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田坪烽火台遗址简介(精选12篇)

1982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突尼斯举办科学研讨会,同期在哈马马特召开的执行局会议上,有代表首次提出建立国际古迹遗址日,并在每年的这一天举办全球性的庆祝活动。现在,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关于田坪烽火台遗址简介!

浏览

6592

文章

12

篇1:烟管岗烽火台遗址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烟管岗烽火台遗址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烟管岗烽火台遗址位于番禺区化龙镇莘汀村烟管岗岗顶(俗名大奶岗),年代为元-清,类别为古遗址。

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从烽火台基础边线外延5米。

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

化龙镇:化龙镇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北部,与广州黄埔新港、广州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有13公里长的珠江岸线。全镇面积53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委员会及1个居委会,人口30808人,是广州南拓发展的重点镇。2002年,在区委、区政府及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抓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田坪烽火台遗址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田坪烽火台遗址为会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田坪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甘沟驿镇田坪村与田岔村交界处的山顶上。

田坪烽火台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烽火台中心为基准点,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甘沟驿镇:甘沟驿乡位于会宁县中部,东接四房吴乡、韩家集乡,南靠定西县、柴家门乡,西连汉岔乡,北邻河畔乡。辖12个行政村,8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833户,总人口2404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0人,寄宿学生712人。距会宁县城36公里。省道靖天公路与宜兰路贯穿全乡,区位条件优越。海拔高度1644—1701米,年均降雨量349.9毫米,年平均气温7.8—8.5℃,无霜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奶岗烽火台遗址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大奶岗烽火台遗址位于化龙镇莘汀村烟管岗南麓。据乾隆版《番禺县志》载:“元末义兵元帅屈仲舒(按:事迹详见县志)起兵保障邑里,筑烟台其上。”自此,便叫烟管岗。清咸丰四年(1854)五月,番禺红巾军首领石楼人陈显良曾率众于此祭旗,起义反清。

现烽火台残址犹存岗顶,坐北向南。此台南北长6.3米,东西宽6.1米,高2.3米,占地面积38.43平方米。烽火台立面呈梯形,底部用红砂岩和花岗岩混合砌筑,台顶部用青砖砌筑,明显地看出烽火台在不同时期有多次重修。台南面左侧开口,以五级楼梯登临顶部,楼梯口离地面大概1米,原设有木梯,现已损毁。据区文物版负责人介绍,该烽火台遗址对研究太平天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2002年9月,以“红巾军祭旗起义烽火台遗址”名称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008年12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化龙镇:化龙镇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北部,与广州黄埔新港、广州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有13公里长的珠江岸线。全镇面积53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委员会及1个居委会,人口30808人,是广州南拓发展的重点镇。2002年,在区委、区政府及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抓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牟烽火台遗址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成牟烽火台遗址为会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成牟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头寨子镇成牟村南堡社东南红土梁顶。

成牟烽火台遗址为第四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烽火台为中心为基准点,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头寨子镇:头寨子镇位于会宁县西北部,全镇总流域面积473平方公里,是会宁县地域面积最大的乡镇。辖15个村,98个村民小组、6513户、30486人,其中农业户6107户、29870人,有回族农民123户、562人。耕地总面积10.608万亩,其中水地3.004万亩。头寨镇是集黄灌区、苦水灌区、旱山塬区一体的农业大镇,农作物、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砂地西瓜、香水梨、洋芋为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青江驿烽火台遗址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青江驿烽火台遗址为会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青江驿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太平店镇青江驿村东山顶。

青江驿烽火台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烽火台中心为基点,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20米。

太平店镇:太平店镇位于会宁县东南部,南接静宁县高界镇。国道312线和建设中的罗(汉洞)—定(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会宁县城30公里。现辖12村93社4448户21060人。境内有汉族、回族、藏族等民族居住。全乡流域面积13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364亩,其中梯田6.9万亩,农业作物以豌豆、扁豆、荞麦、莜麦、小麦、玉米为主。境内梁峁连绵,沟壑纵横,属典型的二阴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连城,又名烽火台,俗称墩台。位于禁沟西岸。北起禁沟与潼河交汇处,南至蒿岔峪口。烽火台以土筑成,方梯形,底边长10.5米,高7.6米,夯层9—14厘米。《潼关卫志·兵略》:“古设十二连城于禁沟之西,由南郊以抵山麓,计三十里,而十二连城乃三里一城也。每城设兵百人,而于中城益其兵,多设火器、矢石,连络呼应,疾若风雨,即有百万之众,岂能超越而飞渡耶?故守关而不守禁沟者,守犹弗守也!守禁沟而不建十二连城者,守犹未善也。是犹一室之内拴门塞窦,以防鸟雀之入,而忘闭其牖也”。烽火台尚存。

信息来源:潼关古渡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扫帚墩烽火台遗址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扫帚烽火台遗址为会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扫帚墩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平头川镇马路村上咀社东扫帚墩山顶。

扫帚墩烽火台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烽火台中心为基点,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平头川镇:平头川乡位于会宁县东部,北与大沟乡接壤,南和老君乡毗邻;西同八里乡相连,东靠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苏堡乡。总面积117.85平方公里,共有2943户,14198人。现辖9个行政村,57个村民小组。2004年完成生产总值194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100元。 经济建设:平头川乡是一个农业乡,海拔2107米-1830米之间,耕地均属山坡地,气候属温带季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乔拉克吐尔烽火台遗址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乔拉克吐尔烽火台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乔拉克吐尔烽火台遗址

乔拉克吐尔烽火台遗址,[塔什艾日克乡吐尔村·唐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南北墙垣长52米,东墙垣长62米,西墙垣长44·5米;最高处为5·5米,基宽9米,顶宽4—4·5米。四隅有向外斜出的垛墙,现坍塌呈半圆形状,残长4·5—8x9米,高3—5·5米。西、北、南三面中段残存马面。门开在南墙,仍残存瓮城遗迹。瓮城西侧突出一方形土台。因四周均辟为农田,地表未见任何遗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烟礅烽火台遗址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烟礅烽火台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烟礅烽火台遗址

烟墩烽火台遗址,在砚山镇境内,至今保存相对完整。据明嘉靖《思南府志》记载:“古烟墩,在县治右,墩盖一土山,高而不甚广,四旁皆无倚着,酷类今烟墩之制。相传古曾举烽火于其上,俗因呼为烟墩也。”大清道光《思南府志》又载:“建于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究竟建于何时,没有相关专家考证过,众说纷纭,但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是可靠的。而关于烟墩烽火台许多逸闻趣事至今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

烟墩相隔务川县城40公里左右。烟墩地名的来历与烽火台大有相关。烽火台建在一墩大石山堡上,山堡向北,方向落脚处于悬崖陡壁,抬头看高山顶立、云雾多端。向东直上去往砚山、濯水。山堡的结构以青石为主,地表少许泥层,青石为石灰岩,相当坚硬,进入山堡顶必须经过一条险要的羊肠小道。古人将烽火台建在山堡顶上是因石头炸不烂、攻不垮、人难爬,有其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

关于烟墩烽火台的建立,有许多凄婉的传说。有年冬天,大雪飘飘,寒风剌骨,一个从四川背盐巴的0经濯水、砚山到务川县城卖盐巴,当走到山堡时,天插黑,再也不能往前走,盐巴0心焦而不安,路边歇息又怕强盗抢盐巴,于是发现山堡岩边有一羊肠小径,背0顺路到山堡顶上栖息,到了晚上,风雪交加,背0冷得支持不住,黑夜中胡乱掰些草木点燃取暖,顿时风火盛旺,越烧越大,火势照亮了周边几十里,连务川县城的人都能看到城东天空一片红迹,人们认为是奇异的“火烧天”。此事惊动了县知县,县知县观天色到天亮。

天亮后,天空是一大片黑压压的狼烟,不知何故,知县率部查看,山堡几十里地方站满了人,在观其怪象。了解实情后,盐巴0被烧成黑骨,堡顶上盐巴一片,黑糊糊的。知县回府后,仔细思量着,如此山堡着火,竟能号集众多几十里外的人汇集。根据盐巴0经过的线路,四川彭水、务川濯水、砚山、务川,此山堡修建烽火台是个好地方,山堡是一墩巨大的石山,着烟于墩石上,知烟而知事,顾名思义举名为“烟墩烽火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亮羊滩烽火台遗址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亮羊滩烽火台遗址为会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亮羊滩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新庄镇新庄塬村亮羊滩社西南约200米处。

亮羊滩烽火台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烽火台中心为基点,四周向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新庄镇:新庄乡位于会宁县西北部,东与郭城驿镇相连,南与头寨子镇交界,西与榆中县接壤,北与靖远县毗邻,东西长25.5公里,南北宽13.5公里,总面积 323.3 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距县城90公里。现辖8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3284户,16666人。 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平均海拔2004米。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年平均降雨量为240毫米,属典型的干旱区。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韩家砭烽火台遗址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韩家砭烽火台遗址为会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韩家砭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河畔镇任岔村韩湾社以西韩家砭林带一独山咀。

韩家砭烽火台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烽火台中心为基点,向四周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河畔镇:一、基本情况 河畔镇位于会宁县北部,属靖会灌区,镇域总面积245平方公里,有耕地8.56万亩,总人口3.2万人,其中,镇区常住人口1.1万人。镇区总面积2.9平方公里,全镇国民生产总值7321万元,镇内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镇内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从业人员达到1500多人。 河畔镇区建设主要包括商贸一条街和羊产业综合开发一条街两大区域。已完成总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乱马川烽火台遗址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乱马川烽火台遗址为会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乱马川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刘家寨子镇袁家埫村乱马川社东南部山梁顶。

乱马川烽火台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烽火台中心为基点,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刘家寨子镇:刘寨乡位于会宁县东北部,东靠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南与新塬乡毗邻,西和草滩乡接壤,北连平川区。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0公里;总面积约297.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6.6人。乡驻地距县城123公里。现辖1 2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4234户,20022人。 刘寨乡属陇西黄土高原最北端,干旱山塬区,地形较为复杂,梁峁交错,沟壑纵横。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