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木星是地球的多少倍大(通用八篇)

浏览

1414

文章

8

篇1:木卫三是木星最大的卫星,直径5256千米比地球小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木星是最巨大的气态行星,它比地球大1300多倍,这也导致它的卫星也很大。根据小编查询,木星最大的卫星是木卫三,对此很多人好奇:木卫三比地球大吗?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解惑。

一、木卫三直径5256千米

截止目前为止,木卫三是木星最大的卫星,它是伽利略最早发现的4颗木星卫星中的一颗。根据科学探测,木卫三直径5256千米,是太阳系最大的卫星。

二、木卫三比地球大吗,更小

地球直径:12756千米

金星直径:12104千米

火星直径:6794千米

木卫三直径:5256千米

土卫六直径:5151千米

水星直径:4880千米

木卫四直径:4820千米

木卫二直径:3642千米

月球直径:3467千米

木卫二直径:3122

通过上面的数据,大家应该可以清晰的看出,木卫三比地球要小,直径为地球的0.41倍,质量只有地球的0.025倍,体积也只有地球的0.07倍。

木星卫星数量

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发现了几颗卫星在围绕木星转动,它们分别是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之后400年间,科学家们又陆陆续续的发现了63颗木星卫星,直至2018年7月17日,美国再次发现了12颗,所以现已知木星数量为79颗……【查看更多】

木星最小的卫星

在过去,木星卫星一共发现了67颗,其中最大的是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它们直径都超过了3000千米,其余卫星直径都低于250千米,最小的仅仅超过5千米。不过在2018年,木星最小的卫星被发现,它的直径仅1.6公里……【查看更多】

小结:看完全文,大家对木卫三应该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吧!总的来说,木卫三很大,它是太阳系最大的卫星,但没有地球大。可就算如此,木卫三也备受关注,再加上它环境适宜,疑似有生命存在,所以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目标,更详细的可以看看木卫三有生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木星距离我们有多远?是地球的多少倍?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木星古称岁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距离太阳第五远的行星,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16倍,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

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占所有太阳系行星的70%,主要由氢组成,其次为氦,占总质量的25%,岩核则含有其他较重的元素。人类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气中云层的顶端,压强比1个大气压略高。

木星没有地表,不过在最开始形成的时候,也是有岩石表面的,跟地球非常相似,只不过是因为它吸附了很多的物质,随着时间吸附的越来越多,所以质量跟体积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木星的质量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的半径是太阳半径的十分之一,质量只为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所以两者的密度是相似的。木星质量通常被做为描述其他天体,特别是系外行星和棕矮星的质量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木星是地球的多少倍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木星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属气体行星,合称类木行星。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

木星与地球

木星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21倍。

木星观测

一般小型的双筒望远镜可以看到木星以及身旁的四大卫星,因为他的光度十分明亮,所以即使是在大都市中也可以在夜空中找到他的位置。在小型天文望远镜中,可以看到木星较清晰的结构如大红斑以及与四大卫星。

2018年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了由“朱诺”号卫星拍摄到的一组木星南极的图像,醒目的蓝色漩涡以华丽的图案扭曲变幻,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有人说是木星的"礼物"

全文共 2403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史密森尼的说法,当谈到早期太阳系时,木星非常关心地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颗气态巨行星就像是地球的保护者,它的重力会喷射出危险的碎片向地球奔去。与此同时,木星也可能将物质抛入太阳系,导致富含氢的小行星和行星胚胎与其他类地行星碰撞。

照片:科学家加布里埃尔·费塞特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朱诺号宇宙飞船的数据创建了这幅木星南极的彩色图像。

现在,研究人员认为木星和其他气态巨行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对岩石行星贡献了另一个重要的东西——水。这些巨大的行星可能会将太阳系外富含水的碎片抛到岩石行星上。新的研究表明,这种液体(生命的关键组成部分)的转移可能不是偶然或幸运的。相反,所有外围有气态巨行星的系统都应该能够让富含水的物质自动落在多岩石的内行星上。

当这些气态巨行星完全发育时,它们喷射出的碎片可能是危险的。但是在它们出生的关键阶段,它们将富含氢的物质抛入地壳和地幔,然后与氧结合成水。法国波尔多大学的天文学家肖恩·雷蒙德(Sean Raymond)说:“在形成过程中,气态巨行星将大量的行星胚胎分散到各处,有些撞上了类地行星。”通过模拟早期太阳系中气态巨行星的角色,雷蒙德发现不同大小的气态巨行星不可避免地将富含水的物质抛入太阳系内部。当液态水落到地表时,岩石行星可能会留住它们。

当然,正如我们在地球上所知,水是生命进化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太阳系外狩猎时,能容纳这种珍贵液体的岩石行星被认为是外星生命的最佳猎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确定水是如何到达地球的。今天,富含碳的小行星似乎是主要的怀疑对象。

在年轻的太阳系中,碰撞频繁发生,天体的轨道经常相互交叉。早期的小行星很容易受到其他行星近距离碰撞的影响。这些行星的重力将它们抛向岩石行星。天体化学家科内尔·亚历山大说:“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如果你试图理解可居住行星是如何诞生的,这是最基本的理解。”

大约45亿年前,太阳形成时产生的气体形成了行星。这种气体已经存在了数百万年,影响着行星的运动和它们富含岩石的成分。温度上升意味着氢,水的一种组成元素,被困在远离地球的太阳系较冷部分的冰中。看来我们的星球注定是一片不毛之地。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个可笑的简单概念

近年来,我们太阳系的模型显示,这些气态巨行星在最终到达它们目前的位置之前,可能经历了“复杂的舞蹈”。海王星和天王星可能比今天更靠近太阳。最终,他们向外迁移,一路上改变了地方。这一过程被称为“尼斯模型”,据信在太阳系形成后约6亿年,在后期发生了猛烈的撞击,达到了冰撞击的顶峰。

土星和木星可能经历了更痛苦的旅程,在进入太阳系内部的途中穿过年轻的小行星带,然后向外返回。一路上,他们还把小行星撞向了地球。这就是雷蒙德在2008年帮助开发的“大策略”模型。大约在那时,雷蒙德开始对木星如何影响太阳系早期的水传输感兴趣。然而,他的建模过程受到了一个小程序问题的阻碍,他似乎无法克服这个问题。直到近十年后,博士后安德烈·伊济多罗帮助解决了这个问题。

雷蒙德沮丧地说,“伊兹多罗花了半个小时才发现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我真的很高兴他找到了解决方案,这样我们就可以继续这个项目了。”在新模型中,随着气态巨行星变得越来越大,消耗越来越多的物质,其不断增加的重力将使附近的胚胎行星变得不稳定。仍然存在的星云气体的阻力影响着碎片穿过太阳系的方式,并把一些碎片送入太阳系内部。其中一些物质被困在小行星带,被富含碳的小行星吸收。这些小行星上的水与地球非常相似。

雷蒙德说,最初,这些富含碳的小行星散布在很广的区域,是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5到20倍。他说:“它必须覆盖整个太阳系。”但是研究富含碳的小行星的亚历山大怀疑这个区域较小,大多数人怀疑它们是在木星轨道之外形成的。尽管如此,亚历山大认为雷蒙德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富水物质是如何被输送到地球的。他称这一假设“完全合理”。亚历山大说:“这是将这些挥发物带到地球形成区域的最佳方式。”

这个模型留下了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早期太阳系的质量如此之小。雷蒙德承认:“这是一个需要连接的关键部分。”然而,他说,该模型有助于填补一些空白,包括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与外带小行星上的水相似,而不是与内带干燥小行星上的水匹配。

他说:“这是木星和土星增长的简单结果。”

寻找一个水资源丰富的世界

在雷蒙德的模型完成之前,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太阳系外行星的一种不寻常的舞蹈,它将水送入太阳系内部,使地球远离干燥的未来。如果这是真的,这对其他星球来说将是个坏消息。因为这些气体巨擘可能仍然是局外人,永远不会远离他们的出发点。新模型显示,任何气态巨行星都会因其形成而向内喷射湿物质。尽管木星大小的行星是最有效的,雷蒙德发现任何大小的气态巨行星都能引发类地行星的增长。

这对寻找太阳系以外的水行星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个好消息。在我们自己的太阳系中,这个模型显示了太阳系外的冰以三个波的形式落在地球上。第一次是木星膨胀时,第二次是在土星形成时触发,第三次可能发生在天王星和海王星向内移动时,然后它们被另外两个行星阻挡并被送回太阳系外围。

行星科学研究所专门研究太阳系早期行星的形成和演化的研究员大卫·奥布赖恩说:“我认为最酷的事情是,它基本上意味着对于任何有巨大气体行星和类地行星的太阳系外系统来说,这些巨大的行星向类地行星送水。这为研究可居住行星提供了许多可能性。”

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很多类似的系统可以比较。大多数已知的系外行星都与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计划有关。奥布赖恩说,开普勒对轨道小于地球的行星最为敏感,在太阳系外很难探测到气态巨行星。观察小岩石行星也更具挑战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在那里,只是意味着我们还没有找到它们。

但是如果这样一个系统存在,雷蒙德的研究表明岩石行星应该富含我们认为是活体的液体。奥布莱恩说:“如果有类地行星和巨型行星,这些巨型行星可能会为类地行星提供大量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木星和地球存在相似之处:磁场会经历长期变化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网络图

美国宇航局的朱诺探测器发现了气态巨行星木星的一些惊人特征,但它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许多关于这颗行星如何运行的信息。我们现在知道,在木星表面流动的气流实际上深入木星内部,木星的闪电很像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

现在,朱诺探测器收集的数据揭示了木星的另一面,它看起来非常像地球。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科学家们揭示了朱诺对木星磁场的解读不同于之前的任务。这表明行星的磁场实际上正在以一种微小但重要的方式变化,就像我们在地球磁场中看到的一样。

在这项研究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将最新的木星磁场读数与多年前从航次和先锋号等任务中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比较。朱诺在飞越木星时多次使用磁力计获取数据,提供了关于当今行星磁场的大量信息,研究人员很快发现了这些差异。

朱诺任务小组的科学家基米·摩尔在一份声明中说:“发现木星磁场中的这些微小变化是一项挑战。四十年的近距离观察基线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数据来证实木星的磁场确实随时间而变化。”

这些微小的变化表明木星经历了一种叫做长期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发生在地球上。在我们自己的星球上,长期变化归因于地球深处发生的变化。科学家认为,远低于云层的强风是木星磁场发生变化的原因。

对于仍在试图了解地球自身磁场的科学家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朱诺团队计划在未来继续跟踪木星磁场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木星是地球的多少倍 比地球大多少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

木星在古代被称为新年之星,属于气态行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体积可达地球1300多倍,质量可达地球318倍,木星绕太阳旋转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

木星没有表面,但当它第一次形成时,它也有一个岩石表面,与地球非常相似。只是因为它吸很多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所以质量和体积变得越来越大。

同时,木星也是一颗气态巨星,占所有太阳系行星的70%,主要由氢组成,其次是氦,占总质量的25%,岩核含有其他重元素。人类通常看到大气中云层的顶部,压力略高于一个大气。

木星由于自转快,木星呈扁平球体(赤道附近有轻微但明显的凸起)。外大气层根据纬度明显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连接的边缘容易出现乱流和风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红斑。行星周围是弱行星环系统和强磁层。木星至少有79颗卫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地球到木星的距离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木星距离大约在6.3亿公里到9.3亿公里之间。虽然地球和木星都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成员,但是两者可以说是远超十万百千里的距离,让这个星球似乎可望不可即。

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截至2019年已知有79颗卫星。古人早已认识这颗行星 ,罗马人以主神朱庇特命名这颗行星。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约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

地球为太阳系由内及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约1.496亿千米。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5.5亿岁,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5.5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木星是地球的多少倍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木星质量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是地球的1321倍。

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由于快速自转,其外观呈现扁球体,外面的大气层依纬度成不同的区与带,在彼此的交界处有湍流和风暴作用。

扩展资料:

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截至2019年已知有79颗卫星。古人早已认识这颗行星,罗马人以主神朱庇特命名这颗行星。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约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木星。

木星是颗巨行星,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但却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氢,但只占十分之一分子数量的氦,却占了总质量的四分之一;它可能有岩石核心和重元素,但没有可以明确界定的固体表面。

由于快速地自转,木星的外观呈现扁球体。大气层依纬度成不同的区与带,在彼此的交界处有湍流和风暴作用着。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大红斑,这是17世纪第一次被望远镜见到后就未曾停歇过的巨大风暴。

环绕着木星的还有微弱的行星环和强大的磁层,包括4颗1610年发现的伽利略卫星,至2019年12月已经发现79颗卫星。木卫三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其直径大于行星中的水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