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基坑

基坑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基坑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基坑问题。

分享

浏览

5071

文章

5

基坑边坡较陡如何处理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为防止基坑边坡因气温变化,或失水过多而风化或松散;或防止坡面受雨水冲刷而产生溜坡现象。应根据土质情况和实际条件采取边坡保护措施,以保护基坑边坡的稳定,常用基坑坡面保护方法有:

1.薄膜覆盖或砂浆覆盖法

对基础施工期较短的临时性基坑边坡,采取在边坡上铺塑料薄膜,在坡顶及坡脚用草袋或编织袋装土压住或用砖压住;或在边坡上抹水泥砂浆2~2.5cm厚保护。为防止薄膜脱落,在上部及底部均应搭盖不少于80cm,同时在土中插适当锚筋连接,在坡脚设排水沟。

2.挂网或挂网抹面法

对基础施工期短,土质较差的临时性基坑边坡,可在垂直坡面楔入直径10~12mm,长40~60cm插筋,纵横间距1m,上铺20号铁丝网,上下用草袋或聚丙烯扁丝编织袋装土或砂压住,或再在铁丝网上抹2.5~3.5cm厚的M5水泥砂浆,在坡顶坡脚设排水沟。

3.喷射混凝土或混凝土护面法

对邻近有建筑物的深基坑边坡,可在坡面垂直楔入直径10~12mm,长40~50cm插筋,纵横间距1m,上铺20号铁丝网,在表面喷射40~60mm厚的C15细石混凝土直到坡顶和坡脚;亦可不铺铁丝网,而坡面铺φ4~6mm@250~300mm钢筋网片,浇筑50~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表面抹光。

4.土袋或砌石压坡法

对深度在5m以内的临时基坑边坡,在边坡下部用草袋或聚丙烯扁丝编织袋装土堆砌或砌石压住坡脚。边坡高3m以内可采用单排顶砌法,5m以内,水位较高,用二排顶砌或一排一顶构筑法,保持坡脚稳定。在坡顶设挡水土堤或排水沟,防止冲刷坡面,在底部作排水沟,防止冲坏坡脚。

今天小编对基坑边坡较陡如何处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为什么要边坡防护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基坑边坡防护要求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基坑边坡保护措施包括:薄膜覆盖或砂浆覆盖法的保护措施;挂网或挂网抹面法的保护措施;喷射混凝土或混凝土护面法的保护措施,以及土袋或砌石压坡法的保护措施。同时,还应该做好基坑的防护措施:基坑周边沿坡顶截水沟四周均采用钢管搭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为1200㎜;钢筋管栏杆采用上、下各一道横杆,立杆间距为3000㎜,采用50钢管搭设;栏杆中间挂设毛竹片进行全封闭。

基坑边坡施工注意事项

1.在基坑开挖之前,场内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市规划部门测量核准。明确在桩基施工阶段红线及定位桩是否产生位移,若有移位应会合规划部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研究处理方案。

2.对场边道路及场内的临时设施做好定位标记,以备观测。

3.在基坑开挖前,要根据施工图纸、基坑开挖放坡坡度及核准的轴线桩测放基坑开挖上下口的白灰线。

4.在基坑开挖前,基坑开挖范围内的轴线桩和水准点都要引出施工活动区域以外,用大方木桩深打后钉上铁钉并加以保护。测量木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项目部就应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的准确性。

今天小编对基坑边坡防护要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为什么要边坡防护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基坑边坡防护方法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基坑大致可以分为普通(浅)基坑和深基坑。一般来说,5米以上的称为深基坑,深基坑是很危险的,坑壁随时都有可能倒塌。为了避免坑壁坍塌带来的隐患,一般有几种方法来处理:

1、放坡

放坡是指为了防止土壁塌方,确保施工安全,当挖方超过一定深度或填方超过一定高度时,其边沿应放出的足够的边坡。土方边坡一般用边坡坡度和坡度系数表示。

2、喷锚支护、土钉墙

所谓锚喷支护,就是锚杆+喷射混凝土。就是在边坡的坡壁上人工用洛阳铲挖出来一个略向下倾斜的洞,洞的直径十几厘米,深度一般比较大,会有十几米。然后往洞里放入钢绞线,然后用泵注入水泥浆,等到水泥浆凝固并达到规定强度了,就可以张拉钢绞线了,等到钢绞线被张拉到一定的程度,会把钢绞线通过锚具锁定在已经放置在边坡坡壁上的钢梁上,这样,被拉长的锚索回缩时就可以持续的给边坡提供压力了。土钉墙也是挖孔,放钢筋,然后注浆。再在坡面上挂钢筋网并且喷混凝土。因为没有预先张拉,因此在边坡没有发生任何变形的时候,土钉是没有拉力的。

3、护坡桩

护坡桩就是在准备开挖的地方先打桩,用密集的排桩形成一道墙,把土挡在后面。然后桩之间的土还是一样,挂钢筋网,然后喷混凝土。在桩顶还会设置一道横两把所有的桩连在一起,让它们共同工作。

今天小编对基坑边坡防护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为什么要边坡防护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边坡和基坑的区别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边坡是岩体、土体在自然重力作用或人为作用而形成一定倾斜度的临空面。边坡可以分为自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两种,这两类边坡的岩土体在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下逐渐发生化,坡体应力状态也随之改变,当滑动力或倾覆力达以至超过抗滑力或抗倾覆力而失去平衡时,即出现变破坏,造成灾害或威胁建筑物安全。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边坡,为了基坑的安全稳定,必须做好防护措施。一般来说,边坡防护是基坑周边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基坑支护是由于受条件影响,自然放坡不能满足施工需要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开挖基坑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今天小编对边坡和基坑的区别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为什么要边坡防护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基坑边坡滑坡处理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基坑边坡滑坡处理的主要措施如下:

1、支挡和灌浆工程

(1)对滑坡段既有砖砌围墙进行拆除,在外围搭设临时轻质围墙,避免围墙倒塌造成人员伤害。对于滑坡规模较小,有滑坡征兆的地段,在下部修筑刚性抗滑挡墙,对滑体进行支挡加固。对于规模较大的滑坡和变形体,在滑移段实施钢轨抗滑桩或工字钢混凝土抗滑桩,增加滑移段的抗滑移变形能力。

(2)及时对边坡及坡顶混凝土护坡损坏的部位进行修复或覆盖,避免雨水通过缝隙进入边坡土体。

(3)锚杆加固工程。对岩性软硬相间、岩层陡倾倒转而产生倾倒滑移的区段,采用锚杆加固,增加岩层迭层总厚度,从而达到增加复合抗弯刚度能力,减少倾倒滑移变形。

(4)双液灌浆工程。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把某些(例如:水玻璃、氯化镁、水)能起化学反应而固化的浆液,注入到滑移变形的岩体的裂缝和孔隙中,来增加岩体的力学强度,从而提高岩体的抗滑移变形能力。

(5)上部减重工程。通过在上部减重,改变滑体外形,减少下滑力,使滑体重心向下部转移,来改善边坡稳定状况。

2、反压土回填

反压土回填是处理基坑问题最有效的措施,但回填对工程正常施工影响较大,应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监测数据的变化、围护的类型、周边环境敏感性等)采取措施。

3、加强边坡降水与排水

路基范围内的排水系统通过截水沟、平台水沟、边坡的排水,以及纵向边沟和路拱横坡收集路基范围内的雨水,再通过边沟或涵洞把水尽快引出路基以外,使路基范围内的土体保持相对的干燥状态。修筑地面沿帮固定水沟,尽最大可能将地面水在顶部实施拦截。截水沟根据地质地形条件的不同分区设立,有条件的尽可能将水排到边坡之外,不具备外排条件的放入边坡浅部的排水系统,做到浅水浅排。在不同地段,不同水平修筑水沟、蓄水消能池、捣泵站等,使水流有序,排放合理,消除和减少其对边坡的不良影响。地面截水沟是防止地面水对边坡造成破坏的最重要屏障。

4、其余坡面防护工程

其余坡面视坡率及地质条件分别采用变截面护面墙、孔窗式护面墙、拱型骨架植草、三维网植草等措施进行防护。

5、人行道及绿化带裂缝及沉陷的处理

(1)对出现沉陷的人行道部位采用临时围挡封闭,避免对行人造成伤害。

(2)对沉陷部位的人行道及时进行修复,将缝隙采用黄砂灌实,再将面层恢复。

(3)对绿化带土体滑移产生的缝隙用粘土填实,再进行覆盖。

今天小编对基坑边坡滑坡处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防范山体滑坡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