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PPT(经典20篇)

浏览

6185

文章

189

篇1:语文标点符号常见错误解析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某某说"后都一定要用冒号吗?

1、"丁丁,过来。"在厨房里的妈妈叫道:"前天考数学考了多少分?"

在一个人的话语间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说(道、讲、问、答)"后要用逗号,不能用冒号,所以上例"叫道"后面的冒号应该改为逗号。

2、他问:"有事?""有事。"高敏回答,这两个字吐得很重,像两块石头,砸得霍永诚有些发蒙。

在所说的话语结束后,"说(道、讲、问、答)"之后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而要使用句号,即"高敏回答"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提示:"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放在引用话之前,后面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后面用逗号;放在引用话之后,后面用句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标点符号常见错误解析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含有疑问词的句子都要用问号吗?

1、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到?但是我一定会去接他。

从问号的概念可知,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需要人回答,才用问号。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就不应该用问号。本句是陈述句,毫无疑问,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2、双休日,我们是出去旅游呢?还是在家复习功课呢?

选择性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间各项之间用逗号,即"双休日,我们是出去旅游呢,还是在家复习功课呢?"

提示:虽有疑问词,但没有疑问语气,不能用问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标点符号常见错误解析

全文共 194 字

+ 加入清单

并列分句之间都要用分号吗?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分号表示的停顿大于逗号。在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中,分句之间只能用逗号。即"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当分句之间已用了逗号,那么并列分句之间才可以用分号,

2、"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句中分号使用正确。三个并列的分句都由两个小分句组成。

提示:在分号与分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标点符号常见错误解析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引用句末尾的句号是放在引号内还是放在引号外?

1、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如果引用的是全引句,是独立的,那么句末的点号从属于引用的内容。本句所引用的李白诗句就属于全引句,句末句号就应该放到引号内。

2、作文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这是部分引用句,句号不属于引用的内容,那么句号就不应该放在引号内。

提示: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标点符号常见错误解析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含有括号的句子,标点符号应如何使用?

1、一般图书馆与资料室都备有各种卡片箱,里面盛着目录卡片,(分类卡片、书名卡片、著作者卡片)供人查找。

句中括号内的"分类卡片、书名卡片、著作者卡片"是针对"目录卡片"所作的解说,那么"目录卡片"后面的逗号应该放在括号后面,即"供人查找"前。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句中括号里的内容是为了说明这句话的出处的,也就是说,括号内容是针对整个句子而作的说明,那么就应该把出处的说明内容放到句号外面,即将句号放在"显出努力的样子"后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问号及其用法

A、选择疑问句:选择问中间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示例:你喜欢吃苹果,还是香蕉呢?

B连续问,各句后均用问号

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C注意有疑而无问的的句子的句末标点不用问。

有些句子,形似疑问句,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

示例:我不知道她到底姓什么。

d、成分倒装的疑问句,语气词之后不用问号。主谓倒装句,问号应用在全句的末尾,句中表疑问的语气词后应用逗号。

示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引号的几种使用方法

A、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使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的里边。

示例: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这令我想到一则名言:"所谓的大人物,使每个人觉得自己渺小;真正的大人物,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伟大。"(埃文·埃萨尔)

B、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标点放在引号外。

1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许多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就是说,做学问必须要勤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顿号与逗号的区别

1顿号用在句子中,表示并列词语间的短暂停顿,逗号使句子内部的停顿。

例子

1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2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如果句内并列的各项都带有"啊"、"啦"等语气词的话,由于这些词语的使用延长了停顿的时间,使得这些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加长,因此应用逗号表示停顿,而不能用顿号。)

2同一层次的简单的名词性词语的并列,应用顿号。不同层次的用逗号

示例:董文卿王鹏小李是一班的学生,尚金波郭松花金阳是二班的学生,小王李六王二是三班的学生。

改正: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3表示一个约数两数字之间不用顿号。

示例: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4表示一个确数两数字之间用顿号

今天三、四组值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分号的基本用法

分号主要表示复句中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其中一个已经用到逗号,并列分局之间一般用分号。

例子:A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②自然美有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

分号误用

1.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

【例句】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在此句中,"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因此,分号应改为冒号。

2.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

【例句】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因此,本句中的分号应改为逗号。

3.句中有句号再用分号

【例句】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在此句中,句号改为逗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冒号用法:提示语的后面,表示提示下文,冒号起提示作用,一管到底。

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括上文。

北京紫荆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括上文。

例如: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北京申奥成功;上海也将召开世博会:我们的国家一天比一天昌盛。

注意

同一句中不能两个冒号。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剩里表扬,二是……(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人们在思考:网络技术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大屏幕上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C

【解析】

试题分析: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B、人们在思考:网络技术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这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容易晕头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西?

B.在两幅画前我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也许是达到了与艺术家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C.晚上,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父子俩的翻书声和窗外三、四只蟋蟀的鸣叫声。

D.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D

【解析】

试题分析:A不是问的语气,句末不用问号。B句号应放到句末(后引号之后)。C“三、四只”中的顿号应去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2013年“青歌赛”上,歌手王晰凭借其出色的嗓音一举夺得流行组唱法冠军,被著名歌唱家韦唯誉为“低音王子”。

B.今天下午第四节课,我班进行了大扫除。劳动委员安排第一二两组同学打扫了教室,安排第三四两组同学打扫了包干区。

C.陈光标先生为什么要高调行善并决定“裸捐”?是有意炒作自己呢?还是要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慈善事业?

D.“遇到危险情况时,”校外安全辅导员告诉我们说:“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镇定。”

A

【解析】

试题分析:B“第一二两组”中“一二”中间应用顿号。C第二个问号应改为逗号。D“说”后应用逗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扬州城东新区的建设工作刚刚启动时,许多市民都纷纷打听广陵大桥在哪里建?居民小区的住房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

B、语言,是人们用来抒情达意的;文字,是人们用来记言记事的。

C、为了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国务院最近颁布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D、“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诗句,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

B

【解析】

试题分析:A、扬州城东新区的建设工作刚刚启动时,许多市民都纷纷打听广陵大桥在哪里建,居民小区的住房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C、为了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国务院最近颁布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D、“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诗句,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每年清明节,人们总要用扫墓、植树等方式来祭奠先人(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

C.“我不会杀猪了,”胡屠户道:“有我这贤婿,还怕后辈子靠不着怎的?”

D.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成果。

D

【解析】

试题分析:用反选排除法,A句中“大路平顺”后要用分号,B句中“扫墓”与“植树”之间不用顿号,而“和”连接,C句第一个逗号应在引号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选出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

A.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等都挽不住游人。

B.“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伴着“歌唱祖国”的乐曲,大家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气球为航天英雄送行。

C.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D.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建筑的风格,“既毁了罗浮宫,又毁了金字塔。”

C

【解析】

试题分析:A.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等都挽不住游人。B.“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伴着《歌唱祖国》的乐曲,大家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气球为航天英雄送行。D.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建筑的风格,“既毁了罗浮宫,又毁了金字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全文共 204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根据某地环保局的一项调查:在被统计的145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的有46条,重度污染的有24条。

B.城市河流的污染物主要有石油类;挥发酚;氨氮和汞等。

C.他擦了擦脸上的汗,高兴地说:“我们终于到家了。”

D.伫立旷野,苍穹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流连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忧思。

C

【解析】

试题分析:A句中冒号应为逗号,B句中分号应为顿号,D句中的第一个句号应为分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两幅画前我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也许是与艺术家“心有灵犀一点通。”

B.雅安地震时,李克强说:“按照5·12汶川大地震时的政策,每人每天补助1斤粮食、10元钱。”

C.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D.对联既有雅的,也有俗的,既有严肃的,也有谐趣的,既有喜庆的,也有悲怨的。

B

【解析】

试题分析:A在两幅画前我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也许是与艺术家“心有灵犀一点通”。C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D对联既有雅的,也有俗的;既有严肃的,也有谐趣的;既有喜庆的,也有悲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这两句诗极为生动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瀑布景象。

B.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C.他教我写作,给我讲怎样选材?怎样构思?怎样开头……

D.“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作答。”

B

【解析】

试题分析:A第一个句号应改为逗号或放到后引号内。C没有问的语气,不应用问号。D“说”字后不应用冒号,应改为逗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全文共 3317 字

+ 加入清单

常用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1.句号(。)

句号用在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例如:

①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陈述句)

②请把门关上。(语气舒缓的祈使句)

③今天我们必须回去。(有强调意味陈述句)

④下课了。(独词无主句表示陈述语气)

2.问号(?)

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

例如:

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②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

注意点:

A.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句子中;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例如:

①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B.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用问号。

例如:

①请你稍微挪一下凳子好吗?

②你来一下好吗?

C.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末。

例如:怎么啦,你?

D.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如:

①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

②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E.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例如: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3.感叹号(!)

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A.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例如:歌唱吧,为迎接澳门回归!

B.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也用叹号。例如:快跑!

C.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也用感叹号。例如:我哪比得上她呀!

4.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A.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

例如: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B.句子主语(复杂短语作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①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②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

③你啊,真不争气。

C.句子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面有时要停顿,就用逗号。例如:

这洋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的。

D.句子宾语较长时,前面用逗号。例如:

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

E.用在倒装句成分之间。例如:

①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②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定语后置)③我们的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跃进,沿着胜利的道路。(状语后置)

F.用着并列词组之间。例如:

①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②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因各项之间有不同的层次分别,逗号用来区分不同的并列层次,顿号用来表示同一层次中各个成分的并列)

G.用在关联词之后。

例如:他现在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H.句子中某些特殊的成分,一般用逗号把他们和别的成分隔开。例如:

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同位语)

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插入语)

5.分号(;)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例如: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6.顿号(、)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例如:

(场长)介绍给我们看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狐狸、貉子、獾、水獭、野猫……种类实在不少。

7.冒号(:)

A.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B.用在总括后面的话,表示后面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例如: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矮板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C.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例如:

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D.用在解释说明的话之前。例如:

……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E.用在总括语前,表示总结上文。例如: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明进了百货公司,我学了一门实用的科学: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注意:使用"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例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同志们!"区委书记说,"这是……"

"真不凑巧,店里已经坐满了。"老板娘来着歉意说。

8.引号("")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例如:

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②表示突出强调。例如: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③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例如:(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注意: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9.破折号(--)

①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例如:

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在正门口--好象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②表示意思的递进。例如: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有门路的带工……

③表示意思的转换或转折。例如:

"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说。

④表示语音的延长。例如:"呜--"火车开动了。

⑤表示总结上文。例如:

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

⑥用在副标题前。例如:

火刑

--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

10.括号(()[])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注意:

A.括号里的注释应紧挨着要注释的内容

B.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句内括号中最后一个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去掉。

C.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注释中的句末标点可去可不去。

例如:

中国人猿(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他培育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用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11.省略号(……)

①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省略的。例如:

我第一次听见唱: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

②表示静默或思考。例如:

我问:"你去吗?"欧阳平:……

③表示说话语气不连贯。例如:

他:"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注意点:省略号就是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12.书名号(《》)

书名号表示书籍、篇名、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例如:

《中学生》《语文报》《涛声依旧》《回忆我的母亲》

注意点:

①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例如:

《读有感》

②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书名号。

例如:《荀子·劝学》

注意:

丛书名、电视栏目名、主题、专题不能加书名号。

错1:小勇不爱看《焦点访谈》。

例1:小勇不爱看"焦点访谈"。

错2:《葫芦兄弟》是《孙悟空》丛书中最受欢迎的书。

例2:《葫芦兄弟》是"孙悟空"丛书中最受欢迎的书。

错3:《虐桶》是这次班会的主题。

例3:"虐桶"是这次班会的主题。

13.着重号(.)

标明请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

例如: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14.连接号(-)

连接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例如: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连接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表示起止。例如: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

15.间隔号(o)

标明外国人或者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例如:爱新觉罗o努尔哈赤

标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以及某些专门名称中月份和日期之间的分界。例如:

《世说新语o德行》一二o九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