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肺炭疽传染么(精品6篇)

浏览

597

文章

6

篇1:炭疽病传染的途径有哪些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炭疽作为一种病毒的存在,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同时还可以引发各种并发疾病的出现,因此炭疽的检查便成为了大家及时发现和辨认该病的重要手段,那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对患者应严格隔离,对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按芽胞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于静脉内补液,出血严重者应适当输血。皮肤恶性水肿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控制局部水肿的发展及减轻毒血症有效,一般可用氢化可的松,短期静滴,但必须在青霉素的保护下采用。有DIC者,应及时应用肝素、双嘧达莫(潘生丁)等,下面来具体的了解一下炭疽病传染的途径有哪些吧?

患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是人类炭疽的主要传染源。猪可因吞食染菌青饲料;狗、狼等食肉动物可因吞食病畜肉类而感染得病,成为次要传染源。炭疽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具传染性。

1、经皮肤感染,即炭疽杆菌通过被切开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导致感染,这种传播形式占炭疽病例总数的95%左右。

2、经消化道感染,即食用炭疽病畜或被炭疽芽胞杆菌污染的未煮熟的肉类或带有炭疽杆菌的其他食物、水等而感染。

3、经呼吸道感染,即吸入含有炭疽芽胞的空气或带有芽胞的尘埃粒子而感染,这一途径也是最为危险的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如1979年在前苏联的一个军事部门曾不慎把炭疽杆菌芽胞散播到空气中,结果导致68人发病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芒果会传染炭疽病吗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芒果炭疽病有时病斑联合,果面变黑。病部果肉初期变硬,后期变软腐料。潮湿天气下,病部产生淡红色孢子堆。嫩枝感病产生黑色病斑,病斑向上下扩展,环绕全枝后形成回枯症状,病部以上部分枝叶枯死,病部产生许多小黑点,那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发病初期剪除病叶、绿地中枯枝败叶及时烧毁,防止扩大;种植不要过密或室内花卉放置不要过密,对于室内花卉不要从植株的顶部当头淋浇,并经常保持通风通光。冬季清洁田园,及时烧毁病残体;发病期间及时喷洒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9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至1000倍液,或50%炭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至10天一次,连续3至4次,防治效果较好,大家知道芒果会传染炭疽病吗?

当然了,芒果炭疽病主要为害芒果花、果和嫩梢。芒果嫩叶感病后出现许多圆形褐色小点,周围有黄晕,并逐渐扩大成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后破裂穿孔,叶片和幼果被瘿蚊、叶蝉等为害所致伤口也易感染此病。

芒果炭疽病严重感染时嫩叶易弯曲,叶尖和叶缘常焦枯,病叶易脱落。枝条感病后形成黑色斑点,后逐渐干枯。花穗感病后出现一些小斑点,最后变黑腐烂,引起烂花、落果。果实在整个生育期都可感病,幼果感病后呈畸形变黑脱落,较大果实受害后,果皮上形成黑褐色圆斑,中央下陷,病部僵硬变质,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粉红色粘状物。此病除在芒果生育期为害外,还在果实贮运期继续为害,造成大量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植物炭疽病会传染给人吗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植物炭疽病后期病斑生有许多黑色小点,排列成轮纹状,最后病斑干枯,严重时可蔓延到叶柄上。一般于夏秋季发病危害严重,那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发病初期剪除病叶、绿地中枯枝败叶及时烧毁,防止扩大;种植不要过密或室内花卉放置不要过密,对于室内花卉不要从植株的顶部当头淋浇,并经常保持通风通光。冬季清洁田园,及时烧毁病残体;发病期间及时喷洒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9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至1000倍液,或50%炭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至10天一次,连续3至4次,防治效果较好,大家知道植物炭疽病会传染给人吗?

植物炭疽病为真菌病害,是不会传染给人的,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的,该病害是由一种炭疽菌引起。病菌在病斑上或潜伏在叶组织内越冬;由风雨、水滴滴溅传播;伤口有利于侵入。高温高湿、多雨、肥水不足植株长势差、运输途中管理不当、植株长势差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浅褐色病斑,扩展后呈近圆形、不规则形病斑,黄褐色;其上着生黑褐色小点粒,高湿度下溢出赭红色粘孢子团。

发病初期喷50%使百克或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应得悬浮剂1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25%炭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等进行防治。10天左右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炭疽病菌会传染吗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炭疽病主要取决于接触病原体的程度和频率。青壮年因职业(农民、牧民、兽医、屠宰场和皮毛加工厂工人等)关系与病畜及其皮毛和排泄物、带芽胞的尘埃等的接触机会较多,其发病率也较高,那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对患者应严格隔离,对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按芽胞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于静脉内补液,出血严重者应适当输血。皮肤恶性水肿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控制局部水肿的发展及减轻毒血症有效,一般可用氢化可的松,短期静滴,但必须在青霉素的保护下采用。有DIC者,应及时应用肝素、双嘧达莫(潘生丁)等,大家知道炭疽病菌传染吗?

当然了,自然条件下,食草兽最易感,人类中等敏感,主要发生于与动物及畜产品加工接触较多及误食病畜肉的人员。患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是人类炭疽的主要传染源。猪可因吞食染菌青饲料;狗、狼等食肉动物可因吞食病畜肉类而感染得病,成为次要传染源。炭疽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具传染性。

人感染炭疽杆菌主要通过工业和农业两种方式。接触感染是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皮肤直接接触病畜及其皮毛最易受染,吸入带大量炭疽芽胞的尘埃、气溶胶或进食染菌肉类,可分别发生肺炭疽或肠炭疽。应用未消毒的毛刷,或被带菌的昆虫叮咬,偶也可致病。

患者如与牛、马、羊等有频繁接触的农牧民、工作与带芽胞尘埃环境中的皮毛接触,皮革加工厂的工人等,对本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皮肤炭疽具一定特征性,一般不难作出诊断。确诊有赖于各种分泌物、排泄物、血、脑脊液等的涂片检查和培养。涂片检查最简便,如找到典型而具荚膜的大杆菌,则诊断即可基本成立。荧光抗体染色、串珠湿片检查、特异噬菌体试验、动物接种等可进一步确立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学生肺炭疽传染吗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炭疽散布于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牧区较多见,呈地方性流行,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肺炭疽传染吗?让大家更加了解学生肺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及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偶可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自然条件下,食草兽最易感,人类中等敏感,主要发生于与动物及畜产品加工接触较多及误食病畜肉的人员。主要的传播途径如下;

1.传染源

患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是人类炭疽的主要传染源。猪可因吞食染菌青饲料;狗、狼等食肉动物可因吞食病畜肉类而感染得病,成为次要传染源。炭疽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具传染性。

2.传播途径

人感染炭疽杆菌主要通过工业和农业两种方式。接触感染是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皮肤直接接触病畜及其皮毛最易受染,吸入带大量炭疽芽胞的尘埃、气溶胶或进食染菌肉类,可分别发生肺炭疽或肠炭疽。应用未消毒的毛刷,或被带菌的昆虫叮咬,偶也可致病。

3.易感者人群

主要取决于接触病原体的程度和频率。青壮年因职业(农民、牧民、兽医、屠宰场和皮毛加工厂工人等)关系与病畜及其皮毛和排泄物、带芽胞的尘埃等的接触机会较多,其发病率也较高。

由此可见学生肺炭疽是带有一定的传染性的,所以说校园要加强预防,校园的传染疾病有很多,想要知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不妨到来了解,更多的校园传染病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草莓炭疽病传染吗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草莓炭疽病病菌侵染最适气温为28~32℃,相对湿度在90%以上,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菌。5月下旬后,当气温上升到25℃以上,草莓匍匐茎或近地面的幼嫩组织易受病菌侵染,那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发病初期剪除病叶、绿地中枯枝败叶及时烧毁,防止扩大;种植不要过密或室内花卉放置不要过密,对于室内花卉不要从植株的顶部当头淋浇,并经常保持通风通光。冬季清洁田园,及时烧毁病残体;发病期间及时喷洒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9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至1000倍液,或50%炭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至10天一次,连续3至4次,防治效果较好,大家知道草莓炭疽病传染吗?

答案是肯定的,7~9月间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传播蔓延迅速。特别是连续阴雨或阵雨2~5天或台风过后的草莓连作田、老残叶多、氮肥过量、植株幼嫩及通风透光差的苗地发病严重,可在短时期内造成毁灭性的损失。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尤其是在草莓连作地,给培育壮苗带来了严重障碍

致病菌属半知菌亚门,毛盘孢属的草莓炭疽菌。病菌随被害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在7~9月份的高温季节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浸染发病。连作地发病重,老残叶多、植株徒长、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时易发病。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毛盘孢属草莓炭疽菌ColletotrichumfragariaeBrooks侵染所致,其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的Glomerellafragariae。病菌以分生孢子在发病组织或落地病残体中越冬。在田间分生孢子借助雨水及带菌的操作工具、病叶、病果等进行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