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春节贴春联的讲究与禁忌【热门5篇】

浏览

1494

文章

5

篇1:春节贴春联有哪些讲究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 是农历正月初一, 又叫阴历年, 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整合的春节贴春联有哪些讲究,一起来看看吧,肯定对你有所帮助的。

春节的别称

我们都知道时间可以使很多的事情都改变,比如服装每一个朝代都不一样,节日也是一样,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岁首”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春节贴春联有哪些讲究

1、上下联勿贴错

贴春联正确的格式应当是:当你面对门的时候,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因为中国文字竖着写的时候,应该从右向左读。如果春联拿回家已经分不清上下联,那么有一个简单的办法:看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

2、贴春联的时间

各地的习俗不同,贴春联的时间也有差别,从腊月的二十三(小年)开始,到大年三十,陆陆续续就有人贴春联了。一般来说,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是集中贴春联的时间。不过贴春联的最佳时间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撕去旧春联,贴上新春联,有除旧布新的意思。

3、福字不可随意贴

贴春联的同时,有的人家还喜欢贴“福”字,但贴“福”字不是都要倒着贴。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着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是很重要的地方,所贴的“福”字必须端庄大方,故应正着贴。箱柜上的“福”字可倒贴,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春节的对联怎么写

一、拆字联

拆字,也称析字、离合,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于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

此木是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上联中“此木”合为“柴”,山山合为“出”,因火和为“烟”,夕夕合为“多”。

二、谐音联

谐音对就是利用语音相谐一语双关,起到妙趣丛生的效果。

上联少一(衣),下联缺十(食)。横批,没有东西。意味着缺衣少食没有东西。

三、回文联

用回文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

风送花香红满地

雨滋春树碧连天

反过来为

天连碧树春滋雨

地满红香花送风

四、叠韵联

所谓叠韵联,就是全部由同音(韵)字或部分由同音(韵)字组成的对联。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五、异字同音联

把一个或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分别安排在一副对联内,这便是“异字同音”联。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贴福字有什么讲究和禁忌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人在春节的时候一定会给家里贴上许多的春联和“福”字!也许大家都觉得“福”字只要倒着贴就是对的!

贴福字的禁忌

不是所有福字都要倒着贴,尤其是大门上。一些比较正规的场合和迎宾待客的地方,如大门、院内客厅的显要处,福字多不倒着贴,以示严肃庄重及对宾客的尊敬。

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是表示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如果把大门上的“福”字翻倒过来,则显得不恭不正,有失庄重,有悖于中国“门文化”和“年文化”的精神。

贴在大门的“福”字必须正着贴,寓意开门迎福,福气临门的吉祥美誉,如大门的“福”字的倒着贴话,可就把福气倒在门外了,跑到别人家里去了。大“福”字也得顺着贴,这才能起到正福临门,否则把“福”字打倒了,福气溜走了。

贴福字的讲究

春联人人会贴,而这个福字,却不一定人人都会贴。经常看到一些人家把福字倒着贴,这并不是不可,只是倒着贴的福字有很多讲究,好多人家把不该倒着贴的福字也倒着贴了。

“倒”与“到”同音,“倒福”取其意是“福到了”。所以现在贴的“福”字中,会看到有“正福和“倒福”两种斗方体式。

贴福字的时间应该截止在年三十中午之前,不可在年三十太阳落下之后贴。而贴的顺序是从外往里贴,先贴迎门福,再贴门福,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才贴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气都从外面流进来了。

倒福斗方,要坐北朝南贴在门厅的正前方,这叫“福入厅堂”,但一家只可贴一个。

正福斗方是坐东面西贴,意味着“福如东海”,一屋只能贴一个。有的把倒福贴在大门和大门外,都是由于不懂讲究所致。该处福字必须为正福,何处贴什么样的福字都有其固定的分类和讲究的,不可随心所欲乱贴。

倒贴福字的方法

1、水缸、垃圾箱

福字倒贴在水缸和垃圾箱上,由于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这种作法是巧妙地利用“倒”字的同音字“到”,用“福至”来抵消“福去”,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柜子

福字倒贴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并且能够将其留住。

3、屋内

在屋子的内贴的“福”字适合倒着贴,在家里即使把“福”打倒了也是到在自己家里,福气也被关在自家屋里,满屋充满了福气。贴在马桶、垃圾箱、衣柜……上的小“福”字也必须倒着贴的,有小“福”不到大“福”不来的寓意。

4、转运

如果一年中家中有人不幸亡故、或者其他灾难出现,比如失火、车祸等,希望转运的朋友们就可以将福字倒贴,以借此转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春节对联怎么分上下联_春节贴春联有哪些讲究

全文共 322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譬如春节就是其中一个了,很快就是一年春节的来临,想要了解春节贴对联有何讲究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于春节对联怎么分上下联_春节贴春联有哪些讲究,希望大家喜欢。

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春联的起源还要从桃符说起。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来,民间在春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这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

到了五代的时候,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一联,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王安石诗中就写过:“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

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贴春联有讲究

关于春联还有很多讲究。据说桃木是红色的,红色可以辟邪,象征吉祥,所以后来的春联都是用红纸书写。除此之外,春联还有一些讲究,比如,门心、框对、春条、斗方等都有要求,这比原来的桃符有了很大的进步,它不再是单纯的将画像画于桃符上,而是将自己对来年的美好心愿写在纸上表达出来。

贴春联也有很多讲究,若是贴得不当,就会被人笑话。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另一种是常用的贴法。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若是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就不太文明。

关于春节对联怎么分上下联

风俗分

首先要知道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并且要知道门口的上首和下首。面对大门右手方是上首,左手为下首。

平仄[zè]分

然后就是区分对联的上下联了,方法有几种,一是根据音调平仄分。春联讲究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

因果分

按因果关系区分:因是上联,果是下联。因为凡事先有因后有果的。

大小分

按事情的大小分,一般是小在前,大在后,先有家后谈国。

时间分

按时间的先后来区别,上联在前,下联在后。有个时间先后的顺序。比如有的是按属相来的,应该是按属相排序,上联的是前,下联的在后。

现在好多的词已经不怎么分平仄了,所以还是根据意思去分吧。当然还有好多人并不在意,上下联的区分,造成出现随便贴了,可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还有一个问题是横批是现在的顺序,好多人就按左为上,右为下了贴了。

2021牛年春节祝福语

1. 新年到,祝福到;短信问好,友人可安;祝愿朋友,财源滚滚;吉祥高照,鸿运当头;幸福围绕,健康相伴;一生平安,万事顺心;笑口常开,春节快乐!

2. 家是永远的港湾,家是永远包容你的地方,在这举家欢庆,一家团圆的幸福时刻,我向最贴心的亲朋好友们问候声春节好。新年快乐哈!

3. 烟花的一瞬间是快乐;流星的一瞬是祈愿;思念的一瞬是感动。而我只想让你看到短信的一瞬能够明白:无论你天涯海角,都会深深祝福你春节快乐!

4. 一生之中总有一些朋友难忘记,一年之中总有一些节日最珍惜,从春到夏,由陌生到熟悉,虽不能时时想起,却会在特别的日子轻轻问一声:春节快乐!

5. 你不想看我华丽的辞藻,你不想我听动人的声调。我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你却能心花怒放喜上眉梢:春节开心快乐,生活越来越好!

6. 你是我冬天的棉袄,黑夜里的灯泡,饥饿中的面包,夏天里的雪糕。这个春节你不在我身边,我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把思念编成短信祝你新春快乐。

7. 剪一纸窗花,剪去忧伤;贴一副对联,贴上吉祥;斟一杯美酒,斟满幸福;捧一手雪花,捧住甜美;发一条短信,传递情意。愿你春节快乐!

8. 新的一年,牛年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9. 金牛到来,好运跟你走!愿你财富有赚头,好运刚开头,烦恼没由头,事业走上头,快乐上心头,生活有奔头,爱情尝甜头,幸福无尽头!牛年新年快乐!

10. 春节马上到,电话短信挤爆。为了不凑热闹,提前向你问好。祝你顿顿吃得饱,夜夜睡得好,清晨起得早,工资长得高,新年财运到!

11. 炮竹声声辞旧岁,欢度佳节福连天,宾朋满座笑开颜,举杯共饮幸福春,条条短信传祝福,新春快乐合家欢,吉庆有余过大年,祝牛年春节愉快!

12. 春节问声好,祝福要趁早:愿您年轻永不老,薪水月月攀新高,生活每天有欢笑,佳人相伴夕与朝,朋友增多不减少,牛年好运把你找!

13. 牛年到了,你说的是牛话,办的是牛事,进的是牛市,发的是牛财,走的是牛路,开的是牛车,交的是牛友,碰的是牛运,总之2021你最牛!

14. 除夕了,来包饺,你一个,我一下;过大年,挂灯笼,红彤彤,吉祥照;牛年了,放鞭炮,啪啪啪,真热闹;初一了,起大早,这拜年,那问好:牛年好!

15. 牛年来临,送你好心情:青春永在,快乐永不悔。

16.愿这些快乐、开心永驻于你2021年的每一天中,朋友不管工作有多么的繁忙,只要记得我时刻都在关望着你、祝福着你,希望你每天都能拥有阳光般的心情!

春节贴春联有哪些讲究

春节对联可以提前贴吗:可以

过年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各地的习俗不同,贴春联的时间也有差别,从腊月的二十三(小年)开始,到大年三十,陆陆续续有人贴春联。一般来说,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是集中贴春联的时间。

一副完整的春联,有两副直联和一个横批。直联分为上联和下联,上联的尾字是上声和去声,贴在右边,下联的尾字是平声,贴在左边。横批的写法是从右向左,也有按照新规定,从左向右的。春联的上下联,字数要相当,词性要一致。比如说,上联是“新春富贵年年好”,下联是“佳岁平安步步高”。“新”、“佳”是形容词,“富贵”、“平安”是名词。这样的春联,读起来就很工整对仗。

春联的横批有三种,一种是对联写意,横批题名,像“欢度佳节”;一种是对联写意,横批点睛,像上文提到的“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的对联,批“吉星高照”,就是点睛之笔。第三种横批,是跟对联互补的。

春联的大小,要和家门的大小相合。一般人家是贴15--20厘米宽的春联,铺面是20--30厘米宽,如果是政府大门这种,就要择其宽度选择了,但不会超出40厘米的范围。

春节对联是可以提前贴的,意义都是一样的,这个贴春联是有习俗的,可不要乱贴。

但是,春联都是大年三十早上贴的,春联内容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贴完春联还要放炮,据说是为了赶走年兽,带来新一年的好运。

过年贴对联的由来

春联一开始不叫“春联”,而叫“桃符”。据说贴桃符的起源很早,当时贴“桃符”是为了用来驱除妖魔鬼怪。传说,古代有一种极其凶残的怪兽,经常作恶,危害百姓,却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降住它。后来,有两位专门除妖的神仙,他们用桃枝降住了怪兽。于是,民间便传出,直呼偶在门上挂上刻有两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后来,这样的桃枝被称为“桃符”,“桃符”便流行下来了。

在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变成了春联。据记载,当时后蜀主孟昶让张逊在桃木上题词,他写完之后,孟昶觉得不对仗,便又写道:“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第一幅春联,而在当时还被成为桃符。后来纸张的出现,桃木换成了红纸。春联真正的出现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当时,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于是大街小巷处处贴满了春联。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 贴春联的讲究和忌讳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春联跟放鞭炮一样,都是为了辞旧迎新,增加节日喜庆热闹的氛围;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辟邪,相传古代的对联都是桃木的,也就是说的“桃符”,可以避免妖魔鬼怪近身。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

春节历史悠久,蕴含着深邃文化内涵,传承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贴春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其意义主要有两种:

一是辞旧迎新,增加节日喜庆热闹的氛围。

二是为了辟邪,这个是起源于上古传说,据说为了吓走妖魔鬼怪。相传古代的对联都是桃木的,也就是说的“桃符”,这种符能够消灭妖魔鬼怪,后来经过演变,桃符演变成现在的对联,其符的底是红色的,主要因为红色能起到一些辟邪的作用。

贴春联的讲究忌讳

1、贴春联的时间

最好是在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贴春联,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再将新的贴上去。

2、避免贴错“福”字

并非所有的“福”字都需要倒着贴,代表福到。据了解,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这个代表“迎福”和“纳福”之意。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其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其它地方的福字一般都倒贴。

3、春联单数才吉利

春联避免贴成偶数对称,单幅春联的字数是奇数更为吉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节贴春联的讲究与禁忌

全文共 2153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不知道春联什么时候摘,按各地民俗的不同,有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算作过完年的,也有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算过完年的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贴春联的讲究禁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贴春联表达美好期盼

如果从秦汉开始计算,中国贴春联的历史已有两千年,那么为什么中国百姓对贴春联一直情有独钟呢?这就涉及到中国百姓传统的思维观念问题。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个乐观的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祈盼未来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贴春联恰好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

他们借助于春联表达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欢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厚望。在他们的传统的观念里,一年中有个好的开端是最惬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节就通过贴春联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

同时中国人民过春节很讲究喜庆、吉利、热闹,吃好的,喝好的,放鞭炮,走亲访友等都是喜庆心理的反映,而贴春联恰恰是强化人们的喜庆心理和渲染气氛的一种外在的手段。

贴春联讲究与禁忌

1、左右联勿贴错

在张贴春联时,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联贴错位置。春联有两幅直联,每幅的最后一个字有平、上、去、入等声韵。

正确的贴法是:平声(国字注音第一、二声)在左边;上声、去声(国字注音第三、四声)及入声字在右边。

其中,入声字的判别方法是用闽南语发音,音短促而重者即是。所以,如果两幅的最后一字都是第一、二声,就必须念着看看是否为入声字。

2、单数才吉利

在大门贴春联,记得要贴单数,因为单数象征吉祥。

此外,家门口不要单贴「春」字,可以贴福、招财进宝等。因为在古代,只有怡红院会在门口贴“春”字。

3、忌提前或延后

贴春联的时候也是有良辰吉日的讲究的,按照民间流传的习俗来说,我们在贴春联的时候是要选择在除夕夜白天贴的。如果我们提前一天贴,那么那一天恰好就是绝日,反而会招来灾祸;如果我们延后一天贴,那么又体现不出来驱邪化煞、兴旺家运的作用。

4、忌破损污渍

当我们在贴春联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检查好春联的完整程度,不要出现破损或污渍,否则反而会导致家中破财,不利于家运兴旺。一旦春联出现破损或污渍的时候,我们最好将春联烧掉,不要再继续使用或者赠予他人了,否则同样是不利于我们未来的运势发展的。

5、忌过年期间揭下

当我们在贴好春联后,就要考虑揭下春联的时间了,在民间流传的风俗里,一般我们都是等第二年再揭下去换新的,但因为各地政策不一样,有的要在过年以后就揭下来。但是我们不能在过年期间揭下去,否则会导致财运受损。

过年贴对联的注意事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ze)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春节贴春联时间

腊月二十九或三十。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从蜀国的桃符演变而来。

贴春联的时间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风俗,一般来说,贴春联的最佳时间是腊月29日的下午未时(13点至15点),过完新年后,正月份要把已贴的春联取下后烧掉(或是丢掉),民间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烧掉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民间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总而言之,春联的作用在于避邪和

期盼来年有个好年景,所以不论是在哪里贴春联的时间最迟也不应超过大年三十。

贴春联还有什么讲究

中国人最讲究,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讲究也最多。不仅贴春联的时间有讲究,贴的方位也有讲究。在门口贴春联是最常见的,最好是客厅大堂等宽敞明亮的地方,忌讳贴在阴暗潮湿的屋子。贴的时候要摆正,不要歪歪扭扭,要粘牢,不要反复撕下又贴。

此外,春联有三联,对联贴两侧,横批贴中间。对联有上下两联,上联应该在右边,下联在左边,横批从右往左读。人们认为左右对联贴反了,意思就反了,本来是祝福之词也不起作用,不再庇佑家族,家里人也会不和睦。在古代,上下联姻也是会被嘲笑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