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心肺复苏有哪几种方法(汇编13篇)

浏览

2086

文章

13

篇1:心肺复苏的急救方法

全文共 1045 字

+ 加入清单

由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心肺复苏急救方法一:儿童心肺复苏抢救方法

1.儿童心肺复苏法开始同成人一样先判定意识是否消失。然后判定呼吸是否停止,抢救者看不见患孩胸腹抬起,感觉不到或听不到呼气时的气流声,,应立即打开气道,马上进行呼吸急救。抢救者的嘴必须将婴儿的口及鼻一起盖严;如病人为儿童就像对成人一样,捏住鼻子,套住嘴进行人工呼吸。吹气时先迅速连续的呼气两口,以便打开阻塞的气道和小的肺泡,避免肺脏回缩。吹气的力量以胸郭上升为度,人工呼吸的频率,婴儿为每分钟20次;儿童为每分钟15次。

2.一旦打开了气道和进行了两次吹气后,就必须检查脉搏。对婴儿,一般检查肱动脉,它位于上臂内侧,肘与肩的中点。婴儿胸外按摩的部位在胸骨中部,两乳头之间的连线上,儿童的按摩部位较婴儿为低,成人则更低。

3.婴儿用中、食两个指头进行按摩,胸骨下陷深度为1.5-2.5厘米;每分钟100次。对儿童用一只手掌根,下陷深度为2.5-4.0厘米;每分钟80次。

心肺复苏的急救方法一:普通心肺复苏的急救

判断意识。轻拍伤病员肩膀,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

高声呼救。“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快拨打急救电话”或赶快呼叫场馆内的急救人员。

将伤病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打开气道。成人: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90°)

判断呼吸(一看,看胸部有无起伏 二听,听有无呼吸声 三感觉,感觉有无呼出气流拂面)

重点提示:判断呼吸的时间不能少于5—10秒钟

口对口人工呼吸

救护员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

吹气时间为1秒钟以上。

吹气量700—1100毫升(吹气时,病人胸部隆起即可,避免过度通气),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每5秒钟吹一次)。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2—16次/分钟。

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两乳连接水平

按压方法:

①救护员用一手中指沿伤病员一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处,食指、中指并拢排列,另一手掌根紧贴食指置于伤病员胸部。

②救护员双手掌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双臂伸直 ,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30次。

③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下压深度4—5厘米,放松时保证胸壁完全复位,按压频率100次/分钟。正常成人脉搏每分钟60—100次。

重要提示:按压与通气之比为30:2,做5个循环后可以观察一下伤病员的呼吸和脉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消费回暖为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该采取何种方法保持现状?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在各地区发放相应的消费券,以此来促进经济复苏,增加民众的消费意愿。同时也可以合理的增加消费信用贷款,采取低息贷款的方式来促进民众消费意愿。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的经济发展都遭受到重创。虽然我国受到疫情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生产制造仍然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即使疫情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以及民众的消费能力方面,在疫情期间乃至疫情离开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内,民众的消费能力都遭受到严重影响。很多民众在此期间失去了应有的工作,这也直接导致民众失去了相应的经济收入。

但是由于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复苏措施,极大地改善当前消费市场萎靡的状态。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各地区的消费状况已经逐渐回暖。但是仍然不能够掉以轻心,需要采用多方面的措施来促进民众消费。比如可以向民众发放相应的消费券,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实施。民众可以在当地官方网站的官网上领取相应的消费券,同时当地的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与商家签订相应的合作协议。消费者用消费券购买商品之后,商家可以从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

同时也可以采用低息贷款的方式,以往的贷款由于利息较高,直接导致贷款的人数减少。但是如果采用低息贷款的方式,能够极大改善当前现状,尤其是低息贷款的方式,能够促进大宗商品的消费。毕竟大宗商品的消费规模,是直接决定当前消费市场规模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教你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心肺复苏首先就应该拍打患者的肩膀,仔细检查患者有没有意识,在慌乱的过程中不应该去摇晃患者的身体,否则就可能会导致患者受到二次伤害。然后按照下面的这几个方法来操作,就可以有效解决问题。

1

大声呼喊患者的名字,又或者是和患者说话,看一下患者有没有意识能不能够配合自己说话又或者是和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看一下患者想要什么样的求救。

2

最后是检查患者口腔中有没有其他的药物,接着将患者的头部放下一侧,尽可能将口中的东西清除,比如糖果又或者是口香糖之类。

3

将自己的脸部逐渐的靠近患者的口鼻,感受着来自于患者轻微的呼气声,用眼睛看着患者的胸部,然后观察几秒。如果发现没有呼吸症状,就可以打开口腔进行人工呼吸,尝试着通气。

4

接下来仔细检查有没有脉搏跳动,接着就可以准备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前提是让患者保持平躺,然后将手臂伸直,建议以每分钟80下左右的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心肺复苏的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心肺复苏术顾名思义,即在呼吸或心跳停止情况下所作之急救术。目的在于尽快挽救脑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坏死(四分钟以上开始造成脑损伤,十分钟以上即造成脑部不可逆之伤害),因此施救时机越快越好。那么咱们是不是该更深入的了解一下呢?

心肺复苏的方法是什么?小编分析如下:

首先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地呼叫他,或者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其次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然后人工呼吸。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脉,如果能感觉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

方法:最好能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巾,该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细菌感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出,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每分钟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单人施救和双人施救的比例。单人施救时,每做15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外心脏按压;双人施救,则是每做10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外心脏按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身边的人突然心跳骤停的紧急情况.如果你学习并掌握了心肺复苏术,这时就可以马上开展急救行动,等待救护车的到来,为挽救生命争分夺秒。

以上给大家带来的生活安全知识主要讲的心肺复苏的方法是什么,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还会为大家逐步的讲解一些常见疾病的急救方法,大家一定要多加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你知道怎么做心肺复苏术急救方法吗?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非常有效的方法,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心肺复苏术的急救方法。

操作方法

1

首先通过动作和声音刺激来判断患者意识、触诊颈动脉检查脉搏的跳动,通过水平观察胸部运动判断患者有无自主呼吸。

2

然后对患者实施胸外按压,使患者平躺于硬板床或者地上,施救者两手平行重叠按压于患者胸骨下三分之一处,也就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3

施救者在按压时肘关节伸直、借助双臂和躯体的重量向脊柱方向垂直下压,幅度为五厘米以上、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按压时应用力,快速。

4

除了胸外按压,如果丧失自主呼吸,还要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首先要开放气道,左手请按额头、右手轻抬下颌,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心脏复苏的按压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1407 字

+ 加入清单

凡溺水、心脏病、高血压、车祸、触电、药物中毒、气体中毒、异物堵塞呼吸道等导致的呼吸终止、心跳停顿,在医生到来前,均可利用心肺复苏术维护脑细胞及器官组织不致坏死。那么心脏复苏的按压方法是什么?

心脏复苏的按压方法如下:

步骤一:意识判断和打开气道。

(1)意识判断:当发现一个到底的患者,首先必须判断其

是否失去知觉。有以下几种方法:喊话并排其肩膀;呼救(请现场的人或附近的人协助抢

救,打120急救电话或通知就近的医疗单位);患者体位(当患者呈俯卧状态时,应先将

患者双手上举,再将外侧(远离抢救者侧)下肢膝盖弯曲后驾在内侧(靠近抢救者侧)肢体

上,然后一手护着患者的颈部,另一只手置于患者的胸部,小心、平稳、慢慢地将患者转为

仰卧位,并将其双上肢放在躯干两旁;另一个方法是先将患者内侧下肢交叉在外侧肢体上,

再将外侧上肢抬肩伸直靠于头侧,一手绕过患者内侧的上肢托肩,另一手置于患者髋关节

处,将其整个地翻为仰卧位,并将其双上肢放在躯干两旁。)

(2)打开气道:患者心跳呼吸停止、意识丧失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内的舌肌也松弛,

舌根后坠而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阻塞。在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必须打开气道,保持气道通

畅。

打开气道的方法有:

仰头抬颌法;操作者站或跪在患者一侧,一手置患者前额上稍用力后压,另一手用食指置于

患者下颌下沿处,将颌部向上向前抬起,使患者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再通过看(胸廓有无起伏)、听(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感觉(面部感觉有无气流呼出)三种方法检查出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如无呼吸应该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

步骤二:人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是向患者提供空气的有效方法。操作者置于患者前额的手在不移动的情况下,用拇指和食指捏紧患者的鼻孔,以免吹入的气体外溢,深吸一口气,尽力张嘴并紧贴患者的嘴,形成不透气的密封状态,以中等力量,1~1.5秒的速度向患者口中吹入约为800毫升的空气,吹至患者胸廓上升。吹气后操作者即抬头侧离一边,捏鼻的手同时松开,以利于患者呼气。如此以12分/分钟的频率反复进行,直到患者有自主呼吸为止。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

步骤三:人工循环

人工循环是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形成胸腔内外压差,维持血液循环动力,并将人工呼吸后带有氧气的血液供给脑部及心脏以维持生命。方法如下:

(1)判断患者有无脉搏。操作者跪于患者一侧,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位,另一手以食指和中指尖置于喉结上,然后滑向颈肌(胸锁乳突肌)旁的凹陷处,触摸颈动脉。如果没有搏动,表示心脏已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2)胸外心脏按压。

第一步:确定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位置。先找到肋弓下缘,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肋骨下缘向上摸至两侧肋缘于胸骨连接处的切痕迹,以食指和中指放于该切迹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部放于横指旁,再将第一只手叠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扣起,手指离开胸壁。

第二步:施行按压。操作者前倾上身,双肩位于患者胸部上方正中位置,双臂与患者的胸骨垂直,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力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使胸骨下陷4-5厘米,按压和放松的力量和时间必须均匀、有规律,不能猛压、猛松。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按压处。按压的频率为80-100次/分钟,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次数比率为:单人复苏15:2,双人复苏5:1.。

心脏复苏按压方法还是很关键的,日常需要对这些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进行了解,比如做人工呼吸时需要注意什么等都需要多加关注,就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长课堂:体温过低的急救与复苏方法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全身性冷伤亦称凉僵、属冻结性冷伤。严重低温(体温低于30℃)可以引起脑血流及氧需求显著降低、心输出量减少、动脉压下降,由于脑功能明显受抑,低温患者可出现类似临床死亡的表现。那么,家长课堂:体温过低的急救复苏方法。就让的小编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体温过低引起的心跳骤停急救方法

心跳骤停时,低温可对脑和其它器官发挥保护效应。如果患者在不出现低氧血症的情况下快速降温,氧耗和代谢降低就发生在心跳骤停和器官缺血之前。尽管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但在低温性心跳骤停发生后获得完整神经系统恢复的复苏是有可能的。

(1)当患者极度寒冷,但心跳尚能维持灌注时,干预的重点是防止进一步散热、复温和谨慎地转运:

防止额外蒸发散失热量:避风、隔冷、除去冷湿的衣服等。

谨慎地把患者转运至医院:避免粗暴搬动和颠簸,否则可能促成室颤。

监测核心体温和心律:如果患者皮肤极度寒冷,使用贴胶式电极不可能获得心电图或监测心律,必要时可使用针式电极。

(2)核心体温低于34℃时,要进行复温,可用毛毯或温暖房间进行一般复温,但对于心跳呼吸骤停或严重低温病人这种复温方法无效。可以使用加热设备(热辐射、强行的热空气、热澡水)或被加热后的设备(热水袋)等积极复温,使用这些设备要求同时仔细监测病人和设备,并且应格外小心。

有些研究者认为,积极体外温可引起“体温后降(afterdrop)”效应(当外周的寒冷血液解冻流向中心时,核心体温继续下降)。另外,局部应用复温装置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如果使用积极外周复温,应该使用热水袋,并应放置躯干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

(3)积极体内复温技术只用于核心体温低于30℃的患者,包括使用加温(42-46℃)加湿的氧气、体外膜氧合器、腹膜灌洗、静脉内输入热盐水(42℃—44℃)和食道复温等。目前还没有关于这些方法相互比较的随机临床对照实验的报道。

如果上述方法不能奏效,宝宝的体温还是过低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查明体温过低的原因,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如果你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好处等有关儿童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早期安全教育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心脏复苏的急救方法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在进行某些运动时,有可能出现昏厥等症状,这时候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心脏复苏急救方法。下面小编告诉大家一些简单易学的心脏复苏急救方法,并配图指导具体操作步骤。

心脏复苏的急救方法(图解)

1、把患者调整到一个正确的体位,即必须将患者的头、肩、躯干作为一个整体,让他采取仰卧位,双臂应置于躯干两侧;

2、帮助患者畅通气道,仰面抬颈。救护者一手置于患者颈后,另一手放在他的前额上,使他的头部稍向后仰,确保气道通畅,并随即用手指清除口腔壁及其阻塞物,例如假牙等;

3、口对口人工呼吸

一手将患者的鼻子捏紧,另一手放在患者的下颌,向下施力,将他的口张开,将你的嘴盖住患者的嘴,要求严密不漏气,把气“吹入”患者肺中,每次一秒以上。呼气同时观察患者的胸廓有无气体充盈起来,当抢救者的口离开患者的嘴做第二次吹气准备时,患者的胸壁则回缩,自然排出气体,重复四次,反复查看病人的呼吸体征,如果仍无呼吸,则进行心脏体外按摩。

4、胸外按摩

推压患者的胸骨即可促进他的血液在动脉和静脉内循环,亦可刺激心脏重新搏动。具体方法:

一是确定无动脉搏动,用食指和中指从喉结旁触摸有无动脉搏动;

二是确定心脏的位置,摸患者胸骨最下端为突的软骨结,上两指宽作为心脏下的定位线,

抢救者跨过患者的头跪下,将一只手的后掌放在患者心脏的下限的定位线胸骨下段,另一只手重叠交叉放在该手背上面,并将手指锁住

心脏复苏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心肺复苏急救方法

全文共 1731 字

+ 加入清单

由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肺复苏急救方面的方法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心肺复苏的其他急救方法

先将模拟人从皮箱内取出,把模拟人平躺仰卧在操作台上,另将PC连接电源线,再与人体进行连接,将电脑显示器与24V电源接好,再将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好,即完成连线过程。

连接好后,电脑上显示安装窗口,插入安装光盘安装。

完成连线过程后,打开电脑显示器,此时电脑响起语音提示:“请开始操作”,选择工作方式。本产品有三种工作方式:

①训练模式:用户可以随意的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操作,以熟练其技术。

②普及考核:根据最新标准设定的考核模式,但对操作时间上的要求比专业模式宽,适合非专业救护人员。

③专业考核:根据最新标准设定的考核模式,适合专业救护人员。

气道开放:将模拟人平躺,操作人一只手捏住模拟人的鼻子,另一只手从后颈或下巴将头托起往后仰70-90度,形成气道放开,便于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功能提示: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当操作者吹入的潮气量达到500/600-1000毫升,人体吹气条码灯的绿灯发光管(正确区域)显示,吹气正确计数1次。当操作者吹入的潮气量小于500或大于1000毫升,人体吹气条码灯的黄灯发光管(不足)或红灯发光管(过大)显示,吹气错误计数1次,并有语音提示:“吹气不足”或“吹气过大”等,需纠正错误后,再操作。

胸外按压功能提示:首先找准胸部正确位置:胸骨下切向上两指胸骨正中部(胸口剑突向上两指处)为正确按压区,双手交叉叠在一起,手臂垂直于模拟人胸部按压区,进行胸外按压。若按压位置正确,按压强度正确(正确的按压深度为4-5厘米),人体按压条码灯的绿灯发光管(正确区域)显示,正确按压计数1次,若按压位置错误,将有语音提示:“按压位置错误”。若按压位置正确而按压强度错误,人体按压条码灯的黄灯发光管(不足)或红灯发光管(过大)显示,将有语音提示“按压不足”或“按压过大”等,按压错误计数1次,需纠正错误,再操作。

看过“心肺复苏急救方法”

单人心肺复苏抢救方法

操作要领

1.首先判定患者神志是否丧失。如果无反应,一方面呼救,让旁人拨电话通知急救中心,一方面摆好患者体位,打开气道。

2.如患者无呼吸,即刻进行口对口吹气两次,然后检查颈动脉,如脉搏存在,表明心脏尚未停搏,无需进行体外按摩,仅做人工呼吸即可,按每分钟12次的频率进行吹气,同时观察患者胸廓的起落。一分钟后检查脉搏,如无搏动,则人工呼吸与心脏按摩同时进行。按摩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3.按摩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其比例为15:2,即15次心脏按摩,2次吹气,交替进行。

4.操作时,抢救者同时计数1、2、3、4、5……15次按摩后,抢救者迅速倾斜头部,打开气道,深呼气,,捏紧患者鼻孔,快速吹气2次。然后再回到胸部,重新开始心脏按摩15次。如此反复进行,一旦心跳开始,立即停止按摩。

注意事项

1.单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一分钟后,可通过看、听和感觉来判定有无呼吸。以后每4-5分钟检查一次。操作时,中断时间最多不得超过5秒钟。

2.一但心跳开始,在立即停止心脏按摩的同时,尽快把患者送到医院继续诊治。

双人心肺复苏抢救方法

操作要领

1.双人抢救的效果要比单人进行的效果好。按摩速度为一分钟60次。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5:1,即5次心脏按摩,1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2.操作时由按摩者数口诀:1下、2下、3下……人工呼吸者打开患者气道作准备,每当口诀数完第4下时,人工呼吸者开始深吸气,在按摩者数完第5下时深吸一口气,此时正值按摩者松手,气体易于吹入肺内,可以看到患者胸郭膨起。然后按摩者按摩5次,人工呼吸者吹气1次,如此反复进行。

注意事项

1.操作时,中断时间最多不得超过5秒。

2.什么时候停止心脏按摩好呢?首先触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略有回升的话,则进一步检查颈动脉搏动,也是心跳开始的证据,此时应立即停止心脏按摩。

3.有的急救书建议,在心跳开始之后,持续作一段按摩。但按摩必须与患者的脉搏表率一致,可是这很难办到,稍有疏忽,会使好不容易开始跳动的心脏产生频率紊乱,再次发生危险。而且,心跳还有再次停止的可能。所以,必须一面注意观察,一面作再次按摩的准备,这才是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教你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

全文共 1305 字

+ 加入清单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具体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1

先要判断患者意识

急救者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你还好吗?”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如果没有呼吸或者没有正常呼吸(即只有喘息),立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2

对于非专业急救人员,不再强调训练其检查脉搏,只要发现无反应的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就应按心搏骤停处理。对于医务人员,一般以一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搏动触点在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沟内)。检查脉搏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10秒,如10秒内仍不能确定有无脉搏,应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3

胸外按压: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min,下压深度至少为125px,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对于儿童患者,用单手或双手于乳头连线水平按压胸骨,对于婴儿,用两手指于紧贴乳头连线下放水平按压胸骨。为了尽量减少因通气而中断胸外按压,对于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成人,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按压-通气比率为30:2。对于婴儿和儿童,双人CPR时可采用15:2的比率。如双人或多人施救,应每2分钟或5个周期CPR(每个周期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更换按压者,并在5秒钟内完成转换,因为研究表明,在按压开始1~2分钟后,操作者按压的质量就开始下降(表现为频率和幅度以及胸壁复位情况均不理想)。

4

开放气道:在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CPR及ECC指南中有一个重要改变是在通气前就要开始胸外按压。胸外按压能产生血流,在整个复苏过程中,都应该尽量减少延迟和中断胸外按压。而调整头部位置,实现密封以进行口对口呼吸,拿取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等都要花费时间。采用30:2的按压通气比开始CPR能使首次按压延迟的时间缩短。有两种开放气道的方法:仰头抬颏法(下图)和推举下颌法。

5

人工呼吸: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该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如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可再次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给予第二次通气;过度通气(多次吹气或吹入气量过大)可能有害,应避免。

6

终止抢救的标准:现场心肺复苏应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不可轻易作出停止复苏的决定,如符合下列条件者,现场抢救人员方可考虑终止复苏:患者呼吸和循环已有效恢复。无心搏和自主呼吸,CPR在常温下持续30min以上,EMS人员到场确定患者已死亡。有EMS人员接手承担复苏或其他人员接替抢救。

特别提示

对于溺水者,心脏骤停的根本原因是缺氧,属于窒息缺氧性心脏骤停,供氧是急救的首要目标,CPR建议采用“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步骤来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教你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

全文共 1190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才能正确的进行心肺复苏呢?对心肺复苏大家了解有多少呢,下面安全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下。

一、先要判断患者意识

大声地呼叫他,或者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二、开放气道

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

三、人工呼吸

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脉,如果能感觉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

安全网小编解答:最好能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巾,盖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细菌感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出,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每分钟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四、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分钟后还是没有触及,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成人的心脏按压方法

A、首先要找准按压的地方;一般在胸部正中的位置(两边乳头连线的中间);

B、先把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的部位上,再把另一只手叠放在手的上面,把两手的手指扣在一起,容易用力;放在下面的手,手掌向上翘一点,以免戳伤到胸部。

C、把肘部完全升值,把身体的重量压在手腕部,用力按压使胸部向下3.5-5cm连续地快速按压,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按压30次(30次大概20秒)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

2、小孩心脏按压方法(1-8岁)

按压的部位与成人相同;根据伤病者身材大小调节按压的力量,可用一只手按压也可以用两只手按压,一只手时用手掌掌根,用两只手按压的时候和成人相同;按压的深度与成人不同,大约是胸部厚度的1/3-1/2.以每秒100次的频率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

3、婴儿(不到一岁)心脏按压方法

检查脉搏的方法

上臂动脉:在肩与肘的中间内侧部位;把拇指放在上臂外侧,食指与中指放在内侧夹起来进行测量。

大腿动脉:在大腿根部(生殖器两侧大腿根部),用手指进行测量,如果有脉搏就不要进行心脏按压;如果没有脉搏就要进行心脏按压。

按压的部位:在两个乳头的连线中间位置,

按压方法:用中指和无名指从正上方垂直往下按,按压的深度大约为胸部厚度的1/3-1/2

五、停止心肺复苏的指证

在施救的同时也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触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有所回升,则进一步触摸颈动脉,发现有搏动即可停止心肺复苏,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安全网小编温馨提醒,出现紧急情况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否则等于帮倒忙。了解更多有关急救方面的安全常识,敬请关注本安全网站户外急救常识频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心脏复苏时用什么方法打开气道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心脏复苏术在施行时需要对其患者的气道打开,否则是没有效果的,那么心脏复苏时用什么方法打开气道?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实用小妙招。

心脏复苏时用下面这三种办法最好:

1、仰头举颏法

抢救者将一手掌小鱼际(小拇指侧)置于患者前额,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帮助头部后仰,气道开放。必要时拇指可轻牵下唇,使口微微张开。

注意点:

a、食指和中指尖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b、不能过度上举下颏,以免口腔闭合。

c、头部后仰的程度是以下颌角与耳垂间连线与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

d、口腔内有异物或呕吐物,应立即将其清除,但不可占用过多时间。

e、开放气道要在3-5秒钟内完成,而且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

2、仰头抬颈法

病人仰卧,抢救者一手抬起病人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侧下压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气道开放。

3、双手抬颌法

病人平卧,抢救者用双手从两侧抓紧病人的双下颌并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即可打开气道。此法适用于颈部有外伤者,以下颌上提为主,不能将病人头部后仰及左右转动。注意,颈部有外伤者只能采用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不宜采用仰头举颏法和仰头抬颈法,以避免进一步脊髓损伤。

三种手法中以仰头举颌法和双手抬下颌法多用。心脏复苏打开气道办法想必都有所熟悉,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除此之外,还要对其做人工呼吸时需要注意什么等进行了解,多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3溺水后心脏复苏急救方法

全文共 1558 字

+ 加入清单

2023溺水心脏复苏急救方法推荐给大家进行采纳。而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缺氧窒息,在夏天人们游泳时经常出现的状况。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3溺水后心脏复苏急救方法,欢迎查阅。

溺水应该如何急救?

1、如果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叫更多的人来帮忙;

2、发现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

3、需要下水救溺水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告诉他,不要惊慌,有人在救你;

4、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应放手自沉,溺水者便会放开。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拖带上岸;

5、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应轻易下水,应呼救或报警。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

如何判断儿童是否溺水

1、呼吸困难、咳嗽、胸痛或呕吐。

2、呼吸浅而且急促,鼻孔外张、呼吸时肋间明显扩大,说明孩子呼吸困难。

3、孩子表现极度疲惫,可能是大脑没有足够的氧气。

4、孩子的嘴唇青紫、皮肤苍白,最好立马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2023溺水后心脏复苏急救方法

溺水者的心脏骤停是缺氧窒息导致的,是一种窒息性心脏骤停,这个时候首要是给溺水者做人工呼吸,然后才开始胸外按压。急救时的首先要进行5次人工呼吸,然后进行30次胸外按压。接下来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30次胸外按压,然后保持2:30的比例反复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循环,直到医护人员到来。

进行人工呼吸的时候首先要压额抬颏,捏住溺水者的鼻子,不要让鼻子漏气,然后再用嘴包住他的嘴吹气。吹气时一定要看到他的胸腹部有隆起,才表示吹气是有效的,如果没有隆起就代表气没有吹进去。

进行5次人工呼吸后进行30次胸外按压。胸外按压的位置是在乳头联线的中点,用掌根对准这个点按压,按压的时候双臂一定要保持垂直,而且按下去的同时要保持充分的回弹。按压频率是每分钟100到120次,按压成人的深度大约是5到6公分。实施胸外按压也要注意规范手法。施救者要伸直双臂,垂直于溺水者的胸壁,双掌掌根叠加,手指交错,下面的手指翘起来而上面的手指扣进去。急救的时候要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保持连续性。

干性溺水有什么条件?身体会出现什么特征?

溺水分为湿性溺水和干性溺水,干性溺水的意思是人溺水的时间短,进入肺部的水很少或没有,也就意味着呛到的水少。而湿性溺水指的是溺水时间长,大量的水进入了肺部。溺水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溺水后,在没有憋住气的时候,水进入了呼吸道,导致了喉头痉挛,诱发反射性的心脏骤停,第二种死亡原因是溺水时喉咙痉挛后,发生的梗阻导致缺氧,进而导致心脏骤停。

第三种死亡原因属于湿性溺水,是在溺水后憋不住气,缺氧昏迷后喉咙中肌肉放松,将大量的水吸进了肺里。干性溺水主要是第一种和第二种的死亡原因,水虽然没有进去,但是因为缺氧或自己的身体因为条件反射,导致了死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认为干性溺水是更可怕的,主要是因为失信溺水后被人为救起,可以送往医院救治,有存活的希望,而干性溺水是大脑和身体的一个反应,将喉咙锁了起来,导致喉咙痉挛关闭,造成的死亡。

发生溺水后有哪些常见的临床表现

淹溺患者表现神志丧失、呼吸停止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处于临床死亡状态。近乎淹溺患者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与溺水持续时间长短、吸入水量多少、吸入水的性质及器官损害范围有关。

1.症状:

近乎淹溺者可有头痛或视觉障碍、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医学|教育网整理。溺入海水者口渴感明显,最初数小时可有寒战、发热。

2.体征:

皮肤发绀,颜面肿胀,球结膜充血,口鼻充满泡沫或泥污。常出现精神状态改变,烦躁不安、抽搐、昏睡、昏迷和肌张力增加。呼吸表浅、急促或停止。肺部可闻及干湿罗音,偶尔有喘鸣音。心律失常、心音微弱或消失。腹部膨窿,四肢厥冷。有时可发现头、颈部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