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语文修辞手法题含答案【汇编20篇】

浏览

7203

文章

1000

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②酒中有少年意气,王维诗句“(1)▲,系马高楼垂柳边”,描写了少年游侠慷慨激昂,畅饮豪谈的情态;酒中有中年旷达,欧阳修谪居滁州,饮少辄醉,“(2)▲,在乎山水之间也”,表现了他寄情山水,忘怀宠辱的洒脱。

③酒中有生活美景,孟浩然与老友闲话农事,“(3)▲,▲”,充满轻松惬意;酒中有浪漫想象,李白呼月伴影,“(4)▲,▲”,排遣内心寂寞;酒中有报国雄心,辛弃疾拔剑细看,“(5)▲,▲”,渴望重回沙场。

④酒中还有书法佳话。晋代王羲之兰亭聚会,乘酒兴作《兰亭集序》,笔法道劲稳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张旭豪饮之后,挥毫落纸,字如龙蛇飞走,人称“草圣”。

2.(1)相逢意气为君饮;(2)醉翁之意不在酒;(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语文重点词语解释焉字语气词

全文共 199 字

+ 加入清单

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焉”可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不同的语气。

表陈述语气,可译为“了”,或不译。例如: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如:

(1)君何患焉?(《郑伯克段于鄢》)

(2)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报刘一丈书》)

(3)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答李翊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重点词语解释而字用作连词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之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备考之常用词语解释鳞次栉比等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鳞次栉比líncìzhìbǐ【解释】:栉: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饮鸩止渴yǐnzhènzhǐkě【解释】: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越俎代庖yuèzǔdàipáo【解释】: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8.默写填空(每空1分)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用“______,______”的诗句,展现了推己及人的“大爱”情怀。

(8)中秋节,在异乡求学的李明,用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的诗句,编辑短信,发给父母,表达美好祝福。

【答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答案: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重点字:庇)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婵)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别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常用词语解释夜以继日等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162.夜以继日:日夜不停的做某事,形容十分勤奋,勤恳,忙碌·。

163.一碧万顷:碧:青绿色。顷:一百亩为一顷。形容水色天光,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164.一筹莫展:筹:古时计数用的算筹,引申指计策。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形容没有一点办法。

165.一鼓作气:鼓:擂战鼓。作:振作。原指第一次擂鼓激励起士气。比喻劲头大试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不间断。

166.一劳永逸:逸:安乐,安闲。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用费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口语交际类型题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志愿者行动队到某小区发放有关废旧电池危害的宣传单时,看见一位中年男子正准备把几节旧电池扔到草坪上,你赶忙上前劝阻。针对中年男子下面的话,请你结合【材料】中的知识对其进行规劝,规劝时注意语言得体,内容恰当。(3分)

【材料】电池主要成分为锰、汞、锌等重金属。被遗弃的废电池腐烂后,其重金属成分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中年男子说:小孩子管什么闲事!我只是扔个破电池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说:

【答案】示例:叔叔,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有责任一起爱护它。您别小看一节废电池,它腐烂后,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很大,还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请您以后不要再乱扔废旧电池了,好吗?(共3分。指出这是大家的责任1分,结合材料1分,表达得体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年初中语文名句默写练习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8.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3)足蒸暑土气,——————。(白居易《观刈麦》)

(4)————,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生当作人杰,————。(李清照《夏日绝句》)

(6)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破阵子》)

(7)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8)——————,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9)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为国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这与宋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8.(10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恨别鸟惊心

(3)背灼炎天光

(4)东风不与周郎便

(5)死亦为鬼雄

(6)似曾相识燕归来

(7)千里共婵娟

(8)一鼓作气

(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年初中语文名句默写练习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3)诗人们大都离不开酒,李清照借酒怡情,“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_”;李白借酒消愁,“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岑参用酒饯行,“________________,胡琴琵琶与羌笛”。

(4)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分,每空1分,错填、漏填该空不得分)

(1)结庐在人境

(2)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

(3)沉醉不知归路举杯消愁愁更愁中军置酒饮归客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课文生词解释红绫等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红绫hónglíng】①古代的时候女子头上绑的红色头绳(长的,能飘起来的)。②一种红色丝织品。

【怂恿sǒngyǒng】“怂”是惊慌的意思,“恿”是古代“勇”字的另一种写法。“怂恿”两字合在一起就组成了叠韵联绵词。意思是“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的意思。本是个中性的词,现在多用于贬义。

【怅然chàngrán】①不愉快的样子。②精神不集中,情志迷乱,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去主张。

【蜷伏quánfú】①躯体伏卧。②引申为屈服﹐驯服。③隐伏;埋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3.【2018甘肃省兰州市】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水是生命之源。在文学创作中,灵感来源于水的作品经久不息。

B.好朋友遇到困难,他却爱莫能助,不能施以援手,内心感到十分遗憾。

C.一些家长曲解了学习的目的,将考上大学当作孩子上学的不二法门。

D.他的演讲抛砖引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发了现场听众的热烈讨论。

【答案】2.B

【解析】A经久不息:多用在鼓掌或欢呼时。代表着一种动作所受到欢迎程度。不能用来形容作品;C不二法门: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二就是分别心,不二就是无分别心,今用以称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考上大学”在文中是指唯一目的,用“不二法门”属于望文生义;D抛砖引玉:抛出砖头,引来白玉。用没有价值的事物引出有价值的事物之意,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也是一种自谦的说法。属于错用对象和谦敬不分;B爱莫能助:形容心里非常愿意帮助,但限于力量或条件的限制却没有办法做到。附和语境,适用正确,答案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语文名言名句默写检测题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初三语文名言名句默写检测

一.名句默写

(1)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2)夕阳西下,。

(3)自古逢秋悲寂寥,。(4)晴空一鹤排云上,。

(5)无边落木萧萧下,。(6)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

(7),百年多病独登台。(8)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9)烟笼寒水月笼沙,。(10)春色满园关不住,。

(11)绿杨烟外晓寒轻,。(12)______________,且向花间留晚照。

(13)随风潜人夜,_____________。(14)天街小雨润如酥,。

(15)乱花渐欲迷人眼,。(16)几处早莺争暖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99.【2018浙江省杭州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舞台上扑朔迷离的灯光,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光学仪器制造的视觉误差等……①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②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③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④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仿佛B.扑朔迷离C.赋予D.神秘莫测

【答案】2.B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常用四字成语解释投石问路等

全文共 190 字

+ 加入清单

投石问路: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投鼠忌器: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突如其来: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

脱颖而出:颖:尖子。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语文词语真题汇编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件如雨后春笋,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防不胜防!

B.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忍俊不禁地欢叫着

C.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D.峰环水抱的闽中古城,高高低低的房屋琳琅满目,我们投宿的"幸福人家"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正确使用,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A.使用有误,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褒义词,不符合语境.

B.使用有误,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与后面的"欢笑"不符,不符合语境.

C.使用正确,符合语境.

D.使用有误,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不符合语境.

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知识点名言警句:100句经典的读书名言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100句经典的读书名言

41、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4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4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

44、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45、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46、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47、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48、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英国作家]

49、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5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选自:读书名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知识点名言警句:100句关于勤奋的名言

全文共 199 字

+ 加入清单

100句关于勤奋的读书名言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天道酬勤。

6、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

7、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8、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9、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常用词语解释近义词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弥漫—充满搜索—搜寻协助—帮助创造—创新燃烧—焚烧寻求—寻访永远—永恒颓然—颓丧光辉—光芒茂密—茂盛普照—遍洒追寻—追求

无比欣喜—欣喜若狂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各式各样—各种各样结结实实—扎扎实实恍然大悟—茅塞顿开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和颜悦色—和蔼可亲连绵不断—连绵起伏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蹑手蹑脚—轻脚轻手异口同声—不约而同寂静无声—鸦雀无声

无影无踪—踪迹全无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名不虚传—名副其实人烟稀少—地少人稀提心吊胆—心惊胆战

面如土色—面无血色禁不住—忍不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词汇注音解释表深恶痛疾等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916.深恶痛疾shēnwùtòngjí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917.声色俱厉:shēngsèjùlì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918.失魂落魄:shīhúnluòpò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919.诗情画意:shīqínghuàyì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920.势不两立:shìbùliǎnglì两立:双方并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之语文中的地理知识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1.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3.河:黄河。江:长江

4.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5.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6.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7.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8.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9.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10.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11.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12.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13.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14.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15.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16.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17.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18.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1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2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2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