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苏美尔

苏美尔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苏美尔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苏美尔问题。

分享

浏览

1305

文章

7

什么是苏美尔文明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苏美尔文明是城市文明,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建立城市的民族。早在公元前4300―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内部平原上建立了不少城市,如欧贝德、埃利都、乌尔等。

城市的建立,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向文明时代的过渡。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100年,两河流域由农村到城市的发展过程进一步加快了,到公元前 3100—前2800年,两河流域南部已经形成了数以十计的城邦。

苏美尔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字的发明和使用。苏美尔文明,指的是苏美尔地区以苏美尔语文献为主要标志的文明,古代的苏美尔地区,位于今天的伊拉克东南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

公元前1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已成为当时国家交往通用的文字体系,后来这些文字被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所承袭,并随着商业和文化交流的扩大而传播到整个西亚。

展开阅读全文

苏美尔人是哪个国家的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早期的定居民族,如在今伊拉克东南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并不属于哪个国家。苏美尔文化有两个中心,南部的埃利都和北部的尼普尔。这两个中心的文化影响截然不同。

苏美尔人简介

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早期的定居民族。苏美尔人建立了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者,世界已知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始于公元前40世纪,约公元前20世纪末终止,被阿摩利人建立的古巴比伦王朝所取代。

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创造了农业,培植农作物,发明了犁与轮子;他们开挖沟渠,创造了最早的灌溉系统; 他们发明了冶炼技术,加热矿石成为液体,炼出了青铜,用于制造工具与武器;他们创造了最早的星象天文学,非常相信迷信占卜;他们创造了城市,建立了12个城市国家,最大的国家有5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是哪个文明?苏美尔文明是怎样的?

全文共 1348 字

+ 加入清单

在铁器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古代所利用的铸造工具以及兵器的主要材质就是青铜。所谓的青铜是有纯铜与锡或是铅冶炼而成的,这是金属冶炼历史中最早的合金材料。一件件青铜器的诞生,使得古代的农业以及手工业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生活条件和质量也是直线上升。于是,以人类开始使用青铜器为开端,人类的历史也就从石器时代正式迈入青铜时代。

除去生产工具,青铜作为性能良好的合金,也是铸造武器的最佳选择。在我国青铜器中,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这五类是其中最为主要,也是最基本的。中国青铜器的鼎盛时代,称为“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如今我国的国家一级文物,闻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即是春秋晚期时越国所铸造的青铜剑,历经两千余年,剑身不锈,剑刃不朽,几乎完整如新,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珍品青铜剑。

中国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个铜冶炼技术的文明,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冶炼铜发现于中国的陕西姜寨遗址,为冶炼黄铜片及黄铜圆环。然在铸造青铜上,古巴比伦两河流域上的苏美尔文明,早在六千年前就已进入青铜器时代,早了我国一千年有余。

苏美尔人主要居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的南部,是最早的城邦文明、人类文明——苏美尔文明的创立者,代表城市为乌鲁克。与此同时,苏美尔人也是两河流域早期文化的缔造者,首先创造出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书写系统——楔形文字,最早发明出轮,也是最早开始纪录天文学现象,引入如今通用的60分钟一小时,60秒一分钟的计时系统,发明了最初的军事阵列及农业、畜牧业的文明之人。他们创立的苏美尔文明不仅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出现的文明,同时也是目前所知的全世界最早产生的人类文明。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甚至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最后结束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被闪族人所建立的巴比伦文明所代替。(古巴比伦和中国、埃及以及古典希腊、罗马并称古代世界四大文明)

世界上最早发现的,含有楔形文字的苏美尔文明石板,可以被定期为约公元前36世纪,是目前所公认的最早文字记录。但由于楔形文字早期是象形文字,后统一演化为音节符号,不包含所有的语法结构,难以解读理解,所以直到现在,都没人知道古代苏美尔人的来历,只知道他们是最先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代民族之一,“苏美尔”一词并不是他们的自称,而是后来阿卡德人的发音。还有人推测,苏美尔人是来自遥远东方的黑发种族,因为在他们刻有文字的石碑上,根据解读,他们自称为“黑头人”。

1922年—1934年,英国考古学家伍莱率领一支庞大的队伍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在苏美尔文明的核心聚落,乌尔(乌尔是古代苏美尔城邦中较为出名的,此外还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和尼普尔)进行了十二个季度的大规模发掘,发掘出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王陵墓,出土大量精美墓葬品和楔形文字泥板,还发现有关洪水的地质材料,证实《创世记》所载诺亚时代的大洪水确有实据,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人们对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认识,揭下了苏美尔最外层的面纱。虽然苏美尔文明依旧神秘,楔形文字依然难解,但伍莱的探索,为世界展现了一幅从7000年前的一个小村庄,逐步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文明都市,和在公元元年前后最终废弃的苏美尔文明全景画。

展开阅读全文

苏美尔文明国王的平均年龄多少岁?平均年龄达2万岁?

全文共 1321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很多科幻爱好者的小伙伴们来说,神秘的“外星文明?一直都是热门话题之一,自从人类科学不如到快速发展的阶段,人类就对宇宙生命的探索和观察就从未停止过。但是直到现在,人类仍然没有发现任何外星文明。在人类好没有涉及到外太空之前,相关的专家就已经通过了宇宙天体基数的计算,大致推算出了外星文明的数量。但这当真的开始深入了解宇宙以后,却给人类泼了盆冷水,因为在洪荒宇宙中,外星文明的痕迹至今未找到,仿佛在这广袤的宇宙中,人类就像个孤儿一样。

传说中的宇宙生命究竟在哪?他们为何没留下蛛丝马迹?就在专家陷入困境之时,在地球上古文明的发掘中,专家发现了一丝"异常",而在这一"异常"中,专家看到了与外星文明有关的信息。这一上古文明就是苏美尔文明,它是已知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最早发现于两河流域,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

作为一个极其古老的上古文明,苏美尔文明的身上有着许多神秘之处,这与它遗留下来的历史古迹,存世较少有很大关系,甚至直到现在,考古学家依旧确认苏美尔文明的发源地,这个上古文明就像是凭空出现一样,不仅拥有着超乎寻常的科技,同时有着极为完善、丰富的知识、文化体系,在农业和工业技术上,也有着十分先进的生产技术。

直到现在,我们使用的圆周、一分钟60秒的计数方法,等许多知识都是来自于苏美尔文明。但最令人吃惊的是,苏美尔王表上的记载,跨越了大洪水前后的各任国王,其中前八位万的平均寿命,均在2万岁左右,而到大洪水之后,苏美尔的国王寿命开始锐减,平均下来只有一百多年。

科学家也曾对这块王表记载产生过质疑,但当看到最后一位王名叫吉尔伽美什时,瞬间被震惊到,要知道这位国王,是被考古专家确认存在过的。并且根据考古专家的研究,其在位时间和王表上的记载完全相符,而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王表的真实性。但令人惊奇的是,在古代人类要是能活到80岁,就已经是很高寿了,而这上面的记载,动辄就是及万岁,实在是超乎人们想象了。

一开始专家推断,这样记载只是为了彰显王的"神威"。但随后便遭到驳斥,因为在王表的记载中,大洪水之后,有一位王从天而降,开始新的记载历程。如果真的仅是为了彰显神威,那也不可能在同一时期,同时出现两位神,显然专家的推断出现了纰漏。

那这些王为何会生活的这么久?在之后出土的苏美尔泥板中,专家找到了答案,因为根据泥板记载,苏美尔第一位王来自于名叫尼比鲁的地方,哪里居住着一个名叫阿努纳奇的民族,其寿命极为漫长。而他们之所以造访地球,其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星球出现了问题,只好来到地球并创造出苏美尔人,以帮助他们开采地球资源用以维护家园。

对于这些,你可能会觉得十分科幻,但在苏美尔泥板中,同时记载这更加惊人的内容,那就是关于海王星的颜色,因为这一发现直到6000年以后,才被现代人探究。而当代人类之所以知道海王星的颜色,很大原因是因为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2号探测器,但却被没有现代科技的苏美尔人提前发现,实在是太恐怖了,他们究竟是怎么知道的?这恐怕只有他们心中清楚了。

而对于大洪水之后,苏美尔文明的王的寿命为何会何普通人一样,一些专家学者推算,可能随着一代代的生息繁衍,人类已经渐渐失去了阿努纳奇人的长寿基因,最终导致寿命直线下滑,成为当今的寿命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苏美尔人来自于哪里?苏美尔人真的是外星人创造的吗?

全文共 3600 字

+ 加入清单

在如今伊拉克所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除了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所形成的两河流域沿岸水草茂盛之外,长期以来这里就被人们认定为是一片荒凉的贫瘠之地。然而就在这连绵不断的沙丘荒漠之中,有着很多高低起伏的土丘,也正式通过了这些土丘的考古研究,一个个高度发达的苏美尔城市被陆续发现。

经过西方200多年的考古研究,苏美尔文明SumerCivilization是人类历史上已知最早的文明,他们迄今至少已有6300多年的历史。由于过于古老,即使考古已经发掘出了大部分的苏美尔古城遗址,但由于缺乏文字证明,他们的来源始终像谜一般的存在。

苏美尔人不是两河流域的原住民,他们的文字、语言和长相完全不同于闪族。当时整个中东广泛分布着闪族人Semite,包括阿卡德人Accad、亚述人Asshur、埃兰人Elam、亚兰人Aram、腓尼基人Phoenicia(迦南人)、阿摩利人Amorite、希伯来人Hebrew、迦勒底人Chaldea、约坦人Joktan、实巴人Sheba、哈撒马斐人Hazarmaveth(后三种人就是后来的阿拉伯人),而两河流域基本上是闪族人的地盘。具体不知道什么时候,考古最早的记载是在公元前4300年左右,一批黑头之人来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以其先进的文明,全面性的压倒了闪族,并彻底改变了闪族人的认知。以至于后来的阿卡德人灭了苏美尔人后,全面接受并继承了这些先进的文明,为以后两河流域的文明奠定了基础。

从约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2003年的2300年间,苏美尔人曾在两河流域建立过十二个城邦国家,公元前3400年建成的埃利都Eridu,是世界上第一个城邦国家。苏美尔文明涵盖了文字、语言、文学、史诗、数学、宗教、法律、天文、学校教育、农历、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建筑工程、建筑材料、青铜器、军事工业、手工业等等。他们不但创造了文字,建立了诸多城市,更创立了发达的农业和商业经济,把美索不达米亚带入了高度文明时代,他们奠定了两河流域文明的基础,塑造了两河流域神话一般的历史。但苏美尔人到底来自哪里?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至今没有定论。

正因为学术界没有定论,对于苏美尔人的来历,中国民间有以下二种说法

一、英文中的苏美尔是Sumer,就是夏天的summer,夏天意味着夏朝,苏美尔是夏朝人。Summer之说荒诞不经,时空颠倒,完全置历史于不顾。夏朝人居然创造了英语!这就与大禹治水治的是尼罗河,金字塔是黄帝所建一样。凡是先进的文明和好的东西,一些国人就会脑洞大开,极力寻找与华夏民族任何有关联的蛛丝马迹,这种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行为可以理解,但需要充足可靠的文字记载和考古证据才行。宜将剩力找证据,不可沽名学韩国。

二、苏美尔是古闪族人对这个拥有先进文明民族的称谓,本意是“黑头之人”。字面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黑色头发,那么苏美尔人可能是中国人的祖先或者相反。这种说法的理由是中国人是黑头发,而且传说中的伏羲也发明了象形文字、同样有蛇神崇拜、都经历了大洪水。但相同点仅此而已,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两者的象形文字有关联,古埃及人也同样发明了象形文字,如果这三者互为来源,文字应该可以互有关联,至少有相似的痕迹,但三者却互不相通。

有黑头发的不只是中国人,埃及人、印度人、同属闪族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黑头发,但这几个人种都不是苏美尔人,反而古印度人和苏美尔人有一定的联系,也只是因为出土了与苏美尔相似的圆柱形印章和砖砌建筑遗迹,没有更确凿的证据加以证实。几乎所有上古民族都有蛇神崇拜,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玛雅人几乎都把蛇作为一种生殖图腾加以崇拜,不能说华夏民族有蛇神崇拜,就认为华夏民族和苏美尔人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虽然不能从外貌长相来区别民族的根本不同,如果仅作为参考,从出土的石刻雕像表明,苏美尔人虽然是黑头发,但却大眼深目高鼻子,更有卷曲大胡子,这些特征都与东亚人种格格不入。

华夏文明和苏美尔文明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者文明化的范围和程度差别巨大。6300年前,华夏之地尚处于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明尚未开化,生产生活工具还都是石器打磨,与苏美尔全面高度发达的先进文明差距甚远,比如苏美尔人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法律典籍、最早的数字10进制、最早的时间60进制,最早的药典、最早的太阳农历、最早的学校、最早的银行贷款和利息体系,等等,6000年前的华夏文明显然没有这么多发明创造,中国人显然不是苏美尔人的祖先。反之亦然,否则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全盘接受并继承这么高度发达的文明,这将有助于我们这个民族走出蒙昧状态,尽快迈向更先进发达的文明。

近现代学术界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人类的迁徙不能以距离来衡量。但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到伊拉克的巴格达距离6500公里之遥,中国古人没有任何理由长途跋涉13000里,穿大漠,越高原,翻雪山,经过无数个异族部落,九死一生,跑到比华夏之地更贫瘠的中东避难或生活。如果是因为天灾或人祸向西迁徙,他们从黄河流域迁徙到渭河流域,甚至甘肃的洮河湟水流域,在古代蛮野八荒之时,已经属于长征之举。苏美尔灭亡的公元前21世纪左右,中国处于夏朝初期,中华文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在技术和制度上有与苏美尔文明接轨或交叉的证据。从两者的文明差距、文明无交集等这些简单的逻辑分析,中国人不可能是苏美尔人的祖先。

如果苏美尔人为躲避闪族阿卡德人的追杀东逃来中国,他们同样需要长途跋涉1万多里,翻越巍峨耸立绵延千里的帕米尔高原,然后绕过沙海连天的千里大漠,再走过千里之遥的河西走廊,才能进入陇西高原河谷,最后才能进入渭河流域。阿卡德人不会追讨如此遥远,他们只要向东翻越扎格罗斯山脉进入伊朗高原,足以逃脱阿卡德人的势力范围。如此大规模的劳师远徙不合常理,更不符合逻辑,倒是向东进入距离更近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区显得更为合理。

关于苏美尔人的来历,国外民科则把眼光放到了外星球尼比鲁Nibiru上

与古埃及人一样,苏美尔人在各个领域掌握了当时人类不可思议的各种先进的制度、技术和能力,这远远超出了当时人类的文明水平。迄今为止,尚无考古证据支持苏美尔人和古埃及人是从原始社会一步步逐渐过度到先进文明,他们几乎横空出世,一经发现,就处于高度发达的文明阶段,这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反观华夏民族,从石器时代经过漫长的发展进入木器时代,然后逐步进入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这才是人类民族正常的历史演变过程。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的文明显然有悖于人类的历史和常识,用正常人类的历史观无法解释其来源。

西方研究苏美尔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撒加利亚·西琴 ZechariaSitchin(犹太人,1920年7月11日-2010年10月9日),作为世界上少数能解读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学者,他的研究遍及苏美尔、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玛雅等领域,一生致力于人类起源的研究活动,他的研究活动甚至被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西琴学”。西琴把研究成果写成一部为人类重新立史,观点独特,极富冲击力的七部【地球编年史】,该书脑洞清奇,重新编写了史前地球史和人类史,这些观点完全突破了人类的认知,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历史的史前观。作者提供的证据表明,上古神话并不仅仅是传说或幻觉,而是被人类日渐遗忘的遥远的史实。

上世纪70年代,西琴在苏美尔文明遗迹中发现了一张雕刻在石板上的苏美尔星图,上面标有12个天体,他认为除了太阳系的9大行星外,加上太阳和月亮,一共是11个星体,第12个星体就是尼比鲁Nibiru。尼比鲁就像一个“穿梭于各大行星之间的星体飞船,这样便可以反复地观察地球”。尼比鲁星体上的阿努纳奇Anunnaki人和地球人有着基本相同的DNA,30万年前,阿努纳奇越过自然进化并利用基因工程将一个类人动物(非洲黑猩猩)升级变成了一个直立行走的、有智力的、可使用工具的直立人,并让其成为自己的奴隶。阿努纳奇是外星人,是神而不是人,他们通过修改基因的方式,创造出了寿命只有几十年的人类。而这发生在东非大裂谷,野生类人动物黑猩猩Abzu的DNA与阿努纳奇的DNA非常相似,只需要稍微修改基因就可以创造出与神相似的物种,而这个新物种除了寿命短,外貌和内在都与阿努纳奇极其相似。

现代科学证明,决定基因的物质是染色体。研究人类起源的科学家比对后发现,人类的染色体一共有23对,比黑猩猩的24对少了1对,最大的区别是第二对染色体。人类的第二对染色体比黑猩猩的长度多出一倍,而黑猩猩的第二对颜色体2A、第三对染色体2B的长度接近,加在一起刚好和人类第二对染色体的长度相当。而人类缺少的那对染色体,正是黑猩猩的第三对染色体2B。少了2B,但2A却长了一倍。黑猩猩至今已经进化了几千万年,但现在依然是黑猩猩,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显然说不通。

总结为一句话:尼比鲁星体上的阿努纳奇人,也就是神,他们以自己的模样为蓝本,通过改变非洲黑猩猩的基因组,创造了与神模样接近的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苏美尔人与中国人有什么历史渊源?苏美尔人与中国人为何这么像?

全文共 2351 字

+ 加入清单

在如今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两个流域一带,如今伊拉克与科威特所在的地方,曾经这里6000多年前诞生了这个世界上最远古的文明,创造这一文明的正是苏美尔人。苏美尔人是一个伟大民族,因为他们开启了人类历史的开端,他们所创造的文明比中华文明还要早上1000多年。不过细看他们所创造的文明以及人种,简直和中华文明和中国人如出一辙,我们越深入地去观察和考证,就越会发现这两者简直是太相似了。

首先说一下苏美尔人种,苏美尔人又称为“黑头人”,就是说他们是长着黑头发的人,这和我们中国人是一样的,我们中国人头发是黑的,而且古代时中国人称为“黔首”,也是黑头人的意思。而在人种学上,也有不少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苏美尔人是黄种人,而从发掘出来的苏美尔人的雕像等物来看,他们也很可能属于黄种人,这或许说明苏美尔人和中国人极有可能有着某种还不为人知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一下苏美尔文明和中华文明的相似之处。据考证,黑头发的苏美尔人大概在7000年前左右突然出现在西亚地区,历史记载称他们来自于东方,讲一种与该地区还处于野蛮阶段的闪族部落语言毫不相干的奇怪语言,至于是不是我们早期的汉语,现在已不易考证。

在文字方面,还在公元前3600多年的时候,苏美尔人就发明了文字-----楔形文字,这是人类最早的象形文字:刚开始时他们用图形将猪,牛,马,羊,庄稼等各种事物画下来,发展到后来,图形越来越简单,于是就将图形符号固定下来形成文字,用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或木杆刻写在泥板上,然后晒干,可以长期保存。这种文字的字形结构与甲骨文很类似,有些字和甲骨文也很像,但就是载体不同,由于苏美尔文字终究是刻在泥板上,不易保存,所以中国人选择刻在了龟甲和兽骨上。那么是不是由于苏美尔人发现了契形文字刻在泥板上不易保存的弊端而改成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呢?!如果是的话,也说明这一人种和文化和我们中国人是一脉相承的。

在社会生产方面,苏美尔人已经摆脱了采集和狩猎,而是进入了农耕文明,他们已经会种植很多农作物(不能否认一些谷物不是有中国带过去的),还发明了犁与轮子。而在我们中华文明史上,这也是极早就有的东西。

苏美尔人还开挖沟渠,创造了最早的灌溉系统,这在我国历史上就更多了,大禹治水、郑国渠、都江堰、灵渠等都很有名。

苏美尔人非常相信迷信占卜,这在我国古代也一样,夏商周时期,很多国家大事都是靠占卜来决定的,中国人甚至还写出了《易经》,这是占卜预测学最早的著作。苏美尔人认为人是神用粘土做的,而中国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

苏美尔人还创造了最早的星象天文学,我国战国的时候就有了《甘石星经》。苏美尔人发明了太阴历,中国人自古就使用太阴历(又称阴历,农历的主体)。

苏美尔人发明了青铜冶炼技术,他们加热铜锡矿石成为液体,炼出了青铜,用于制造工具与武器,而青铜器几乎是我国夏商周三代的文明标志。

在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曾经创造了12个城邦国家,最大的国家有5万人,中国到了夏朝时开始出现城市的雏形,如河南二里头遗址,半坡和河姆渡也都是城市遗址的雏形。苏美尔人建造的城市城墙是土石结构,中国夏商周时期的城墙基本也是这样。

还有就是苏美尔人的房屋建筑和中国古代的房屋建筑简直太像了,中国建筑自古就以土木为主,苏美尔人也是这样,其建筑特点也是以土木结构为主,考古学家发掘的苏美尔人的居住遗址表明,他们的房屋大多数是土木结构,地基形制有方有圆,但是墙壁的建筑材料则是土坯,中国年长一点的人都对土坯这种建筑材料很熟悉,方法是把掺着麦秸等东西的湿泥放到一个木制的方形盒子里,半干后把木盒子取下来,就会形成一个方形的大土块,比较结实,可以用来建造房屋墙壁。这种结构和形制的房屋几乎贯穿了直到如今的整个中国历史,从中华文明的远古时代开始,这种房屋就在中国大地上不停地建造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人建造那样的房屋,即便今天到一些落后的农村去看一看,仍有可能看到那些陈旧的土坯房。可是6000年前的苏美尔人建造的房屋却几乎和中国人的这种房子一模一样。

种种迹象表明,人类最早出现的文明——苏美尔文明或许与中华文明有着极多极广的联系,这让我们无法不做这样的思考——苏美尔文明和中华文明之间极有可能存在着直接的传承关系,而人种上来说,苏美尔人和中国人也极其可能存在着还不为人知的传承关系。

至于是如何传承的?根据考古学和史料显示或是在公元前5000年前,黄种人的一支从东方来到了两河流域,形成了苏美尔文明,到了公元前3000年之后,由于苏美尔人城邦国家间的不断征战,并且面临外来的闪米特人(白种人)的入侵,有一部分苏美尔人被迫离开了所在的两河流域,而之后不久,在亚洲东部的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中华文明的曙光开始闪现。这是不是他们来到了这里呢?

在公元前2300年的时候,闪米特人建立的阿卡德王国逐渐统一了两河流域,苏美尔人走向了没落,到了公元前2100年之前的时候,这里已经是闪米特人的天下,苏美尔人有一部分融入到了闪米特人之中,但也有很多离开了这里,那么离开的苏美尔人去了哪里?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揭晓苏美尔人的下落,他们就那样消失在了时空之中,但紧接着它们的消失,夏王朝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兴起。

历史会如此巧合吗?不能确定,如果不是巧合,那么很可能就是在距今六、七千年之前,以中国人的祖先为主体的黄种人的活动范围曾以远达西亚和北非一带,而作为黄种人中最先达到文明阶段的种族,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之后,在内战和闪米特人的入侵之下,很多苏美尔人又来到了东亚地区,在这里创建了辉煌的中华文明,并从此延绵不绝。

种种的相似和巧合总是让人生疑,世界最早的苏美尔文明与中华文明是否有渊源关系?以及苏美尔人是不是古中国人的一支?目前这还只是个猜想,这一猜想是否成立,还有待有志有识之士进一步去做彻底的考证。

展开阅读全文

为何比古埃及更早的文明诞生于苏美尔?

全文共 127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对埃及的金字塔并不陌生,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古埃及文明的辉煌。许多人会认为古埃及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地方。事实上,古埃及文明不是最早的原始文明,而是苏美尔文明的衍生物。苏美尔是今天可以测试的人类文明诞生的摇篮。它有更早的文明(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

小比例尺肥沃的新月形土壤也是小比例尺西亚地图。

肥沃的新月形地图形成了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新月形地理区域,是一个古老的人口稠密地区,相对来说,这里有更多的降水和足够的水资源来发展农业。在这个地区,许多文明群体不断形成,其中早期的苏美尔文明就诞生在这个地区。

新月沃地及周边广大地区气候温和,无严寒,总体降雨量少,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为人类最早的农耕行为奠定了基础。我们知道古代人类靠捕鱼、打猎和采集为生。毕竟,大自然不能提供太多的食物。那时,人口很少。

后来,人类学会了饲养动物和种植庄稼,这使得食物来源变得安全,只要人们努力工作,他们就能生产大量的食物。新月沃地最肥沃的土壤在两大流域的中下游,这里有丰富的灌溉水源,自然可以用来发展大规模的灌溉农业。有了食物,相应的人口自然会增多。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社会发展的速度也会加快。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其社会发展水平将明显远离其他地方。与周围的地方相比,这个地方要先进得多,形成了一个相对文明的区域,这就是苏美尔文明,人类早期的文明区域。

乌尔王朝时期苏美尔首都的想象地图

如果我们从更大的角度来看,这两条河流的下游位于亚洲和欧洲以及非洲的交界处,这是当时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交流信息的渠道。这个地方自然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有优先从其他地方获取先进知识或技术的地理优势。从这个广阔视野的地理位置来看,形成人类最早的文明区域是有意义的。

视野较大的新月沃地或视野较大的新月沃地地图。

从竞争对手来看,人类早期文明也有自然条件。让我们看看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尼罗河下游地区。尼罗河的定期洪水给尼罗河下游带来了大面积的淤积,它被几乎贫瘠的沙漠戈壁所包围。面对这样的环境,没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无法在尼罗河下游生存。在两河流域地区,最原始的人类可以在这里聚集、捕鱼和狩猎,门槛很低。只有用人类的生命才能培育先进的文明。这是基本的事实。尼罗河下游人口稀少,自然无法培育先进文明。然而,印度河中下游的情况与尼罗河下游相似。此外,印度河中下游的地理位置有些偏向,不具备两大流域的优势。很自然,很难产生比这两个流域更早的人类文明。

只有在人类的知识或技术在这两个流域取得巨大进步之后,某些生产力较高的人群才能利用尼罗河下游经常被洪水淹没的淤塞地区。同样,只有拥有先进技术的人才能开发干旱的印度河中下游地区(早期古代印度文明,大约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例如,挖掘运河,发展引水和灌溉农业。

谁知道呢,尼罗河下游淤积区的土壤更肥沃,气候更温暖,昼夜温差更大,降雨量更少。一旦开发,其综合条件将优于这两个流域,使人们有更多不必要的农业劳动时间和其他生产活动。这里的人口比蓝色更能照耀你,并且发展了更辉煌的古埃及文明(大约公元前3200-343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