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国文化广场简介(通用20篇)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国文化广场简介,方便大家学习。

浏览

3443

文章

47

篇1:聂耳文化广场聂耳音乐广场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聂耳文化广场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主题广场,为纪念国歌曲作者聂耳而建。在聂耳的故乡建聂耳文化广场,不仅具有纪念意义,还提升了玉溪的城市品味和文化内涵,是聂耳故乡的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

聂耳音乐广场,是整个聂耳文化广场的核心,音乐广场区可容纳2万多人,音乐舞台区可容纳1.2万人,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新颖别致而又富于文化内涵的生态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聂耳故乡人民继承聂耳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的一个公共平台。

由高处俯瞰,聂耳音乐广场的造型是一把巨大的小提琴。广场由一湖、两线、一桥、四区组成。山顶景观是广场的最高点,立有聂耳演奏小提琴的铜像,铜像下面有前国务院副总理-亲笔题写的聂耳音乐广场六个大字,是玉溪市的地标式景观之一。

地址:玉溪市红塔区棋阳路延长线

类型:广场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交通

5路公交车至冯家冲站下车后可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贞观文化广场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贞观文化广场是大唐不夜城的核心部分,位于雁塔区雁塔南路,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完美结合的典范。广场由西安大剧院、西安音乐厅、曲江美术馆和曲江太平洋影城四组文化艺术性建筑组成,采用中国建筑最高营造法式,传达出一种气势磅礴的大唐风格。

四个主体建筑以正对大雁塔的南北轴线为空间对称关系,电影院与美术展馆建在北侧,采用重檐歇山顶建造;而音乐厅和大剧院着建在南部,屋顶均设计为重檐庑殿。

广场的中轴线上是一条贯穿南北的中央雕塑景观步行街,这里分布着盛世帝王、历史人物、英雄故事、经典艺术作品等主题群雕。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贞观纪念碑,由李世民骑马像及周围的附属雕塑组成。碑体正面雕刻“贞观之治”四字,背面为贞观政要名录数百字,反映了大唐帝国的繁荣盛况。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雁塔南路

类型:广场

游玩时间: 建议20-30分钟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人民文化广场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文化广场地处城区中心,南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西靠市文化宫和“三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北临新华路。始建于1997 年8月,1999年10月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到2001年6月,大型音控喷泉、室外电子显示屏、广场主雕等配套设施亦全部建成。2009年,对基础设施和绿化亮化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

绿地率达62%。文化广场由市政广场、绿地广场和休闲健身区3部分组成。市政广场占地4.8万平方米, 露天舞台、组张拉膜和点缀其间的草坪等组成。文化广场是集休憩、游乐、观赏、健身和群众-与文化庆典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被市民及社会各界喻为金昌市的大“客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虹桥坊休闲文化广场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瘦西湖虹桥休闲文化广场位于大虹桥路北侧,友谊路西侧,西临瘦西湖,距离文昌商圈约900米,地处核心商圈,拥有绝版人文资源,项目占地4.85公顷,总建面积52728平方米,其中地上两层,局部三层,总建筑面积25395平方米,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27333平方米,围合式中式仿古建筑。

广场整体定位为瘦西湖文化休闲特色街区,以历史人文为轴线,集餐饮、休闲娱乐、零售、展示、演出为一体的一站式、全天候、现代时尚休闲商业街区。广场立足于本地消费者,兼顾旅游者。目前,针对国内外高端品牌餐饮、休闲娱乐项目、本地百年老字号、文化体验类项目的招商工作进展顺利,星巴克咖啡旗舰店、哈根达斯冰激凌旗舰店、香港满记甜品、北京全聚德、翠丰港港式茶餐厅、猫的天空书城、谢馥春等均已成功进驻,s.muse酒吧、多伦多海鲜自助、冶春、东来顺、韩国馆、东方贵足等一批时尚餐饮娱乐品牌也入驻。建成后的广场街区将成为扬城旅游消费与城市消费相结合的目的性消费商业标杆项目,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老扬州底片,新城市客厅”。

虹桥坊与清代王渔洋举行诗酒之会的景点“红桥修褉”相连。此地经过规划修建,地势开阔,景色幽美,意蕴深厚,为市民活动休闲的最佳去处。另将分散于扬州各地的相传为萧梁时期治水用的巨大铁镬集中陈列于广场,气势宏大,古意盎然,使新建筑区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色彩,古今互映,相得益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抗战纪念文化广场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抗战纪念文化广场

龙陵抗战纪念文化广场位于龙陵县城东卡地段,广场占地7.8亩,是集休闲、教育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广场于2004年元月动工,10月峻工,总投资650万元。广场由中轴大道、纪念坛、出征泉、日军碉堡、大型浮雕景墙、怀思池、升旗台、长鸣钟、抗战纪念馆共同组成,形象直观地展现了龙陵抗战的全过程。

浮雕景墙,浓缩了龙陵抗战的整个过程包括了修筑滇缅公路、民工支援前线、龙陵沦陷、松山大战、龙陵战役等内容。这里总店向大家介绍一下龙陵沦陷、松山大战、龙陵战役的情况。

地址:龙陵县城东卡地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休闲文化广场必须配备座椅吗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我国经济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党代会明确提出了“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和谐兴市”培育文化名市的目标,加快文化名市建设,充分发挥中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所以出现了很多的文化休闲广场。休闲文化广场必须配备座椅吗?就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现在就这个问题小编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开阔的公共空间,是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公共场所,是宝贵的公众活动场所。文化广场活动是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一个窗口,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文化广场活动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群众文化活动新的场所和载体。文化广场活动是从1985年开始举办的,以消夏纳凉晚会为主要形式,以基层广场为主要活动地点。随着与“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广场演出、奥运文化广场的结合,把文化广场活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参与性、多元性、融合性,在城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对市民综合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繁荣及社会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东城区在广场建设和文化活动上加大力度,促进特色文化广场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气氛,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文化广场活动不断创新,在活动规模的扩展、活动场地的开发、活动内容的创新等方面不断拓展,创建并形成了东城区文化广场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格局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规范管理的良好态势,开创了新形式、探索了新机制,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文化与商业服务结合,也是文化广场活动的特色之一。因为它带有商业性质而且人群众多所以拜拜安全网小编觉得休闲文化广场必须配备座椅,这样可以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想了解更多的广场安全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青山湖文化广场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青山湖文化广场,位于南昌京东旅游经济开发区内,占地总面积68000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主要由欢乐世界摩天塔、交响乐喷泉、多功能展览楼、十一地市文化民俗特色景区四部分组成,是一个-展、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广场该广场于2002年8月动工兴建,同年9月28日顺利竣工,江西省首届花卉园艺博览会就在这里隆重开幕。

广场内共有4组现代气派的音乐喷泉,它是由一组省内最大的旱喷泉和三组池喷泉组成的,喷泉随乐场变化而动,音乐热潮时,可形成直径达50米的水幕和高达68米的水柱。这是旱喷泉平台,它的面积是800平方米,可作喷泉、舞台两用。

广场内还有一个多功能展览楼,占地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室内展厅分为两层,室外楼顶斜面为阶梯式观礼台,设有4000个座席,与对面旱喷泉舞台相互响应,是举办各类博览会和大型文艺演出的绝佳场地。

民俗特色景区,汇集了全省十一个地市的名山大川、楼台亭榭、江河湖泊、特色民居等名胜风情。漫步在这个特色景区,一日之内,既可以饱览全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又可以领略全省各地的文化民俗。

青山湖文化广场是我区为创建现代文明花园城市而着力打造的经典之作,是我区塑城市形象,创南昌品牌的精彩展示。为提升我区新城区、新形象品味,扩大我区的影响,丰富我区人民的文化生活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002年9月28日——10月13日,“江西省首届花卉园艺博览会”在此成功举办,吸引了40多万游客到此游玩,奏响了青山湖文化广场的华美乐章。

2003年9月30日——10月7日,在此举办了“2003中国(南昌)海峡两岸兰花博览会”。本届兰博会有来自包括马来西亚、日本、台湾等在内的国内外近20个地区40个参展团参展,参展兰花共计20000余盆,吸引了近30万游人。

青山湖文化广场尤如一颗镶嵌在南昌城东的明珠,以其典雅、气派、绚丽、多姿的风采,向世人展示着她独特、迷人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江南文化广场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江南雅韵

自古才艺出江南

观音山下熠璀璨

轻歌曼舞兴难尽

急管繁弦曲常弹

广场文化绽奇葩

社区和谐展欢颜

娱乐升平颂进步

如诗如画百花繁

江南文化广场位于东海路与江海路交叉口东侧,是江海区重点文化设施之一。规划用地面积3.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内有表演舞台、健身广场、活动场地、休闲步道和回环路等。配套园林景观,停车场等设施。2005年11月28日江南文化广场正式开工,2006年春节前竣工并投入使用。广场的建成使用,扩大了居民的活动空间,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了江海区的城市品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鲁甸县文化广场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鲁甸县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位于县城中心新老城区结合部。是一个起点高、规格高、反映时代特征的外向型建筑,集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会议、-等功能为一体。广场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其中硬化面积近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近1.6万平方米,水体面积近7000平方米,建筑物占地6000平方米,与步行街、世纪大道、朱提古邑、仿古街连为一体。

广场内华灯辉煌,霓虹闪烁;音响悠扬,民歌高唱;示屏显像,新闻传播;喷泉梦幻,变化无穷;浮雕华表,联想无限。百花斗艳,绿草争芳;古树冠盖,青松苍绿;奇石异状,碧水长流。更有“奇峰瀑”一泄潭底,兴雾化雨;“听风亭”四角飞檐,风铃叮当;“观景河”锦鳞戏水,“养鸽房”白鸽翔天。回廊曲折,最宜休闲;凸桥飞架,适合观景。盈联赞美河山,铭文记录历史。体育锻炼,设施齐全,文艺展演,舞台宽敞。

雕塑逼真,寓意深刻。“三人组调”象征和谐,繁盛有望,“乌蒙儿女群雕”点出各族人民发奋图强,“十米巨鼎”显出政通人和,社会鼎盛,“环抱新世纪”意在鲁甸腾飞。

大千锦秀汇聚一园,乌蒙江南点睛于此。

“朱提古邑”的牌坊把你带进古邑的仿古街。“世纪大道”隔离带上巨大朱提银锭,记录着鲁甸曾经的辉煌。

整个文化广场以朱提文化为主题,多元文化为灵魂,构成了“文化昭通”一大特色景观。

地址:鲁甸县城中心新老城区结合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格萨尔文化广场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广场”又名“格萨尔广场”其得名文广场的主建筑雕塑“格萨尔王”文化广场属玉树境内规模最大的,总投资1852.63万元,总占地面积为600平方米,于2007年7月正式竣工,那么我们眼前的这座雕塑想必大家都想知道,他就是藏文化宝《格萨尔王传》中的主人公。“格萨尔王”该雕塑总投资417.63万元。雕塑总高度为21米,是由黄铜材料制作而成,究意何种原因,使“格萨尔王”的雕塑如此频繁地伏现在藏区呢?

故事追溯到和很久以前,天灾-遍及藏区,妖魔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天神之子格萨尔降临人间,他凭借自己非凡的才能和诸天神的保护,降妖伏魔,铲强扶弱,给人间带来了幸福与安宁,于是天神之子的英雄事迹在人间流传开来,人们不停地讲述和传颂,祖祖辈辈敬仰英勇仁慈的格萨尔王,将其雕塑与日月同辉遍及藏区。

在漫长的岁月中,传奇的故事演变了蜚声中外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其中,从诞生之日就为民除害的格萨尔王被塑成为神龙三合一的英雄。史诗中也赞道,格萨尔王身躯魁梧如山,心胸宽阔如大海,智谋犹如空中电。的确,仅凭眼前的这座雕塑似乎也有一种无法抵挡的神奇力量,震憾着我们,何况格萨尔王的英雄气概威震天地,传承万古,在这愿格萨尔的灵光抹灭所有游客身、语、意的罪恶之根,庇佑大家身体健康,扎西德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鸡西休闲文化广场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鸡西休闲文化广场是2002年鸡西市委、市政府在实施“突出一条主线、构建四大格局、强化五个保障,建设绿色生态旅游城市”战略中,为全市人民兴办的一项造福人民的重点工程。整个广场因地制宜、设计新颖、构思完美、巧夺天工、宏伟壮观。

占地32.3万平方米,广场系沉降式设计布局,由22个构建筑物组成。特别是当夜幕降临时,千盏彩灯齐放,优美的歌声与广场美景相衬,跳跃的音符与闪烁的灯光呼应,此起彼伏,如梦如幻,使游人流连忘返。

休闲入位于穆棱河南岸,新老北环路交接处集文化休闲、健身娱乐、人文景观、绿色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心广场。中心广场由入口广场、浮雕墙广场、草坪广场、雕墙广场和图腾柱广场构成。

是整个广场的文化区。浮雕墙占地4000平方米,是目前已知的全国最大的雕塑艺术区。八组十六面浮雕记载了鸡西地区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集中体现在我市完达山、兴凯湖、乌苏里江的风土人情及建市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浮雕墙为144平方米。

浮雕成为一部鸡西社会发展史,一部历史教科书,成为鸡西生态文化广场的主题、核心和灵魂,成为广场建设的点睛之笔,成为鸡西的象征,成为中国浮雕之最。

地址: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铜文化广场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广场以“铜文化”为核心,“山林文化”与“水文化”为基调,是充分表达铜陵城市形象、具有鲜明铜文化特色的生态型广场。铜文化园分为中部市政-区、南部文化娱乐活动区、北部休闲区和西部滨湖绿化休闲带等四个功能区。其景点由主景、次景、辅景组成。

位于市行政中心正前方的铜文化广场,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铜文化园面积大,为增强广场的围合感,设计人员保留了北部与东南角丘陵岗地,并在各功能区之间移植了高大乔木,使之起围合作用,给人一种密林寻幽的感觉。同时在亮化上,综合采用庭院灯、草坪灯、泛光灯、礼光灯等多种新型灯具组合,以主体景观为核心,形成-广场明亮、文化活动广场热烈、山林广场清雅、水森林和水广场神秘朦胧,各具特色的夜景效果,使得整个铜文化园夜景丰富多彩、变化万端,与天井湖夜景交相辉映。

市政-广场圆心处设置巨型铜雕“青铜之魂”,是广场的主体景观。“青铜之魂”以抽象、富有动感的造型充分表现了“铜都精神”。环绕铜雕置一圈旱喷泉。沿主轴线设置了主席台,广场突出了“铜文化”的特色,广场铺地与小品设施多采用铜纹饰图案,主席台两侧设置了铜雕。

在南部文化活动广场中心处设置造型活泼的圆形建筑“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附设茶室,是铜文化园的次景。水广场平面状如白暨豚,池底水可调节,夏季调至高水位,便于儿童嬉戏;冬季调至低水位,露出第一台鹅卵石池底,可作健身道。水体中设置音乐激光喷泉。水森林由多台水池组成,设置造型各异的喷泉和跌泉。水广场和水森林突出表达了“水文化”的特色。广场中央分列八根石柱象征铜陵“八宝俱全”。本区建筑与小品设施多采用钢、玻璃等现代材料,极富时代气息。

北部山林广场由壁画墙、小型展馆、“高山流水”景点等构成。小型展馆可举行铜陵历史、文化、科普展,屋顶为张拉膜,色彩鲜艳,造型新颖别致,装饰感强,为广场另一次景。

铜文化园沿滨湖路西侧设置了绿化休憩带,在主轴线端部的天井湖边设置了亲水平台,天井湖内设置了百米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是游览湖光山色的理想去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文化广场如何防汛排涝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城市内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损失,严重的过洪和内涝灾害,影响了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通过城市防洪排涝的问题成因,分析了城市防洪排涝的措施,为降低洪涝灾害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给大家讲讲相关的广场安全小知识。

文化广场如何防汛排涝:

1、控制热岛效应,保护气候环境

严格控制城市大规模耗能排热,提倡节能减排,保护大气环境,避免因成片的城市热岛效应而引发气候环境变化,减少暴雨频发机率。

2、疏浚河流水系,提高泄洪能力

城市建设与水利建设统筹协调,疏浚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河流水系,降低河床底部标高,拓宽河道,增大泄洪断面,注重近期建设,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加强河流堤防建设,提高抗御洪水的能力。

3、合理布局,避让洪涝灾害

对于处于洪水淹没区域或低洼积水区域的老城区,采用加高加固河道堤防、铺设大管径的排水管道和建设排涝泵站,或局部搬迁,开辟湿地等措施,抗御洪水、排除积水、纳缓洪水。

4、增大渗水地面,减缓径流速度

增大渗水地面,采用扩大绿地面积,建设渗水道路、广场等方式,使雨水渗入地下,并减缓地面雨水径流速度,减缓、减少雨水骤积。同时,在绿地中适量开挖河池水面,纳洪、蓄水造景,使周边街区不受淹。

5、完善防洪排涝标准,防洪与排涝标准相互匹配

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应采用国家标准为基本保障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省、区、市具体情况,编制各自的相应标准、规范。特殊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特定的标准。尤其要注意防洪排涝标准相匹配,适当提高排涝标准。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已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排涝标准,如上海市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随时排除;黑龙江省排涝标准为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县级城区为10年一遇,地市级城区为20年一遇;福建省于2004年颁布了《福建省市县级城区排涝工程实施方案报告编制技术大纲》,规定县级城区3~5年一遇涝水不满溢,地级市城区5~10年一遇涝水不满溢。

6、充实防洪排涝设施配套,完善管理,提高运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文化广场有哪些基础设施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广场,含有较多文化内涵为主要建筑特色的较大型的场地,在城市区域开辟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与文化活动的场所。文化广场亦属于市民广场,是市民广场中体现更多文化特征的广场。有着更多文化内涵的市民广场被称为文化广场。那么文化广场有哪些基础设施,大家知道吗,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指由各级政府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的公益性场所。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和首要任务,是展示文化建设成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电影院、剧院、文化城、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书城、文化馆、公共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文化体育广场、体育馆、游泳健身中心、公园、社区文化宫、社区阅览室、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站、村落文化宫、农家书屋等建设。

这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把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以“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为理念,着力构筑“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不断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三种文化广场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三种文化广场是墨西哥城特拉特洛尔科的主要广场,“三种文化”是指反映墨西哥历史的三个时期:前哥伦布、西班牙殖民地以及独立的麦士蒂索人国家的不同建筑,象征着墨西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与兼容并包的民族特征。

三种文化广场由墨西哥建筑师Mario Pani设计,完成于1966年。广场上有阿兹特克神庙遗址,旁边是建于16世纪的天主教教堂以及建于1964年的大型住宅区。墨西哥外交部也曾经坐落在广场南侧,现在改为Memorial 68纪念馆,由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开设于2007年10月,以纪念1968年墨西哥学生-和特拉特洛尔科-遇难者和幸存者。在广场南侧,于1993年10月2日,大-25周年之际,竖立起一块巨大的石碑,纪念数百名遇难者。

Square of the Three Cultures(Plaza de las Tres Culturas)

必去理由:最具文化气息的广场

景点所在大洲: 北美洲【North Ame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墨西哥[Mexico]

景点所在省、州:墨西哥联邦特区 [México D.F]

景点所在城市:墨西哥城 [Mexico Cit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亳州涡阳老子文化广场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介绍 座落在涡阳县城中心,占地22000平方米,由原体育场改建而成。该广场是新世纪城市建设标志性的经典之作。它集大型雕塑、音乐喷泉、绿地草坪为一体,突出道家文化特色。在下沉式广场中心园地坪铺有太极图图案,在其南端安装九根龙型图腾柱。老子文化广场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安徽池州市

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聃是谥号,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人,生卒年不详。他曾担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后又为柱下史,通晓上下古今之变,晚年隐居于沛,躬耕授徒,讲德论道,后西入关中,客死于秦。入战国后,他的语录流传浙广,经环渊最后整理,成《道德经》上、下篇,即今本《老子》。在《老子》书中,把宇宙万物的本看作"道"或"朴",有时称"无"。道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城东文化广场

全文共 2226 字

+ 加入清单

雷州西湖公园是一座风景秀丽,人文荟萃,集自然风光、贤踪圣迹和各种游乐项目于一体的园林式综合性公园,人们游罢,不仅目睹独具南天一格的风貌,而且似耳聆一曲情节起伏的雷州史话。

游园先话“湖”:西湖在宋代以前是一处烟水苍茫,任流任伏的“野水”,是宋代城郊水利工程的“水库”,为浩瀚的东洋潮田输送甘露,亦是古代雷州的一处游览胜地,留下过不少文士贤臣的脚印。其古称“雷湖”,那时,它的储水面积约为现在西湖的五六倍,随着环境的变迁,曾经有过湖变田,田变湖的反复过程。宋代以前,湖滨只有天宁古刹与碧水朝夕相依,宋咸淳年间湖滨始建横舟、狎鸥、涿飞、放生、总宜、流水孤舟、州之眉目、泼泼地等八个亭,横跨南堤建惠济东、西两座桥梁。此后,又出现苏公亭及其名反复更改的与众、信芳、湖心等亭。从这些亭、桥的雅趣的、有特定内涵的命名,可以追溯此湖当年的风貌。一幅波光上下,亭榭辉映,鸟翔鱼跃,扁舟溅浪的画图展示在眼前。自从大文豪苏轼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罗湖更名为西湖。由罗湖到西湖历经千百年沧桑,时兴时衰。它曾以“西湖翠拥”列入古雷州八景之一。当年之湖滨与唐代始建的天宁禅寺连成一片,正因为有它壮丽的美景衬托,古寺才有幸取得“万山第一”的赞语。明代进士、海北南守道袁茂美对西湖景物的观察十分详尽,他围绕湖、堤、亭、船、田、鱼、月、雨写了八咏,其中咏《西湖亭》是这样描述的:“湖水流澹动,亭台巧结作。倒影青天里,分明七星落。四窗纳靓景,高树罩疏幂。于焉暂游憩,俯仰尽寥廓。”由于种种原因,西湖亦曾经出现过“牛眠荒草夕阳多”的荒芜景象。20世纪80年代起,地方政府把建设西湖公园作为一项精神文明建设工程来抓,经过多年的修葺点缀,它又开始复苏并显得更加优美。人们从跨湖九曲桥、苏公亭、别湖亭、迎秀亭伫立眺望,澄湖碧柳,绿波粼粼,这个具有亚热带和江南水乡色彩的公园沉浸在绿色之中,明月清风,0盎然。椰树、槟椰树扶摇直上和与湖水结有不懈之缘的垂柳及各种多姿的花草林木,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组成一幅瑰丽的青纱帐,其间隐隐约约地微露出红墙绿瓦,龙凤飞檐。夏秋时节,青蝉从清晨到傍晚尽情鸣唱。为增添游人乐趣,最近又将公园湖滨长200米的临街围墙改成文化走廊,它是由通透式栅栏及十座亭阁式橱窗组成,以陈列书、诗、画、影片、图片介绍地方掌故、轶事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亭阁栅栏古色古香,与公园建筑融为一体,新颖别致。

名垂千古的十贤祠:进入“宋园”,在右侧可见一方大型石刻《雷州十贤堂记》,这是奉祀过宋代“十贤”的故址。它始建于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入祠内,还有另一方较小的《十贤堂记》石刻,此碑是屡经刀兵浩劫幸存的珍贵文物。碑文是南宋大名鼎鼎的宰相文天祥挥泪撰写的,原稿收藏在“十贤”之一秦观后裔处,直到

500多年后的清嘉庆九年

18O4年)才由广东学使、状元姚文田书写刻石,人们喻此碑铭为《正气歌》的姐妹篇。

古雷州地处南边陲荒凉之地,古代贬官逐客众多,仅唐宋两代就有7位宰相贬雷或途经逗留,登科进士官阶在四品以上的朝廷命官不乏其人。朝廷把这些异见者流放到这块蛮荒之地,不仅是政治上的惩罚,而且意味着对人格的侮辱。当然,被流逐者中,其人品也有忠0善恶之分。“十贤”可谓是“贤”中的代表人物,其人品高尚,正气凛然,学识渊博,政绩卓越,而不是阿谀奉承,为五斗米而折腰之辈。把他们列为“十贤”是反映雷州民众的意愿。这十贤是:

--寇准、李纲、赵鼎,身为宰相(丞相),他们是辅助皇帝,统领群臣,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

--李光,贬前任参政,此职为宰相之副,与宰相合称“宰执”。

--王岩叟,任枢密使,为皇帝顾问官,掌握中枢机密。

--苏轼,翰林学士,号称“内相”。

--苏辙,门下侍郎,为宫廷近侍,皇帝顾问。

--任伯雨,任正言,属于谏议官。

--秦观,任正字,掌校朝廷重要书刊。

--胡铨,任编修,编修国史、实录、文献。

在文天祥撰写的《堂记》碑文里,对与十贤同时代贬经雷州的丁渭、章淳被点名指责。他俩虽然也是位极人臣的宰相,但人品0诈-,被雷州人民唾弃。人们瞻观十贤祠,阅览展厅刻画的石像、图表和附设的文字资料,使人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人们自尊自励。

浩气长存的寇公祠:“曾为深渊无处诉,年年江上哭青春”,这是寇准寄居“西馆”时抒发内心激愤和伤感的诗句。这位历经宦海沉浮的良相,自宋乾兴元年(1022年)贬雷州当个小小司户,不到两年,就于天圣元年与世长辞了。雷州,成为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后的归宿点。他的遗体虽运回西京安葬,而正气却在雷州永存。为了缅怀这位忠心耿耿的名宦,雷人在他寄居寓所“西馆”立祠奉祀。宋绍兴五年(1135年)宋高宗赐“族忠祠”匾额。至今,人们以崇敬的心情瞻仰其矗立在祠前的塑像,详阅展厅陈列事迹,凝眸当年其寓所仿制的他生前用的家具;噙泪低吟其感人肺腑的遗篇,以依恋的心情在“莱泉井”边徘徊。这口井千年不枯,泉水清冽,是寇公饮用过的古井。其井名是因寇准曾-“莱国公”,故后人命名为“莱泉”。又过280多年的元仁宗延佑四年(1317年),海北南道廉访使余琏,慕寇准之为人,又重新清理这口井,由名宦进士王佐题“莱泉井”石匾。寇公祠两侧廊厢布满歌颂寇准的诗文。十贤之一的李纲宰相和古代一批高官文士在谒寇公祠时,留下不少催人泪下激励人生的诗篇。明进士金都御使魏瀚诗云:“廊庙安危力万钧,泰山乔岳等嶙峋。雷阳何以有此老?宋室未知有几人!济海舟航横野渡,谪居池地动星辰。南来为问崖州户,曾似丞尝庙貌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连州文化广场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广场建于连州市区东面的烈士陵园正面附近,与连州中学紧紧相邻。文化广场是委托广州市设计院设计的。第一期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广场正面竖立着一座反映连州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型汉白玉浮雕;北面建有占地5500平方米的大型演出区和舞台一座;东北面辟建为占地6500平方米的山水园林游览区;南面是占地1600平方米的以“湟川之水天上来”为特征的连州四水合一的大型不锈钢雕塑;东南面装设两条健身康乐长廊。此外,还建有两座程控音乐喷泉,竖四支高杆灯,四周铺设绿化带。

首期工程竣工之时,正赶上国庆假日,市政府、连州镇政府组织了几台晚会在文化广场演出。当时游人如云,场面壮观,辉煌的灯火相映高悬的彩球,歌声缭绕五色音乐喷泉,整个广场一片沸腾。哪那欢乐的情形,小山城已多年未有过。每天,许多人来到文化广场晨运、健身、散步和游玩。连州人为此感到欣慰自豪,外地的游客来到连州,亦赞叹:想不到一个小山城也有这么漂亮的广场!

文化广场的第二期工程从2001年初开始,将广场向东扩展8万平方米,将兴建群众艺术馆、图书馆、科技馆等文化设施,届时以市中心的人民路为轴心,把文化广场与烈士陵园连成一体,形成旅游景点密布,能吸引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现代文化活动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齐家文化广场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齐家文化广场是一个招商引资项目,由广河县陇黔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该项目总投资4080万元,占地面积18.36亩,总建筑面积28640平方米,包括广场主体工程和商住工程。建成广场1处,占地7000平方米,其中硬化面积2000平方米;7层商住楼3栋,建筑面积21840平方米;12层饭店1座,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地下停车场1处。是一处集文化、商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广场。

齐家文化广场地处县城中心黄金地段,市场潜力巨大,商业前景广阔,对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带动全县商贸流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峙山文化广场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峙山文化广场,与坐落城南的峙山公园隔路相对,景致典雅,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慈溪众多广场绿地之一。

走进峙山文化广场,仿佛人在慈溪文化历史的千年长河里徜徉。面对“慈溪之光”巨型金属构件,一种寥廓空旷之感顿生。天方地圆,旭日东升,悠悠岁月,历史沧桑,青瓷文化、海涂文化、移民文化似乎都凝聚其中。 拾阶而上,清流水波萦绕青铜浇铸的谷仓罐、鸡头壶、三足蟾蜍水盂、四系罐,体形硕大,是中国青瓷文化的象征。

在峙山文化广场众多雕塑中,人物造像是点睛之笔。从东向西,一路欣赏。“冬之韵”、“海之风”、“秋之歌”、“春之情”、“夏之梦”、“源之蕴”……或生动逼真,独具匠心;或抽象原始,光怪陆离,突破时空。“海之风”大型浮雕前的少女尤为动人,她左臂伸展,右肢弯曲,双目注视着海鸥,重心落在臀部,全身曲线柔美,肌肤楚楚动人,风姿绰约。

寻水山,问津廓,一湾清溪,铜铸的汉孝子董黯捧罐沃水,奉慈母,“子孝母慈”,慈溪因其得名。中心广场、太阳广场、三北之春广场,景观各异,隐寓着新慈溪由姚北、慈北、镇北组成。观棉地、盐田、海涂,赏巨蚶、喷泉,驻足抽象的风帆造型前,慈溪乘风破浪、与时俱进的风范不言自明。

亭桥长廊, 花架舞池,奇葩嘉木,清塘流泉,游鱼嬉水,好鸟相鸣,人游景中深感峙山文化广场浓缩了慈溪的山水风光与文化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