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青瓷最后一集【热门17篇】

浏览

1036

文章

17

篇1:龙泉青瓷

全文共 2952 字

+ 加入清单

龙泉青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龙泉青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龙泉青瓷

产品产地:丽水

产品特性:清丽、造型优美

产品简介:龙泉青瓷以其清丽的釉色、优美的造型而久负盛名。

产品历史:龙泉窑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窑址分布广,是享誉中外的名窑。根据文物普查和考古调查资料表明,龙泉古代窑址为350余处。自宋代起就远销亚、非、欧三大洲和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龙泉也因此闻名中外。龙泉青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结晶,龙泉青瓷为中国的陶瓷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龙泉青瓷这一古老的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枝艺苑奇葩,将再度重放光彩,为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锦上添花。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以出产青瓷著称。文物普查发现,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

龙泉窑始于西晋,北宋时已初具规模,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制瓷技艺登峰造极,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传统龙泉窑中的哥窑与官、汝、定、钧等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龙泉窑的青瓷技艺推动了各地瓷窑的发展,从南宋至明代,福建、广东沿海和江西一带的瓷窑纷纷烧造出类似龙泉青瓷的产品。

龙泉窑青瓷在国外也有重大影响,宋元时期就大量出口,陈桥驿在《龙泉县地名志序》中说:“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海,……无处没有龙泉青瓷的踪迹。”龙泉青瓷在宋元时达到高峰,明代生产规模不减,但质量下降,至清代逐渐衰落,晚清后曾一度停烧,仅有少数窑口从事仿古生产。

龙泉青瓷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五代到北宋早期、北宋后期到南宋、元明。

1、五代到北宋早期

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和瓯窑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这一时期的青瓷作品制作粗糙,窑业规模也不大。但是,到五代和北宋,吴越国的统治者为了俯首称臣,每年向中原君主供上不计其数的“秘色瓷”,以示修好。如此庞大的生产数量致使越州窑场无力承担,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龙泉窑便以担负这样一个“和平”的贡器使命换来了它本身发展的契机。当时,龙泉窑业初具规模,烧制青瓷技术已有相当水平。加上越窑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一批优秀的瓷匠陆续在龙泉安家落户,龙泉窑产品的质量得以迅速提高。

这一时期的龙泉窑器皆为淡青色釉瓷,胎骨多为灰白色,少数灰黑色。胎壁薄而坚硬,质地坚实、细密。龙泉窑的制瓷作坊大多数建造在河流或溪沟两旁的山麓上。窑匠们在山的缓坡上建龙窑,窑旁小块平地造作坊和住宅,窑和作坊连在一起,布局合理,操作方便;山上有树木,附近有瓷石矿,生产瓷器所需的原料、燃料取用方便;附近的溪水与河流,既可为作坊提供工业用水,又可通过船筏等水上运输工具将产品运往销售地。从五代到北宋中期,龙泉一跃成为江南第一名窑。那些被无数人所吟咏赞叹的“秘色瓷”,也正是龙泉青瓷演绎它美仑美奂传奇的开始。

2、北宋后期到南宋

南宋可谓龙泉窑的黄金时期,青瓷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北宋覆灭后,北方人大量南迁,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而北方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争所破坏,瓯窑和越窑也相继衰落。到南宋晚期,由于北方制瓷技术的传入,龙泉窑结合南艺北技,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

这一时期,龙泉窑出现了一种碧玉般的厚釉瓷,这种厚釉瓷分黑胎和白胎两类。南宋统治者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对外贸易,于是龙泉青瓷就藉海上贸易兴起之利,从海路大量出口,行销世界各国,成为当时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日本陶瓷学者三上次男把这条运输瓷器的海上航路誉为“陶瓷之路”。对外贸易产生的大量需求带动了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烧制技术质量不断提高。

南宋末期,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粉青和梅子青的烧制成功,巧夺天工,在我国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粉青、梅子青是公认的青瓷釉色的巅峰,它不仅意味着龙泉窑制瓷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本身也包含了更丰富的审美意蕴。南宋龙泉窑很多器皿的新造型都是传承古代青铜器演变而来的,如尊式瓶、鼎式炉等。人们在审视这些玲珑隽秀的南宋龙泉窑青瓷时不免要发出惊叹,它们身上带着太多官窑器的影子。官窑作为一种垄断,绝对不允许民间仿制,龙泉青瓷与官窑器的相似恰好说明了它受到了官窑器的影响。虽然尚未找到南宋龙泉设立官窑的明确记载,但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宫廷很可能派遣了技术人员和官僚在龙泉等地监制“贡器”。

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制作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釉色追求一种青碧玉般的情调和效果。后来这种青瓷传入朝鲜,影响到高丽青瓷。日本人称之为砧青瓷,并大量仿造成。在欧注入龙泉青瓷叫做“雪拉同”(Seladon)。这个名字有着一段富浪漫色彩的传说。十七世纪初,法国作家雨费写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是当时法国最爱欢迎的读物之一。后来这个小说被改为戏剧,搬上舞台,上演后轰动一时。演出时,剧中的牧童雪拉同穿着一件像海水样碧绿,像青天一样美丽的青色外衣,逗人喜爱。而来自遥远东方充满神秘感的中国龙泉青瓷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艺术品,许多贵族对它的喜爱几乎达到着迷的程度,人们很想给它起个最能表达那种狂热感情的名称。恰好龙泉青瓷的色调和牧童所穿的衣裳相似,因而人们就把“雪拉同”赠给龙泉青瓷,直到现在,欧洲人还是把龙泉青瓷叫成“雪拉同”。

3、元明

或许元代统治者欣赏不了那种精致细腻的艺术,但瓷器仍然是贵族生活不可或缺的点缀。元代的龙泉窑依然为宫廷和贵族烧制瓷器,龙泉窑出现的八思巴文瓷器,便是一个力证。元代的龙泉窑瓷器在风格上更是焕然一新。其实元代的蒙古统治者不是单方面地被汉文化所同化,蒙古铁骑在征服一个王朝的同时也带来了草原的大气与粗犷。加上元代统治者继续奉行对外贸易政策,使龙泉青瓷生产规模在元代继续扩大,窑址和产品的数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产品品种增多,远销国外。

1975-1977年在韩国西南部的新安海底发现一艘元代沉船,打捞出1万多件瓷器,其中龙泉青瓷占了9000多件,可见龙泉青瓷在元代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元后期,随着阶级矛盾和-的加剧,严重影响着青瓷的生产。此时青瓷器的胎骨逐渐转厚,且较粗糙,多数瓷窑在坯体成型以后未经很好修整,釉层减薄,器皿釉色青中泛黄,造型也不及以前优美。而明代龙泉窑青瓷是在元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残片中仍可看出元代器物的影子。

到了公元1403-1435年(明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海外贸易促进青瓷生产。此后,青花瓷兴起,加之中国航海事业衰落,海上贸易之路变为西方殖民者侵略之路。明王朝实行海禁,青瓷外销量锐减。龙泉窑窑口纷纷倒闭,改烧民间通用青瓷,造型、烧制都不及以前精致。但是,明代龙泉窑也有精品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对照同时期的景德镇官窑器不禁豁然开朗,两者在造型纹饰上的不谋而合正昭示着这类龙泉窑青瓷器的正统身份。

到了公元1636年~1911年(清朝),龙泉窑窑场所剩无几,产品胎质粗糙,釉色青中泛黄。灿烂的龙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但是,大明处州龙泉官窑,这个被历史遗忘湮没了很久的奇迹终究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被拨开尘土,重见天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康津青瓷博物馆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康津青瓷博物馆坐落在韩国全南罗道著名的青瓷之乡—康津郡,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致力于青瓷研究与保护的博物馆。该博物馆总占地面积2108平方米,馆内系统的陈列着表现统一新罗(676-935)末期至高丽(918-1392)末期韩国青瓷发展史的资料,方便游客全方位的了解这期间韩国青瓷的发展。

康津青瓷博物馆通过收集、整理、受赠和购入的方式不断拓展规模,目前博物馆内收藏有175件完整的高丽青瓷、3万余件从188个青瓷瓷窑拾来的残缺品,其中日常展览65件完整品和 410件残缺品。游客在参观展览的同时,还可到博物馆专设的陶片场内亲自尝试青瓷制作,颇具教育意义和娱乐意义。

Gangjin Celadon Museum

必去理由:康津郡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韩国[Korea]

景点所在省、州:全罗南道 [South Jeolla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康津郡 [Gangjin County]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青瓷杯是如何来的

全文共 121 字

+ 加入清单

青瓷杯主要是采用了一个粉青,在浙江龙泉当地特产的一种土叫紫金土,龙泉青瓷只有在浙江龙泉烧至出来的青瓷,颜色更加的温润如玉;

龙泉青瓷用料的话,因为它的流淌性比较大,口沿颜色浅一些,下面会深一些,温度控制一定要控制好,烧成温度大概在1230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上林湖越窑青瓷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上林湖越窑青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慈溪市匡堰镇境内的上林湖畔。上林湖越窑青瓷始烧于东汉,兴起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时期,至北宋末南宋初停烧,前后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内涵最为丰富的古窑系之一。据专家考证,上林湖越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窑”,最早的成熟青瓷就在上林湖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越窑青瓷因此也被称为“母亲瓷”。这里不仅是中国青瓷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航点。如今,在上林湖的四周沉睡着120多处古窑址和满地的碎瓷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瓷“露天博物馆”。1988年,上林湖越窑遗址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慈溪恢复上林湖越窑青瓷的生产,近年来已陆续研究开发生产出包括人物注子、鸡首壶、八棱瓶、倒流壶、平口牡丹瓶、原始瓷罐、瓷碗等5个系列的上万件仿制品。同时,还有4件工艺品获国家级和省级奖。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沉寂了上千年的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如今重放光彩。在日前举行的杭州西湖博览会上,首批出炉的50多件青瓷引起轰动,展出一结束即被抢购一空。首批出炉的这50多件青瓷,包括人物注子、鸡首壶、八棱瓶、倒流壶、平口牡丹瓶、原始瓷罐、瓷碗7个品种,造型独特,上面的人物峨冠博带,神态举止栩栩如生,样式和成色均达到了古代青瓷鼎盛时期的水平。上林湖越窑位于慈溪市匡堰镇的上林湖畔,始于东汉,兴起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窑”。这里不仅是中国青瓷文化的发祥地,还是“海上陶瓷之路”的发源地。1988年,上林湖越窑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有120多处越窑遗址。近年来,海内外一些专家学者频频到上林湖越窑遗址进行考察研究,青瓷文化的研究日渐升温。慈溪市因势利导,研究开发了越窑青瓷工艺,把恢复上林湖越窑青瓷作为挖掘民族文化瑰宝、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头戏。(宁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玺宝楼中国青瓷博物馆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玺宝中国青瓷博物馆

深圳市首个民办博物馆,是世界唯一的以系统收藏、陈列、研究中国古代青瓷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国内外青瓷数量最多、我国展出青瓷数量最多、品类最全、体系最为完备的首座私立青瓷博物馆,国内最大的私人博物馆,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之一。

馆内系统收藏了商周至元明清3000多年来中国历代青瓷典型器物1000余件、各大名窑瓷片2000多件,跨越20多个朝代,历经3500余年。

票价:30元

地址:罗湖区宝安南路2095号

电话:0755-25563935

时间:9:00—17:30

地铁:1号线/2号线大剧院站D出口,步行800米

乘车指南:18/321/336/366/64到振业大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青瓷是什么窑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青瓷有越窑、官窑、汝窑、龙泉窑和耀州窑。

青瓷是一种表面带有青色釉的瓷器,是我国瓷器烧制领域的珍品。青瓷颜色清透似玉,表面瓷质光滑细腻,形态端庄浑朴、线条流畅轻快、是历史悠久且十分著名的瓷器,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与非凡的审美观念。

瓷器的制作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原始青瓷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历经了春秋战国的发展,到了东汉之后有了十分重大突破。南北朝之后,我国南方和北方烧制的青瓷开始有了各自的特色。在北方,青瓷普遍胎体厚重,青中泛黄,且表面有开片,玻璃质感很强。而在南方,烧制的青瓷一般胎质坚硬,颜色淡灰,表面细腻纯净,如冰似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湖田窑影青瓷鉴定方法和技巧

全文共 2722 字

+ 加入清单

湖田窑位于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五代时烧造青瓷和白瓷,青瓷胎色青灰,白瓷洁白,产品以盘、碗为主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湖田窑影青瓷鉴定方法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青花瓷瓷器介绍

1、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明宣德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2、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人们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些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3、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人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4、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青花瓷从哪个朝代兴起

1、青花瓷出现端倪应该是在唐宋时期,到了元代的景德镇的湖田窑烧制的青花瓷,已经看出青花瓷成熟了,到了明代青花瓷已经有了很突出的发展,到了清代康熙年间青花瓷已经达到了它的顶峰。

2、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青花瓷在瓷器中的地位重要吗

1、原始的青花瓷于唐宋时期出现,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很多种艺术手法,比如青花五彩、豆青釉青花、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2、青花瓷一般以白色衬底,蓝色的花纹为装饰。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风格,花、鸟、山水、人物、情景都有包含,由于青花在釉下彩中有不易磨损和褪色、花纹稳定的特点所以会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这也是在古代很受欢迎的原因。

3、自从几年前国外某一拍卖公司以超出2亿多元的价格拍出了一件元青花瓷器后,青花瓷在国内的收藏地位如日中天,成为了收藏爱好者心目中的宝物。不仅如此,他们还对专家所谓元青花只有寥寥无几的说法有了不同的认识与看法,在人群中还出现了“古相博陵第”青花瓷一说。所有这些,都说明了青花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

中国四大古镇有哪四个

中国四大古镇一般指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河南的朱仙镇。这四个城镇都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灿烂的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分别代表了地域的特色和一定历史时期的风貌,具有鲜明的特色。

1、佛山镇。

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佛山的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来此繁衍生息,以渔耕和制陶开创原始文明。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内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认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华乡为佛山。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也有“岭南成药之乡”、“狮艺之乡”的美誉,在明清时期就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镇。

2、景德镇。

景德镇是中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截止到2012年,景德镇市拥有国家4A级景区6个,分别是古窑·民俗博览区、高岭·瑶里风景区、浮梁古县衙、洪岩仙境风景区、德雨生态园、中国瓷园;国家3A级景区3个,分别是金竹山寨、雕塑瓷厂明清园、江西怪石林。

湖田古窑遗址,湖田窑是中国五代、宋、元三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属于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汉口镇。

汉口的发展,始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以后,其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古代有“九省通衢”之称,至20世纪初,汉口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城市,被称为“东方芝加哥”。

它在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逐渐吸引了很多周边的地主、农民、手工业者和全国各地的商人聚集在此,这样商业繁荣的汉口名镇至一九四九年和武汉合并至今。

4、朱仙镇。

朱仙镇是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明朝时是开封唯一的水陆转运码头,境内有有中国三大岳庙之一朱仙镇岳飞庙,有中国木版年画鼻祖——朱仙镇木版年画,有建筑风格堪称东亚第一大清真寺的朱仙镇清真寺,有古开封城遗址等名胜古迹。

湖田窑影青瓷鉴定方法和技巧

1、棕眼是影青瓷釉面的重要特征。

2、坯胎用的是生料,高温烧结产生大量气泡,气泡通过釉面逸出,有些釉表面未被及时填平,而形成大小不同的棕眼。棕眼不光凹馅面大小不一、深浅不同,形态也有差异。多数只是釉表面的凹痕,一些却有针管样细孔穿透釉层,连通瓷胎。经近千年土浸,釉层下的胎上,形成大小不一的放射状扇型土浸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南昌县博物馆洪州窑青瓷博物馆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南昌县博物馆于1984年挂牌成立,为综合性博物馆,隶属南昌县文化广电旅游新闻出版局,2009年经江西省文化厅批准增挂洪州窑青瓷博物馆招牌,2013年列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南昌县博物馆现位于县城莲塘镇核心地段上的标志性建筑“南昌县文化中心”大楼内。大楼为圆扇形现代化建筑,博物馆位于大楼的西面,建筑面积312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2300平方米。

2013年4月,南昌市政府将原省委828招待所一号楼毛泽东旧居移交南昌县博物馆管理。一号楼是毛泽东主席居住过的一座单层独立平房,面积约3090平方米,青砖黛瓦,悬山屋顶,外附走廊,分为主、副房两部分,房前有花园,花园地下有防空洞。828招待所一号楼毛泽东旧居陈展方案已编制完成,目前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待批准后将对社会免费开放。

南昌县博物馆现有编制数17人,其中在职人员11人,另聘用讲解、业务、保安等临时工9人,共计20人。单位下设办公室、文保组、仓库管理组、八二八毛主席旧居管理组和安全保卫组。

地址:南昌市南昌县澄湖北大道579号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 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9:00-11:30,14:00-17:00;周一闭馆。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岳州青瓷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岳州青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岳州青瓷素有盛名,历史悠久。青瓷源于商周,盛产于唐,具有造型古朴大方,晶莹润泽,清淡雅致等特点。古岳州窑窑址,在今湘阴县铁角咀窑头山,是唐朝六大青瓷名窑之一。岳阳瓷厂经过反复试验,新制的岳州青瓷,采用优质高岭土,经现代机械制作,再经过1360度高温烧制而成。它继承了古代青瓷的优点,并发展了豆青色釉、产品釉色葱翠,光泽柔和,饰以浮雕花方,更显得浓淡清晰,层次分明,给人以古朴高雅、气质非凡之感,它不需要彩绘贴花,镶金画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张家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龙泉青瓷的特点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龙泉青瓷特点是玻璃质釉,釉层薄,釉色为绿色,比较清淡,灰白胎,质地较粗,胎体厚重,造型古拙,口沿很薄,弧度较大的部位很厚,底部和口沿的厚薄相差四至五倍,因为原料加工不细,没有羼入改进瓷土性能的物料,焙烧时容易变形,工匠在制作时就在承受压力最大的地方增大厚度,所以造型厚重。

龙泉青瓷,浙江省龙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龙泉青瓷的烧制始于1700多年前,宋代达到鼎盛。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要求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历史名窑之一。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以生产青瓷著称,庞大古代窑址支撑起了著名的龙泉窑。据考证,青瓷的诞生始于汉代,瓷器质量以浙江的越窑为最好。20世纪70年代以来,浙江丽水地区陆续发掘一批三国两晋时期的古墓,墓内出土的瓷器与越窑瓷器略有差别,被推测为龙泉窑早期的产品,龙泉青瓷源于五代越窑秘色瓷的历史由此向前推进了600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越窑青瓷圈足特点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越窑持续烧制了1000多年,于北宋末、南宋初停烧,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越窑青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倍受人们的赞赏和青睐,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贸易陶瓷。同时与唐代精美工艺品和文苑艺术交相辉映,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

关于圈足:中国古陶瓷器的底足,随着时代的变化,窑口互相借鉴传承,陶瓷器圈足形状也有相应变化。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足有玉璧底、圈足底、卧足底、外卷八字足等,折射出圈足发展变化的历史,且越窑瓷器圈足的变化,在中国陶瓷器底足变化发展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在越窑瓷器的唾壶中:三国、西晋初期为六大口、圆腹、高圈足、平底或饼形足。南朝及隋时,腹更高,饼形足加高,有的有盖,下有托盘。唐中、晚期演变成大口、细短颈、圆腹矮圈足。五代、宋沿袭,没有多大变化。

越窑瓷器的碗:东汉时为半圆形平底,腹较深。三国时口大,小平底,器身较矮。西晋时碗体逐渐加高,至南朝,已演变成与现代碗形相似,唯底足为较矮的圆饼形实足。隋及唐初碗形与前代相同,但腹加深,圆饼形实足加高,同时还出现一种折腹碗。唐中期后又趋于平坦,海棠式碗多见。五代北宋时又向高和深发展,圈足外撇,有一部分圈足是粘接上去的。

发展:越窑青瓷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考古调查证明,它的主要产地是在浙江省的宁绍地区。(即唐代明州慈溪县上林湖,五代时划归越州,唐代亦称越州)是中国主要的青瓷发源地。

六朝青瓷的造型,一般说来比较单纯而相对稳定,变化不是太大,样式也不算太多。早期的瓷器因袭两汉旧制,显得拙朴规整,淳厚稳重,只有西晋青瓷造形丰富,承前启后,艺术性又特别强,设计方面做到了在实用的条件下适当注意美观大方。总体感觉清新典雅、柔和轻巧。

到了唐代,各个艺术门类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越窑青瓷在唐代辉煌璀璨文化的影响下,又有了突出的成就。唐代的“秘色瓷”是越窑的代表作品。

隋唐五代的越窑可以说是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窑场扩大、作坊激增。仅上虞县就有28处。官府设立贡窑,其产品地位空前提高,大大促进了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并跻身于社会上层的生活领域。也由于越窑产品与金银、宝器、丝绸、珍品并列,使越窑成为全国六大青瓷名窑之首。许多文人纷纷吟赋作诗来赞美越窑。如顾况的“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孟郊的“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施肩吾的“越碗初盛蜀茗新”;许浑的“越瓯秋水澄”;郑谷的“茶新换越瓯”;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反映了越窑瓷的釉色特点。或碧玉般晶莹,或嫩荷般透翠,或层峦叠翠般舒目,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汝州青瓷博物馆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汝州青瓷博物馆位于汝州市广成中路金鼎时代广场八楼,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设有藏品陈列展览区、藏品库房区、文物保护技术区、公众服务区和办公区。藏品陈列展览区分三个展厅和一个文化走廊。

3展品陈列

汝州青瓷博物馆一号展厅,以耀州窑系、临汝窑系、钧窑系、越窑系和龙泉窑系为主,兼藏部分原始瓷、搅胎、三彩陶器和汝、官、钧瓷片标本;二号展厅,以磁州窑系、定窑系、建窑系、耀州窑系和影青为主,兼藏部分玉器和造像;三号展厅,以邢窑系、磁州窑系为主,兼藏部分龙泉瓷和鲁山瓷。文化走廊以宣传汝州三宝文化为主,兼藏部分窑具和钧瓷修复器。馆藏藏品共计1980余件。

4所获荣誉

2012年汝州青瓷博物馆被中华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授予“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荣誉称号,也被汝州市相关部门授予“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划建设中的“中国瓷都文化特色街区”项目,以公益性、社会性为主,建成后将成为集广场、绿地、人文景观、展馆、旅游、商务为一体的汝瓷文化旅游场所,使之成为汝州市新的文化地标。

5办馆意义

汝州青瓷博物馆是华夏陶瓷艺术的殿堂,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宫宇,是历史文物博览的胜区,是当代科研教育的基地,必将促进汝州文化事业发展、助力汝州对外形象宣传、提升汝州城市综合品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青瓷大结局是什么?看完你就知道了!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青瓷结局:张仲平接到唐雯的电话后加快了车速,他见到徐艺后向他道歉,徐艺认为这一切都是张仲平逼的,他说这是在逼他走正道,徐艺心中充满了仇恨,他要报复张仲平,张仲平劝他要活着,他站在楼上想起了左达的话,徐艺清楚他自己愿赌不服输,张仲平劝他要证明给世界上的人看,唐雯也来到胜利大厦。张仲平明白是钱让他们变得人不人鬼不鬼,徐艺清楚颜若水的下场。张仲平是看着徐艺长大的,在徐艺心中他就是父亲,好像一座山一样,徐艺指责他多年来的坏榜样,张仲平听完他这样骂自己感觉他还有救。张仲平也一直在反醒自己,他知道太急功近利了,人也变得太过急躁,他想追求把追求真善美做为生活最后的目的。徐艺不知道该如何还钱,张仲平说他已经采取了自己的方式让莫大华的钱永远不能到祁雨账上,祁雨也在接受审查。张仲平那样做就是要挽救徐艺,他不能眼看着他出事,在张仲平心里他永远是自己的孩子。唐雯的到来让徐艺向她走了过去,徐艺跪在她面前请求原谅,他知道是自己错了。曾真将唐雯的真实病情告诉了张仲平,张仲平看着她和胡海洋离开,曾真离开这个城市前也给唐雯说了心里话,她取消了等张仲平一辈子的约定。张仲平和徐艺去了人民检察院,他清楚从此后可以踏踏实实地做人,安心地做事。

《青瓷》改编自浮石所著同名小说,由李骏执导,王志文、张国立领衔主演,此剧围绕张仲平所经手的三个房地产拍卖项目,讲述了他与形形色色各类人马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于2012年6月4日全国首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处州青瓷博物馆

全文共 22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文化。而处州青瓷,则是这个灿烂的文化百花园里开出的一朵奇葩。

叶英挺先生是一位与处州青瓷结下不解之缘的民间收藏家。20多年来,他对处州青瓷执爱痴迷,长期徜徉在古代处州青瓷的王国里潜心研究与收藏,执着而专注。

他以自己独特而理性的眼光,搜集收藏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处州青瓷,堪称中华一绝。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以龙泉窑青瓷为专题的民间私立青瓷博物馆——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位于浙江省东部的余姚市,地处市中心的古建筑群内。北濒杭州湾,南接四明山,与“舜江楼”和“通济桥”仅一步之遥。是浙江省文化厅批示的一家民营博物馆,藏品纵括西周、春秋战国、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北宋。

越窑的代表窑址上林湖就位于余姚附近的慈溪市。越窑是中国瓷窑的开山始祖,是中国青瓷瓷窑的代表。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越窑在东汉到南宋的一千多年烧造历史里,经历了创烧、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自中唐至北宋早期的两个世纪是越窑的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在各大名窑中均居领先地位。越窑青瓷不仅上贡朝廷,下供庶民,一直是备受青睐的日常生活用具和数度进贡皇室的珍品,而且还远销亚洲、非洲的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越窑的生产工艺对我国南北方众多窑场和朝鲜半岛、日本的青瓷生产乃至全世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中国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是公益性质的博物馆之一,全年对外免费开放。馆内藏品有三十余件达到了国家一级文物标准。自开馆以来,中国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和国内社会影响。

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不仅接待了国内相当数量的一些越窑青瓷权威、专家、学者、越窑爱好者和上海以及韩国的一些文博系的学生,还接待了来自韩国、日本、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一些文博专家以及慕名而来的一些其他国家的文物爱好者。国内多家知名度极高的媒体单位曾相机宣传报道关于浙东越窑青瓷和创办人陈国桢,其中还包括香港凤凰卫视、香港有线电视台的“聚焦中国”栏目以及上海、杭州、和宁波一些报刊和杂志。

景点位置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北滨江路43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龙泉青瓷博物馆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龙泉青瓷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龙泉青瓷博物馆就在龙泉城区南边,外观造型很奇特,内有多种珍贵的龙泉青瓷展品。博物馆免费。

龙泉青瓷博物馆是整个丽水市辖区最气派的博物馆,入口仿佛一个巨大的瓷窑,展厅内从古朴的五代作品,到盛于元代的精彩“哥窑”作品,还有今日大师们制作的青瓷精品,琳琅满目。在此游览,可让你对龙泉瓷业的发生、鼎盛、衰落和复兴的历史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博物馆后面是青瓷文化区,有不少当地业者的工作室可以参观。

地址:丽水龙泉市剑川大道旁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578-7129530

开放时间:

8:30-11:30;15:00-17:30(周一闭馆)。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揭秘青瓷羊形烛台价格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青瓷羊形烛台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还是挺有内涵的一个文物了,而且也是国宝级别的,那么有的人想问了,这样的一个文物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呢?小编觉得还是造型和实用价值都是空前的给力,都达到了艺术的巅峰,所以它能成为国宝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青瓷羊形烛台价格又是多少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看看吧!青瓷羊形烛台价格

青瓷羊形烛台的价格其实小编不说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价格还是不好确定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那当然都是无价之宝的呀,所以价格估价也是亿级别的。青瓷羊形烛台故事

这件三国时期吴国的青瓷羊形烛台于1958年在江苏南京清凉山出土,羊的头顶有一个洞可以插蜡烛。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如果从原始瓷算起,中国瓷器制造已经有近4000年的历史。一般认为,瓷器至少要具备3个条件:只能用瓷土即高岭土做胎;胎的表面必须施用玻璃质釉;烧成温度至少要在1200℃。按照这样的要求,原始瓷胎釉结合还不牢固,温度控制还不到火候,只能视作瓷器的雏形。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出现在东汉末年,成熟则在三国时期。

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有关羊的故事,西晋的晋武帝司马炎平定吴国以后,常从事游乐宴饮,懈怠政事,宫中的人数将近一万人。常乘坐羊车,任由羊只拖拉,到了哪里就住在哪里,设置宴乐。宫女争着插上竹叶,地上洒上盐水,来吸引皇帝的羊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