志》记载,在古蓟州境内共有六处关帝庙,其中蓟州城就有三座,分别在西北隅、东北隅(称上官庙)、东南隅(称下关庙)各一处。城北的府君山上、城东的别山镇、城西的邦均镇也建有关帝庙。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蓟县城内仅存此一处。关帝庙也属“官庙”,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标志性建筑。

蓟县关帝庙的始建年代不详,元、明、清三代均有重修。原有山门、钟鼓楼、前殿、后殿、戏楼、配房、回廊等建筑。现存前殿、大殿和配房,解放后,先后作为粮库、干部家属宿舍和蓟县粮食局,现归县旅游经济委员会管理使用。

前殿为面阔三间、前、后出廊的七檩硬山建筑,内部梁架为露明造,从结构形式特点上看应为清代重修。后殿为关帝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与前殿接近,内部因吊有顶棚,梁架部分暂时不能明确辨认,但外檐的构件上看则具有明代特征,大殿的瓦饰更具特色,是我县仅存的琉璃瓦顶建筑,虽为硬山顶,却饰以黄琉璃,应为明以前的建筑手法。东西配殿面阔三间、硬山瓦顶、前出廊,与前殿、大殿相围合呈四合院的形式。蓟县为天津市历史文化名城,关帝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蓟县历朝多为州郡治所所在地,古代的城市建设历来讲究“衙署齐备,庙堂俱全”,关帝庙与文庙、城隍庙一样,也属“官庙”,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标志性建筑,古蓟州城历为军事重镇,因此,蓟县城的关帝庙更具其特殊意义。

关帝庙主殿是蓟县仅存的琉璃瓦顶建筑。关帝庙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黄琉璃瓦硬山顶,瓦当、滴水均有龙饰,等级规模较高,这种形式的建筑,明清时期并不多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潦河头关帝庙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潦河头关帝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潦河头关帝庙

时代:元、清

地址:长治市潞城市黄牛蹄乡潦河头村东

潦河头关帝庙,创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现存山门、正殿。南北长27.15米、东西宽16.8米,占地面积456.12平方米。

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明、清建筑。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梁架为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单檐悬山顶,灰布筒板瓦屋面。檐下设四铺作单下昂计心造铺作,明间劈板门,次间设直棂窗装修。

庙内遗存石碑2通。一通为明成化十五年(1479)碑,碑文模糊不清;一通为清康熙十七年(1678)“重修乐楼碑”。

2019年10月7日,潦河头关帝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信息来源:山西省文物局

黄牛蹄乡:黄牛蹄乡位于潞城市东部边沿山区,乡政府距市区20公里,全乡总面积56.7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15303人,耕地面积29195亩,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84元。黄牛蹄乡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9—10℃,无霜期180—184天,全市海拔最低的辛安村,仅616米,为浊漳河出口处。黄牛蹄乡文物景点主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辛安原起寺、潦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固原关帝庙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固原关帝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固原关帝庙俗称“老爷庙”,座落在固原城北门外,地处横贯固原南北的大通道两边。路西是关帝庙山门及庙院,路东有关帝庙大戏楼,南北大车道从中间穿过。

庙院占地面积,不包括路东的戏楼,足有八亩。关帝庙信士甚多,香火旺盛。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和九月十三日两次关帝庙会,总要唱三至五天大戏,城内商贾都来北门大路两侧设摊叫卖做生意。庙会日,山门前戏台口张灯结彩,悬挂横幛,铁旗杆上高悬三角镶边龙旗,一派节日气氛。

平时,关帝庙也是香客游人往来不断。当地人们迷信,生下孩子就抱去关帝庙焚香烧表,虔诚祷告之后,在关老爷的枣红大马肚子下面穿过,叫“过关”,以求吉利平安。据说这样可以驱病避邪,使孩子健壮成长。

宁夏固原市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西南街关帝庙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西南街关帝庙为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西南街关帝庙,又称武庙,位于代县上馆镇西南街村老爷庙街。据清光绪《代州志》记载,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明弘治十一年(1498)重修,清代屡有修葺。 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614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献殿和正殿。正殿为明代遗构,献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正殿砖砌台基,基宽21.7米、深14.3米、高1.5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后檐柱头科为五踩单翘单昂,前后檐平身科及两山为五踩重昂,前檐明、次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稍间置直棂窗。庙内现存清重修碣1方,清重修碑1通,民国重修碑1通。1984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网

西南街村:西南街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陶城铺关帝庙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陶城铺关帝庙为阳谷县文物保护单位。

陶城铺关帝庙年代为明、清,位于阳谷县阿城镇陶城铺村后街。

2014年,陶城铺关帝庙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阿城镇:阿城镇位于黄河北岸,阳谷县东部。辖区面积115.1平方公里,6.8万人,12万亩耕地。阿城镇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境内的古阿井、海慧寺、孙膑阁等名胜古迹享誉海内外。明清时期,“士民福辏、商贾云集”,是运河两岸著名的商埠之一。在这个古老的土地上,曾出现过许多名人,其中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三国名将程昱、元代著名政治家曹元用是其中代表。阿城也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墙下关帝庙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墙下关帝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墙下关帝庙

时代:清

地址:运城市夏县裴介镇墙下村

墙下关帝庙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全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乐楼、看亭、献亭、正殿、寝殿,正殿西侧建有配殿两座,为观音殿,牛马王祠;东侧建有配殿一座,为土地殿。

乐楼梁脊板上有“大清康熙二十年岁次辛酉十社灯酒会重修戏楼谨志”题记。上下二层,底层辟为过道,上层为乐楼。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六檩前廊式构架,硬山顶。檐下置柱头科和平身科,形制为三踩单下昂。各平身科后尾斜出支撑下槽檩的垂莲柱,后檐平身科无斜栱之制。立柱间门框板上镌刻楹联数幅:“玉振金声点破炎凉世态,清歌妙舞由传古今人情”;“不大地方可作家国天下,寻常人物能为文武鬼神”;“一梦占尽秋江月,万舞齐开玉树花”。

2019年10月7日,墙下关帝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信息来源:山西省文物局

墙下村:墙下村位于夏县中心路沿线,裴介镇北部距县城5公里,全村共17个村民小组,750户,3850口人,耕地面积3350亩,8个党小组,现有党员72名,支村委干部8人,村庄建设呈正方形,道路为井字形,主干路“三街两路十二条巷”现基本硬化,绿化,亮化,香花到位,主导产业“种,养,加”齐头并进,种植业以经济林,小麦,玉米,棉花等其他粮作物为主,年总收入:其中,农业年总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国唯一不能修关帝庙的地方,原因究竟是什么?

全文共 1769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地方应该都有关帝庙吧,为了纪念三国时期著名的大将关羽而修建,民间其实对于关羽的崇拜非常高,关羽在民间的身份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人们称他为武圣,关帝,都是对他的一种尊称。但是尽管很多地方都有关帝庙,但是有在这样一个地方,却从来不修建关帝庙, 不仅不修建,还不能修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1.民间的关帝庙

关帝庙,就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关羽而兴建的。关帝庙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与后人尊称的“文圣人”孔夫子齐名,被人们称之为武圣关公。

关帝庙,一座关帝圣殿,就是那方水土的民俗民风的展示;一尊关公圣像(商贾们专门由关帝阁请回关公),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一块青石古碑,就是一个感天动地的忠义教案。

关羽遇害以后,相传曾多次“显圣护民”,当地民众官府特建关庙以弘扬圣德。湖北玉泉山麓,竖有“汉云长最先显圣处”石刻大碑,不远处的小关庙,相传是中国最早的关庙。

世界屋脊的西藏日喀则喇嘛庙扎什伦布寺,也有一块“关帝显圣碑”,记述了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关羽神灵助清军打退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队一事。

旧时,西藏日喀则、拉萨、定日等地都建有关帝庙,且融藏汉风格于一体,现只存拉萨关帝庙一处。“显圣”虽为民间传说,且不易证实,却表达了历代各族民众对关羽的崇敬之情。

青藏高原东部的夏河县还深藏着一座拉卜愣关帝庙。2.唯一一个不修关帝庙的是哪里

关羽,关二爷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英雄,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他留下太多的传奇。关羽不仅仅是一员三国猛将,而且在他死后,更是被捧上了神坛。特别在清代,清朝的皇帝们更是追捧关羽,他的身份也从一个历史人物正式代替之前的“岳飞”成为新任“武圣”。

在清朝皇帝的追捧下,关羽疯狂吸粉,民间百姓纷纷供奉关羽,同时全国各地也都纷纷修建关帝庙。在粉丝的狂热追捧下,关帝庙的数量简直可以与土地庙媲美。只是全国各地都修建了关帝庙,但是唯独一个地方始终没有修建关帝庙。

这个地方就是现在徐州东五十里的吕城,这虽然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地方,但是它非常特殊。据清朝的史料记载,在当地没有关帝庙,而是有其它两座庙,一座是郭子仪庙,另一座是颜良庙。当时,在离祭拜颜良的庙宇十五里之内,不仅不能修建关羽庙,还不准唱关羽的戏。据说,清朝时候得一个县令不信邪,在颜良庙的庙前,非要让戏剧演员们唱一曲关羽戏,还要在现场观看。结果就在当天的关羽戏才上演不久,突然就刮起一阵狂风,一道闪电劈中了舞台上的一个演员,致使这个演员意外身亡。随之,离庙宇十五里之内的地方,又发生了瘟疫,致使当地的人和家畜感染瘟疫。

一时间,当地的县令和百姓吓得魂不守舍,再也不敢提建关帝庙、唱关羽戏,更是在颜良庙方圆15里不许祭关羽。同时,据清朝诗人袁枚在《子不语》中记载,每次吕城启动修建关帝庙时,夜里必听到激烈的干戈角斗之声。当然,这些传说或许是“美丽的谎言”,因为可能当地人根本就不想建关帝庙。那么,这里到底有什么秘密呢?3.为什么不修建关帝庙

原来据记载,当地全是东汉末年上将军颜良的后代,因此那里才会有颜良庙。据《三国志》记载,在官渡之战,袁绍派大将颜良进攻白马,曹操采纳荀攸之计,引兵先到延津,佯装渡河去袭击袁绍后方,准备乘袁绍分兵应战之机,再以轻装部队回袭白马。袁绍不知是计,果然派出大量的军队前往延津应战。随即,张辽、关羽突袭白马。颜良为“一夫之勇”,不善统兵,仓促应战。关羽于万军之中取颜良首级,颜良就这样被关羽刺死。

而徐州吕城当地都是颜良的后代,关羽杀死他们的祖先颜良,可以说吕城当地的百姓跟关羽是世仇,又怎么会去建关帝庙以及祭拜关羽。如果吕城的百姓真的去修建关帝庙,祭拜关羽,唱关羽戏,为关羽歌功颂德,那才是活见鬼了。

综上所述,我国唯一不能修关帝庙的地方——徐州吕城,之所以不能修建关帝庙,更不许祭拜关羽和唱关羽戏,并非完全是什么鬼神之说,而是关羽杀了当地百姓的祖先颜良,他们在感情上接受不了。而关于当地不能修建关帝庙的种种传说与奇异事件,很有可能就是当地人为了避免修建关帝庙而编造的“美丽的谎言”。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偶然的因素,只是被当地人有意地放大了,并以讹传讹。最终的结果是徐州吕城的百姓如愿没有修建关帝庙,也不用祭拜关羽,成为全国独一份。世间没有那么多巧合,更多的是有意的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天龙山关帝庙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龙山关帝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关帝庙建于天龙山东峰山腰一处较为平坦的松林之中,现仅存正殿一座。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悬山式建筑。前檐设廊,明间为扇门,两次间为扇窗。殿内设有神坛神帐,内有关羽坐像一尊,殿下仅存武士像一尊,虽臂已残,彩已落,但英武之气犹存。殿内三壁绘有连环壁画,水墨绘成,人物精细生动,线条运用得非常成功。壁画内容取材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关于关羽事迹的描写,如“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榜题皆为本地捐奉者题名,对于研究当地村落的变迁颇有价值。

地址: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西11公里处天龙山景区内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 建议20-40分钟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天龙山景区门票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家关帝庙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三家关帝庙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家关帝庙位于古交市邢家社乡龙子村三家自然村北,年代为清代。

三家关帝庙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子村:山西省古交市邢家社乡龙子村地处大川中段,水源充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全村53户,286人,有耕地510亩,以蔬菜生产为主,专业菜田485亩,日光节能温室2000间,年产鲜菜250万公斤,仅蔬菜一项人均收入9800元,占人均收入10500元的95.47%,是古交远近闻名的蔬菜村。早在1998年前,龙子村就已经有了覆盖塑料薄膜的蔬菜大棚,但由于大棚的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