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儿疱疹性口炎症状有哪些图片八篇

浏览

542

文章

8

篇1: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的症状是什么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疱疹咽峡炎主要症状是什么?近期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出现增多现象,医生提示,疱疹性咽峡炎为婴幼儿常见急性传染病,初期症状与感冒较难鉴别,家长勿当作感冒自行给孩子用药。

山西省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郝国平介绍,疱疹性咽峡炎由多种(型)肠道病毒引起,以发热、咽红、咽痛、上腭粘膜水疱为主要症状,夏秋季流行,冬季也有发生。当孩子劳累过度、过敏体质、身体受凉、免疫力低下时,易患此病。

此病在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患儿可有发热、咽红、食欲不好等症状,容易与普通感冒混淆。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直径1至2毫米的疱疹,多见于扁桃体前部及软腭、扁桃体、舌部等。水泡破溃后变为浅溃疡,患儿会比较疼痛,溃疡多在一周内愈合。疱疹性咽峡炎症状一般较轻,但也有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可能,要及时治疗护理。

郝国平提示,因口中有溃疡,护理患儿除应让其多休息外,在饮食上应谨记“温凉”二字。比如尽量给孩子食用温凉的(半)流质饮食,可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遵医嘱适量使用促溃疡愈合的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儿溃疡性口炎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溃疡口炎症状有哪些?溃疡性口炎是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或大肠杆菌等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症。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于急慢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口腔不洁更利于细菌繁殖而致。

小儿溃疡性口炎原因:

溃疡性口炎是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或大肠杆菌等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症。多见于婴幼儿,口腔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唇内、舌及颊粘膜等处,可蔓延到唇和咽喉部。常继发生于急、慢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口腔不洁更利于细菌繁殖而致病。

小儿溃疡性口炎症状:

口腔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唇内、舌及颊粘膜等处,可蔓延到唇和咽部。初起粘膜充血、水肿、可有疱疹,后发生大小不等的糜烂和溃疡,创面覆盖较厚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或黄色假膜,边界,易于擦去,擦后遗留溢血的糜烂面,不久又出现假膜。局部疼痛,淋巴结肿大。拒食、烦躁、发热,体温39~40℃。外周血象中白细胞增高,创面渗出液涂片染色可见细菌。全身轻者一周体温,溃疡逐渐愈合,重者可出现脱水和酸中毒。

小儿溃疡性口炎检查:

通过观察可见于唇内、舌及颊粘膜等处,可蔓延到唇和咽部。初起粘膜充血、水肿、可有疱疹,后发生大小不等的糜烂和溃疡,创面覆盖较厚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或黄色假膜,边界,易于擦去,擦后遗留溢血的糜烂面。外周血象中白细胞常增高;创面渗出液涂片染色可见细菌。全身轻者约一周体温,溃疡逐渐痊愈;重者可出现脱水和酸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儿疱疹性口炎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疱疹口炎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出现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易复发是此病的特点之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儿疱疹性口炎症状有哪些吧?

小儿疱疹性口炎原因:

疱疹性口腔炎(herpeticstomatitis)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1~6岁小儿比较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容易合并发生。四季均有发病,以冬季为多。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简称HSV)是人类最常见的病原体,人是其唯一的自然宿主。此病毒存在于病人、恢复者或者是健康带菌者的水疱疤液、唾液及粪便中,传播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Ⅰ型感染多见。

小儿疱疹性口炎症状:

起病时发热达38~40℃,1~2天后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部位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2~3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上腭和咽部。在口角和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疱疹,患儿疼痛剧烈,因此常常烦躁和哭闹不安,因为疼痛因此不吃奶不肯吃饭,常不停的流口水,颌下淋巴结经常肿大。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溃疡面也在1~2周逐渐愈合,但局部淋巴结肿大持续较久,约2~3周后恢复正常。

小儿疱疹性口炎检查:

及时进行咽喉检查,可以观察到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部位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2~3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上腭和咽部。以及进行血常规等检查,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升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儿疱疹怎么治疗及类型症状

全文共 1113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烦燥不安不肯进食,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引起疱疹病毒。小儿患上疱疹怎么办?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儿疱疹治疗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小儿长疱疹症状

发病突然,发疹前可有低热、乏力、全身不适等轻微全身症状及患处皮肤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疼痛剧烈时可被误诊为急腹症等疾病。

好发部位为胸部(肋间神经分布区)、额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其次为颈、腹、四肢等处。

皮疹特点为成群的绿豆至米粒大小发亮水疱,基底发红,沿周围神经单侧分布,排列呈带状,各群水疱之间皮肤正常,水疱约1、2周破溃,结痂或吸收干燥,脱痂后遗留色素沉着。个别严重者可泛发全身,称泛发性带状疱疹。

神经痛,呈阵发性、针刺样,烧灼样或感觉过敏,疼痛的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剧,老年患者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

小儿长疱疹危害

1、导致失明:疱疹发生于三叉神经眼支者,可以发生结膜及角膜疱疹,导致角膜溃疡而引起失明,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

2、引发肺炎或脑炎:带状疱疹如全身泛发,常伴有高热,并出现,病情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

3、导致运动性神经麻痹:疱疹病毒可散布到脊髓前角细胞及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运动性神经麻痹;当病毒侵犯面神经和听神经时,出现耳壳及外耳道疱疹,可伴有耳及有乳突深部疼痛、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以及舌前1/3年味觉消失。

4、遗留顽固的神经痛:约有半数以上的中老年病人,疱疹消褪以后,源病灶处还会出现长时间的持续疼痛。

5、引发胃肠道及沁尿道疾病:如疱疹出现在胸、腰及腹部,可诱起发生阶段性胃肠炎及单侧性膀胱粘膜溃疡等。

6、遗留疤痕:病情严重者,皮肤还出现大疱、血疱及坏疽,痊愈后遗留大量疤痕,如散在于面部则严重影响容貌。

猜你喜欢:

小儿疱疹的类型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1)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以6个月~2岁最多。

(2)前驱症状较重,可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3)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均可受累,以邻近乳磨牙(成人前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最明显,主要表现为成簇小水疱,易破,形成大面积糜烂面。

(4)病程约7~10天,有自限性。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1)常见于成人,病程约1~2周。

(2)诱因包括感染、疲劳、日晒、局部刺激、情绪紧张、胃肠功能紊乱、环境改变等。

(3)病损部位一般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主要表现为灼热-起疱-糜烂-结痂的过程。

(4)病损愈合后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着。

小儿疱疹治疗方法

患病后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多喝水,不要用刺激性的药物和食物,否则加重疼痛。局部可涂疱疹净抑制病毒,也可喷撒西瓜霜,锡类散等。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2.5%~5%的金霉素鱼肝油,1~2小时一次。疼痛严重者可在食前用2%利多卡因涂布局部,以减轻疼痛,患病期间最好吃微温或凉的流质食物为好。发烧时用退热计,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应使用抗菌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疱疹性口炎的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疱疹口炎症状有哪些?疱疹性口炎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感染,这种病毒医学上叫做I型单纯疱疹病毒。和常见的感冒一样,此病有一定的传染性,通常是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感染,也就是这种病毒的携带者通过咳嗽或喷嚏将病毒播散到空气中,造成其他人感染。

疱疹性口炎好发于冬春季节,6个月~2岁的婴幼儿较容易患这种病。这是因为婴儿出生后,身体内有来自母体的抗体存在,起到了保护婴儿的作用,而这种来自母体的抗体一般在6个月左右消失,2岁前,婴幼儿体内还没能充分产生新的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抗体,所以孩子没有抵抗力,感染病毒后就很容易发病。

疱疹性口炎发病比较突然,表现为发热,体温通常在38度左右,头痛、烦燥不安,口水增多,由于口腔疼痛,不爱吃东西,颌下淋巴结肿大、并伴有触痛等。一般在2~3天后,体温多逐渐下降,而口腔症状确开始加重,全口的牙龈充血红肿,呈暗紫红色,轻轻一碰就会出血,口腔粘膜充血,看上去是深红色的,上面有许多针尖大小的水泡,直径1~2毫米,成簇分布,壁薄而透明,水疱很快破溃,融合后形成大小不等、边缘不规则的溃疡或糜烂面,表面常覆盖有一层灰白色的、不能被擦掉的膜,医学上叫假膜。由于溃疡面大,又在多部位同时出现,疼痛常很剧烈,唾液分泌大量增加。如有继发感染时溃疡表面的假膜增厚,颜色变得污秽,还会出现口臭,

因此患儿十分痛苦。有时病变还波及到口唇周围的皮肤,在口角及上下唇皮肤可出现红色的斑疹,斑疹的上面小水疱聚集成簇状,破裂后干燥结痂,痂皮一经脱落,可留有暂时的浅咖啡色的色素沉着。疱疹性口炎的病程一般为7~14天。有继发感染时,病程可延长至2~3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儿人类疱疹病毒6,7,8型感染性疾病早期有哪些症状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人类疱疹病毒6,7,8型感染疾病早期有哪些症状?HHV-6感染引起的疾病HHV-6原发感染后,其核酸可长期潜伏于体内。HHV-6的核酸主要潜伏在外周血单核细胞、唾液腺、肾及支气管的腺体内,在一定条件下,HHV-6可被激活,引起再感染。HHV-6激活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显示体内存在HIV、EB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可激活HHV-6。

(1)幼儿急疹(exanthemasubitum,ES):幼儿急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疾病,多发生于春秋季,无性别差异(图1)。典型临床表现是:

①发热1~5天,体温多达39℃或更高。

②热退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分布于面部及躯干,可持续3~4天。部分患儿软腭可出现特征性红斑(Nagayamasspots)。

③其他症状:包括眼睑水肿、前囟隆起、咳嗽、腹泻、惊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儿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有时几个疱疹在两眼或一眼的不同部位同时或相继出现,疱疹亦可发生在角膜上邻近角膜与巩膜接连处。可消失而不留痕迹,或表层脱落,形成溃疡后愈合。但疱疹发生在角膜上,则形成溃疡后,每留有瘢痕,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小儿疱疹性角膜结膜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疱疹性角膜结膜炎常见的为树枝状角膜炎,同侧耳前淋巴结可肿大。初起时只发生表浅角膜浑浊,但反复发作后,可引起瘢痕,而致永久性视力障碍。除角膜外,晶体、视网膜、脉络膜等亦可受损,发生白内障及视网膜色素改变。

当结膜单纯被侵时,一般无自觉症状。在水疱的上部及周围可见网状变性,陈旧的水疱内可见有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在气球状细胞的胞核中,常可见到病毒包涵体(Lipschuntz小体)。此包涵体早期呈嗜碱性,Feulgen反应阳性,但后期则变为嗜酸性,Feulgen反应阴性。真皮乳头层有轻度水肿,有轻重不等炎性浸润。在反应严重时,真皮有严重的血管炎,表现在血管壁内及其周围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沉淀及致密的中性粒细胞的炎性浸润。此外,可有红细胞外渗,中性粒细胞的核碎裂,偶尔有纤维蛋白样血栓形成而致坏死。

当角膜受侵时,可有轻度流泪、畏光疼痛及睑痉挛等。较严重时伴瘰疬性面容,此时有鼻黏膜肿胀糜烂,有脓性分泌物,嘴唇肿胀、皮肤湿疹样变化及颈淋巴结结核。

当疱疹向角膜中心蔓延时,可后遗角膜瘢痕,甚至影响视力,此种类型目前已极少见。

疱疹性眼炎具有高度的复发趋向,时好时坏,增加损害视力的机会。

临床表现特点加上有结核病接触史,血沉增快,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等可助诊断。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有哪些症状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子抵抗力弱,容易感冒,尤其是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需提防疱疹口腔炎。患疱疹性口腔炎的婴幼儿总是先发烧后烂嘴,往往突然发烧(达39℃以上),流口水、哭闹、不愿吃东西。开始口腔内无明显病变,多误认为感冒。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为病毒感染所致。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下面我们就找出小儿疹性口腔炎的病因,以便早做预防。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有哪些症状吧?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有何症状

由疱疹性病毒引起,在齿龈、颊黏膜、舌及上腭、咽部出现小疱疹,疱疹溃破后成为溃疡,上有淡黄色的分泌物覆盖,旁边有一圈红晕。因口腔溃疡引起剧烈疼痛,小儿常常会拒食。口腔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加重小儿流口水现象。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所致。出生时可经产道感染而疱疹性口腔炎。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是啥原因引起

口炎是指口腔粘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变限于局部如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等。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感染常由病毒、真菌、细菌引起不注意食具及口腔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和导致口炎的发生。目前细菌感染性口炎已经很少见,病毒及真菌感染所致的口炎仍经常见到。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小儿,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从患者的唾液、皮肤病变和大小便中均能分离出病毒。

疱疹性口腔炎由疱疹性病毒引起,在齿龈、颊黏膜、舌及上腭、咽部出现小疱疹,疱疹溃破后成为溃疡,上有淡黄色的分泌物覆盖,旁边有一圈红晕。因口腔溃疡引起剧烈疼痛,小儿常常会拒食。口腔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加重小儿流口水现象。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所致。出生时可经产道感染而疱疹性口腔炎,亦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感染常由病毒、真菌、细菌引起不注意食具及口腔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和导致口炎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