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张昌宗与张宗昌(经典六篇)

浏览

2216

文章

6

篇1:张昌宗身为武则天的幸臣,为何最终被乱刀砍死?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张昌宗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这其实就是自作自受,因为一直都在干预朝政,所以在无形之中也会得罪很多的大臣。一开始凭借着武则天的宠爱,早就已经进入到步步高升的阶段,可是他一直都会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件。

谁都知道武则天在登上皇位之后,朝中的政局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但是在这个朝廷中也会有很多的面首。武则天作为一国之君却非常喜欢蓝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也会看到数量快速的上升。太平公主一直以来都会比较得到武则天的宠爱,从小都会想尽锦衣玉食。太平公主在嫁人之后,因为夫婿被武则天饿死,又同样重新再嫁一次,可能是受到武则天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本身就会追求欢愉,所以就开始有了一些漂亮的对象。

太平公主一直都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够开心,也知道自己的母亲向来都会比较喜欢男色。张昌宗无论从任何一个方面来看都是送给武则天的最好选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公主就选择忍痛割爱,选择送给了武则天。

张昌宗凭借着武则天的宠爱,早就已经进入到步步高升的阶段,按照当时的记载可以说也早就已经活得如鱼得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样需要礼让三分,为了能够捍卫自己的宠爱,更是将自己的哥哥也同样拉入到宫中。

张昌宗在朝廷中确实有着比较大的权势,但是我们也会发现总是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件,比如说买卖官职,以大欺小,贪污受贿等等。甚至也曾经选择污蔑一些大臣,就是因为这些行为也会让朝中的大臣觉得非常的厌恶。

在武则天活着的时候,大臣或许不敢动他们,但是武则天在病重之后情况必然就不同,最终李唐子孙重新获得了江山,武则天被软禁,那么这一些兄弟自然就会死路一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张宗昌的妻子都有谁?张宗昌为何会有白俄妻子?

全文共 154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近代史上的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我国涌现出了不少其人,他们各具本领,在不同的领域坐着自己擅长的事情。今天就给大家来讲一位民国时期更为奇特的人,这个人叫做张宗昌,娶了白俄美女五姐妹陪侍,而且他的诗词“无人能比”!

民国时期属于一个军阀林立的时期,而张宗昌也属于诸多军阀中的一个,张宗昌出自于清末的北洋系派,简单而言,他曾是袁世凯的徒子徒孙,凭借着祖上的实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割据了一方势力。抱得异国美人归

张宗昌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军阀,相信喜欢民国史的人应该都对张宗昌有所了解,根据历史上公开的资料显示,张宗昌曾在山东作威作福。由于张宗昌的出身还算比较显赫,所以在那个很多人都不读书的时代,张宗昌还是念过几年私塾的受过一定的教育,所以他在割据一方势力时,也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作为支撑,但是这也不能表明张宗昌的性格就是温顺的。

虽然张宗昌与其他人比起来还是有文化的,而且由于他有教育经历,所以他经常以文化人自居,说自己和那些大老粗不一样,但是实际上张宗昌的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他也是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逐步到军人,再到一方军阀的。

由于张宗昌比较伶俐,所以从小饱含社会心酸的他,懂得如何在社会关系中获得最有利的地位,因此他先在诸多中工人中获得了威信,之后由于自己的出头,得到了俄国人的赏识。俄国多矿产资源,所以张宗昌到了俄国之后,学到了不少淘金的本事,同时也练成了自己更具耐性的品质。

从俄国回国后,张宗昌开始参军,根据他以往积累的经验,以及在俄国养成的品质,他屡屡升迁,得到了重用,手底下更是有许多精兵强将,在不断的进攻其他人取得成就之后,张宗昌逐渐取得了整个山东的支配权。

随后便有许多外号砸到了张宗昌的身上,比如"狗肉将军",再比如"三不知将军",而在这三不知中,其中一个不知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女人,民国时期的军阀大多数都是妻妾成群的,张宗昌超也不例外,但是要提起他的姨太太们,最出名的还是5位白俄姐妹。

由于体质上的差距,所以较为北部的白俄地区的人群身体素质更好,所以张宗昌便发现了这一规律,便派人到东北地区收留了许多逃亡至中国的白俄人,因此张宗昌也组建了上万的白俄军队,正是这支白俄军队替张宗昌打下了许多地盘。

许多人以为张宗昌就满足于此了,其实并不是张宗昌更喜欢的,是白俄的女人,他把五姐妹带回了山东,成为了他数十位姨太太中的一员,而这五姐妹更是他精心挑选出来的,面容姣好,张宗昌更是感觉这样带出去会很有面子。所以他在这方面确实是一个民国奇人。吟诗作对显"才情"

除了这个,他还做了一首《游泰山》,而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两句便是《游泰山》的前两联,而这首诗的后两联是:"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仔细读一读他的这首诗,其实最多也算是打油诗的水平,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而他之所以作诗,是为了彰显自己在军阀混战的时期,也是读过两三年私塾的人,也算是张宗昌虚荣的一个地方吧。小结

其实纵观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军阀的数量不在少数,但是有像张宗昌这样的却是很少,他的神奇之处其实并不仅仅在于他有多少姨太太,也不仅仅在于他能够带回5位白俄姐妹,更不是在于他的打油诗的水平。

他真正的神奇之处在于他有足够的经历,无论是早年间打工的经历,还是读过私塾的经历,或者是他去俄罗斯闯荡的经历,这都是为他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能够在军阀林立的时代闯出一片天地,足以见张宗昌的过人之处,所以我们并不能把目光仅仅聚焦于他有多少个姨太太身上,毕竟在那样的年代,军阀有许多姨太太的也不止他一个,我们应该看他在历史上究竟有什么样的贡献。

当然也有人提出中国近代的发展受到了这些军阀的阻碍,迟缓了中国迈进现代化社会的步伐,这些军阀是封建残余势力的代表,但是每个时代每一股势力的出现,必然有他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张宗昌为何被称之为狗肉将军?张宗昌在山东都做了些什么?

全文共 3165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张宗昌,相信大家都会想到他的绰号了,有一大堆,什么“狗肉将军”、“五毒大将军”、“混世魔王”、“三不知将军”、“张三多”等等。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个“狗肉将军”的绰号,那么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张宗昌为什么叫狗肉将军

张宗昌(1881~1932年),字效坤。奉系军阀头目,张作霖手下五虎将之一。长期盘踞山东,号称“山东王”。1925年12月10日,张宗昌正式宣布就任山东保安总司令。为了显摆自己的威风,他别出心裁的把部队调去济南城东关外举行阅兵仪式。阅兵之日,他腰夸东洋刀骑着战马来到了阅兵场,士兵们提前早就练好了,齐声高呼:“总司令威武”,张宗昌美滋滋的挥手致意。

这时不知道从哪里窜进了一条野狗,这条狗可能被喊声吓懵了,不敢咬齐沙沙踢着正步的士兵,却对骑着高头大马的张宗昌“情有独钟”。对着老张狂吠,见老张没理它,竟呲着牙扑上去咬张宗昌。张宗昌用他穿着铮亮的皮靴去踢野狗,谁知这家伙不是善茬,一口咬住皮靴不放,老张使劲乱踢一气,总算摆脱了野狗的纠缠,再看自己的皮靴被撕扯了一个口子。张宗昌大喊:“卫兵、你他妈的死哪去了?”这时卫兵醒过腔来了,提着马鞭跑了过来。

这野狗好像受过专门“训练”,眼看咬不住张宗昌,掉过头来攻击老张骑的马,野狗跳起来咬马屁股,这匹马疼得乱踢乱跳,差点把老张摔下来。卫兵用马鞭赶跑了野狗,踢正步的士兵使劲憋着不敢笑出声来。老张觉得在众人面前跌份了,恼羞成怒夺过卫兵的马鞭,对着他就是一顿抽。老张兵也不阅了,对着全体官兵下达了一道特殊的命令:“都他妈的给我全城去打狗,打死狗吃狗肉,宁杀一万不放过一个!”。于是,济南城来了个打狗大战,全城的大、小狗遭了殃,满城都是狗的尸体,士兵根本吃不过来,可把城里的乞丐乐坏了。张宗昌以身作则吃狗肉,到后来,留下了一个“狗肉”将军的绰号。

张宗昌在山东做了些什么

张宗昌没文化,主政山东期间却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他十分尊崇山东名人——孔子,与孔子的第76代世孙孔令贻结为金兰兄弟,多次在曲阜举行大型祭孔典礼。张宗昌为了重视山东教育,特选派前清状元王寿彭担任教育厅厅长。1926年9月1日,他创办了山东大学正式开学,新的山东大学以山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等六所学校合并而成,王寿彭为首任校长,两年后,他兼任山东大学校长,由此可见,张宗昌对发展山东教育不遗余力。

老张文化不高,却是一个“新派”诗人。也许是受文化熏陶的原因,他写的诗别有一番味道,下面咱看看他的杰作:一、笑刘邦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这首打油诗中,张宗昌把汉代的张良引为同宗,所以才有了“俺家小张良”这句,奶奶应该作“奶奶的”。

话说张宗昌出生在1881年,农历正好是正月十五。这天是咱大华夏有名的节日叫——灯节,老话这么说:“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张宗昌的老爹为了图个吉利给他整了个小名叫“灯官”。

那年月只要家里还成,大人们总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接受的教育,给肚子里整点子墨水,所以这张宗昌多少还上了那么几天的私塾,就这么几天下来他这人,读个书啦,写个字啦还成。

这之后呢,给当地老财主家里抗过活,放过牛,做过工,虽然吃不饱,但也没饿死。

转眼到了1897年,胶东这地遇到了荒年,那年月说不好听话,那民国政府他自己个都顾不上,那顾得上老百姓。

这人一流串的往关外跑,于是在张宗昌又窜到东北找食吃。这好不容易挨到了1899年,个头也高了,肩膀上的力气也有了,这就被招到了中东铁路局当了抗大铁锹的筑路工人。

咋说呢?这个时候的张宗昌还带着老百姓的那股子憨厚,啥重活累活抢着干,有啥事找他头上,即使不能办他也给你想想办法。

所以短时间内就成了一帮子工人的头,俄国人也乐得清闲,丢了个小官当当,这和老毛子接触多了,他还学会了俄语,那一口俄语您要是瞅不见人,还以为这就是一个老毛子,所以和老毛子整的关系不错。

话说道这里,俺插一句,这人那不管走到哪里,学习真的很重要,不知不觉中你的人生就会多出那么一两条原本就没有的路可以选。张宗昌虽然不是啥好鸟,但咱得承认这人好学,这不多出来的这条路,就让他成为了咱大华夏一方混蛋。

话拉回来咱继续聊,和老毛子有了这层关系,后来又让他窜到西伯利亚当总工头,开始淘金,期间练就了一手上好的枪法。因为身上有了那么一点权力,接触的人也就多了,多多少少的也接触到了革命思想。

武昌起义

于是后来武昌起义之后,他就利用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人脉,整出了一百多号人,跑到了山东投了当时的都督胡瑛。话说这胡瑛他也不嫌弃,直接给了光复军骑兵独立团团长干干。

没成想这么一干,还真干出了水平,这就当了江苏陆军第三师的师长。二次革命的时候,国民党要讨伐袁世凯,他这第三师就被顶到了徐州,拿他那大脑壳来顶袁世凯的进攻。

说实话这张宗昌说到根子上,他就不是啥革命同志,就是一个偷奸取巧的小人而已,在这一刻他那隐藏最深的嘴脸可就暴露出来了。

这就投降了,他这支人马直接就划拉到冯国璋的手底下,这就摇身一变成了直系的一员。他这开头混的也不错,但最后在护法战争中接连打了几次败仗,他那部队就被陈光远给宣布解散了。

这一家伙他在江苏就没法呆了,这一撅屁股就跑到了张作霖的地头上,他这身份由直系就变成了奉系。

你说这事弄的,这还不算,你开头是师长,但到了张作霖这里,只给了个营长,

人说人倒霉的时候放气都砸脚后跟,这张宗昌倒霉的事到这就结束了,这就开始放气吹喇叭了,开始走运喽。

这高士傧和土匪卢永贵联合起来要和张作霖掰手腕,这时间点上正好是张作霖在直奉战争中败北,也没啥东西拿出来和这俩玩意逗趣的。

于是一脚就把这张宗昌给踢出来,应应场子,张作霖也没抱多大希望能打赢。

“完囚了!”张宗昌自己也认为这事得糊,毕竟他只有一个营,人家可不止一个营。

结果跑地头上一瞅,他乐了。为嘛?你说这卢永贵也是个倒霉娃子,他这手下那些个大大小小的头目,都是张宗昌的老朋友,有一起扛过铁锹的,一起淘过金的,一起闯过关东,还有不少的老乡。

你说这事整的,咱开头也说了,在张宗昌开头的时候,人也憨厚帮过不少人的忙,于是他还没说话,这帮人稀里哗啦的都跑他这里来了。

好吧,张宗昌这一个营的人马,转眼他就成了三个团的人马,捎带着以前关系好的老毛子也跑他这里混饭吃,这一家伙队伍可就壮大了不少。那俩人的联军算是完蛋了。

把个张作霖开心坏了,转手就把吉林省第三旅旅长的帽子丢给了他,有了地,有了帽子,那他就有了钱,有了权。后来俄国发生内战,那些个玩完的白俄近卫军又利用之前的关系和这张宗昌搭上了线,一股脑的又投靠了他,得,一万人马就这么齐了。

所以人们说张宗昌是土匪武装,那真是一点都不错。

这人多了,枪多了,他的军费开支也就大了,虽然张作霖天天的给拨款,但也架不住他这么闹腾。

拉着张宗昌就开始动起了歪脑筋,让士兵种鸦片,加上他这部队本来就是一窝子土匪,军纪极差,按照了老百姓的说法:“张宗昌拼命干,誓把济南弄成个县”

就算是种鸦片,他也不够,咋办?他这就开始收税,那税多的你想都想不到,老百姓家里养条狗来看门,不好意思他就派人收你狗税,养个鸡下蛋补贴一下家用,得,他就窜到你家门口整个鸡税。

老百姓种个地,拿俩大粪桶一条大扁担往地里挑粪,他到好把人家拦下来要死要活的非要整个大粪税。

您要是想上厕所,这一出来,一准就有人守在门口:“不好意思,来个厕所税吧!”

哎呦我去!那些个税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的。

这不就胡闹吗?要钱要的脸皮都不要了。收上了钱他干啥了?当军费,给那些个土匪开工资,给自己大小老婆胡闹。

所以这张宗昌有个外号叫三不将军,就是说他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老婆。

光被他塞到族谱里的老婆就有二十多个,这没有塞进去的他自己都不知道,你就别说别的了。

有人说,这张宗昌特别重视教育,创办了山东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张昌宗是谁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张昌宗,人称六郎,与哥哥张易之都是武则天的面首。

公元697年,张昌宗被太平公主引荐给女皇武则天,深得女皇的喜爱。随后,张昌宗又将自己的哥哥张易之介绍入宫,深得武则天的宠爱。每当武则天宴请时,两兄弟都穿着华丽,掷骰赌博来取悦女皇。后来,武则天封张昌宗为春官侍郎和邺国公,并且是收纳三百户租税的实封。武则天晚年时,张昌宗兄弟俩独揽朝政大权,擅杀大臣排除异己。公元705年,众大臣趁着武则天病重发动神龙政变,张昌宗两兄弟被斩杀在集仙殿廊下。

张昌宗与哥哥张易之恃宠而骄,在朝廷内外肆意妄为。最终,二人在宫变中丢了性命,也算自食其果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张宗昌旧居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张宗昌旧居为莱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张宗昌旧居位于莱州市沙河镇祝家村,建于1924年,占地面积约12亩,大部分已经拆毁,现仅存沿街南屋(含大门)、西厢房两栋房屋。沿街南屋4间,面阔13米,进深5米,大门宽2.2米。西厢3间,面阔8米,进深3.8米。整个建筑为青砖木石结构,白理石墙基,灰砖清水墙,暴垅灰瓦覆顶、硬山式,为胶东地区传统民居样式。另存有部分圩子墙,高约3米,厚约1米,为三合土筑成,西北角残留炮楼基址遗迹。一对石狮子立于院内石阶之上。张宗昌(1881~1932),字效坤。山东掖县(今莱州市沙河祝家)人。早年赴东北谋生,一度沦为土匪,后流落到海参崴。辛亥革命后,先后投靠胡瑛、冯国璋、张作霖等,曾做过山东督军。该建筑旧址对研究中国近现代史、近现代建筑艺术以及进一步了解张宗昌生平与张氏家族史,具有重要的实物参考价值。

2012年,公布为莱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莱州市博物馆

祝家村:祝家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张宗昌是好人吗?张宗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全文共 157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民国时期的“狗肉将军”张宗昌,稍微对他有点了解的人对他的印象就是没有文化,还喜欢作诗,但作出来的诗,纯粹就是出来搞笑的。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张宗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真的是没有文化的人马?很显然并不是,要真没有文化,也不会走到他这个地位。且随小编一起往下看!

张宗昌(1881~1932),字效坤,是山东掖县人。自幼家贫,读过几天私塾,但多久就“土豆搬家~滚蛋了”,老张识字不多,是个典型的大老粗,不过也是个亡命徒。18岁时下关东,先在抚顺挖煤,后仗着自己身材高大,能拼能打到哈尔滨做了赌场守卫。再后来到了海参崴,依仗身大力不亏,又擅枪法,自己天生一副山东好汉的形象,对于钱财毫不吝啬,因此不少人愿意跟他做朋友,这其中不少是绿林人物。

别看老张早年没读几年书,但是却自学了俄语,因此拉拢一批白俄散兵入伍。辛亥革命爆发之后,黄兴手下李徵五到东北去招兵买马。这事被张宗昌知道,领了千金寨的一群兄弟投奔了李徵五。张宗昌这支人马,清一色俄式武器,一个个胖的结实瘦的精神,战场之上敢打敢拼,不失为一支劲旅。

后张宗昌领着自己人马辗转来到上海,陈其美将其编为骑兵团,升团长一职。但后来张宗昌背信弃义,在陈其美死后投靠了北洋系,后来又投靠了奉系张作霖。老张是个福将,此时的人士仕途很顺利,由旅长到师长到军长在到山东军务督办,又成了苏皖鲁剿匪总司令,一直做到直鲁联军司令的高位,成了一方土皇帝。不过这时候他得了两个绰号,南方报纸说他是个地痞流氓,因此给他一个“狗肉将军”的称号。因为他当年打仗之时总是逃跑,因此又有“长腿将军”的称号。

民国那会子的人乡土观念十分重,张宗昌也不例外,他对自己家乡掖县的乡亲十分友善。老百姓当时有句俗话“认识张宗昌,就把洋刀挎”。这话不假,凡是他之人,只要投奔他,待遇都不错,不少人还当了营长、连长。乡亲有难,张宗昌敢花大价钱,别看老张没啥大文化,但是挺重视教育,给当地修建了不少学校。

张宗昌还是个十足的大孝子,虽然自己贵为山东督军,威风凛凛,但在老爹面前卑躬屈膝,一点都不敢造次。他老爷子性格暴躁,总在人面前数落他,但张宗昌却从不恼火,反倒一个劲的陪着笑脸直到老爷子消停了为止。有个他老爷子的笑话,说的是他老爷子有一天怒气冲冲骂他“你让勤务兵给我吃的啥点心,黏黏糊糊一点都不好吃!”张宗昌纳闷啊,没让勤务兵给他送点心啊,后来恍然大悟“爹啊,那是俺让勤务兵给你送的香胰子,妈了巴子勤务兵,饭桶一个,让俺爹吃香胰子!”

张宗昌号称自己兵多枪多,但他还有一多,姨太太多,凡是他看上女子,不管良家还是窑姐,全都来者不拒,随便租间房子,挂上“张公馆”的牌子,派个士兵门口一站,然后将人往里一塞就算万事大吉。据说他姨太太多到什么程度呢,多到他自己都不知道外面有几房姨太太,经常把新娶的姨太太忘得一干二净。李翰祥电影《大军阀》和《军阀趣闻》中有这样的段落,里面的大军阀原型就是张宗昌。当兵的看上他姨太太,两人就勾搭在一起,老张知道后不但不生气,让这些人当着自己面巫山云雨,还很开心:“奶奶个熊,累死你们这帮熊玩意,老子的姨太太赏给你这些熊玩意了,领她滚回去吧!”

当然这些都是民国段子手写的张宗昌的笑话罢了,我个人感觉真实度不高。我反倒挺佩服老张的性格和豪爽。张宗昌的佩刀上刻有七字铭言“事到万难须放胆”。他还特制了多把刻有此言的佩刀,分赠送给亲信部下,以示嘉奖和激励。

老张有一段至理名言,说的很到位,有人劝他裁兵,他却说:“人生在世,不是为名则是为利。我既没创办军官学校,也没设立训练班,现在二十多万人马,不都是冲着我来的吗?他们之所以投我,就是因我不吝啬封他们官,不吝啬给他们钱,假若我和他人一样,既吝官,又吝钱,那么天下这么大,何处不容身?何必非投我不可呢?何况我之的“名利”并非从家里带出来,而是众人抬举,我取之于人,又送之于人,于我有什么损失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