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淮安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门票(通用20篇)

药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肯定都不陌生,但是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它的安全问题。我们平时在买药品或者是一些保健品时,最担心的就是买到假货。此时我们是可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网来查询购买的是否是假货。那么如何查询呢?下面就带大家来操作一下。

    浏览

    1491

    文章

    419

    篇1:山东沂水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山东沂水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沂水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沂水县境中部,依托流经沂水城区的大沂河规划建设,已形成水面350公顷,总面积3394公顷。规划区中段紧靠县城,北段为全省第三大水库跋山水库,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8°25′47.03″—118°36′53.36″,北纬 35°39′13″—35°57′50.53″,北起泉庄镇龙骨洞村,南至许家湖镇园里村和沂南县交界,以跋山水库和沂河河道为主体,总面积3394 hm2,其中湿地面积2709.3 hm2,湿地率79.83%。该湿地公园是典型的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组成的综合生态系统,自然景观独特,植物资源丰富,是众多鸟类理想的栖息地,周边人文资源丰富,民俗底蕴厚重,有较重要的保护、科研、生态教育和观光价值,具有开展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区域优势和基础。该湿地公园的建设,是“建设全景沂水,发展全域旅游”和生态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当地水质、生态和居民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牡丹江沿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082 字

    + 加入清单

    牡丹江沿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黑龙江牡丹江沿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牡丹江市区东南部,公园贯穿牡丹江市区,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 858.47 公顷,批建时间2015年12月31日。黑龙江牡丹江沿江国家湿地公园属于生态保护型河流湿地。以保护牡丹江优良水资源、重要水源涵养区为出发点,以构建完整湿地生态系统,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保障松花江流域生态安全为目标,以深厚的湿地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展示为内涵,建设集湿地保护、牡丹江历史文化展示、科普宣教、科研监测及湿地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牡丹江市因牡丹江从市区穿过而得名,这里四面环山,中部平坦,是一天然盆地,因距日本海较近,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有"塞外江南"的美誉。牡丹江自然风光秀美,夏季气候宜人,冬季雪质优良,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牡丹江市还是历史源远流长的城市,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距今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早在 60 年代初就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

    牡丹江是满语的音转,含义为"弯曲的江",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牡丹江水域的一大特色。而在牡丹江湿地公园内,水面宽阔,江水平缓,上下游景观各异,风光绮丽。在牡丹江市区段,在北岸的八女投江广场及对岸的牡丹江广场上,可以凭栏远眺,尽览牡丹江雄浑壮阔的身姿;在湿地公园下游各个跨河大桥之上(例如铁岭河大桥、青梅大桥),牡丹江则尽享妖娆。清澈缥碧的牡丹江水奔流不息,河道迂回曲折,犹如逶迤的长龙,汇川东向,川容如画,碧水微澜,蜿蜒旖旎,在的温婉情境中呈现出一种舒缓荡漾的水系景观。牡丹江自西向东从城市当中穿行而过,绵延悠长的河道两岸随着地势起伏交错,城市山林的转换变化,形成了引人入胜的地文景观。

    牡丹江湿地公园横穿牡丹江市区,距牡丹江海浪机场1.5公里,交通非常便利。牡丹江雪堡位于湿地公园范围内的牡丹江江心岛处,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自从2001年第一届雪堡举办后,雪堡就一直是牡丹江市的象征;是牡丹江人民的骄傲;也理所当然的成为雪城牡丹江对外宣传的主打品牌,与冰城哈尔滨的冰灯大世界相互补充,遥相呼应。每年接待游人达10万人次。牡丹江湿地公园北侧有八女投江广场、南侧有牡丹广场,两个广场是牡丹江市著名景点之一。湿地公园边缘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较好,为公园以后的旅游开发提供了条件。

    我公园在保持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状况的前提下,计划根据总规划要求,结合湿地公园实际情况,聘请专业设计单位对湿地公园进行的详细规划。主要建设内容有:生态绿岛、亲水乐园、湿地寻踪、科普宣教型湿地旅游等项目。诚挚欢迎社会有识之士共同开发建设我们的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852 字

    + 加入清单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宁夏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吴忠市西北,利通区与青铜峡交界处,呈狭长带状,北起清水沟,南至利通区与青铜峡市分界线,东西大致以滨河大道外侧100米绿化带为界,同时包括梅家湾湿地、树木园、景观水道、怡养园等湿地和绿地,总面积约为28.76平方公里。

    2009年底,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宁夏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3年10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

    湿地公园周边用地类型主要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居住用地、农村建设用地、道路用地、水域等;湿地公园范围内除大面积的水域外,还包括河滩地、公共绿地、农村建设用地、园地、耕地、道路用地等。

    一、湿地公园规划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林业局批复建立的宁夏十二个国家湿地公园之一,共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即:湿地保育区、湿地体验区、合理利用区、湿地功能展示区和服务管理区。五大功能区相辅相成,维护和保持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完整性。近年来,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积极争取国家对湿地保护与恢复方面的资金支持,以推进湿地生态的保护和恢复工作,2011-2015年共争取到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共计1100万元,主要用于湿地生态恢复、湿地监测、科研宣教、巡护管理等方面。共恢复湖岸植被34.5公顷、栖息地恢复建设10公顷、营造景观防护林带27.7公顷、湖泊清淤6万立方米、每年生态补水800万立方米、修建水位控制闸门5座,购置各种观测、检测设备二十余套。近年来,按照市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市园林局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地区实际,依托吴忠市湿地总体规划,积极组织湿地建设,发挥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保护农田、美化环境等诸多效能,在维系宁夏黄河平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湿地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生态林业发展势头强劲。

    二、主要湿地类型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的湿地类型比较简单,是比较典型的西北内陆黄河上游河流湿地,黄河水面、河滩湿地在天然湿地中占主要部分,湖泊湿地、人工湿地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工湿地主要以养殖业为主,主要养殖草鱼、鲤鱼、鲢鱼等,为当地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同时作为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补充,也为水禽提供了特殊的觅食、栖息场所。

    三、湿地公园特色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具有特色鲜明的建设特色和资源特色。

    (一)建设特色

    1.以水为脉,确定了湿地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吴忠市地处宁夏平原腹地,黄河穿城而过,流经市域69公里,引黄灌溉历史悠久,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2003年以来,吴忠市按照国务院城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打造黄河金岸,加快沿黄城市带发展战略要求,立足吴忠湿地资源优势,统筹城乡发展前景,提出了引水入城,以水为脉,构筑生态水韵城市的总体思路,并逐步丰富、形成了"依托黄河、西移东扩、一带两翼、相向发展、东西呼应,连为一体"的城市发展战略。正式将市区湿地保护和水系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把黄河沿线湿地保护和清宁河、秦渠、清水沟等环城水系整治、建设纳入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划定城市蓝线,明确保护范围,确定建设目标,协调用地手续,制定实施步骤,为顺利开展湿地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治理污染,从源头保证了湿地水环境质量

    吴忠市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绿化美化"两大工程"的实施,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对市区湿地周边环境整治和建设项目的治理和监管力度,对非法开挖砂石料场、填埋垃圾和废弃物引起湿地生态景观破坏的现象进行大力整治,及时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行为。对污染严重的造纸、制革、化工、印刷等行业进行综合整治,进一步控制工业和生活用水对湿地的污染,依法关闭了造成湿地水源污染的11家造纸厂,市区黄河沿线湿地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规划区地表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达到66.7%。通过整治,湿地水源质量显著提高,湿地生态健康得到进一步保障。

    3.植树造林,努力改善湿地周边生态环境,把吴忠打造成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百姓宜居的生态园林城市

    为促进湿地生态功能的有效恢复,吴忠市严格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加大湿地周边生态绿化的规划、建设力度,先后投资总额超过1亿元,实施《宁夏吴忠市滨河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等项目,整治了清宁河、南环水系、清水沟、南干沟等四条环城水系,开挖、扩建了树木园、怡养园等湖泊,恢复湿地面积2000余亩,共完成湿地恢复保护、生态建设75000亩,其中园林景观建设21750亩,经济林建设12000亩,湿地恢复、保护41250亩。

    近年来,又分别在叶盛黄河大桥至青镇黄河大桥段长达28.08公里的黄河两岸,沿滨河大道向外建设平均100米宽的生态绿化带,在清宁河、清水沟、南干沟、南环水系等环城水系两岸分别建设30米至100米的景观绿化带,在清丽园、怡养园等人工湖泊周围建设面积不小于水域面积两倍的公园绿地,完成绿化总面积12000余亩,栽植各类绿化植物500多万株。有效改善了湿地周边的生态环境,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初步发挥,有效促进了吴忠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使吴忠向着"天蓝、地绿、水清"的宜居城市不断迈进。

    •(二)资源特色

    1.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宁夏自治区生态系统一直比较脆弱,属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形势严峻,但黄河横穿吴忠城区,造就了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生态功能,水资源丰富,形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旅游场所。

    2.充足的水资源,为动植物生存提供了保障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水资源丰富。黄河水蜿蜒而过,黄河水域内共有大小河心岛50多个,最大的河心岛枯水期面积约200公顷,河滩湿地一般都长有茂密的芦苇及漂浮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游生物等,自然优美。主河道外分布有多处坑塘水面,自然条件较好,景观水道沿路穿过城市规划区,总长十余公里,为鸟类栖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维持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规划功能布局,尽量维护和保留自然生态功能区原有地形地貌、水系湖泊和原有的湿地物种、生物群落,维护和保持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完整性;并且依据《湿地保护条例》禁止或取缔了与生态建设无关的项目进入,严格控制湿地开发利用的区域和范围;切实加强珍稀物种、乡土树种的保护,严格控制、尽量减少外来物种进入;同时,加强与"湿地国际"等机构合作,争取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教育培训机会;积极配合自治区林业局对公园内和市域范围内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建立资料档案;对于稀有、濒危动植物有侧重地创造条件、加强保护。

    据调查,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

    (一)植物种群,共有维管植物3个植物门,60个科152个属,248个种。这些植物属于蕨类植物门的有2个科,2属4种;裸子植物门的1科1属2个种;其余是被子植物门57科,149属,242种,这些植物中有88种为药用植物。在湖泊中分布着硅藻门、绿藻、蓝藻、金藻、隐藻、甲藻、裸藻等7种浮游植物的69属浮游植物。除湿地的杞柳、柽柳木本植物外,大都以草本植物为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有芦苇、香蒲、水麦冬、假苇佛子茅、赖草、稗草、灯心草、菖蒲、慈菇、扁杆蔍草、泽泻等植物种类,同时还有荇菜、浮萍、眼子菜、狸藻、茨藻等浮水型植物和沉水型植物。除自然分布的植物之外,同时还有人工栽种的大量油松、侧柏、刺槐、杨树、柳树、沙枣、臭椿、白腊、紫穗槐、榆等乔灌木树种。

    (二)野生动物及微生物种群水平,吴忠市湿地主要野生动物共有6纲24目47科162种和82个亚种,占自治区湿地野生动物种类总数(180)的90%。其中甲壳纲1目1科2种;鱼纲3目5科27种;两栖纲1目2科4种;爬行纲2目4科7种和2个亚种;鸟纲13目29科106种和77个亚种;哺乳纲4目6科16种和13个亚种。

    (三)保护动物,根据《湿地公约》规定,经调查认定吴忠湿地公园鸟类有106种和77个亚种,占宁夏鸟类总数(282)的37.6%。在上述野生动物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金雕、小鸨、大鸨、白尾海雕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白琵鹭、白额雁、大天鹅、小天鹅、鸳鸯、鸢、苍鹰、大鵟、草原雕、红脚隼、红隼、蓑羽鹤14种。自治区级保护动物30种。留鸟有19种和15个亚种,夏候鸟有45种和40个亚种,旅鸟有39种和22个亚种,冬候鸟1种,繁殖鸟64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规定附录Ⅰ保护的有1种;附录Ⅱ14种;附录Ⅲ9种。

    四、科教宣传

    我们在公园附近的道路上、出入口及公园内设有道路指示牌、湿地知识宣传解说牌及警示牌,方便游人参观,通过解说牌宣传湿地保护知识,增强湿地保护意识,让湿地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公园工作人员在水域周边设立警示牌,并安排管理人员进行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险情,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保障了游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宣教中心,通过动植物标本及讲解员的讲解工作,让参观游客对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及湿地知识有一个详尽的了解。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采用木板步道和石阶步道相结合的方式,在湖面上方铺设优质木板,将水的柔软与木的古典结合起来,让参观的游人心情愉悦,流连忘返。石阶步道与公园内的建筑相融合,体现了别具一格的回族风情,弘扬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泗县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宿州市湿地公园。石龙湖湿地地处泗县城南15公里处,湿地正常水面约1万多亩,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区内水质优良,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野趣的生态湿地和纯真质朴的田园风光,构画出秀丽的碧水清波,周围分布着明朝开国名将邓愈故里、西楚霸王项羽驻兵地等历史景观,极具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史沿革

    2009年,石龙湖湿地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县政府也把建设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生态旅游,打造“湿地泗州”作为促进泗县发展的一个有力支撑。科学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温泉勘查就是石龙湖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约定,省地矿局327地质队将在泗县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地热预查勘测活动,为石龙湖温泉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10年1月15日,县政府与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正式签定委托书,由省地矿局327地质队负责在泗开展石龙湖湿地公园温泉勘查工作,这标志着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温泉开发建设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2016年9月,通过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名单。

    泗县石龙湖位于泗县城南15公里处,大路口乡、墩集镇境内。湿地面积约1万亩,汛期水面达3万亩,湖泊最深处约10米,是目前保存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水质优良,动植物种类繁多,大面积的芦苇、睡莲、荷花、水浮莲、香蒲、水冲、菱角等野生植物,以及青鱼、鲶鱼、草鱼、鲢鱼、大虾等近百种野生鱼类,栖息着麻雀、大白鹭、野鸡、芦苇莺、布谷鸟、斑鹭、红头长尾山雀等几十种鸟类,以及獾、刺猬、狐、兔、蛇等近二十种野生动物。

    环境介绍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宿州市湿地公园。石龙湖湿地地处泗县城南15公里处,湿地正常水面约1万多亩,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区内水质优良,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野趣的生态湿地和纯真质朴的田园风光,构画出秀丽的碧水清波,周围分布着明朝开国名将邓愈故里、西楚霸王项羽驻兵地等历史景观,极具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湖中有泉眼,周围水温常年稳定在23-24℃之间,当地人称之为龙眼。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重庆铜梁安居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铜梁安居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重庆铜梁安居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重庆市铜梁区,总面积475.28公顷。

    安居镇黄家坝湿地公园位于涪江边上,距琼涪两江交汇处300米,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幅员3000余亩,拥有2000余亩芦苇荡,1000余亩鹅卵石和草坪。拥有越野车赛道、航模跑道和真人CS赛区,曾在此举办过“首届江畔文化旅游节”、“2012重庆铜梁•安居•中国极限越野户外重庆年会”,央视纪录片《安居—与龙共舞》也在此取景拍摄。既可以休闲垂钓,又可以烧烤清凉露营。

    黄家坝湿地公园自然风光秀美,位于琼、涪两江流经安居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两江相汇形成了“两江六岸”独特的自然风光,水中野鸭嬉戏,空中白鹭成行,冲击而成的黄家坝生态湿地公园拥有2000亩芦苇和1000亩草坪,为游客露营观赏提供了平台,是都市人群休闲度假的胜地。杨乐坝、淘河坝为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奠定了宝贵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威海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威海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山东威海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该公园位于威海南海新区,主要包括香水河、金花河、昌阳河部分河段及五垒岛湾潮间带区域。公园建设前原地貌为几条自然水系,通过控制农业污染、清淤除污、截污纳管、水岸保护、野生生物栖息环境营造、湿地文化保护、水体修复等人工保护及恢复措施,对湿地保育区、恢复区及河流两岸、近海滩涂等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和保护。目前,香水河段已基本建成,共投资1.98亿元,完成河道清淤48万立方米,建设驳岸6.5公里,种植绿化苗木约2万棵,两岸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昌图辽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410 字

    + 加入清单

    昌图辽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辽河干流之源,也是东辽河和西辽河交汇处,位于昌图县长发乡的福德店。从福德店至盘锦辽河入海口538千米管理路长,1050米宽。我县全境辽河长187.3千米,堤防和管理路长146千米。辽河干流从我县长发乡的福德店,向南流经五个乡镇场,在通江口乡边家村进入开原市境内。河长82.3千米,管理路长72千米。我县境内东辽河段,河道长105千米,堤防长74千米,北起三江口镇大力村二模屯,向南流经3个乡镇,与西辽河相交汇入辽河干流。

    据统计,辽河保护区内各种野生植物恢复70多种,其中禾木科、莎草科、菊科植物占50%;各类野生动物80多种,其中鸟类58种,有白鹳、白鹭、灰雁等国家一类保护野生鸟类。辽河源湿地每逢春季,冰雪消融,河面上鸥鹳竞翔,洋溢着生机盎然的气息;夏季烈日当空,辽河水碧波荡漾,鱼虾驰游,蒿草飘香;秋季金风送爽,湿地植物繁茂,芦花飘扬,传递着丰收的希望;冬季朔风吹雪,辽河冰封,银白色的世界,北方一道独特风景。

    经地质部门进行地热勘探,在辽河源头发现丰富的地热水源头,勘探井深2207米,水温67摄氏度,水量充沛,适合上温泉项目。

    2015年12月,辽河源湿地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辽宁昌图辽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辽河源景区规划形成“一飘带四分区十二景色”的规划结构。一飘带指纵贯南北,彰显湿地生态主题的辽河飘带;四分区指表述地域特色和生态主题的四个旅游组团分区,即福德温泉小镇区、福德湿地景观区、辽河古渡自然区、牌楼乡土风情区;十二景色是指点缀在辽河生态湿地上的十二个旅游景观明珠。简称:一带、四区、十二景。

    1、福德温泉小镇。本区域在旅游设施建立和项目设定方面,定位在贤雅高清的格调特征上,属于安静区域。在加强现有场地生态现状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东西方文化精髓,结合现代社会高雅类型的旅游项目,力求打造一个现代人回归生存本源、荡涤心灵和诗意养生的梦乡。本区主要项目包括婚影基地、音乐广场、儿童世界、温泉中心、度假别墅、高尔夫球场等。

    2、福德湿地景观区。该区域横跨封育内外,西侧毗临福德店遗址,东侧临近王子村。本区域定位在生态观景、溯古博物和互动体验的思维框架内,属于动静结合区域。旅游设施的建立在不破坏现有生态的基础上,针对区域的主题特色积极配合适应性的形式内容,力求打造一个彰显辽河生态文化、亲近自然和生态互动的旅游乐园。分为两部分,封育内部区域为静区,项目有福德馆驿、千里行码头、辽河观景、辽河博物馆、荷湖风光、滨湖亭阁、生态广场等;封育外部为动区,项目有沙丁跑车场、开心农庄、生态餐饮、水上乐园等。

    3、辽河古渡自然景观区。该区域在封育区内部,东侧在苇子房至太平山堤坝区域附近。本区域定位在自然生态风光游览和文脉追溯的思维框架内,属于安静区域。本区以维持原生态和加强生态补植区域为建设出发点,旅游建设仅为游览调入的建立,目的在于让游客领略辽河之源的湿地生态精髓所在。主要项目有古渡码头、古渡博物馆、野外露营、湿地风光等。

    4、牌楼乡土风情区。该区域在封育区外部,东侧临近牌楼村。本区域位于在民族运动、乡里游乐和知青文化的基础平台上,属于动静结合区域。旅游设施的建立在不破坏现有生态的基础上,针对区域内容主题积极配合适应性的形式内容,力求打造一个湿地游赏、民族运动、乡野游乐以及现代对抗赛为目的的理想之地。主要项目有知青文化体验区、特色采摘区、户外拓展体验区、如意湖自然景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858 字

    + 加入清单

    海陵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神前湾畔,公园总面积6.08平方公里,公园以亚热带红树林湿地为风景特征、以生态保护为主、以观光休闲和科普教育为辅的多功能生态公园,是海陵岛“新八景”之一。

    公园内有全省首条最长建在海上的跨海木栈道,多个观景凉亭,以及配套的功能设施。远处眺望,活像浮在海上的绿洲,与老鼠山遥望相映。

    公园植物资源丰富,有红树林品种7种,主要品种是桐花树、白骨壤、秋茄等,以及鸟类189种、甲壳动物29种、鱼类25种,由于本地浅海海产丰富,常有白鹭等海鸟在此觅食,它们时而停靠海边时而在空中飞翔,在红霞与红树林衬托下,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

    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是以近陆浅海与海岸滩涂湿地为主的湿地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海岸典型自然景观。其生态系统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1、湿地类型

    根据《湿地分类》(GB/T24708-2009)的湿地分类系统,湿地公园内湿地类型有自然湿地的近海与海岸湿地类,主要包括浅海水域、沙石海滩、淤泥质海滩及红树林4种湿地型,以及人工湿地的稻田湿地类。

    2、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

    (1)、陆域植物种类和森林类型

    湿地公园内的陆域植物主要分布于老鼠岛及防护大堤外侧区域。据调查资料,湿地公园内的海岸、基围丘陵台地上生长着高大乔木、灌木、竹林和杂草丛等,计有59科204种。乔木层主要以相思树、松树、桉树、榕树、木麻黄、山竹树等为主;灌木层以桃金娘、野牡丹、算盘子、九节、岗松为主;草本层以珍珠茅、芒箕、蕨类、类芦、鹧鸪草等为主。

    所处地区的气候顶极群落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经调查,陆域森林植被类型有:①、台湾相思常绿阔叶林;②、草本和藤本植物。

    (2)、红树植物及其群落:①、基围红树林群落;②、真红树植物。

    (3)、半红树植物:湿地公园内有半红树植物3科3属3种。

    (4)、红树林植被群落类型

    湿地公园内红树林基本成带状分布,群落外貌简单,呈绿色,为灌木或小乔木林,林冠较整齐,郁闭度好,平均树高1.9米,最高地段高5米左右。优势种为红海榄、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等,一般高1~2米。红树林面积近25公顷,其中天然林15公顷,人工林10公顷。

    从调查及有关研究资料分析,湿地公园内红树林植物群落大致可分为以下7种类型:

    ①、幼苗群落;②、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群落;③、秋茄+白骨壤群落;④、桐花树+秋茄群落;⑤、桐花树+白骨壤群落;⑥、桐花树群落;⑦、黄槿群落。

    3、底栖动物

    根据调查资料,湿地公园内大型底栖动物共有13目34科66种。其中,环节动物以沙蚕类为主,这些动物富含蛋白质,是鸟类的上佳食料。星虫动物种类较少,钻在潮间带泥沙中。软体动物以蛤、蚬、螺为主,可提供丰富的海产品。节肢动物以蟹类为主,据测定每平方米内最多可见蟹20个~30个,少数虾类。

    4、鱼类。据调查,湿地公园及周边浅海有鱼类4目19科25种。红树林湿地的鱼类有3目7科11种。红树湿地鱼类以小型鱼类为主,暖水性种占绝对优势。主要为弹涂鱼类,数量较多,成了红树林区一大生动的生态景观。此外还有尖吻鲈、黄鳝鲷、乌塘鳢和鳗鲡等经济鱼类。

    5、两栖类、爬行类。对于湿地公园内的红树林湿地两栖类、爬行类及兽类的调查相对较少且不系统,两栖类统计出5科6属6种,均为无尾目种类。爬行类主要为蜥蜴目3科4属5种。

    6、鸟类。根据观察,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共有鸟类12目36科10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1种,属于广东省重点保护的有27种,CITES附录物种有9种,国家三有保护的有61种。在全区的鸟类中,湿地鸟类数量最多的是鹭科鸟类、鸻鹬类、鸥类、雁鸭类,其次为秧鸡科鸟类、翠鸟科种类。鸻鹬类、鸥类、雁鸭类一般在冬季数量最多,它们大多是冬候鸟。

    7、哺乳类。据调查,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有哺乳动物4目4科7属8种。以小型哺乳类动物为主,鼠、鼬相对多一些。其中黄鼬属于《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三濒危保护动物,鼬獾属于有益的、有特殊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国家级保护动物。

    海陵镇:阳江市江城区辖镇。建国初期为阳江县第五区,后为十一区。1958年与闸坡合并为英雄公社。1961年称海陵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建镇。建市时属阳东区辖,后归江城区管。位于区境南部海陵岛上,距区府30公里。面积95.8平方公里(含南鹏列岛),人口5.3万。1958年人工堵海建筑海陵大堤,使孤岛变成半岛。江闸公路和岛西、岛东公路穿境而过。辖山白、平章、平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齐齐哈尔江心岛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齐齐哈尔江心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齐齐哈尔市江心岛位于新中林场施业区内,与齐齐哈尔市政府隔江相望,毗邻梅里斯、龙沙、建华、昂昂溪、富拉尔基五个行政区,四面环水东西跨度约8公里,南北跨度约10公里,湿地率为13.96%。

    江心岛湿地资源以嫩江生态资源为主要特色,浓缩了嫩江流域所有精华,主要特点是:湿地面积大。江心岛作为嫩江流域湿地的典型代表,湿地面积较大,各类湿地总计685公顷,为城市周边保存较少的大面积湿地区域。湿地景观美。江心岛境内以连江溪为主河道,河道蜿蜒曲折,沙滩、沙洲众多,地表多被草原及大面积沼泽覆盖,流经江心岛的嫩江,随季节的变化,时而小溪潺潺,时而河水蔓延,形成了“江中孤岛”的独特景观。湿地物种丰。岛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维管束植物61科454种,约占黑龙江植物中暑的26.63%,有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种,有脊椎动物6纲35目77科333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黑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2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兰坪箐花甸湿地

    在澜沧江和金沙江中间,老君山巍然屹立。其西麓,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四季牧歌,山水-,乃摄客之天堂。这里的春夏秋冬各有韵味,百里“字溪”潺潺清流。盛夏芬芳,有杜鹃花海;寒冬凌然,有茫茫雪域。

    老君山最高峰拉巴峰,云遮雾罩,密林簇拥。其四维,有凸起之绝峰,有静谧之神湖。登高极目时,丹霞隐约,树影婆娑。

    眼前弯弯曲曲处,是水,也不是水;绵延起伏里,是山,也不是山。春意正浓处,饮马神田边。俯仰间,牛羊悠然,风光无限。低徊处,微观世界,激动人心。

    放歌滇西北,回音阵阵,天人合一。缠缠绵绵,是景,也不是景;虚实之间,是色,也不是色。行行摄摄,勾魂无限,这就是兰坪老君山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哈巴河县阿克齐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哈巴河县阿克齐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哈巴河县阿克齐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湿地公园)位于新疆最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地处额尔齐斯河、哈巴河与哈巴河县城交界的三角地带,总面积125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 1206.11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96.49%。湿地公园内共有植物51科110属194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鹳、鸿雁、玉带海雕、小鸨、波斑鸨、白条沙晰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鸢、鹰、草原雕、猎隼、黄爪隼、红隼、灰山鹑、猞猁、水貂等15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天池乡境内,是白龙江上游支沟,海拔在1600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集高山湖泊、翠海、彩林、奇峰异石、动植物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群山环绕,溪水潺潺,景色秀美,被称做“九寨沟黄金旅游线上的璀璨明珠”。

    2013年,文县黄林沟湿地成为第七批国家湿地公园。

    黄林沟,又名“黄陵沟”,位于甘肃省文县天池乡境内,是白龙江上游支沟,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7′55″—104°35′40″,北纬33°20′44″—33°28′24″,海拔在1600m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集高山湖泊、翠海、彩林、奇峰异石、动植物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群山环绕,溪水潺潺,景色秀美,被称做“九寨沟黄金旅游线上的璀璨明珠”。

    黄林沟海拔1900~3100米,属高原湿润气候,山顶终年积雪。春天气温较低而且变化较大,平均气温多在9~18℃之间。夏季气温回升且较稳定,平均气温19~22℃,夜晚较凉。秋季气候宜人,但昼夜温差很大,特别是10月后的深秋(10月下旬即有冻土出现),冬季较寒冷,气温多在0℃以下。

    黄林沟四季景色都十分迷人。春时嫩芽点绿,瀑流轻快;夏来绿荫围湖,莺飞燕舞;秋至红叶铺山,彩林满目;冬来雪裹山峦,冰瀑如玉。野生动物资源中,有红嘴仙鹤、绿尾虹雉、蓝马鸡、红腹锦鸡、鸳鸯鸟、百灵、画眉、娃娃鸡、杜鹃鸟、布谷鸟等。野生植物资源中有高山草甸区和地衣台藓等。在这些林区草地中,既有观花植物多色杜鹃、紫斑牡丹,又有观果植物红豆杉果、火棘树等;有水生观赏植物芦苇、水草、水柳树等。

    黄林沟与九寨沟、黄龙洞同在一条旅游线上,利用前景十分广阔,正在申报国家湿地保护、地质遗产公园等项目,同时改造公路,规划兴建附属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大兴安岭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大兴安岭根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大兴安岭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59060.48公顷,各类湿地面积20291.01公顷,湿地率34.36%。湿地公园拥有森林、沼泽、河流、湖泊等多种生态系统,森林与湿地交错分布,处于原始或者自然状态,是众多东亚水禽的繁殖地,是目前我国保持原生状态最完好最典型的温带湿地生态系统。公园的主体—根河,是额尔古纳河最大支流之一,担负着额尔古纳河水量供给和水生态安全的重任,维系着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生态安全。

    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被专家誉为“中国冷极湿地天然博物馆”和“中国环境教育的珠穆朗玛峰”,是集森林生态观光、房车自驾车营地、木屋住宿、餐饮娱乐、会议接待、野生动物观赏、冷极湾漂流、高尔夫体验、野生浆果采摘、野外拓展训练、自驾车环线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景区。

    2014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游钓协会把湿地公园确定为“中国游钓基地”;

    2014年8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授予“职工疗休养基地”。

    2014年被第一房车旅游网评为“中国最受欢迎十佳露营基地”。

    2015年2月4日被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共同评审为2014年度【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015年8月14日晋升为【国家AAAA级景区】

    2016年被中国林产业联合会森林休闲分会评为国内首批【中国森林养生基地】

    景区内的大兴安岭房车自驾车露营基地荣获2012年—2013年“中国最受欢迎六大露营地”荣誉;

    地址: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东北方向7公里处

    类型:国家公园湿地

    等级:AAAA

    开放时间:

    8:00-18: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辽宁盘锦辽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辽宁盘锦辽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辽河湿地公园是在双台子河的岸边修建起来的,改善了那里的环境,让人们有一个休闲的地方。那里的绿树已经长高了,草坪也不错,感觉比以前干净了不少。人们在这里散步、健步走、骑单车、跑步、扎营,到处是悠闲的景象。双台子河对岸的建筑显得很高大,横跨该河的大桥看起来也很雄伟壮观。河水日夜不停地流淌着,带走了岁月记忆,在两岸留下美好风光...

    辽河湿地公园面积4.8平方公里,东起铁路桥上游1000米,西至双台子大桥下游1300米,全长3840米。

    景区主要分为四个:自然生态区、健身娱乐区、文化休闲区、水上活动区。公园内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盘锦市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不但美化了城市的环境,同时也为辽河盘锦段水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安徽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安徽省蒙城县,总面积1367.14公顷 ,拟建设的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包括北淝河蒙城段全长34公里河道及许疃煤矿塌陷区及连接两者的公益沟、双村沟和雪枫湿地公园,面积约1367公顷,其中湿地面积约895公顷,湿地率达65.5%。公园以流域湿地资源保护、平原塌陷区湿地生态保育、生态农业种植示范、传承庄子生态思想和红色文化为建设目标,将划分成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传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5个区域。

    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主要包括境内的北淝河,许疃煤矿塌陷区及两者连接线公益沟和双村沟。面积约1367公顷,其中湿地面积约895公顷,湿地率达65.5%。

    拟建的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包括北淝河蒙城段全长34公里河道及许疃煤矿塌陷区及连接两者的公益沟、双村沟和雪枫湿地公园。工程一期为板桥集湿地、许疃煤矿塌陷区和立仓三圩湿地,总面积4.35万亩。

    安徽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包括北淝河蒙城段全长34公里河道及许疃煤矿塌陷区及连接两者的公益沟、双村沟和雪枫湿地公园。工程一期为板桥集湿地、许疃煤矿塌陷区和立仓三圩湿地,总面积4.35万亩。自2015年起,蒙城县便开始积极开展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申报工作,目前正在按照规划陆续开展建设工作。

    据了解,拟建成的安徽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1367.1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895.45公顷,湿地率65.50%。其中河流湿地313.75公顷,湖泊湿地391.41公顷,沼泽湿地109.76公顷,人工湿地80.53公顷。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北淝河湿地成为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地。调查发现这里有湿地植物30科51种,野生脊椎动物共计43科94种。

    该湿地公园以流域湿地资源保护、平原塌陷区湿地生态保育、生态农业种植示范、传承庄子生态思想和红色文化为建设目标,将公园定位为“平原塌陷湿地演替保育,庄子故里生态文化传承”。按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水系整体保护原则,将公园划分成5个区域,即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传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

    据了解,蒙城将努力打造成我国第一个国家黄淮平原湿地综合研究基地、国家全域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全国第一个湿地水上森林培育示范区、全国第一个湿地杜仲种植产业示范区于一体的生态、低碳、文化资源独特的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可满足周边2000万人旅游项目活动的需求,实现森林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资源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武隆石桥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武隆石桥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石桥湖又名芙蓉湖,位于重庆市武隆区石桥乡,系重庆武隆2003年在芙蓉江截流修建江口水电站形成的库区,给原本“天生丽质”的石桥乡平添了湖光山色的韵致。

    石桥湖不仅有良好的生态,其绝佳的景色也带动当地百姓走上了绿色发展的道路。石桥乡以发展环湖休闲旅游经济为引擎,全面推进“休闲、运动,魅力民族水乡”建设,发展旅游项目,在芙蓉湖周边打造出一个乡土气息浓厚、特色产业突出的乡村旅游产业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囊括了城北到杭州湾一带的草丛、湿地、湖泊和山丘,水面和湿地广达几平方公里。春夏季时最为好看,十里荷花盛开,一派水乡景象。公园内有山有水有大片的草坪,很适合和家人朋友花上半天来郊游。

    有完整设施的“建成景区”主要是梅山湿地,公园南入口和访客中心也处在这儿。天气好的时候很多人在公园的大草坪上放风筝,也可以爬爬梅山,山腰有座本觉寺,环境不错。下山的路上有条石荫小道,夏天赤脚踏上去清凉酥麻。梅山西面不太远的十里荷塘是夏天赏荷花的好地方,这里的荷塘是没有太多的人工修饰的自然美,游人也总不太多,可安静赏景。荷塘附近有农家乐可以吃饭,也有喜欢钓鱼的人来此垂钓。

    公园最特别的景观是梅山湿地北面的犭央(ang)犭茶(sang)湖避塘,乍一看,长长的石塘道横穿湖面,还有几座石桥和石亭在塘道中央,看上去很像纤道。因为湖泊宽广,它比柯桥的纤道还要上镜。这道石塘修建于明朝,风起时,避塘的一侧湖面有浪,另一侧无浪。船可从避塘桥进入无风一侧湖面避风。

    如果你想去犭央(ang)犭茶(sang)湖走走,可以乘188路到“林头”站下车,沿着河道一直北上到避风塘农庄,这里也可以吃饭和垂钓,农庄后面即是宽广的犭央(ang)犭茶(sang)湖。

    •适合郊游的城市湿地公园,春夏来此赏荷、放风筝,悠闲惬意。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类型:城市公园湿地

    游玩时间:建议2-4小时

    电话:0575-88247663

    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信息:包含船票,梅山线45元,镜湖线60元。脚踏船成人票(整艘)60元

    灵芝街道: 灵芝镇位于绍兴市“城市绿心”——镜湖新区的核心区块,是市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东临袍江新区,西邻中国轻纺城,南依绍兴老城区,北靠滨海新城,104国道北复线、萧甬铁路、杭甬高铁、杭甬运河穿境而过。2001年8月,原灵芝乡和梅山乡合并成立灵芝镇,2002年12月随着镜湖新区成立又划入原齐贤镇的15个村,地域面积42.8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4个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邓州湍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邓州湍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湍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享有中原天府,丹水明珠之称邓州市市区北侧,以西北流向东南方向的湍河河道为主体,占地面积1699.7公顷,总投资1亿多元,现已完成了湍河湿地公园的外业调查、内业整理和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公园内共有管束植物880种,脊椎动物256种,湿地公园的建成,必将为广大市民及游客打造一个认识自然,休闲游憩的胜地。

    湿地公园所在的湍北新区是以建设行政服务中心为重点,按照生态宜居、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打造具有欧式建筑风格和现代气息的城市新区。投资1.3亿元,建设两座跨河大桥;投资2.1亿元,建设三横三纵六条道路;建成湍北滨河大道和湍河沿岸风景带;加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北迁步伐,带动餐饮、文化、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到2015年,力争使湍北新区城市道路、供水、雨污分流、行政管理、社区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金融邮电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建成,打造综合行政、生态宜居的邓州新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习水东风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习水东风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贵州习水东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习水县,总面积249.06公顷。

    习水县东风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实施试点建设项目,公园处赤水河与习水河上游,位于东皇镇,由关门山水库、三八水库、东风湖及贯城河多部分湿地组成,总面积249.06公顷。湿地公园一期建设项目位于三八水库一带,招商工作已经结束,由浙江鸿恩有限公司承建,规划投资15000元,建设规模1000亩,规划水体400亩。

    据介绍,东风湖湿地公园项目主要通过对湿地环境的保护,进一步恢复湿地原有的自然能力,使城市湿地更富有生命力。同时,建设成新型湿地城市公园,不仅会给市民游憩娱乐、健康养生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也将为习水县旅游发展注入生态宜居元素以及发展的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212 字

    + 加入清单

    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江西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

    婺源县地处扬子准地台之中,北部受鄣公山东西向构造控制,中南部属萍乐凹陷带北东崛起端,呈北东向形式展布。境内自元古代震旦纪至新生代第四纪地层均有出露,其中以元古代前震旦纪地层分布最广,余为石炭纪、二迭纪、三迭纪、侏罗纪和晚侏罗纪地层。县内火成岩以古生代(即加里东期)、中生代(即燕山期)活动较为强烈。它分布于东部的江湾——街口挤压破碎带和北部的鄣公山东西向构造带中,出露面积180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6%左右。婺源县地处黄山余脉环抱之中,属中低山与丘陵区,地形上呈“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特征,山地占总面积的83.09%。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群山逶迤,峰峦叠嶂,鄣公山主峰擂鼓尖最高,海拔1629.8米;西南丘陵绵亘,凤洲乡小港村前河床最低,海拔33米;平均海拔在100~150米之间。

    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

    江西饶河源湿地公园内湿地资源全部为天然湿地,参照《湿地公约》中的湿地分类系统,结合野外调查,将湿地公园中湿地划分为2类(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4型(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森林沼泽、草本沼泽)。

    (一)永久性河流

    包括河流及其支流、溪流等。湿地公园内永久性河流湿地主要指星江干流。

    (二)洪泛平原湿地

    又称季节性、间歇性洪泛地(湿草甸和面积小于8公顷的泡沼)。洪泛平原湿地主要分布在星江两侧的最高水位线与最低水位线的部分区域。

    (三)草本沼泽

    包括永久性的淡水草本沼泽及面积大于8公顷泡沼,无泥炭积累,大部分生长季节伴生浮水植物。草本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星江两侧,有莎草沼泽、藨草沼泽、荆三棱沼泽、芦苇沼泽、菰沼泽、荻沼泽、菖蒲沼泽、灯心草沼泽、蒿沼泽、水蓼沼泽、羊蹄沼泽等。

    (四)森林沼泽

    包括淡水森林沼泽、季节泛滥森林沼泽、无泥炭积累的森林沼泽。该类型湿地主要分布在月亮湾沿岸的部分区域。

    江西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346.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32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2.50%,

    湿地资源

    (一)植物资源

    江西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淡水资源丰富,水岸线曲折漫长,沿岸滩涂,形成了大量大小不一的湿地。公园湿地植物资源丰富。湿地植物中,蓼属(Polygonum)包含种数最多,莎草属(Cyperus)次之。据资料记载及对湿地公园植物资源考察,初步统计湿地公园共有湿地维管束植物58科、169属、218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6属、6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51科、162属、211种(双子叶植物38科、111属、149种,单子叶植物13科、51属、62种)。详细内容见附件2。

    (二)脊椎动物资源

    通过实地调查和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在婺源湿地公园及周边山林发现野生脊椎动物共计404种,隶属于34目100科,种数占江西已知脊椎动物总种数的47.8%。其中,鱼类有5目14科75种,种数占江西已知鱼类37.0%;两栖动物有2目6科21种,其种数占江西已知两栖动物的52.5%;爬行动物有 3目11科42种,其种数占江西已知爬行动物的54.5%;鸟类有17 目50科214 种,其种数占江西已知鸟类的51.0%;哺乳动物有7目19科52种,其种数占江西已知哺乳动物的49.5%。

    湿地公园附近月亮湾区域发现有蓝冠噪鹛野生种群。在我国仅分布在江西婺源和云南思茅,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ver 3.1,属极危(CR)等级动物。

    湿地公园有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2种(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有37种(虎纹蛙、鸳鸯等)。

    湿地景观资源

    1.

    水域景观

    水是饶河源湿地公园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公园内碧水环绕、如诗如画,其水文景观蕴含着动与静的神韵和灵与秀的气概,独具江南“鱼米之乡”之景色。阳春时节,薄冰融化,苇蒲萌生,柳丝初绽,碧波蓝天,一派勃勃生机;盛夏,雨过水涨,鸭戏鸟鸣,苇蒲滴翠,莲叶接天,荷花映日,烟雨凄迷,堤柳摆指,芦苇弯腰,又是一番奇异的情趣;金秋,是岸边的丰收季节,苇花笼云,稻花飘香。

    2.

    植物景观

    湿地植物主要以莎草、芦苇为主,多形成单优势种群,形成连片草荡、苇荡景观,季相变化明显。在河流岸边、河道旁栽植了许多垂柳、杨树、淡竹等,形成湖光水色、杨柳依依、清竹郁林的景观,点缀了湿地的自然风景。早春季节桃红柳绿,春风拂煦,使湿地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夏日,荷花盛开,如霞似火,杨柳树荫斑驳,湿地景色更加秀美。

    3.

    鸟类景观

    饶河源湿地公园特有的生态环境,栖息着众多的珍禽异兽,特别是鸟类景观资源,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浩荡的芦苇、锦簇的荷花成为多种水鸟的繁殖地、越冬地或迁移途中的停歇地。一年四季成千上万的水鸟在此栖息、取食、繁衍,使饶河源湿地公园成为鸟的世界。每至迁徙季节,候鸟和旅鸟成群结队,或翱翔蓝天或漫游水面,在这片广袤的水面上尽情嬉戏。

    4.

    天象景观

    天象景观则由有人应时、应地观赏,不作固定观赏点。天象景观随季节、时间、观测点的不同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景观效果。

    科普馆以及蓝冠噪鹛馆

    湿地科普馆展示了婺源湿地的特色,详细介绍了婺源饶河源湿地的功能、物种以及婺源为生态环境保护所作出的贡献。

    蓝冠噪鹛馆用-的风格以及触摸屏和影音播放等多媒体功能生动表达出蓝冠噪鹛这一全球濒危物种的样貌,让它栩栩如生的展示在人们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