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说吕布是三姓家奴的(优秀七篇)

《三国演义》里面,董卓是被自己的义子吕布所杀,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问学吧小编带来的说吕布是三姓家奴的的原因。

浏览

7564

文章

7

篇1:吕布是什么人,为什么叫吕布三姓家奴?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吕布是什么人?

吕布是东汉末年的历史人物,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人,也就是如今内蒙古包头市人。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在《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中,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

吕布是怎么死的?

吕布原本是丁原的部将,但是被人唆使杀害了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之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了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依附袁绍,却又被袁绍猜忌。兴平元年(194),吕布趁曹操攻打陶谦时,与陈宫等占据了濮阳。但是两年间被曹操击败,转而去依附徐州刘备,又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与刘备和好一阵又相互攻伐一阵。建安三年(198),吕布先后击败刘备与夏侯惇后,曹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吕布因部下哗变,城破被俘,最后被处死。

为什么叫吕布三家奴

“三姓家奴”这是一句贬损人的话,这个说法是出自《三国演义》。其实就是说,吕布有三个姓,一个姓吕,一个姓丁,一个姓董。吕是指的吕布本身的姓,丁就丁原,但是吕布到底认丁原做了义父没有,还有待定论,董卓是真的是认了做义父的。“三姓家奴”意在讽刺他反复无常。但吕布的三姓家奴这个称谓并无历史考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吕布为什么叫三姓家奴 三姓家奴是谁起的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三国时期的吕布,那可以说是最强的一位猛将了。本来还是董卓的义子,但是最后被唆使诛杀董卓。最后惨遭失败之后先后投降袁术和袁绍,最后去依附了张扬。不得不说,吕布虽然是一个猛将,但是在忠义上面还是欠佳。后来吕布也是被称做三姓家奴,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称呼是谁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吕布为什么叫三姓家奴

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的主要原因就是吕布虽然武艺高强,但是吕布这个人不忠不义,他自己到处认干爹,毫无英雄气概。吕布最早跟在丁原帐下,是丁原义子,后来董卓打不过丁原,主要原因就是吕布太强,董卓手下没有能够对上号的,于是董卓派去劝降吕布,结果吕布一劝就来,就认了董卓当义父,所以吕布这个人有两个干爹,一个亲爹,被人称作三姓家奴。

历史上对吕布的评价也十分明确,就是武力过人但不忠不义。陈寿评价他:“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就非常准确。回到张飞,他是个直性子的人,远不像大哥考虑事情那么周全,加之吕布的确有三个父亲,所以直呼三姓家奴。

2、三姓家奴是谁起的

说到吕布是三姓家奴这个绰号是谁取的还真的蛮简单的,那就是张飞啊,三弟燕人张翼德啊,当然虎牢关战役,三英站吕布,张飞看着吕布和公孙瓒打得不可开交,于是表示自己受不了了,所以就大喊:“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听了当然不高兴,就选择来战张飞了,所以三姓家奴就是张飞给取的,其实张飞这个人看不起很多人,这其中就有吕布。

最后还是说说在正史中,吕布并没有说被誉为是三姓家奴了,只是在三国演义里面,所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并不是张飞说的,而是罗贯中。

3、吕布为什么杀董卓

历史上董卓确实是被吕布所杀,但是不是因为貂蝉。起初,董、吕二人的关系甚为密切,见《三国志·吕布传》:“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说吕布是董卓的干儿子一点也不为过。但是董卓这个人性情极为暴躁,做事情只要有一点不如他的心意,他就动则辱骂,甚至拳脚相向。一次,吕布不知因何事惹怒了董卓,董卓二话不说,竟然抄起手戟向吕布扔去。

幸亏吕布身手敏捷,闪了过去,但是还要恭敬的站在一旁,堆起笑脸向董卓道歉,就好像没发生过什么事情一样。吕布也是位性情中人,怎能忍受如此羞辱。渐渐地,他越来越厌恶董卓。加之当时吕布与董卓的一名侍女私通,怕被董卓发觉,心里越发不安。终于,吕布在司徒王允、仆射士孙瑞等人的唆使下,刺杀了董卓。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三姓家奴"吕布一共有过多少个主子?

全文共 2158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吕布这个人物,很多人都有两个很深刻的印象,第一个是武力值很高,很多人一直都认为他是三国中武力值最高的一位,另一个印象就是“三姓家奴”了,吕布换过不少主子,这其中还有不少是被自己给杀掉的。不过,吕布换主子换的很频繁,但是在他的一生当中,究竟有过多少个主子?吕布一共投靠过多少人呢?

三国时期流传着一句话,说是“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意思是吕布刀马功夫过人,是武将中的佼佼者;而赤兔马如野兔般快速敏捷,是战马中的上上极品。不过,要是看看吕布翻脸换主子的那个速度,恐怕是要比赤兔马还要快。那么,吕布一生究竟换了多少个主子呢?

1.吕布本来是并州刺史丁原的属下,丁原对他非常亲近,给他的待遇也非常丰厚。汉灵帝死的那一年(公元189),大将军何进想杀掉掌权的宦官,就招丁原和董卓等人来洛阳。何进死后,董卓趁机进入洛阳。董卓图谋不轨,他认为丁原是他最大的障碍,就想先除掉丁原,然后吞并他的兵众。董卓认为,丁原手下最有能力的人是吕布,而吕布又最受丁原信任,便引诱吕布杀了丁原。吕布果然杀了丁原,将丁原的首级呈献给董卓。于是,董卓任命吕布为骑都尉,对吕布极为信任,两人也立誓结为父子。

2.董卓篡逆,废了汉少帝而另立皇帝,引起了各州郡地方长官的联合讨伐,就一把火烧了洛阳城,挟持着汉献帝和朝廷百官迁都到了长安。董卓自知罪孽深重,唯恐别人算计他,就让吕布来保卫自己的安全。但董卓这个人心胸狭小且脾气粗暴,曾因一件小事拔出手戟刺向吕布,这让吕布心生怨恨。又因为吕布与董卓的侍婢私通,害怕事情败露,总是心内惴惴不安。

初平三年(公元192)四月,司徒王允等人密谋杀掉董卓,策动吕布做为内应。吕布担心他和董卓的父子关系,王允说:“你本来姓吕,又不是亲骨肉,现在忧虑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呐,还说什么父子不父子!”吕布答应了,亲手杀死了董卓。

3.王允掌握了大权,任命吕布指挥军队,和他一道主持朝政。董卓的部下都是凉州人,他们怨恨吕布。王允、吕布又不加抚慰,因此,董卓的部将李傕等人率军进攻长安,吕布战败,只带领数百骑兵逃出武关,打算去投奔袁术。

董卓杀了袁术的叔叔袁隗,又杀了袁氏的族人。在吕布看来,这等于是替袁术报了仇,袁术一定会厚待他。谁知道袁术非常厌恶吕布反复无常的行径,拒绝接纳。吕布只好向北去投靠袁绍。

袁绍正在和常山的张燕作战,用人之际,就和吕布一道攻打张燕。胜利后,吕布提出来扩充队伍,这引起了袁绍的猜忌,打算暗中杀了吕布。

吕布逃走,投奔了河内的张杨。

4.兴平元年(公元194)夏天,曹操征讨徐州的陶谦,陈留太守张邈联合曹操的东郡守将陈宫反叛,两人共同将吕布迎来,吕布自任兖州刺史。第二年冬天,曹操打败了吕布,吕布向东逃往徐州。

本来,徐州刺史是陶谦,陶谦死后,按照他的意思,部下共推刘备为徐州刺史。吕布前往徐州依附刘备,刘备收留了他。

建安元年(公元196),吕布利用刘备和袁术交战相持不下的机会,偷袭徐州的都城下邳,得手后自任徐州刺史。

建安二年(公元197),袁术想结交吕布作为援手,就替儿子向吕布的女儿索婚,吕布同意了。袁术派韩胤向吕布正式通告自己想当皇帝,同时请求接吕布的女儿与自己的儿子完婚。有人规劝吕布,袁术僭越称帝,必不能长久,也会给你带来危险。吕布怨恨当初袁术不接纳自己,连忙派人把女儿追了回来,还杀了前来迎亲的使者韩胤。

建安三年(公元198),吕布再次投靠袁术。并派高顺攻刘备,刘备失败,曹操亲自带兵征讨吕布,吕布失败被杀。

吕布从汉灵帝建宁五年(公元190年)跟随丁原进京,到汉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被曹操绞死,九年间换了六人七次主子,真是比赤兔马的速度还快。如果再加上他原来的主子丁原,还有他曾经想投靠的曹操,九年间吕布可以有八个主子!看吕布换个主子,就像是换一盘菜一样简单。为什么说是换一盘菜而不是换一件衣服或者鞋帽?因为衣服是不能吃而菜是可以吃的!而吕布跟随的那些个主子,好几个都被他吃掉了,除了王允因为时间太短,其他都是他想吃掉的人。

5.这当中有几个人需要解释一下:

丁原、董卓之后,王允是他的主子吗?汉献帝当时还是个孩子,大权就掌握在王允手中,吕布所有的官职都是王允封的,王允肯定是他的主子。王允死后,吕布扔下皇帝不管,自己带着几百人向东逃窜,说明他也没有把汉献帝当成是主子。

袁绍、张杨、刘备是不是他的主子?《三国志》明确说明,吕布前去是“依附”或“投奔”,而不是象张邈一样,迎接吕布前来是让他当“州刺史”。这是本质的区别,说明他们就是吕布的主子。

吕布在徐州期间,已经自任徐州刺史,他和袁术是联合还是袁术是他的主子?应该说也是后者。袁术虽然名义上是说和吕布联合、联姻,但他同时向吕布通告自己想当皇帝,在这个时候吕布还把女儿送上路,不是把袁术当主子又是什么?总不会是两人说好,我当淮南的皇帝,你当徐州的皇帝吧?只要吕布开始没反对袁术当皇帝,就是承认了袁术是他的主子。正因为如此,《三国志·吕布传》才会说:“建安三年,吕布再次叛投袁术……”。“再次”就是第二次,“叛投”就是背叛朝廷投靠袁术。总起来说,吕布把袁术当作主子毫无疑问。

这个换主子比赤兔马还快,背叛主子像是换一盘菜一样简单的人,最后竟然是被人背叛而失败直至死亡。看看吕布的结局,可以说是罪有应得,也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好的诠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三姓家奴”吕布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吕布,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三国演义»里,吕布战力号称天下第一,但因其“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极易被人利用。并且其“墙头草”属性也使得有一部分人对吕布存在一个偏见。

例如,吕布原先是效力于“义父一号”丁原,但董卓利用一匹赤兔马,便将其收买并亲手杀掉丁原,转而拜“义父二号”董卓,以至于在虎牢关,张飞怒骂其为“三姓家奴”。后来王允又利用自己的义女貂蝉,离间吕布董卓,进而将董卓除掉,但由于王允过于自信,屡出昏计,导致被反,吕布自知不敌,便出逃投靠袁术,结果袁术并没有收留他。

但吕布真的如此吗,要知道«三国演义»是部小说,里面记载的未必都是真实的,那么真实的吕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从武力值来看,吕布似乎并没有可以值得炫耀的战绩,但是战绩平平不代表实力不行,虽然小说里的三英战吕布过于夸大其词,但确有记载为:关张二人两手,战到三十合,战补单吕布。并且在濮阳城下同时对敌典韦、许褚,二人联手均不敌,曹操不得不派出六员大将进行围攻。

从脑力值来看,吕布并非是只会打打杀杀。虽然吕布频繁的“跳槽”,但其每一次的投靠,都在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从丁原身旁小小的主薄、执金吾,到董卓那里的中郎将、都亭侯,在到王允那里的奋威将军,并且还拥有了“匡扶汉室,为国除贼”的美名。或许不如诸葛、郭嘉这类人聪慧,但也绝不会像小说那样任人宰割。

理性分析,历史上的和小说里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也许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评论区可以留下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为何称吕布为三姓家奴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为何称吕布为三姓家奴

之所以称吕布为三姓家奴的原因是吕布这个人虽然说武艺高强,但是他却不忠不义,导出认干爹,身上没有英雄该有的气概,早期时候吕布是丁原义子,但后面董卓打不过丁原,所以就去劝降吕布,结果毫不费力就将吕布劝了下来。

并且吕布还人了董卓当做义父,所以他有两个义父一个亲生父亲,然后就被人称作三姓家奴了,吕布一生虽说武艺高强,但是在做人这方面毫无底线,成为了后人口中的笑话,不过吕布的干爹基本都是死在了他自己的手里。

最后吕布还想要认作袁术当干爹,但是吕布前面所做的事情,让袁术觉得不妥,所以将袁术干了出去。虽说吕布被人称作三姓家奴,但是吕布确实是具有一定的能力的,比如三英战吕布可不是说着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刘备多次易主为什么从没被骂过三姓家奴?吕布是被冤枉了么?

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吕布只是先后跟随了两位主公,就被称为是三姓家奴,但早期刘备也易了好几次主,为什么没人称他为三姓家奴呢?而且刘备当时的情况还要更惨一些,可投靠的每位诸侯几乎都闹翻了,而且自己还好几次被曹操活抓。吕布起码在杀掉董卓以后,还有机会翻身当主人,只是吕布情商实在有些问题,也没事先和同僚打好招呼。从这点来看吕布还是不如刘备的,但吕布得到这个称号是不是也有点冤呢?

众所周知,在取得荆州之前,刘备颠沛流离,追随的主子更是不计其数,比如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反观吕布,仅仅投靠了丁原和董卓,结果就被人称为“三姓家奴”,而刘备则被视为英雄。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小说《三国演义》中,吕布被描述成三国第一猛将,世人皆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在《三国志·吕布传》中,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士兵的吕布,凭借自己的一番刻苦努力,最终割据一方,可最终他还是失败,被曹操割掉了脑袋。

公元189年,吕布因作战勇猛在并州任职,时任并州此时丁原任命吕布为主簿。丁原对吕布不薄,甚至可以说是像儿子一样看待。可吕布怎么对待丁原的呢?他禁不住董卓的诱惑,亲手杀掉了丁原,进而吞并丁原的部队。

吕布立下这个“大功”后,被董卓任命为骑都尉,两人还结为父子。董卓掌权时,王允担任司徒兼尚书令,鉴于董卓胡作非为,王允等人密谋诛杀董卓,还让吕布作为内应。

刚开始,吕布有些犹豫,两人毕竟是父子,“奈如父子何!”王允则斥责吕布:“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王允一番劝说,吕布答应了,将董卓杀了。

无论是丁原,还是董卓,从吕布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是有重大贡献的。可一旦两人没有了利用价值,吕布竟然杀掉两人,这也是吕布被骂“三姓家奴”的根本原因。

公元199年,吕布被曹操击败。当吕布被捆绑到曹操面前时,吕布竟然渴望能投奔到曹操帐下,“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

曹操向来爱才,听了吕布话后颇为心动,这是刘备发言了,“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我们可以想象,曹操听了刘备这句话后,后背一定发凉。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吕布被骂“三姓家奴”是一点都不冤枉

这好比吕布在两家公司打工,都干到核心层了,结果跳槽时把公司的核心团队都带走了,这能不挨骂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吕布三姓家奴什么意思?吕布为什么是三姓家奴?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吕布在三国虽然武艺天下无双,但他的人品和道义却被天下人所耻笑,正是因为张飞给吕布披上了“三姓家奴”的说法,大家才知道原来吕布是一位不忠不义的人。那三姓家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最早吕布被丁原看重收为义子,但是等董卓进京以后,蛊惑吕布将丁原杀害,后来吕布又成了董卓的义子。但是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还公然挑衅汉室权位,已经惹了众怒。所以曹操集结了十八路诸侯一起天罚董卓,最后王允使用连环计吕布又把董卓给手刃了。所以吕布身上背负了吕、丁、董三家姓氏,所以被张飞称为三姓家奴。

古人最看重的就是“忠”和“义”,不忠不义之人之绝对没人敢用的,而吕布一直习惯左右逢源哪里有好处就到哪,所以一直不得人心。如果不是吕布武艺高强可能早就被人杀害了,但吕布如果真是这般不讲道义那应该也会集结很多仇家才对,为什么找吕布报仇的人却不多呢?其实吕布杀丁原只是为了自保,当时丁原已经大势已去,朝中的实际掌权者迟早会是董卓,所以吕布只能杀了丁原向董卓表忠心。而且丁原当时已经不重用吕布了,对于吕布来说自己能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此番举动虽然不义,但是符合当时的局势。

而吕布杀董卓完全就是因为个人恩怨,而且是中了王允的连环计所致。吕布能和董卓走到一起最重要的原因是利益,而不是情义,这点吕布和董卓心里都明白。吕布是一位自尊心很强的人,所以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儿貂蝉被动作欺负后自然就大发雷霆,誓要为貂蝉讨回一个公道。对于貂蝉来说此番举动也只是为了报答王允的养育之恩,至于说她到底和吕布之间有没有真的产生爱情就不知道了。不过最终王允的计谋得以完成,吕布亲手杀死了董卓。

其实仔细看看吕布这两次大义灭亲的出发点并不全是不忠不义所致,相反还有点侠义之心。但是吕布的性格太趋利避害,到处想着占便宜,最后还是把自己的名声给弄坏了。如果你想得到忠孝两全之名,那不管你跟随的是谁都要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才是人们对一位忠义之士的评价。吕布为自己也没错,但是在当时人们的价值观里就是大错特错。所以张飞揭吕布的老底,说他是三姓家奴也没毛病。

最后吕布被曹操活捉后,曹操还考虑要不要让吕布为自己所用,毕竟吕布一身武艺就这样杀了未免太过浪费。但是刘备却提醒了一下曹操,让他想想丁原和董卓的下场,曹操不竟冒出一身冷汗,最后还是下令把吕布处死。如果吕布真加入曹操的话,两人也没什么感情可言,吕布该背叛曹操的时候还是会背叛。而曹操天生疑心就大,宁杀错不放过,这两人的性格是绝对不可能在一起合作的。所以就算曹操当时不杀吕布,总有一天也会动手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