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知母

知母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知母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知母问题。

分享

浏览

3966

文章

9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全文共 1625 字

+ 加入清单

知母能清热泻火也能生津润燥,但是使用时也有一些禁忌。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知母的功效作用及禁忌吧!

知母的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为好1500千克,深耕25-30厘米,耙细整平,做宽1.2米的畦,挖排水沟。

2、适时定植:于秋季或早春进行,以春季播种育苗,待秋后形成分蘖芽后定植为好。栽时按行距18-20厘米、株距5-7厘米,开沟深4-5厘米横向平栽,栽后覆土、压实、浇水,定植苗宜带较多的须根,有利成活,每亩用种栽量100-200公斤。

3、中耕除草:幼苗生长很慢,3厘米左右时及时拔除杂草、松土,生长期保持地内土壤疏松无杂草,以利幼苗生长。

4、合理追肥:苗期以追氮肥为主,每亩追施人畜粪水1500千克,或尿素6千克,施后浇一遍水,后期追肥以氮、钾肥为好,每亩施尿素10千克,氯化钾7千克,或施复合肥20千克。

5、排水灌水:封冻前灌1次越冬水,以防冬季干旱,春季萌发出苗后,若土壤干旱,及时浇水,以促进根部生长,雨后要及时疏沟排水。

6、打薹盖草:知母抽薹开花后,消耗很多养分,影响地下茎的生长,因此,除留种地之外,及时剪去花薹,促进地下茎增粗生长,是知母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1-3年生知母幼苗,于每年春季松土除草和追肥后,于畦面覆盖杂草,可有保温保湿、抑制杂草滋生的效果。

7、适时采收:种子繁殖的于第3年、分株繁殖的于第2年的春、秋季采挖,据试验,知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期为花前的4-5月,其次是果后的11月,在此期间采收质量最佳。

猜你喜欢:

知母的药用功效

1、润肺清热:用于热病高热烦渴常辅佐石膏同用,用于肺热咳嗽常与贝母同用。

2、滋阴退蒸:用于慢性病阴亏火旺、骨蒸潮热及热病后期阴虚低热,常与黄柏同用。

3、生津止渴:用于胃热口渴,多与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应用。

4、泻肺滋肾:用于阴虚火盛、骨蒸劳热、盗汗、心烦、咳血等证,多与黄柏同用。

知母的食用方法

1、牡蛎知母莲子汤

【材料】生牡砺20克,知母6克,莲子30克,白糖1匙。

【做法】生牡砺、知母倒入小瓦罐内,加冷水1碗半,小火煎半小时滤汁,莲子用热水半碗浸泡1小时,将药汁、莲子连浸液一起倒入小锅内小火炖1小时,加白糖再炖1小时至莲子酥烂即可。

【功效】健脾安神、潜阳固精,对相火旺的梦遗有效,血压偏高尤宜。

2、知母炖鹌鹑

【材料】知母10克,薏米30克,鹌鹑1~2只,生姜3片。

【做法】知母、薏米稍浸泡,鹌鹑宰洗净去爪、肠杂,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入冷开水4~5碗,加盖隔水炖2个半小时,进饮方下盐。

【功效】对春日时的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等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3、芍药知母红糖粥

【材料】芍药、桂心、防风各10克,知母、麻黄各6克,制附子8克,甘草3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

【做法】水煮成粥。

【功效】祛风、除湿、止痛,适用于四肢关节疼痛、脚肿、头晕短气等症。

知母的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知母煎剂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白喉杆菌、白色念珠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解热作用:知母浸膏皮下注射能防止和治疗大肠杆菌所致兔高热且作用持久,根茎中所含皂甙具有明显降低由甲状腺素造成的耗氧率增高及抑制Na+,K+-ATP酶活性的作用。

3、降糖作用:知母水浸提取物,能降低正常兔的血糖水平,特别是对四氧密啶性糖尿病兔作用更为显著,白虎加人参汤的提取物腹腔注射,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亦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4、利胆作用:知母叶中提得的芒果甙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亦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5、镇咳作用:知母叶中提得的异芒果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强心、利尿、明显的镇静作用。

6、抗癌作用:知母根茎中分得β-谷甾醇治疗皮肤鳞癌、宫颈癌有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

知母的药用禁忌

1、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

2、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3、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禁用。

4、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展开阅读全文

知母的食用方法

全文共 2029 字

+ 加入清单

知母属清热下火药,知母也叫毛知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它有很强的抗旱抗寒能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下面和小编具体了解下知母的食用方法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 滋阴降火,润燥滑肠。 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

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

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知母在体外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及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较强抗菌作用。用含2.5%知母粉的饲料喂饲实验性结核病小鼠,能使其肺部结核

病灶减轻。知母对某些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如许兰氏癣菌及其蒙古变种、共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铁锈色毛癣菌、足跖毛癣菌、趾间毛癣菌和犬小芽胞菌等在沙伯弱氏培养基上表现较强的抗菌作用。从知母中提得的一种水溶性皂甙,对结核杆菌,尤其对白色念珠

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另一种黄酮结晶,亦有抑制结核杆菌作用。

知母的食用方法:

1.油炸知母:选择圆润饱满虫草知母,清洗干净,参面切花,以便入味。鸡蛋清加入湿淀粉打成糊。将知母炸泡呈金黄色时捞出,待凉后,放入蛋糊穿衣复炸。捞出装盘,撒上椒盐上席。

2.知母粥 原料:知母200g,枸杞、冰糖少量、粳米100g

做法:将知母洗净切成长条状。同时放入砂锅,慢火文煮。

功效:此粥晶莹剔透、口感细腻圆润。适用于气血双虚,精神疲乏、四肢无力、食欲减退、脾胃虚弱、贫血头晕。尤适妇女 产后食可和血养阴治瘀血不尽,心腹疼痛;衄血、吐血。常食桃面盈腰、精气神旺。

3. 焖知母:知母30~60g,斜切成块,在炒锅内将食油煎沸,并加少许食盐后,放入锅中煸炒,再加水适量,以水火焖熟。分作2次食。源于《日华诸家本草》。本品能活血瘀而止痛,原书用于“产后心腹痛”,并谓“产妇可作蔬菜食,甚佳”。

4.知母汁:鲜知母30~60g,知母加洗净捣烂,绞取汁液服。日2次。

功能止血、活血化淤。适用于衄血、吐血等。见《食疗本草学》

5. 龙虾知母主料:知母,大虾

配料:洋葱1/4个,大辣椒1/4个,黄辣椒1/3个,色拉油一大匙,酱油11/2大匙,糖稀1/2大匙,精盐少许。制法:知母洗净后切成丝。大虾放盐水里洗净,去皮、去头后切丁。洋葱和大辣椒适当切块。炒锅置火上,待热后放色拉油,开锅放洋葱、大辣椒炒一会,放知母和酱油、糖稀炒熟。大虾和知母营养丰富,此菜为滋补佳品。

6.麻仁知母

主料:知母

调料:辣椒粉、白芝麻、杏仁、蜂蜜、色拉油

制法:(1)将知母截成5厘米长段或选择5厘米左右粗细均匀的整参,清洗干净。锅预热不放油,用小火将白芝麻炒香后备用。(2)在同一锅内加入色拉油,烧至五分热,放入知母,转中火,将知母炸至体积膨胀约1倍、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干。(3)将调料放入锅内,炒至完全融匀后,将知母放入,撒上白芝麻、杏仁,翻炒拌匀即可。

7.拔丝知母

知母创新菜肴,知母可促进机体抗体的形成,能提高大脑的机能。采用拔丝烹调方法烹制的知母,其菜肴色泽金黄,味道甜香,食之可强身健体,具有较强的保健功能。

用料:鲜知母、熟芝麻、青红丝、白糖、淀粉、面粉、鸡蛋

制法:将知母切成长方条,用面粉蘸匀;把淀粉、鸡蛋调和成糊。勺内放入清油,烧至成熟时,将挂好糊的知母逐条放入油勺内,炸至金黄色时捞出,勺内放清水和白糖,熬至浅黄色能拔出丝时倒入炸好的知母、翻勺撒芝麻、青红丝,挂匀出勺即可。

招牌菜:

8.知母乌鸡汤 中药典籍记载,知母性味甘辛温。利九窍、通血脉、和气养血、补精固气、治虚弱、补中气消水疗白带,对女子虚弱面白有特效。鸡肉性温、味甘,入脾胃肝经,主治脾胃阳气虚弱,饮食减少,产后缺乳、面色萎黄等症。其中以乌鸡为上品。将知母与乌鸡同煲,效果更为明显。据传,慈禧痴迷于饮汤,有8名御厨专为其研配美容养颜汤。此汤即为鲁籍御厨实践研配考究而成。他用当地人常用作为产后补药的具有补气养血之功效的传统植物知母搭配乌鸡、红枣、枸杞等用紫砂锅文火慢煲而成,即慈禧太后常饮此汤以致容颜不老的养颜神汤——知母乌鸡汤。现将带有宫廷神奇色彩的食疗秘方公布于众,供您一试。

原料:知母,乌鸡一只,红枣,枸杞、生姜、黑木耳、百合适量。

调味料:绍兴酒少许,盐适量。

做法:

1选择长相较为圆润如虫草状知母,洗净备用。 将乌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用清水漂净血水;

2 把乌鸡放入沸水锅中氽一下;

3紫砂锅洗净置火上,掺入清水下乌鸡,烧沸;

4打去浮沫,续下姜、料酒、知母、百合、枸杞、红枣、并移至小火,炖至七成熟;

5调入盐和味精,续用小火炖至软透起锅,装入盛器内即成。

知母乌鸡汤的制作要诀:

1乌鸡要漂净血水,知母要洗净,否则汤色差;

2 炖制中途不能添水,枸杞不能加多,乌鸡要炖制透,否则汤味差。

展开阅读全文

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功效是什么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主要功效是起到祛风除湿以及通阳散寒,还有治疗关节痛、伴关节肿的效果,但是也要注意正确的处方,这样才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帮助治疗解决这些风湿疾病问题。

一、功效:祛风除湿,通阳散寒,佐以清热。

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金匮要略》)

二、处方

处方一:桂枝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麻黄12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附子10克(炮)

处方二:桂枝25克芍药18.5克甘草12.5克麻黄12.5克生姜12.5克白术30克知母25克防风25克附子12.5克

三、[方证]

1.剧烈的关节痛、伴关节肿。

2.恶风发热、有汗或汗少。

3.身体消瘦,面色暗黄或有浮肿,脚浮肿。

四、[现代应用]

1.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痛风、骨质增生症等以关节疼痛、肿胀为主要表现时可用本方。

2.其他方面如马尾神经炎、下肢静脉血栓、结节性红斑、关节型银屑病、内耳眩晕症、肺心病合并心衰等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全文共 1066 字

+ 加入清单

知母,中药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叶由基部丛生细长披针形,花茎自叶丛中长出,圆柱形直立,总状花絮,成簇,生在顶部成穗状;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果实长椭圆形,内有多数黑色种子,花果期6-9月。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知母的功效作用食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1、知母的食用方法

1.牡蛎知母莲子汤

配料:生牡砺20克,知母6克,莲子30克,白糖1匙。

做法:生牡砺、知母倒入小瓦罐内,加冷水1碗半。小火煎半小时,滤汁,弃渣。莲子洗净,用热水半碗浸泡1小时。将药汁、莲子连浸液一起倒入小锅内,小火炖1小时,加白糖1匙。再炖1小时,至莲子酥烂,离火。当点心吃。

功效作用:健脾安神,潜阳固精。对相火旺的梦遗有效。血压偏高尤宜。

2.知母炖鹌鹑

材料:知母10克、薏米30克(中药店均有售),鹌鹑1~2只,生姜3片。

烹制:知母、薏米稍浸泡;鹌鹑宰洗净,去爪、肠杂。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入冷开水4~5碗,加盖隔水炖2个半小时。进饮方下盐。

功效作用:对春日时的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等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3.芍药知母红糖粥

芍药、桂心、防风各10克,知母、麻黄各6克,制附子8克,甘草3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水煮成粥。

功效作用:芍药知母红糖粥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四肢关节疼痛、脚肿、头晕短气等病症。

4.桂枝芍药知母汤

材料:桂枝10~20g、芍药10~20g、甘草3~6g、麻黄6~15g、生姜10~20g、白术10~20g、知母10~20g、防风10~20g、附子10~20g。水煎,分三次服。

方证

剧烈的关节痛、伴关节肿。

恶风发热、有汗或汗少。

身体消瘦,面色暗黄或有浮肿,脚浮肿。

现代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痛风、骨质增生症等以关节疼痛、肿胀为主要表现时可用本方。

其他方面如马尾神经炎、下肢静脉血栓、结节性红斑、关节型银屑病、内耳眩晕症、肺心病合并心衰等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看过“知母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2、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1.止渴除烦

知母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对口渴、饮多、尿多有很好的作用。

2.滋阴补肾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3.通便润燥

治疗因阴虚火旺引起的大便干燥,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

4.清热泻火

主治温热病,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

5.清肺化痰

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展开阅读全文

知母的作用与功效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知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是绿化山区和荒原的首选品种,属清热下火药,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知母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知母的作用:

抗病原体

知母有一定的抗菌功效,芒果苷有显著的抑制结核杆菌作用,异芒果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

抗炎和利胆

芒果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从知母叶中提得的芒果甙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亦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镇咳等作用

异芒果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强心、利尿、明显的镇静作用。

抗溃疡

知母煎剂对应激性溃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促消化

知母中所含的烟酸, 有维持皮肤与神经健康及促进消化道功能的作用。

知母的功效:

用于热病烦渴

本品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

本品功能清泻肺火,滋阴润肺。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常配瓜蒌、大贝母、胆南星同用;或阴虚燥咳、干咳少痰者,多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

用于骨蒸潮热

本品又能滋肾阴、润肾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阴降火之功。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常与黄柏同用,配入养阴药中,以加强滋阴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黄丸。

用于阴虚消渴,肠燥便秘

本品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效。用于内热伤津,口渴引饮之消渴病,常与天花粉、葛根等配用,如玉液汤。用于肠燥便秘,常与生首乌、当归、麻仁同用,又有润肠通便之效。

知母的常用配伍

1、用于温热病、高热烦燥、口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之症及肺热喘咳、痰黄而稠。知母苦寒,上能清肺热,中能清胃火,故适用于肺胃有实热的病症。本品常和石膏同用,可以增强石膏的清热泻火作用。

2、用于阴虚发热、虚劳咳嗽及消渴等症。知母能泻肺火而滋肾,故不仅能清实热,且可清虚热。在临床上多与黄柏同用,配入滋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治阴虚火旺、潮热骨蒸等症。又本品配养阴润肺药如沙参、麦冬、川贝等品,可用于肺虚燥咳;配清热生津药如天花粉、麦冬、粉葛根等品,可用治消渴。

3、知母性味苦寒而不燥,上能清肺,中能凉胃,下能泻肾火。配以黄芩,则泻肺火;配石膏,则清胃热;配黄柏,则泻肾火。知母既能清实热,又可退虚热,但它滋阴生津的功效较弱,用于阴虚内热、肺虚燥咳及消渴等症,须与滋阴药配伍,始能发挥它的作用。本品能润燥滑肠,故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中药知母的功效和作用

全文共 1082 字

+ 加入清单

知母属清热下火药,知母也叫毛知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它有很强的抗旱抗寒能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知母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知母的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2、《名医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3、《医学启源》:“知母,《主治秘要》云作利小便之佐使,肾中本药。上头、引经皆酒炒。刮去毛,里白者佳。”

4、《本草纲目》:“肾苦燥,宜食辛以润之;肺苦逆,宜食苦以泻之。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黄柏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昔人譬之虾与水母,必相依附。”

5、《本经逢原》:“知母,《本经》言除邪气肢体浮肿,是指湿热水气而言。故下文云下水,补不足,益气,乃湿热相火有余,烁灼精气之候,故用此清热养阴,邪热去则正气复矣。”

6、《本草正义》:“知母寒润,止治实火,泻肺以泄壅热,肺痈燥咳宜之,而虚热咳嗽大忌。清胃以救津液,消中瘅热宜之,而脾气不旺亦忌。通膀胱水道,疗淋浊初起之结热,伐相火之邪,主强阳不痿之标剂。热病之在阳明,烦渴大汗,脉洪里热,佐石膏以扫炎症;疟证之在太阴,湿浊熏蒸,汗多热甚,佐草果以泄脾热。统详主治,不外实热有余四字之范围。”

知母的功效

滋阴降火,润燥滑肠。 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

知母的炮制方法

除去须及泥沙或外皮,晒干。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炙用。置通风干燥处,防潮,以备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炙用。

知母的用法用量

煎服,6-12g。

知母的禁忌

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知母的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知母在体外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及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较强抗菌作用。用含2.5%知母粉的饲料喂饲实验性结核病小鼠,能使其肺部结核病灶减轻。

知母对某些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如许兰氏癣菌及其蒙古变种、共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铁锈色毛癣菌、足跖毛癣菌、趾间毛癣菌和犬小芽胞菌等在沙伯弱氏培养基上表现较强的抗菌作用。从知母中提得的一种水溶性皂甙,对结核杆菌,尤其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另一种黄酮结晶,亦有抑制结核杆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全文共 1474 字

+ 加入清单

知母,中药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叶由基部丛生细长披针形,花茎自叶丛中长出,圆柱形直立,总状花絮,成簇,生在顶部成穗状;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知母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知母的禁忌

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①《别录》:多服令人泄。

②《医学入门》: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

③《本草经疏》: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④《本经逢原》: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知母的功效

1、止渴除烦

知母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对口渴、饮多、尿多有很好的作用。

2、清热泻火

主治温热病,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

3、清肺化痰

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4、滋阴补肾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5、通便润燥

治疗因阴虚火旺引起的大便干燥,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

知母的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知母在体外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及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较强抗菌作用。用含2.5%知母粉的饲料喂饲实验性结核病小鼠,能使其肺部结核病灶减轻。知母对某些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如许兰氏癣菌及其蒙古变种、共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铁锈色毛癣菌、足跖毛癣菌、趾间毛癣菌和犬小芽胞菌等在沙伯弱氏培养基上表现较强的抗菌作用。从知母中提得的一种水溶性皂甙,对结核杆菌,尤其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另一种黄酮结晶,亦有抑制结核杆菌作用。

知母的药方选录

⑴治伤寒脉浮滑 表有热 里有寒;或三阳合病 腹满 身重 难以转侧 口不仁 面垢 谵语 遗尿 发汗则谵语甚 下之则额上生汗 手足逆冷 若自汗出者;或伤寒脉滑而厥 里有热:知母300克 石膏500克 (碎) 甘草(炙)100克 粳米六合.上四味 以水一斗 煮米熟 汤成去滓 温服一升 日三服.(《伤寒论》白虎汤)

⑵治伤寒狐惑 咽喉涩痛 口唇破 吐脓血:知母 (焙)50克 石膏50克黄芩(去黑心)、甘草(炙、锉)各三分.上四味 粗捣筛.每服15克 水一盏半 糯米一匙 煎至八分 去滓.食前温服.(《圣济总录》知母汤)

⑶治久近痰嗽 自胸膈下塞停饮 至于脏腑:知母、贝母各一两为末巴豆三十枚去油 研匀.每服一字 用姜三片 二面蘸药 细嚼咽下 便睡 次早必泻一行 其嗽立止.壮人乃用之.一方不用巴豆.(《医学集成》)

⑷治久嗽气急:知母(去毛 切)25克(隔纸炒)杏仁(姜水泡 去皮尖 焙)25克.以水一钟半 煎一钟 食远温服.次以萝卜子、杏仁等分 为末 米糊丸 服五十丸 姜汤下 以绝病根.(《卫生杂兴》)

⑸治肺家受燥 咳嗽气逆:知母、石膏、桔梗、甘草、地骨皮.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母甘桔汤)

⑹治伤寒胃中有热 心觉懊恼 六脉洪数 或大便下血:知母10克 黄芩10克 甘草5克.水煎热服. (《扁鹊心书》知母黄芩汤)

⑺治肺劳有热 不能服补气之剂者:知母(炒)、贝母(炒)等分.为末服.(《医方集解》二母散)

⑻治气虚劳伤面黄肌瘦气怯神离 动作倦怠 上半日咳嗽烦热 下午身凉气爽 脉数有热者:知母15克 黄柏15克 人参10克麦冬25克 广皮5克 甘草3克.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柏参冬饮)

展开阅读全文

中草药知母的功效和作用

全文共 1430 字

+ 加入清单

知母,中药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叶由基部丛生细长披针形,花茎自叶丛中长出,圆柱形直立,总状花絮,成簇,生在顶部成穗状;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知母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知母常用配伍

用于温热病、高热烦燥、口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之症及肺热喘咳、痰黄而稠。知母苦寒,上能清肺热,中能清胃火,故适用于肺胃有实热的病症。本品常和石膏同用,可以增强石膏的清热泻火作用。

用于阴虚发热、虚劳咳嗽及消渴等症。知母能泻肺火而滋肾,故不仅能清实热,且可清虚热。在临床上多与黄柏同用,配入滋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治阴虚火旺、潮热骨蒸等症。又本品配养阴润肺药如沙参、麦冬、川贝等品,可用于肺虚燥咳;配清热生津药如天花粉、麦冬、粉葛根等品,可用治消渴。

知母性味苦寒而不燥,上能清肺,中能凉胃,下能泻肾火。配以黄芩,则泻肺火;配石膏,则清胃热;配黄柏,则泻肾火。知母既能清实热,又可退虚热,但它滋阴生津的功效较弱,用于阴虚内热、肺虚燥咳及消渴等症,须与滋阴药配伍,始能发挥它的作用。本品能润燥滑肠,故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知母的食用方法

牡蛎知母莲子汤

配料:生牡砺20克,知母6克,莲子30克,白糖1匙。

做法:生牡砺、知母倒入小瓦罐内,加冷水1碗半。小火煎半小时,滤汁,弃渣。莲子洗净,用热水半碗浸泡1小时。将药汁、莲子连浸液一起倒入小锅内,小火炖1小时,加白糖1匙。再炖1小时,至莲子酥烂,离火。当点心吃。

功效作用:健脾安神,潜阳固精。对相火旺的梦遗有效。血压偏高尤宜。

知母炖鹌鹑

材料:知母10克、薏米30克(中药店均有售),鹌鹑1~2只,生姜3片。

烹制:知母、薏米稍浸泡;鹌鹑宰洗净,去爪、肠杂。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入冷开水4~5碗,加盖隔水炖2个半小时。进饮方下盐。

功效作用:对春日时的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等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芍药知母红糖粥

芍药、桂心、防风各10克,知母、麻黄各6克,制附子8克,甘草3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水煮成粥。

功效作用:芍药知母红糖粥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四肢关节疼痛、脚肿、头晕短气等病症。

桂枝芍药知母汤

材料:桂枝10~20g、芍药10~20g、甘草3~6g、麻黄6~15g、生姜10~20g、白术10~20g、知母10~20g、防风10~20g、附子10~20g。水煎,分三次服。

方证

剧烈的关节痛、伴关节肿。

恶风发热、有汗或汗少。

身体消瘦,面色暗黄或有浮肿,脚浮肿。

现代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痛风、骨质增生症等以关节疼痛、肿胀为主要表现时可用本方。

其他方面如马尾神经炎、下肢静脉血栓、结节性红斑、关节型银屑病、内耳眩晕症、肺心病合并心衰等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知母的功效和作用

用于热病烦渴

本品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

本品功能清泻肺火,滋阴润肺。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常配瓜蒌、大贝母、胆南星同用;或阴虚燥咳、干咳少痰者,多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

用于骨蒸潮热

本品又能滋肾阴、润肾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阴降火之功。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常与黄柏同用,配入养阴药中,以加强滋阴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黄丸。

用于阴虚消渴,肠燥便秘

本品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效。用于内热伤津,口渴引饮之消渴病,常与天花粉、葛根等配用,如玉液汤。用于肠燥便秘,常与生首乌、当归、麻仁同用,又有润肠通便之效。

展开阅读全文

中药知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知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是绿化山区和荒原的首选品种,属清热下火药,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知母的功效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知母的禁忌

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知母的功效和作用

用于热病烦渴

本品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

本品功能清泻肺火,滋阴润肺。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常配瓜蒌、大贝母、胆南星同用;或阴虚燥咳、干咳少痰者,多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

用于骨蒸潮热

本品又能滋肾阴、润肾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阴降火之功。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常与黄柏同用,配入养阴药中,以加强滋阴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黄丸。

用于阴虚消渴,肠燥便秘

本品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效。用于内热伤津,口渴引饮之消渴病,常与天花粉、葛根等配用,如玉液汤。用于肠燥便秘,常与生首乌、当归、麻仁同用,又有润肠通便之效。

知母的食用方法

牡蛎知母莲子汤

配料:生牡砺20克,知母6克,莲子30克,白糖1匙。

做法:生牡砺、知母倒入小瓦罐内,加冷水1碗半。小火煎半小时,滤汁,弃渣。莲子洗净,用热水半碗浸泡1小时。将药汁、莲子连浸液一起倒入小锅内,小火炖1小时,加白糖1匙。再炖1小时,至莲子酥烂,离火。当点心吃。

功效作用:健脾安神,潜阳固精。对相火旺的梦遗有效。血压偏高尤宜。

知母炖鹌鹑

材料:知母10克、薏米30克(中药店均有售),鹌鹑1~2只,生姜3片。

烹制:知母、薏米稍浸泡;鹌鹑宰洗净,去爪、肠杂。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入冷开水4~5碗,加盖隔水炖2个半小时。进饮方下盐。

功效作用:对春日时的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等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芍药知母红糖粥

芍药、桂心、防风各10克,知母、麻黄各6克,制附子8克,甘草3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水煮成粥。

功效作用:芍药知母红糖粥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四肢关节疼痛、脚肿、头晕短气等病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