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年人常无故脾气大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吗【汇编九篇】

浏览

1224

文章

9

篇1:老年人抑郁症的表现是什么样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抑郁症与退休后无所事事的生活、子女不在身边感到寂寞有很大关系。抑郁症对老人危害很大,严重导致自杀,老年人应提高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让我们来看看老年人抑郁症的表现是什么样吧!

一:精神方面:患有老年抑郁症的人会表现出性格孤僻,意志消沉,沉默寡言,动作迟缓,不愿活动,步履变小。

二:思维方面:思维 内容贫乏、迟缓;忧郁悲观,焦虑不安;紧张、绝望,觉得活着没意思,因厌世而产生轻生的念头。

三:情绪方面:终日愁眉苦脸,情绪低落,悲痛、哀伤、有空虚感,觉得做什么都没兴趣,坐卧不安;人际关系冷淡,失去原来的爱好,脑力和体力下降,能力减低。

四:其他症状:伴有失眠、难以入睡、早醒和便秘等症状。原本睡眠良好的老人会突然变得难以入眠,可虽入睡但醒得过早,或入睡了却又自感未入睡,此时服用抗神经衰弱症的药物往往毫无效果。原本排便正常的老人会变得难以排便,严重可闭结一周,同时还会伴以种种消化障碍,如食欲大减甚至完全不思饮食,有的还出现腹胀、口臭等症状。

老年人生活应有规律性,合理安排作息、进餐、运动、娱乐的时间,避免整天呆在家中将自己“封闭”起来。要学会自我调节心态,使生活充满情趣,既增强治病信心又提高生活质量。想知道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请关注,带你了解更多老人心理健康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年人抑郁症的五个表现和五个护理方法

全文共 1466 字

+ 加入清单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会出现抑郁的心理,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还会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工作,造成情绪低落,大家需要注意这种疾病的症状表现,而且,很多的人出现抑郁症之后,还会造成身体乏力,老年人抑郁症的症状表现通常都有哪些?下面,小编就来重点介绍一下有关老年人抑郁症的五个表现和五个护理方法方面的知识。

老年性抑郁症通常有哪些表现

1。情感低落

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患者常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度日如年;既往有的兴趣爱好也变得没意思,觉得生活变得枯燥乏味,生活没有意思;提不起精神,高兴不起来,甚至会感到绝望,对前途无比的失望,无助与无用感明显,自责自罪。半数以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还可有焦虑和激越,紧张担心、坐立不安,有时躯体性焦虑会完全掩盖抑郁症状。

2。思维迟缓

抑郁症患者思维联想缓慢,反应迟钝。自觉“脑子比以前明显的不好使了”。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存在一定程度认知功能(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和判断能力等)损害的表现,比较明显的为记忆力下降,需与老年期痴呆相鉴别。痴呆多为不可逆的,而抑郁则可随着情感症状的改善会有所改善,预后较好。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可表现行动缓慢,生活懒散,不想说话(言语少、语调低、语速慢),不想做事,不愿与周围人交往。总是感到精力不够,全身乏力,甚至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不但既往对生活的热情、乐趣减退或丧失,越来越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甚至闭门独居、疏远亲友。

4。自杀观念和行为

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观念和行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危险性比其他年龄组患者大得多,尤其抑郁与躯体疾病共病的情况下,自杀的成功率较高。因此患者家属需加强关注,严密防备。

5。躯体症状

此类症状很常见,主要表现为:疼痛综合征,如头痛、颈部痛、腰酸背痛、腹痛和全身的慢性疼痛;消化系统症状,如腹胀腹痛、恶心、嗳气、腹泻或便秘等;类心血管系统疾病症状,如胸闷和心悸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面红、潮热出汗、手抖等。

老年性抑郁症的几个护理

一、是预防意外。

老年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杀轻生的念头,因此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家属应密切注意老人平时的言谈、行为,切不可疏忽大意。凡能成为病人自伤自杀的工具和药物,都应妥善保管。

二、是转移注意。

老年抑郁症护理高招是什么?家属在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应尽量鼓励患者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使之逐渐忘却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逐渐开朗起来。

三、是饮食禁忌。

老年抑郁症护理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以老人喜好为主。但要注意多饮水、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的食物和水分的摄取,要观察记录患者的排便情况。

四、是生活照顾。

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的基础工作。老年抑郁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人护理,总之24小时都不应离人,护理注重劳逸结合。

五、是坚持服药。

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高招最重要的部分。家属应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为老人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有情况可向医生反映,更不可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途停服,以免造成治疗的前功尽弃。

大家需要注意这些常见的症状表现,并且要注意合理地进行保健,坚持进行服药,而且要注意生活禁忌,转移自己的注意能力,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科学饮食要注意老年人的躯体变化,避免造成更多影响,平时也要注意合理地进行保健,以免导致自身健康受到影响。

如果你对老年抑郁症能治愈吗?如何预防独居老人抑郁症?老年抑郁症如何治疗?老年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老年抑郁症发病原因?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抑郁症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年人常无故脾气大 可能是抑郁症

全文共 1902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期抑郁症(senilemelancholia)严格地说是指首次发病于60岁以后,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心境障碍不能归于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抑郁是一种负性、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以情感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的迟缓为主要特征。一般病程较长,具有缓解和复发倾向,部分病人预后不良,可发展为难治性抑郁。老年期抑郁症自杀的危险比其他年龄组大得多,调查显示,老年人有55%的病例在抑郁状态下自杀,自杀往往发生在伴有躯体疾病的情况下,且成功率高。那么,你对老年人常无故脾气可能是抑郁症了解吗?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脾气不好原来是抑郁

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增加量达21%。研究证实,在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保障普及的同时,却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现了抑郁症状。在日前的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潘集阳教授谈到,随着社会老龄化,我们身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见。

今年62岁的邓阿婆,4个月前无缘无故出现心情差,什么事情都不想干,心烦意乱,听到一些响声或家人看电视即使将音量调到很低,都会觉得很吵,经常发脾气,常独自一人长时间发呆;经常和家人说自己胸痛、肩膀痛、这痛那痛的,常常叹气,吃不好也睡不好,人也瘦了。

邓阿婆的家人刚开始也只当老人家是脾气不好,只当过一段时间阿婆就没事了,也就没怎么在意。到后来,阿婆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偶尔还会有“活着好累”的想法,想一死了之,有时甚至在胸闷难受时想拿刀割胸部来减轻“疼痛感”。这时家属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就带阿婆去当地医院的精神专科检查,医生诊断为抑郁症。

约八成患者主诉记忆减退

潘集阳表示,像邓阿婆这样被忽视被误会的患者不在少数。老年抑郁障碍一般是指年龄在55岁或60岁以后的抑郁障碍患者,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抑郁症往往还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低落心情可能在老年人的抑郁中更少见,然而老年人更多的表现为易怒、焦虑和身体症状。有些表现与痴呆类似,医学上称为假性痴呆。

老年抑郁患者大多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症状,有资料显示,约80%的患者存在记忆减退的主诉,其中有比较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类似痴呆表现者占10%~15%,症状包括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和判断能力等全面的认知功能下降。抑郁既可能是认知损伤的危险因素,也可能是认知功能下降的表现:抑郁与痴呆的风险增加有关。

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可相互作用

潘集阳教授表示,影响老年患抑郁障碍的因素较为复杂,包括社会环境、文化习俗、个体心理与生理变化、共病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等。抑郁和身体疾病的关系可能是双向的:一些身体上的问题,例如慢性疼痛,可能是抑郁的易感因素,而抑郁也会加重一些本来就不好的身体情况,例如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症密切相关,其共患率很高,已引起人们的注意,虽然其相关性的本质还不十分清楚,但近年来,一些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可直接引起心血管疾病,且增加心血管病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美国一心血管研究机构报道:对4493例年龄在65~98岁(女性平均年龄72岁,男性平均年龄73岁)患有抑郁症而无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跟踪随访6年,结果显示,4493例中1174例出现了心血管事件,614例死亡,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旁移植术和心源性死亡。

抑郁症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的确切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研究结果提示:抑郁症是心血管疾病病理进程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子女常回家看看”胜似良药

老年抑郁症影响老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是老年幸福生活的杀手。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自杀,给家人带来无限痛苦。所以老年抑郁症患者必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治疗,潘集阳指出,老年期抑郁症是需要药物治疗,大体上是跟成人抑郁症治疗一样,只是在药物选用上要注意,因为老年人肝的代谢较慢,要选择副作用相对较少的药物。至于心理辅导,潘集阳表示,一方面可鼓励老年人进行积极的活动,比如下棋、书法、聊天、打牌等。另一方面,找精神状态好的老年人和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在一起,让他们相互交流。必要时给予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潘集阳还提醒,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子女要多陪伴老年人,不要让老年人有孤独感。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或常年患病的父母,子女更应多加关心。

如果你对老年抑郁症能治愈吗?老年抑郁症如何治疗?老年抑郁症发病原因?如何预防独居老人抑郁症?老年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抑郁症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年人抑郁症有哪些表现?该注意什么?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人一旦步入更年期需要注意的地方就跟着变多,老年人除了容易患上痴呆症外,也容易患上老年人抑郁症。那么患上老年人抑郁症有哪些表现呢?当老年人患上抑郁症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那么,你对老年人抑郁症有哪些表现?该注意什么?了解吗?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老年人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1、常感精神不振,疲乏,睡眠障碍,反应迟钝,思维缓慢。

2、老年人抑郁症患者常伴躯体不适感,如:头痛、四肢酸痛、胃部不适、腹泻或便秘,胸闷,心悸,但相应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3、情绪低落,苦闷忧伤,必趣索然,缺乏信心,常回忆过去而谴责自己。三分之一的病人有自卑感,常伴有焦虑、心烦、易激惹等。病程大于两年。

4、部分老年人抑郁症病人有疑病倾向,大约三分之一的老年组病人以疑病为抑郁症的首发症状。疑病内容常涉及消化系统,有自杀念头。但运动性抑郁不明显,无早醒、昼夜节律改变、体重下降等表现。

老年人抑郁症该注意什么?

1、坚持服药

家属应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喂老人服药。比如:自然之宝快乐圣约翰草,就是一款抗抑郁,缓解焦虑症不错的产品。

2、加强生活照顾

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的基础工作。老年抑郁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人护理。

3、转移注意力

家属在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应尽量鼓励患者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让他们逐渐忘却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逐渐开朗起来。

4、注意饮食

老年抑郁症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以老人喜好为主。但要注意多饮水、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的食物和水分的摄取,要观察记录排便情况。

5、预防意外

凡能成为病人自伤自杀的工具和药物,都应妥善保管。老年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杀轻生的念头,因此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家属应密切注意老人平时的言谈、行为,切不可疏忽大意。

6、心灵沟通

老年抑郁症护理不单是对老人生活上的照顾,还应包括对老人心理上的支持、理解和鼓励。家属平时应多与患者沟通,从老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上发现其心理的矛盾、冲突等,并进行鼓励和开解,帮助老人树立治愈的信心。

如果你对老年抑郁症能治愈吗?老年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如何预防独居老人抑郁症?老年抑郁症发病原因?老年抑郁症如何治疗?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抑郁症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年人抑郁症都有哪些表现?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得了抑郁症不仅仅是心情不好,影响日常生活,严重一些还会诱发其他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因此一定要了解老年人,抑郁症的症状做好预防工作,尽量在发病期,请及时发现。

老年抑郁症的症状:

躯体表现

1.原本排便正常的老人会变得难以排便,严重可闭结一周,同时还会伴以种种消化障碍,如食欲大减甚至完全不思饮食,有的还出现腹胀、口臭等症状。

2.原本睡眠良好的老人会突然变得难以入眠,可虽入睡但醒得过早,或入睡了却又自感未入睡,此时服用抗神经衰弱症的药物往往毫无效果。

心理症状:

1、抑郁症是指一种不寻常、持续的严重抑郁情绪,加上收入骤减(或完全没收入)、体力渐渐不支、健康出现问题及老友一个个去世。

2、老年人经常健忘,患者虽然也可能出现与老年痴呆症相似的健忘问题,但它们最大的分别在于痴呆症患者是真的忘记一切,而抑郁症患者只是坚信自己已忘记。

3、在抑郁情绪支配下,老人往往自我贬低、自我谴责,认为自己什么都没做好。

情绪表现

据统计,在55岁以上老年中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可高达10%-15%,其中有的病人症状十分严重,甚至走向轻生,因而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死亡率竟可高至30%。

与年轻抑郁症患者一样,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即出现原因不明且持续二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和沮丧。其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是万念俱灰,并对生活、工作和以前的业余爱好均失去兴趣。

所以,当老年人发现以上的症状时,作为家人就应当注意,帮助老人度过这个“难关”了。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年人抑郁症都有哪些表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年人脾气不好,可能是疾病造成的!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觉得,人到老年脾气就像孩子,听风就是雨。还有些老年人性格非常执拗,你说一他非要顶回一个2,非常让人头疼,难以沟通。

这种情况下,不能一味地怪罪老年人“倚老卖老”,因为可能是身体上的疾病影响了人的脾气。

影响老年人脾气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老年痴呆,多疑猜忌

认知障碍症早期常表现为健忘、唠叨、多疑猜忌,中期不仅记忆力明显受损,还会有明显的性格和行为改变。如果发现家里老人经常否认自己做过的事情,并为此大动肝火,就要引起重视。

老人缺铁,萎靡不振

有些老人长期吃素食,或者胃肠消化不好,都会导致缺铁。缺铁的老人会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困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急躁易怒、性欲低下等。

血糖不稳,喜怒无常

血糖升高会引起机体代谢功能紊乱,影响B族维生素的吸收甚至导致人体内B族维生素的缺乏。当老人缺乏B族维生素时,就会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出现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的现象。

因此,脾气突然变坏,要及时检测血糖水平。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血糖不高,有些老人也会因缺乏B族维生素影响情绪。比如吃的食物过于精细,或者经常喝酒,都会干扰维生素B1的吸收。

老年焦虑,不安恐惧

老年焦虑症患者的情绪往往非常不安与恐惧,同时伴有交感神经亢进、肌肉紧张等植物神经紊乱。

此外,若是患动脉硬化的老年人脾气改变,性格变得孤僻、胆小、情绪不稳、喜怒无常,同时有头痛、头晕、四肢麻木等症状出现,就要考虑是不是老年期神经症。老年期神经症常表现出抑郁、焦虑,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年人脾气不好,可能疾病造成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老年人抑郁症的表现及要注意的六方面

全文共 2278 字

+ 加入清单

人到老年,需要家人注意的地方有很多,总是听说这个老年人想不开做这傻事,那个老人想不开自残的等等。那么,你对老年人抑郁症表现及要注意的六方面了解吗?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老年人抑郁症要注意六方面

注意饮食

老年抑郁症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以老人喜好为主。但要注意多饮水、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的食物和水分的摄取,要观察记录排便情况。

加强生活照顾

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的基础工作。老年抑郁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人护理。

预防意外

凡能成为病人自伤自杀的工具和药物,都应妥善保管。老年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杀轻生的念头,因此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家属应密切注意老人平时的言谈、行为,切不可疏忽大意。

心灵沟通

老年抑郁症护理不单是对老人生活上的照顾,还应包括对老人心理上的支持、理解和鼓励。家属平时应多与患者沟通,从老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上发现其心理的矛盾、冲突等,并进行鼓励和开解,帮助老人树立治愈的信心。

转移注意力

家属在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应尽量鼓励患者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让他们逐渐忘却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逐渐开朗起来。

坚持服药

家属应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喂老人服药。

老年抑郁症的表现

1、情绪低落

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患者常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度日如年;既往有的兴趣爱好也变得没意思,觉得生活变得枯燥乏味,生活没有意思;提不起精神,高兴不起来,甚至会感到绝望,对前途无比的失望,无助与无用感明显,自责自罪。

2、思维缓慢

抑郁症患者思维联想缓慢,反应迟钝。自觉“脑子比以前明显的不好使了”。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存在一定程度认知功能(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和判断能力等)损害的表现,比较明显的为记忆力下降,需与老年期痴呆相鉴别。痴呆多为不可逆的,而抑郁则可随着情感症状的改善会有所改善,预后较好。

3、行动缓慢

患者可表现行动缓慢,生活懒散,不想说话(言语少、语调低、语速慢),不想做事,不愿与周围人交往。总是感到精力不够,全身乏力,甚至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不但既往对生活的热情、乐趣减退或丧失,越来越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甚至闭门独居、疏远亲友。

4、消极观念

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观念和行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危险性比其他年龄组患者大得多,尤其抑郁与躯体疾病共病的情况下,自杀的成功率较高。因此患者家属需加强关注,严密防备。

老年抑郁症在中医看来分为五类

1、肝气郁结

与患者谈心以了解发病原委,对于性格内向患者应鼓励其与人交谈,使患者内心郁闷得以宣泄。开展工娱活动,使患者在活动中怡乐心情。鼓励户外活动,在大自然中忘却烦恼。忌烟酒,宜以玫瑰花、菊花等代茶饮。避免饮食过量或进食不易消化之物。

2、气郁化火

除可采用肝气郁结的护理方法外,尚可顺势宣泄内心郁闷之气。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其发生争执,遇有矛盾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服汤药易偏凉,宜空腹服。保持大便畅通,平时多饮水,若发生便秘可予番泻叶泡水饮用。如病情不缓解,并有行为、人格方面的变化,应及时报告医师。

3、气滞痰郁

避免进食油腻厚味,以免助湿生痰加重病情。坚持每日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等。腹部按摩,加强脾胃运动功能,并且保持大便通畅。

4、心脾两虚

避免久坐,久立、久卧、久行,以免耗伤气血,平时应劳逸结合。进食易消化食物(如:龙眼肉粥,即取龙眼肉15g、红枣3枚—5枚,梗米100g,一并煮粥,如爱好食甜者可加白糖少许)。

5、阴虚火旺

本型患者常有头晕,所以应避免骑自行车,避免登高作业,少去交通拥挤之处,如果必须外出也宜有人相伴。避免进食辛辣食物。不能盲目服用具有温阳之性的补品。可服用乌梅、枸杞、麦冬、菊花配成的药茶。

老年抑郁症易误诊

老年抑郁症属于心理疾病,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可与多种老年疾病并存,且病人多在综合医院就诊,临床易误诊并导致长期误治。其实,只要注意抑郁症的以下几种表现,就能避免误诊。

1.以焦虑、激越为主

老年患者往往会出现明显的紧张、焦虑,对忧伤的情绪不能很好表达,常述说“没有意思,心里难受”,否认或掩饰心情不佳,甚至强装笑脸。也有的无故报怨人们对他不好,使人无所适从。

2.躯体不适多见

患者以躯体主诉为主,见到医生就不停地诉说自己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胸部憋闷、心前区疼痛、背痛等心脏性神经官能症的症状,甚至为此多次被送到急救中心。也有的以消化系统病症为主,最常见的是食欲减退,患者自诉腹部胀满、胃口不好、反酸水、腹疼、便秘、腹泻,多伴有体重减轻等胃肠功能性紊乱的症状。还有些患者的主诉是自主神经紊乱的表现,如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以及感觉异常,如皮肤烧灼感、出汗多、身上有气四处乱串等。有时躯体不适掩盖了抑郁症,容易导致误诊。

3.抑郁症状不明显

老年抑郁症者往往情绪低落不明显。病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下降,不愿参加社交活动,甚至闭门独居,疏远亲友。有的病人能说能笑能娱乐,但就是不能体验出“快乐”。老年人常不明确表达自杀观念和行为,有可能说“打一针让我死吧”,却否认有自杀的念头。

结语:关注老年抑郁人人有责,都说家有一宝,如有一老。以上是小编总结的有关老年人抑郁的表现症状以及老年人抑郁的注意事项,希望小编的推荐能够帮助到老年朋友们,子女们,为了老人,你们都学会了吗?

如果你对老年抑郁症能治愈吗?老年抑郁症如何治疗?老年抑郁症发病原因?老年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如何预防独居老人抑郁症?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抑郁症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年人反应迟缓 有可能是患上抑郁症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抑郁症近些年来在我们的身边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又不太容易被人发现,这个就是很尴尬的地步,所以人们在平时的时候除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也要多多的注意自己或者是自己身边的老人,因为老人也是比较容易患上抑郁症的,很多人都认为抑郁症是一些年轻人才有,但实际上老年人也会有抑郁症的倾向,当发现老人反应迟缓,很多人以为这是正常现象,但也可能是抑郁。

李女士的母亲78岁,近两个月来老是心不在焉,记不住事,对任何事都没兴趣。李女士以为老人年纪大了,得了痴呆,可还没等她抽出时间带母亲去检查,老人竟在家服药自杀,幸好发现及时才救回一条命。医生检查发现,老人其实是因为老伴去世,打不开心结,患了重度抑郁症。经过治疗,老人的精神明显好转,反应也不再迟钝了。下面,小编就来重点介绍一下有关老年人反应迟缓有可能是患上抑郁症方面的知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研究员指出,在老年抑郁患者中,认知功能下降是常见表现;而在认知障碍症患者中,又常常出现抑郁的早期表现,但两者还是有以下区别:

认知障碍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表现为不可逆的全面遗忘,而抑郁症患者则是暂时性、部分性的遗忘。比如问认知障碍症患者早餐吃的什么,他一定会说错,或答非所问;而老年抑郁症患者则会说“不知道”或“记不起来”,治疗后会好转。

症状上,患老年抑郁症初期身体会不舒服,如食欲减退、睡眠不好、胸口憋闷等,而情绪低落不太明显;认知障碍症患者则不会,晚期还可能性格改变,如原本和善的老人变得性格怪僻等。可以说,抑郁老人就像个内向沉默的成年人,而认知障碍症患者就像个天真的孩子。

病程上,认知障碍症从早期出现记忆减退到完全失智、失能、人格改变有可能持续10余年之久,而抑郁的发生、发展往往历时很短,多由家庭矛盾、经济拮据、亲人去世等引起。

如果你对老年抑郁症能治愈吗?老年抑郁症发病原因?如何预防独居老人抑郁症?老年抑郁症如何治疗?老年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抑郁症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年人抑郁症具体都有什么表现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抑郁症具体都有什么表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指出,在老年抑郁患者中,认知功能下降是常见表现;而在认知障碍症患者中,又常常出现抑郁的早期表现,那么,你对老年人抑郁症具体都有什么表现了解吗?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认知障碍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表现为不可逆的全面遗忘,而抑郁症患者则是暂时性、部分性的遗忘。比如问认知障碍症患者早餐吃的什么,他一定会说错,或答非所问;而老年抑郁症患者则会说“不知道”或“记不起来”,治疗后会好转。

症状上,患老年抑郁症初期身体会不舒服,如食欲减退、睡眠不好、胸口憋闷等,而情绪低落不太明显;认知障碍症患者则不会,晚期还可能性格改变,如原本和善的老人变得性格怪僻等。可以说,抑郁老人就像个内向沉默的成年人,而认知障碍症患者就像个天真的孩子。

病程上,认知障碍症从早期出现记忆减退到完全失智、失能、人格改变有可能持续10余年之久,而抑郁的发生、发展往往历时很短,多由家庭矛盾、经济拮据、亲人去世等引起。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老年人抑郁症都有什么表现,如果您家里有老人,多关心关心他们吧,别让他们在孤独寂寞中患上了抑郁症,而您却不知道。这对老人是很不公平的。

如果你对老年抑郁症能治愈吗?老年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老年抑郁症如何治疗?如何预防独居老人抑郁症?老年抑郁症发病原因?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抑郁症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