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西林禅寺(推荐20篇)

圣寿禅寺,原称仙岩寺,在瑞安市仙岩镇仙南村仙岩积翠峰下,创建于唐贞观627——649年年间。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林禅寺,供大家参考!

浏览

3821

文章

160

篇1:满洲里大觉禅寺景区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满洲里大觉禅寺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觉禅寺位于满洲里市区东北方向10公里处的达永山综合旅游景区内,南濒喷涌不止的”圣泉”---三十里泉,东临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达兰鄂罗木河交汇处----儿子湖,西接百年不枯具有神秘色彩的“神树”-----中东路战事军事堑壕中的两颗老榆树,北靠海拔700多米高的达永山,周边是世界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大觉禅寺依山面水,湖光山色相映,汇聚物华天宝之灵气,气势恢弘,雕梁画栋,香烟缭绕,佛光普照,成为中国最北端极具皇家气势的寺庙。大觉禅寺的建成,不仅体现了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英明,也满足了广大信众的愿望。同时,对创建和谐社会,抵制-,弘扬佛文化做出了贡献,也为满洲里市旅游产业增加了一处具有民族宗教氛围的重要旅游景点。

大觉禅寺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由山门、钟楼、碑亭、天王殿、大雄宝殿、三面观音像、藏经阁以及八大偏殿组成。大觉禅寺主供释迦摩尼等佛像,仅镀金佛像就有百尊之多。寺中露天供奉着21米高三面观音汉白玉立像一尊,堪称中国最北方边陲佛像之最。

修缮塔庙,十方共享,一份奉献,万世庇荫。祈求海内外高僧大德,四众弟子,善男信女,社会各界,发慈悲心,满菩萨愿,慷慨乐助,广种福田,共襄义举,同结胜缘。凡捐资人民币壹百元以上者,勒碑刻名以颂功德。

信息来源:呼伦贝尔旅游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斗方山禅寺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方山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浠水县白莲河,有一座千年古刹——斗方山禅寺。寺庙坐落在白莲河风景区内,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浠水、英山、罗田三县交界处。

斗方禅林,最初由后唐同光元年(923)无著禅师建造,北宋时佛印禅师驻锡传经,元遭兵毁。明洪武重建,规模宏大,僧弟子数百人云集山上,盛极一时。建国初,寺庙仅存上斗方三重殿堂,上殿梁、柱皆石结构,石柱八根,高4.6米,柱围2.2米,建筑牢固,造型壮观,工程巨大。殿前有月台式场地,场前有石质台阶。中殿和下殿为青砖结构,亦有石柱八根,殿内有石质佛龛。

近年来,香港印静法师率海内外佛门弟子筹资数千万元修复斗方寺,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当今禅宗大德高僧本焕0师任斗方寺方丈。重修后的斗方寺于1998年11月16日正式对游人开放。当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名“斗方禅寺”,更使名山焕彩,古寺增辉。

斗方寺古殿为一色的花岗石建筑,石梁、石竹、石墩、石架、石墙贯斗,上刻蟠龙花纹,工精形肖,势态宏伟壮观,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是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西林禅寺

全文共 2457 字

+ 加入清单

西林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西林禅寺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中路666号。西林禅寺原名“西林精舍”,由胡曾初建于唐咸通十三年(872年)。由僧睿增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易名为云间接待浴(又名云间接待院)当时占地数十亩。寺前同时建有宝塔一座,名“崇恩塔”,前塔后寺,是典型的寺塔合一的佛教建筑群。寺西原有胡曾建于唐咸通名胜听鹤亭,为送迎憩息佳所。

府志记载:“西林禅寺原在府庆云桥(俗称陶行桥)北,寺前建有宝塔,高七层,八角形。”寺原有齐及三层塔高的大雄宝殿。中供三尊大佛。又有大钟一口,早晚佛事,声闻数里,余音缭绕于三泖九峰之间。“百八钟声醒世梦,五千慧典印禅机。”塔东原有干霄蔽日的罗汉松两株,传为宋代扩寺时僧睿圆应法师所植。傍松建有“双松精舍”;俨然佛教道场。相传这里曾是一片神秘的土地,每逢秋天,雨霁初晴之傍晚,此处一片林带沐浴于金色的秋阳里,层林染金,格外亮丽。林塘里满是菱叶和荷叶,雨珠滚动,金光闪耀。在三泖九峰之间,唯独府城西门外的这片乔木林中,年年于此时有许多神鹰翱翔其间。南宋华亭诗人许尚见之,特题《西林》一首为赞:“林外初晴后,斜阳满芰荷。频来指灵鹫,此去路无多。”此诗曾刻石寺中,成为僧睿此处扩寺的脚注,也是后人复名西林的缘由。

元季,松江曾发生过7级地震,松江普照、超果、西林三塔皆塌,唯兴圣巍然独存。又兵燹之扰,寺塔皆倾。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当时的住持僧淳厚法师重建寺、塔,改寺名为“西林禅寺”,改塔名为“圆应塔”,以纪念南宋云间接待院扩建者僧睿圆应法师-功德。全盛时期,寺内的僧人多达六百余人。后因圆应塔塔身倾斜,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淳厚的徒孙法()重修该塔,并将塔移至寺内大殿后。并尊供始建宝塔的圆应先师灵骨舍利镇寺之宝。景泰三年(1452年),又在塔后建毗卢殿。至天顺三年(1459年)建成,为三重檐,高十丈,深六丈,宽十丈余。殿中供法身佛—毗卢遮那佛,西边为十二圆觉,后壁设十方诸佛,下设地藏菩萨。代宗皇帝遗使赐匾“佛日增辉”,高悬塔后之毘卢大殿,缁素殊荣,寺名天下。以后法()向朝延请额改名;英宗皇帝御笔赦封寺塔,赐寺为“西林大明禅寺”。并赐塔名为“西林塔”,使塔成为寺院中心。誉起袭廷,诸山交庆。合院僧众达六百余人,遂成江南巨院名刹。法音梵呗,盛极一时。钱溥曾撰《毘卢阁记略》记述盛况。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西林塔再次重修。今西林塔为明代建筑典范,塔高46.9米,高度为现存上海古塔之最,基本上仍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格。

西林禅寺传承的是禅宗临济宗。明代时该寺的寺院建筑,主轴线上主要有山门、天王殿、宝塔、大殿、毘卢殿、方丈室以及附属建筑。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僧成行重修。康熙二十年(1681年),昭武将军杨捷捐修大殿和山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僧佛铭又募修。嘉庆三年(1798年),僧巨川募修已倾毘卢阁,未竟而故。又八年(1806年),住持寄亭续建工竣。嘉庆十七年(1812年),住持慧良重建山门,陈延庆撰《重建山门记略》以勒石。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曾经重修。光绪十八年(1892年),里人信士沈葵募修圆应塔。翌年又修毘卢殿。方丈室名双松堂,因其前有两株巨松,树干龙盘,干霄蔽日。至清末民初,双松被伐,寺内的天王殿、大雄宝殿及方丈室等都毁于战火,只剩毘卢殿和念佛堂等部分建筑。

民国,西林旧观无改,民国二十二年(1930年),王一亭曾莅临西林,据理要回被国民党部队占据的西部僧寮,会见圆林住持及佛学会长丁月心。抗战胜利后,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七月,心融住持曾奔驰倡化,重修西林禅寺,但因战事而未果。解放后,心融本学等僧人还俗。1959年,毘卢殿等寺宇被塔桥粮站、石棉厂等占用,佛像尽毁。1963年,因有学生爬塔坠亡,遂将西林塔腰檐平座全部拆除。

1986年11月15日,上海市宗教事务局和松江县人民政府批准西林禅寺重新开放,住持为续明法师。1991年,续明法师圆寂后,礼请龙华寺监院性修法师来寺担任住持,1992年,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明旸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真禅法师为性修法师举行升座仪式。近年来,西林禅寺重修了大雄宝殿,重建了佛像并装金。

1993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拔巨款重修西林塔,同年11月19日在塔刹的宝瓶内、12月15日在塔顶的天宫内、1994年1月25日在塔基的地宫中,三次发掘出七百多件珍贵的文物、其中有鎏金小佛像、经书、玉佛、良渚文化时期的珍贵玉镯等重要文物。佛历二五三九年正月初五(1995年2月4日),性修方丈由上海文管会迎请圆应寺祖舍利子归寺,并举行隆重的迎请仪式,依旧将寺祖圆应舍利子尊供于圆应塔中。由金英子居士所作的《尊供舍利子记》,则永藏于宝塔之天宫。

新世纪伊始,随着松江城区的大规模开发和建设,西林禅寺的发展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寺门前的路面被拓宽。在性修大和尚的带领下,新建了山门和钟、鼓楼。仰仗佛光永照,善信护持,蒙市区政府之关心,在中山中路改造规划中得以发展,购置西边土地。区府又将西林禅寺东北角道路房屋规划给西林禅寺,作为常住庙产。西林禅寺现正按整体规划,扩建文殊殿、普贤殿、三圣殿、药师殿、东西厢房、念佛堂、禅堂、藏经楼、方丈室、斋堂、图书馆、陈列室和其它配殿等。建成之后的西林禅寺,是十方四众同参共修、听经闻法、参禅念佛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乘车线路

景区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中路西塔弄(在华亭老街上,离松江清真寺比较近)

:松江一路可达华亭老街;乘坐松梅专线(松江--梅陇西南汽车站)、沪松专线等到达松江乐都路汽车站后再转乘松江二路也可到华亭老街;乘坐火车(沪杭线)在火车站有松江五路、八、九线可达华亭老街;在汽车东站有松江二、十一路也可达华亭老街。

自架路线:内环高架--沪闵高架--莘庄立交--G60沪昆高速公路--松江出口--荣乐中路--人民北路--中山中路(华亭老街)。

门票

10元

开放时间

9:00-17: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东崖禅寺

全文共 1394 字

+ 加入清单

东崖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东崖禅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东峰顶,坐落于巨岩之上,海拔871米,在此可眺望长江,俯视九华镇,仰观天台顶,环顾九华群景,佛国风光,一览无余。

唐开元末年,金地藏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初来九华山居于东崖洞穴,常在洞旁岩石上晏坐清修。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居士诸葛节等数名乡绅游山,行至东崖,见金地藏之苦行,深为感动,发心修建化城寺,请金地藏离洞居住。明正德年间,有僧周经于此结茅,后建“晏坐堂”,以祀金地藏。心学大师王阳明曾两次来此与周经谈经论道,相契甚深,并互有题赠。万历年间释普通易“晏坐堂”为“东崖精舍”,因石崖位于化城寺之东故。明末,扩建了大雄宝殿和天簌轩。清同治九年,住持定慧重修大雄宝殿并建万佛楼、地藏殿和禅堂。民国初年,释心舟主持修建了僧寮,名为“走马通楼”,高达五层,可容数百人,安单接众,遂成十方丛林,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1920年,心坚住持东崖寺,于化城寺右侧兴建了一座大型寺院——东崖下院。上院主佛事,集法会;下院则广接十方僧侣游人。

1933年,东崖上院毁于火灾。缘化,僧众皆迁于东崖下院。1940年,下院又遭兵燹,祗存云水房。1980年,下院改建为东崖宾馆。

东崖禅寺四周有许多名胜古迹。石崖之东有古洞穴,深数米,宽三米。洞口堆云东崖寺如雪,取名“堆云洞”,为金地藏初至九华楼身之所。洞上之东岩,巨石方正,金地藏常于石上诵经观景,晏坐清修,故此石有“晏坐岩“晏坐岩”之名。

石崖之西、南两侧有摩崖石刻。南侧之“飞身处”传为金地藏出入东崖之处。西侧之“云深处”、“云舫”、“赠周经和尚偈”为王阳明手书。当云涌之时,远望此岩,形如巨舫,故有“云舫”之誉。“东崖云舫”为九华山十景之一。东崖之西北有一泉,当年地藏于洞中被毒虫咬伤,时有一女子至,曰:少儿无知,愿出泉补过,指引西北一石便眨眼遁去。金地藏揭石见泉,泉水清澈甘美,以泉洗伤,即刻痊愈。后知为龙女所助,“龙女泉”由此得名。

1995年,东崖上院在释果慈主持下重新修建,现佛教建筑主要有大殿、圆通殿、寮房等。寺院还在继续扩建。

东崖禅寺现任监院果慈法师,32岁,江西人,1991年出家为僧,师从慧心法师。

石崖之西、南两侧有摩崖石刻。南侧之“飞身处”传为金地藏出入东崖之处。西侧之“云深处”、“云舫”、“赠周经和尚偈”为王阳明手书。当云涌之时,远望此岩,形如巨舫,故有“云舫”之誉。“东崖云舫”为九华山十景之一。东崖之西北有一泉,当年地藏于洞中被毒虫咬伤,时有一女子至,曰:少儿无知,愿出泉补过,指引西北一石便眨眼遁去。金地藏揭石见泉,泉水清澈甘美,以泉洗伤,即刻痊愈。后知为龙女所助,“龙女泉”由此得名。东岩西北谷有一泓清泉名“龙女泉”,相传僧地藏初结茅,绕行择居,颇渴,有女告以泉处,地藏发石果得泉。此即“龙女献泉”故事的由来。东岩云舫旁有东崖钟楼,前行有东崖禅寺、观音庵等景。再前行可到百岁宫及新建的五百罗汉堂。

东崖云舫东崖脊顶,巨石方正,其形如舫,故有“东崖云舫”之称。明时在脊顶建寺,万历年间名“东崖精舍”,民国初建5层走马通楼,安单接众,遂为十方丛林。1934年1月遭火毁。现寺由住持僧果慈于1995年至1996年在原址重建,坐北朝南,民居风格,内有大雄宝殿和地藏殿。殿南悬崖建有”飞弘桥”,中有六角亭,一桥连接大殿与悬崖,”天堑变通途”。东崖禅寺设计精巧,风格清新,雄踞峰顶,气势磅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颐浩禅寺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颐浩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颐浩禅寺位于青浦区金泽镇南市。始建于宋景元年(1260年),相传原为南宋宰相吕颐浩故宅为寺名而得名,旧名草庵,又名永安庵。后吕氏故宅归旧族费辅之所有,改建经堂,命僧人道崇主持。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奉旨升院为寺,更名为“颐浩禅寺”。建大雄宝殿边门、两庑,初具规模。元朝元贞元年(1295年),扩建大山门、鸳鸯楼、天王殿、弥勒殿、祖师殿、水火神庙香乳堂、文昌祠、凌云阁、微笑堂、天香亭、贝多林、圆通殿、梅雪轩、宜静院,另辟金鲫池和石假山等二十余处殿0院。寺内有各朝名人撰写的碑刻15方,有唐吴道子画、元赵孟fǔ书《金刚经》及其所画的“不断云”等手迹、石刻。

当时颐浩寺规模宏大,殿宇凌空,法幢巍然,可居千僧,遂称古刹。自明洪武十四到十六年(1381~1383年),僧大渊曾加以修葺,以后迭经兵燹,屡毁屡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重修,但规模已不及当初。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农历正月初四,寺大部毁于日军炮火,仅存天王殿、大山门。1958年拆移,仅存“颐浩禅寺记”碑一方,古银杏树撒按株,“不断云”石刻断石14块,殿宇柱脚16块及少许假山石等。

颐浩禅寺不断云石有多块青石组成,原址在大雄宝殿前荷花池石栏上,有元代大书画家赵孟fǔ手迹。全长40余米,石身三面镌刻云朵而得名。建于元朝(1290~1300年间),距今七百余年,又因云朵不同,故又称不同云,现存20余米。

颐浩禅寺于1992年修复后,建造石碑坊一座,重建了观音殿、山门、殿堂、寮房等寺宇建筑。占地4332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 颐浩禅寺于1951年被列为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7月,经青浦区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题寺额“颐浩禅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大连普明禅寺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大连普明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普明禅寺坐落于素有“辽南第一峰”美誉的普兰店同益乡帽山脚下,始建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普明禅寺南望复州河,北依神帽山,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有10000多平方米,殿宇建筑依山势次第而建,殿宇之间,曲径回廊,雕梁画栋,飞檐翼角,蔚为壮观。

帽山具有悠久的宗教文化历史背景,普明禅寺佛教文化底蕴深厚,鼎盛时期, 香火旺盛,每逢初一、十五和庙会之日,善男信女纷至沓来,寺院内外,帽山脚下,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因此闻名遐迩。-年代,寺院被毁于一旦,一片荒芜间,遗址依稀可见。

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不断落实,为弘扬祖国传统的佛教文化,恢复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大家积极呼吁恢复重建普明禅寺。为了满足广大信众的愿望,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据《宗教事务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大连市宗教局和普兰店市宗教局同意批准,于2006年11月8日批复了《关于同意复建普明禅寺为佛教活动场所》的文件。普明禅寺筹建委员会决定在其原址处恢复重建。现在复建的普明禅寺是明清建筑风格,布局为:山门、天王殿、圆通宝殿、藏经楼三层院落。全寺建筑中轴线依山势次第布置梯级院落,庭院规划整齐有序,自外而内,殿宇重叠,院落互变,高低错落,主次分明。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兴。今逢盛世,国运昌隆,政通人和,佛法昌明,民生福泽,借此盛世之因缘恢复修建普明禅寺,功不唐捐,福被群生,有利于促进大连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普明禅寺的工程建设,得到了大连鑫凤集团总经理林忠凤女士的鼎立支持,发大愿心,做大功德。愿更多有善缘的人士,广种福田,随喜乐助。兴建寺院,十方共享,一分奉献,万世福田;人天路上,修福为先,功德林中,布施第一;因缘难逢,际遇难求,众擎易举,众志成城。惟愿诸佛菩萨早现金容,佛光普照,古刹生辉。

仰祈十方善信及社会各界贤达人士,以普度众生为悲愿,以弘扬佛法为己任,共同发心,广行布施,积福行德,随喜功德,为修建道场添砖加瓦,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共襄盛举。凡发心捐款者,均为其回向并刻功德碑,以期芳名与古寺同寿,惠泽与日月同辉,功德永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普光禅寺古建筑群

全文共 5433 字

+ 加入清单

普光禅寺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光禅寺,坐落在湖南张家界永定区城东,前有天门山,后有福德山(即今子五台),是一座历史悠久,名声远播的寺庙,故有“江南名刹”之称。又名普光寺,原是一片古建筑群,包括文庙、武庙、城隍庙、崧梁书院等,现仅存普光寺、武庙与文昌祠等建筑,其余部分,或毁于兵燹,或毁于火灾,或因愚昧无知被破坏。普光寺共占地达8618平方米,供奉僧系佛门五宗之临济宗,常住僧侣达50—100人,除主持与管理本寺外,还管辖原大庸近百座寺庙,有几届主持都是佛门名人,曾先后6次在普光寺举行龙华大会,不仅有本省的,而且有江南其他各省的数千名佛教徒在这里受戒,故有“江南名刹”之称。普光禅寺的主要建筑有大山门、二山门、大雄宝殿、罗汉殿、观音殿、玉皇阁、高贞观等,具有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古代建筑史、领略佛门的好去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观赏价值。

普光禅寺又名普光寺,原是一片古建筑群,包括文庙、武庙、城隍庙、崧梁书院等,现仅存普光寺、武庙与文昌祠等建筑,其余部分,或毁于兵燹,或毁于火灾,或因愚昧无知被破坏。普光寺共占地达8618平方米,供奉僧系佛门五宗之临济宗,常住僧侣达50—100人,除主持与管理本寺外,还管辖原大庸近百座寺庙,有几届主持都是佛门名人,曾先后6次在普光寺举行龙华大会,不仅有本省的,而且有江南其他各省的数千名佛教徒在这里受戒,故有“江南名刹”之称。普光禅寺的主要建筑有大山门、二山门、大雄宝殿、罗汉殿、观音殿、玉皇阁、高贞观等,具有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古代建筑史、领略佛门的好去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观赏价值,被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农历丙午年)侯昌铨编撰的《湖南永定县乡土志》记载:“迤东有普光寺,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农历癸已年)指挥史雍简建,本朝(按:指清朝)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农历癸丑年)协镇史城重修。寺有白羊石,雍简建寺时,见白羊满山,逐之入土,掘之见石,其下有窖金。遂发之,以金修寺,寺成入奏,赐名普光石。”又据《续修永定县志》载:雍简在白羊山“见白羊一群,逐之,一羊化白石,余入土中,掘之,获金数瓮,悉以修庙,闻于朝,敕名‘普光寺’,均系皇上赐(命)名。根据史料记载,普光寺比北京的故宫还早建7年(故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比湖北武当山金殿早建3年(武当山金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四年,即公元1416年),更比四川峨眉山仙峰寺与报国寺早建100多年。

游览普光寺,第一景便是大山门与二山门。“山门”,本来是对佛教寺庙建筑中一般殿堂的称呼。中国佛教寺庙的规模因各地情况不同,故大小不一,其布局也不尽相同:有一门一殿的,有三门一殿的,也有四进七殿的,还有入门见殿的。普光寺则是三门三殿,即:空门、天相门与天作门、大雄宝殿、罗汉殿与观音殿。因普光寺庙建在僻静的白羊山,所以“三门”又称“山门”。据考证,原来的“三门”有的已不存在,现在的“山门”是修复后的作品,内行人一看便一清二楚。这山门座北朝南,前对天门仙山,后倚福德山(又名“子五台”),前面还有广场,视野开阔,站在山门前面,可以远眺天门山与仙山溪、崇山等许多景观,永定城的崇文宝塔、东正街也一览无余。大山门正上方有“普光禅寺”4个金色的大字,两扇大门为木质厚板拼钉结构,朱漆红色,显得气宇非凡,古色古香。

进入大山门,面对大雄宝殿,在山门内的两边可以看到两尊大菩萨,它们就是佛教里最著名的哼哈二将,这两位大将,他们睁眼鼓鼻,上身裸露,体魄健壮,手持武器,为大力士与大武士模样。其神态威严,怒视凡间,胆小的见了还真有些害怕哩!提起哼哈二将,他们的来历是这样的:他们两位原来都是佛国里的金刚力士。据《大宝积经》记载,哼哈二将手拿金刚杵(是一种十分坚固而又锋利的古代作战武器),本是保卫佛国的夜叉神,用今天的中国话讲,就是把守山门的两位警卫大神,或者叫两位把门将军。他们原来都是有名有姓的:哼将,原名郑伦,原是商纣王的大将,是度厄真人的弟子,他拜度厄真人为师。由于郑伦虔诚拜师,认真学法,因此深得度厄真人的钟爱,于是度厄真人很快授他一种法术,这就是“窍中二气”。他在“警卫”中如遇盗贼,只要鼻子一哼,就会响如洪钟,并随响声喷出二道白光,可吸敌人魂魄,所以,任何敌人在他面前都会失败。哈将,名叫陈奇,他腹内有一道黄气,如果遇到敌人,只要张口哈出一口黄气,同样可以吸敌人的魂魄,使敌人呆若木鸡,举手就擒,置敌人于死地。

大雄宝殿是普光寺内最大的殿堂,也是这座寺庙的主体建筑。它坐落在白羊山的一座土台上,居高临下,阳光普照,游人一踏进大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雄宝殿”及其匾额上的4个金色大字。这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手书真迹,苍劲有力,嵌在殿上,显得十分壮观,威严。这座大雄宝殿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重修,后来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与光绪各个时期也修葺过。198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又拔专款进行抢救性大修。三尊塑像普光禅寺大雄宝殿的后背并未按佛教故事塑像,而塑的是文殊、普贤与观音三尊塑像,下面分别介绍。何谓“普贤”?佛经上讲,他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释迦佛的右胁侍,专旨“理德”,表“大行”。他的职责就是将佛门的“善”,普及大一切地方去。《华严经》上说,普贤是诸佛之子。而《悲华经》上又说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第八子,文殊菩萨、大乘至菩萨是他的兄弟。此外,还有把普贤说成是女性的,如《小乘经》就说他是妙庄王的第二个女儿。

罗汉殿是以供奉罗汉诸神而得名的。这罗汉殿紧靠水火二池。殿内塑有十八罗汉,行态各异,造型生动,群像甚怪,观后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据佛经记载,十八罗汉原只有十六罗汉,都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均是历史人物。所谓“罗汉”,它是音“阿罗汉”的略称。佛教教义认为,一个人因修行的功夫不同,故取得的成就也便有高低之分。所取得的每一种成就都叫做一个“果位”,而“阿罗汉果”便是小乘佛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果位,但在大乘佛教中则低于佛、菩萨,是第三等。佛教认为获得这一果位,就可以清除一切烦恼,0一切功德,永远免除投胎转世(生死轮回)之苦。凡获得阿罗汉果位的人可称“阿罗汉”(简称“罗汉”),也都可以享受人间供奉。佛祖曾明示:十六罗汉,可不入涅盘(死亡),常住人间,弘扬佛法,享用人间供奉与祭祀。佛经上说是十六罗汉,为何又成了十八罗汉?后加上去的两位,一说是著《法住记》的庆友和尚与译经和尚玄奘,一说是伽叶与布袋和尚。清朝皇帝乾隆则定十七罗汉为降龙罗汉(即伽叶尊者),十八罗汉为伏虎罗汉(即弥勒尊者)。

普光寺罗汉殿内供奉的是十八罗汉,现罗汉殿,除了观赏群塑诸罗汉以外,这个殿里的建筑艺术也是值得一看的。该殿始建于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重修。殿内16根大木柱,无一根不是歪斜的。自古就有“柱曲梁歪屋不斜”的说法,这在力学上也是一大创造,为全国寺庙建筑所罕见。以前,罗汉殿上面还供有24诸天像,并藏有木刻《金刚经》印刷版与佛经40箱(可惜已毁)。楼中间设有藻井,终年承受下殿袅袅上升的烟雾熏蒸,故使所藏经书无虫蛀,也不受潮,此法非常科学,也非常简便、经济。

“大悲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这两句话,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为佛的宗旨。据佛教教义上讲,观世音在遥远的过去即“无量亿劫”、悉心听千光王静如来说法,从而立下誓言,要“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观音菩萨原名妙善,本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她生的很美,到了出嫁年龄,妙庄王便为她选择佳婿,然而她却誓死不嫁,一心想要出嫁为尼。妙庄王大怒,在一气之下便将她赶出了王宫。妙善出嫁后便苦苦修行,以后修成菩萨。后来,妙庄王身患重病,危在旦夕,妙善为了给父王治病,就化作一老僧前去奏道,告诉他此病很重,百药难医,只能用亲身女儿的手眼才能治疗。妙庄王听后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妙善这位“老僧”便又告诉他:“香山有一位仙长行善救人,救他即行。”殊不知香山仙长也是妙善所化。结果,那位“仙长”就断手剜眼,献给了妙庄王。妙庄王难病治愈后,方知那位献出手眼的仙长就是他被赶出去的亲生女儿,于是痛心疾首,悔恨交加,并叩拜苍天,请求苍天为三女儿恢复手眼。妙庄王拜罢,妙善的手眼很快就复原了。从此以后,庄王也皈依了佛门。

玉皇阁,座落在观音殿以东,居高贞观之上,是普光寺的制高点。站在玉皇阁三楼远眺:巍巍天门山,崇山,阴山与澧水两岸风光可以一览无余。东门坪,官黎坪,永定城,大小街道,高层建筑尽收眼底。真是“坐到层里看天下,天下都在吾眼下。”玉皇阁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重修。昔日的玉皇阁,层层供有神像。不仅供奉玉皇大帝,还供有一百零八尊天罡地煞像。更巧妙的是,以前还供五尊活神像。所谓“活神像”,就是地板下装有木制暗道机关,香客或游人走路进殿时,只要不知不觉踏上“暗道机关”,那五尊菩萨就伸脚瞪眼,动手拥抱,如不知内情,会吓你一跳。如今,108尊天罡地煞像与那5尊活神像都已毁,但玉皇大帝与金童玉女还在三楼接受人间香火与祭祀。那玉皇大帝居高临下,平视前方,两手扶膝,神态自若镇定,似正在视察乾坤……玉皇大帝两边的胁侍——金童与玉女也神态自若,各司其职,正听从玉皇大帝随时使唤。

高贞观,据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考察,系宋未明初建筑物,它是道教之观,占地达27.4米,进深11.4米,道宽21.4米,其建筑风格为单檐歇山式山顶,脊栋下有攀间,驼峰与同梁、柱基与木柱间平质板,普光寺其他各殿绝无仅有。高贞观内供“三清”道教神像。所谓“三清”,便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清”为道教最高神。其中元始天尊又为道教首席,称道门第一大神。所谓“元始”,即指宇宙起源之本原。灵宝天尊是道教第二大神。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居第三把交椅。“三清”,主要指他们住的三清天与三清境。三位大神主管三天之仙境。

武庙庙内供奉“三国”故事中的关云长关公与他手下的得力干将周仓与关平。提起关云长,在中国几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想当年,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关公刀起,秦琪头落”,是何等的威风!关云长一生除了英勇善战以外,还与刘备、张飞“桃源三结义”,一心扶持刘皇叔,忠心耿耿,尽忠保国,义重如山。他死后,全国各地都修庙宇,供他的神像,以此来纪念他。如在他的家乡山西河东解州,就建最大的武庙。在全国各地道观也有他的庙宇,供奉他的神像,并称颂他为“关公”、“关帝”、“武圣”等。

普光寺内,建有钟鼓二楼,高7米,二楼各占地7.2平方米。根据佛教规定,两楼的位置均设在寺院前部。两楼名称为东钟楼西鼓楼。钟鼓二楼的作用,不仅用于报时,同时也具有宗教宣传作用。《增一呵含经》讲:“洪钟震响觉群生”,“昼夜闻钟开觉悟”。鼓楼,为北魏时期李崇所创。起初用于传递信号,便于擒拿贼盗。史书载:“北魏时,兖州多盗。李崇为刺史,乃村置一楼,盗发之外,双槌乱击,四面诸村始闻者,挝鼓一通,次复闻者,以二为节次。后闻者以三为节次,各击鼓千槌。诸村闻鼓,皆守要路。是以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之内。其中险要,悉有伏人,-始发,便尔擒送。”这便设钟鼓二楼的作用与来历。今天的钟鼓二楼除上述作用以外,还到供游人休息、拍照与观光。

最早来太阳山驻锡的是西晋高僧祖师妙音禅师,他在太阳山南麓建普光寺,开设道场,广收门徒,讲经-,焚香-,名声大振,妙音禅师善驯鹿,在寺院旁辟有鹿苑,且自己经常乘白鹿出入山门,人们称他“白鹿禅师”称普光寺为“白鹿寺”,据说妙音禅师实为三祖僧璨化身,六祖慧能闻讯后立马来到太阳山,为仰慕前辈祖师尊容,慧能曾在此隐居三年,之后,来太阳山驻锡的有曹洞宗僧人梁山缘观,他自称“梁山老汉”,留有偈计:“梁山老汉一曲歌,格调奇特人难和”句。再之后,临济宗高僧师远禅师来太阳山主持佛事,他精通禅理,留有《十牛图颂并序》行世,该图用十幅图画描绘牧牛过程,从寻牛觅心到归家稳坐,已此阐释修行方法与顺序。《十牛图》在禅林影响很大,它不仅流行国内,引起后世僧众吟和,而且远播韩国、日本、泰国受到国外佛教徒的看重与称颂。除普光寺外,太阳山著名的寺庙还有建在山顶的祖师庙,庙中常有云气飘出,人们可凭借它的形状、浓淡、走向预测天气,占卜晴雨,十分灵验,还有建在太阳山西北麓的灵泉寺,寺内有一股清泉涌出,常流不断,人称“龙泉”,这泉水清凉甘甜,若喝上一碗,可令人神清气爽,若喝下二碗,可使人浑身轻松,有病去病,无病消灾延年,此外,还有建在太阳山东麓的观音寺、西麓的洞泉寺、北麓的兴国寺,他们都一个个拥有许多美丽神奇的传说。为了弘扬佛教文化,开发太阳山旅游资源,游遍了全国名山大川和国外佛教圣地的旦领法师意决在太阳山驻锡,募凑巨资在太阳山兴建现代化佛教园地,用高标准、高起点、高科技重建太阳山普光寺,再现昔日普光寺风采,目前该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建设资金已部分到位,勿用置疑,随着普光寺的重建以及太阳山景点的逐个开发,太阳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秀丽、更加诱人。

地址:张家界市永定区解放路70号

话:0744-8292697

开放时间:

目前整修中,不对外开放。

交通

市内乘坐1路、4路内环、4路外环到文昌阁站下,5路到十字街站下,8路百货大楼站下可到。

门票

门票20元(学生凭证半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蜀山显圣禅寺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蜀山显圣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明清之际,宜兴素有“禅窟”之称,蜀山则擅荆溪之胜,大游览家苏东坡居士,归老独山,躬耕二顷田,见独山峰峦如黛,清溪萦绕,脱口赞曰:“此山似蜀”。自此宜兴独山易名蜀山,显圣禅院就座落于这蜀山东麓,山水对峙,秀不可掩。

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前,在此遇太湖股匪追击,途经蜀山,当时蜀山陈氏三姐妹,见情况紧急,急中生智,将刘秀藏于乱草堆中,刘秀因而得救,三姐妹为保贞洁而自溺于蜀山东麓金鸡滨。刘秀称帝后,为报救命之恩而建庙纪念,并敕封为圣母三姑夫人庙。清乾隆年间改称为“显圣禅寺”,该寺于文革期间被毁,今在原址重建。

景区地址:江苏省无锡宜兴市丁蜀镇蜀山显圣路

乘车线路:宜兴市内乘5路公交在通蜀路站下车,后沿通蜀路东行至显圣路可达。

丁蜀镇: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东濒太湖,西部为天目山余脉,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14万,属宜兴市市区。2000年江苏省将宜兴市规划定位为“我国著名的陶都,江苏省重要的工业旅游城市,苏、浙、皖接壤地区的商贸综合服务城市”。 丁蜀镇山水相依,风景秀丽,人文荟萃,是著名阳羡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江南旅游胜地之一。 丁蜀镇以盛产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无锡斗山禅寺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无锡斗山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斗山禅寺原是千年古刹,是无锡地区第二大禅寺,规模仅次于马山祥符禅寺位于锡北八士镇境内,原寺庙文革时被毁,于1998年重建,新寺庙按佛教传统造型,建筑雄伟壮严,佛像齐全。

斗山禅寺历史悠久,相传西汉时期,斗山就建有“三青寺”,公元十五年新建了斗山寺,一八六一年斗山寺毁于战火后,建造了“玉皇殿”,法不孤起,遇缘则兴。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就在斗山寺百废待兴,无依无靠之时,一九九七年秋,上法下海法师应邀来到斗山,慈爱众生之大悲心自然流露,发大誓愿,作狮子吼,依然接受了斗山寺。

从此,开始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创建道场之艰难历程。斗山重建庙宇,命名为斗山寺。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园陵路

乘车线路:无锡市内乘738路公交在翠竹路站下车可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金泉禅寺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金泉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金泉禅寺是佛教寺院,该寺始建于唐僖宗乾符四年,原名金泉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嘉靖年间,曾多次重建。建有山坊、日落金泉亭、烟雨观舟亭、归人唤渡亭、石塔、梅园、樱桃渡等名胜。1983年3月,安陆县政府作出决定,在原金泉寺遗址修建金泉禅寺、建太白公园。1999年在省内高僧道根老和尚的10多位弟子和安陆市拥有众多信教群众的要求及倡导下,集资维修金泉恢复金泉禅寺,经安陆市人民政府同意,并报省民宗委批准,于2001年10月5日为正常的宗教活动场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老和尚亲笔题写了“金泉禅寺”寺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堂二里大佛禅寺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堂二里大佛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佛禅寺位于霸州堂二里镇的格达村。进入霸州地界,途中路边有一牌坊,上面醒目写着“堂二里大佛禅寺”。从此进入就可以到达大佛禅寺。该寺占地近40亩,累计投资9000万。佛寺建筑宏伟庄严,环境清雅安详。

大佛禅寺山门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前拱卫着两只威猛的石狮。正中拱券式殿门上嵌竖匾,蓝底黄字书大佛禅寺四个大字,两侧写有佛日增辉、正法久住,红底黄字,格外醒目。山门殿内因为放有四大天王像,所以也应该是天王殿。殿内正中位置正在砌佛坛,边上放着弥勒菩萨的坐像和韦陀的立像等待安放。过山门殿是个很大的院落。院子正中立着露天观音像,两侧的二层小楼像是僧人、居士的寮房或其它办公用房,观音像的后边是正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上檐匾额为真如正觉,下檐匾额为大雄宝殿。大殿两侧立有一座像是钟楼和鼓楼的建筑,小楼两侧有连廊分别与大殿和配房相连。

走过正殿,后面还有一座三层楼殿,底层为砖石结构,开有八角菱形窗,饰有花格木窗棂。上面是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面阔七间,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绿琉璃瓦剪边。

景区地址:河北省霸州市堂二里镇佛缘道

乘车线路:霸州市乘开往堂二里或天津方向的班车,到堂二里下车后在乘当地小巴至大佛禅寺即到。

景点位置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佛缘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虚云禅寺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虚云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虚云禅寺,位于石家庄郊区于底村北,其前身是重胜寺,该寺建于后周,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对其复修,令古刹面貌焕然一新。

虚云禅寺山门里,弥勒笑佛中间坐,四大金刚立于两旁。笑佛背后为着金甲的韦驮菩萨。大雄宝殿前为13米宽、24米长的纪念堂,经堂正门与天王殿后门相对,门口上方有浮雕一幅,刻画着佛教的象征物0。大殿内礼释迦牟尼,端坐于中央莲坐之上,左右有迦叶和队难护持,左有观世音像,右有阿弥陀佛,东边还塑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现为比丘尼道场,内住比丘尼近10名。

原来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端坐于中央莲坐之上,左右有迦叶和阿难护持,左有观世音像,右有阿弥陀佛,东边还塑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可惜释迦牟尼被红绸裹身,难见真容。殿内塑像,均为明代时修塑。

今年新落成的大雄宝殿。2005年初,柏林禅寺0、香港旭日集团总经理杨勋先生到虚云禅林礼佛,见寺院没有足够大的大雄宝殿,遂发愿捐资,新造一所与寺院规模相配的大雄宝殿。2006年3月19日工程正式开始,同年底全部主体及内装修完成。新建的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绿琉璃瓦顶的仿唐建筑,总建筑面积640.5平方米,共投资215万元。

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石家庄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北靠保定,东临衡水,西倚太行山。与北京、济南、天津三大都市几乎等距相望,位置优越。现辖6个区、12个县、5个县级市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16.3788万人,其中市区面积455.8平方公里,人口286.2万人。

石家庄市旅游资源丰富,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0余处,各类文物景点多达1200余处;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驼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苍岩山、嶂石岩),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封龙山、天桂山);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五岳寨),省级森林公园7处(仙台山、驼梁、南寺掌、赤支、龙州湖、西柏坡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普化禅寺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普化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普化禅寺(原名青龙庵),座落在余干县西北部鄱阳湖东南湖滨区,即大塘乡南龙岭境内,有公路直达山门。该寺始建于清代圣祖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古时,此外其山兀立,苍翠可揽,修筑婆娑,树木参天,岗阜绵延,沃野无计,芦苇丛生,碧波荡漾,庙宇巍峨,香烟缥缈。

清代仁宗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释慈云、释慈善苦修重振,扩建殿堂、客房和寮舍,佛像庄严,金容炳焕,晨之呗咏,声达崖谷,毗邻善众,接踵而至,俨然一方古丛林,其规模可观,誉为饶州十大寺庵之一。

文革浩劫,殿堂佛像几毁殆尽,一切焚务从此停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广大善男信女倡议重建古刹。1994年礼请南昌市佑民寺首座和尚释圣寿(俗名吴玉书,本地人氏)。1995年修复该寺批文下达,即择日开工,年底大殿上梁,第二年大殿落成,敬塑佛菩萨像多尊。1999年建地藏殿,佛像开光庆典。第四年铸金钟,制法鼓,置宝鼎,建客房寮舍。第六年建寺院大围墙。2001年平整地面……。下步计划筹资建天王殿、念佛堂、观音堂、伽蓝殿、祖师殿、藏经楼、客堂、库房、山门、放生池、接引桥、化身窑、殡葬堂等主辅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阳春崆洞岩禅寺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阳春崆洞岩禅寺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阳春崆洞岩禅寺 位于阳春市城西4公里处的崆洞岩洞口。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原正门向西,建有玉皇、文昌、观音、韦驮等阁。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阳春县知县姜山重修禅寺,改正门向东,增建山门、禅房、厢房、金刚塔、三宝殿等建筑。后多经修建,古貌犹存。

禅寺内建筑分置在岩洞的三层洞府内。进入山门为第一洞府,包括厢房、金刚塔、大雄宝殿;拾级而上是观音阁、韦驮阁、六祖阁等,为第二洞府;玉皇宝殿、文昌阁建于最高祠府。当代添建的望月亭耸立在西门的最高点。

大雄宝殿,又名三宝殿,砖木结构,单开间,面阔6米、进深5.4米,抬梁式屋架,由4条六棱花岗岩石柱支撑,木质斗栱雕刻卷云纹,左侧有横门。殿内塑座佛3尊,通体鎏金。

玉皇宝殿、文昌殿建于明代,重檐歇山顶,左右墙以线砖叠砌,镶嵌釉陶窗,古朴典雅。

禅寺亭阁依山洞地面起伏布局,回廊结构紧凑,幽深曲折贯通,与洞内奇岩怪石融为一体。禅寺内还保存着明代至民国时期的摩崖石刻31题、碑刻13通。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大正禅寺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大正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正禅寺(九龙岩)大正禅寺位于县城西7.5公里的新街乡石丰村平顶山下,始建年代不考,乾隆三年,应参和尚重扩禅正寺,值田地若干亩,现有碑记。大正禅寺后方有一天然岩洞——九龙岩,此岩门不高,可容二人并肩而入,进洞后清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越数步往左爬上石阶,内有一台地,宽约90平方米,纵横卧着九条石龙,其身长2至3米,或盘或伸,体态圆圆,鳞甲片片,手触摸之,滑润冰凉,使人心畏,九条龙体,同一方向,往外延伸,形成九龙共首,真是天工巧设,天下奇观。近年来来此观光、烧香拜佛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信息来源:灌阳县人民政府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庆云禅寺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庆云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庆云禅寺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元驸马都尉蔡梦祥舍宅增广,于是“殿宇钜丽称名蓝”,然而时间推移,世事变迁,雕梁画栋,渐有废圮,“寺旁隙地渐没入民间,僧徒遂散去”1988年泰兴县人民政府批准泰兴县佛教协会筹备小组修复庆云禅寺的申请,1989年泰兴县佛教协会正式成立,会长智林、副会长果林、宏惠法师全力以赴本寺修复工程,1990年工程告竣,获准对外开放,1995年0塔修复落成。1997年庆云禅寺增建钟鼓二楼,庆云禅寺分庙院和塔院两个部分。庙院座北朝南,山门内东西两侧分立着严守佛门的哼哈二将。进入院内,两旁岿然耸立着钟鼓二楼。顺甬道前行至天王殿,供弥勒、韦陀和四大天王。天王殿北为大雄宝殿,供奉如来佛。殿东为观音殿,西为地藏殿,后为藏经楼。庙院西厢房中间有一门通向塔院,内有一座0塔,高五层,外形八角,内形正方,登上塔顶,一览无余。寺内遍植名花异草,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衬托着宝塔的巍然雄姿,今日庆云禅寺所在地,旧时形似葫芦,故名葫芦湾。也有人以为此地状若金瓶,又称金瓶湾。清顺治中,僧人宝莲宴坐、经行于此,后在成延珍、沈兆丰、陆士明、季显庸、徐九皋等诸多善信资助下,建造0庵和0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虎溪禅寺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虎溪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虎溪禅寺大门,始建于明朝年间。

进门后有三个碑。桥为渡虎桥,桥下就是虎溪。这是是一个天然的石洞,里面有一只老虎,虎旁边有一个伏虎罗汉。据导游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满月升起时,老虎的眼睛就会发出光芒,附近的人可以听到老虎咆哮的声音。这当然是传说,其实老虎眼睛会发光是月亮照在老虎的眼睛上反射的光。这样看来,不仅仅是八月十五,每个月十五老虎的眼睛都会放光。

虎溪禅寺和白鹿洞寺背靠背的存在,满山巨石,奇险天成。虎溪夜月和白鹿含烟分别是厦门大小八景之一。

景点位置

厦门市思明区虎溪岩路5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福慧禅寺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福慧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福慧禅寺,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四年( 1026年),五进院落,红墙碧瓦,巍峨庄严。寺内有天王殿,观音殿、罗汉堂、藏经楼等,整个建筑风格独特,浑成一体。尤其是大雄宝殿,巍峨壮观,气势非凡。福慧禅寺自建寺一直佛事兴旺,香火不断。有江北第一古刹之称。抗日战争时期,被称为“中国保尔”的吴运铎同志曾在寺内设立苏北新四军造枪所。1967年文革期间,福慧禅寺遭毁。200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募款重新修复,各界仁人志士慷慨解囊。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耗资600余万元,一座全新的福慧禅寺于(农历)2001年腊月初八修复开光。修复后的福慧禅寺,既保存了原来的精华,又融入了时代的特色,殿宇高大雄伟、金壁辉煌,佛像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如今这里是钟声长鸣,香客如云。

黄桥开发区(黄桥镇):黄桥,地处长江北岸,是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镇。全镇辖区面积72.4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其中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6.3万人。黄桥历史上素有“北分淮倭,南接江潮”的水上枢纽之称,334省道、如黄线、姜八线在镇区内交叉穿越,宁靖盐和宁通两条高速公路从黄桥擦境而过,新(沂)长(兴)铁路在黄桥设有客货编组站。 黄桥始建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距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龙山灵云禅寺遗址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龙山灵云禅寺遗址为济南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灵云禅寺遗址位于莱芜区茶业口镇南嵬石村龙山风景区内,年代为不详,类别为古遗址。

2004年12月30日,龙山灵云禅寺遗址被公布为济南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茶业口镇:莱芜市莱城区茶业口镇位于古齐鲁长城脚下,地属纯山区乡镇,面积185.6平方公里 ,辖60个行政村 ,12634户,3.6万人口,耕地面积34068亩,山林面积93000亩,林木覆盖率57%。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东接淄博,北连章丘明水, 西通省会济南,南属莱芜。乘车到与周边城市最远的省会济南一个小时里程。境内普雪,仲临两线于镇政府广场前交汇而过,镇村路年内实现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嵕山金禅寺舍利塔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三嵕山金禅寺舍利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三嵕山金禅寺舍利塔

屯留县城西北25公里处,三嵕本为三峰所聚之意,这里的三座三峰一名麟山,一名灵山,一名徐陵山,其主峰麟山在东,为丛岭迭峰之首,所以三嵕山又名麟山。因为有了羿射九日的故事,所以三嵕山自唐代起就开始在山上修建庙宇,除三嵕大庙外,还有先师庙、金禅庙、唐王庙、喜神庙、关帝庙、黑虎神庙以及金禅寺等。当地百姓对所有神灵统称“老爷”,三嵕山山上神庙众多,“老爷”也多,故三嵕山就被俗称为“老爷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