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金翅雀是侯鸟吗(热门16篇)

浏览

7819

文章

16

篇1:金翅雀是候鸟吗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鸟儿特有的感觉,机灵,多变可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鸟儿情有独钟,尤其是金翅雀更是招人喜欢!那么金翅雀是候鸟吗?接下来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金翅雀不是候鸟,金翅雀是留鸟,冬季游荡,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节也成群,有时集群多达数十只甚至上百只。

金翅雀眼周灰黑色,前额、颊、耳覆羽、眉区、头侧褐灰色沾草黄色,头顶、枕至后颈灰褐色,羽尖沾黄绿色。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等开阔地带的疏林中。

金翅雀的习性:

金翅雀是留鸟,冬季游荡,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节也成群,有时集群多达数十只甚至上百只。休息时多停栖在树上,也会停落在电线上长时间不动。多在树冠层枝叶间跳跃或飞来飞去,也到低矮的灌丛和地面活动和觅食。飞翔迅速,两翅扇动甚快,常发出呼呼声响。

饲养方法:

金翅雀一般养于鸟笼中,金翅雀耐寒,冬季可放室内。平时保持笼内干净,有足够的食物、水分即可。

金翅雀在北方是很常见的笼养鸟,一般笼养的金丝雀可以任意选择一个鸟笼,大小合适就可以。金翅雀耐寒不耐热,冬天饲养放在室内即可,夏天则需要主要防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金翅雀好养吗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很多人喜欢饲养宠物鸟,在北方地区,金翅雀是非常常见的笼养鸟,那么金翅雀好养吗?接下来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金翅雀属于很活跃的观赏鸟,饲养起来并不困难,可以用点颏笼、芙蓉笼饲养。

金翅雀生活习性

金翅雀及其亚种大多均为留鸟,在冬季的时候的会成群游荡,有时集群数量多达上百只,休息时多停栖在树上,也停落在电线上长时间不动。多在树冠层枝叶间跳跃或飞来飞去,也到低矮的灌丛和地面活动和觅食。飞翔迅速,两翅扇动甚快,常发出呼呼声响。鸣声单调清晰而尖锐,并带有颤音。

金翅雀吃什么

金翅雀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草子和谷粒等农作物为食。但研究发现,它们所吃食物几全是草子、豆科植物幼芽、稗子、糜子、谷子、麻子等植物和农作物种子。

人工养殖金翅雀的饲料可用少量的芙蓉粉与芙蓉食,但每天都要喂些青菜,并经常给些瓜果,这样它们便可以在笼内很好地生活,不断地唱歌、跳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金翅雀是不是候鸟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金翅雀不是候鸟,属于留鸟。金翅雀是雀形目雀科金翅雀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2~14厘米。嘴细直而尖,基部粗厚,头顶暗灰色。背栗褐色具暗色羽干纹,腰金黄色,尾下覆羽和尾基金黄色,翅上翅下都有一块大的金黄色块斑,无论站立还是飞翔时都醒目。

金翅雀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等开阔地带的疏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节也成群,有时集群多达数十只甚至上百只。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草子和谷粒等农作物为食。分布于俄罗斯萨哈林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和朝鲜等地。

金翅雀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节也成群,有时集群多达数十只甚至上百只。休息时多停栖在树上,也停落在电线上长时间不动。多在树冠层枝叶间跳跃或飞来飞去,也到低矮的灌丛和地面活动和觅食。飞翔迅速,两翅扇动甚快,常发出呼呼声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金翅雀和燕子都是候鸟对不对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不对,金翅雀是留鸟,燕子候鸟

候鸟指的是一种会随着季节不同,进行周期性迁徙的鸟类。夏天的时候这些鸟在纬度较高的温带地区繁殖,冬天的时候则在纬度较低的热带地区过冬。夏末秋初的时候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移到渡冬地,这样一直重复,因此将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

留鸟指的是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不会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的鸟类。它们通常终年在其出生地或繁殖区内生活,比如中国的留鸟有麻雀、乌鸦、白头翁、喜鹊、啄木鸟、鹰等。留鸟在冬季很难能找到食物,因此每到冬天,有的留鸟就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啄取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金翅雀饲养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金翅雀属于小型的鸟类,头顶呈暗灰色,尾巴下的羽毛是金黄色的,翅膀上下的羽毛有黄色的斑块,非常的醒目。那么金翅雀饲养方法是什么呢?接下来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金翅雀饲养非常的容易,并且容易捕捉,一般都会成为玩家驯养的第一只鸟,虽然金翅雀的叫声不是很优美,所以我们在驯养金翅雀的过程中主要应该以训练技艺为主,训练的技艺主要有取物、叫远、放飞、叼千等等,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要有耐心,因为金翅雀的智商也不是很高,所以我们必须要耐心的进行训练。

金翅雀的喂养方法

在喂养金翅雀的时候,以谷子、苏子、菜子混合为饲料是最好的,还可以喂食粉料、甚至靛颏饲料也接受,菜叶、水果是金翅喜爱的食物,金翅雀偶尔也会啄食昆虫,在饲养金翅雀的过程中,饲料不要给太多、容易上火或得肥胖症影响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野生金翅雀怎么养,有什么方法和技巧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野生金翅雀外观比较好看,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所以很多爱鸟人士都喜欢饲养。可是对于一些新手不知道怎么养野生金翅雀,接下来给大家具体说一下。

1、鸟笼选择

一般的鸟笼都可饲养野生金翅雀,笼内设栖杠1根,食罐、水罐各1个,笼底铺布垫或细砂。平时除保证食、水供应充足外,每周应清扫笼子,洗刷食、水用具1次。

2、喂食

食物:谷子、苏子、菜子混合为饲料是最好的,还可以喂食粉料,菜叶、水果是野生金翅喜爱的食物,野生金翅雀偶尔也会啄食昆虫。

喂量与时间:野生金翅雀没有发达的素囊,不能经受长时间,因此食物不能断。

雏鸟喂水:在它旁边放水杯,保持杯中有水就行。

养野生金翅雀的养法:要为它提供鸟笼,并且按照一定的量和时间去喂食物,就可以把野生金翅雀养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金翅雀的形态特征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金翅雀

金翅雀雌鸟与雄鸟非常相似,幼鸟与雌鸟相似。成年后的雌性金翅雀的理想的体重应在♂15-22g之间,成年后的雄性金丝雀(详情介绍)的体重应在♀15-21g之间。雌性的体长应在116-145mm之间雄性的体长应在119-140mm之间。金翅雀雄鸟眼先、眼周灰黑色,前额、颊、耳覆羽、眉区、头侧褐灰色沾草黄色,头顶、枕至后颈灰褐色,羽尖沾黄绿色。背、肩和翅上内侧覆羽暗栗褐色,羽缘微沾黄绿色,腰金黄绿色。短的尾上覆羽亦为绿黄色,长的尾上覆羽灰色缀黄绿色,中央尾羽黑褐色,羽基沾黄色,羽缘和尖端灰白色,其余尾羽基段鲜黄色,末段黑褐色,外翈羽缘灰白色。翅上小覆羽、中覆羽与背同色,大覆羽颜色亦与背相似、但稍淡,初级覆羽黑色,小翼羽亦为黑色,但羽基和外翈绿黄色,翅角鲜黄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尖端灰白色,基部鲜黄色,在翅上形成一大块黄色翅斑,其余飞羽黑褐色,羽缘和尖端灰白色。颊、颏、喉橄榄黄色,胸和两胁栗褐沾绿黄色或污褐而沾灰,下胸和腹中央鲜黄色,下腹至肛周灰白色,尾下覆羽鲜黄色,翼下覆羽和腋羽亦为鲜黄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羽色较暗淡,头顶至后颈灰褐而具暗色纵纹。上体少金黄色而多褐色,腰淡褐而沽黄绿色。下体黄色亦较少、仅微沾黄色且亦不如雄鸟鲜艳。幼鸟和雌鸟相似,但羽色较淡,上体淡褐色具明显的暗色纵纹,下体黄色亦具褐色纵纹。虹膜栗褐色,嘴黄褐色或肉黄色,脚淡棕黄色或淡灰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金翅雀繁殖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鸟儿给人的感觉大多都是灵动可爱,我们今天介绍的金翅雀也不例外,它们是一种体型非常小巧的鸟儿,外表非常的漂亮可爱,是宠物鸟市场中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品种,那么金翅雀繁殖是什么时候呢?接下来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金翅雀的繁殖期通常在每年的3-8月,每年繁殖2-3窝。其中在中国北部多为1-2窝,中国南部多为2-3窝。营巢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地带针叶树幼树枝权上和杨树、果树、榕树等阔叶树和竹丛中。巢距地高1.2-5m。巢呈杯状或碗状,主要由细枝、草茎、草叶、植物纤维、须根等材料构成,有时也掺杂有棉、麻、羽毛等材料,巢的结构较为精致,内垫有毛发、兽毛和小片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7-11cm,内径5-7cm,高5-8cm,深3.5-5cm。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协助雌鸟搬运巢材。每个巢需7-8天完成。

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4-5枚。卵呈椭圆形。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的为灰绿色或淡绿色,被有锈褐色或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常形成环状;也有的呈绿色、绿白色、鸭蛋青色或淡红色,被有褐色、黑褐色或紫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7.0-19mm×12.4-14.5mm,重1.6-1g。通常每天产卵1枚,多在7:00以前产出。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3±1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的雏鸟体重1.2-1.3g,全身除头顶、枕、肩、翅和背中央具有稀疏的灰色绒羽外,大部赤裸无羽,皮肤肉红色,雌雄亲鸟共同觅食喂雏,留巢期15±1天。

金翅雀的繁殖条件

提供繁殖笼,繁殖笼越大越好但最小不能小于50*30*30公分,笼里挂个草编的碗型窝,巢材准备干草和医用棉花(药店有卖),下蛋后尽量不要打搅每天供应新鲜菜叶或黄瓜加喂苏子和面包虫。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史氏金翅雀鲷的饲养环境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史氏金翅雀

史氏金翅雀鲷的成体体长为7厘米左右,所以建议饲养史氏金翅雀鲷的最小水族箱尺寸为130升,建议水温为24-27℃,PH值建议为8.1-8.4,水的比重建议为1.020-1.025。

史氏金翅雀鲷有一定攻击性。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琉球群岛、台湾、澳洲昆士兰、新喀里多尼亚、菲律宾、印尼、东加、法属波利尼西亚、夏威夷群岛、所罗门群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帕劳、密克罗尼西亚等海域。史氏金翅雀鲷主要栖息于位于砂质底峡道的礁石外侧斜坡上岩石的露头或裂缝附近,亦常见于外围礁石较深的区段,大约20到60米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金翅雀的品种简介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金丝雀(详情介绍)

金翅雀(Goldfinch)在全世界共有24种,但在中国已有了5种,金丝雀喜欢平原或山地留居。通常在每年的3~7月繁殖。金翅雀是中国北方普通笼鸟之一。金翅雀分布于亚洲东部,见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黑龙江流域下游、日本、朝鲜和印度支那半岛北部;在中国分布于东部地区,东北大部、华北大部、华中华南各地可见,其在中国分布的西限达西北的青海省和西南的云贵川一线。金翅雀的食物主要是树木和杂草的种子,也可用谷物和昆虫充饥。中文学名: 金翅雀中文别名: 金翅、绿雀、芦花黄雀、黄弹鸟、黄楠鸟、碛弱、谷雀英文名: Goldfinch二名法: Carduelis sinica界: 动物界门: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纲: 鸟纲(Aves)亚纲: 今鸟亚纲(Neornithes)目: 雀形目(Passeriformes)科: 雀科Fringillidae属: 金翅雀属 Carduelis种: 金翅雀 C. sinica分布: 分布于亚洲东部,见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黑龙江流域下游、日本、朝鲜和印度支那半岛北部;在中国分布于东部地区,东北大部、华北大部、华中华南各地可见,其在中国分布的西限达西北的青海省和西南的云贵川一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金翅雀是候鸟吗,应该怎么养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金翅雀不是候鸟,金翅雀是留鸟,冬季游荡,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节也成群,有时集群多达数十只甚至上百只。

金翅雀眼周灰黑色,前额、颊、耳覆羽、眉区、头侧褐灰色沾草黄色,头顶、枕至后颈灰褐色,羽尖沾黄绿色。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等开阔地带的疏林中。

金翅雀的习性:

金翅雀是留鸟,冬季游荡,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节也成群,有时集群多达数十只甚至上百只。休息时多停栖在树上,也会停落在电线上长时间不动。多在树冠层枝叶间跳跃或飞来飞去,也到低矮的灌丛和地面活动和觅食。飞翔迅速,两翅扇动甚快,常发出呼呼声响。

饲养方法:

金翅雀一般养于鸟笼中,金翅雀耐寒,冬季可放室内。平时保持笼内干净,有足够的食物、水分即可。

金翅雀的饲养方式:

金翅雀在北方是很常见的笼养鸟,一般笼养的金丝雀可以任意选择一个鸟笼,大小合适就可以。金翅雀耐寒不耐热,冬天饲养放在室内即可,夏天则需要主要防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金翅雀特征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在美洲有很多的动物都值得咱们关注,经常也见到大家看这方面的新闻,金翅雀就是其中一个,那么金翅雀特征有哪些呢?接下来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1、金翅雀的雄鸟眼在前面,眼周是灰黑色的,前额,颊,覆羽,眉区,头侧都是褐灰色的,还会沾有一点草黄色,它的头顶,枕至后颈都是灰褐色的,羽尖沾有一些黄绿颜色。背,肩以及翅上的内侧覆羽都是暗栗褐色的,羽缘会稍有沾黄绿色的,腰是金黄的绿色。短的尾巴上面的羽毛也是绿黄色的,长的尾巴上面覆有的羽毛是灰色的,点缀一些黄绿色,在中央的尾羽是黑褐色的,羽基会有点黄色,子啊羽缘与尖端是灰白色的,其余的尾羽基本都是鲜黄色的,末段一般都是黑褐色的,外表的羽缘是灰白色。

2、金翅雀的翅上面有小覆羽和中覆羽,颜色都是与背一样的,大覆羽的颜色也是和背相似的,只是稍淡一点,初级的覆羽是黑色的,小翼羽一般也是黑色的,不过羽基以及外翈是绿黄色的,翅角一般都是鲜黄色的。初级的飞羽是黑褐色的,尖端都是灰白色的,基部通常是黄色的,在翅上会形成有一大块的黄色翅斑,别的地方的飞羽都市黑褐色的,羽缘以及尖端是灰白色。

3、颊,颏,喉都是橄榄黄的,胸与两胁一般都是栗褐色,沾有一点绿黄色或是污褐色,下胸与腹的中央是鲜黄色的,下腹到肛周是灰白色的,尾的下覆羽一般都是鲜黄色的,翼的下覆羽与腋羽基本是鲜黄色的。雌鸟与雄鸟是很相似的,只是羽毛的颜色比较暗淡一些,头顶到后颈一般都是灰褐色,有一些暗色的纵纹。上体都是很少有金黄色,最多的是褐色,它的腰是淡褐色,有一点黄绿色的。下体的黄色也是比较少的,只有稍微微沾一点黄色,也没有雄鸟的鲜艳。

4、幼鸟与雌鸟是很相似的,只是羽色比较较淡一点,上体是淡褐色的,还有明显得暗色的纵纹,下体是黄色的,也会有褐色的纵纹。虹膜是栗褐色得,嘴是黄褐色,也有的是肉黄色的,脚一般都是淡棕黄色,或者是淡灰红色的。

5、金翅雀的繁殖期一般在每年的3月至8月,每年都会繁殖出2至3窝。其中,北部的一般都是1至2窝,在南部的都是2至3窝。在北方的最早是在3月的中下旬就开始进行配对了,它们在树冠层之间开始飞来飞去的,或者是雄鸟围绕在雌鸟周围炫耀,彼此之间相互追逐打闹。

关于金翅雀特征的知识小编就为您介绍到这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金翅雀的知识,来来查询搜索相关栏目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史氏金翅雀鲷的外形特点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史氏金翅雀

史氏金翅雀鲷的体色十分艳丽,他们靓丽的体色无疑让他们成为水族箱中的焦点。史氏金翅雀鲷的体长为7厘米,由于史氏金翅雀鲷的体色为亮黄色和蓝色,所以非常醒目。

史氏金翅雀鲷体呈椭圆形而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2~2.5倍。吻短而钝圆。口中型;两颌齿小而呈圆锥状。体被小鳞。眶前骨无鳞,眶下骨具鳞;前鳃盖骨后缘平滑。颊部有鳞。体被栉鳞;侧线之有孔鳞片15~16个。鳃耙数20~22个。尾鳍叉形,上下叶末端呈尖形。头部及体侧为艳蓝色,鳞片具黑缘;体背由吻部延伸至体中部具一黄纹;胸鳍基底上方具一黑点;鳃盖上缘具无小黑点。背、胸及尾鳍黄色;臀、腹鳍艳蓝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金翅雀是候鸟吗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金翅雀不是候鸟,金翅雀是留鸟。冬季游荡,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节也成群,有时集群多达数十只甚至上百只。金翅雀眼周灰黑色,前额、颊、耳覆羽、眉区、头侧褐灰色沾草黄色,头顶、枕至后颈灰褐色,羽尖沾黄绿色。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等开阔地带的疏林中。

金翅雀的习性

金翅雀休息时多停栖在树上,也停落在电线上长时间不动。多在树冠层枝叶间跳跃或飞来飞去,也到低矮的灌丛和地面活动和觅食。飞翔迅速,两翅扇动甚快,常发出呼呼声响。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草子和谷粒等农作物为食。所吃食物几全是草子、豆科植物幼芽、稗子、糜子、谷子、麻子等植物和农作物种子。

金翅雀的饲养方式

金翅雀在北方是很常见的笼养鸟,一般笼养的金丝雀可以任意选择一个鸟笼,大小合适就可以。金翅雀耐寒不耐热,冬天饲养放在室内即可,夏天则需要主要防暑。笼内设栖杠1根,食罐、水罐各1个,笼底铺布垫或细砂。每周应清扫笼子,洗刷食、水用具1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金翅雀的饲养知识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金翅雀(详情介绍)

金翅雀的稳定性非常高,可以长时间的停落在电线上,金翅雀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会出现多达十几只甚至上百只。金翅雀的繁殖期通常在每年的3-8月。金翅雀1年繁殖2-3窝。其中在北部多为1-2窝,南部多为2-3窝。在北方最早3月中下旬即开始配对,在树冠层间飞来飞去,或雄鸟围绕雌鸟炫耀,载飞载鸣,彼此相互追逐。营巢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地带针叶树幼树枝权上和杨树、果树、榕树等阔叶树和竹丛中。巢距地高1.2-5m。巢呈杯状或碗状,主要由细枝、草茎、草叶、植物纤维、须根等材料构成,有时也掺杂有棉、麻、羽毛等材料,巢的结构较为精致,内垫有毛发、兽毛和小片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7-11cm,内径5-7cm,高5-8cm,深3.5-5cm。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协助雌鸟搬运巢材。每个巢需7-8天完成。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4-5枚。卵呈椭圆形。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的为灰绿色或淡绿色,被有锈褐色或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常形成环状;也有的呈绿色、绿白色、鸭蛋青色或淡红色,被有褐色、黑褐色或紫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7.0-19mm×12.4-14.5mm,重1.6-1g。通常每天产卵1枚,多在7:00以前产出。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3±1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的雏鸟体重1.2-1.3g,全身除头顶、枕、肩、翅和背中央具有稀疏的灰色绒羽外,大部赤裸无羽,皮肤肉红色,雌雄亲鸟共同觅食喂雏,留巢期15±1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红额金翅雀的资料介绍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红额金翅雀

中文名:红额金翅雀拉丁名:Carduelis carduelis英文名:Eurasian Goldfinch物种分类: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雀形目->->->燕雀科->->金翅雀属->分布范围: 分布于非洲北部和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国为新疆西北部和西藏西南部留鸟。较为常见。动物简介: 全长约14cm。上体淡灰褐色,额、颊和颏朱红色,眼先及眼周黑色,耳羽灰褐,翼及尾黑色,翼上有大型黄斑及零散白斑,尾羽羽端白色。下体白色,胸及两胁沾灰褐色。栖息于较高海拔的林缘、草原、灌丛、农田及村落附近。喜群居,飞行快而直,常栖于针叶树树尖、电线杆等突出处鸣唱。以取食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吃少量昆虫。5~8月繁殖,营杯状巢于果树或松枝上,每窝产卵3~5枚,呈淡绿色,钝端有暗红色斑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