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明帝朱厚照(经典六篇)

浏览

2307

文章

6

篇1:杨凌传刘瑾是个怎样的人 朱厚照为什么要杀掉刘瑾

全文共 1766 字

+ 加入清单

在《杨凌传》这部电视剧当中,出现过很多历史上的人物,虽然主角是虚构的,但是其他的很多人在历史上还是有原型的,比如一直跟在朱厚照身边的那个太监,刘瑾。明朝的宦官在历史上也都是比较有名的,很多都是一些祸国殃民的毒瘤。而在剧中,刘瑾是一个一直跟随着朱厚照的小太监,那他在历史上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朱厚照为什么最终还是杀了刘瑾,刘瑾到底做了些什么事呢?

《杨凌传》里的刘瑾,刚出场时,就已经随太子朱厚照到处玩闹,当然都是讨好太子的行为,不失小聪明。明孝宗后期,想要在宫里培植太子的力量,加上王岳为非作歹,趁机提拔刘瑾,让刘瑾代替王岳在宫中的职位。朱厚照继位后,对刘瑾这样的亲信自然是看重,所以很多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上王岳没有倒台的时候,刘瑾也算安分守己,反而给观众一种他很善良的感觉。但是,美好的东西不会长存,刘瑾随着势力的增强,野心渐渐变大,在无形中壮大,以至于到最后不得已以悲剧收场。

历史上的刘瑾,在宦官里的名声算是臭的,他的命运是成也明武宗,败也明武宗,生前虽然呼风唤雨不可一世,但终究敌不过那个给他权力的人。刘瑾因家庭贫穷,入宫做了太监,后来因祸得福成为太子朱厚照的亲信,从此所有飞黄腾达的机会都与这个爱玩爱闹却又极其聪明的人有关。太子继位后,刘瑾因投其所好深得帝心,经过数次升迁后,最终官至司礼监掌印太监,实权仅次于皇帝,可见这时的他有多受宠。之后,刘瑾开始用这极大的权力,为非作歹,盘剥百姓,积敛财富,让他的野心膨胀,朝中弹劾他的官吏很多都吃了亏,一时间无人敢动。

明武宗也知道刘瑾作恶多端,每次想要追责时都被刘瑾诉苦一番便不了了之。然而,夜路走多了,总会撞见鬼,后来安化王造反,刘瑾再次被弹劾与安化王勾结。明武宗对刘瑾什么都能忍,唯独犯上作乱不可,将刘瑾下狱后,又搜了刘瑾住处,才发现他造反之心确凿无疑,于是下旨将刘瑾立即处以凌迟之刑。刘瑾的突然倒台,说明他的权势看起来熏天,但却不堪一击,作茧自缚无人同情。

这刘瑾本命姓谈,很小的时候被太监抚养,后来也做了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此后便改姓为刘了。刘瑾为人十分不简单,不仅巧舌如簧,善于巴结,甚至可以说是阴险狡诈。

刘瑾为人好拍马屁,在明武宗还是十几岁的孩子时,他就已经开始瞄上了武宗,百般讨好。在明武宗当上皇帝之后,刘瑾便每天都向皇上进献歌舞、鹰犬玩物、摔跤等游戏,还经常引导皇上微服出行,说是微服出行,也就是刘瑾安排的下乡旅游罢了。就是利用这些小把戏,刘瑾赢取了皇帝的欢心,也因此升了官。

除此之外,刘瑾还阻止对自己不利的改革。在朱厚照即位以后,明孝宗遗诏要废除太监监枪和各城门监局,但是这些都被刘瑾阻止了,在之后并没有得到贯彻,可见当时的刘瑾已经是将皇帝蒙的团团转了。所以在民间很多人都叫刘瑾为“立皇帝”,真是笑掉大牙。

就是这样,刘瑾凭借着自己机灵,在宫里平步青云,肆意揽财。当时官员凡进京朝述职,或从外地公干回来,都得先见过刘瑾,送上份厚礼,才能去见皇帝。布政使上京送礼的不能少于两万两,拿不出来的,就先在京师借,然后回去再想办法还掉。渐渐的,刘瑾就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从建设工程从中捞钱、收手下的贿赂,总之是能整得到钱的地方,他绝不会放过。

但是刘瑾这人不是一无是处,刘瑾这个人还是有些才能的,在他变法期间,对当时制度弊端做了不少的改动,并推行了一些新法。其中刘瑾想办法控制东西厂的权利,还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虽然他自己贪污但是对自己属下贪污却严惩,对失职官吏以罚米作为惩罚。总而言之,刘瑾的举措大概涉及四部,包括人事、民事、军事方面等多项措施。

但是,所谓伴君如伴虎,尤其是刘瑾一直在陪伴这样一个耳根子软的皇帝,在别人的弹劾之下,刘瑾也未能幸免于被捕的命运。

1510年四月,武宗派了刘瑾的小伙伴张永去平定叛乱,在叛乱结束后,结果就被张永出卖了,并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状,状告了刘瑾的数十条大罪。由此,武宗才下决心除掉刘瑾,第二天,武宗亲自出马,去抄刘瑾的家,从其家中查出家财数百万,并且有伪玺、玉带等皇家专用物品。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居然发现了两把小刀,朱厚照气得不行,小伙伴这打算谋反啊。

就这样刘瑾被朱厚照凌迟处死。明朝对于凌迟刑罚的规定很详细也很残忍,需要割千刀以上,三天之内不能死。

在刘瑾身上被割下来的肉都被百姓们一文钱一块买回去吃掉了,跟后来的崇祯皇帝杀袁崇焕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朱厚照真的那么昏庸吗?他的所作所为为何被唾弃?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明武宗朱厚照真的那么昏庸吗?他的所作所为为何被唾弃

朱厚照确实是一个特别昏庸的人,当然它并不是没有任何的作为,只是所做的一切都会让人特别的唾弃,首先就会展现出自己贪玩好动的本性。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愿意去上早操,甚至还会选择去创建一个淫乐窝。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只知道尽情的潇洒,其他的一些事情根本就不会注意,这所有的一切也会让人觉得有一些匪夷所思。作为一个皇帝,这确实有一些不应该,否则也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

一、贪玩好动的本性

在登上皇帝位置的时候才只有14岁,正好是青春叛逆期,这本身就是一个正确树立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时候,这就需要有人好好的去管束。可是在登上皇位之后,任凭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到处都在为所欲为,更是展现出自己贪玩好动的本性。

二、不愿意上早朝

首先就会选择废除,限制自己出游的规定,更是不愿意上早朝。而且后期也同样会树立一个非常恶劣的榜样,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就不管军国大事,根本就不管责任,根本就不管任何的义务。那些一直负责的大臣都会选择上书,甚至就会选择请辞,只是很可惜,根本就没有办法起到一个威胁的作用,至于那些奸臣必然就会选择投其所好。

三、创建淫乐窝

除了选择创建一个豹房之外,也同样会创建一个淫乐窝。在刚刚来到宣府之后,每天夜晚全部都会带上亲兵卫队。在这一个空荡荡的街道上,到处都在闲逛,看到一些富贵的人家,就会选择强抢美女,这让所有的人都会觉得特别的害怕,更是家无宁日。有无数的人都会选择逃离家乡,就是希望能够有效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孩子的性命,而在这背后也会让人觉得有一些特别的可怕。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杨凌传朱厚照的结局是什么 朱厚照的历史原型是谁

全文共 1232 字

+ 加入清单

在《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这部电视剧当中,根据电视剧的名字也知道,其中的一些人物应该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剧中的主角是为了辅佐当时还是太子的朱厚照,那朱厚照这个人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而且还是明朝的一位皇帝。那么,你知道他在历史上是哪位皇帝,历史原型是谁?朱厚照的最终结局又是什么,他是如何当上这个皇帝的?他的一生都经历过些什么呢?

《回到明朝当王爷》围绕男主杨凌在大明正德年间,从落魄秀才晋升异姓王爷过程中的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故事展开。剧中宣化府第一秀才杨凌意外与明武宗朱厚照相识相知,两人结为了至交。朱厚照本是贪玩尚武、无忧无虑的太子,登上皇位后依然是我行我素。戏中杨凌和朱厚照之间的友谊是一大看点,而后两人共同努力要打造一个全新强盛的大明王朝。那么回到明朝当王爷朱厚照原型是什么人?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1.回到明朝当王爷朱厚照原型介绍

《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中刘芮麟饰演了明朝第十位皇帝朱厚照,他与杨凌情同兄弟且一起共患难过。

《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中朱厚照是东宫太子,是当朝皇帝唯一的儿子,也是大明王朝唯一的希望与寄托。但是跟历史上一些循规蹈矩,谨小慎微的太子不同的是,朱厚照贪玩任性,比起规规矩矩的当好这个太子,他更喜欢不被拘束,不被迂腐的礼教所束缚的生活。

后来朱厚照遇到了杨凌,他与同样离经叛道的杨凌一见如故,两人成了生死之交的好朋友。杨凌不仅是太子的伴读,更是襄助太子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过关斩将,最后顺利继承皇位的关键人物。

2.历史上朱厚照有后代吗?

《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中的朱厚照身上,有着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的特质,比起东宫太子来,他更像是个思想开明的改革家。

其实历史上的明武宗朱厚照跟电视剧中所演绎的有些相似,朱厚照作为明朝的第十位皇帝,他的确很聪颖机智,处理国事的态度雷厉风行,但是也有一些迂腐的史学家批判他离经叛道,批判他尚武荒淫的。朱厚照在生活上虽然有些不拘小节,但是在国家大事上他从不含糊。历史上朱厚照三十一岁去世,并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3.朱厚照的结局

朱厚照结局和唐一仙在一起了,并在杨凌的辅佐下成长为一代明君,他是明孝宗朱祐樘之子,少时便被封为太子,虽然表面看起来顽劣不堪,难当大任,实际上却天资聪颖,深藏爱国之心,他崇尚武力,总是想着自己能够建功立业,使百姓安居乐业。

朱厚照与杨凌的相识并不愉快,但在见识过杨凌的才能谋略后,瞬间便对其佩服的五体投地,两人成为至交好友,一起向着共同的目标发展。

他们联手查抄了作恶多端的国舅府,肃清朝堂贪官污吏,面对蒙古大军也丝毫不退缩,两兄弟在一次次阴谋中并肩作战,最后朱厚照稳固了皇权,杨凌得以获封异姓王爷。

在朝堂纠纷中,儿女情长的出现也为该剧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唐一仙是莳花馆的清倌,擅唱小曲儿,歌声婉转悠扬,深情动人,她和朱厚照的首次相识便是因为歌声。

后来唐一仙为救朱厚照还差点命丧悬崖,在她失忆的过程中,两人的感情突飞猛进,即便身份有天壤之别,两人依旧克服重重困难相守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上朱厚照为何会早逝?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明武宗朱厚照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朱厚照为什么会很早就死亡?外界一直都传言,这是因为肺部积水所导致,其实并不是如此,应该是因为常年的荒唐作乐。

朱厚照在小的时候聪慧过人,无论学什么都很快,照理说,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但是因为朱佑樘不正确的安排,这就导致朱厚照的身边全部都变成了太监,所以也毁掉了这一个聪明的孩子。

刘瑾历一直以来都是大太监的楷模,所以他还是来到太子朱厚照的身边,希望能够有效去讨好太子,不过却因为一直迎合太子,也导致太子的学业荒废每一天都只知道沉溺于玩乐中,而这一个其实也会导致太子的未来受到影响,这所有的一切都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朱厚照在成为皇帝之后,一天到晚就只会和大臣们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所以年轻的朱厚照每一天就只知道游戏,其他什么都不管,玩的也非常的离谱。可能是因为玩心比较大,也可能是因为玩法特别的有趣,朱厚照后期更是直接选择不上朝,每天都会出宫游玩,可以说这也是明朝皇帝第1个选择不上早朝的人物。

太监为了让朱厚照开心,马上在宫外建了一个房子,这里面会有很多的美女,可以让皇帝每一天都逍遥愉快,朱厚照更是肆无忌惮,还会把一些年少俊俏的男宠直接留在身边,从此之后日夜玩乐,男女通吃,那么在此时怎么可能会不影响到身体健康呢?这个大太监凭借着朱厚照的关注,也同样被称之为9千岁,只是在东窗事发之后也被凌迟处死,可惜有什么作用呢,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效果,朱厚照还是因为多年的婚姻,最终也同样失去了性命,让人觉得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朱厚照身边美女如云,为什么却一直没有子嗣?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朱厚照阅女无数却无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中间应该有身体的缘故,比如说遗传性因素。其实这个皇帝在皇宫里面还会专门的配有一些豹房,把这些女人全部都放在其中,每一天都只会和这些女人欢爱,有的时候也会夜以继日,这早就已经导致自己的身体没有办法承受。

一、是因为自身的原因

朱厚照没有儿女留下来,这并不是因为遭受残害,而是因为本身的因素由于性生活特别的频繁,时间一久,早就已经丧失了生育能力,关于他的一些风流事件,真的是越来越多。在成为皇帝之后,后宫里面也会添加各种不一样的妃子,但是在那个时候他根本就没有喜欢,因此就选择自己创建一个地方,尽情的让自己享受。

二、到宫外去寻找

接着就会到宫外去寻找,到处都在寻找一些人留在自己的身边,而且为了能够让自己的体力更加的强悍,就会选择服用各种不一样的药物,希望能够维持身体的强壮,这是很可惜这些药物都会有一些毒副作用。有一些不良反应其实全部都已经体现出来,也导致自己已经失去了生育的工作能力,从这里来看也是一个让人比较遗憾的现象。

三、报应

在成为皇帝之后,所作所为真的是让人觉得特别的可怕,在这背后也会有着各种不一样的存在。因为这一些做法早就已经让大家觉得生气,在那个时候其实有很多人都会比较相信迷信,这可能就是天理,因此在做出这些事件之后,必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处罚。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最大的处罚应该就是没有孩子,这也就意味着自己的位置就没有人可以继承,即便是拥有着伟大的基业,也同样没有任何的作用。有人会认为这可能就是来自于上天最残忍的一种惩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明朝的明武宗朱厚照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

全文共 327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就拿当时的明朝来说,历史上的明朝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朝代,明朝也经历了由初期到兴盛再到衰败的全过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元朝中后期明武宗皇帝的故事,说到明武宗有人说是一位昏君有人说是一位明君,早年的明武宗被当成宝贝一样的呵护着,众多太监围绕着明武宗转,说明武宗是昏君大概是当时的太监教坏了明武宗吧。具体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明武宗朱厚照的荒唐一生。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公元1521年),明孝宗嫡长子,母亲张皇后,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在位,明武宗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共16年。以往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

明武宗朱厚照生平:

明武宗,朱厚照,孝宗长子,生母张皇后。两岁被立为皇太子。由于孝宗一生只宠爱张皇后,而张皇后只为孝宗生了两个儿子,次子又早夭,因此武宗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而且少年的武宗非常聪明,老师教他的东西总是能很快学会,按理说他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但就是因为周围的太监,毁了这个年轻的孩子。

东宫的随侍太监中,有八个太监号称八虎,他们以刘瑾为首,为了巴结日后的新皇帝,每天都进一些奇特的玩具,还经常组织各式各样的演出,各种体育活动,当时的东宫被人们戏称为百戏场,试想年幼的武宗如何能抵御这些东西的诱惑,于是就沈溺于其中,而且终其一生没有自拔,学业和政事当然也就荒废了。

孝宗去世后,十五岁的武宗即位,改明年为正德元年,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但这并没有把他从玩乐中拉出来,而是在刘瑾的引导下,玩得越来越离谱。先是在宫中模仿街市的样子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武宗则扮做富商,在其中取乐。后来又觉得不过瘾,于是又模仿妓院,让许多宫女扮做粉头,武宗挨家进去听曲、淫乐,后宫搞的乌烟瘴气,可急坏了当朝的大臣们。

由于弘治时期政治还算清明,给武宗留下了一套非常刚正廉洁的大臣班子,这些人不顾身家性命,联名上书请求严惩八虎,武宗刚刚即位,还缺乏驾驭群臣的能力,见到如此声势浩大的进谏,有些支持不住,想与群臣妥协,除掉八虎。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老谋深算的刘瑾在皇帝面前声泪俱下地哭诉使武宗心又软了下来,第二天他惩治了首先进谏的大臣,内阁成员谢迁、刘健以告老还乡相威胁,但是被武宗欣然批准,群臣失去了领头人,只好作罢。就这样,一场反对八虎的运动,以八虎的最终胜利而告终。

八虎在战胜了群臣之后,气焰更加嚣张,刘瑾又建立了豹房,里面有许多乐户、美女供武宗享用,武宗玩得更加肆无忌惮,刘瑾也靠着武宗的宠幸权倾朝野,但是他忽略了太监内部的争权夺势,最终,大太监刘瑾死于了另一个太监张永之手。刘瑾死后,后宫并没有安定下来,又出了佞臣钱宁、江彬。

武宗的胃口越来越大,他已经不满足于在京城玩乐,他希望有更广阔的天空,于是他至国政于不顾,开始西巡,到处巡花问柳,百姓怨声载道。一次武宗来到一个小店,看上了老板的妹妹凤儿,于是就纳凤儿为妃,并封凤儿的哥哥做官。谁知凤儿福薄,在反京途中就死了,武宗非常悲痛。

但不久之后,他又看上了一个乐工(当时的职业演员)刘氏,于是又纳刘氏为妃,而且对刘氏宠爱至极,后宫都将刘氏称为刘娘娘。在西巡的过程中,武宗曾遭遇蒙古的小股部队,并与之交火,最后明军以较大的代价斩蒙古军16人,武宗非常高兴,并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改名朱寿,遍观中国历史,放着皇帝不做而原做将军的恐怕只有武宗一人。

由于朝政的荒废,大量百姓流离失所,一场动乱正在酝酿之中,而这场动乱的发起者不是百姓,而是出自明朝皇室。这个人就是宁王朱宸濠,他妄图效仿永乐帝,趁武宗荒于政事,秘密准备叛乱,并于正德十四年扯旗造反。武宗皇帝并未因此而着急,这正好给了他一个南巡的机会,于是他又打起了威武大将军朱寿的旗号,率兵出征,可谁知行到半路御使王守仁已经平定了叛乱。这个消息丝毫没有降低武宗的兴致,他又一手导演了一墓闹剧,他将朱宸濠重新释放,由自己亲自在将他抓获,然后大摆庆宫宴,庆祝自己平叛的胜利。

之后他就逗留江南肆意玩乐,一天,武宗在江上打鱼,由于站脚不稳跌入江中,由于当时已经是九月天气,江水寒冷,加之武宗已经被女色掏空了身体,这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武宗一行匆匆回到京城,虽然太医们尽心治疗,可还是没有挽回武宗的生命,数月之后,武宗病死于豹房,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由于武宗没有子嗣,皇位不得不落于皇室旁系之手,孝宗一脉从此结束。

明武宗朱厚照的豹房

明朝的朱厚燳(正德皇帝)建立的,专门养女人供他享乐、高兴和喝酒之处,最后他就是死在这里的。

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曾研究过明武宗建立的豹房,对此作出各种不同的解释。涉及到对武宗的评价(如武宗不是庸君,很有才华),对豹房性质的探讨(如豹房不是淫乐场所,而是武宗治理朝政的政治中心与军事总部)。1994年3月《北京文物报》上《豹房非豹房之新探讨》一文还提出“豹房”原字音出阿拉伯语“巴欧坊Ba—Fen”之谐音转成“豹房”,其意译为“技艺学术研究中心”。

这些探讨是有益的,有利于弄清历史事实。但我认为忽视了一个根本事实,豹房倒底有没有豹呢?持“豹房是武宗治理朝政的政治中心与军事总部”等说法的学者,言下都认为豹房是没有豹的,而是个行政组织。

明朝是历史上封建帝王豢养动物的最鼎盛的时期,京城内建有虎城、象房、豹房、鹁鸽房、鹿场、鹰房等多处饲养动物的场所。武宗单在西苑建造豹房,为了区别于其他豹房,后人称它为“武宗豹房”或“西苑豹房”。清人诬蔑说明武宗建“豹房”是淫荡。据考”豹房”其实只是明朝皇帝的皇家动物院而已,明武宗喜欢养豹和其他动物,明武宗经常在此给豹喂食和避暑,“豹房”的功能其实和清朝皇帝的“避暑山庄”一样。借明神宗不上朝来诬蔑大明天子荒政最喜欢在此事上做文章的当属,却绝口不提明神宗不上朝是因为明朝已经建立一套完备的内阁首辅制度,皇帝不必事必躬亲,而且当时明神宗经过“非君”浪潮后和内阁对着干。后来明朝的这套先进的内阁制度被西方广泛学习,首辅就是现在首相的原形,明神宗就像现在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有谁听说伊丽莎白天天上朝开会?

诬蔑说明朝实行禁海,闭关锁国。试问明朝如果实行禁海还有郑和的大航海吗!明朝如果闭关锁国还能引进红夷大炮提倡西学东渐并在全国各地修建天主教堂吗!明朝的海禁也是因为抗击倭寇而进行暂时的海禁。整个明朝是中国思想最开放的时代,市民文化活跃,百家争鸣,俨然是一个资本主义制度萌芽状态下的社会。纵上所述,由于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汉族皇朝,满族统治者可从来没有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为了维护自己对汉族的统治,极力抵毁大明之能事,把明朝抹黑了清朝就显得白了,满清统治者作为落后的游牧民族奴役先进民族的目的就能名正言顺了,满清统治者对入关后的一系列大屠杀罪行就能抹消了。然而湮没在历史烟尘中的大明王朝不仅有着十七位帝王的传奇人生,更有着三百年的江山社稷,有着幅员辽阔的国土,有着卷帙浩繁的《永乐大典》,有着华丽的紫禁城以及雄伟的万里长城,有着天下无敌的庞大舰队……与大汉与大唐王朝相比,大明王朝从未嫁一个公主和亲番夷,其曾经的强盛与辉煌从未逊色于任何一个朝代。然而,因为满清王朝的无情抹煞,大明王朝的光芒许久都沉埋在历史的沙尘中,成为距离我们最遥远的历史。但历史终究是历史,它的兴衰与荣辱、它的谜团与疑案终究是要大白于天下的。

父母和祖父母

父亲:明孝宗朱祐樘

母亲:明孝宗孝康敬皇后,即张皇后;

祖父:明宪宗朱见深

嫡祖母:明宪宗王皇后,名王钟英,即慈圣康寿太皇太后

亲祖母:明宪宗后妃纪氏,即孝穆皇太后

后妃

孝静毅皇后夏氏;

淑惠德妃吴氏、荣淑贤妃沈氏;

妃王氏,见《胜朝彤史拾遗记·卷四》毛奇龄撰;

刘美人,又称刘夫人,太原民刘良之女。

马氏,马昂妹。

王满堂,称王浣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