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珍珠鸡能长几斤【优秀11篇】

浏览

3592

文章

11

篇1:珍珠鸡公母怎么分别?有什么特征?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1、看背羽白点:母珍珠鸡的背羽上的白色圆点都很小且很淡;公珍珠鸡则反之,其颈背羽上的圆点大而明显。

2、看头饰和肉髯:公珍珠鸡头饰和肉髯较大,肉髯向内稍弯曲,头较粗;母珍珠鸡头饰和肉髯较小,肉髯平直向颈后掠,头也较小些。12-15周龄的公珍珠鸡的肉髯边缘较母珍珠鸡的厚些。

3、看走姿:公珍珠鸡表现为正步走;母珍珠鸡则踢脚走或者交叉,单行走。

4、辨声法:成熟的母珍珠鸡发出的叫声,缓柔从容;公珍珠鸡则发出的叫声,声音短促而激昂,声音尖锐刺耳。

珍珠鸡的生活习性如下:

适应性

成年珍珠鸡喜干厌湿、耐高温、抗寒冷、抵抗疾病能力强。在-20~40℃时仍能生活。但出壳后的雏珠鸡若温度稍低,则易受凉、拉稀或死亡。

群居性和归巢性

珍珠鸡通常30~50只一群生活在一起,决不单独离散,遇惊后亦成群逃窜和躲藏,故珍珠鸡适宜大群饲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珍珠鸡是保护动物吗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珍珠鸡不是保护动物,属于家禽,可食用。珍珠鸡是鸡形目珠鸡科的鸟类,分为4属6种,是一种身体肥胖、头小的中型陆生鸟类,高40~72cm,头部和颈部皮肤裸露,多数种类有冠或骨质盔。珠鸡科鸟类分布于非洲的热带地区,栖息地范围广泛,从茂密的雨林到半荒漠都有分布。

家养珍珠鸡主要是由原产于非洲肯尼亚的普通珠鸡驯化而来,在世界各地均有养殖。经人工培育。已形成数个品种,我国自1985年首次从法国引入大量商品种鸡饲养,现已遍及全国各地。

珍珠鸡对设备和房舍要求不高,适应性好,抗病力、觅食能力强,食性广而杂,特别喜欢青绿饲料,饲养成本相对较低,所以从事珍珠鸡饲养业投资少、成本低、周转快、效益高。珍珠鸡各项生产性能均较高,种鸟年产卵量为160枚左右,可提供雏鸟110只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什么是珍珠鸡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珍珠鸡是一个比较新颖的养殖品种,可能很多人,只是在一些动物园看过它们,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养殖品种。那么,什么是珍珠鸡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什么是珍珠鸡?

珍珠鸡,又名野鸡、山鸡、雉,供食用的野鸡还包括沙鸡、竹鸡、鹧鸪、斑鸠等诸多种类。每天秋冬季节的野鸡肉最为肥嫩,作为补品食疗也最佳。珍珠鸡和火鸡是从非洲、美洲等地引入的品种,营养价值及烹制方法都与一般禽类食物无异。

珍珠鸡的形态:

珍珠鸡头较小,体长50厘米,喙前端呈淡黄色,后部红色,下方左右各有一个红色肉髯,面部为淡青紫色,眼部四周无毛,颈细长,全身羽毛底色为蓝褐色,密部白色斑点。雌雄珍珠鸡羽毛相同,一般雄性个体较雌性稍大,腿高,雄性肉冠耸起较高,肉髯也略大,接近性成熟雄鸡鸣叫短促而激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珍珠鸡是保护动物吗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珍珠鸡不是保护动物,该动物属于引进物种,最开始是作为野生禽类,被人们驯化后变成珍稀的观赏鸟类,后进行人工饲养,其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珍珠鸡一般指的是珠鸡,是鸡形目、珠鸡科下的一种鸟类,可分为4属六种,是一种头小,身体肥胖的中型陆生鸟类。其体长为72-220厘米,体重为1590-2725,雄鸟的羽冠和头顶呈黑色,裸露的脸部呈蓝灰色,体羽呈暗褐色,有皮黄色与暗红褐色的斑纹;尾羽和翅膀1上有白斑和呈紫色、灰绿色和皮黄色虹彩的眼状斑;

雌鸟头顶呈黑色,并且有棕褐色与皮黄色羽缘,冠羽呈暗灰色,后头呈栗褐红色,体羽有黑色的杂斑与条纹,以及栗色、褐红色以及皮黄色虫蠹状斑纹。

该鸟类最好养在环境安静、交通方便、空气新鲜以及排水良好的地方,但不要靠近交通要道和居民点,更不要靠近屠宰场与畜禽加工厂。珠鸡具有飞行能力,特别是在产蛋的前期,这种野性表现能力较为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珍珠鸡的疾病防治—支原体病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1、病原是由败血支原体引起的多种禽类的慢性呼吸道病。特禽中火鸡、雉鸡、珍珠鸡、鹌鹑及鸽均易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但幼鸡比成鸡易感。病原经蛋传播,也可通过病禽或带菌禽污染饲料、饮水或经飞沫感染健禽。病的发生具有明显诱因,如营养不足、饲养管理差、气候剧变以及雏鸡本身体质差均可诱发本病。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感染或新城疫喷雾接种均能促使感染或加重病情。大肠杆菌病可与本病并发。

2、症状病禽打喷嚏、咳嗽、流鼻涕及眼泪,呼吸有啰音。体况下降,羽毛蓬乱,精神、食欲不振。成禽产蛋减少。

3、病变鼻腔、鼻窦、气管及支气管有浆液或黏液渗出。黏膜充血、水肿。气囊增厚、混浊,有干酪样渗出物蓄积,有时囊壁上有黄白色小结节。

4、防治常用泰乐菌素、支原净及红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停药后易复发,常交替使用。同时考虑继发或并发病治疗。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各项隔离消毒措施,加强并发病防治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养殖珍珠鸡基础知识

全文共 9056 字

+ 加入清单

珍珠鸡原产于非洲,耐热怕冷,经过驯化,在冬季气候条件下虽然能够生存,但其生产性能的发挥受到限制,抗病力降低,繁殖力下降,所以,了解珍珠鸡的养殖技术与发展前景就显得格外重要。珍珠鸡的发展前景珍珠鸡又名珠鸡、珍珠鸟。它原为野生禽类,羽毛有无数细小白色斑点,恰似全身披满白珍珠,形状有点像雌孔雀,头很小。因羽毛美丽,体态优雅,一直被世界各地动物园作为珍稀的观赏鸟饲养。我国最早于1956年从苏联引进珍珠鸡并饲养成功,但30来年一直作为观赏鸟饲养。大规模养殖始于1992年,经过不断摸索,经验的总结,到了2012年养殖技术开始成熟。

主要品类

品种主要有三类:一是分布在索马里、坦桑尼亚的"大珠鸡"。其主要特征是只在其背部有几根羽毛带有白色的点点。二是分布在非洲热带森林的"羽冠珠鸡"。三是"灰顶珠鸡",它包括带有蓝色肉髯和红色肉髯二种类型。"灰顶珠鸡"已培育出灰色珠鸡、白珠鸡、淡紫色珠鸡及它们之间的杂交鸡种等许多品种。其中灰色珠鸡是饲养量最大的品种,我国通常所说的珍珠鸡主要是指灰色珠鸡类型,如法国伊莎珠鸡。

形态特征

珍珠鸡头较小,体长50~55厘米,喙前端呈淡黄色,后部红色,下方左右各有一个红色肉髯,面部为淡青紫色,眼部四周无毛,颈细长,全身羽毛底色为蓝褐色,密部白色斑点。雌雄珍珠鸡羽毛相同,一般雄性个体较雌性稍大,腿高,雄性肉冠耸起较高,肉髯也略大,接近性成熟雄鸡鸣叫短促而激昂。珍珠鸡与珍珠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珍珠鸡外观似雌孔雀,头很小,面部淡青紫色,喙强而尖,喙尖端淡黄色,后部红色,在喙的后下方左右各有一个心状肉垂。眼部四周无毛,有一圈白色斑纹直延至颈上部。颈细长,披一圈紫蓝色针状羽毛。脚短,小时脚红色,成年后

呈灰黑色。行走迅速。珍珠鸡全身羽毛灰色,并有规则的圆形白点,形如珍珠,故有"珍珠鸡"之美称。珍珠鸡形体圆矮,没有鸡冠,头顶部无毛,而有角质化突起,称之头盔,尾部羽毛较硬略垂。

该鸡成年体重2.2~2.6公斤,12周龄体重1.2公斤,28周龄体重1.9公斤;母珠鸡28~30周龄开产,产蛋35周可获种蛋165~185枚,蛋重42~50克,壳褐色、有少许斑点。

生活习性

生活环境

成年珍珠鸡喜干厌湿、耐高温、抗寒冷、抵抗疾病能力强。在-20~40℃时仍能生活。但出壳后的雏珠鸡若温度稍低,则易受凉、拉稀或死亡。

群居性

珍珠鸡通常30~50只一群生活在一起,决不单独离散,人工驯养后,仍喜群体活动,遇惊后亦成群逃窜和躲藏,故珍珠鸡适宜大群饲养,另外,珍珠鸡具有较强的归巢性,傍晚归巢时,往往各回其屋,偶尔失散也能归群归巢。

生殖能力

珍珠鸡成年体重2.2~2.5公斤,12周龄体重1.2公斤,28周龄体重1.9公斤;母珠鸡。

28~30周龄开产,产蛋35周可获种蛋165~195枚,蛋重42~50克,壳褐色、有少许斑点。

生存能力

珍珠鸡仍保留野生鸟的特性,喜欢登高栖息,晚上亦能看到它的活动。尤其是雏鸡有较大活性,常到处乱钻而引起死亡。饲养中应对此习性给予足够重视。珍珠鸡性情温和、胆小、机警,环境一有异常或动静,均可引起其整群惊慌,母鸡发出刺耳的叫声,鸡群会发生连锁反应,叫声此起彼伏。若把红色饮水器换成黄色饮水器,鸡群会较长时间不敢靠近饮水器。

喂养饲料

谷类、糠麸类、饼类、鱼骨粉、草类、菜叶类、果类等都可用来配合食用。

飞行能力折叠善飞翔、爱攀登、好活动

珍珠鸡两翼发达有力,1日龄就有一定的飞跃能力。一天中,几乎能不停地走动。休息时或夜间爱攀登高处栖息。

声音特点

珍珠鸡散养于土地面上,常常会在地面上刨出一个个土坑,为自己提供砂浴条件。砂浴时,将砂子均匀地撒于羽毛和皮肤之间。珍珠鸡有节奏而连贯的刺耳鸣声,实为一大特点,这种鸣声对人的休息干扰很大,但也有几个作用,一是夜间此响鸣声强烈骤起有报警的作用,二是这种鸣声一旦减少,或者声音强度一旦减弱,可能是疾病的预兆。

经济价值

珍珠鸡美味珍珠鸡作为一种肉用特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①珍珠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与普通肉鸡相比,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低,是一种具有野味的特禽。

②屠宰率高,可食部分多。珍珠鸡骨骼纤细,头颈细小,胸腿肌发达,身体近似椭圆形。活重1700克的珍珠鸡,屠体重为1544克,占活重的91%,半净膛1415克,占活重的83%,可见其屠宰率和出肉率都较高。

③珍珠鸡各项生产性能均较高。种母鸡自28周龄开产,一个产蛋期可产蛋160枚左右,提供雏鸡110只左右,每只种鸡产蛋全程耗料约40~44公斤。商品肉珠鸡最佳屠宰时间为12~13周龄,活重可达1300~1500克,肉料比为1:2.7~2.9。

④珍珠鸡适应性好,抗病力强,对设备和房舍要求简单,耐粗饲、易饲养,所以从事珍珠鸡饲养业投资少、周转快、效益高。此外,珍珠鸡个体大小适中,既不像火鸡大得需要分割出售,也不像鹌鹑那样小。既适于普通家庭一顿食用,更是宴席上的高档肉禽。

养殖技术

人工授精

1.授精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适应人工授精的需要,当种鸡饲养到25周龄时则应转入产蛋鸡舍的种鸡笼中饲养。转群要在夜间弱光下进行,捉鸡时宜抓鸡脚、不抓翅膀,以防翅膀发生断裂。由于种鸡在育成期一直采用地面散养,刚转至笼中会很不适应,不断撞笼,特别是见到人或其它异常动静,则更为严重。为了缓解应激反应,最好马上让其自由采食,喂些珠鸡爱食的青绿饲料。

2.人工授精的方法

(1)主要器械主要有集精杯、试管、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输精滴管、稀释液、酒精及器械的清洗、消毒、烘干设备。

(2)采精采用按摩法,需2~3人配合完成,一人可坐在长凳上,将公鸡头朝后、胸部压在腿上固定,腹部和泄殖腔虚悬于腿外;也可将鸡胸部直接放在长凳上、二腿垂在凳下固定;有时也可将鸡身体夹在左肘和左腰间固定。但总之用力要适度。另一人用右手沿公鸡后背部向尾方向有节奏地按摩数次,然后左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跨于泄殖腔(肛门周围)二侧迅速按摩抖动,等其引起冲动、交尾器勃起而翻出排精时,右手迅速用集精器收集精液,同时用左手在泄殖腔二侧挤压、促其排精。

(3)输精为了确保精液的质量要求,可用吸管吸取1滴精液放于载玻片上,再加1滴生理盐水,后盖上盖玻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鉴定精子的活力、密度和质量。将符合要求的精液用吸管吸取放入盛有0.9%生理盐水稀释液的试管中,按1:1稀释,及时给母鸡输精。输精由2人配合完成,一人用左手抓住母鸡的双腿倒提、腹部向里,用右手压迫母鸡的尾部,并用分开的拇指和食指把肛门翻开,使输卵管口露出(管口在泄殖腔的左侧上方,右侧为直肠开口)。当输卵管口完全翻开后,另一人将输精管斜向插入输卵管内2~3厘米,缓缓将精液输入。

(4)注意事项公鸡一般每周采精2次或5天采精1次,母鸡每5天输精1次。每只母鸡的输精量0.013~0.015毫升纯精液。母鸡应在产蛋后几小时输精或次日产蛋前几小时输精?

人工孵化

种蛋要求新鲜、保存期不超过10天,蛋重45~50克左右,蛋形不过圆、过长或畸形。珠鸡种蛋孵化期为26~28天,0~23天在孵化机内,此后时间在出雏机内。其它孵化技术与普通鸡的孵化基本相同,但孵化温度应偏高一些:孵化机温度38.1℃,出雏机温度37.6℃,孵化机湿度55%,出雏机湿度为70%~80%。

饲养技术

珍珠鸡按其用途和饲养管理的不同,可区分为种鸡和商品肉鸡。种鸡可分育雏、育成和产蛋三个阶段;商品肉鸡可分育雏和生长两个阶段。为了养好珍珠鸡,必须掌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原则、要求和标准。

(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为0~21日龄,由于雏鸡体温调节、消化等能力还不完善,对外界环境和疾病抵抗力较差,易生病死亡,所以要精心饲养、认真管理。

1.育雏舍

育雏舍要饲养同一大小、品种的雏鸡,公母雏应分栏饲养,有条件的可分舍饲养。要求育雏舍密封性能好,以利于鸡舍保温。育雏舍可铺以水泥地面,能排水,有利于鸡舍清扫、冲洗和消毒。鸡舍门口应设消毒池,进舍前鞋要消毒后才可进入。

2.饲养设备

育雏方式可分为地面散养、地板网平面饲养和笼养。地面散养时,冬春季应铺以5~7厘米厚

珍珠鸡的饲养方式的垫草,夏季地面铺沙土再加薄薄的一层垫草。垫草应清洁、干燥、无霉变并铡成约10厘米长。垫草经一次育雏后应清出舍外与粪便一起堆肥,不能再次使用。采用地板网平养时,网面可以用铁丝或木、竹制成。网的间距(或网眼大小)要适宜,一般为1.2厘米间距或1.2厘米见方的网眼,网面高度60~70厘米,整个网面以活动的为好,以便鸡群转出后,揭开网面清除烘便和清扫鸡舍。采用地面散养或地板网平养时,要按鸡的数量配备并均匀放置水槽及食槽。高置保温伞供暖。在房舍面积小,用电较方便的地方,可采用叠层式电热育雏笼育雏,每笼4层,共可育雏1200~1600只。

3.育雏密度

饲养面积应随着雏鸡生长而加大。1周龄每平方米饲养50只~60只,2周龄时每平方米饲养30~40只,至3周龄每平方米只能养20只~30只。

4.育雏温度

育雏3周内,鸡舍里的温度适宜与否,是育雏工作成败的关键,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刚出壳的雏鸡要生活在35~38℃的保温伞下,以后每周下降3℃左右。鸡舍温度是否适宜可观察鸡群的表现:太冷,鸡群扎堆;太热,鸡张口喘气;适宜温度下精神活泼,表现舒适。在育雏过程中,要注意调整鸡群。要把体弱矮小、站立不稳的单独组成小群,给予特殊照顾,离热源近些,密度小些,饲料饮水充足,添加维生素,以促进恢复健康。

5.育雏湿度

育雏室内温高,常导致湿度偏低,空气干燥,雏鸡因失去水分太多而影响健康,严重时造成脱水。当育雏舍湿度低时,可在地面洒清水。育雏室保持60%~65%的相对湿度,可在室内悬挂干湿球温度计测定。育雏后期对湿度要求不严,保持正常湿度即可。

6.育雏通风

只需自然通风装置则可,一般门、窗、屋顶风帽足以满足雏鸡对通风的需求。

7.育雏光照

雏鸡需要一定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在密闭式鸡舍,1~2日龄的雏鸡需光照23小时,3~7日龄需20小时,2周龄需16小时,3周龄公雏需12小时,母雏14小时。光照强度:0~10日龄为每平方米3瓦,11~21日龄为每平方米2瓦,要注意使全舍的光照均匀一致。

8.育雏饲料

出壳雏鸡体重小、耗料少、增重快,因此要求饲料质量好,营养水平高,符合卫生标准。可参考的饲料配方如:玉米50%、麦粉3%、麦麸2%、豆饼31%、鱼粉12%、骨粉1.1%、食盐0.4%,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促生长素、抗生素药物等添加剂0.5%。

9.饲喂与给水雏鸡出壳后24小时开食,可先让其饮用5%的葡萄糖水,2~3小时后再喂给浸软凉干的碎米或玉米粉,1~2天后可喂给配合料。1周龄每昼夜喂食6~8次,2周龄5~6次,3周龄4~5次。开食后可自由饮用水质好、水温20~25℃的饮水。育雏期所用长型料槽、水槽的数目和长短,依据饲养数而定,原则上保证每只鸡拥有的长度为料槽2.5厘米、水槽0.6厘米。

10.观察鸡群

育雏期间应经常进入鸡舍,观察鸡群的精神、饮食、粪便等状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确认病情,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视具体情况可对鸡群有针对性地投药预防。

11.雏鸡断翅

为防止喙癖、降低飞行能力,可在10日龄内断喙和切去左或右侧翅膀最后一个关节。

饲养要点折叠产蛋期种珍珠鸡的饲养要点

珍珠鸡自25周龄后即应转入产蛋鸡舍饲养,约在66周龄时淘汰,产蛋鸡在蛋鸡舍共生活41周左右。产蛋期是种鸡饲养全程的收益时期,任何饲养管理工作上的疏忽大意,都会直接影响到种鸡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

1)产蛋期的饲料新珠鸡转入成年鸡舍后约在22周龄或3月中旬开始使用过渡饲料,也可将育成前期饲料与产蛋期饲料混合使用,并将维生素的添加量增加30%;在产蛋率达到10%左右时转换为产蛋前期饲料,大约在8月底前后换为产蛋后期饲料。产蛋期间饲料要相对稳定,不能经常调换饲料配方或主要原料,换料应有5-7天的过渡期,以使珍珠鸡的消化系统能够很好地适应。产蛋珍珠鸡饲料的质量必须保证,发霉变质的原料不能使用,存放时间过长者也尽可能不用。

珍珠鸡饲养要点

2)喂饲方法产蛋期间尤其是45周龄以前应保证鸡群充分采食,只有摄人足够的营养才能保证高的产蛋率。一般在产蛋期间每天喂全价料90克左右,喂饲3~4次,第1次喂料应在早上开灯后2小时内进行,最后1次喂料则应在晚上关灯前3小时左右进行,中午前后可喂1~2次。

3)均匀采食喂料时尽可能使料槽中饲料布放均匀,每次喂料后半小时要匀料1次。下次喂料前要检查上次喂料后的采食情况,若槽内局部有饲料堆积则应检查该处鸡只数量、鸡的精神状态及笼具有无变形。若没发现异常则应将该处饲料匀到他处让鸡采食。

4)饲料形态对于产蛋期的种珍珠鸡一般都喂干粉料,只有在喂料后约1小时发现料槽内仍有少量碎粉料时可以用少量水将其拌湿以刺激采食。饲料的颜色、气味、颗粒大小都会影响采食,要尽可能保持稳定。

5)做好喂料记录包括喂料的类型、生产单位和日期、当天总喂量、当日平均采食量等。

育雏饲养

珍珠鸡也叫珠鸡,作为一种肉用特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农村饲养量与日俱增,但由于饲养时间不长,许多养殖户没有经验,往往达不到预期的饲养效果。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育雏前的准备

①育雏舍 育雏舍要求密封性能好,利于保温,并有利于清扫、冲洗和消毒,鸡舍门口应设消毒池。进雏前首先对育雏舍及所有设备用具彻底清扫,再用2%烧碱溶液消毒,最后在进雏前一周对育雏舍及用具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先把高锰酸钾放人非金属容器内,倒入福尔马林液,然后迅速离开,密封育雏舍,24~48小时后打开门窗备用。

②饲养设备当地面散养时,冬春季应铺以5~7厘米厚的垫草,夏季地面铺沙土再加一层垫草。垫草应清洁、干燥、无霉变,当采用网面平养时,一般用网眼为1. 2厘米见方的金属网或塑料网。同时,要按鸡的数量配备并均匀放置水槽、食槽及供暖设备。在房舍面积小、用电较方便的地方,可采用叠层式电热育雏笼养雏,每笼4层,共可育雏1200~1600只。

(2)育雏的环境控制

①育雏温度 育雏3周内鸡舍里的温度适宜与否是育雏工作成败的关键,刚出壳的雏鸡适温为34~36℃,以后每周下降2~3℃,至21℃为止,6周龄后保持室温;鸡舍温度是否适宜可观察鸡群的表现,太冷鸡群扎堆,太热鸡张口喘气,适宜温度下精神活泼。把体弱矮小、站立不稳的组成小群,给予特殊照顾,离热源近些。

②育雏湿度 育雏前期,育雏室保持60%~65%的相对湿度,育雏后期对湿度要求不严,保持正常湿度即可。

③育雏光照 在密闭式鸡舍,1~2日龄的雏鸡需23小时;8~7日龄需20小时;2周龄需16小时;3周龄公雏需12小时,母雏14小时。光照设计为0~10日龄3瓦/平方米,11~21日龄2瓦/平方米。

④育雏密度 1周龄每平方米饲养50~60只,2周龄时每平方米饲养30~40只,至3周龄每平方米只能养20~30只。

⑤通风在保证育雏温度的前提下,以自然通风为主,一般门窗、屋顶风帽足以满足雏鸡对通风的需求。

(3)饲喂与给水

雏鸡出壳后24小时即可饮水开食,一般先饮水,让雏鸡饮吕写的葡萄糖水,水温36-38℃。2~3小时后可开食,开食料可用怪软晾干的碎米或玉米粉。1~2天后可喂给配合料,配合料可参考的饲料配方为玉米50%、麦粉3%、麦麸2%、豆饼31%、鱼粉12%、骨粉1.1%、食盐0.4%、微量元素等添加剂0.5%。饲喂次数1周龄6~8次/昼夜,2周龄5~6次/昼夜,3周龄4~5次/昼夜。对病弱者应添加维生素,以促进其恢复健康。

(4)合理管理

①严格坚持消毒检疫和疫苗接种

除进出车辆、人员消毒外,应定期对鸡舍、笼具及环境进行预防消毒。定期投药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根据本地区疾病流行情况及本场具体情况制定免疫程序,按时进行疫苗接种。

②观察鸡群

育雏期间应经常进入鸡舍,观察鸡群的精神、饮食、粪便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查明原因,确认病情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

③雏鸡断喙断翅

为了防止啄癣,可在10日龄内断喙;珠鸡具有较强的飞翔能力,为了防止飞翔,可在10日龄内切去左或右侧翅膀最后一个关节。

育成期

珍珠鸡的育成期分为育成前期和育成后期,前者为22~56日龄,后者为57日龄~25周龄。

1.育成鸡舍

在四季温差较大的地方育成鸡采用密闭式鸡舍,鸡舍可为水泥地面,应方便冲洗消毒。育成鸡舍应设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所有透光部分应有遮光帘,进口处要有铁丝网。育成鸡可地面散养,天冷时地面铺垫草,天热时铺以沙子,也可采用全地板网、2/3地板网或1/2地板网养,其余部分地面铺垫草。地面散养时,鸡舍内要有高栖架,供鸡栖息。

在比较冷的地方,育成前期,特别是从育雏舍转来时仍需有一定设备供暖,可以将这些鸡集中在一个比较小的饲养面积上集中供暖,以防雏鸡进育成舍初期因受凉而得病。供暖设备可以是保温伞、火炉炕道等。育成鸡可按每只鸡7厘米长形料槽和1厘米长形水槽标准设置采食、饮水设备。栖架可按每15只1米计算。采用地板网养,则不必再设栖架。栖架可以用木条自制,可以钉成梯状,两根栖木间距离30~35厘米,栖架最高离地面100厘米。抓鸡时(如称重、防疫、转群)应准备捕鸡用具,可用一根2~3米的竹竿,前端系一个用细绳编织的网口40厘米的网兜。

2.育成鸡的密度

育成前期每平方米15~20只,育成后期每平方米6~15只。饲养前期育成鸡可占用鸡舍1/3地面,以后随着鸡的长大,再逐渐增加占地面积,直到占据整幢鸡舍。上述饲养密度是指舍温20~25℃,相对湿度65%~70%时的标准。平时可根据舍内温、湿度高低,适当减、增饲养密度。

3.育成鸡的光照

育成公母鸡应分开饲养,给予不同的光照。育成前期保持光照8~9小时,育成后期逐渐增加光照至14小时。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0.5~1.0瓦均匀光照,育成后期公鸡要比母鸡提早增加光照时间,因为珍珠鸡的公鸡要比母鸡晚熟1个多月,提前增加光照可以加速公鸡的性成熟。

4.育成期的饲料各场可根据具体饲料来源和价格情况,制定价格合理、营养全面的饲料配方。表1为珍珠鸡育成期的饲料配方,供参考。

饲料

1珍珠鸡育成期的饲料配方(%)

饲料原料4~8周龄 8~12周龄12~25周龄

玉米55% 54% 52%

麦粉6% 8% 8%

麸皮4% 6% 14%

草粉2% 4%6%

豆饼22% 18% 12%

鱼粉8% 6% 4%

骨粉1.6% 1.5% 1.5 %

贝壳粉0.5% 1.5% 1.5 %

食盐0.4% 0.5% 0.5%

添加剂0.5 %0.5% 0.5%

注:添加剂包括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促生长素、抗生素药物等。每天可给料2~4次,充足饮水。另可加喂适量青绿饲料。

5.育成期的限制饲喂

限制饲喂就是根据鸡的不同周龄定量饲喂,使鸡的体重符合标准,既不能喂得过多,以致过肥、早熟、早产、早衰;也不能喂得太少,以致达不到标准体重、成熟晚、开产迟,影响产蛋。可以参照育成期各周龄的饲料限量与标准体重情况(表2),随时根据各周龄体重与标准体重的差异,改变饲喂量和饲喂方法。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时,可酌情减少或不增加饲料量,当超重较多时,可实行隔日饲喂。但必须每2周随机抽测鸡群的5%珠鸡体重(称空腹体重),并与标准体重对照。此外,工作人员每天进入鸡舍时要尽量保持安静,认真观察珠鸡的精神、饮食、排粪等有无异常情况。每天清洗水、食槽,及时清理舍内粪便及更换垫料,努力保持舍内卫生良好,这对于预防鸡群疾病至关重要。育成期的珠鸡易患肠道疾病、球虫病、念珠菌病、滴虫病等,应遵医嘱进行预防性用药。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时,应在夜间微弱灯光下进行。

饲养管理

珍珠鸡在26~66周龄时为产蛋期

珍珠鸡,31~32周龄产蛋率可达50%,35周龄达到产蛋高峰,种公鸡在32周龄才能产生合格的精液。约在25周龄转入产蛋舍饲养。

生产实践表明,珍珠种鸡采取笼养和人工授精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提高种蛋受精率、充分利用种公鸡的种用价值、降低饲养成本、减少抓鸡应激及其对产蛋量的影响都有着重要作用。珍珠种鸡公母要分开饲养。一般笼养可按每平方米8~10只为宜。珍珠种鸡笼尺寸应比普通鸡的种鸡笼大,一般采用2或3层全阶梯笼,每笼养2只鸡。

温度变化对种用母珠鸡的产蛋率和公珠鸡的精液品质都有较大影响,种珠鸡舍温度以20℃时最适合种鸡繁殖性能的需要,为了提高产蛋率和种蛋质量,天冷时要加强保温,天热时要将舍温控制在15~28℃,相对湿度为50%~60%。鸡舍内应设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同时鸡舍要有照明装置,以保证产蛋期每天14~16小时的光照,光照强度应保持每平方米2~3瓦。产蛋期尤其要注意添加锰、烟酸、维生素E等。此外还应补充喂钙质饲料和增加青绿饲料。要保证每只鸡占有10厘米长形食槽,并设有饮水槽,让鸡自由饮水。由于珠鸡对真菌、霉菌特别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饮水卫生,饮水要勤换、水槽要经常洗刷,每周可用高锰酸钾等消毒药刷水槽1次。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上面所提到的饲料、光照、温度、卫生等各项环境条件,对珠鸡产蛋率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应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以利于珠鸡产蛋性能的最佳发挥,而提高经济效益。

在种鸡产蛋期仍要注意饲料的限制饲喂,若敞开饲喂,则易导致过肥,极大影响产蛋率和受精率。一般在产蛋率达10%时可适当增加饲料量,产蛋高峰期后,可逐渐控制饲喂。珠鸡在产蛋期的平均日耗料约115克左右(105~120克)。应坚持每2周随机抽测鸡群的5%的鸡只体重,以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对照而采取相应饲喂措施。

商品肉用珍珠鸡的饲养管理,饲养珍珠肉鸡比饲养普通肉用仔鸡还要容易,投入少、设备简单、经济效益高。在正常饲养情况下,可将肉雏养至12~13周龄,平均体重达1500克左右时出售。

肉珠鸡的育雏与前面所述的种珠鸡的育雏相同,采用高温育雏、自由采食和饮水。光照0~3周龄为每平方米3瓦,4~12周龄为每平方米0.5瓦;饲养密度0~3周龄为每平方米40只,4~12周龄为每平方米10~6只,散养时舍内要设有垫料及栖架。为了使肉珠鸡的饲养能以最低的饲料成本获得最大的产肉量,可参考"肉珠鸡增重与耗料"(表4-3)。

珠鸡的皮肤呈灰色,若在其饲料中加入适量的天然色素(黄玉米、玉米谷蛋白、苜蓿粉、红辣椒等)或阿朴胡萝卜素脂、斑蝥黄等人工色素,可使皮肤出现橙黄色,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珍珠鸡吃什么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珍珠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与普通肉鸡相比,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低,是一种具有野味的特禽。那么,珍珠鸡吃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珍珠鸡吃什么?

珍珠鸡和普通土鸡采食基本相同,一般养殖户前期给珍珠鸡喂小鸡全价饲料,中期,后期喂饲料,或杂食,谷物,玉米,青菜,牧草等。

珍珠鸡养殖方式,一般分为:

笼养,散养。一般谷类、糠麸类、饼类、鱼骨粉类等都可用来配合食用。另外特别喜食草、菜、叶、果等青绿植物。

能量饲料,玉米,糙米,稻谷,高粱,小麦麸,次粉。全脂米糠,脱脂米糠,小麦,油脂。

蛋白质饲料,膨化大豆,豆粕,豆饼。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芝麻粕,葵花籽粕。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全鱼粉,下杂鱼粉,水解羽毛粉,肉粉和肉骨粉。

矿物质饲料,磷酸钙类,骨粉,石粉,贝壳粉。

特殊添加剂,植物酶,着色剂。

绿色饲料添加剂,酶制剂,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酸制剂,糖萜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珍珠鸡能长多少斤?看完你就知道了!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珍珠鸡成年鸡体重能长到4.5至5斤左右,12周龄体重约2.5斤,28周龄体重约4斤。

珍珠鸡的学名叫珠鸡,是鸡形目珠鸡科的鸟类,分为4属6种,是一种身体肥胖、头小的中型陆生鸟类,外观似雌孔雀,头很小,面部淡青紫色,喙强而尖,喙尖端淡黄色,后部红色,在喙的后下方左右各有一个心状肉垂,翅短而圆,善飞行,但遇到威胁时多奔跑逃走。

家养珠鸡主要是由原产于非洲肯尼亚的普通珠鸡驯化而来,目前在世界各地均有养殖,经人工培育,已形成数个品种,我国自1985年首次从法国引入大量商品种鸡饲养,现已遍及全国各地。

珠鸡肉质鲜美、细嫩可口,肌肉中蛋白质含量超过23%,并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所含的维生素比家鸡高一倍以上,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珍珠鸡养殖

全文共 2406 字

+ 加入清单

珍珠鸡,几内亚鸟,原产地在非洲大陆西海岸的几内亚,是近几年来国际养殖推广的品种之一。它具有生长快、食性广、抗病、抗寒、耐热、适应性强的特点。那么,珍珠鸡养殖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珍珠鸡养殖方法如下:

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为0~21日龄,由于雏鸡体温调节、消化等能力还不完善,对外界环境和疾病抵抗力较差,易生病死亡,所以要精心饲养、认真管理。

1、育雏舍。育雏舍要饲养同一大小、品种的雏鸡,公母雏应分栏饲养,有条件的可分舍饲养。要求育雏舍密封性能好,以利于鸡舍保温。育雏舍可铺以水泥地面,能排水,有利于鸡舍清扫、冲洗和消毒。鸡舍门口应设消毒池,进舍前鞋要消毒后才可进入。

2、饲养设备。育雏方式可分为地面散养、地板网平面饲养和笼养。地面散养时,冬春季应铺以5~7厘米厚的垫草,夏季地面铺沙土再加薄薄的一层垫草。垫草应清洁、干燥、无霉变并铡成约10厘米长。垫草经一次育雏后应清出舍外与粪便一起堆肥,不能再次使用。采用地板网平养时,网面可以用铁丝或木、竹制成。网的间距(或网眼大小)要适宜,一般为1.2厘米间距或1.2厘米见方的网眼,网面高度60~70厘米,整个网面以活动的为好,以便鸡群转出后,揭开网面清除烘便和清扫鸡舍。采用地面散养或地板网平养时,要按鸡的数量配备并均匀放置水槽及食槽。高置保温伞供暖。在房舍面积小,用电较方便的地方,可采用叠层式电热育雏笼育雏,每笼4层,共可育雏1200~1600只。

3、育雏密度。饲养面积应随着雏鸡生长而加大。1周龄每平方米饲养50只~60只,2周龄时每平方米饲养30~40只,至3周龄每平方米只能养20只~30只。

4、育雏温度。育雏3周内,鸡舍里的温度适宜与否,是育雏工作成败的关键,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刚出壳的雏鸡要生活在35~38℃的保温伞下,以后每周下降3℃左右。鸡舍温度是否适宜可观察鸡群的表现:太冷,鸡群扎堆;太热,鸡张口喘气;适宜温度下精神活泼,表现舒适。在育雏过程中,要注意调整鸡群。要把体弱矮小、站立不稳的单独组成小群,给予特殊照顾,离热源近些,密度小些,饲料饮水充足,添加维生素,以促进恢复健康。

5、育雏湿度。育雏室内温高,常导致湿度偏低,空气干燥,雏鸡因失去水分太多而影响健康,严重时造成脱水。当育雏舍湿度低时,可在地面洒清水。育雏室保持60%~65%的相对湿度,可在室内悬挂干湿球温度计测定。育雏后期对湿度要求不严,保持正常湿度即可。

6、育雏通风。只需自然通风装置则可,一般门、窗、屋顶风帽足以满足雏鸡对通风的需求。

7、育雏光照。雏鸡需要一定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在密闭式鸡舍,1~2日龄的雏鸡需光照23小时,3~7日龄需20小时,2周龄需16小时,3周龄公雏需12小时,母雏14小时。光照强度。0~10日龄为每平方米3瓦,11~21日龄为每平方米2瓦,要注意使全舍的光照均匀一致。

8、育雏饲料。出壳雏鸡体重小、耗料少、增重快,因此要求饲料质量好,营养水平高,符合卫生标准。可参考的饲料配方如:玉米50%、麦粉3%、麦麸2%、豆饼31%、鱼粉12%、骨粉1.1%、食盐0.4%,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促生长素、抗生素药物等添加剂0.5%。

9、饲喂与给水。雏鸡出壳后24小时开食,可先让其饮用5%的葡萄糖水,2~3小时后再喂给浸软凉干的碎米或玉米粉,1~2天后可喂给配合料。1周龄每昼夜喂食6~8次,2周龄5~6次,3周龄4~5次。开食后可自由饮用水质好、水温20~25℃的饮水。育雏期所用长型料槽、水槽的数目和长短,依据饲养数而定,原则上保证每只鸡拥有的长度为料槽2.5厘米、水槽0.6厘米。

10、观察鸡群。育雏期间应经常进入鸡舍,观察鸡群的精神、饮食、粪便等状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确认病情,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视具体情况可对鸡群有针对性地投药预防。

11、雏鸡断翅。为防止喙癖、降低飞行能力,可在10日龄内断喙和切去左或右侧翅膀最后一个关节。

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珍珠鸡的育成期分为育成前期和育成后期,前者为22~56日龄,后者为57日龄~25周龄。

1、育成鸡舍。在四季温差较大的地方育成鸡采用密闭式鸡舍,鸡舍可为水泥地面,应方便冲洗消毒。育成鸡舍应设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所有透光部分应有遮光帘,进口处要有铁丝网。育成鸡可地面散养,天冷时地面铺垫草,天热时铺以沙子,也可采用全地板网、2/3地板网或1/2地板网养,其余部分地面铺垫草。地面散养时,鸡舍内要有高栖架,供鸡栖息。

在比较冷的地方,育成前期,特别是从育雏舍转来时仍需有一定设备供暖,可以将这些鸡集中在一个比较小的饲养面积上集中供暖,以防雏鸡进育成舍初期因受凉而得病。供暖设备可以是保温伞、火炉炕道等。育成鸡可按每只鸡7厘米长形料槽和1厘米长形水槽标准设置采食、饮水设备。栖架可按每15只1米计算。采用地板网养,则不必再设栖架。栖架可以用木条自制,可以钉成梯状,两根栖木间距离30~35厘米,栖架最高离地面100厘米。抓鸡时(如称重、防疫、转群)应准备捕鸡用具,可用一根2~3米的竹竿,前端系一个用细绳编织的网口40厘米的网兜。

2、育成鸡的密度。成前期每平方米15~20只,育成后期每平方米6~15只。饲养前期育成鸡可占用鸡舍1/3地面,以后随着鸡的长大,再逐渐增加占地面积,直到占据整幢鸡舍。上述饲养密度是指舍温20~25℃,相对湿度65%~70%时的标准。平时可根据舍内温、湿度高低,适当减、增饲养密度。

3、育成鸡的光照。育成公母鸡应分开饲养,给予不同的光照。育成前期保持光照8~9小时,育成后期逐渐增加光照至14小时。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0.5~1.0瓦均匀光照,育成后期公鸡要比母鸡提早增加光照时间,因为珍珠鸡的公鸡要比母鸡晚熟1个多月,提前增加光照可以加速公鸡的性成熟。

4、育成期的饲料。各场可根据具体饲料来源和价格情况,制定价格合理、营养全面的饲料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珍珠鸡的营养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珍珠鸡属于家禽鸡类的一种,因为其独特的外形特征而得名。珍珠鸡的肉质可以食用,鸡毛也可以做成工艺品出售。那么,珍珠鸡的营养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珍珠鸡的营养价值如下:

珍珠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与普通肉鸡相比,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低,是一种具有野味的特禽。

珍珠鸡具有瘦肉多、脂肪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口性好,其蛋白质含量为23.3%,高于鸡、鸭、鹅及火鸡2%至4%,脂肪含量较低,只有7.5%,灰分1.2%,总糖0.1%,水分67%,钙每千克270毫克,磷每千克2.24克,维生素C每千克19毫克,尼克酸每千克120毫克,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怎样饲养珍珠鸡

全文共 1605 字

+ 加入清单

珍珠鸡原产于非洲,其品种有多种,常见的有灰顶珍珠鸡、长尾珍珠鸡和秃顶珍珠鸡。珍珠鸡肉质鲜美可品,野味浓郁,营养丰富。据测定,其肉蛋白质含量高达26%,脂肪含水量极少。珍珠鸡内还有特殊的营养滋补功能,对神经衰弱、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妇科疾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1 特征及习性

珍珠鸡外观象雌孔雀,头小,体长50cm左右。喙大而尖,下方左右各有一红色内髯。眼周围无毛,有一圈白色的斑纹延至颈上部。颈细而长,披有一圈紫蓝色针羽。尾羽长且下垂。在蓝褐色的全身羽毛上均匀密布白点,如珍珠满身,非常漂亮。因其羽毛相同,故在性成熟时,才使得雄性个体稍显大些,肉髯略大而长,叫声快而短。

珍珠鸡抗寒耐热能力极强。人工饲养在零下20℃至零上40℃均能正常生长。它性情温和,不善争半,喜群居,可几十只甚至几百只或更多数量饲养在同一棚舍。它飞翔能力不强,最高飞3m即落下,但喜欢走动。胆小怕惊,遇有异常响动即惊吓逃跑,易撞伤,往往影响生长和产蛋率。同时,它的食性也比较广杂。珍珠鸡饲养5个月,体重即可达2kg。6个月龄开始产蛋,年产蛋120-160枚。每枚蛋重45g左右,珍珠鸡孵化期为27天,因成年鸡没有抱窝习性,所以必须人工进行孵化。

2 鸡舍与设备

珍珠鸡一般适宜于平养。作为商品肉鸡或蛋鸡,也可笼养。最好选择安静之处,建坐北朝南、地面干燥、通风良好的棚舍。室外运动场地要拉网圈围,场内垫以木屑或切碎的稻草,并要经常翻晒更换,以保持清洁卫生。饲养珍珠鸡的饮水和料槽,用养鸡的设备即可,食槽以长方形为宜,大小高低以鸡的情况而定。

3 饲料

珍珠鸡的食性广而杂,常用的养鸡饲料均可用来饲喂珍珠鸡,如玉米、豆饼、糠麸、鱼粉、麦类、骨粉、贝壳粉、食盐、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添加剂等。饲养珍珠鸡,应尽量饲喂配合饲料,其配合比例为:谷物类占45%-70%,糠麸类占5%-15%,动物类占15%-25%,矿物质类占3%-7%,添加剂类占0.5%-1%。值得注意的是,珍珠鸡特别喜食青绿饲料,如青草、蔬菜、树叶等,多喂青绿饲料,即可降低饲料成本,还可改善珍珠鸡肉的品质和口味。珍珠鸡有沙浴的习性,需在舍内设沙浴地,便于其在池内清洁羽毛,益于健康,饲喂珍珠鸡既可喂干料,也可喂湿料。

4饲养

4.1育雏 珍珠鸡的育雏方式可分为地面散养和笼养。地面散养时,春秋季应在舍内铺5-7cm厚的垫草,夏季铺沙土再加一薄层垫草。房舍面积小的可采用叠层电热育雏笼,每笼4层,可育雏1200-1600只。珍珠鸡的育雏密度为1周龄时50-60只/m2,2周龄时30-40只/m2,3周龄时期0-30只/m2。刚出壳的雏鸡要饲养在35-38℃的保温伞下,随日龄增长可每周下降3℃左右。育雏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要注意通风焕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育雏的光照为:1周龄时23-20h/d,2周龄时16-12h/d,3周龄时14-12h/d。开放鸡舍白天可利用自然光照,时间不足时再补充灯光。光照强度为:0-10日龄时每平方米3瓦:11-21日龄时2瓦。雏鸡出壳重小,饲料消耗少,增重速度快,因此,要求饲料质量好,营养水平高,每只鸡需要长形料槽2.5cm,水槽0.6cm。

4.2肉用鸡 肉用珍珠鸡一般采用散养,育肥阶段要喂给全价饲料,粗蛋白比例应提高到20%,其中动物性蛋白饲料应占日粮的7%以上。每晚要增喂一次。可适当加大饲养密度,限制活动。舍内要注意适当通风,防止空气污染;要经常清扫鸡舍,保持舍内卫生。

4.3 蛋用鸡 蛋用珍珠鸡的饲料中粗蛋白不得低于16%,并注意补充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骨粉、贝壳粉应占日粮的5%,光照保证14-16h/d,在日短夜长的季节,要加电灯补光。平养为6只/m2,笼养14只/m2。珍珠鸡在第一个产蛋年产蛋量最高,第三个产蛋年是第二年的80%。因此,鸡群要适时更新。

4.4 种用鸡 饲养方法基本与蛋鸡相同,但不宜笼养。 种鸡公母配比应为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