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世界上最大的岛是什么岛最大的群岛是什么群岛(优秀17篇)

浏览

7687

文章

17

篇1:初中世界地理必背知识点:日本群岛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群岛位于北太平洋西侧,是太平洋西缘一系列弧形岛屿的一部分。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3000多小岛(包括无人岛)组成。

日本群岛

日本群岛位于西太平洋隔海与中国、朝鲜、俄罗斯相望,属日该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海岸曲折,多良港。

(一)多山的地形包括山地和丘陵的山区,占日本面积的3/4。只有沿海零星分布着一些小平原。本州东南部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在山地中分布着许多活火山,号称“圣岳”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也是一座活火山,为日本第一高峰。山顶白雪皑皑,山坡林木茂密,风景秀丽,是游览胜地。日本多地震海啸。

日本矿产贫乏,只有硫磺储量较多,但森林和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资源不多,地狭人稠。

(二)海洋性季风气候岛国各地距海都很近,深得海洋的调节。日本与亚洲大陆相比,季风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十分明显,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大陆各地为小,降水则较多。盛行东南风的夏季,太平洋一侧雨水尤多;盛行西北风的冬季,日本海沿岸大雪纷飞。6—7月有梅雨天气,夏秋之交常受台风侵袭。

(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日本是发达的、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占世界第三位。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汽车、船舶和电子产品等都居世界前列。日本工业的特点是现代化程度高,对外依赖性大,分布偏于“三湾一海”(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濑户内海)地区。日本是典型的加工贸易国,能源和原材料基本上依靠进口,很大一部分的产品则需要出口。京滨区(东京—横滨)、阪神区(大阪—神户)、名古屋和北九州,是日本的四大临海工业区。近年来,电子等新兴工业,因原料和成品都较轻便易运,但需要洁净的环境,所以有向九州、本州北部和北海道扩展的趋势,并把九州岛建立为“硅岛”,成为日本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

日本农业以水稻为主。渔业居世界前列。北海道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总结:东京是日本首都和海、陆、空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大阪是重要海港和日本第二大城市。横滨是重要港口和重工业中心,第三大城市。

编辑推荐:日本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

全文共 2121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大陆和大洋中间,存在这么一些星罗棋布的岛屿。它们各式各样,各有各的美丽风情。世界上最小的群岛只有12.2平方公里,那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什么群岛?它的面积又有多大吗?请看小编为你送上的干货。

气候环境

马来群岛的气候分属于两种类型。印度尼西亚群岛主要是赤道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受位置(分居南北半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气候仍有差异。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气候介于亚、澳两大陆气候之间,亦兼有热带季风气候的特色,这是印度尼西亚群岛气候与非洲和南美大陆赤道多雨气候的不同之处。菲律宾群岛属于典型的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炎热、湿润,年分二季,随着季风方向的更换,雨量的季节分配和空间分布发生变化,此外,强大台风的频繁出现是菲律宾群岛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除菲律宾北部外,各岛都在赤道10℃以内,平均气温21度,年降水量从8100毫米至500毫米不等,大部分地区越过2000毫米。

因受地形和气候的制约,马来群岛的水系都短小急湍,河流的地面蚀低率很大。马来群岛的自然植被分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土壤是与其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相适应的热带土壤类型;马来群岛的动物界成为亚、澳两大陆动物的分界处。

地势地貌

马来群岛上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多分布在岛屿中部。平原比较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岛北部和苏门答腊岛东部平原面积较大。马来群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由于三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彼此挤压,时常引发地震。在地壳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时,地下灼热的岩浆也顺地裂缝上涌,在地面喷发形成火山。印尼和菲律宾是东南亚火山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些火山主要分布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和菲律宾的一些岛屿上。这些岛屿呈弧形自东向西延伸,因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灯火走廊”,这里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爆发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最不安定”的区域。

民族人口

马来群岛国家多为南岛语系的民族属于蒙古人种南方亚种(混有澳大利亚棕色人种的蒙古人种),马来群岛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也信仰佛教。人口超过3亿,人口密度最高的岛为爪哇岛。 主要民族是马来人。

群岛组成

马来群岛是世界第一大群岛,在海岛世界中,是个“人丁兴旺”的群岛“家族”。由印度尼西亚130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

马来群岛的“家族成员”,大大小小共有2万个以上,总面积达255万平方千米,人口众多。在这2万多个岛屿中,有名有姓的海岛,仅占总数的1/5,其余都是“无名小卒”。有人居住的岛,仅占岛屿总数的1/10,数目也是极少的,绝大部分岛屿无人居住。在整个地球所有的群岛中,无论是岛屿的数目,还是面积、人口,马来群岛都独占鳌头,其他任何群岛都不能与之相比。

印度尼西亚主要岛屿及岛群包括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摩鹿加、巴布亚。菲律宾主要岛屿包括吕宋、民答那峨、米沙鄢(Visayan)群岛。该群岛还包括马来西亚(沙巴和沙劳越)、文莱、巴布亚新几内亚。群岛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环抱苏禄(Sulu)、西里伯斯、班达(Banda)、摩鹿加、巽他、爪哇、弗洛勒斯(Flores)和萨武(Savu)诸海。西与亚洲大陆隔有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北与台湾之间有巴士海峡,南与澳大利亚之间有托雷斯(Torres)海峡。

除菲律宾北部以外,全在赤道10℃以内,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自8100毫米以上至不足500毫米,大部地区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米。每年7-11月西南太平洋生成台风达20余次,向西、向北移动,常使菲律宾遭受强风暴雨侵袭。马来群岛人民多操南岛语系的语言。马尼拉和雅加达居于世界最大城市之列。

形成

1、从板块“运移”来看,这里处在向西移动的太平洋板块和向北移动的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交接的地带,几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这里的地壳褶皱隆起,突出海面,形成海岛。

2、海岛大多濒临大洋海沟,海沟地带破碎,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容易形成火山岛。

3、这里的海水温度高,有利于珊瑚繁衍。而珊瑚是造岛的“能手”,能造出大量珊瑚岛礁,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就是珊瑚造的。

4、这里有十分宽阔的大陆架,大陆架为大陆的“本家”,随着海陆的沧桑变化,又可以形成面积较大的大陆岛。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重要,提供贵重木材。石油为主要矿产,在苏门答腊、印尼婆罗洲、汶莱、巴布亚等地开采。印尼新及(Singkep)岛、邦加岛、勿里洞岛的锡产量约为世界产量10%。婆罗洲和廖内(Riau)有铝土矿,西里伯斯发现镍矿,菲律宾有金、铬、铁、锰和铜。煤储量有限,然而水力资源丰富,但未充分开发。马来群岛的动植物群非常丰富且种类各异。除菲律宾北部以外,各岛都在赤道10℃以内,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从8100毫米至500毫米不等,大部分地区超过2000毫米。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马来群岛(英语:Malay Archipelago),也叫南洋群岛,世界上最大的岛群。位于东半球,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它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它由2万多个岛屿组成。总陆地面积2475249㎞²,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沿赤道延伸6100千米,南-北最大宽度3500千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

全文共 1792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是什么?又位于哪里?小编为您科普。

水文气候

印尼河流众多,水量丰沛,但都比较小。较大的河流有爪哇岛的梭罗河以及加里曼丹岛的巴里托河、卡普阿斯河、马哈坎河,其中梭罗河全长560公里。较大的湖泊有多巴湖、马宁焦湖、车卡拉湖、坦佩湖、托武帝湖、帕尼艾湖等,其中苏门答腊的多巴湖为印尼第一大湖。

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无四季分别。北部受北半球季风影响,7-9月降水量丰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风影响,12月、1月、2月降水量丰富,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

行政区划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共分为大雅加达首都特区、日惹特区、亚齐特区,和30省,共计33个一级地方行政区。二级行政区有396个县,93个市(2014年统计)。其他的主要经济城市包括泗水、万隆、棉兰、三宝垄和巨港等。

雅加达

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西北部海岸,面积740.28km²,人口1018.7万,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海陆空交通枢纽,亚洲南部与大洋洲之间的航运中心。早在500多年前雅加达就已成为输出胡椒和香料的著名海港,当时称“巽他格拉巴”,意即“椰子”。1527年改称查雅加达,含有胜利和光荣之意。1618年荷兰殖民军攻占,易名为“巴达维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军侵占印尼,直到1945年印尼独立后,改称雅加达,并被指定为共和国首都。

泗水

泗水是东爪哇省首府,城市面积为326km²,人口360万,是仅次于雅加达的全国第二大城市,海军主要基地,是印尼重要的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贸易中心之一及爪哇岛的海、空交通枢纽。因在独立斗争时期英勇抗英而被誉为“英雄城”。

棉兰

棉兰是北苏门答腊省首府,城市面积为342㎞²,人口约为180万,是印尼第三大城市。濒临马六甲海峡,是印尼对外贸易的西大门和国内外游客的主要出入境口岸之一。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经济成长三角区的成立加强了它作为苏北省和印尼北部地区发展中心的地位,推动了该市食品加工、纺织业、皮革制品、化工、建材、金属和运输工具等小工业的迅速发展。市容整洁,绿树成荫,气候宜人。市内的苏丹王宫建于1888年。

万隆

万隆是西爪哇省首府,巽他族文化中心,人口170万。地处高谷,周围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此地设有50余家高校及研究机构,并拥有全国唯一的飞机制造厂。著名的亚非会议曾在此举行,会议原址独立大厦现已辟为亚非会议博物馆。

日惹

日惹位于中爪哇,为全国三个省级特区之一,直属中央政府管辖。城市面积32.5㎞²,人口42万。是印尼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展示爪哇传统文化的窗口,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举世闻名的婆罗浮屠佛塔等名胜古迹。在独立战争时期,日惹是印尼共和国的第一个首都。

自然资源

印尼的石油、天然气和锡的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亚洲地区是印尼煤炭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占出口总量的70%以上,其次为欧洲和美洲。在亚洲地区的主要出口对象是印度、日本、中国等。印尼煤炭对中国的出口2010年达到4290万吨,已经成为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主要煤炭来源地。

印尼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由上万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其70%以上领地位于南半球,因此是亚洲唯一一个南半球国家。

印尼人口超过2.48亿(2013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因石油资源可实现净出口,印尼曾经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该组织。印尼群岛自公元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

印尼当地统治者吸收外国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态,曾出现兴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国。穆斯林商人带入伊斯兰教,欧洲势力则带来了,并于地理大发现后垄断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的贸易。经历了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后,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独立。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尼国有建设公司(WIKA)牵头的印尼国有企业联合体,当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签署了雅万高铁合资协议。雅万高铁将连接雅加达和万隆,线路总长约150公里,将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50-300公里。建成通车后,从雅加达至万隆的时间将缩短为约40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也叫南洋群岛,位于东半球,赤道附近,在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它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

马来群岛是东南亚的主要组成部分,由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菲律宾群岛等两万多个岛屿组成,岛屿面积为25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沿赤道延伸6100千米,南-北最大宽度3500千米,群岛上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东马来西亚)、东帝汶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大部分地区)。

马来群岛上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多分布在岛屿中部。平原比较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岛北部和苏门答腊岛东部平原面积较大。马来群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由于三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彼此挤压,时常引发地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世界上有最大的群岛国家是什么国

全文共 3421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群岛有很多, 但是却有很多人不知道世界上最大声的群岛国家是哪一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希望你们喜欢。

印度尼西亚的历史沿革

约在150万至3.5万年前生活于印度尼西亚群岛,称之为爪哇猿人。智人约于4.5万年前进入该地区。

公元3-7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封建王国。有记载的的朝代包括信奉佛教的室利佛逝(7世纪中叶~1293年)[4] ,后被麻喏巴歇征服;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新柯沙里王国(1222~1292年),引发了元爪战争,之后王室借助元朝军队在爪哇建立了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国(1293~1478年)。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先后侵入。1596年荷兰侵入,1602年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1799年底改设殖民政府。1942年日本占领印尼,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尼爆发八月革命,1945年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先后武装抵抗英国、荷兰的入侵,发动了三次独立战争。1947年后,荷兰与印尼经过多次战争和协商,于1949年11月签订印荷《圆桌会议协定》。根据此协定,印尼于同年12月27日成立联邦共和国,参加荷印联邦。

1950年8月印尼联邦议院通过临时宪法,正式宣布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同一年印尼成为联合国第60个成员国。1954年8月脱离荷印联邦。1967年,印尼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成立了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简称“东盟”),东盟已经拥有10个成员国,印尼是最具影响力的成员之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印尼造成全面冲击,引起局势动荡。1998年5月,执政长达32年的苏哈托总统辞职,副总统哈比比接任总统。1999年10月,印尼人民协商会议(简称人协)选举瓦希德为总统,梅加瓦蒂为副总统。2001年7月23日,人协特别会议以渎职罪罢免瓦希德总统职务,梅加瓦蒂接任总统,哈姆扎·哈兹任副总统。2004年7月,印尼举行历史上首次总统直选,原政治安全统筹部长苏西洛和人民福利统筹部长尤素夫·卡拉(Muhammad Jusuf Kalla)通过两轮直选胜出,2004年10月20日宣誓就任总统和副总统。2005年8月,印尼政府与“亚齐独立运动”分离组织达成和平协议。2006年7月,印尼国会通过亚齐管理法。2006年12月,亚齐举行地方选举,前“亚独运动”领导人伊尔万迪·尤素夫(Irwandi Yusuf)和穆罕默德·纳扎尔(Muhammad Nazar)当选省长和副省长。2012年4月,前“亚齐独立军”领导人宰尼·阿卜杜拉(Zaini Abdullah)和穆扎基尔·马纳夫(Muzakir Manaf)当选省长和副省长,任期至2017年。2006年7月,印尼国会通过新《国籍法》,取消部分带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内容。2008年10月,印尼国会通过《消除种族歧视法》。废除支那称呼2014年3月,印尼总统苏西洛签署2014年第12号总统决定书,正式废除1967年第6号通告,把“支那”(cina)改称“中华”。1967年第6号通告是印尼前总统苏哈托时代的产物,包含对中国与华人的国格和人格的歧视与侮辱。当地华人表示,40多年来对中国和华人的歧视称呼将一去不复返了,这是印尼民主政治进步的体现。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Indonesia,英语: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通称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印尼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印尼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面积较大的岛屿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印尼人口超过2.48亿(2013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航空航天技术较强。石油资源可实现净出口,印尼曾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该组织。印尼群岛自公元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印尼当地统治者吸收外国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态,曾出现兴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国。穆斯林商人带入伊斯兰教,欧洲势力则带来了__,并于地理大发现后垄断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的贸易。经历了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后,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独立。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尼国有建设公司(WIKA)牵头的印尼国有企业联合体,当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签署了雅万高铁合资协议。雅万高铁将连接雅加达和万隆,线路总长约150公里,将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50-300公里。建成通车后,从雅加达至万隆的时间将缩短为约40分钟。

印度尼西亚的自然资源

印尼的石油、天然气和锡的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印尼能源矿产部的统计(2013年),印尼煤炭资源储量约为580亿吨,已探明储量193亿吨,其中54亿吨为商业可开采储量。由于还有很多地区尚未探明储量,印尼政府估计煤炭资源总储量将达900亿吨以上。印尼拥有巨大的天然气储量,约有123 589 兆亿立方米 (相当于206 亿桶石油),其中己探明的为24 230兆亿立方米,主产于苏门答腊的阿伦和东加里曼丹的巴达克等地。印尼镍储量约为560多万吨,居世界前列。金刚石储量约为150万克拉,居亚洲前列。此外,铀、镇、铜、铭、铝矶土、锺等储量也很丰富。亚洲地区是印尼煤炭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占出口总量的70%以上,其次为欧洲和美洲。在亚洲地区的主要出口对象是印度、日本、中国等。印尼煤炭对中国的出口2010年达到4290万吨,已经成为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主要煤炭来源地。印尼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印尼约有40000多种植物,其中药用植物最为丰富。印尼全国的森林面积为1.2亿公顷,其中永久林区1.12亿公顷,可转换林区810万公顷。印尼的森林覆盖率为67.8%。印尼盛产各种热带名贵的树种,如铁木、檀木、乌木和袖木等均驰名世界。印尼海域广阔,且有一个适合各种鱼类生长的热带气候。印尼的渔资源极为丰富,苏门答腊岛东岸的巴干西亚比亚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猜你喜欢:

印度尼西亚的地理环境

位置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

印度尼西亚地跨赤道(12°S-7°N),其70%以上领地位于南半球,因此是亚洲南半球最大的国家(东帝汶也是南半球国家)。经度跨越96°E到140°E,东西长度在5500千米以上,是除中国之外领土最广泛的亚洲国家。

区域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约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约190.4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316.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专属经济区)。北部的加里曼丹岛与马来西亚隔海相望,新几内亚岛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相连。东北部面临菲律宾,东南部是印度洋,西南与澳大利亚相望。海岸线总长54716千米。

地形印尼岛屿分布较为分散,主要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各岛内部多崎岖山地和丘陵,仅沿海有狭窄平原,并有浅海和珊瑚环绕。加里曼丹岛,山地从中部向西面伸展,沿海平原广阔,南部多沼泽。苏门答腊岛,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斜贯,山脉东北侧为丘陵和较宽的沿海冲积平原,平原东部多沼泽。苏拉威西岛,大多为山地,仅沿海有狭窄平原。爪哇岛,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的盆地。伊里安岛,西部高山横亘,有印尼最高峰和世界最高的岛屿山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南部平原较宽广。

水文印尼河流众多,水量丰沛,但都比较小。较大的河流有爪哇岛的梭罗河以及加里曼丹岛的巴里托河、卡普阿斯河、马哈坎河,其中梭罗河全长560公里。较大的湖泊有多巴湖、马宁焦湖、车卡拉湖、坦佩湖、托武帝湖、帕尼艾湖等,其中苏门答腊的多巴湖为印尼第一大湖。

气候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无四季分别。北部受北半球季风影响,7-9月降水量丰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风影响,12月、1月、2月降水量丰富,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

全文共 2978 字

+ 加入清单

在亚洲大陆和大洋洲之间,有一大片星罗棋布的岛屿,其数目在两万个以上,总面积达248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上所有的群岛中,无路是岛屿数目还是其总面积来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印度尼西亚下面小编就来讲解一下印度尼西亚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Indonesia,英语: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通称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印尼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印尼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面积较大的岛屿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印尼人口超过2.48亿(2013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航空航天技术较强。石油资源可实现净出口,印尼曾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该组织。印尼群岛自公元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印尼当地统治者吸收外国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态,曾出现兴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国。穆斯林商人带入伊斯兰教,欧洲势力则带来了基督教,并于地理大发现后垄断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的贸易。经历了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后,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独立。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尼国有建设公司(WIKA)牵头的印尼国有企业联合体,当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签署了雅万高铁合资协议。雅万高铁将连接雅加达和万隆,线路总长约150公里,将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50-300公里。建成通车后,从雅加达至万隆的时间将缩短为约40分钟。

历史沿革

约在150万至3.5万年前生活于印度尼西亚群岛,称之为爪哇猿人。智人约于4.5万年前进入该地区。

公元3-7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封建王国。有记载的的朝代包括信奉佛教的室利佛逝(7世纪中叶~1293年)[4] ,后被麻喏巴歇征服;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新柯沙里王国(1222~1292年),引发了元爪战争,之后王室借助元朝军队在爪哇建立了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国(1293~1478年)。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先后侵入。1596年荷兰侵入,1602年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1799年底改设殖民政府。1942年日本占领印尼,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尼爆发八月革命,1945年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先后武装抵抗英国、荷兰的入侵,发动了三次独立战争。1947年后,荷兰与印尼经过多次战争和协商,于1949年11月签订印荷《圆桌会议协定》。根据此协定,印尼于同年12月27日成立联邦共和国,参加荷印联邦。

1950年8月印尼联邦议院通过临时宪法,正式宣布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同一年印尼成为联合国第60个成员国。1954年8月脱离荷印联邦。1967年,印尼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成立了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简称“东盟”),东盟已经拥有10个成员国,印尼是最具影响力的成员之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印尼造成全面冲击,引起局势动荡。1998年5月,执政长达32年的苏哈托总统辞职,副总统哈比比接任总统。1999年10月,印尼人民协商会议(简称人协)选举瓦希德为总统,梅加瓦蒂为副总统。2001年7月23日,人协特别会议以渎职罪罢免瓦希德总统职务,梅加瓦蒂接任总统,哈姆扎·哈兹任副总统。2004年7月,印尼举行历史上首次总统直选,原政治安全统筹部长苏西洛和人民福利统筹部长尤素夫·卡拉(Muhammad Jusuf Kalla)通过两轮直选胜出,2004年10月20日宣誓就任总统和副总统。2005年8月,印尼政府与“亚齐独立运动”分离组织达成和平协议。2006年7月,印尼国会通过亚齐管理法。2006年12月,亚齐举行地方选举,前“亚独运动”领导人伊尔万迪·尤素夫(Irwandi Yusuf)和穆罕默德·纳扎尔(Muhammad Nazar)当选省长和副省长。2012年4月,前“亚齐独立军”领导人宰尼·阿卜杜拉(Zaini Abdullah)和穆扎基尔·马纳夫(Muzakir Manaf)当选省长和副省长,任期至2017年。2006年7月,印尼国会通过新《国籍法》,取消部分带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内容。2008年10月,印尼国会通过《消除种族歧视法》。废除支那称呼2014年3月,印尼总统苏西洛签署2014年第12号总统决定书,正式废除1967年第6号通告,把“支那”(cina)改称“中华”。1967年第6号通告是印尼前总统苏哈托时代的产物,包含对中国与华人的国格和人格的歧视与侮辱。当地华人表示,40多年来对中国和华人的歧视称呼将一去不复返了,这是印尼民主政治进步的体现。

地理环境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

印度尼西亚地跨赤道(12°S-7°N),其70%以上领地位于南半球,因此是亚洲南半球最大的国家(东帝汶也是南半球国家)。经度跨越96°E到140°E,东西长度在5500千米以上,是除中国之外领土最广泛的亚洲国家。

区域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约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约190.4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316.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专属经济区)。北部的加里曼丹岛与马来西亚隔海相望,新几内亚岛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相连。东北部面临菲律宾,东南部是印度洋,西南与澳大利亚相望。海岸线总长54716千米。

自然资源

印尼的石油、天然气和锡的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印尼能源矿产部的统计(2013年),印尼煤炭资源储量约为580亿吨,已探明储量193亿吨,其中54亿吨为商业可开采储量。由于还有很多地区尚未探明储量,印尼政府估计煤炭资源总储量将达900亿吨以上。印尼拥有巨大的天然气储量,约有123 589 兆亿立方米 (相当于206 亿桶石油),其中己探明的为24 230兆亿立方米,主产于苏门答腊的阿伦和东加里曼丹的巴达克等地。印尼镍储量约为560多万吨,居世界前列。金刚石储量约为150万克拉,居亚洲前列。此外,铀、镇、铜、铭、铝矶土、锺等储量也很丰富。亚洲地区是印尼煤炭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占出口总量的70%以上,其次为欧洲和美洲。在亚洲地区的主要出口对象是印度、日本、中国等。印尼煤炭对中国的出口2010年达到4290万吨,已经成为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主要煤炭来源地。印尼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印尼约有40000多种植物,其中药用植物最为丰富。印尼全国的森林面积为1.2亿公顷,其中永久林区1.12亿公顷,可转换林区810万公顷。印尼的森林覆盖率为67.8%。印尼盛产各种热带名贵的树种,如铁木、檀木、乌木和袖木等均驰名世界。印尼海域广阔,且有一个适合各种鱼类生长的热带气候。印尼的渔资源极为丰富,苏门答腊岛东岸的巴干西亚比亚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世界地理必背知识点:日本群岛气候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温带是冷暖气流相互角逐的地区,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非周期变化都很显著。尤其是北半球温带地区的大陆面积宽广,地形复杂,气候类型更多。

气候

日本群岛属温和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丰沛。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除本州北部和北海道低于0℃外,其余均在0℃以上;最热月出现在八月,在海洋气团的影响下比较凉爽,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雨量丰富,年降水量在800~2,500毫米之间;以日本海沿岸和南部沿海最多,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最高可达3,000毫米以上;濑户内海沿岸和北海道北部、中部降水较少,但也有700~900毫米。群岛降水不但丰富,而且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但每年有两次高峰,一在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为梅雨期;另一次在九月,为热带气旋雨。此外,在日本海沿岸冬雨较多,而太平洋沿岸则夏季多雨。

河流

日本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水利资源丰富。降水较多,河水丰富,有较多的河水供工农业生产使用;同时,由于地形崎岖多山,富水力资源,水能蕴藏量达5,000多万千瓦,这对于矿物燃料资源贫乏的日本来说,意义重大。但日本多数河流的航运价值不大。

自然植物

自然植物种类丰富,森林面积很大,热带性植物较多,且与温带性植物混生,还有许多固有植物,这也是日本自然地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日本地貌、气候、土壤复杂,在第三纪中新世以前日本与亚洲大陆相连,使日本有可能拥有亚洲大陆的一切植物种属;再加上日本没有受到冰河之灾,较好地保存了古代的植物种属,因而日本列岛植物种类丰富,约有1,000个属,5,500多个种。日本植物中还有很多特有种,在北海道和奥羽地方还有热带性植物与温带性植物混生的现象,例如在北海道就杂有热带性的桂树和花椒树。日本森林面积的比重很大,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8%。温带针叶林有松、杉和落叶松;温带落叶阔叶林中主要有栎属、山毛榉属、槭、栗、公孙树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为山茶树、樟科、棕榈科等;南部多樱树。

总结: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因而除大陆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夏温十分炎热,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所以气候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

编辑推荐:日本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世界上哪些国家肥胖率最高?竟然是太平洋群岛

全文共 1299 字

+ 加入清单

你可能会猜测美国是世界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但结果证明我们错了。太平洋群岛、澳大利亚和斐济东部南太平洋岛国的肥胖率飙升,使这些地方成为仍不允许肥胖的头号国家。

以前,有人认为太平洋岛民天生容易发胖,但现在专家说,西方饮食的引入是岛民肥胖的主要原因。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美属萨摩亚南部地区排名第一,75%的人口肥胖。南太平洋的瑙鲁和库克群岛紧随其后,肥胖率分别为71%和63%,排名第二和第三。

二战后,这些岛屿被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英国和法国殖民。从那以后,肥胖率增加了,主要是由于饮食和社会的变化。新文明试图教化原始岛民。他们带来了他们认为正确的饮食习惯,并鼓励他们依赖进口食品,这意味着当地的渔业和农业正在逐渐消失。生鱼、生肉和当地水果和蔬菜等传统岛屿食品逐渐被大米、糖、面粉、肉罐头、水果和蔬菜罐头、饮料和啤酒所取代。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解释说,这些高能量和低营养的食物是岛民快速变胖的原因。这些西餐是当地岛民地位高的象征。他们开始学习如何煎鱼,而不是像最初那样生吃。

然而,由于岛国面积小,社区关系密切,社会变化越来越快。西方文明也开始在这些岛国开采和发展矿业。原本用于农业的土地已经变得极其贫瘠。此外,殖民航运造成的污染已经使珊瑚礁退化,它将永远无法恢复其取之不尽的鱼类资源的原始状态。

哈佛大学的斯坦利·乌利贾泽克教授说:“岛屿国家中过高的肥胖率可能是由岛屿之间的地理隔离和食物短缺的风险造成的。”有人认为,这些岛屿的居民身体容易肥胖,但我们认为这不能解释肥胖现象一夜之间占领了这些岛屿。"

孟加拉国和埃塞俄比亚的肥胖率只有1%,排名垫底。尼泊尔的肥胖率略高于1%,位居第二。

事实上,低肥胖率的国家大多位于非洲和南亚。专家表示,这些地区的人们正遭受着极其严重的营养不良,他们需要努力获取能量来满足身体需求。

在WFP办公室工作的格雷格·巴罗解释道:“从西非和中非到非洲之角和亚洲,我们已经看到许多人患有慢性营养不良。特别是在埃塞俄比亚、孟加拉国和尼泊尔,大量公民在日常饮食中无法达到正常的卡路里含量。不仅如此,他们还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研究表明,大量南亚人无法达到营养平衡。南亚国家的人口正在迅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营养失衡最严重的地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这个地区太穷了,人们买不到最有营养的食物。埃塞俄比亚的经济以自给农业为主,只有农民有足够的食物。气候变化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已经很难养活家人和销售自己的产品。但与20年前相比,这些国家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这张由中情局提供的数据组成的地图显示了全球肥胖危机的紧迫性。每个大陆都面临体重问题。全球肥胖状况不可逆转,尤其是在大多数欧洲、中东和北美国家。

据说英国超过25%的人口肥胖,而法国、意大利和瑞典相对较好,肥胖率低于10%。肥胖人口约占美国人口的33%,而澳大利亚略低于27%。

当体重指数超过30时,就认为是肥胖,而当体重指数超过40时,就认为是严重肥胖。

营养学家卡特里娜·马瑟(Katrina Mather)说,肥胖通常与可预防的慢性疾病无关,慢性疾病是人类健康的杀手。

看到中国绿色真好。总的来说,亚洲人很苗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什么群岛?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马来群岛

马来群岛(英语:Malay Archipelago),也叫南洋群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位于东半球,赤道附近,由2万多个岛屿组成。总陆地面积2475249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

马来群岛(英语:Malay Archipelago),也叫南洋群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位于东半球,赤道附近,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是东南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2万多个岛屿组成。总陆地面积2475249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沿赤道延伸6100千米,南-北最大宽度3500千米。群岛上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东马来西亚)、东帝汶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大部分地区)。新几内亚岛有时不纳入马来群岛。

马来群岛是世界第一大群岛,在海岛世界中,是“人丁兴旺”的群岛“家族”。由印度尼西亚130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马来群岛的“家族成员”,大大小小共有2万个以上,总面积达255万平方千米,人口众多。在这2万多个岛屿中,有名有姓的海岛,仅占总数的1/5,其余都是“无名小卒”。有人居住的岛,仅占岛屿总数的1/10,数目也是极少的,绝大部分岛屿无人居住。在整个地球所有的群岛中,无论是岛屿的数目,还是面积、人口,马来群岛都独占鳌头,其他任何群岛都不能与之相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日本群岛地形

全文共 1021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海底地壳隆起、海面上升,日本列岛最终形成。日本列岛南北两端,均由大陆架和大陆断续相连。也就是说,当时的“日本”还不是“列岛”。

日本群岛位于亚洲东部边缘,在北纬31°~46°之间,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3,900多个小岛组成,呈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岛。在第四纪时,由于日本海和台湾海峡的沉降而形成今日的弧形列岛。日本全部面积为37.7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大岛为36万平方公里。日本群岛的地理位置,是形成日本这个自然综合体的前提。

地形

日本群岛在水平地形上的特点是:岛势狭长,海岸曲折,海湾众多,因而群岛的任何地方离海岸都在100公里以内。日本地表崎岖多山,平原面积狭小,山地和丘陵在群岛的地形中最占优势,据统计,日本国有7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其中纯山地即占全国土地的60%。山地的走向和排列多与海岸平行,分内外两带,内带位于日本海一侧,主要包括奥羽、越后、飞驒等较大山脉;外带位于太平洋一侧,主要包括北上、阿武隈、关东、木曾、纪伊、四国、九州等山脉。日本群岛的平原和低山仅占日本面积的13%,临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本国最大的平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海拔仅50米,其前身为东京湾的海底,如今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此外,还有名古屋附近的浓尾平原,大阪、京都一带的畿内平原等。

地震带

日本群岛是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环,素以多火山地震著称于世。全境火山可分为8列,即千岛火山脉、那须火山脉、鸟海火山脉、富士火山脉、乘鞍火山脉、白山火山脉、阿苏火山脉和雾岛火山脉。其中雾岛火山脉从九州南部向西南延至琉球群岛,并与台北大屯火山遥相连系。圆锥形的火山是日本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型式,富士山是其典型代表,此山原是一座活火山,已有百余年未见活动,山顶积雪、四时不化,有日本阿尔卑斯之称。此外还有盾状火山,但不如圆锥状普遍,海拔1,592米的阿苏山,即是一座典型的盾状活火山,火山口至今还常喷出大量的烟气和火山灰。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带分为两列,日本海沿岸的称内侧地震带,太平洋沿岸的称外侧地震带。大地震多发生在外侧地震带,危害性最大的地震区是在大阪、名古屋和东京附近一带地区。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引起海啸,死伤17万多人。

总结:在亚洲大陆的东部边缘,经过激烈的地壳变动,呈弧状南北走向的日本列岛的基本构架开始形成,并在更新世几经变化,而引起这种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冰川的消长。

编辑推荐:日本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什么

全文共 1752 字

+ 加入清单

群岛国家指全部由一个或多个群岛构成的国家,并可包括其他岛屿。作为与海洋相伴的国家,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相关资料。

国家简介

中文名称: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英文名称: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简称: 印度尼西亚,印尼

所属洲: 亚洲

首都: 雅加达

主要城市: 雅加达、玛琅、万隆

国庆日: 1945年8月17日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国歌: 《伟大的印度尼西亚》

国家代码: INA

官方语言: 印尼语

货币: 印尼盾

时区: UTC+7至UTC+9

国家领袖: 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

人口数量: 2.45亿

主要民族: 爪哇族、巽他族、马都拉族等

主要宗教: 伊斯兰教、____新教、天主教

国土面积: 1,919,440平方公里

水域率: 4.85%

国际电话区号: +62

国际域名缩写: .id

道路通行: 靠左驾驶

国鸟: 雄鹰

国花: 毛茉莉

工业

印尼工业发展方向是加强外向型的制造业。2000年制造业增长逾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主要部门有采矿、纺织、轻工等。

旅游业

重要创汇行业,政府高度重视,注意开发旅游景点,兴建饭店,培训人员和简化手续。外国游客1997年达520万人次,后受金融危机和国内政局影响连续下滑,2000年开始回升。2001年达515万人次,创汇54亿美元。主要景点有巴厘岛、婆罗浮屠佛塔、"美丽的印度尼西亚"缩影公园、日惹皇官、多巴湖等。

资源

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锡、铝矾土、镍、铜和金、银等。已探明矿产储量为:石油500亿桶、天然气73万亿立方米,煤360亿吨。地热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45亿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74%。

农业

全国耕地面积5980万公顷(不包括伊里安查亚)。1996年农业总产值约占GDP的15.2%,2000年提高到16.9%。全国农业人口(包括从事林业和渔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9%。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Indonesia,英语: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是东南亚国家。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印尼人口超过2.48亿(2013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印尼群岛自公元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印尼当地统治者吸收外国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态,曾出现兴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国。穆斯林商人带入伊斯兰教,欧洲势力则带来了____,并于地理大发现后垄断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的贸易。经历了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后,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独立。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位于北纬10度至南纬10度之间,其70%以上领地位于南半球,因此是亚洲唯一一个南半球国家。东西长度在5500公里以上,是除中国之外领土最广泛的国家。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无四季分别。北部受北半球季风影响,七八九三月降水量丰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风影响,十二月、一月、二月降水量丰富。

印度尼西亚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火山有4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77座。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印度尼西亚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中,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岸线长3.5万公里。

经济

1968年以来,特别是80年代调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后,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第一个25年长期建设计划中,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通货膨胀控制在10%以内。1994年4月进入第二个25年长期建设计划,即经济起飞阶段。政府进一步放宽投资限制,吸引外资,并采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旅游、增加出口。1997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重创,经济大幅衰退,货币贬值、通膨高踞。为摆脱经济困境,政府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援。1999年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整改阻力较大,私企外债、银行呆账等问题难以解决。

2016年3月16日晚,印尼交通部与印雅万高铁合资公司在印尼雅加达签署特许经营协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世界最大的群岛

全文共 3618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最大的群岛是什么呢?今天来了解一下吧。

马来群岛是世界第一大群岛,在海岛世界中,是个“人丁兴旺”的群岛“家族”。由印度尼西亚130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

马来群岛的“家族成员”,大大小小共有2万个以上,总面积达255万平方千米,人口众多。在这2万多个岛屿中,有名有姓的海岛,仅占总数的1/5,其余都是“无名小卒”。有人居住的岛,仅占岛屿总数的1/10,数目也是极少的,绝大部分岛屿无人居住。在整个地球所有的群岛中,无论是岛屿的数目,还是面积、人口,马来群岛都独占鳌头,其他任何群岛都不能与之相比。

印度尼西亚主要岛屿及岛群包括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摩鹿加、巴布亚。菲律宾主要岛屿包括吕宋、民答那峨、米沙鄢(Visayan)群岛。该群岛还包括马来西亚(沙巴和沙劳越)、文莱、巴布亚新几内亚。群岛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环抱苏禄(Sulu)、西里伯斯、班达(Banda)、摩鹿加、巽他、爪哇、弗洛勒斯(Flores)和萨武(Savu)诸海。西与亚洲大陆隔有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北与台湾之间有巴士海峡,南与澳大利亚之间有托雷斯(Torres)海峡。

除菲律宾北部以外,全在赤道10℃以内,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自8100毫米以上至不足500毫米,大部地区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米。每年7-11月西南太平洋生成台风达20余次,向西、向北移动,常使菲律宾遭受强风暴雨侵袭。马来群岛人民多操南岛语系的语言。马尼拉和雅加达居于世界最大城市之列。

马来群岛作物

由于马来群岛纬度较低,赤道横贯中部,炎热多雨的气候与肥沃的火山土壤为热带经济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岛上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农村和农业经济占压倒优势,农村居民绝大多数为定居耕种者,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也有玉蜀黍、甘薯或木薯,以及商品作物,如橡胶、烟叶、糖、椰乾、胡椒、奎宁、肉豆蔻、木棉、西谷米、马尼拉麻等。[1]

马来群岛气候环境

马来群岛的气候分属于两种类型。印度尼西亚群岛主要是赤道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受位置(分居南北半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气候仍有差异。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气候介于亚、澳两大陆气候之间,亦兼有热带季风气候的特色,这是印度尼西亚群岛气候与非洲和南美大陆赤道多雨气候的不同之处。菲律宾群岛属于典型的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炎热、湿润,年分二季,随着季风方向的更换,雨量的季节分配和空间分布发生变化,此外,强大台风的频繁出现是菲律宾群岛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除菲律宾北部外,各岛都在赤道10℃以内,平均气温21度,年降水量从8100毫米至500毫米不等,大部分地区越过2000毫米。

因受地形和气候的制约,马来群岛的水系都短小急湍,河流的地面蚀低率很大。马来群岛的自然植被分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土壤是与其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相适应的热带土壤类型;马来群岛的动物界成为亚、澳两大陆动物的分界处。

马来群岛民族人口

马来群岛国家多为南岛语系的民族属于蒙古人种南方亚种(混有澳大利亚棕色人种的蒙古人种),马来群岛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也信仰佛教。人口超过3亿,人口密度最高的岛为爪哇岛。 主要民族是马来人。

爪哇岛

居住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和其他国家仍以马来人为族称的居民。多为新马来人的后裔,社会、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马来人之间也开始出现差异,各具民族特点。马来西亚的马来人,自称马来由人。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中南部和沙捞越地区。多混有华人、印度人、泰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统。使用马来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有多种方言。原用阿拉伯字母文字,后改用拉丁字母。原信印度教、佛教和万物有灵,15世纪末大多改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有部分人信仰__和天主教 。家庭组织除南部森美兰州母系制占优势外,一般都为双系制。马来人以农业为主,种水稻、橡胶、椰子、咖啡、金鸡纳树和油棕等,有卓越的蔬菜栽培技术。渔业和航海业发达。

广义上的马来人指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岛国的民族。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通用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诸语言。其民族来源,尚无定论。多数研究者认为,马来人的祖先约在5000年前从亚洲内陆逐渐南下,迁至中南半岛,并经马来半岛(一说经安达曼群岛)进入苏门答腊岛,然后往东扩散到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和菲律宾群岛,往西扩散到马达加斯加岛。这种迁徙浪潮持续数千年之久。一般按迁徙时间先后大体分为两种:原始马来人(包括古马来人)和新马来人。原始马来人迁徙的时间,约在公元前3000-1000年,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新马来人迁徙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公元16世纪,已受到印度、中国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各地马来人在其分布地区均留下人数众多的后裔,不同程度地与当地居民发生混合以及相互混合,已发展为许多个具有不同族称的民族,如爪哇人、巽他人、马都拉人、他加禄人、伊富高人、马达加斯加人等。

马来群岛板块

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板块内部是稳定区,而板块之间的会合处是不稳定区。马来群岛处在许多板块的会合处,西北部为华南—东南亚板块,它是欧亚板块的一部分,西南部为印度洋板块,东南部为澳大利亚板块,东部为太平洋板块,东北部为菲律宾海洋板块菲律宾海洋板块向西运动,菲律宾海洋地壳沿着琉球海沟和菲律宾海沟消亡。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华南—东南亚板块相对于菲律宾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向南运动。欧亚板块的东南边棱很不规则,有人指出:“引起这种不规则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伊里安岛正北太平洋板块上一个突角的向西运动”。

在构造单元上,马来群岛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稳定性区域,主要包括加里曼丹岛的西南部和苏门答腊岛的东北部。这里与中南半岛仅隔巽他大陆架,地壳相对稳定,缺乏火山,也少地震。另一部分属于不稳定区域,显然,除稳定性

卫星拍摄的一个小岛,岛中央是一座火山

区域而外的马来群岛,都属于这种不稳定性区域。这里山岭高峻,海沟深陷,地壳极不稳定,火山地震极多。印度尼西亚有400余座火山,其中的120座为活火山;菲律宾也有52座火山。马来群岛是濒太平洋和喜马拉雅造山带和火山地震带的会合处。

岛弧与海沟共生,这是马来群岛地形结构的突出特征。整个马来群岛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部分都是岛弧——印度尼西亚弧、班达弧和菲律宾弧,外临深海沟——爪哇海沟、班达海沟和菲律宾海沟。在地形上,如果说中南半岛是古老而久经侵蚀的地貌形恣,马来群岛则是由新期地壳变动而形成的支离破碎的高峻地貌。

在海洋地形方面,马来群岛把东南亚海域分隔成许多形状不同的海,属于太平洋的有班达海、爪哇海、苏拉威西海、苏禄海、马鲁古海和佛罗勒斯海等;属于印度洋的有帝汶海、阿拉弗拉海等。东南亚海域深浅相差悬殊,中国南海南部、暹罗湾、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和爪哇海这一广大海域,深度不超过100米,称为巽他大陆架。海底有古河道和砾石、砂子、砂质壤土等沉积物,证明这里曾是大陆的一部分。除巽他大陆架而外,余者多为深海盆地或海沟,一般深度超过4000米。

马来群岛地势地貌

马来群岛上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多分布在岛屿中部。平原比较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岛北部和苏门答腊岛东部平原面积较大。马来群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由于三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彼此挤压,时常引发地震。在地壳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时,地下灼热的岩浆也顺地裂缝上涌,在地面喷发形成火山。印尼和菲律宾是东南亚火山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些火山主要分布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和菲律宾的一些岛屿上。这些岛屿呈弧形自东向西延伸,因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灯火走廊”,这里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爆发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最不安定”的区域。[1]

马来群岛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重要,提供贵重木材。石油为主要矿产,在苏门答腊、印尼婆罗洲、汶莱、巴布亚等地开采。印尼新及(Singkep)岛、邦加岛、勿里洞岛的锡产量约为世界产量10%。婆罗洲和廖内(Riau)有铝土矿,西里伯斯发现镍矿,菲律宾有金、铬、铁、锰和铜。煤储量有限,然而水力资源丰富,但未充分开发。马来群岛的动植物群非常丰富且种类各异。除菲律宾北部以外,各岛都在赤道10℃以内,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从8100毫米至500毫米不等,大部分地区超过2000毫米。[2]

马来群岛形成

1、从板块“运移”来看,这里处在向西移动的太平洋板块和向北移动的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交接的地带,几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这里的地壳褶皱隆起,突出海面,形成海岛。

2、海岛大多濒临大洋海沟,海沟地带破碎,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容易形成火山岛。

3、这里的海水温度高,有利于珊瑚繁衍。而珊瑚是造岛的“能手”,能造出大量珊瑚岛礁,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就是珊瑚造的。

4、这里有十分宽阔的大陆架,大陆架为大陆的“本家”,随着海陆的沧桑变化,又可以形成面积较大的大陆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什么岛?马来群岛的气候特征

全文共 1596 字

+ 加入清单

马来群岛称东南亚岛屿区,也叫南洋群岛,世界上最大的岛群,它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由印尼17,0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通常包括新几内亚岛,而不包括西北方的安达曼、尼科巴(Nicobar)群岛及东方的俾斯麦群岛。总陆地面积2,475,249平方公里(955,699平方哩),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沿赤道延伸6,100公里(3,800哩),南-北最大宽度3,500公里(2,200哩)。马来群岛的地理位置 印度尼西亚主要岛屿及岛群包括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摩鹿加、巴布亚。菲律宾主要岛屿包括吕宋、民答那峨、米沙鄢(Visayan)群岛。该群岛还包括马来西亚(沙巴和沙劳越)、文莱、巴布亚新几内亚。群岛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环抱苏禄(Sulu)、西里伯斯、班达(Banda)、摩鹿加、巽他、爪哇、弗洛勒斯(Flores)和萨武(Savu)诸海。西与亚洲大陆隔有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北与台湾之间有巴士海峡,南与澳大利亚之间有托雷斯(Torres)海峡。 除菲律宾北部以外,全在赤道10度以内,平均气温21℃(80℉)。年降雨量自8,100公釐(320吋)以上至不足500公釐,大部地区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公釐(80吋)。每年7~11月西南太平洋生成台风达20馀次,向西、向北移动,常使菲律宾遭受强风暴雨侵袭。马来群岛人民多操澳斯特罗尼西亚语系的语言。马尼拉和雅加达居于世界最大城市之列。 马来群岛的地势 马来群岛上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多分布在岛屿中部。平原比较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岛北部和苏门答腊岛东部平原面积较大。马来群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由于三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彼此挤压,时常引发地震。在地壳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时,地下灼热的岩浆也顺地裂缝上涌,在地面喷发形成火山。印尼和菲律宾是东南亚火山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些火山主要分布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和菲律宾的一些岛屿上。这些岛屿呈弧形自东向西延伸,因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灯火走廊”,这里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爆发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最不安定”的区域。 马来群岛的气候马来群岛的气候分属于两种类型。印度尼西亚群岛主要是赤道多雨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是典型的赤道气候。但由于受位置(分居南北半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气候仍有差异。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气候介于亚、澳两大陆气候之间,亦兼有热带季风气候的特色,这是印度尼西亚群岛气候与非洲和南美大陆赤道多雨气候的不同之处。菲律宾群岛属于典型的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炎热、湿润,年分二季,随着季风方向的更换,雨量的季节分配和空间分布发生变化,此外,强大台风的频繁出现是菲律宾群岛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除菲律宾北部外,各岛都在赤道10度以内,平均气温21度,年降水量从8100mm至500mm不等,大部分地区越过2000mm。 因受地形和气候的制约,马来群岛的水系都短小急湍,河流的地面蚀低率很大。马来群岛的自然植被分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土壤是与其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相适应的热带土壤类型;马来群岛的动物界成为亚、澳两大陆动物的分界处。 马来群岛的形成因素 从地壳活动的特点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从板块“运移”来看,这里处在向西移动的太平洋板块和向北移动的印度板块、澳大利亚板块交接的地带,几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这里的地壳褶皱隆起,突出海面,形成海岛。 2、海岛大多濒临大洋海沟,海沟地带破碎,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容易形成火山岛。 3、这里的海水温度高,有利于珊瑚繁衍。而珊瑚是造岛的“能手”,能造出大量珊瑚岛礁,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就是珊瑚造的。 4、这里有十分宽阔的大陆架,大陆架为大陆的“本家”,随着海陆的沧桑变化,又可以形成面积较大的大陆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全文共 1626 字

+ 加入清单

素称千岛之国的国家,位于亚洲东南部大陆与澳大利亚之间,由大小13,700多个岛屿组成。请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

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位于北纬10度至南纬10度之间,其70%以上领地位于南半球,因此是亚洲唯一一个南半球国家。东西长度在5500公里以上,是除中国之外领土最广泛的国家。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无四季分别。北部受北半球季风影响,七八九三月降水量丰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风影响,十二月、一月、二月降水量丰富。印度尼西亚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火山有4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77座。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印度尼西亚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中,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岸线长3.5万公里。

最大的群岛国家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大陆与澳大利亚之间,由大小13,700多个岛屿组成,素称千岛之国。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北部的加里曼丹岛与马来西亚接壤,南部新几内亚岛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相连。东北面为菲律宾,东南面是印度洋,西南与澳大利亚相望。海岸线长约3.5万公里 ,领海面积约是陆地面积的4倍。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Indonesia,英语: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是东南亚国家。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印尼人口超过2.48亿(2013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印尼群岛自公元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印尼当地统治者吸收外国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态,曾出现兴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国。穆斯林商人带入伊斯兰教,欧洲势力则带来了__,并于地理大发现后垄断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的贸易。经历了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后,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独立。2015年7月28日,印度尼西亚(南纬2.7度,东经138.6度)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2016年2月14日,印尼禁止青少年庆祝情人节。

群岛国家的发展历史

早在前2世纪后半期,在印尼出现了最早的国家叶调。公元三至七世纪,印尼境内分布着很多小王国和部落。七至十一世纪,大国室利佛逝与中国使者商旅不绝于途。7世纪到14世纪之间,佛教在印尼传播,13世纪末14世纪初,在爪哇建立了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满者伯夷。郑和下西洋经过了印尼,并在马六甲有外交活动。到了16世纪,欧洲人抵达现印尼,发现了这些小国。一些欧洲强国开始建立殖民地,荷兰变成了这些欧洲国家里面占领最多领土的国家。荷兰最初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这些地区实行殖民统治。1799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后殖民地被荷兰政府接管,史称荷属东印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之后,当地人开始争取自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印尼之后,苏加诺立即在之后一日发表印尼独立宣言。之后在短短五日间,印尼全国都宣告脱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管治,最终东印度公司在1949年宣布放弃对印尼的管治权,使印尼得以正式独立,苏加诺被任为印尼第一任总统。1965年9月30日印尼发生了“九·三0”事件,全国掀起大规模反华浪潮。1967年2月,苏加诺被解除总统头衔,苏哈托出任代理总统,反华浪潮更加凶猛。1969年苏卡诺垮台,军队司令苏哈托任总统一职。在其近三十年的独裁统治中,苏哈托家族积累了大量财富,直到1998年大规模的政治示威迫使苏哈托放弃政权。1998年发生大规模骚乱排华运动,大量华侨、华人被残忍的杀害。雅加达人权与妇女研究组织经整理后的报告显示,5月发生的骚乱中,其中以雅加达每天发生的100多起最为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世界上最小的群岛是什么

全文共 1613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最小的群岛是什么?地球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即使这么辽阔的海洋,那么岛屿肯定是很常见的,今天小编整理了世界上最小的群岛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Top 1,中国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大概有14亿。重庆、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几个城市都有众多的人口,在世界范围内都算得上人口大都市。

Top 2,印度

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总人口达到13亿多。由于中国人口增速放缓,专家估计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个时间会提前。

Top 3,美国

美国有大概3.28亿人口,仅次于中国和印度。在众多的州里,加利福利亚州人口最多。

Top 4,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岛国,人口约为2.65亿。印度尼西亚人口出生率明显高于死亡率,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该国人口增长迅速。政府也在采取各种措施抑制人口过快增长。

Top 5,巴西

巴西约有2.1亿人口,是世界上第五大人口国家,同时巴西的领土面积也排在世界第五位。

Top 6,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总人口约为2.03亿,考虑到巴基斯坦的领土面积,这样的人口密度实在很大,去过巴基斯坦旅行的人应该深有体会。

这是目前公布的数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6个国家将是:印度、中国、尼日利亚、美国、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紧随其后。

世界上最小的岛

截止2021年8月,世界上最小的岛是瑙鲁。

世界上最小的岛是瑙鲁。在世界上,关于地球上的最小岛屿是很难界定的,因为地球上还有很多无人居住的小岛,而在有人居住的小岛中,瑙鲁就是最小的岛。

瑙鲁同时还是一个国家其全称为“瑙鲁共和国”,瑙鲁的名字来源于瑙鲁话里的Anaoero,意思是"l go to the beach”"。

地形地貌

瑙鲁最高海拔61米。瑙鲁岛上没有河流,唯一的一个湖泊布阿达湖也是咸水湖,虽然降水很多,但小岛的表面透水性很强,所以岛上几乎没有淡水,饮用水都需进口。

气候特征

瑙鲁属热带雨林气候,森林占40%,气温24-38℃,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

世界上最小的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密克罗尼西亚:意为“小岛群岛”。位于中太平洋,绝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陆地总面积2584平方千米。居民主要是密克罗尼西亚人。

密克罗尼西亚主要有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瑙鲁岛、吉尔伯特群岛等。群岛分列为两弧,中隔马里亚纳海沟。群岛以珊瑚礁为主,有许多大环礁和礁湖,也有火山岛。属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加罗林群岛附近是台风源地之一。主产香蕉、甘蔗、椰子和磷酸盐等。

(1)瑙鲁共和国位于太平洋中西部。面积22平方千米。居民多瑙鲁人。瑙鲁为一珊瑚岛,属热带雨林气候。瑙鲁行政管理中心为亚伦。

(2)基里巴斯共和国位于瑙鲁东部,面积684平方千米。产椰干、磷酸盐、水果、鱼翅等。首都塔拉瓦。1980年6月25日同我国建交。

(3)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由6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722平方千米。首都科洛尼亚。1989年9月11日同我国建交。

(4)马绍尔群岛共和国面积181平方千米。首都马朱罗。1990年11月16日与我国建交。

(5)帕劳共和国面积488平方千米。首都科罗尔。

历史沿革:19世纪中期英、美、德先后在此设立贸易点,1885年后西班牙、德国、日本、美国相继占领群岛。

1947年,联合国将密交美国托管,后与马绍尔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帕劳构成太平洋岛屿托管地的4个政治实体。

1979年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成立,1982年与美国正式签订《自由联系条约》。

1990年12月,联合国安理会召开正式会议,通过了终止部分太平洋托管领土协定的决议,正式结束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托管地位,并于1991年9月17日接纳其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1977年,科斯雷州设立,系从波纳佩州分离

2001年10月1日,“法伊库克”通过一项决议从特鲁克州分离谋求州的地位。联邦政府显然忽视了这项决议。法伊库克位于特鲁克州的西部,包括托尔、乌多特、玻勒和帕塔等群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世界面积最大的群岛

全文共 4140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世界有,有着许多海岛,有的相差很远,有的相差很近,而当相差近的有十几个的时候,它们就叫做群岛。今天小编带你们去看看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民族人口

马来群岛国家多为南岛语系的民族属于蒙古人种南方亚种(混有澳大利亚棕色人种的蒙古人种),马来群岛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也信仰佛教。人口超过3亿,人口密度最高的岛为爪哇岛。 主要民族是马来人。居住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和其他国家仍以马来人为族称的居民。多为新马来人的后裔,社会、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马来人之间也开始出现差异,各具民族特点。马来西亚的马来人,自称马来由人。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中南部和沙捞越地区。多混有华人、印度人、泰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统。使用马来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有多种方言。原用阿拉伯字母文字,后改用拉丁字母。原信印度教、佛教和万物有灵,15世纪末大多改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有部分人信仰__和天主教 。家庭组织除南部森美兰州母系制占优势外,一般都为双系制。马来人以农业为主,种水稻、橡胶、椰子、咖啡、金鸡纳树和油棕等,有卓越的蔬菜栽培技术。渔业和航海业发达。

广义上的马来人指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岛国的民族。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通用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诸语言。其民族来源,尚无定论。多数研究者认为,马来人的祖先约在5000年前从亚洲内陆逐渐南下,迁至中南半岛,并经马来半岛(一说经安达曼群岛)进入苏门答腊岛,然后往东扩散到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和菲律宾群岛,往西扩散到马达加斯加岛。这种迁徙浪潮持续数千年之久。一般按迁徙时间先后大体分为两种:原始马来人(包括古马来人)和新马来人。原始马来人迁徙的时间,约在公元前3000-1000年,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新马来人迁徙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公元16世纪,已受到印度、中国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各地马来人在其分布地区均留下人数众多的后裔,不同程度地与当地居民发生混合以及相互混合,已发展为许多个具有不同族称的民族,如爪哇人、巽他人、马都拉人、他加禄人、伊富高人、马达加斯加人等。

马来群岛

马来群岛(英语:Malay Archipelago),也叫南洋群岛,世界上最大的岛群。位于东半球,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它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它由2万多个岛屿组成。总陆地面积2475249㎞²,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沿赤道延伸6100千米,南-北最大宽度3500千米。

群岛上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东马来西亚)、东帝汶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大部分地区)。新几内亚岛有时不纳入马来群岛。

作物

由于马来群岛纬度较低,赤道横贯中部,炎热多雨的气候与肥沃的火山土壤为热带经济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岛上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农村和农业经济占压倒优势,农村居民绝大多数为定居耕种者,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也有玉蜀黍、甘薯或木薯,以及商品作物,如橡胶、烟叶、糖、椰乾、胡椒、奎宁、肉豆蔻、木棉、西谷米、马尼拉麻等。

形成

1、从板块“运移”来看,这里处在向西移动的太平洋板块和向北移动的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交接的地带,几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这里的地壳褶皱隆起,突出海面,形成海岛。

2、海岛大多濒临大洋海沟,海沟地带破碎,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容易形成火山岛。

3、这里的海水温度高,有利于珊瑚繁衍。而珊瑚是造岛的“能手”,能造出大量珊瑚岛礁,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就是珊瑚造的。

4、这里有十分宽阔的大陆架,大陆架为大陆的“本家”,随着海陆的沧桑变化,又可以形成面积较大的大陆岛。

所属国家

这些岛屿分属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亚136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100个岛屿。为研究问题方便起见,把除菲律宾以外的诸群岛统称为印度尼西亚群岛。其中主要的岛屿有印度尼西亚的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摩鹿加、伊里安,菲律宾的吕宋、棉兰老、米鄢群岛。

地势地貌

马来群岛上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多分布在岛屿中部。平原比较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岛北部和苏门答腊岛东部平原面积较大。马来群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由于三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彼此挤压,时常引发地震。在地壳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时,地下灼热的岩浆也顺地裂缝上涌,在地面喷发形成火山。印尼和菲律宾是东南亚火山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些火山主要分布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和菲律宾的一些岛屿上。这些岛屿呈弧形自东向西延伸,因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灯火走廊”,这里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爆发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最不安定”的区域。

板块

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板块内部是稳定区,而板块之间的会合处是不稳定区。马来群岛处在许多板块的会合处,西北部为华南—东南亚板块,它是欧亚板块的一部分,西南部为印度洋板块,东南部为澳大利亚板块,东部为太平洋板块,东北部为菲律宾海洋板块菲律宾海洋板块向西运动,菲律宾海洋地壳沿着琉球海沟和菲律宾海沟消亡。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华南—东南亚板块相对于菲律宾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向南运动。欧亚板块的东南边棱很不规则,有人指出:“引起这种不规则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伊里安岛正北太平洋板块上一个突角的向西运动”。

在构造单元上,马来群岛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稳定性区域,主要包括加里曼丹岛的西南部和苏门答腊岛的东北部。这里与中南半岛仅隔巽他大陆架,地壳相对稳定,缺乏火山,也少地震。另一部分属于不稳定区域,显然,除稳定性区域而外的马来群岛,都属于这种不稳定性区域。这里山岭高峻,海沟深陷,地壳极不稳定,火山地震极多。印度尼西亚有400余座火山,其中的120座为活火山;菲律宾也有52座火山。马来群岛是濒太平洋和喜马拉雅造山带和火山地震带的会合处。

岛弧与海沟共生,这是马来群岛地形结构的突出特征。整个马来群岛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部分都是岛弧——印度尼西亚弧、班达弧和菲律宾弧,外临深海沟——爪哇海沟、班达海沟和菲律宾海沟。在地形上,如果说中南半岛是古老而久经侵蚀的地貌形恣,马来群岛则是由新期地壳变动而形成的支离破碎的高峻地貌。

在海洋地形方面,马来群岛把东南亚海域分隔成许多形状不同的海,属于太平洋的有班达海、爪哇海、苏拉威西海、苏禄海、马鲁古海和佛罗勒斯海等;属于印度洋的有帝汶海、阿拉弗拉海等。东南亚海域深浅相差悬殊,中国南海南部、暹罗湾、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和爪哇海这一广大海域,深度不超过100米,称为巽他大陆架。海底有古河道和砾石、砂子、砂质壤土等沉积物,证明这里曾是大陆的一部分。除巽他大陆架而外,余者多为深海盆地或海沟,一般深度超过4000米。

群岛组成

马来群岛是世界第一大群岛,在海岛世界中,是个“人丁兴旺”的群岛“家族”。由印度尼西亚130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

马来群岛的“家族成员”,大大小小共有2万个以上,总面积达255万平方千米,人口众多。在这2万多个岛屿中,有名有姓的海岛,仅占总数的1/5,其余都是“无名小卒”。有人居住的岛,仅占岛屿总数的1/10,数目也是极少的,绝大部分岛屿无人居住。在整个地球所有的群岛中,无论是岛屿的数目,还是面积、人口,马来群岛都独占鳌头,其他任何群岛都不能与之相比。

印度尼西亚主要岛屿及岛群包括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摩鹿加、巴布亚。菲律宾主要岛屿包括吕宋、民答那峨、米沙鄢(Visayan)群岛。该群岛还包括马来西亚(沙巴和沙劳越)、文莱、巴布亚新几内亚。群岛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环抱苏禄(Sulu)、西里伯斯、班达(Banda)、摩鹿加、巽他、爪哇、弗洛勒斯(Flores)和萨武(Savu)诸海。西与亚洲大陆隔有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北与台湾之间有巴士海峡,南与澳大利亚之间有托雷斯(Torres)海峡。

除菲律宾北部以外,全在赤道10℃以内,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自8100毫米以上至不足500毫米,大部地区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米。每年7-11月西南太平洋生成台风达20余次,向西、向北移动,常使菲律宾遭受强风暴雨侵袭。马来群岛人民多操南岛语系的语言。马尼拉和雅加达居于世界最大城市之列。

气候环境

马来群岛的气候分属于两种类型。印度尼西亚群岛主要是赤道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受位置(分居南北半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气候仍有差异。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气候介于亚、澳两大陆气候之间,亦兼有热带季风气候的特色,这是印度尼西亚群岛气候与非洲和南美大陆赤道多雨气候的不同之处。菲律宾群岛属于典型的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炎热、湿润,年分二季,随着季风方向的更换,雨量的季节分配和空间分布发生变化,此外,强大台风的频繁出现是菲律宾群岛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除菲律宾北部外,各岛都在赤道10℃以内,平均气温21度,年降水量从8100毫米至500毫米不等,大部分地区越过2000毫米。

因受地形和气候的制约,马来群岛的水系都短小急湍,河流的地面蚀低率很大。马来群岛的自然植被分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土壤是与其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相适应的热带土壤类型;马来群岛的动物界成为亚、澳两大陆动物的分界处。

名称由来

马来群岛——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因该群岛的本地人以马来人为主,所以名叫“马来群岛”。这里优势海外华侨比较集中的居住之一,所以在中国又称为“南洋群岛”。 “东印度群岛”有时用作该群岛的同义词。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重要,提供贵重木材。石油为主要矿产,在苏门答腊、印尼婆罗洲、汶莱、巴布亚等地开采。印尼新及(Singkep)岛、邦加岛、勿里洞岛的锡产量约为世界产量10%。婆罗洲和廖内(Riau)有铝土矿,西里伯斯发现镍矿,菲律宾有金、铬、铁、锰和铜。煤储量有限,然而水力资源丰富,但未充分开发。马来群岛的动植物群非常丰富且种类各异。除菲律宾北部以外,各岛都在赤道10℃以内,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从8100毫米至500毫米不等,大部分地区超过2000毫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世界群岛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群岛是一系列形状为地球各大洲的人工岛屿,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现位于迪拜海岸以外建造,该群岛由迪拜纳赫勒(Nakheel)集团公司承建及拥有。世界群岛离珠美菈海岸4.1公里,邻近珠美菈棕榈岛,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阿拉伯塔及拉西德港之间,世界群岛有时候被误称为棕榈世界岛。

这个位于迪拜附近海域的人工岛国称得上地理奇迹,世界群岛由300个小型私人岛屿组成,是依照世界各大洲的形状建造的,分为四个级别:私人屋宇、屋村、度假区以及社群岛,整项工程于2008年基本完成。世界群岛的覆盖范围长9公里,宽6公里,面积达到25万到90万平方英尺,每个岛屿间的海距至少有164英尺,由椭圆形的防波堤包围,前往该群岛的唯一途径是小艇或直升机,每座小岛的建筑费用约为两千五百万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