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丁香茶的作用和禁忌(精选六篇)

对于甘草,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它的味微甜,很多药中都有甘草的成份,甘草的药用价值很高,用处也比较多,甘草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甘草有哪些作用和功效?下面就跟着问学吧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878

文章

6

篇1:丁香叶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叶的禁忌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核心功效

降逆止呕、暖胃养胃、消炎杀菌

丁香叶的简介

丁香叶是一种药物,在很多方面都有相当不错的功能,最常见的例如归脾、补肾助阳等。丁香叶属于药材,在使用的时候有很多禁忌之处,我们得知道丁香叶的功效和禁忌,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其发挥功效,同时防止对我们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功效作用

1、降逆止呕,中医认为丁香叶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的作用,它可暖脾胃而行气滞,对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以及妇女寒性痛经等均有良好的疗效。用丁香叶内服或制成稠膏外敷脐部,还可缓解腹部胀气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尤其是孕妇害喜症状。

2、暖胃养胃,丁香叶味辛性温,入脾、胃、肺、肾经,具有暖胃养胃,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吐泻、食少等症,对于寒凝胃腑引起的冷痛、隐痛也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3、消炎杀菌,丁香叶中含有丁香油成分对于致病性真菌及葡萄球菌、痢疾和大肠杆菌等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丁香叶也可作外用,对于体癣及足癣等真菌感染也有很好的疗效。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热病患者、胃火旺者、阴虚内热者、肾阴虚者。

不宜同食

无特殊同食禁忌。

食用方法:

丁香叶泡茶:取3到5克丁香叶,直接放到茶杯中,加入沸水冲泡,然后盖好杯子盖闷3到5分钟,取出茶汤以后趁热饮用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丁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丁香(学名:Syringa oblata Lindl.)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丁香、华北紫丁香、百结、情客、龙梢子。紫丁香原产中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丁香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丁香的形态特征

紫丁香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树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轴、花梗、苞片、花萼、幼叶两面以及叶柄均无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较粗,疏生皮孔。

叶片革质或厚纸质,卵圆形至肾形,宽常大于长,长2-14厘米,宽2-15厘米,先端短凸尖至长渐尖或锐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萌枝上叶片常呈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截形至宽楔形;叶柄长1-3厘米。

圆锥花序直立,由侧芽抽生,近球形或长圆形,长4-16(-20)厘米,宽3-7(-10)厘米;花梗长0.5-3毫米;花萼长约3毫米,萼齿渐尖、锐尖或钝;花冠紫色,长1.1-2厘米,花冠管圆柱形,长0.8-1.7厘米,裂片呈直角开展,卵圆形、椭圆形至倒卵圆形,长3-6毫米,宽3-5毫米,先端内弯略呈兜状或不内弯;花药黄色,位于距花冠管喉部0-4毫米处。

果倒卵状椭圆形、卵形至长椭圆形,长1-1.5(-2)厘米,宽4-8毫米,先端长渐尖,光滑。

丁香的各家论述:

1.治伤寒咳噫不止,及哕逆不定:丁香一两,干柿蒂一两。焙干,捣罗为散。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2、治小儿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一两。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三、二十丸。(《百一选方》)

3、治朝食暮吐:丁香十五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噙咽之。(《摘元方》)

4、治霍乱,止吐:丁香十四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顿服之。用水煮之亦佳。(《千金翼方》)

丁香的功效和作用

①心痛不止:丁香15克,肉桂30克,共研细末,每日在饭前以热黄酒服3克。

②小儿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30克,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三二十丸。

③唇舌生疮:用包包丁香末放入口含。

④胃寒呃逆:丁香3克,柿蒡6克,水煎服;或公丁香3克,桔皮9克,水煎服。

⑤口臭:公丁香1-2个,时时含口中。

⑥龋齿牙痛:丁香油滴在蛀孔或用棉球丁香油塞填孔中,有防腐止痛的作用。

丁香的禁忌

在我国的诸多中医名著中对于丁香都有详细的记载,例如本草纲目等等。丁香作为一种中药材可以治病并且促进身体健康,但建议热病患者以及阴虚内热体质的患者不要将丁香泡水喝,避免内热加重不利于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丁香茶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茶的禁忌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核心功效

醒神开窍、清新口气、养胃护胃

丁香茶的简介

丁香茶,为桃金娘科植物常绿乔木丁香树的干燥花叶,亦可作为中药药材。其主要成分含丁香油以及丁香油酚。丁香茶营养价值高,功效也很显著,日常生活中经常适量的泡饮可调理身体健康,是非常好的一款茶饮。

功效作用

1、醒神开窍,丁香茶辛香,性温。辛能行散,温胜寒湿,芳香开窍,化湿辟秽。《本草再新》谓其:“开九窍,舒郁气。”故有醒神开窍之功。可用于湿浊之邪,阻蔽清窍,扰乱神明引起神志错乱,痰声漉漉,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沉滑等症。

2、清新口气,丁香是古代用来去除口臭的良药,丁香之所以能够除口臭,是因为其芳香可以压制口中的臭气,当然这与它能去除胃寒的功效有关。胃寒引起的口臭只要多喝丁香茶,戒掉寒凉的食物,就能很快消除口臭。女性常喝丁香茶能消除口臭,带来清新口气。

3、养胃护胃,丁香茶被成为花草药界的“健胃剂”,这名号得益于它出众的养胃功能。丁香茶中特有的丁香油、丁香酚、鞣质以及齐墩果酸等,可治疗肠胃疾病,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加胃液分泌,增加消化能力。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过敏体质者、阴虚内热者、胃火旺者。

不宜同食

白糖,丁香茶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是如果丁香花茶和白糖一起食用,就会抑制这种功效,使人体的消化能力减弱,从而代谢不出身体的垃圾。

食用方法:

丁香茶泡水:每次取3到5克丁香茶,直接放到茶杯中,加入沸水冲泡,然后盖好杯子盖,焖3到5分钟,取出茶汤后趁热饮用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丁香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全文共 1285 字

+ 加入清单

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丁香功效作用禁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丁香的禁忌

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胃热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干者不宜食用;热性病及阴虚内热者忌食。

丁香的资料简介

丁香品种很多,真正药用的丁香是桃金娘科植物(一般的观赏花木丁香为木犀科植物,要予以区别),以花蕾和果实入药。人们把未开放的花蕾称为公丁香或雄丁香,而把未成熟的果实称为母丁香或雌丁香,其用法与用量基本相同。通常使用的是公丁香。公丁香的花蕾开始呈白色,渐次变绿色,最后呈鲜红色时可采集。将采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晒干即成。以粒大花未开、香气强烈,且能沉于水中者为佳。

中医认为,丁香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它还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以及妇女寒性痛经等,均有良好的疗效,它还可缓解腹部胀气,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尤其是孕妇害喜症状。丁香含有丁香油,对于致病性真菌及葡萄球菌、痢疾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也可作外用,对体癣及足癣都有很好的疗效。

在古代,丁香常作为香口之药。唐代宫廷诗人宋之问为了掩盖自己的口臭,经常口含丁香,希望取悦武则天的笑料就是一例。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疗口臭的方法现今仍可用之,且疗效甚佳,口臭者不妨一试。

丁香的功效和作用

《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

《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

《开宝本草》:"温脾胃,止霍乱。(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匿。"

《本草蒙筌》:"止气忒、气逆。"

《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

《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

《本草汇》:"疗胸痹、阴痛,暖阴户。"

《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

《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

《药材学》:"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子宫疝痛。"

丁香的配伍应用

配五味子:五味子苦酸,平降肝经气火。二药合用,主治奔豚,其病机在开在肾,皆所相宜。

配柿蒂、干姜 :柿蒂下逆气。干姜补中阳,三药合用,胃寒去,逆气平,胃虚复.则呃逆自止。胸痞亦除。

配五味子,再伍以莪术(别名广茂),温肾散寒,平降冲逆,散结消瘀,举三治一,非此莫效。”

配黄连、乳汁 《本草纲目》:“葛洪《抱朴子》云,凡百病在目者,以鸡舌香、黄连、乳汁煎注之,皆愈。”黄连清火泻火,乳汁补肝明目,三药合用,标本兼顾,气血同治,亦补亦泻,故治百病在目者,以其目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也,目生百疾,三药合用,皆主治之。

配柿蒂: 和中降逆,温肾助阳,治虚寒呃逆最效,两药相合无主辅之分,有相佐之效而其他补助肾阳方中,亦多用之。是为佳对。

丁香相关论述

1、《别录》:风水毒肿,霍乱心痛,去恶气。

2、《开宝》:温脾胃,止霍乱拥胀,风毒诸肿,齿疳 。能发诸香。

3、《本草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丁香油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油的禁忌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核心功效

暖胃温肾、促进消化、驱寒止痛

丁香油的简介

丁香油是一种中药。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丁香油具有暖胃,降逆,温肾止痛的作用,主治胃寒胀痛,吐血,口臭,牙痛等症状,本品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具有多种出色的保健功效。

功效作用

1、暖胃温肾,丁香油辛甘,性热,入脾,胃,肾经,是一种具有暖胃,温肾,降逆,止痛的中药,对于胃寒胀痛,呃逆,吐血,痹痛,疝痛,牙痛,口臭等病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促进消化,丁香油有促进消化的功效,辛甘性热,对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胀痛,消化不良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驱寒止痛,丁香油还有驱寒止痛,抑菌消炎的功效,还对蛔虫有麻痹和杀死的作用,能治疗蛔虫症。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热病患者、阴虚内热者。

不宜同食

无特殊同食禁忌。

食用方法:

丁香油拌藕丁:将莲藕切丁,然后放入开水锅中焯烫5分钟,捞出,晾凉。然后加入丁香油、小米椒、蒜末、姜末、酱油等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丁香作用及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的禁忌人群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核心功效

抗菌、抗病毒、止痛、温肾壮阳

丁香简介

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又称丁香、洋丁香。著名的庭园花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 紫丁香花丁香花植株高2~8米,叶对生,全缘或有时具裂,罕为羽状复叶。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红及蓝紫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白丁香为紫丁香变种蒴果长椭圆形,室间开裂。

功效作用

温肾壮阳:丁香作为一种中药,性温,入肾经。《日华子本草》载:“疗肾气,壮阳,暖腰膝。”故有暖肾壮阳之功效,常用于阳萎、阴冷、奔豚、腰腿冷痛等证。

抗菌、抗病毒:丁香油和丁香酚有广谱的抗菌作用。丁香中的鞣花单宁有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

止痛:丁香酚有一定的麻醉作用,通过服用丁香花蕾的水煎剂能麻醉神经,镇痛止痛效果明显。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胃火者、大口干舌燥者

不宜同食

海棠花:丁香花有抗凝作用,而海棠花有活血化瘀作用,二者功效相反。

食用方法

丁香茶:将干制的丁香花花蕾5~10朵,放在杯底。加半杯开水冲泡丁香花,浸泡3分钟后倒掉头道茶。 再次开水倒满,浸泡丁香花花蕾约10分钟之后便可饮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