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郑智勇故居【优秀20篇】

丘逢甲的故居名为培远堂,位于蕉岭县城北面15公里处的文福镇淡定村,是一座典型的两堂客家围屋,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智勇故居,供大家参考!

浏览

1800

文章

1000

欧阳修故居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欧阳修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欧阳修故居位于襄城县麦岭镇欧营村。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官至参知政事。欧阳修4岁丧父,家中贫穷,自幼好学。23岁和2 4岁两次参加国子监考试和礼部会试,均获第一,在最后殿试中,以甲科第14名的成绩授于进士及第,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西京(洛阳)留守推官(负责勘问刑狱的司法官)。在西京任职的3年中,欧阳修在襄城东汝水岸边,购得田宅一所,将母亲和妹妹接来居住。

襄城的秀丽山川和勤劳朴实的民风,给欧阳修留下美好印象。景祜元年(1034年)任职西京推官期满后,回襄城探亲时写下《罢官后初还襄城敝居述怀》诗一首:

路尽见家山,欣然望吾庐。 植仗望远林,行歌登故墟。

陋巷叩柴扉,迎候遥惊呼。 夙志在一壑,兹焉将荷锄。

儿童戏饮马,田里邀篮舆。 言谢洛社友,因招洛中愚。

春桑郁已绿,岁事催农夫。 马卿已倦客,严安犹献书。

朝日飞雉雏,东臬新雨余。 行矣方于役,岂能遂归欤!

宝元二年(1039年)六月,欧阳修复职,将母亲和妹妹接往南阳居住。初冬,欧阳修又到襄城,把田宅托付给邻里照看。这次襄城之行,欧阳修又写下了《初冬归襄城敝居》诗:

日落原野晦,天寒闾市闲。

牛羊远陂去,鸟雀空檐间。

凭高植藜杖,旷日瞻前山。

垅麦风际绿,霜鸦村外还。

禾黍日已熟,杯酒聊开颜。

酣歌岁之暮,寂寞向柴关。

此后10年间,欧阳修无论任职京城,还是迁至地方,都把襄城视作第二故乡。皇佑元年(1049年)移至颍州(安徽阜阳),又置田产一区,建起宅第,供老母和妻小居住。这一年生四子辨。熙宁四年(1071年),欧阳修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的身份辞官归居颍州宅第,剖分家产,将襄城田宅交四子欧阳辨(官至承议郎),欧阳辨后代定居襄城至今900余年。欧阳修故居,被其后裔改成欧阳家族祠堂,祠堂分前院后院,前院有正堂三间和东西厢房,内奉欧阳辨及后裔历代神主。后院有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殿五楹,为悬山式,前檐插廊,殿内正位供欧阳修和夫人画像,其四个儿子画像分别悬挂东西两壁。后因岁月变迁、年久失修,欧阳祠堂房舍大部分被毁,现仅存前院东厢房和正堂。正堂砖石结构,0式,二梁起架,五脊两坡硬山式,小灰瓦覆项。整个建筑简朴大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李叔福故居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李叔福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李叔福故居位于和平区睦南道28-30号,是李叔福于1937年建造的私人住宅。砖木结构,混水墙面,一楼正立面设有三个拱型大门,二楼设有大型露台,有四棵六角形立柱,柱头为科林新式雕花。整座楼风格简洁、古朴。楼内客厅、书房、卧室、餐厅等一应俱全,装修讲究。大楼四周有高墙相围,自成院落,是一座具有欧式古典风格的高级住宅楼。该故居现为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使用,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叔福,为早年天津“八大家”之一“李善人”(李春城)的后代、北洋政府大总统曹锟的侄女婿、直隶省长曹锐的女婿。沦陷时期,李叔福拥有不少开滦股票,当时开滦股票为“快货”,行情大涨,他便大量抛售。因本身从来不事经营,便将全部款项交给亲友经理,开设了许多投机商行,结果账目虚赢实亏,最后全部赔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陈垣故居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陈垣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垣故居位于新会县棠下镇石头村坑塘。建于清代。坐东南向西北,前有晒地,后有山岗。是一座砖木结构平房,一厅四房,有天井和伙房、杂物房。建筑面积124平方米。

陈垣(1880━1971年),字授庵,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十四岁中秀才。后入博济医学院学习,曾与友人创办光华医学校、《时事画报》、《震旦日报》。1912年当选为众议院议员。次年定居北京。致力教育和著述。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校长、北京图书馆馆长、中央研究院院士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有《史讳举例》、《元西域人华化教》、《通鉴胡注表微》等著作传世。

1995年新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头村:石头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李方膺故居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李方膺故居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方膺故居位于崇川区寺街29号、31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本体建筑及院落、院墙。

建设控制地带:位于寺街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

李方膺1695~1755,中国清代诗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为“扬州八怪”之一。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扬州借圆,自号借圆主人,以卖画为生。与李鱓、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陈金城陈伯达故居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陈金城陈伯达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陈金城、陈伯达故居位于洛阳镇梅岭村,是一处革命老区村,也是泉州前往省城的古驿道的必经之路。南宋时期的朱熹曾经路过这里,发现此村形如五瓣梅花,真乃风水宝地。他对身边的人说,此乃风水宝地也,后必出异人。遂刻石于山壁。直到清朝末年,果然出了一位进士陈金城。如今陈金城的故居,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陈伯达是陈金城的曾孙,他的故居就在陈金城故居的右侧。

故居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三大落五开间,前有砖埕,边有“勉斋学馆”。故居内有陈金城中举之牌匾,陈列先祖孝子坊、孝前坊残存的碑柱石刻。陈伯达诞生旧厝内挂有陈伯达一生著作目录及部分照片、墨宝。故居最有特-处,是在一个不大的堂屋的墙壁上挂着四个字板,上 书-“陈伯达1992年至1970年著作目录”,里面有政论、诗歌甚至小说。开篇第一篇就是“兵?匪?”,时间是1922年4月。1949年写的几篇文章,如“中国四大家族”(七月)、“窃国大盗袁世凯”(七月)、“人民公敌蒋介石”(八月)等,这些文章令他文名远扬。

陈金城是陈伯达的曾祖父,与林则徐、魏源颇有交往,参加过抗英斗争,著有《怡怡堂文集》四卷,是-战争时期一位爱国士大夫。1840年6月,中英-战争爆发,他撰写《平夷论》、《筹守福州议》、《筹守泉州大队议》等文,提出强兵戎边方略,力主训练兵民,互卫御侮,并主张以民意为衡立法治国,严惩-皇族琦善等,朝野各界深为赞颂。陈金城生前重修过洛阳桥,曾在洛阳桥中亭上题“海内第一桥”,闻名八闽。

陈伯达,原名声训,又名健相,字尚友,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人,中国共产党政治人物。他曾是毛泽东身边最重要的舆论发言人,后来更被视为文革前期除-之外的“第五号人物”。在毛泽东众多秘书当中,陈伯达是担任秘书时间最长的一个,前后共达31年。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马列学院副院长,第三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顾问,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主任,《红旗》杂志总,国家计委副主任。

景点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西南7.9公里

梅岭村:梅岭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阮玲玉故居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阮玲玉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静安区新闸路1124弄也即沁园村,据传是海上名门望族盛家的产业,一幢幢三层小洋房历经七十多年的岁月,如今依然光洁如新、典雅幽静。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5岁的影星阮玲玉难抵“人言可畏”,吞服大量-在此告别人间,惊动了上海滩的街头巷尾。9号是阮玲玉曾经居住、生活过的旧居,据9号楼的邻居介绍,当年的茶叶大王、超级粉丝唐季珊弃别女演员张织云,用十根金条买下了这幢小洋房送给阮玲玉,这幢三层小楼,见证过阮玲玉的欢情美梦,也见证了她的伤情恶果。

阮玲玉故居是栋沉淀着许多悲哀与痛苦的记忆的石库门老洋房,在村口左边的第二条弄堂内。乳黄镶红褐的三层一进新式里弄洋房,弄堂口的老鞋匠生意兴隆。一楼是阮玲玉故居的会客厅,二楼是阮玲玉的卧室,三楼是阮玲玉母亲的房屋。而现在,从一楼到三楼已成为三户居民居住地。老洋房门前光影迷离,暗红色的墙面、油漆斑驳的门窗。房屋结构等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据说因为受造访的人员以及拍摄影视剧等影响,目前沁园村9号不时受到外界的“骚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方先之故居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方先之故居坐落于今和平区睦南道109号。始建于1942年,是一座砖木结构西式二层楼房。红顶0象一点缀,格外醒目。白水泥饰面,装点不规则条纹,外观简洁明快。院落整洁,绿树成荫。该故居现为天津市财政局某处办公使用,被列为天津市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方先之(1906-1968),著名的骨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骨科医疗事业,有“骨圣”之称。 方先之浙江省诸暨人,1906年2月24日生。1925年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医预科,1928年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就读。1933年毕业后,以成绩优异留校工作九年,作过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助教、讲师、副教授,并曾到美国进修骨科。 194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骆维强故居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骆维强故居位于和平县东水镇大坝村田心自然村。

骆维强,东水镇大坝村人,1917年10月出生。1939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6月任县“战时干部训练班”指导员,后任彭寨区署区员,11月先后任中共和平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1941年9月到韶关广东省文理学院就读,“中共粤北省委事件”后,辗转至广西桂林、柳州。1944年6月到柳州日报社工作。柳州被日军占领后,在桂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抗战胜利后,在广州协助李嘉人(解放后任副省长)工作。1946年夏随李嘉人到香港,任香港新界区党委特派员。次年春,他和中共党员黄克夫等合作出版《和平公论》,呼吁反内战,提倡民主,抨击本县国民党统治者的罪行。1948年3月,奉命从香港回到九连山游击区参与领导工作,同年7月任粤赣边二支队六团政委、中共和东分工委书记。1949年1月任连和县人民政府县长、中共连和县工委书记。建国后,历任南方人民银行东江分行经理、东江地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人民银行东江中心支行行长、人民银行广东分行办公室主任。1954年4月调任济南第二机床厂副厂长,后任张家店砂轮厂厂长。1956年11月后,历任中央一机部二局处长、副局长、基建局局长、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分党组书记、董事长等职。1981年9月逝世于北京,终年63岁。

该故居始建于清代,坐西南向东北,总面宽50米,总进深24米,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堂横式建筑,三进四横两角楼布局。土木砖瓦结构,硬山顶,横屋歇山顶,棱角牙砖叠涩出檐,灰瓦面,垒瓦为脊,浮雕花卉木板封檐。墙体搁檩承重,石灰夯墙,表面批搪石灰。屋内长方砖铺地。

2012年1月,编入和平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

大坝村:大坝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善和村朱德故居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善和村朱德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沿乐安县省级风景区“流坑——金竹”的万银公路而行,你会看到湖坪乡的一大片蚕桑产业旅游观光园。这里桑树绿意葱葱,泉水潺潺成溪,水中走蟹游鱼,一条曲曲弯弯的小河,河上有着一座500余年历史的古石桥,石桥连接的另一端便是当年“朱德捡田螺”的村庄——善和村。

正是田野青青时节,记者慕名来到善和村,只见炊烟袅袅,旧屋新舍相挨,宁谧祥和,小桥流水人家美景映入眼帘。村里有一栋雕龙画栋老屋,村里人称它为“善和村庵下大屋”,它便是朱德故居。

走进庵下大屋,深情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听村中一位80多岁的老人给我们讲“朱德捡田螺”的故事。70余年前的1933年5月至7月上旬,红一方面军在湖坪乡善和村一带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军事整编,即“大湖坪整编”。时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随总部驻在善和村庵下大屋。此间适逢传统端午节,没有菜肴,朱老总和直属工兵连的战士提着竹篓,有说有笑地下田去了。没用多久时间,就捡了一大竹篓田螺。会餐时,朱德看了看大家,说:“同志们,我们还少点什么?”战士们说:“酒!”朱德点点头:“是呀,没有酒怎么行呢?”说完,他在通讯员耳边轻声说了几句,通讯员笑着点了点头,马上跑到伙房,不一会儿提出一桶“酒”来,给每人倒了一碗。大家一喝,原来是茶,都笑了起来。这时,朱德说:“过去有首古诗,里面有一句说‘寒夜客来茶当酒’,看来茶是能当酒的。”战士们一边喝着,一边说:“能当,看来这比杏花村的酒足饭饱还美呢。”朱德和战士们一起边吃边聊,到午后才散去。

如今的老屋依旧完好无损,屋内还保存有多处红军标语。老人说,村里至少保存有当年红军写下的标语一百多条。全部书写在村中六栋百年老屋的大门两侧及外侧墙壁上,虽历经70多年的风雨洗礼,仍清晰可辨。其内容有“扩大民族革命战争”、“保障分田胜利”、“扩大工农武装”、“保障土地革命”、“巩固苏维埃政权”等。

听完故事,老人带我们行走在善和村中,还发现村中老屋多处门楣上,保存着色泽鲜艳的彩绘门神画。画上身穿明代服装的武士,高约70厘米,手持宝剑,神情端庄。虽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门神的色泽却始终不改。据有关专家推断,该房屋至少有400多年的历史,彩绘门神亦是明代末期以前的产物。该彩绘门神的发现,对研究古代绘画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在善和村,你还能参观到两个明代的建筑,一是在明代末年,为了方便村民来往,村中一寡妇穷毕生积蓄,建成的石桥风采依然。古石桥旁边,是一座建在祠堂内的古戏台,古戏台顶部的三个连接的藻井,见证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善和村:善和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俞正燮故居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俞正燮故居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俞正燮故居位于黟县碧阳镇,时代为清。

清代著名学者俞正燮的故居座落城中北街。

俞正燮故居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俞正燮(1775-1840) 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理初,安徽黟县人。道光举人。好学,得书即读,读即有所疏记。《清代七百名人传》载其“治经以汉儒为宗,不缠牵于注疏”。尤善言天象、地理,擅长考据,多所精论。曾馆新城陈用光所,为校《顾氏亏舆纪要》。晚年官江苏学政。主讲江宁惜阴书舍。病卒。有《四养斋诗》、《海国纪闻》、《两湖通志》等。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

全文共 1498 字

+ 加入清单

太史第(赵朴初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坐落在安庆市迎江区天台里街。因赵氏族中自赵文楷始,赵田匀、赵继元、赵曾重四代翰林,故旧称“世太史第”、“四代翰林宅”。清末,赵田匀女婿、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亲笔题书“四代翰林”金字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正门悬匾,惜于抗战时期日寇掠走。清光绪三十三年(1

907)十一月五日,赵田匀曾孙赵朴初诞生于此。

故居占地面积4463平方米,建筑面积2773平方米。花岗石铺地广场,造型别致的赵家古井置于其间。建筑群坐北朝南,外墙为青砖勾缝清水墙,古朴典雅。马头墙高低起伏,富有韵律。主体建筑系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2米,南北宽84米,分东路四进,西路三进,共七进。除西三为三开间外,余均为五开间,面阔约20米,沿南北走向两条中轴线规整排列,每进两侧由厢房或回廊贯通。东一、东二进,东三、东四进,西一、西二进之间为起采光和承接四面檐水作用的天井。古建筑群西北部是982平方米的后花园,园内西侧建有32米长碑廊,镶嵌11版块赵朴初先生书法作品碑刻。

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古建筑群风格融北方古建的恢宏、粗犷及徽州古建的细腻、精致于一体,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亦是我省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

赵朴初(1907—2000),生前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0的亲密朋友。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

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作为赵氏家族文化的孕育地和聚集地,是赵氏家族文物资料的研究中心、保管中心和展示中心,是纪念和缅怀赵朴初先生的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

1年始,安庆市人民政府多方筹资1000多万元对故居住户进行搬迁并全面修复。

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文楷(1760—1808),字逸书,号介山,赵朴初太高祖,安庆太湖县望天乡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举人,嘉庆元年(179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实录馆纂修、文渊阁校理等职。为给琉球国王尚温行册封加冕之礼,嘉庆四年(1799)朝廷选派赵文楷为皇帝正使,持节东行,赐正一品麟蟒服。出使琉球期间,赵文楷恪守严规,谢绝出使国的厚赠,深为琉球朝野称赞,,“廉洁之声,著于海外,举国敬礼”。尚温因此向嘉庆皇帝表彰赵文楷的廉洁,并为赵母撰祝寿诗,赞颂赵母教子有方。(1987年赵朴初先生出访日本曾到琉球参观访问,目睹了先祖赵文楷墨迹文物)

嘉庆十三年(1808)赵文楷卒于山西雁平兵备道任上,终年48岁。

赵文楷墓

位于安庆太湖县望天乡茶园人形山。道光二十三年(1843),赵文楷棺柩由山西雁平迁回太湖,与妻、妾合葬。墓坐东北朝西南,墓顶用桐油、石灰夯筑,呈半圆形。墓碑高五尺,宽三尺,碑正面中央镌刻楷书“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显考赵公介山老大人之墓”,左、右首刻赵文楷妻、妾,字均清晰可见。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赵文楷著述甚多,有《楚游草》、《槎上存稿》、《石木臼山房诗存》、《独秀草堂古今文》等,惜多残失。

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朴初(1907-2000) 安徽太湖人,著名的佛学家、社会活动家及书法家,爱国宗教领袖,民进成员。 赵朴初出生于“四代翰林”的安庆状元府里。父亲赵纬如,毕业于省高等学堂,后被任命为湖北省候补知事,但他无意做官,一直在家中潜心钻研书画。赵朴初自小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家中大小事务,一律由母亲操持。母亲在闲暇之时,常给赵朴初讲一些古人勤学苦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昆明熊庆来李广田故居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昆明熊庆来李广田故居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熊庆来故居座落于云南大学校本部会泽院和至公堂东侧,“考棚”前的一座二层楼房,故居占地面积308平方米,现由云南大学文物管理办公室管理。此故居始建于1937年,座北朝南,一楼为熊庆来先生的接待室,二楼为卧室或办公室。主体建筑为土木结构二层楼房。

熊庆来故居是1937年建盖的,1957年至1968年,这里还居住过一位名人,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诗人、文学家,原云南大学校长李广田。李广田与原党委书记高治国密切合作,使六十年代的云南大学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也就是说,这里是云南大学历史上两个辉煌时期的两位校长的住所。1968年以后此楼一直作为办公室(原马列部办公楼)。1999年7月,学校决定拆除此楼,校文物办根据很多教授和专家的意见:“熊庆来故居是学校的文物,应予保留,以作纪念。”校文物办遂将这些意见反映给校领导,后经校党委书记批示后,这件十分重要的文物才得以保留下来。2000年4月11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访问云大,他特意到熊庆来故居参观,并回忆起少年时在此与熊庆来之子熊秉明一起学习、玩耍,看到严济慈、陈省身、朱德祥等老一辈科学家到此切磋学术的情景。他说这里的气氛熏陶着一代科学家。2003年,在云南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熊庆来、李广田故居展览正式完成并对外开放,至今已接待国内外嘉宾4000多人次。

熊庆来故居为抗战时期保留下来重要的近代建筑,它记载着我校革命斗争和光辉历史的伟大业绩,是宣传和弘扬云南大学悠久历史和独特办学精神以及曲折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源。

2001年10月,经昆明市文物普查工作专家组评议,该房屋已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8月,由省政府专家组确定校内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2006年在国家人文地理杂志刊物《中国高校最美地方排行榜》选美中国高校八座大师故居之一。

熊庆来(1893.09.11--1969.02.03),字迪之,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息宰村,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中国函数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以“熊氏无穷数”理论载入世界数学史册。1907年,考入昆明方言学堂。1909年,升入云南英法文专修科。1911年进入云南省高等学堂学习,1913年赴比利时学习采矿公费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只得转赴法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冯平故居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冯平故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冯平故居位于文昌市东路镇,时代为民国。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故居四周围墙为界,面积2571.27平方米。

冯平(1899~1928) 原名冯夙藩,字茂南,参加革命后改名冯平。海南文昌县大昌乡(今东路镇)美德村人。琼崖工农红军创始人之一。1899年3月11日,出生于贫农家庭,8岁进村中“育民学堂”读书,高小毕业后,考入琼崖中学(今琼台师范学校),毕业后入上海文化大学读书,一年后回到广州上大学。在此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革命书刊,探索革命道路,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李威光故居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李威光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威光故居位于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李威光是广东历史上六名武状元之一,历任御前待卫、广西提标左营游击、浙江黄岩镇压镇标水师中军游击、福建烽火门参将、闽安协副将、南澳总兵等职,晚年因病归乡。李威光一生精于海战,屡平海寇,抗倭保台,战功显赫,诰封四世武功将军。该屋为三堂、四横、一围龙,是典型客家民居。屋门前有禾坪、照墙、转斗门和月池。整座建筑为灰、砂夯筑墙体,木桁桷悬山瓦顶,建筑保存完好。堂屋内仍保留李状元练武用过的长2.5米、重64公斤的铁关刀和武石,以及御赐或名家馈赠的《状元及第》、《御前侍卫》、《会元》、《进士》、《世爱国恩》、《世受恩伦》等金木雕匾额。1994年9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李威光(1735-1793),字作楫,号韬序。今华城镇黄埔村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恩科赴省乡试中武举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上京赴考,参加壬辰恩科会试,获一甲第一,殿试钦点状元及第,授头等侍卫,在銮仪卫行走,并跟随乾隆到木兰围场狩猎一次。李威光是嘉应州唯一的武状元。乾隆四十二年(1777),李威光外任,授广西提标左营游击。不久又调浙江黄岩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楚图南故居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楚图南故居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楚图南故居位于文山县开化镇上条街27号至29号,属云南省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云南省现存近代名人故居之一。

故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两进式四合院,建筑格式为硬山顶、土木穿斗式建筑,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风格,总占地面积为480.32平方米。

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05年6月,文山县投资180万元全面展开修缮工作。故居现收藏楚图南生前部分遗物,包括图书50余册、衣物13件及信函、照片、文化用品、生活用具40余件。并于2006年4月11日正式开放。

楚图南(1899年8月——1994年4月),原名楚方鹏,曾用啊囊、高素、高寒为笔名,云南文山人,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家、文学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楚图南自幼母亲早逝,父亲在外工作,依附亲友生活。1916年考入昆明联合中学,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的前身)史地系,其间认识了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在其影响下,楚图南开始学习马列主义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袁克文故居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袁克文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袁克文故居坐落于和平区成都道93号,此为旧军人石友三房产,名世界里,是英式里弄式房屋,3层,砖木结构,造型一般。是袁克文在后来生活比较拮据时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袁克文(1889-1931),字豹岑,号寒云,河南项城人,昆曲名家,民国四公子之一。素有民国时期“天津青帮帮主”之称,民国总统袁世凯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生于朝鲜汉城,长兄袁克定。号称"南有黄金荣、杜月笙,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熟读四书五经,精通书法绘画,喜好诗词歌赋,还极喜收藏书画、古玩等。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生活放浪不羁,妻妾成群,触怒其父,逃往上海,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上海毛泽东故居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毛泽东故居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海毛泽东故居在威海路583弄(原公共租界慕尔鸣路甲秀里)。是一幢二楼二底、砖木结构、坐南朝北的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这幢楼的七号,就是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在1924年2月至年底住过的地方,这里现已建成毛泽东旧居陈列馆,1920年5月5日,毛泽东率领“湖南驱张-团”来沪,住在哈同路民厚里29号(今安义路63号),时间达两个多月。民厚里29号是一幢两层楼砖木结构的房子。毛泽东和随同来沪的15岁的张文亮住在前楼下房。1999年12月26日起对社会开放。

基本信息

毛泽东一生曾50多次来上海,其中,1927年之前就曾10次到过上海,因此在上海不少地方都保留有毛泽东的旧居。此处是他第9次来上海时居住的地方,这里不仅是他住得最长的一次,也是最富家庭生活气息的一次。当时,毛泽东除任中共中央局秘书外,主要是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任组织部秘书和文书科代理主任,为巩固国共合作,推进国民革命而工作。杨开慧除料理家务,帮毛泽东整理文稿外,还去工人夜校讲课,从事工运和妇女工作。在石库门楼上,有《毛泽东在上海》图片资料展。参观者可以看到孙中山亲自提名毛泽东等十七人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的公函,以及毛泽东出席国民党一届一中全会时在签名簿上的签字等珍贵史料。

地址:静安区茂名北路120弄

邮编:200041

电话:62723656

传真:62723656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1:30(11:00停止入馆)下午13:00~16:30(16:00停止入馆);周一馆休

公共交通:925、127、71、936、48、01、49、23、935、37、20、148、轨道交通1、2号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杨勇故居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杨勇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杨勇故居

公布时代1920年

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布编号430181—0162

公布地址宁乡县沙田乡

类 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公布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1.01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2011年0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发[2011]21号)文件《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

保护范围:以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

杨勇(1912—1983) 中共中央-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副总参谋长。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12年8月出生在浏阳县文家市清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就投入农-动,参加过十万农军围攻长沙战斗。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三军团连、营政委、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赵寄舟故居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赵寄舟故居为寿光文物保护单位。

赵寄舟故居位于侯镇镇赵辛村。

赵寄舟故居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侯镇:【概 况】 东邻寒亭区,西毗上口镇,北依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南与洛城街道接壤,纵18公里,横17公里,辖8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12万,总面积218平方公里。镇境内主要河流是丹河及分洪河和引黄济青水。大沂公路、大九公路、荣乌高速公路、潍日高速公路从镇境穿过。2015年,全镇土地面积31.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81万亩。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亿元,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张根旺故居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张根旺故居为顺昌县文物保护单位。

张根旺故居位于顺昌县郑坊乡郑坊村,时代为清代。

张根旺故居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郑坊村:郑坊村古称大目墟,地处顺昌东南部,郑坊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2公里,银福高速公路连接线穿村而过。郑坊村东与元坑镇光地村、赖源村毗邻,南与罗坊村相依,西与兴源村、俸窠村接壤,北与丰岭村相隔。全村共有十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84户,总人口1760人。郑坊村林产资源丰富,全村土地面积17344亩,耕地1760亩,山地面积15206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宣堂刘永福故居

全文共 1566 字

+ 加入清单

三宣堂(刘永福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宣堂是刘永福以其在越南抗法屡立战功,被越南王封为三宣提督而命名的,位于钦州城南板桂街,主建筑为晚清风格厢房,内有圣贤豪杰、文臣武将、彩凤仙鹤等一百多幅图画,四周有高墙炮楼,正屋前有广场照壁,与四周花草树木交相映衬,美观典雅。

刘永福故居名“三宣堂”,位于钦州市板桂街10号(古称下南关)。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是钦州市现存最宏伟、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占地面积22,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多平方米,大小楼房119间。除主座外,有头门、二门、仓库、书房、伙房、佣人房、马房等一批附属建筑以及戏台、花园、菜圃、鱼塘、晒场等设施。头门临江向东,有醒目的“三宣堂”大字匾额。

刘永福当年援越抗法有功,被越王封为“三宣提督”,主管越南宣光、兴化、山西三省军事。“三宣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这段光荣历史。门两边的对联是:“枝栖古越,派衍彭城”。

进头门,经过30多米的龙眼飘香过道,便是一座两层楼房的二门。门顶上原来悬挂着“建威第”的金字大匾,配以“恩承北阙、春满南天”的对联。二门内是开阔的广场。广场南面是一个巨大的照壁,上 书--“卿云丽日”,字迹圆润秀雅。

主座在照壁北面,面阔三间,进深三座。前座门顶上有“钦赐花翎”的直匾,配以“天阶深雨露、庭砌长芝兰”的对联。门口高三米多,设二层门,外层是富有南方特色的“拖笼”,内层是几寸厚的格木板门,十分厚实。前座与中座之间是东西两花厅,西厅陈列有中央一级的党政军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的留名和墨宝,东厅陈列有前越南革命领导人黄文欢、英国驻华大使柯立文夫妇以及一些国际友人的题赠。两厅之间为天井。即有名的“拒贿庭”。据说中法战争结束后,刘永福从越南带回一件珍奇的战利品——被黑旗军击毙的法军首领李威利的头发。法国人知道后,专门派人携重金到三宣堂企图高价买走这撮头发。刘永福不为重金所动,就在这个庭院里对来者严词训斥,那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过了“拒贿庭”便是中厅。厅内壁画、木雕琳琅满目,内容有名山大川、亭台楼阁、奇花异草、彩凤仙鹤,还有牧童樵夫、仙翁神女、圣贤豪杰、武将文仕等,中厅左右是对称的二层楼房,西面是刘永福的卧室。家具中有个独脚小茶几,脚座为品字形排列的三个狗头狗爪。原来刘永福爱-的习性也反映在家具上。

后座为祖厅,是建筑群中最高的一座,叫“请缨堂”。这是当年刘永福反对“二十一条”,请缨抗日的地方。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刘永福听到这消息后,不禁义愤填膺,立即通知全体家人并家庭教师集中祖堂,“抗电北庭,请缨与战。”并表示,如果日本逞凶,他愿以七十九岁高龄的“老朽之躯”充当先锋,与敌决一死战。

后座陈列《中法战争历史文物展览》,展室10个,展出面积共1000多平方米,分中法战争概况,黑旗军(刘永福所部)的抗法斗争,萃军(冯子材所部)的抗法斗争等三个部分。主要展品有:大清光绪皇帝及越南嗣德帝赠刘永福父亲的诰封碑,刘永与主座并列的一座占地1500平方米的谷仓,群众叫它“济民仓”。谷仓一排10间,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这是刘永福在灾年主座西侧尽头有一列平房,是刘永福的书房。

交通钦州市内可搭三轮车到达。

开放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广西钦州市

刘永福(1837~1917),原名业,又名义,字渊亭。广东钦州(今属广西)防城古森洞小峰乡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随父母迁往广西上思直隶厅(今上思县)务农。咸丰二年(1852)在左江航线上当船工,工余随父叔学习拳棒。不久父母双亡,遂以打柴捕鱼为生。咸丰七年,约同乡邓阿富等六人,参加了广西天地会农民起义军,在归顺(今靖西)活动。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 刘永福详细信息++刘冯故居冯子材故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