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生儿出生疫苗必须在出生医院打吗(经典五篇)

浏览

2584

文章

5

篇1: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哪些疫苗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疫苗接种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婴儿接种疫苗的作用也特别明显,特别是新生儿出生后就需要及时进行接种,那么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哪些疫苗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乙肝疫苗

注射乙肝疫苗是为了预防乙型肝炎。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次,30~40天后接种第二次(满1个月时),5~8个月后(一般在6个月时)接种第三次。新生儿必须接种乙肝疫苗,以刺激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预防母婴传播。

乙肝疫苗是提纯的乙肝表面抗原,是死疫苗,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后,只有30%的人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而且抗体效果很不稳定;接种第二针后,有90%的人产生抗体;第三针后,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6%以上,而且抗体效果持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所以家长必须记住要给宝宝接种三次乙肝疫苗,尤其第三针间隔时间较长,千万不要忘记。接种乙肝疫苗后没什么明显反应,个别有轻微发热,无须特殊处理。

2、卡介苗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婴儿的免疫能力较差,如果感染结核,特别易患较严重的粟粒型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并容易留有后遗症,因此,生后要接种卡介苗。

我国规定,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有皮内注射和划痕两种方法。绝大多数用皮内注射法,种后2~3天内接种部位略有红肿,大部分接种3周左右接种局部会出现红肿硬结,中间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疤,脓疤自行穿破后结痂,结痂脱落后留下一个小疤痕。这就是卡介苗接种后的全过程,需要时间约2~3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生儿出生后需按时接种哪些疫苗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增加宝宝的抵抗力和提高公共卫生环境的质量,宝宝从一出生开始就需要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如果经济状况许可,在不影响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宝宝可以多接受一些疫苗的接种。从流行病学与感染医学的观点来看,只要按时以正确的方式施打疫苗,的确能够增加预防效果。那么新生儿出生后需按时接种哪些疫苗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疫苗的保护效果达九成以上,即使被感染,症状也非常轻微。宝宝感染轮状病毒后往往有明显的水样腹泻,需住院治疗,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到肾功能。

出生满6周的婴儿即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此疫苗有2种,一种需要接种3剂,分别在出生后2、4、6个月接种,另一种则在出生后2、4个月接种,总共打2剂,这2种疫苗的具体情况应咨询接种中心的医师。

流感疫苗

因为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的类型都不相同,流行前相关医学机构会评估本年最有可能流行的病毒类型来制定针对性的疫苗。虽然研发时不可能涵盖全部病毒,但是接种疫苗后,即使感染其他类型的流感病毒,产生的症状也比较轻微。

满6个月的宝宝和成年人、老年人皆可施打流感疫苗。出生6个月至3岁的宝宝第一次接种须施打2剂,间隔一个月,剂量为成人的一半;3~7岁的孩子第一次接种也是要施打2剂,不过剂量与成人相同;7岁以后则施打一剂即可。

出生6个月至2岁、抵抗力较差的幼儿,65岁以上以及本身有心脏、肾脏疾病、糖尿病等的老人都应该接种流感疫苗。至于健康成人虽然感染病毒后的症状较轻微,但是站在公共卫生的立场,建议尽量接种,以降低病毒传染的几率,尤其是家中有婴幼儿或老人的,更应该接种疫苗以保护家人。

当然,即便事先注射了感冒预防针,也不能让宝宝完全避开感冒,尤其是复杂多变的流行感冒。因此,当流行感冒高发季节来临时,尽量不要带宝宝到人群拥挤的地方,比如游乐场、超市等。如果必须要到公共场所去,也应提前做好防护工作,比如戴好口罩、勤洗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新生儿第一次打疫苗是刚出生还是满月之后呢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在孩子小的时候抵抗力比较差,按时接种疫苗非常的重要,而且对于那些基本的一类疫苗国家也是采取免费的政策,给很多家庭减轻了不小的负担,那么新生儿第一次打疫苗是刚出生还是满月之后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在孩子出生之后24小时之内就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一般是在生下来的第一个白天由护士带去统一注射,如果孩子体重不达标的话,卡介苗会在孩子满月之后再注射。注射卡介苗之后孩子手部会有一些痛感,所以当天可能会哭闹不安,然后注射部位慢慢变成一个白色小脓包,这都是正常现象,要注意好好护理不要弄破,大概要等到孩子两个月的样子,那个地方才会慢慢长好。

然后等到宝宝满月的时候就要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在这之前要给宝宝取好名字,领取出生证明,办理户口本和疫苗注射本,在满月的时候接种育苗需要测试黄疸情况是否在标准范围之内,之后的每个月几乎都要给孩子注射不同疫苗,除了必须要接种的一类疫苗之外,还有自愿自费的二类疫苗,这个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所以说孩子出生24个小时之内只要体重达标的话,就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和卡介苗,这都是属于国家一类疫苗免费注射,而且以后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都需要这些第一类疫苗的注射凭证,不管是为了孩子以后上学,还是为了孩子健康着想,一定要注意按时接种疫苗,但是一定要在孩子身体状况好的时候去接种,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是不能接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哪些疫苗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疫苗接种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婴儿接种疫苗的作用也特别明显,特别是新生儿出生后就需要及时进行接种,我们也要注意接种的一些注意事项。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哪些疫苗吧。

1、乙肝疫苗

注射乙肝疫苗是为了预防乙型肝炎。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次,30~40天后接种第二次(满1个月时),5~8个月后(一般在6个月时)接种第三次。新生儿必须接种乙肝疫苗,以刺激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预防母婴传播。

乙肝疫苗是提纯的乙肝表面抗原,是死疫苗,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后,只有30%的人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而且抗体效果很不稳定;接种第二针后,有90%的人产生抗体;第三针后,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6%以上,而且抗体效果持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所以家长必须记住要给宝宝接种三次乙肝疫苗,尤其第三针间隔时间较长,千万不要忘记。接种乙肝疫苗后没什么明显反应,个别有轻微发热,无须特殊处理。

2、卡介苗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婴儿的免疫能力较差,如果感染结核,特别易患较严重的粟粒型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并容易留有后遗症,因此,生后要接种卡介苗。

我国规定,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有皮内注射和划痕两种方法。绝大多数用皮内注射法,种后2~3天内接种部位略有红肿,大部分接种3周左右接种局部会出现红肿硬结,中间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疤,脓疤自行穿破后结痂,结痂脱落后留下一个小疤痕。这就是卡介苗接种后的全过程,需要时间约2~3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新生儿们在医院会打疫苗吗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月总能看到隔壁姐姐带着她的小宝宝去打疫苗。据了解,疫苗是指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一种生物制品,常用有牛痘苗、卡介苗、伤寒疫苗、霍乱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等。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部分疾病。疫苗的出现为人类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新生儿们在医院会打疫苗吗?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一般情况下,为了预防疾病,新生儿在出生办理好《预防接种证》后,就会被医生带去疫苗接种室进行第一次疫苗注射,一般为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1.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即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浆中分离乙肝表面抗原,经处理后而制成。乙肝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

目前我国生产和使用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氢氧化铝针剂,疫苗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中国地鼠卵巢细胞CHO)乙肝疫苗,均为单人份液体疫苗,要求新生儿使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2.卡介苗

为了预防婴儿感染结核,新生儿期即开始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苗,具有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加强巨噬细胞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活化T淋巴细胞,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

卡介苗是经过多次传代培养的减毒活性疫苗,接种卡介苗后机体可产生细胞免疫。它能有效预防结核病、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及预防小儿感冒。

抗病原理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照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经过小编的描述,朋友们是不是对疫苗的接种有了更深的了解呢!新生儿会在医院接种疫苗,且一般为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除此之外,按照我国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宝宝必须在1岁内完成接种的5种疫苗还包括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制剂和麻疹疫苗哦!如果你对新生儿接种疫苗有多重要等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新生儿疫苗接种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