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7206

文章

12

篇1: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耄耋之年是指:八十 ~ 九十岁。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出自于曹操的《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关于年岁的别称还有:

婴儿:人初生。

襁褓:周岁以下。

孩提:2岁~3岁。

垂髫:童年。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8岁。

黄口:10岁以下。

舞勺:13岁~15岁。

舞象:15岁~20岁。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之年:女子13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而立之年:男子30岁。

不惑之年:男子40岁。

知命之年:50岁。

花甲之年,耳顺:60岁。

古稀之年:70岁。

喜寿:男子77岁。

杖朝之年:80岁。

耄耋之年:80岁~90岁。

米寿:男子88岁。

鲐背之年:90岁。

白寿:男子99岁。

期颐之年:100岁。

茶寿:男子108岁。

花甲重开:120岁。

古稀双庆:140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90岁老人是不是耄耋之年

全文共 1276 字

+ 加入清单

90岁已经算是高龄了,高龄是每个老人都想要的,那么对于高龄的老人如何称谓你知道吗?90岁老人是耄耋之年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耄耋之年详细解析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吧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二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

初生——婴儿。

不满周岁——襁褓。

2至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7岁——韶年。

10岁以下——黄口。

13岁至15岁——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 ——金钗之年。

13岁(女) ——豆蔻年华。

15岁(女) ——及笄之年。

16岁(女) ——碧玉年华。

20岁(女) ——桃李年华。

20岁(男) ——弱冠。

30岁(男) ——而立之年。

40岁(男) ——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

60岁——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耄之年。

100岁——期颐。

90岁老人是不是耄耋之年

耄耋(mào dié): 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耄耋之年:80——90岁,80岁称耄,90岁称耋,所以耄耋之年一般是泛指八九十岁的老人家。是指年龄在80-90岁的老年人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耄耋之年的出处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七十曰耄,头发白耄耄然也。八十曰耋;耋,铁也。皮肤变黑色如铁也。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或曰黄耇,鬓发变黄也。耇,垢也。皮色骊悴,恒如有垢者也。或曰胡耇咽皮如鸡胡也。或曰冻梨皮有斑黑如冻梨色也。或曰齯,齯大齿落尽更生细者如小儿齿也。百年曰期颐;颐,养也。老昏不复知服味善恶孝子期於尽养道而巳也。老,朽也。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

90岁老人长寿秘诀

1、做操1小时

清晨起床喝杯水后,小树林旁做自由操或广播操一个小时。

2、阅读1小时

早餐后,翻阅当天的各类报纸一个小时。

3、散步1小时

自己步行到离家二里远的自由市场购买些时令新鲜蔬菜一个小时。

4、午休1小时

午饭后,午休一个小时,不管睡不睡得着,闭着眼睛,养养神都可以。

5、学习1小时

午休起床后,坐在书房里,作着读书笔记或写作一个小时。

6、新闻1小时

晚饭后,坐在客厅的摇摇椅上,收看中央新闻和四川新闻一个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耄耋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岁。耄,指的是年纪约八十至九十岁;而耋,指年纪为七十岁。耄耋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这个词主要出自《汉·曹操·对酒歌》,原文为“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耄耋之年”是古代年龄称谓中的一种,古时对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耄,形声字,上形下声,本义为年老,音"冒";而耋,形声字,本义也为年老,泛指老年,音"迭"。例如,“耋老”指的是年老、老年人,而“耋吏”指的是老吏等。

除了耄耋之年,还有期颐之年、古稀之年、花甲之年、而立之年等的说法。其中,弱冠之年指男子20岁,而立之年指男子30岁,不惑之年指男子40岁,知命之年指男子50岁,花甲之年指男子60岁,古稀之年指男子70 岁。还有就是,鲐背之年指的是男子90岁,而期颐之年指的是男子100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还有哪些说法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耄耋之年一般是泛指八九十岁的老人家,耄字读作mào,耋字读作dié,《礼记·曲记篇》中写到:“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除了耄耋之年这个说法之外,八十岁的老人还被称为“杖朝”,《礼记·工制》中写到:“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意思是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拄着拐杖入朝。另外九十岁老人称为“鲐背”,百岁老人被称为“期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耄耋之年什么意思 耄耋的正确解释意思是什么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耄耋之年正确解释意思是八九十岁,形容年纪十分大的时候。耄耋是汉语词汇,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有所不同,男性称寿,女性称福。因此有福的老人又称福星,也称老福主。

1

耄耋的出处

耄耋出自《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意思是说,人活到八九十岁,就能得以寿终正寝。

2

关于耄耋的传说

很早以前,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翁,因自小勤劳习武,练就了一身好功夫。他一生养了十个儿子,各个都身手不凡。一天,他召集十个儿子一同表演了一套盖世绝技,令当时众多武林好汉叹为观止。表演结束后,老翁对众儿说:你们现在都已成家立业了,我也年老体衰了,你们看,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走起路来耳聪目明,筋骨硬朗,依然可以跟年轻人一样盘腿打坐。

我虽然老了,但还希望像松柏一样长青不衰。这时他的一个儿子说:那就给父亲取一个吉祥的名字吧!祝愿您老人家健康长寿。于是他们便给老人起名为耄耋。后来人们就把耄耋指为八九十岁的老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耄耋之年,出自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一般耄耋泛指八、九十岁的老人,形容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除了耄耋之外,还有一种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同时,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这个年龄,又可称之为“冻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耄耋之年是什么意思多少岁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耄耋之年是指年纪较大年龄老者的称呼,耄是指年纪八、九十岁的人,而耋是指年纪约为七十岁的人。耄耋二字合在一起就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是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耄耋之年出自曹操《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除此之外,古代还有许多年龄的不同称呼,比如人初生称为婴儿,襁褓指的是周岁以下的孩童,孩提指2至3岁的小孩,垂髫指童年,髫年指女孩7岁,龆年指的是男孩8岁,黄口指10岁以下的孩童等。

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年龄称寿,而女性年龄并不称寿,一般称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耄耋之年指多少岁

全文共 124 字

+ 加入清单

毛至之年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是耄耋之年。耄耋(mào dié)之年指的是八九十岁。出自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 七十曰耄,头发白耄耄然也。 八十曰耋;耋,铁也。皮肤变黑色如铁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耄耋之年是多少岁是指多少岁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耄耋之年到底是指多少岁呢?这个也算比较有意思的一个问题,因为很多这个影视作品或者小说里面都是有说这个问题,所以这个耄耋之年到底是指多少岁呢?下面一起跟谁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看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就知道了哦!

耄耋之年是指:“八十至九十岁的老年人”了。

耄字谐音是"冒",耋字谐音是"迭"。指年纪很大的老人。耄耋出自曹操的《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而到了九十岁,就叫做“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所以称为“鲐背”。还有一种说法是叫“冻梨”,因为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就好像冻梨的果皮。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大全: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比较复杂,作为古文化常识,在阅读古诗文时必须了解,不然就可能弄不懂或者闹笑话。

1、襁褓

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常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2、孩提

指二、三岁的儿童。“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孟子·尽心上》

3、龀

指儿童换牙时,即五、六岁时。“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愚公移山》

4、垂髫

指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5、总角

未成年人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指童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卫风·氓》

6、豆蔻

指女孩子十三、四岁。“娉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花。”《赠别》(杜牧)

7、及笄

“笄”本义是妇女用的簪子,指女孩子十五岁,古代女孩子十五岁就可以结婚了。“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䄜。”《对酒示行》

8、束发

指男子十五岁。“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

9、冠、加冠、弱冠

指男子二十岁左右。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以示成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滕王阁序》

10、而立

指三十岁。“三十而立。”《论语》

11、不惑

指四十岁。“四十不惑。”《论语》

12、知天命

指五十岁。“五十知天命”《论语》

13、花甲、耳顺

指六十岁。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至癸亥,错综参互相配,称花甲或花甲子。《论语》中有“六十而耳顺。”

14、耆艾

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荀子》

15、古稀

指七十岁。“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

16、耄耋

指高寿,老年。耄指八十岁,耋指九十岁。

17、期颐

指一百岁。“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次韵子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耄耋之年是什么意思?指的多少岁?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耄耋之年”,耄耋之年一般是泛指八九十岁的老人家,耄字读音mào,耋字读音dié,《礼记·曲记篇》中写到:“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

除了耄耋之年这个说法,八十岁的老人还被称为“杖朝”,《礼记·工制》中写到:“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意思是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拄着拐杖入朝。另外九十岁老人称为“鲐背”,百岁老人被称为“期颐”,这些都是对老人的称呼。

七十岁以上就可以叫做老人,但八十岁以上才能称为“耄耋之年”,七十岁只能叫“古稀”,六十岁叫做“花甲”。

这些词语都是古人用来称呼长寿的老人的,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时,就曾为一位141岁的老人作对联祝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又多一个春秋”,上下两联加起来都是141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耄耋之年指的是80-90岁。

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指的是年纪十分大的时候。出自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意思是:人年纪大了,都能长寿而终老;君主的恩德深广无边,可以遍及草木和昆虫。

相关介绍:

耄耋之年出自曹操《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该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儿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整个的意思为期望父亲身体健康,永享高龄(寿),活到八九十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毛至之年和耄耋之年是一回事儿吗?两者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语言是博大精深的,当然也是让人很难理解的,比如总是在考试中出现一些古怪的词语考大家,大家看到就都懵了,没办法这就是考点。最近“毛至之年”比较的热,很多人不知道它的意思,接下来给大家详细说一下。

“毛至之年”就是指的“耄耋之年”,这是因为大家把它读错的原因,所以就成为了现在的“毛至之年”,毛至之年的意思和耄耋之年的意思是一样的,指的就是年纪很大的人,特指那些八十岁九十岁的人。大家不要把两者混淆,要很好的区分开,了解其真正的意思。

“毛至之年”的意思和“耄耋之年”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的是年纪很大的人,指那些八十岁九十岁的人。“毛至之年”本应该是“耄耋之年”,只不过由于大家读错的原因把两者混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