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万人空巷

万人空巷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万人空巷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万人空巷问题。

分享

浏览

3688

文章

4

“万人空巷”中为什么街上没有一个人?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苏轼诗中的意思,是全部跑到江岸上,一时人山人海,万头攒动,热闹空前。现在的《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释作“指众多的人都出来了,致使小巷都空了”,《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释作“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个地方,以致街道空荡荡的”看来都是对的。

万人空巷”成语来源于北宋苏轼的一首诗,他在《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里写道:“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意思是成千上万的人奔向江边看潮水,致使巷道里空无人烟。这上万人一起涌向江边,岂不是热闹非凡,闹热无比吗?同为宋朝词人的潘阆有一首《酒泉子》,同样提到观潮时的盛景,词中开始两句为:“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从中可以了解到,一到钱塘大潮,杭州全城人都到江岸上去了,致使出现“万人空巷”的场面。

根据苏轼诗中的意思,是全部跑到江岸上,一时人山人海,万头攒动,热闹空前。现在的《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释作“指众多的人都出来了,致使小巷都空了”,《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释作“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个地方,以致街道空荡荡的”看来都是对的。

与苏轼同时代的梅尧臣有《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是时辄预车马来,倾市竞观民业抛。”稍后南宋陆游《岳池农家》:“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缫丝。”其中“倾市”“空村”亦是形容倾巢而出之盛况。

展开阅读全文

万人空巷的意思是什么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1

万人空巷[ wàn rén kōng xiàng ]

基础释义: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出处:

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2

详细释义

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示例】此时路旁看的,几于~,大马路虽宽,却也几乎有人满之患。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3

例句

1. 喜讯传来,首都北京城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2. 电视里传来足球队夺冠的消息,一时万人空巷,人人出来庆贺。

4

近义词: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反义词:穷乡僻壤、十室九空

展开阅读全文

语文常用词语解释万人空巷等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131、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32、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133、为虎傅翼fu: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势力。傅,添加。

134、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水獭想捉鱼吃,却把鱼赶到深渊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吃,却把麻雀赶到丛林中去了。后来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或笼络人,把可以依*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135、未雨绸缪:天还没下雨,就先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万人空巷形容哪种场合 庆祝欢迎还是人烟稀少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从字面意思大概就能猜到万人空巷是用来形容哪种场合,该成语出自苏轼的七言律诗《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在现代也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成语,大部分朋友应该都听说过。如果不清楚万人空巷的含义的话,就不要错过下文啦。顺便和大家介绍下《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的全文,以及苏轼的资料。

1、万人空巷含义

万人空巷本义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走出来了。一般是形容庆祝欢迎等场合。该成语出自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

2、《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全文

楼上烟云怪不来,楼前飞纸落成堆。

非关文字须重看,却被江山未收回。

眼昏烛暗细行斜,考阅精强外已夸。

明日失怀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乱山遮晓拥千层,睡美初凉撼不应。

昨夜酒行君屡叹,定知归梦到吴兴。

天台桂子为谁香,倦听空阶夜点凉。

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秋花不见眼花红,身在孤舟兀兀中。

细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3、苏轼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生于公元1037年,去世于公元1101年,北宋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自小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宋嘉佑二年与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同时进士及第,一时成为一方美谈,人说“一门三苏”。

诗歌方面,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以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之风,为时人所赞扬。词作方面,开创豪放派诗词,与词人辛弃疾同是豪放派词作的代表,两人并称“苏辛”。

散文方面,与散文大家欧阳修并列,合称“欧苏”,著述宏富,豪放自如的散文风格,受到历代士子的追捧与学习。“唐宋八大家”,大家都听过吧,这个名称指的是唐宋两代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苏轼位列其一。除了苏轼以外,其他七位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